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设备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设备作业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司的设备作业工作。

二、作业安全责任1. 本公司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设备作业安全工作,确立安全生产优先发展的方针,并将设备作业安全纳入公司重要议程,并授权相应人员负责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作业安全的组织、协调、监督工作,明确作业安全责任和权限,制订设备作业的安全管理细则,并做好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3. 设备作业人员要遵守公司的各项设备作业安全制度,严格执行设备作业安全工作规程,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三、设备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设备管理部门要做好设备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检测等,确保设备的运行状况良好。

2. 设备作业人员在进行设备作业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 设备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有效性。

不得使用已损坏或不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

四、设备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 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要求,并根据设备作业工作的特点制定操作计划。

2. 设备作业人员在进行设备作业时,应遵循操作规程,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作业,并注意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 设备作业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4. 设备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设备作业的相关安全规定,不得违章操作,确保设备作业的安全性。

五、设备作业事故的应急处理1. 设备作业人员在发生设备作业事故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力措施抢救伤员,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2. 设备管理部门要组织对设备作业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并及时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设备作业安全监督和检查1. 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设备作业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进行指导。

设备内安全作业管理程序范本

设备内安全作业管理程序范本

设备内安全作业管理程序范本一、概述设备内安全作业管理程序旨在确保设备及其周围环境的安全,在设备运行期间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和事故发生。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设备内安全作业的岗位。

二、责任与义务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内安全作业管理程序,并确保其执行。

2. 设备操作人员有责任遵守本程序,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 安全管理人员有责任对设备内的安全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设备内安全作业管理流程1. 作业前准备a. 设备操作人员应事先了解作业内容并参加相应的培训。

b. 明确作业时间、地点和所需的工具、设备。

c.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消除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d. 上岗前必须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和佩戴。

2. 作业中控制a.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严禁越过安全设施、围栏或障碍物。

b. 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改设备设置或操作参数。

c. 发现异常情况或存在安全风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上级。

d. 禁止违规操作、超负荷运转设备或非正常使用设备。

3. 作业后整理a. 完成设备内安全作业后,设备操作人员应将设备恢复至正常状态,并进行清理和整理。

b. 再次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并及时报告维修部门处理。

四、安全培训1.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设备内安全作业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意识、事故案例等。

2. 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设备内安全作业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 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不断更新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五、安全检查与纠正措施1. 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内的安全作业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 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进行教育和培训。

六、应急措施与事故处理1. 设备操作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停止作业、报警等。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制度范文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制度范文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设备作业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作业流程,避免事故发生,制定本设备作业安全制度。

第二章设备作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设备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责任和义务:1. 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在作业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设备作业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作业流程和操作规程,禁止越权操作或改动设备的程序。

3. 设备作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穿戴合适的劳保用品,确保自身的安全。

4. 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仔细检查设备的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设备作业人员应及时报告设备故障或异常,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和检修工作。

第三章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 设备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应明确职责,定期组织设备作业安全培训,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 设备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禁止在作业过程中擅自离开岗位,严禁私自转移、撤除、调整防护设施。

3. 设备作业管理人员应明确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并及时组织维修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4. 设备作业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作业信息记录制度,记录作业人员的操作情况、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以便于后期分析和改进。

第四章设备作业事故的处理1. 发生设备作业事故时,设备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保护自身和周围的人员安全。

2. 设备作业管理人员应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同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设备作业管理人员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

第五章设备作业安全检查1. 设备作业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作业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2. 设备作业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作业安全档案,记录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和作业人员的培训情况。

3. 设备作业安全检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第六章设备作业安全奖惩措施1. 对严重违反设备作业安全制度的人员,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为加强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内作业,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维护、设备安装、设备清洁等。

二、安全管理职责1.单位负责人(1)负责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2)确保设备加工作业符合安全要求。

(3)定期检查设备内作业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并进行修订。

2.安全管理部门(1)负责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

(2)组织设备内作业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事故救援演练等的编制。

(3)定期检查设备内作业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调查设备内作业事故,提出预防措施,并追究责任。

3.设备内作业人员(1)严格按照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内作业程序和要求。

(2)保证设备内作业现场的整洁,禁止堆放杂物。

(3)遵守设备使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4)发现作业环境存在风险和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

三、设备内作业安全保障措施1.设备内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设备内作业前,必须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和防滑。

(2)确认设备部件是否完好,是否需要维护保养。

(3)确认设备内是否有有害气体或危险物质存在,若有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设备内作业时,必须关闭所有相关电源,锁定能源源头,并采取明显标识。

(5)设备内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设备内作业操作规程(1)设备内作业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不得私自改变操作步骤。

(2)设备内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违章操作。

(3)设备内作业人员不得进行超负荷作业或临时调整设备参数。

(4)设备内作业人员必须配备专业技能,经过相关岗位培训并持证上岗。

3.设备内作业现场管理(1)设备内作业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杂物必须及时清理。

(2)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指示出禁止、限制行走区域等信息。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类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设备作业的安全性也日益受到关注。

进入设备作业是指工作人员进入设备内部进行维护、检修、清洗等作业活动,由于设备内部的有限空间、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因素,使得进入设备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进入设备作业的安全,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制度的制定1.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进入设备作业活动,包括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

2.定义:明确设备、设备内作业的定义,以及进入设备作业的相关术语,如受限空间、临时用电、动火作业等。

3.管理内容及方法:(1)安全隔离:确保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与外界有效隔离,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应有效切断。

(2)清洗和置换: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确保氧含量在18-21%之间,有毒气体浓度符合工业卫生允许浓度规定,可燃气体浓度符合《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中的规定。

(3)通风:采取措施,保持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打开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等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机械通风。

(4)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5)作业许可:实行作业许可制度,作业前需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作业监护:作业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监护,确保作业安全。

(7)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中毒、窒息、火灾等。

三、制度的实施1.培训与宣传:组织对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熟悉并掌握制度内容。

2.监督检查:定期对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责任追究: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4.持续改进:根据实际作业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运转设备岗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范文

运转设备岗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范文

运转设备岗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运转设备岗位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整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风险,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岗位作业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运转设备岗位的特点进行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运转设备岗位的作业人员。

三、管理要求1.作业规范(1)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岗位作业证书,并经过上岗培训,掌握岗位作业知识和技能。

(2)作业人员在进行运转设备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运转状态和安全装置是否完好。

(3)作业人员应按照作业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随意改变设备的运行参数。

(4)作业人员应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区域和禁止入口,保持作业区域整洁,防止杂物堆积。

2.安全防护(1)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和更换个人防护装备,如发现有损坏的情况应立即报告并更换。

(3)作业人员应注意设备的周围环境和气候变化,合理做好防滑、防雷击、防静电等措施。

3.设备维护(1)作业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维护规程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如润滑、清洁、紧固等。

(2)作业人员应注意作业过程中设备的异常情况,如噪音、振动、异味等,及时报修或报告主管领导。

(3)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设备维修和保养的培训,提高维护技能和意识,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处理。

四、安全教育和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运转设备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

2.运转设备的操作规程、作业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作业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和使用。

4.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事故案例分析和安全意识培养。

五、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公司应定期组织对运转设备岗位的安全作业进行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和消除隐患。

机械设备操作安全管理制度(5篇)

机械设备操作安全管理制度(5篇)

机械设备操作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了保障机械设备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规范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机械设备相关人员。

三、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注重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全员参与: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共同维护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安全管理要求1.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技能考核,获得相应的操作证书才能上岗。

2.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使用规范正确佩戴和使用。

3. 在操作机械设备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各部位正常,不存在安全隐患。

4. 操作过程中,严禁饮酒、吸烟或其他可能引起操作人员精神不集中的行为。

5.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携带带有大电流的金属饰品,以免引起安全事故。

6. 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操作或私自改变设备参数。

7. 在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发现时,应立即停机,并及时报告设备维护人员进行维修。

8.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9. 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撤离和救援。

五、安全监督及处罚1. 定期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根据程度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警告,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 对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进行事故调查并做好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六、附则本安全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对于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需要经过公司相关部门的讨论和批准,并及时告知机械设备相关人员。

同时,机械设备相关人员也有权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予以考虑。

运转设备岗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运转设备岗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运转设备岗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运转设备岗位的安全作业,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运转设备岗位。

二、责任与义务1. 运转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并参加相关的培训,确保对设备的操作熟练和了解。

2. 运转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运转设备操作人员要随时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运转设备操作人员要定期检查设备的保养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运转设备操作人员要遵守安全操作程序,使用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6. 运转设备的上级领导要对操作人员的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三、安全措施1. 运转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各种安全装置是否完好,确保设备操作的安全性。

2. 在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设备的温度、压力、润滑情况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操作人员要保持设备周围的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影响设备的运行安全。

4. 对于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必须由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不得由操作人员私自进行。

5. 在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要紧急停止设备,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四、违规处罚对于违反运转设备岗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的行为,将进行相应的处罚。

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辞退等。

五、安全意识教育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运转设备岗位操作人员要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增加对安全作业的认识和理解。

六、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如有需要,公司可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上就是对运转设备岗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的详细规定,希望大家认真执行,确保运转设备岗位的安全作业。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制度范本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制度范本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了确保设备作业安全,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制定本设备作业安全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设备作业的员工,包括设备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等。

3.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作业,坚决杜绝违章操作。

二、设备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操作前必须参加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资质。

2. 操作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报修,并等待修复后再进行操作。

3. 操作员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三、设备作业操作规范1. 操作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作业,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步骤。

2. 操作员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了解操作规范,确保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操作。

3. 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禁止穿着宽松的衣物、长发等,以免被卷入设备造成危险。

4. 操作员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清洁等工作,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5. 操作员必须保持设备周围的环境整洁,杜绝杂物堆积。

四、设备作业安全措施1. 在设备作业过程中,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应包括操作注意事项和禁止事项等内容。

2. 设备操作员必须熟悉应急措施,并参与安全演练,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应对。

3. 在设备周围应设置防护栏、警示线等设施,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4. 设备作业中禁止烟火、明火等,严禁饮酒和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5. 设备操作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部门。

五、设备作业的责任与奖惩1. 任何违反设备作业安全制度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处理,包括口头警告、扣减奖金、停职甚至解雇等。

2. 对于因违反设备作业安全制度造成严重事故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对于积极参与设备作业安全管理、提出合理化意见的员工,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设备作业安全监督与检查1. 企业将建立健全设备作业安全监督与检查制度,定期对设备操作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遵守操作规程。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篇)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篇)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加强进入设备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和火灾爆炸事故,保证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在生产区域内进入或探入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作业统称进入设备作业。

第三条凡进入设备作业,必须办理《进入设备作业票》。

进入设备作业票由车间安全技术人员统一管理,车间领导或安监部门负责审批。

未办理作业票,严禁作业。

第四条进入设备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注明作业时间,不得在无监护人或作业时间以外作业。

第五条进入设备作业票办理程序。

1.进设备作业负责人向设备所属单位的车间提出申请。

2.车间技术人员根据作业现场实际确定安全措施、安排对设备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安排作业监护人,并与监护人一道对安全措施逐条检查、落实后向作业人员交底。

在以上各种气体分析合格后,将分析报告单附在《进入设备作业票》存根上,同时签字。

3.车间领导在对上述各点全面复查无误后,批准作业。

4.进入设备作业票第一联由监护人持有,第二联由作业负责人持有,第三联由车间安全技术人员留存备查。

5.进入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内的作业时,应将安全措施报厂领导审批,厂安全监督部门派人到现场监督检查。

第六条监护人的职责。

1.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及作业人员,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

2.作业单位和设备所在单位不是同一单位时,双方应各出一名监护人。

3.监护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4.监护人应和作业人员拟定联络信号。

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发现异常,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5.监护人要携带《进入设备作业票》,并负责保管。

第七条进设备作业人员的职责。

1.持批准的《进入设备作业票》方可作业。

2.无《进入设备作业票》不作业。

3.进设备作业任务、地点(位号)、时间与票不符不作业。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加强设备内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以规范设备内作业行为,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设备内作业的职工以及与设备内作业相关的管理人员。

三、主要责任1. 设备内作业负责人设备内作业负责人负责设备内作业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工作,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作业过程中安全可控。

设备内作业负责人应保证作业人员了解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并负责对职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

2.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设备内作业负责人的要求进行作业,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和个人的安全状况符合作业要求。

3.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设备内作业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召开安全培训会议,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作业前准备1. 作业前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方案,并由设备内作业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2. 作业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各项指标符合作业要求。

3.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作业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

五、作业过程1. 严禁跨越设备安全警戒线进行作业,禁止在设备运行时进入设备,必须对设备停机后才能进入进行作业。

2.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作业,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作业中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都必须立即报告设备内作业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并按照指示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作业后清理1. 作业结束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清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作业人员必须彻底清理个人工作区域,将废料、杂物等妥善处理,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七、安全培训1. 设备内作业负责人必须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会议,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设备内作业,该设备必须与其它设备隔绝(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不允许采用其它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

2、进入设备内作业前30分钟内,要取样分析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氧含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3、进入有腐蚀性、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穿戴适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防毒器具。

4、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可能危害检修作业人员时,必须立即撤出设备。

若要继续再进入设备内作业时,必须确定具备安全条件。

5、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作业监护人,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并与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络,如不设监护人,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6、设备内作业应根据设备具体情况搭设安全梯及架台,并配备救护绳索,确保应急撤离需要。

7、设备内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电源必须是安全电压,灯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8、在设备内动火作业,除执行有关动火的规定外,动火人员离开时,不得将焊(割)炬留在设备内。

9、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或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确认无误,检修人员方可封闭设备孔。

进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进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进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设备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司财产利益,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所有设备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启停、维护、维修、检修、调试、清洁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实施目标是提高设备作业的安全水平,落实安全责任,预防和控制设备作业过程中的各类安全事故。

第四条公司设备作业安全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行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第五条公司领导层要高度重视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各级领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为设备作业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第六条所有从事设备作业活动的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有效履行安全职责。

第七条公司设备作业安全管理执行单位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宣传、执行和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第八条设备作业安全管理中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并执行公司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

第九条常态化的安全教育培训和不定期的安全演练是设备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司要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公司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分工制,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二章设备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十一条设备作业前,必须进行一次安全评估,了解设备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制定详细的设备作业计划和安全操作程序。

第十二条设备作业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不存在不安全因素。

第十三条设备作业前,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设备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第十四条设备作业前,必须核实设备作业区域是否存在危险物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五条设备作业前,必须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考核,确保其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第十六条设备作业前,必须核实设备的供电和接地情况,确保设备电气安全。

作业设备管理制度

作业设备管理制度

作业设备管理制度作业设备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规范特种设备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提高机务人员安全生产意识,防止事故,保障机务人员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促进施工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13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结合本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用锅炉、空压机(含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架桥机、运梁车、提梁机、移梁机以及限于施工场内使用的机动车辆。

本办法所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系指直接从事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及管理人员。

包括以上设备操作人员、电工、焊接工、切割工、电梯司机和行、吊车司机及挂钩工、施工场内使用的机动车辆驾驶员、锅炉司炉工、空压机操作人员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检验、日常维护保养、改造、报废,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和复审等。

上述各项管理工作,由各子(分)公司设备部门与设备使用管理单位(以下称使用单位)共同负责。

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部负责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第二章特种设备购置第四条特种设备购置必须按集团公司《设备购置及租赁招标管理办法》办理申购有关审批手续,并通过招标采购程序选定设备供应商。

第五条参加特种设备投标的供应商,其设计、生产单位必须是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

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境外制造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我国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性标准及技术规程的要求。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改造第六条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资格的单位进行。

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文设备检修作业是一项涉及安全风险的工作,请各位员工务必严格遵守以下安全管理规定,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一、岗前培训和资质认证1. 所有从事设备检修作业的员工必须接受全面的岗前培训,包括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检修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2. 岗前培训合格后,员工需参加资质认证考试,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方可上岗。

二、作业准备1. 设备检修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设备本身的安全状况、相关工具的完好性和操作环境的安全性等。

2. 检修作业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停电、排水等必要的准备工作,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操作。

三、个人防护和安全设施1. 在进行设备检修作业期间,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安全鞋等,确保个人安全。

2. 落地、悬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防护带和安全绳,保证自身的安全。

3. 根据不同的检修作业,要设立相应的安全屏障和警示标识,确保他人安全。

四、设备操作规范1. 必须按照操作手册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严格执行设备检修作业的标准操作流程。

2. 任何时候都不得旁观或干预正在进行的设备检修作业,除非获得负责人的明确允许。

3. 检修作业期间,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定值或操作参数,除非经过相应的授权和记录。

五、应急预案和演练1. 每个设备检修区域都必须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和急救药品,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确保安全。

六、作业记录和反馈1. 每次设备检修作业都必须做好详细的作业记录,包括作业时间、作业内容、问题记录等,并提交给相关负责人。

2. 如发现任何设备安全隐患或不安全行为,必须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七、持续改进和培训1. 根据设备检修作业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确保作业安全。

2. 对设备检修作业员工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设备操作管理制度(4篇)

设备操作管理制度(4篇)

设备操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设备操作管理,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保护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设备的员工。

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办公设备等。

第三条员工的责任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保障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正常工作。

第四条责任人公司设备管理员负责本制度的落实和检查,有权对员工的设备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提倡安全意识公司倡导员工始终保持安全意识,认真履行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职责,坚决杜绝违规操作和不安全行为。

第二章设备操作规程第六条设备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 在操作设备前,员工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2.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

3. 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证书,经过培训合格的员工方可操作设备。

第七条设备操作的安全要求1. 遵守设备操作的安全规定,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运行模式。

2. 在操作设备时,必须佩戴相关的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3. 设备操作过程中,禁止将身体、头发等部位靠近设备的运动部件。

4. 防止设备的电气元件受潮,避免触碰设备的高压部位。

5. 注意轻拿轻放设备,避免损坏设备或对他人造成伤害。

6. 禁止私自对设备进行维修、改装,遇到故障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

第八条设备操作的注意事项1. 在操作设备时,不得参与其他与设备操作无关的活动。

2. 禁止在设备上放置私人物品,以免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使用设备时禁止穿戴过于宽松的衣物或戴着长发、首饰等。

4. 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设备操作区域。

5. 善于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报告设备的异常情况。

6. 禁止超负荷操作设备,避免设备过载和故障。

第九条设备操作后的处理1. 操作设备结束后,及时关闭设备电源,并将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

2. 将设备周围的工作环境清理整理好,保持设备的干净和整洁。

危险设备内作业安全规定范本

危险设备内作业安全规定范本

危险设备内作业安全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因危险设备内作业引发的事故和伤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危险设备内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操作员、维修人员等。

第三条危险设备内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并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四条危险设备内作业的管理应该以安全为先,充分考虑风险及其可能的后果,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管理,并进行风险评估。

第五条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并持有合格的操作证书。

第六条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必须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和保养。

第七条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必须随时准备应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疏散、报警、灭火等。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八条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前,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准备:(一)了解危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相关操作规程;(二)检查相关设备和仪器的工作状态,确认其完好无损;(三)查看相关安全设施和紧急设备的可靠性,确保其正常运行;(四)查看工作区域的安全环境,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五)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九条在危险设备内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并编制详细的作业方案。

第十条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方案进行操作,并随时注意安全风险的变化。

第十一条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必须确保作业区域的良好通风,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第十二条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前,必须将设备停机并切断相应的能源。

第十三条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必须确保作业区域的明火、明电源等有害因素已排除。

第三章作业过程管理第十四条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正确、稳定和安全。

第十五条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危险设备内作业人员必须定期维护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清洗、润滑、更换磨损部件等。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公司各类设备内作业的安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内所有设备内作业。

三、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设备内作业的安全生产,制定作业计划,并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对设备内作业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作业安全。

3. 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提高安全意识,掌握设备内作业的安全操作技能。

四、定义1. 设备:指公司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

2. 设备内作业:指进入设备内部进行检查、修理、动火、清理、掏挖等作业。

五、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1. 安全隔离(1)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

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应有效切断。

(2)管道安全隔离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离,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3)电源有效切断可采用取下电源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2. 清洗和置换(1)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确保设备内部气体成分符合以下要求:- 氧含量在18%至21%之间;- 有毒气体浓度符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可燃气体浓度符合《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中的规定。

(2)清洗和置换过程中,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

3. 通风(1)采取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2)打开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等进行自然通风。

4. 设备内作业证制度(1)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办理《设备内作业证》。

《设备内作业证》由生产单位签发,由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署。

(2)生产单位在对设备进行置换、清洗并进行可靠的隔离后,事先应进行设备内可燃气体分析和氧含量分析。

(3)有电动和照明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警示牌,以防止有人误操作伤人。

设备容器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容器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容器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设备容器内作业是指在封闭或半封闭的设备容器内对设备进行维修、清洁、安装、检修等作业活动。

由于设备容器内作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特殊性,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本文将介绍设备容器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包括作业前准备、作业流程、安全措施和事故处理等方面。

2. 作业前准备在进行设备容器内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作业安全可控。

2.1 作业人员培训所有参与设备容器内作业的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紧急处置措施和相关设备的操作使用知识等。

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资质和操作证书。

2.2 作业方案编制在进行设备容器内作业之前,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方案。

作业方案应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时限、作业区域划定、作业人员组织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2.3 安全装备检查在进行设备容器内作业之前,必须对安全装备进行检查。

包括但不限于个人防护用品、通风设备和紧急救援设备等。

如果发现问题或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 作业流程设备容器内作业的流程应按照事先编制的作业方案进行,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3.1 封闭容器检查在进行设备容器内作业之前,必须对封闭容器进行检查。

检查包括容器密封性、通风情况和作业区域是否清洁整齐等。

3.2 通风设备操作在进行设备容器内作业之前,必须打开通风设备,确保作业区域的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积聚的风险。

3.3 作业过程控制在设备容器内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方案进行,确保作业过程控制。

作业人员应注意操作规范,防止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3.4 作业结束和容器清理作业结束后,必须关闭通风设备,对容器内进行清理。

清理过程应遵循相关规定,保证作业区域的清洁和安全。

4.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设备容器内作业的安全进行,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4.1 作业现场防护设备容器内作业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设备(槽罐、塔、釜、槽车、地下贮池、炉膛、沟道、烟道、排风道等)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作业许可证”。

该设备必须与其它设备隔绝(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不允许采用其它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

2、进入设备内作业前30分钟内,要取样分析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氧含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3、进入有腐蚀性、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穿戴适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防毒器具。

4、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可能危害检修作业人员时,必须立即撤出设备。

若要继续再进入设备内作业时,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手续。

5、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作业监护人,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并与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络。

6、设备内作业应根据设备具体情况搭设安全梯及架台,并配备救护绳索,确保应急撤离需要。

7、设备内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电源必须是安全电压,灯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8、在设备内动火作业,动焊人员离开时,不得将焊(割)炬留在
第 2 页共 2 页
设备内。

9、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确认无误,并由检修负责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在进入设备内作业证上签字后,检修人员方可封闭设备孔。

10、抽加盲板必须确认部位,并挂牌做记号,对较大系统抽加盲板的工作,应绘制盲板分布图,防止因误抽加盲板造成事故。

11、在易燃、易爆系统抽加盲板,应在系统卸压后保持正压,以防空气吸入造成事故。

12、检修完毕后必须做到:
(1)一切安全设施恢复正常状态。

(2)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抽加盲板,检查设备管道内有无异物及封闭情况,按规定进行水压或气密试验,并做好记录备查。

(3)检修任务书归档保存。

(4)清理现场。

13、检修后的设备,必须按规程进行试运行,合格后,生产和检修双方办理交接手续。

第 2 页共 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