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合集下载

非洲猪瘟防控的对策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的对策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的对策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猪群健康和畜牧业产业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科学的防控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非洲猪瘟的防控对策措施,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这一疾病的挑战。

一、健全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基础。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猪群的监测和管理,实施严格的进口和贸易要求,加强对疫情的及时报告和信息共享。

此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处罚,并落实宣传教育措施,提高养殖户和兽医人员的防控意识。

二、加强边境检疫非洲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猪只和猪产品的交易和运输途径。

因此,加强边境检疫是防止非洲猪瘟输入的关键一环。

应加强对进出口的猪、猪肉和猪产品的检疫,严格执行检疫规程和要求,确保病毒不会通过贸易渠道带入国内。

此外,加强与邻国的合作和协商,共同推动区域范围内的检疫措施,形成合力,共同防范非洲猪瘟的传播。

三、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养殖环境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对于防控非洲猪瘟至关重要。

养殖场应加强生猪和饲料的管控,确保无病毒的猪和饲料进入养殖场。

此外,养殖场需要做好隔离设施的管理,加强内外物品的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四、加强动物运输管理动物运输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防止病毒通过动物运输的方式传播,应加强对运输车辆和设施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运输工具和设备的卫生条件良好,禁止无证运输猪和带病猪的情况发生。

同时,对于长途和跨境的猪运输,应设立检疫检查站,对猪进行检疫和鉴定,确保运输的猪无病毒。

五、加强兽医服务和养殖户培训兽医服务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加强对兽医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非洲猪瘟防控的认识和技能。

同时,针对养殖户,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养殖管理,减少非洲猪瘟的传播风险。

六、灭杀病毒的合理措施一旦出现非洲猪瘟疫情,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灭杀,防止疫情扩散和恶化。

浅谈动物卫生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动物卫生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动物卫生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动物卫生行政执法是保障人民群众和动物身体健康、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执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卫生行政执法效果和稳定。

本文将就当前动物卫生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执法不到位在一些地方,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打击。

这些违法行为包括动物饲养环境不卫生、饲养条件不符合要求、动物疫病防控不到位等,这些行为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和动物的健康安全。

2. 执法存在漏洞在一些地方,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着程序不规范、执法依据不足、执法部门职责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执法工作的漏洞和不完善,使一些违法行为得以逃避打击。

3. 执法不公正在一些地方,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着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公正行为,一些执法人员或者执法部门可能存在着受贿以及其他违法行为,导致了执法过程不公正,对违法行为处理难以达到社会公平公正。

二、对策提出1. 加强执法力度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动物卫生行政执法的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扫除一些违法行为的生存空间。

对于一些严重的违法行为和恶劣环境下的动物饲养行为,应当坚决予以取缔和整治。

2. 完善执法程序相关部门应当对动物卫生行政执法的程序进行规范化和完善,对执法依据、执法程序进行明确和规范,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执法效果和执法质量。

3. 强化执法监督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动物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对执法过程中的不公正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执法过程的公平公正,提高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信任度。

4. 加强宣传教育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动物卫生行政执法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市民对动物卫生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市民的监督作用,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5. 加强跨部门协作在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应当加强执法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打击一些违法行为,加大对一些跨部门、跨地区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合力。

猪防疫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猪防疫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猪防疫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猪防疫检疫工作一直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国家畜禽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猪防疫检疫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障猪的健康和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我们需要重点解决当前猪防疫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检疫措施不到位。

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在一些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检疫措施执行不到位,甚至存在着漏检漏报的情况,容易导致疫情的扩散。

2. 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目前的疫病防控体系在人员配置、技术设备和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的短板,难以满足全面防控的需求。

3. 缺乏监管力度。

猪防疫检疫工作中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养殖场存在着违规操作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疫情的防控工作。

4. 信息共享不畅。

由于各地信息系统的不兼容性,导致猪防疫检疫信息无法及时共享,难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疫情动态监测和快速响应。

5. 畜禽交易流通混乱。

目前我国畜禽交易流通市场存在一定的秩序混乱,一些非法交易和跨区域运输行为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挑战。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

各地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基层防疫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检疫意识和技能水平,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增强其自我防疫能力。

2. 完善疫病防控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疫病防控体系的投入,加强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改进,确保防疫工作的全面覆盖和高效运行。

3. 强化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猪防疫检疫的监管制度,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养殖户和交易市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行业正常秩序。

4. 推动信息技术应用。

统一各地的疫情信息系统,建立畜禽疫情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地信息能够及时共享,提高疫情监测和防控的效率。

5. 规范畜禽交易流通市场。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畜禽交易流通市场的经营行为,杜绝非法交易和跨区域运输,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

当前猪防疫检疫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但是只要政府、畜牧业主管部门、执法部门和养殖户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加大投入,改善管理,优化措施,完善监管,携手共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猪防疫检疫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保障国家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当前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要点构架

当前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要点构架

当前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要点构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而动物检疫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尤为重要,它关系着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保护。

当前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检疫措施不够严格、监管力度不够等。

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动植物资源的安全,有必要对当前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检疫措施不够严格。

当前,动物检疫工作中的检疫措施往往存在漏洞,许多动物疾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非洲猪瘟等疾病的爆发,往往是由于检疫措施不严格,导致病毒传播的结果。

这对动物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2.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动物检疫工作中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导致了一些非法经营者乘机从事走私活动。

这不仅对国内动植物资源造成了损害,还可能带来疫病传播的风险。

3.技术手段滞后。

在动物检疫工作中,技术手段滞后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些新发现的动物病原体可能会因为技术手段的滞后而未能及时发现和控制。

二、建议要点:1.加强检疫措施。

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健康和动植物资源的安全,有必要加强检疫措施。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检疫制度和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检疫力度,以防止动物疾病的传播。

2.加大对非法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

为了防止非法走私活动影响动植物资源的安全,有必要加大对非法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

这包括加强对走私活动的监测和打击,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3.提高技术手段。

在动物检疫工作中,提高技术手段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点。

这包括加强检疫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对新动物病原体的检测能力,以及加强对动物疾病的控制能力。

4.加强国际合作。

动物检疫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动物健康挑战。

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全球动植物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以上所述的问题和建议要点,都是当前动物检疫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只有加强检疫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技术手段并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和动植物资源的安全。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动物疫病是指在动物群体中发生的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

动物疫病对于农业生产和动物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问题一:监管不到位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监管的不到位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疫病的防控措施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使得疫病的爆发和传播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改进建议:加强动物疫病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检测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疫病疫情。

问题二:信息不透明在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中,信息的不透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透明,使得相关部门和农民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改进建议:加强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动物疫病的信息,让相关人员和农民及时了解到有关疫情信息,做好应对措施。

改进建议:建立健全的动物疫病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在疫情爆发时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案和措施,提高动物疫病爆发时的应对能力。

改进建议:加大对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科研的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对新的疫病种类的研究和防控措施的开发。

问题五:社会参与不够在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中,社会参与的不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由于社会参与的不够,使得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缺乏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减弱了对疫情的应对能力。

改进建议:加强对社会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社会的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和能力,提高社会的参与度,积极配合政府进行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监管力度,加大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健全应急预案,加强科研支持,加强社会参与度,共同努力,使得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得到有效的提高和改进。

动物产地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动物产地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动物产地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冯兵健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33期冯兵健最近几年,随着畜牧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动物疫病防控压力日趋增大,各种新型的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原来已经控制的传染性疾病,又呈现爆发流行的态势。

2018年下半年以非洲猪瘟为代表的重特大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很多省份爆发流行,对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严格落实动物产地检疫,能够有效防范大病动物向市场流通或者向屠宰领域流通,及时发现疫病及时处置,将动物疫病控制在萌芽阶段,避免疫情扩散蔓延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近期,为全面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从源头上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2019年3月初,兴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严把动物及动物产品源头关、出证关、运输关、信息对接关和执法关,严格规范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官方兽医按照动物检疫操作规程,对辖区屠宰场和活畜交易中心进行监管。

截止目前,完成了38.1万头猪、9180只羊、1060头牛、88.9万只鸡产地检疫,99.94万头猪的屠宰后产地检疫,为广大市民群众吃上安心肉打下了检疫基础。

同时,兴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安排专业技术能力突出的兽医专业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监督指导,为基层养殖场户降低养殖疫情影响,提高养殖收入提供了帮助。

1、养殖规模大小不一,难以实现集中检疫最近几年兴平市的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从总体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小规模养殖占据主导地位,规模化养殖只占到40%左右。

因为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养殖规模较小,养殖较为分散,基层检疫分所人员较少,工作经费不足,交通不便,使得基层辖区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难度较大,各项产地检疫工作制度不能够严格规范开展,不能够落实到位。

2、官方兽医的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能力不足的现状。

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条件艰苦,福利待遇等多方面的影响,很多基层地区的官方兽医,工作积极性较差,不主动,专业知识常多年没有更新换代,平时难以有机会接受培训教育,主动学习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及检疫法律法规的意识不足,造成官方兽医在从事产地检疫工作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执法不到位,执法不合理,执法机构改革等因素,助长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摘要】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在非洲地区已经形成了流行趋势。

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重大影响,给养猪户带来了巨大损失。

目前我国的防控措施虽有所存在,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防疫效果不理想。

建议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加大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监测力度,加强养殖户防疫意识,做好隔离措施等。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非洲猪瘟的挑战。

通过加强防控措施和国际合作,可以有效遏制非洲猪瘟的传播,保护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展望未来,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更加密切的合作,共同应对动物疫病威胁,确保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关键词】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流行情况、影响、不足、建议、国际合作、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食用感染性肉制品或昆虫传播。

该病在非洲大陆广泛流行,给当地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近年来,非洲猪瘟已经蔓延到亚洲和欧洲等地区,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重大威胁。

非洲猪瘟病毒对猪只可能引起高病死率,传染性强,一旦发生暴发,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猪只死亡,给相关产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由于ASF病毒对猪只的传染性极强,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养猪国家之一,非洲猪瘟的蔓延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加强防控工作,阻止非洲猪瘟的传播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应对非洲猪瘟疫情,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1.2 问题提出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猪类动物。

近年来,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我国的养猪业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保障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工作,但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就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动物福利保护不力在一些养殖场和动物市场,动物的福利保护问题常常引发社会关注。

密集饲养造成动物生活空间狭小,缺乏日光和新鲜空气;长途运输过程中动物饮食不合理,水源不足,容易导致脱水和饥渴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执法,制定更严格的规定和标准,保障动物的福利。

对策:1. 加强监督执法,建立完善的动物福利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

2.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养殖和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保护要求,加强对养殖场和市场的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标准的行为进行惩处。

3.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动物福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社会各界加强对动物福利保护的监督和支持。

二、动物疫病防控不力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生产和动物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旦出现疫情,将对社会经济和公共健康造成巨大损失。

但在一些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如监测和报告不及时、疫苗接种不全面等。

对策:1. 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加强对养殖场和市场的监测和检测工作,提高监测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加强疫苗接种和免疫程序的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接种效果,做好全面免疫工作。

3. 开展动物疫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和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视和参与程度,增强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非法使用兽药在一些养殖场和市场,非法使用兽药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滥用和乱用兽药,不仅对动物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还容易导致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对策:1. 严格控制兽药的生产和销售,建立健全的兽药管理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非法使用兽药的行为。

2. 加强对兽药的检测和监测工作,保障兽药的质量安全,加大对兽药残留的抽检力度。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动物疫病是指传染动物并造成动物大量疾病和死亡的疾病。

动物疫病对于养殖业和农业产业有着巨大的影响,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整个经济带来了影响。

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进行探讨。

问题一:信息不对称在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中,养殖户和相关从业人员对于疫病的了解和监测并不足够,导致疫情爆发时无法第一时间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改进建议:1.建立健全动物疫病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提高养殖户和从业人员对于动物疫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加强对于养殖户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普及动物疫病的预防知识和控制方法,提高其自我防范能力。

问题二:监管不到位在一些地区,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监管措施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导致疫情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改进建议:1.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于养殖户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确保其遵守相关的疫病防控措施。

2.加大对于疫病防控工作的资金投入,提高基层执法监管力量,加强对于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问题三: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一些地区的兽医监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动物疫病的诊断和监测能力不足。

改进建议:1.加大对于兽医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对动物疫病的诊断和监测能力。

2.加强对于地方监测人员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的技术支持体系,提高其诊断和监测能力。

问题四:应急预案不完善在一些地区,动物疫病的应急预案不完善,一旦疫情爆发,无法第一时间有效应对。

改进建议:1.建立健全地方动物疫病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协调机制,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够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

2.加强对于动物疫病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检验,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总结: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兽医监测人员、养殖户和从业人员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保护动物健康、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监督执法的效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问题一:执法力度不够有些地方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非法行为得以滋生。

这些非法行为包括禁止使用的药品、违规添加物质等。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动物的健康,也对人们的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

对策: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可以增加监督执法人员的数量,提高监督执法人员的素质,加强对监督执法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加强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监督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问题二:监督执法不全面有些地方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只重视某些环节,忽视了其他环节的监管。

有些地方只注重屠宰环节的监管,而忽略了养殖环节的监管。

这样做的后果是,一些卫生问题可能在养殖环节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从而对食品安全产生潜在的威胁。

对策:加强监督执法的全程监管,做到全面覆盖。

可以建立完善的监督执法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监管职责和要求。

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执法力量的组织和管理,确保监督执法的全面落实。

问题三:信息共享不畅一些地方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畅,导致监督执法工作无法高效运作。

不同的监督执法部门之间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工作进展,可能导致工作的重复劳动,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对策: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

可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各个监督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

加强对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一些地方的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或者对监督执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处理不力,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监督执法的震慑力也减弱了。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总结了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现状,从机构设置、职能繁杂、条件保障、执法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建议近年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一直不敢有丝毫懈怠和放松,但对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工作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到位、保障不到位等普遍问题[1-4],造成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下降。

为详细掌握张家口市宣化区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情况,有效解决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笔者于近期开始对全区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发现诸多问题。

现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促进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1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现状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宣化区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工作由区农业委员会负责总体部署安排,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现有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及其他行政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组建成立宣化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依法负责3个乡1个镇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工作。

合设成立宣化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动物疫病防控、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技术支持保障工作)、宣化区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基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同时承担兽药、动物诊疗、生鲜乳收购、动物防疫条件等环节管理、相关证照审核发放及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备案管理等工作。

宣化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区农业委员会下属国有全额事业股级单位,现在编人员共计19人,实际在岗人员16人,非在岗人员为编制调剂安插及上级借调人员,非在编雇佣人员6人。

办公场所为租用性质,无自有办公用房。

下辖3个派出机构:河子西动物防检监督分站、春光动物防检监督分站(办公场所为租用性质)、庞家堡动物防检监督分站。

3个分站均为国有全额事业股级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共计9人。

动物检疫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动物检疫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动物检疫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动物检疫监督执法是保障动植物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执法力量不足目前,动物检疫监督执法中存在着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是人力不足,另一方面是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由于专业人员不足,对于一些新型动物疫情的监测和防控能力有所不足,这给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2. 执法手段单一现行的动物检疫监督执法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检疫站的人员巡查、检疫和查验。

这种传统的执法模式存在着无法全面监测的问题,容易出现漏洞和盲区。

3. 执法效率不高由于执法手段单一、人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动物检疫监督的执法效率并不高。

一些地方性疫情采取措施的速度和力度有所不足,容易导致疫情扩散。

4. 执法监管不严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中,对动物检疫监督执法的监管不够严格,一些执法人员可能存在怠工、失职等情况,而且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不够大。

5. 缺乏科技支持一些地区的动物检疫监督执法缺乏科技支持,无法及时获得动物疫情的信息,也无法及时掌握违法行为的情况,影响了监督执法工作的效果。

二、对策建议1. 增加执法力量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动物检疫监督执法的投入,增加人员数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提高监督执法的能力,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执法水平。

2. 提高执法手段多样化在执法手段上,应加大科技应用力度,逐步引入无人机、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监督执法的效率和覆盖面,同时还可以加大对执法设备的更新和配备力度。

3. 提高执法效率有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动物检疫监督执法的工作机制,加强各级监督协调,提高执法效率,同时还可以加大对重点地区的监督力度,提高对重点地区的监督执法能力。

4. 加强执法监管对于监督执法的监管需要加强,建立健全动物检疫监督执法的责任追究机制,完善执法考核制度,对于存在怠工、失职等情况的执法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增强监督执法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畜牧兽医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畜牧兽医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畜牧兽医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 疾病防控不及时:一些传染性疾病如禽流感、猪瘟等经常爆发,但防控措施不够及时,导致疾病在畜牧养殖中蔓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 养殖环境污染: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水和气体排放未得到有效处理,导致土壤、水源受到污染,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和人畜健康。

3. 养殖场管理薄弱:一些养殖场在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缺乏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和规范化管理,导致疾病易于发生和传播。

4. 兽药滥用问题:为了追求养殖产能和经济效益,一些养殖户存在过度使用兽药的情况,导致兽药滥用和残留问题,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及时收集疫情信息,做到疫情报告的及时准确,以便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2.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推行科学、清洁、环保的养殖方式,加强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减少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提升养殖场卫生管理水平:完善养殖场规范化管理要求,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养殖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4. 加强兽药管理:加强兽药注册和监管工作,严禁非法添加和滥用兽药,并加强对兽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5. 推行科学养殖技术:加大对畜牧兽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引导养殖户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标准操作规程,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畜牧兽医卫生的监督和执法工作,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和处罚力度。

7.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养殖户和兽医的卫生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防控意识和能力。

解决畜牧兽医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畜牧业、科研机构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建立科学、规范、健康的养殖模式,提高畜牧兽医卫生水平,保障人畜健康和环境安全。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疾病,对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一、加强场所卫生管理非洲猪瘟主要通过病毒直接或间接传播,因此要加强场所卫生管理,保持场地清洁卫生。

应定期对猪圈、饲料水源、人员、车辆进行消毒,并加强猪圈、饲料水源及浣洗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二、严格猪只进出管理要对猪只的进出管控,减少潜在的病毒传播风险。

应在猪场门口设立消毒站,对进出场的人员、车辆、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并实行猪只检疫制度,避免非法引进猪只、扩大疫情影响。

三、开展科学免疫科学免疫是有效控制非洲猪瘟传播的关键,应注重疫苗的选择和使用,确保其疫效和安全性。

在免疫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施苗,采用规范的接种方法,避免交叉感染和病毒发生变异。

四、加强动物饲料和水源管理非洲猪瘟也可能通过饲料和水源传播,因此要注意食品和水源的卫生安全。

应采取完善的饲料和水源管理措施,保证水源、饲料无污染,饲料桶、水桶等饲料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猪场周边禁止乱排污水,保护环境卫生。

五、加强监测和报告监测措施应该得到加强,尽早发现疫情。

要定期对猪瘟病情进行监测,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进行病毒检测,同时及时向动检部门报告,配合外防控制度,做好疫情的防治工作。

综上,非洲猪瘟病毒高度致死性,对猪产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为有效控制疫情传播,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猪圈卫生、管控猪只进出、科学免疫、饲料水源管理、加强监测和报告等方面的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多方协作、科学管理,从而避免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和扩散,保护猪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传染的猪类疾病,其病毒对猪类的致病性非常强,病死率高,传染性强,一旦发生就会对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目前,非洲猪瘟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养猪业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非洲猪瘟的防控问题尤为严峻。

本文将就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非洲猪瘟的现状问题1.传播途径复杂非洲猪瘟通过直接接触、粪便、口鼻分泌物、食料、水源、衣物、尸体及其制品等渠道传播,传染性极强,易经由不合理处理的餐厨垃圾、餐厨污泥、粪渣等传播到猪场内。

非洲猪瘟病毒还可以在病死猪尸体及其制品中长期存活,传播途径非常复杂,很难加以控制。

2.检疫措施不够严谨目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非洲猪瘟的检疫措施并不够严谨,导致病毒的传播难以遏制。

部分猪场和交易市场的防疫工作薄弱,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3.缺乏规范的养殖管理一些地区的养猪业管理水平不高,缺乏规范的养猪管理制度,猪场卫生条件较差,缺乏对非洲猪瘟的科学防控措施,给非洲猪瘟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病毒变异加重了疾病防控难度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发现了多个毒株的非洲猪瘟病毒,这些不同的毒株之间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和毒力,且这些毒株还在不断地变异。

这就给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5.缺乏有效的疫苗虽然研发非洲猪瘟疫苗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但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对所有毒株都有效的疫苗。

疫苗的缺乏也是非洲猪瘟防控的一大问题。

二、非洲猪瘟防控的建议1.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加强对非洲猪瘟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疫情的流行趋势和传播路径,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严格的疫区封锁和隔离措施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应立即对疫区进行封锁,采取隔离措施,控制病毒的传播。

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要实行严格的封锁措施,禁止病猪和疫区内的猪肉及产品流出。

3.加强养猪管理和卫生防疫猪场要严格要求养猪人员做好对猪场卫生的管理,保持猪场的卫生干净,加强对猪群的护理和观察,及时进行疫情报告和处理。

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X u m u s h o u y i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江苏省生猪养殖规模也持续扩大,给当地养猪行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无法避免各种疫病或者外来传染性疾病的出现,非洲猪瘟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有一只猪发病,会给猪群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导致大批生猪死亡,给生猪养殖农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关部门需要认识到在非洲猪瘟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以及非洲猪瘟防控的必要性,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非洲猪瘟,保证国家生猪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难点1、对疫病进行及时检测生猪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病毒或者病原,但是当前并未形成良好的疫病检测意识,也难以及时发现生猪群体存在的健康问题,增加了疫病的防控难度。

个别养猪场在体检工作中存在形式化的问题,没有及时记录体检数据,或者记录的数据不完善,从而导致无法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参考,使得监督人员不能通过体检数据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

2、生猪品种引入过于盲目生猪品种的引进有利于优化生猪养殖环境,提高生猪产量以及产品质量,但是部分农户在引入生猪品种时会出现过于盲目的问题,没有到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引种,不严格遵守引进种猪的规定,不索要产地检疫证和非洲猪瘟检测报告,很有可能从外面引进非洲猪瘟病毒,从而增加了非洲猪瘟的发生几率。

部分农户在引入新的品种之后没有对其实施隔离,直接将新的品种和现有的生猪进行混合饲养,增加了非洲猪瘟防控的难度。

3、养殖农户缺少良好的防控意识养殖农户在非洲猪瘟防控中负主体责任,如果养殖农户没有形成良好的防控意识,会增加非洲猪瘟的发病几率以及传播速度。

当前虽然江苏省已然形成了规模化的生猪养殖趋势,但是仍然有较多农户处于散养状态,分布范围较广,监管难度大,从而影响了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

养殖农户普遍学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非洲猪瘟防控技能,不能主动做好“三灭四消”工作。

个别养猪场的建设和布局并不合理,生猪养殖密度过大,没有完善的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和相关设备。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一)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一)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一)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
亮点
•提高动物卫生意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养殖场主和养殖者开始重视动物健康和卫生问题,积极配合监督
部门的工作。

•强化监督力度: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养殖场的检查力度,通过增加巡查频次和加强执法措施,有效减少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完善监管政策:针对动物卫生监督中的问题,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和标准,规范了养殖场的管理和操作,提升了动物
卫生水平。

•加强宣传教育:监督部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动物卫生知识,提醒养殖者注意动物健康,增强了广大养殖者的卫生意识和防疫意识。

存在问题
•监督力度不均衡:一些地区的监督工作人员数量不足,造成部分养殖场难以得到及时监督,部分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技术力量匮乏:部分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对于动物卫生问题的辨别和处置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水平。

•监管政策不够完善:动物卫生监督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健全,有些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同时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也需要加强。

•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虽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一定的开展,但由于方法不当或者宣传内容不够精准,导致部分养殖者对动物卫
生问题仍然认识不足。

以上是针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的列举和解释。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加强监督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监管政策,并加强宣传教育的精准度,以推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江苏省东台市许河镇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列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考核,通过激励政策,指导生猪养殖场户加强消毒、封闭管理等生物安全措施。

目前,许河镇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常态防控意识不强。

部分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只一开始会表现出食欲不振,并伴发咳嗽;后期猪的眼、鼻会出现浆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猪皮肤充血、发绀,在耳、鼻、腹壁等无毛或少毛处有不规则的瘀斑、血肿和坏死斑等典型症状表现,但呕吐、便血较为少见。

有的发病猪直到死亡也只表现出体表皮肤发白,眼睑水肿的症状。

通常一窝发病彻底后再传相邻窝,需要通过剖检才能初诊,中、小散户养殖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较大,技术水平较低,易导致误判。

2.生物安全措施不力。

尽管各级相关农业部门通过培训、发放宣传资料,指导养殖场户从严落实防控措施,但随着防控时间变长,出现乱串门、懒消毒、不防虫害、喂泔水、外人(特别是兽医人员、经纪人及抬猪人员)车辆随意进出等现象,人为带来了发病隐患。

3.兽医监管措施乏力。

生物安全要求兽医人员不能进入猪场,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兽医人员只能通过养殖场户报告情况,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生产状况。

4.弄虚作假现象偶存。

按照相关规定,调出外省、市的生猪必须由官方兽医现场监督采集血样再到第三方机构检测,凭合格检测报告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大部分养殖场户能自觉遵从,个别养殖场户可能在送样途中调包,甚至私改检测报告。

5.主体责任形同虚设。

部分养殖场户责任主体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规范生产措施得不到有效贯彻。

6.违规调运时有发生。

各省、市按国家规定在指定高速口或交通要道设置了联合检查站,但有些不法生猪经纪人违规收购后逃避交通要道检查站。

7.非法疫苗盲目接种。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特殊性,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许可任何厂家生产商品疫苗,前期个别养殖场户听信谣言,接种假疫苗后损失较大。

8.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不科学。

在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时,正常实行防疫员现场勘查,养殖场户送交镇收集点,镇转运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疑似患有重大动物疫病的动物由官方兽医现场按技术规范处置。

非洲猪瘟无害化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非洲猪瘟无害化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动物生产主管部门,按照“早快严小”原则坚决进行应急处置,措施务必全面到位,抓好疫区封锁、动物扑杀、环境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拔除疫点,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3.2 把好监测排查关我国生猪养殖量大,跨地区长途调运频繁,养殖场户总体防疫水平不高,生物安全意识不强,加之非洲猪瘟有一定潜伏期和亚急性际慢性病例的存在,极易与古典猪瘟混淆,因此对有针对性地监测和排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生猪交易市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疫点疫区周边等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巡查频次,开展针对性排查和抽样监测。

同时,国家要求加大入境口岸、交通枢纽周边地区以及中欧班列沿线地区的监测力度。

3.3 把好限制移动关如上所述,非洲猪瘟病毒具有较强的环境抵抗和生存能力,极易通过跨地区长途活动物及冻肉的调运导致疫情传播。

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家对生猪和生猪产品的调运限制也在逐步趋严,原则上禁止生猪及其产品由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

为了更好控制非洲猪瘟疫情,所有生猪养殖场户和动物经济人务必严格执行禁运规定,禁止疫情防控期间违法调运,由此造成疫情传播后果的,将要依法追求其相关责任。

3.4 把好泔水禁喂关相关调查表明,泔水在非洲猪瘟的传播中具有其特殊性,尤其在我国生猪产品属大宗消费产品,加之我国餐饮业发达,每天形成大量的餐厨残余物,在城郊结合部或农村散户使用泔水饲喂生猪普遍存在,泔水中可能存在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血水、肉渣等。

为防控非洲猪瘟需要,在发生疫情的省份禁止使用泔水饲喂生猪,未发生疫情的省份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饲喂生猪,养殖场户要自觉遵守泔水禁喂规定,防止疫情传播。

非洲猪瘟无害化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金 晖(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沈阳 110015)近期,我国多地相继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饲养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同时也对各级人民政府处置疫情带来新的挑战。

在处置非洲猪瘟疫情中染疫及同群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是防范疫源扩散尤为关键一个环节,但各地常因发生疫情地域不同,环境和气候差异千差万别等客观因素,致使染疫及同群动物无法进行规范化处理,最终埋下了疫源扩散的风险隐患。

猪场防控非瘟的心得体会附方案

猪场防控非瘟的心得体会附方案

猪场防控非瘟的心得体会附方案作为一名猪场管理人员,防控非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

非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病,发病率非常高,一旦爆发会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疫措施,确保猪群的安全和健康。

一、加强猪场管理管理是防控非瘟的基础,只有管理做得好,才能够更好地防止病毒的传播。

在猪场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巡查猪舍和周围环境。

要保证猪舍卫生干净,没有污物,没有死亡动物,周围环境也要保持清洁卫生,特别是要避免污水和垃圾与猪场接触。

2. 有序排列排泄物。

保障粪便有序储存、及时清除,储存于封闭或密闭的储存池或储存塑料袋内,严禁在猪圈周围乱堆乱放、倾倒在近江河流等水域。

3. 严格控制猪舍内外来往。

尽量减少猪舍内人员和动物之间的交互,避免猪场内外人员的交叉感染,进出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管理和消毒。

4. 做好病死猪集中处理。

及时鉴定、隔离、消毒并依据所在区域相关规定要求设立指定处置点,严格按照要求将病死猪转移到指定场所集中处理。

二、强化物品消毒物品消毒是重要的防疫措施之一,它可以有效的杀灭病原体。

对于疫情传播速度最快的猪场门口、屠宰场、兽药店等重点区域,需要经常对相关物品进行消毒,确保其无菌。

1. 对来往车辆进行消毒。

进出场内的运输车、人员自带的工具和材料等十分重要且易受卫生状况的影响。

对于这些物品,我们采用高效消毒灭菌剂进行消毒。

2. 对病死猪、粪便进行卫生处理。

病死猪属于危险垃圾,必须经过集中处理,消毒灭菌。

对粪便进行卫生处理,尽可能采用尿素、活性污泥等有机材料进行发酵处理,进行消毒灭菌后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3. 定期消毒猪舍和相关设施。

在日常猪场管理中,要注意定期清洗消毒,对猪舍、设施等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和除臭处理,尽量避免病原体在猪舍内传播。

三、加强疫苗接种非瘟病毒是一种不稳定的病毒,容易变异。

因此,疫苗接种是防控非瘟的重要手段之一。

疫苗接种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内、按要求进行,配合猪场管理以达到最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郝雪华赵景世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9年第04期
摘要:主要介绍了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包括检疫、车辆消毒及耳标使用等方面,供参考。

关键词:非洲猪瘟;动物卫生监督;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4-0040-02
2018年9月份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的非洲猪瘟防控行动,政府之重视,行动之迅速,措施之得力,投入之巨大,堪称是空前的。

面对繁重的防控任务,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者显示出无畏与担当,牺牲节假日,不分工作时间节点,奔走于养殖场、驻守在屠宰厂、守候着临时动物防疫消毒检查站。

近期非洲猪瘟防控形势相对稳定,思考前一阶段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认为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方式方法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与大家共同提高。

1 检疫方面
1.1 产地检疫
1.1.1 临床健康检查产地检疫由官方兽医到场到户,查验生猪养殖档案或免疫档案,查验畜禽标识,临床健康检查。

官方兽医到场到户临床健康检查,虽采取了进场消毒或带脚套等防范措施,但从疫病防控角度分析,官方兽医从甲猪场到乙猪场再到丙猪场实施临床健康检查不利于疫病控制。

在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很多猪场实行封场管理,严禁人员车辆出入,官方兽医到猪舍现场检疫受到严格限制,疫情防控形势越严峻,这种工作上的冲突越明显,为此,产地检疫工作在方法上应做科学调整。

1.1.2 到场到户检疫目前,我国生猪饲养集约化程度不高,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型生猪养殖场还占有较大比例,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队伍仍然存在人员不足、交通工具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严格实施到场到户检疫困难重重。

1.1.3 建议
(1)实行区域疫情风险评估。

成立地方动物疫情风险评估专家组,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防疫情况和疫病风险监测情况,对当地生猪疫情进行科学评估,撰写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官方兽医检疫出证的参考依据。

(2)建立村级防疫员协检制度。

出台协检管理办法,明确协检任务、权限,把养殖档案查询、耳标使用、瘦肉精检测、动物健康状况初查交村级防疫员负责完成,出具相应检疫检测报告,作为官方兽医检疫出证的依据。

(3)复检出证。

每1~2个乡镇设置1个检疫申报点,派驻官方兽医。

养殖场户或经纪人携带有关手续,连同出售生猪到检疫点申请出具检疫证明。

官方兽医结合专家组风险评估报告、协检员检疫检测报告以及养殖场委托第三方检测的非洲猪瘟病毒阴性检测报告,并经官方兽医复检合格后出证。

1.2 屠宰检疫
1.2.1 关于同步检疫按照《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定,生猪屠宰检疫由官方兽医驻场实施同步检疫。

由于非洲猪瘟防控需要,生猪外调受限,地方生猪屠宰厂屠宰量巨增,有时屠宰厂加班加点屠宰,官方兽医需要同步工作,繁重的工作量和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导致一些驻场官方兽医产生厌战情绪,防控工作难免出现疏漏。

1.2.2 关于病毒检测根据农业农村部规定,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由企业自检。

企业非洲猪瘟检测技术还不成熟,特别是中小型屠宰企业,缺少专业检测技术人员,经短期培训后上岗,检测结果可信度不高,存在风险隐患。

1.2.3 建议屠宰场宰前检疫仍由驻场官方兽医负责,在线同步检疫委托屠宰厂肉品品质检验员同步实施,驻场官方兽医在线随机监督抽检,委托检疫结果和非洲猪瘟自检结果作为官方兽医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的依据。

对屠宰厂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建议仪器设备、试剂、场所由屠宰厂提供,血样采集、病毒检测和检测报告由地方疫病控制中心专业检验人员完成。

1.3 流通环节
1.3.1 检查站的作用为了有效防止非洲猪瘟传播,各省境、市境高速公路、交通要道出入口均设置了动物防疫临时消毒检查站,由公安、交通、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组成,24 h值守,查证验物,严格消毒,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传播发挥积极作用。

但因耗时、费力、工作环境差等原因,天长日久,工作热情及责任心有所松懈,存在处理发现问题不及时、不到位,不利于疫病防控。

1.3.2 建议在省境所有进出口设长期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由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全权负责,加大省境检疫站建设,实行24 h全程监控,对拒不接受检查车辆,网上通报,取消其运输动物资格;省境检查站发现违法行为就地处理,并通报生猪原产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严禁带回原地处理。

对非疫区市县,撤销内设检查站点,执法人员防控重点放在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的执法监管。

2 车辆消毒方面
2.1 运猪车辆消毒情况
非洲猪瘟防控消毒有装前消毒、缷后消毒和载畜消毒。

大型养殖场装前消毒做的较好;缷后消毒主要在屠宰厂进行,在官方兽医监督下,总体上做的也比较好,有的屠宰厂凭消毒证明出厂;临时检查站点运畜车辆消毒,白天坚持的比较好,夜间漏洞较大。

总体上消毒工作有缺陷,车辆消毒,缺乏制度约束,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官方兽医检疫出证时,对车辆是否消毒仅凭询问没有凭证。

2.2 建议
建立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备案的符合动物卫生要求的消洗中心,由中心统一消毒出证,官方兽医在出证时回收消毒证明,并在检疫证明上注明,做到不消毒不出证;驻场官方兽医凭消洗中心消毒证明入厂,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全链条监管,以达到消毒灭病的目的。

3 耳标使用方面
3.1 耳标发放
耳标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发放到养殖场和防疫员,实践证明,不仅容易流失,而且不利于疫病追溯。

3.2 建议
佩带耳标主要用于追溯,而耳标的使用应在出栏环节,如果提前打标,很难逐头识别耳标号。

建议耳标的使用交由官方兽医完成,由官方兽医监督畜主给申报出栏生猪佩戴,这样既防止假耳标的使用又便于追溯和检疫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