精编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 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 复习提纲

第一章感觉世界复习提纲1.人体感觉器官及其感觉。

2.皮肤的感觉功能。

3.嗅觉的形成和四个特点。

4.与味道有关的舌结构。

5.味觉的形成和特点(味觉的不同感觉区)。

考了四种基本味觉。

6.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传播(传播条传播速度规律)。

回声,超声和次声及其应用。

7.耳结构及其功能。

8.耳的特殊作用。

9.听觉的形成。

10.乐音的三个特性(概念,决定因素和听觉表现)。

各种乐器的振动部位、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例子。

11.声源和光源。

12.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其应用。

13.光线及其画法。

14.真空中光速。

15.光的传播和声音传播的相同点和区别:相同点:都可以发生发射。

(1).传播条件不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

(2).传播速度规律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最慢;光刚好相反,在真空中最快,然后是气体,液体次之,透明固体最慢。

(3).光是电磁波,但是声音不是。

16.光的色散(概念和结论):什么是光的色散现象。

光的色散现象是谁首先发现。

17.看得见的光和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和紫外线(概念,功能和应用):都是电磁波;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可以用作遥控,传统云雾的能力比较强。

紫外线生理作用强,所以可以杀菌消毒;化学作用强,可以使底片感光;荧光性强,可以使得荧光物质发光,比如鉴别人民币的真伪。

18.人眼看见物体的原因:物体发出的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

19.物体颜色成因:“蜥蜴偷饭桶,白者无私黑者黑”:吸异透反同,白者无私黑者黑。

20.光的反射(概念,光路图,反射定律----三线关系和两角关系)。

2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两个要点:(1).看反射界面判断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的方向不同,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方向特定,只能在特定的方向能看见反射光,从而看清反射物体,而其他地方一般看不见,所以看不见物体或者显得比较暗。

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方向射向各个方向,所以在各个方向都能看见由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从而看清物体。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陆地水占总水量的;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以及内。

4)水一般以、、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和。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和。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 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法提取淡水。

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

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

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其中大约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它主要包括、、。

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

12)利用玻璃杯和冰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大气中有水。

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13)水湿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从哪些生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

14)在测定“种子里含有水分的”实验中,如果要比较不同种子的含水量,应控制那些条件相同?。

把种子倒进干燥清洁的试管里,在酒精灯上均匀烘烤(试管口应,)不久能看到从试管口的管壁上凝结成,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生物
1. 细胞与细胞器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 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
- 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系统的功能
-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3. 繁殖与遗传
- 生物的繁殖方式
- 遗传基因的传递与表现
- 变异和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物质与能量
1.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常见的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例子
2.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3. 空气和水的性质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水的结构和性质
- 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源与科技
1. 能源的种类与利用
- 主要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 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科学和技术的定义和区别
- 科学对技术的推动和引领
3. 安全与健康
- 安全用电和用火的常识
-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的预防地球与环境
1.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基本地理概念和地图阅读技巧
2. 生态环境与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天气与气象观测
- 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 常见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预报的基本知识。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提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提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提纲的全部内容。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1.1新生命的诞生1、精子和卵细胞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

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5、分娩和养育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P81)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2021年整理)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2021年整理)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1、精子和卵细胞2、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球形、无尾、不能游动。

而精子有尾,能够移动。

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睾丸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输精管和前列腺分泌黏液;输精管输送精子;附睾贮存精子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提供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⑵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受精卵逐渐形成了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第三周)。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考复习提纲

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基本感觉,分别由感觉器官眼、耳朵、鼻、舌、皮肤感受。

2、皮肤的感觉功能:冷觉:(冷觉感受器)、热觉:热觉感受器、触觉:触觉感受器、痛觉:(痛觉感受器,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的。

皮肤不能准确的感受温度。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测试温度),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盲人阅读盲文)。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因为味觉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麻、辣、涩等为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闻着柠檬的同时吃着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柠檬混合的味道。

说明嗅觉与味觉是相互影响的。

7、进行探究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传播的速度: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声音传播的速度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

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导读:本文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基本感觉,分别由感觉器官眼、耳朵、鼻、舌、皮肤感受。

2、皮肤的感觉功能:冷觉:(冷觉感受器)、热觉:热觉感受器、触觉:触觉感受器、痛觉:(痛觉感受器,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的。

皮肤不能准确的感受温度,它只能感受吸热和放热的速度。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测试温度),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盲人阅读盲文)。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因为味觉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味道酸甜苦咸敏感区域舌侧(中)舌尖舌根舌侧(前)麻、辣、涩等为多种刺激后的综合感觉。

闻着柠檬的同时吃着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柠檬混合的味道。

说明嗅觉与味觉是相互影响的。

7、进行探究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传播的速度: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声音传播的速度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七下科学1-2复习提纲

七下科学1-2复习提纲

第一章1.人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等各种不同的感觉,能感受各种环境刺激。

2.人的皮肤有痛觉、触觉、冷觉、热觉等感觉。

3.气味分子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刺激传到大脑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了嗅觉。

4.嗅觉的特点:(1)嗅觉中枢会疲劳(2)不同的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3)嗅觉的灵敏度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弱(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灵敏程度不同的。

5.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液体物质和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刺激特别敏感。

6.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的。

3.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V固大于V液大于V气(340m/s)在气体中声音的速度,随温度每升高一摄氏度,速度增加0.6米/秒。

4.回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造成的。

回声与原声的间隔大于0.1秒才能分辨出来。

1.耳的结构: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半规管。

(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感受头部平衡作用的位觉器官)2.乐音特征:(1)音调:感觉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感觉声音的强弱(响度与振幅大小和声源远近有关)。

(3)音色:能感觉声音的品质。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式有关)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单位:赫兹)分贝:计量声音大小的单位,符号为dB3.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赫兹。

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

4.噪音:声源的无规则振动,令人感到烦躁不安。

5.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1)控源(2)截流(3)掩耳6.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应不超过85~90分贝;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0分贝。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1、精子和卵细胞2、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球形、无尾、不能游动。

而精子有尾,能够移动。

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睾丸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输精管和前列腺分泌黏液;输精管输送精子;附睾贮存精子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提供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⑵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受精卵逐渐形成了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 280 天或约 9 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5、分娩和养育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试管婴儿:体外受精,体内子宫发育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分娩后几秒钟,婴儿就会哭或咳嗽。

这种行为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并促使呼吸系统工作,从而获得氧气。

1、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2、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3、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4、衰老的最终结果是死亡,死亡是生命的终止。

心脏、肺和大脑停止活动是生命终止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青蛙:受精卵-刚出生的小蝌蚪-长出后腿的小蝌蚪-幼蛙-成蛙家蚕: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蝗虫、蟋蟀、蝼蛄、臭虫、螳螂:受精卵-幼虫-成虫⑴有性生殖(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七年级下科学1,2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科学1,2单元复习提纲

《科学》第二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1、感觉世界①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②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

③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④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⑤嗅觉:鼻的结构: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⑥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嗅觉细胞嗅觉神经大脑产生嗅觉⑦嗅觉的特点:(4点)①人的大脑的嗅觉中枢易疲劳②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②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③④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⑧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⑨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产生味觉⑩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综合味觉有:麻、辣、涩⑾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甜味舌尖苦味舌根酸味舌侧中部咸味舌侧前部⑿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

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

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

(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2、声音的发生与传播①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

②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③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

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④声音传播的速度:①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0.6米/秒。

②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3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科学》总复习第一章1.(1.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叫受精。

在输卵管中结合;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尿道。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场所)、阴道。

能钻入卵细胞的精子只有一个。

有生殖能力的女性每28至30天才有一个卵细胞产生。

2.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内进行,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中的卵黄。

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氧气、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交换,主要依靠胎盘交换。

胚胎在母体内需孕育九个月(38周);婴儿最好的食品是母乳。

婴儿娩出后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剪断脐带的疤痕就是肚脐。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大哭使肺获得空气启动呼吸系统。

(1.2)人的一生分为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人生快速成长的时期是婴幼儿期和青春期。

青春期男孩比女孩晚2年。

3.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青春期主要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

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青春期特点:①出现第二性征②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③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性激素使第二性征得以维持。

4.(1.3)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5.变态发育:变态:两栖类(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发生很大改变)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蝴蝶、苍蝇、蚊子、蜜蜂、蛾、碟(家蚕的发育经历蛹期)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受精卵:蝗虫、螳螂、蟋蟀、臭虫(无蛹期)。

6.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动物以有性生殖为主。

受精方式:体内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体外受精(许多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浙教版新)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节、新的生命诞生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卵细胞结合胞产生。

3、卵细胞是人中体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营养供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子细胞于属性(殖)细生,其细胞核内胞携都带遗传物质着。

6、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发的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七下科学第一章第二章前四节二复习提纲

七下科学第一章第二章前四节二复习提纲

七年级科学复习提纲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和,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皮肤有、、等感觉功能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热敏感神经较多),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

4、嗅觉的形成:→(接收刺激)→(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和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上都有和。

味觉的形成:食物→(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接受刺激)→(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形成味觉)。

6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

声音在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物体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声音传播的方式:。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②中耳包括、、;③内耳包括、和。

2、耳的主要功能:位觉感受器在和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收集声波)→→(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接受刺激、产生信息)→(传导信息)→(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 --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单位是(Hz)。

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

第四节:光和颜色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

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光在中是沿的(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

科学七年级下1,2章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下1,2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一章知识要点1、人地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温度觉或冷热觉.2、人地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3、对热觉最敏感地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地部位是指尖.4、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形成嗅觉.5、舌头表面地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地刺激.当食物进入口腔,其中一些物质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再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形成味觉.7、进行P5地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地影响(或干扰).8、正在发声地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9、声音发生地条件:振动;声音传播地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地方式:声波.1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1、在15℃地空气中,声音传播地速度为340M/秒.12、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13、耳地结构:P10 图1-1814、听觉产生过程: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内地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15、遇到巨大地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16、乐音地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17、物体在1秒内振动地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18、频率越大,音调越高.19、人地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1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20、高于20000赫兹地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兹地声音叫做次声.21、高于20000赫兹地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地声波叫做次声波.22、同一声源发出地声音,其响度与声源振动地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地远近有关23、发声体地性质、形状、发声地方法能影响音色.24、正在发光地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地蜡烛、开着地电视地屏幕、萤火虫等.25、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地.26、光地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达到3×108M/秒27、日食、月食、影子地形成、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等都是利用光地直线传播地原理.28、发生光地色散时,彩色光带中颜色地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地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29、白光是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地复色光.30、红外线地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紫外线地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31、白色地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地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地光;透明物体地颜色是由透过地色光地颜色决定地;不透明地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地光,其他颜色地光均被吸收.32、光地反射:光从一种均匀地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地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地物质中.33、光地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地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地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地夹角.垂直射入时,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34、平面镜成像地特点: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35、光地折射定律: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地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6、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地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地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地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地作用.37、有关凸透镜成像地几个概念:●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地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物距u:透镜到物体地距离.●像距v:透镜到像地距离.组成.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了眼地折光系统.物体射出地光线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40、虹膜地作用是调节瞳孔地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地光线地强弱.41、近视和远视地原因及矫正42、信息反映地是事物地状态、特性地变化.43、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地技术称为信息技术.44、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光也是一种电磁波.45、不论是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它们形成地部位都在大脑.第2章知识归纳总结知识结构图:1. 力:(1)定义:物体对物体地作用,物体间力地作用是相互地(2)单位:牛(N)(3)作用效果(4)力地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5)力地测量(6)力地表示方法2. 力地种类:(1)重力(2)摩擦力:4. 二力平衡:平衡态→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应用5.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6. 力和运动地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地原因重点知识详解1.物质有许多不同地运动方式,如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2.能有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等多种形式.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人和动物地大部分食物、各种各样地燃料都储存着化学能;发电站和电池能为我们提供电能;绝大多数植物地生长离不开光能.3.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选作标准地物体叫做参照物.机械运动可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4.物体运动地快慢用速度或平均速度描述.速度和平均速度地计算公式为v=,单位为M/秒或千M/时.5.力既能改变物体地形状,又能改变物体地运动状态.力地作用是相互地.力地单位是牛顿.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地大小.6.物体形变时会产生弹力.力地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地三要素.力地图示可以将这三个要素表示出来.7.物体由于地球地吸引而受到地力叫做重力,重力地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地大小与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8.摩擦力地作用是阻碍物体地相对运动.增大压力和接触面地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加润滑油、用滚动代替滑动、利用气垫等方法可以减小摩擦.9.牛顿第一定律地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地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地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地性质即惯性.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惯性.10.二力平衡地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地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七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速度与加速度
- 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 加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第二章:物质的存在形态与转化
-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 固体的性质和特点
- 液体的性质和特点
- 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章:昆虫的生活与繁殖
- 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 昆虫的生活性
- 昆虫的繁殖方式
第四章:声与光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性质和特点
- 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的折射和色散
第五章: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概念和单位
- 键合能与位能的区别
- 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地球运动与太阳能-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倾斜和四季变化
- 太阳能的利用和重要性
- 太阳能发电原理和方式
第七章: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 生物的生长过程
- 生物的发育过程
第八章:环境与资源保护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 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措施
第九章:力与压力
- 力的概念和单位
- 力的效果和作用规律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压力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第十章:细胞结构与功能
- 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 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运动
- 细胞的分化和分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防止噪音的途径:(1)控制噪声声源振动(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震动);(2)阻断噪音传播(隔声、吸声和反射声音);(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
15:大多数人把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赫。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
16、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21、1666年,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彩色光带中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22、不同的物体对光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他本身颜色相同的光;有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本身相同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
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
4、嗅觉的特点:(1)会产生适应现象,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会疲劳(对环境的适应性);
(2)会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弱;(3)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28、光路可逆:如果得到的反射光恰巧是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这就说明一个重要的原理——光路具有可逆性。
七年级下册科学<a href=https:///Health/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复习提纲</a>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耳鼻喉科医生用的凹面镜、手电筒等)
5、舌内藏有味蕾,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对液体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6、人具有的四种基本的味道:甜、咸、酸、苦。
7、舌对不同部位相应部——咸。
8、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9、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
内耳:半规管(内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前庭(内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12、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13、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17、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影子的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18、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19、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光的传播最快,每秒达3х105千米。
20、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千米,这个距离叫做一光年。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P24)
倒立或正立
实像或虚象
放大或缩小
U>2f
f
倒立
实像
缩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
实像
等大
/
f
V>2f
倒立
实像
放大
幻灯机、投影机
U=f




/
U
/
正立
虚象
放大
放大镜
33、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的构造包括晶状体、玻璃体、瞳孔、角膜、视网膜等。
34、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量。虹膜的颜色决定眼球的颜色。巩膜有保护眼球的作用。
23、红外线:有热作用,穿透云雾的能力较强。(红外夜视仪、诊断疾病、遥控等);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荧光作用、生理作用。(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杀菌等)。
24、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照射到另一物质的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25、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5、折光系统:眼睛中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屏幕”(倒立、缩小的实像)。
26、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时,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射出。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光滑的反射平面时,反射光线也呈平行光线朝一个方向射出。
27、平面镜成像特点:(1)正立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4)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中央厚、边缘薄,呈凸起状的透镜。有两个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中央薄、边缘厚,呈凹陷状的透镜。有两个虚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10、声波的应用:用超声波粉碎内脏中的结石,利用声波探测海水深度等。
七年级下册科学<a href=https:///Health/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复习提纲</a>外耳: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
11、耳的结构中耳:鼓膜(在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鼓室、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耳蜗)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对环境的察觉知识巩固
1、五种基本感觉及其感觉器官: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触觉——皮肤。
2、人的皮肤具有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感觉器官。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触觉对人体的保护意义极大。
29、球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汽车观后镜、街口拐弯处的反光镜等)
30、光的折射:光在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另外,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方向向也会改变,这也是光的折射。
31、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