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糊精糖基转移酶产物专一性改造:难题与挑战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改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使用性能的关键技术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改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使用性能的关键技术成果来源本项目来源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宗粮食绿色加工技术与产品”中课题“玉米淀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34B07,479万元,研究起止时间:2012.01-2014.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酶法选择性合成单一类型环糊精的控制策略研究(31101228,25万元,研究起止时间:2012.01-2014.12)”,属于农产品深加工科学技术领域。
本项目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项(1项获授权),发表论文11篇(8篇被SCI收录),于2015年7月通过中国粮油学会鉴定,获国际先进评价。
主要技术内容CGT酶生产环糊精最不利的条件之一是产物特异性差,给产物的分离纯化带来很大不便。
同时,CGT酶存在的另一大缺陷是其热稳定性较差,由于在环糊精工业化生产中,底物淀粉首先要经过高温糊化、液化处理,然后降温至适当温度进行环化反应,若CGT酶能够适应更高的反应温度,势必有助于提高反应效率,因此,有必要改善CGT 酶的热稳定性,提高其催化效率,进而有效降低环糊精生产成本。
本项目主要是通过改善CGT酶产物特异性和热稳定性,提高该酶的使用性能,将其应用于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中,能显著降低环糊精的生产成本,促进环糊精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因此,随着环糊精在食品、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阔,开发改善CGT酶使用性能的关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指标本项目在长期从事淀粉生物转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环糊精工业化生产过程中CGT酶的产物特异性和热稳定性较差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懈努力,逐步改善了CGT酶的产物特异性和热稳定性,突破了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具有理想产物特异性和热稳定性的β-CGT酶突变体在酶法生产β-环糊精中的应用。
该酶使用性能改善易操作,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技术位于国际领先水平。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创新:1、针对CGT酶产物特异性较差的问题,确定了CGT酶的产物特异性与其一级结构的相关性,获得构建具有理想产物特异性的CGT 酶突变体的简单可行方法,为从本质上改善CGT酶的产物特异性提供理论基础;2、针对CGT酶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定点突变技术阐明了重要氨基酸残基对CGT酶热稳定性产生影响的规律,获得了构建具有理想热稳定性的CGT酶突变体的简单可行方法,为从根本上改善CGT 酶的热稳定性打下了基础;3、CGT酶使用性能的改善方法简单易行,所得到具有理想产物特异性和热稳定性的酶突变体可直接应用于β-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能提高β-环糊精的得率,降低β-环糊精的生产成本。
祁庆生
祁庆生祁庆生教授博士生导师Tel: +86-531-88365628E-mail:qiqingsheng@教育背景Prof. Dr. Qingsheng QiState Key Lab of Microbial TechnologyLife Science School, Shandong UniversityShanda Nanlu 27250100, Jinan PR.China德国明斯特大学微生物系博士,2001年被聘为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课题组负责人。
2004年回国任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中心研究员。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生物工程学报》编辑,生物化学学会复合糖专业委员会委员。
现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 973子项目等多项。
在包括《Applie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在内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总被引用次数250多次。
获得专利2项,申请4项。
讲授酶学,糖生物学和代谢工程课程,2009年拟招收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博士2人。
研究方向1.通过代谢途径的建立和改造实现生物基化学品及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合成。
通过改造微生物的代谢,在重组大肠杆菌中生产重要工业产品,主要包括聚羟基脂肪酸、琥珀酸等有机酸。
2.通过改造微生物表达系统来生产糖基化改造的人源化糖蛋白和抗体以及稀有糖类;利用代谢工程合成小分子糖药物。
药物的环糊精,脂质体包裹及运输。
3.建立微生物生物合成代谢的调控方法。
通过全调控实现微生物(主要是大肠杆菌和酵母)抗性的提高及表达代谢能力的提高。
研究微生物代谢的机理。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1.Kang, Z., Wang, Q., Zhang, H., Qi, Q* (2008) Construction of a stress-induced system in Escherichia coli for efficient polyhydroxyalkanoates production,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DOI 10.1007/s00253-008-1428-z2.Xin, F., Wang, S., Song, L., Liang, Q., Qi, Q* (2008)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eptide: N-glycanase from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online (doi:10.1016/j.bbrc.2008.02.017)3.Wang, Q., Li, L., Chen, M., Qi, Q. Wang, PG. (2008) Construction of a Novel Pichia pastoris Cell-Surface Display System Based on the Cell Wall Protein Pir1.Curr Microbiol. 56:352-357.4.信封学,王鹏,祁庆生(2008)粟酒裂殖酵母N-糖酰胺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24(4)。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是一种酶,它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广泛存在。
它的功能是将葡萄糖基转移至环糊精分子上,形成一种称为环糊精葡萄糖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医药和环境保护等。
首先,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食品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它可以将葡萄糖基转移到环糊精分子上,形成环糊精葡萄糖。
这种化合物能够增加食品的质地和稳定性,使其更加可口和诱人。
此外,环糊精葡萄糖还能够吸附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起到净化食品的作用。
其次,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医药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研究发现,环糊精葡萄糖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疾病。
此外,环糊精葡萄糖还可以将药物转移到靶细胞上,增加药效并减少副作用。
因此,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最后,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包括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可以与这些有机物质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减少它们对环境的危害。
此外,环糊精葡萄糖还可以用于水质净化和废物处理等方面,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食品、医药和环境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和开发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相关技术和应用,有助于改善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副作用,同时也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研究力度,发挥其在各个领域的潜在价值,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
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α-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简称α-CGT)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参与糖基转移反应的酶。
α-CGT 主要作用是将活性葡萄糖转移到各种底物上,形成糖苷键。
在生物体内,该酶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如碳水化合物代谢、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修饰等。
α-环糊精是一种常见的多糖,由α-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分子组成。
α-CGT 可以将α-环糊精水解为葡萄糖单元,并进一步将葡萄糖单元转移给其他底物。
在转移过程中,α-CGT 遵循立体专一性原则,即只能将葡萄糖转移至特定的糖受体上。
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在食品、生物技术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食品工业中,α-CGT 可用于生产具有特定口感和风味的食品;在生物技术领域,α-CGT 用于研究糖基化修饰在细胞信号传导、肿瘤发生等过程中的作用;在医药领域,α-CGT 作为药物靶点,有助于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
目前,对于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深入研究α-CGT 的结构、机制和调控,进一步揭示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及作用,为应用α-CGT 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重组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其产物专一性的分析
O p i i a i n e p e so f r c m b na  ̄ y l de t i l c no r nse a e tm z to x r s i n o e o i nt e- c o x r n g u a t a f r s c a o uc p cfc t na y i nd pr d t s e i iy a l ss i
得 到酶表达的 最适 条件 :B培养基 ,. 1m o/ P G, 导温度 l , 内酶 比活力最 高可达 52 9U m 加 入 T O o m LL IT 诱 6 胞 0 / L; IT 4h后 , P G 2 添加甘氨酸和甘露 醇会促使 酶向胞外分泌 。酶蛋 白 自诱 导表 达的适 宜条件 为在 T B培养基 中添加 乳 糖 3 0g L 葡萄糖 12 L,6℃ 培养 9 , 比活力 达到 86 5U m , . / , . 1 6h 酶 3 / L 明显 高 于 IT P G诱 导 的效 果。通 过 S S D—
2 n tue o Mi o i o y hn s cd m f ce c s e igl 0 0 , hn ) .Is tt f c bo g ,C i eA a e yo i e ,B in O 1 1 C i i r l e S n j a
Abta tT eg n f ccoet ngu a0rnf ae(L G ae a m l e ycln C o src : h e eo — l x i lcn t s rs O C T s )w s pi db oo yP R f m y d r a e — a i f r
第1 0卷第 1 期 21 0 2年 1 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Vo.1 1 0 No. 1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环糊精的高效制备技术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环糊精的高效制备技术成果简介环糊精具有内腔疏水而外部亲水的中空立体结构,能够通过包合作用显著改善客体分子的理化性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环糊精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近年来环糊精产量一直保持20%-30%的增长。
然而环糊精生产过程中存在专用酶功能性差(热稳定性差、产物特异性低、产物抑制强)、底物转化率较低、生产工艺流程繁琐等问题,导致环糊精价格偏高,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技术通过筛选高产环糊精专用酶的菌株,构建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胞外表达系统,结合助剂添加、工艺优化等手段,实现环糊精的高效制备,推动我国环糊精生产行业快速升级。
环糊精的高效制备技术创新要点(1)通过菌株筛选,获得高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优质菌株,构建安全、高效的表达系统;(2)结合理性设计及定点突变技术,改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物特异性、热稳定性等,并实现环糊精的高效制备;(3)通过分析工艺参数对环糊精生产的影响规律,获得环糊精高效制备的最佳工艺路径。
关键指标(1)开发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催化能力强、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环糊精得率可达60%以上;(2)开发的环糊精生产工艺能够高强度生产单一种类环糊精(α-、β-或γ-环糊精),减少后续分离纯化等工序;(3)提出的环糊精高效制备策略,可行性强、绿色环保,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知识产权一种降低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物抑制的方法,ZL201410467084.X;一种受产物抑制减弱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ZL201410506112.4;一种受β-环糊精抑制减弱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ZL201510663078.6;具有高β-环化活力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ZL201510388389.6。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hydroxypropyl-cyclodextrin glucosyltransferase),简称HP-CDTase,是一种酶类。
它能够通过将葡萄糖基团转移至环糊精的羟丙基上,形成葡萄糖基环糊精衍生物。
环糊精是一种具有空心圆筒状结构的环状分子,通过与其他分子发生包结作用,可以改变它们的溶解性、稳定性、水溶性等性质。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衍生物可以用作药物的输送系统,可以将水溶性较差的药物包结进环糊精分子中,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另外,它还可以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的稳定,以及酒类中的杂味去除等。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
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改善酶的稳定性和活性,以提高环糊精衍生物的产量和质量。
由于其在药物输送和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已经成为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区域突变提高形成γ-环糊精选择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区域突变提高形成γ-环糊精
选择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环糊精选择性较差,无法有效地分离混杂的结构类似的大分子,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环糊精的选择性已成为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
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提高环糊精的立体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其选择性。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区域的突变,提高形成γ-环糊精的选择性,为环糊精选择性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三、研究内容
1.构建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区域突变的七种模型,在这七种模型中,分别对存在不同突变位点的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进行频率较高的突变。
2.利用理论计算方法探究上述七种模型γ-环糊精的形成机制,比较各模型间不同的双氢键网络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
3.在各模型的外界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模拟γ-环糊精与各类大分子间的作用,比较各模型形成γ-环糊精的选择性。
四、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环糊精选择性提高方法,
即通过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区域的突变提高γ-环糊精的选择性。
这种方法不仅为环糊精选择性提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有望实现对类似
结构大分子的有效分离。
五、研究进度安排
1. 研究设计和理论计算模型的构建(1个月)
2. 突变位点的α—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构建(2个月)
3. 突变后的模型的能量验证(2个月)
4. 统计分析突变前后γ-环糊精的形成热力学参数和双氢键网络(2个月)
5. 模拟γ-环糊精与不同大分子的相互作用(2个月)
6. 论文撰写及提交(1个月)。
利用环糊精糖基转移酶转化合成AA-2G的研究
利用环糊精糖基转移酶转化合成AA-2G的研究单丽媛;刘龙;李江华;堵国成;陈坚【期刊名称】《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年(卷),期】2018(037)001【摘要】利用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SL)对转化合成2-O-α-D-吡喃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AA-2G)的条件进行考察.反应产物通过HPLC/LC-MS分析确定合有AA-2G.以便宜易得的可溶性淀粉和VC作为底物,在初始反应条件下AA-2G的产量为1.23 g/L.通过转化条件优化初步确定了转化反应的最优条件:最适温度15℃,最适pH 4.0,转化反应时间32 h,底物VC和可溶性淀粉的比例为2∶4,VC质量浓度为16g/L,酶浓度为79 U/mL时,AA-2G的产量达到6.23 g/L,VC转化率为19.93%.【总页数】6页(P27-32)【作者】单丽媛;刘龙;李江华;堵国成;陈坚【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6.12【相关文献】1.生物法合成AA-2G的菌种产酶条件及转化方法研究 [J], 邵双;丁淼;关丽杰;2.生物法合成AA-2G的菌种产酶条件及转化方法研究 [J], 邵双;丁淼;关丽杰3.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高效表达及酶法制备AA-2G条件优化 [J], 邢琳;张秀华;钊倩倩;刘飞;颜震;陈勉;侯重文;朱希强;凌沛学4.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固定化及其应用研究(Ⅰ)球形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对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固定化研究 [J], 朱伯儒;史作清;何炳林5.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固定化及其应用研究.Ⅱ.壳素糖作载体固定化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研究 [J], 朱伯儒;史作清;何炳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菌株发酵工艺优化及酶固定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菌株发酵工艺优化及酶固定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ase)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可将淀粉质转化为环状糊精。
而环糊精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因此CGTase的生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而CGTase产生的微生物菌株,则牵扯到发酵工艺以及酶固定化等问题。
因此,对CGTase菌株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及通过酶固定化提高CGTase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对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CGTase菌株的发酵工艺优化、以及酶固定化的研究,提高CGTase菌株的产酶效率和稳定性,以达到环糊精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三、研究内容1. CGTase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已知的CGTase菌株为基础,进一步筛选性能更优的菌株,通过对发酵条件的调控,如温度、pH值、培养基等参数的优化,提高菌株的产酶效率。
2. 酶固定化技术的研究将CGTase通过固定化技术固定在载体上,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在酶催化反应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探究酶固定化的最佳条件,如载体种类、酶固定比等参数的优化。
3. 酶固定化后的酶性质研究比较未固定化和固定化后的CGTase在酶学性质上的差异,如其催化活性、稳定性等方面的变化。
四、研究意义通过优化CGTase菌株的发酵工艺和酶固定化技术的研究,可提高CGTase的产酶效率、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优化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常规的细菌发酵技术,通过对温度、pH值、培养基等参数的优化,提高CGTase的产酶效率,采用酶固定化技术将CGTase固定在载体上,并考察其在催化反应中的效果,最后比较未固定化和固定化后的CGTase在酶学性质上的差异。
六、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找到性能更优的CGTase菌株,同时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其产酶效率;酶固定化技术可提高CGTase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优化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γ-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酶学性质及其产物特异性
γ-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酶学性质及其产物特异性陶志杰;杨静文;王清晨;吴元元;胡雪芹;张洪斌【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22(48)13【摘要】通过克隆Bacillus clarkii 7364来源编码γ-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γ-cyclodextrins glucanotransferase,γ-CGTase)的基因,构建并表达基因重组菌株E.coli BL21/pET28a(+)-γ-CGTase,对γ-CGTase酶学性质和产物特异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所克隆表达的γ-CGTase分子质量为78 kDa,水解活力与环化活力在最适温度、最适pH、金属离子影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
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经HPLC测定催化产物中几乎无α-环糊精(α-cyclodextrin,α-CD),γ-CD/β-CD 可达7.70,γ-CD转化率为15.83%,添加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浓度γ-CD产量可提高89.91%,γ-CD/β-CD提高73.77%,转化率为33.44%。
催化豌豆淀粉γ-CD/β-CD达12.92,转化率为19.1%,分别比可溶性淀粉提高了63.13%和22.90%。
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γ-CGTase酶法制备γ-CD产量和专一性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总页数】8页(P25-32)【作者】陶志杰;杨静文;王清晨;吴元元;胡雪芹;张洪斌【作者单位】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相关文献】1.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2.多黏芽孢杆菌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其转化产物特异性研究3.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菌株筛选、鉴定与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4.高产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菌株的筛选、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5.Bacillus sp.Y112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位点R81定点突变提高产物特异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产物专一性改造: 难题与挑战
!"# $%&’()* +,#)-.-)-*/ 01&2(*-&3 &. 4/)2&’#5*%-3 62()73&*%738.#%78# :$%&92#:8 73’ 4"722#3;#8
赵新帅, 王占坤, 祁庆生"
TU;< V1IO4.C+1, W;)X T.+IOECI +I3 YZ Y1IJO4.0IJ"
[1<] 应 。
"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催化ຫໍສະໝຸດ 制环糊精糖基转移酶主要催化糖基转移反应, 分
类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产物专一性有重要作用, 但 在这一区域进行的点突变实验却没有直接支持这一
为环化反应 ( K>M-NO,PNQB ?R,MPNQB) 、 偶联反应 ( KQ4(-NB@ 和歧化反应 ( 8N’(?Q(Q?PNQB,PNQB ?R,MPNQB ) (图 ?R,MPNQB)
[ ] 并在 $#!0& 氨基酸环和 2’B0. 处存 2?@、 7A? 残基 11 , [1%] 在差异 。这些区域中的氨基酸残基被认为对各 [$] [#]
转移酶类所特有的 8 功能域的作用却至今尚未阐 明, 最近的研究结果暗示这一功能域可能有保证 I
[1$] 功能域位于正确位置的作用 , 但需要更多的相关
研究支持。该功能域作用的研究或许不应当仅局限 于对本功能域内部, 而应当着眼于整个酶的性质来 设计实验。 在该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活性中心处, 有0个 底物结合位点依次排列在底物结合槽内, 编号 L % [0] 到 5 # 。该酶的催化位点位于底物结合位点 L 1 到 5 % 处。反应时底物的非还原端结合于底物结合 位点 5 # 处。底物结合位点 L 1 同时是激活物结合 位点, 通过诱导契合机制激活该酶的糖基转移反
[1.] 。该酶由 + 个功能域组成, 编号由 2 到 +$.+&%")’ $ I。功能域 2 中有一个 ! !淀粉酶家 族 成 员 均 有 的
类酶的产物专一性不强, 不论应用哪种环糊精糖基 转移酶最终反应达到平衡时, 都会形成环糊精的混 合物 。另一方面,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这种分类 方法只是较为粗略的划分, 同类的环糊精糖基转移 酶当来源不同时, 性质上也会存在差异。 人们已经从多种微生物中分离得到多种环糊精 糖基转移酶。产生该酶的菌株主要为革兰氏阳性细 !"#$%%&’ 、 ("#)$*"+$%%&’ 、 ,-#./0")"#.! [&] 。仅 0*"+1#.$&/、 ,-#./0")"#.0*"+1#. 、 2+1$)0/3+#1#’ 等 有极少数革兰氏阴性细菌能产生活性较强的环糊精 糖基 转 移 酶, 如能产生! !环 糊 精 糖 基 转 移 酶 的
随着环糊精 ( LD-’&30Q6,1I, 简称 L\) 在当今科学 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生产环糊精所必需 的环糊精糖基转移酶 ( LD-’&30Q6,1I J’C-+I&6,+I@H0,+@0, 简称 LX?+@0) 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早在 =>== 年人们就发现一些 . ( 8+0%*+$& 菌株能够利用淀粉 [=] 生产环糊精 。在过去近百年的研究中, 人们对这 类酶的性质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尤其这类酶 的基因改造工作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研究中还 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如酶产物专一性进化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济南 !9#=##
3#-% 40#%$0% 40"((, ,4"+$5($1 6$#7%*&#/2 ,’#$+$ !9#=##,!"#$+
摘
要
生产环糊精所必需的环糊精糖基转移酶与其产物专一性进化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这项研究中的进展不
仅会使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应用取得突破结果, 还会对其它酶的改造提供帮助。目前, 人们对这类酶的性质已经有了较为深 入的认识, 但还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如酶产物专一性的决定因素尚未系统阐明等。通过对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各个方 面, 尤其是其产物专一性进化方面研究的回顾, 指出并分析了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并对将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景进行了 展望。 关键词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 空间结构, 催化机制, 产物专一性 Y999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O"#:= (!##$) #!O#=N=O#N
!" 卷 ! 期 !##$ 年 " 月
生 物 工 程 学 报 !"#$%&% ’()*$+, (- .#(/%0"$(,(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当今各类 4%#*’$#%%" 5)#&/0)$"# ’( ) *+,- 菌株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具体来源见文献 [%] 。 [&]
菌, 例 如
!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的结构
各种来源的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在氨基酸序列上
[1]
其中与底物结合和催化有密切相 7C* 桶状结构 1+ , 关的氨基酸残基便位于该功能域碳端的 "片层上。 功能域 J 和 K 的作用是维持活性中心的稳定和结 [1"] 合底物 。功能域 I 含有多个麦芽糖结合位点, 在 各类降解淀粉的酶中有相同结构。点突变实验证 实, 该功能域中的一个麦芽糖结合位点对淀粉的结 合有重要作用, 其它结合位点作用为引导直链淀粉
赵新帅等:环糊精糖基转移酶产物专一性改造: 难题与挑战
!I%
。歧化反应可以看作是这类酶的 “错误” 反应, !) " ! 淀粉酶家族的其它成员也会发生, 如图 ! 所示。图 中 #!、 #$、 #% 表示不同的化学基团, & 表示糖残基 数 ( &!’)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所特有的反应是环化 反应, 是将从底物中酶解下来的低聚糖链自身首尾 相连形成环糊精。环化反应的逆反应便称为偶联反 应, 同样可以由这类酶催化。在具体实践中, 应用较 长链的底物可以促进环化反应, 应用高浓度麦芽低
聚糖或葡萄糖作底物可以促进偶联反应。以天然淀 粉为底物时, 反应初期主要发生歧化反应, 会使底物 溶液粘性系数迅速下降; 但当底物链长达到合适长
[%] 度时, 环化反应会再次占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 作
为! "淀粉酶家族成员的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同样具有 一定 的 淀 粉 水 解 酶 活 性, 能催化淀粉水解反应 (()*+,-)./. +0123/,&) 。
中图分类号
<98*%7)*
LD-’&30Q6,1I J’C-+I&6,+I@H0,+@0,6.0 0@@0I61+’ 0I[D70 H&, 6.0 5,&3C-61&I &H -D-’&30Q6,1I@,.+@ 80-&70 6.0 H&-C@ &H
@-10I61H1- ,0@0+,-. I&A+3+D@ ( ;’6.&CJ. 7+ID ,0’+603 0I[D70 5,&50,610@ +,0 A0’’ BI&AI,6.0 -,C-1+’ H+-6&,@ 1I 5,&3C-6 @50-1H1-16D 3060,71I+61&I ,07+1I 6& 80 +I@A0,03 ( U0,0,6.0 ,0-0I6 ,0@0+,-. 5,&J,0@@0@ &H -D-’&30Q6,1I J’C-+I&6,+I@H0,+@0,0@50-1+’’D 6.&@0 +8&C6 6.0 02&’C61&I &H 5,&3C-6 @50-1H1-16D,A0,0 ,0210A03,+I3 6.0 @-10I61H1- 5,&8’07@ A0,0 31@-C@@03 ( =#/ >&%’8 -D-’&30Q6,1I J’C-+I&6,+I@H0,+@0,6.,00O3170I@1&I+’ @6,C-6C,0,-+6+’D61- 70-.+I1@7,5,&3C-6 @50-1H1-16D
/0-01203:40560780, 9,!##:;;--05603:<-6&80, =>,!##: ( ( )&( =#9=#!) ?.1@ A&,B A+@ @C55&,603 8D 6.0 E0D F,&G0-6 &H 4-10I-0 +I3 ?0-.I&’&JD /0@0+,-. &H *1I1@6,D &H K3C-+61&I ( R1R1IJ@.0IJS @3C ( 03C ( -I " L&,,0@5&I31IJ +C6.&, ( ?0’: M N:O9"=ON":9:!N;P+Q: M N:O9"=ON9:9:=#;KO7+1’: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