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选考模块第14课时热学教案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专题热学优质教案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专题热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高三物理热学专题,主要涉及教材第十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十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能量守恒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的概念,以及热力学过程和循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其分析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对热学现象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热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以及热力学过程和循环的分析方法。
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熵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热力学演示装置。
学具:笔记本、教材、物理常数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热力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起学生对热学现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回顾:带领学生回顾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巩固基础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呈现一个实际热力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针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逐步解题。
5.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热力学在新能源、环保等方面的应用,拓展学生视野。
六、板书设计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原理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增加原理3. 热力学过程与循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证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3)分析一个热力学循环过程,计算其热效率。
答案:(1)略。
(2)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不可能自发减少。
例如,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使学生掌握了热学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其分析实际问题。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十四章热学专题变质量计算问题
专题14.6 变质量计算问题1.(10分)用传统的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不好判断是否已经打足了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思考,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在传统打气筒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的改装(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圆柱形打气筒高H,内部横截面积为S,底部有一单向阀门K,厚度不计的活塞上提时外界大气可从活塞四周进入,活塞下压时可将打气筒内气体推入容器B中,B的容积V B=3HS,向B中打气前A、B中气体初始压强均为p0,该组同学设想在打气筒内壁焊接一卡环C(体积不计),C距气筒顶部高度为h=23H,这样就可以自动控制容器B中的最终压强.求:①假设气体温度不变,第一次将活塞从打气筒口压到C处时,容器B内的压强;②要使容器B内压强不超过5p0,h与H之比应为多大.2.(2020·陕西五校一模)如图所示是农业上常用的农药喷雾器,贮液筒与打气筒用细连接管相连,已知贮液筒容积为8 L(不计贮液筒两端连接管体积),打气筒活塞每循环工作一次,能向贮液筒内压入1 atm 的空气200 mL,现打开喷雾头开关K,装入6 L的药液后再关闭,设周围大气压恒为1 atm,打气过程中贮液筒内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且保持不变。
求:(1)要使贮液筒内药液上方的气体压强达到3 atm,打气筒活塞需要循环工作的次数;(2)打开喷雾头开关K直至贮液筒内、外气压相同时,贮液筒向外喷出药液的体积。
【参考答案】(1)20次(2)4 L由理想气体方程得:p1V1=p2V2解得:V=4 L打气次数:n=V0.2 L=20(2)打开喷雾头开关K直至贮液筒内外气压相同时,p3=1 atm由理想气体方程得:p1V1=p3V3解得:V3=V1=6 L故喷出药液的体积V′=V3-V0=4 L3.(2020·山西省高三质检) (2)型号是LWH159-10.0-15的医用氧气瓶,容积是10 L,内装有1.80 kg 的氧气。
使用前,瓶内氧气压强为1.4×107 Pa,温度为37 ℃。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专题热学精品教案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专题热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三物理教材热学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动理论以及分子运动论等核心概念。
着重对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应用及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解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使学生理解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分子运动与宏观热现象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实际热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气体动理论与宏观热现象的联系。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运用,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温度计、气压计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引入热学的基本概念。
2. 知识讲解:(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原理在热现象中的应用。
(2)热力学第二定律:宏观热现象的规律性,如熵增原理。
(3)气体动理论:分子运动与宏观热现象的联系。
3. 例题讲解:针对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以及气体动理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探讨热学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原理。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
3. 气体动理论:分子运动与宏观热现象的联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一个热现象的能量变化。
(2)分析一个实际热现象,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3)结合气体动理论,解释一个宏观热现象。
2. 答案:(1)能量变化计算示例:一个热机在工作过程中,吸收热量Q=1000J,对外做功W=800J,求热机内能的变化。
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变化ΔU=QW=1000J800J=200J。
高中物理热学题型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热学题型讲解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热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热容、热传导等;
2. 能够运用热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和技巧。
教学内容:
1. 热量的传递方式;
2. 热传导方程;
3. 热容的计算;
4. 热平衡和热不平衡;
5. 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热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热传导的基本概念、热传导方程及热容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
4. 总结:总结热学的重要知识点,并强调解题方法;
5. 提高:通过更复杂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评估方式:
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热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设计热学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测验:定期进行测验以评估学生热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
1. 课本: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和例题;
2. 习题集: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
3. 网络资源:寻找一些在线资源或视频进行辅助教学。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学习兴趣。
希望学生在学习热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一编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7 热学(选考) 专题七 热学(选考)
(2)若气体质量一定,p、V、T均发生变化,则选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求
解。
命题角度2关联气体问题
与活塞、液柱相联系的“两团气”问题,要注意寻找“两团气”之间的压强、
体积或位移关系,列出辅助方程,最后联立求解。
命题角度3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问题
命题角度4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综合问题
温馨提示气体等压膨胀(压缩)时,气体对外界(外界对气体)做功W=pΔV。
0
可知当体积
增大时,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变少,分子的密集程度变小,A错误;气体压强
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的、无规则撞击,压强增大并
不是因为分子间斥力增大,B错误;普通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
情况下才能看作理想气体,C错误;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大量气
体分子的速率呈现“中间多、两边少”的规律,温度变化时,大量分子的平均
板和冷热两端管等构成。高压氮气由喷嘴切向流入涡流室中,然后以螺旋
方式在环形管中向右旋转前进,分子热运动速率较小的气体分子将聚集到
环形管中心部位,而分子热运动速率较大的气体分子将聚集到环形管边缘
部位。气流到达分离挡板处时,中心部位气流与分离挡板碰撞后反向,从A
端流出,边缘部位气流从B端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内外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差大于重力沿汽缸壁的分力,故汽缸内气体缓慢地
将活塞往外推,最后汽缸水平,缸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汽缸、活塞都是绝热
的,故缸内气体与外界没有发生热传递,汽缸内气体压强作用将活塞往外推,
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得:气体内能减小,故缸内理
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并不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高中物理热学备课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热学备课教案设计课题:热力学基础学科:物理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热量、内能、热容等。
2. 掌握热力学基本定律,包括热传递、热平衡等。
3. 能运用热力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量、内能、热容。
2. 热力学基本定律:热传递、热平衡。
教学重点:1. 热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热力学基本定律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出示一个热力学实验,引导学生讨论热力学的概念和意义。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热量、内能、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讲解热力学基本定律,包括热传递、热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三、实践(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热力学实验,观察热传递、热平衡的现象。
2. 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热量、内能、热容等参数,并进行讨论。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热力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提出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外阅读和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以便下节课进行复习和进一步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巩固了热力学基础知识。
但是,在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组织和指导。
下节课将重点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知识。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专题热学教案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专题热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三物理教材《热学》章节,主要详细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动理论、温度与热量、热力学循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力学基本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在热学中的体现。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气体动理论解释宏观热现象,了解温度与热量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热力学循环的应用。
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动理论,温度与热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热力学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热力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热现象背后的原理。
2. 例题讲解:(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讲解能量守恒在热学中的具体体现。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解释宏观热现象的方向性。
(3)气体动理论的应用:分析气体压强、温度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热力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针对教学难点,分组讨论,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内能变化等于热量与对外做功的代数和。
2. 热力学第二定律:宏观热现象具有方向性,熵增原理。
3. 气体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论,压强、温度、体积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证明热力学第一定律。
(2)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运用气体动理论分析一定量的气体在等温、等压、等容过程中的变化。
2. 答案:(1)见教材P。
(2)见教材PXx。
(3)见教材PXx。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较好,但对第二定律的理解仍有困难,需加强讲解与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热力学在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十四章热学专题与气缸相关的计算问题
专题14.4 与气缸相关的计算问题1.(2020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如图,质量为M的导热性能极好的气缸,高为L,开口向上置于水平地面上,气缸中有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的光滑活塞,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
外界温度为t1、大气压为p0,此时气柱高度为l,气缸和活塞的厚度均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1)用竖直向上的力作用在活塞上使气缸能离开地面,则需要施加的最小力F1 多大?(2)将气缸固定在地面上,如果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将活塞缓慢拉至气缸顶端,求在顶端处,竖直拉力F2 的大小。
(3)如果外界温度由t1 缓慢升高到恰使活塞移至气缸顶端,则此时外界温度为多少摄氏度?【参考答案】(1) (M+m)g;(2) ( mg+p0S)×(L-l)/ L;(3)273tlL-273【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平衡条件、气体实验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起始状态对活塞由受力平衡得:p1S=mg+p0S在气缸顶端对活塞由受力平衡得:F2+p2S=mg+p0S 解得F2=p1S- p2S=( mg+p0S)×(L-l)/L(3)由盖-吕萨克定律得:lST='LST而:T=t+273,T’=t’+273,解得:t’=273tlL-273。
2(2020金考卷)如图所示,一圆筒形汽缸静止于地面上,汽缸的质量为M,活塞(连同手柄)的质量为m,汽缸内部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平衡的汽缸内的容积为V0,现用手握住活塞手柄缓慢向上提.设汽缸足够长,在整个上提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不计汽缸内气体的重力与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求汽缸刚提离地面时活塞上升的距离.【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玻意耳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p1=p0+ V1=V0————————————(2分)P2=p0- V2=V————————————(2分)等温变化:p1V1=P2V2————————————(3分)H==————————————(3分)3.(2020·湖南永州二模)如图所示,在绝热圆柱形汽缸中用光滑绝热活塞密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汽缸底部开有一小孔,与U形水银管相连,外界大气压为p0=1.0×105 Pa,缸内气体温度t0=27 ℃,稳定后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为Δh=1.5 cm,此时活塞离容器底部的高度为l=50 cm(U形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
高中物理热学备课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热学备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热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
2. 掌握热量的传递方式和热平衡的条件。
3. 能够运用热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热平衡的条件和热传递的方式。
难点:应用热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1. 热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
2. 热量的传递方式和热平衡的条件。
3. 热学问题的计算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节:热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1. 师生互动,引入热学知识,让学生了解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2. 讲解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
3. 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热力学定律的应用。
第二节:热量的传递方式和热平衡的条件1. 讲解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等方式。
2. 解释热平衡的条件,让学生了解热平衡是什么以及如何判断热平衡。
3. 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掌握热量传递方式和热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三节:热学问题的计算和实际应用1. 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热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讨论热学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3. 思考题目,让学生思考热学知识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馈及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重点知识点。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
3. 布置课外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科书、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教学效果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
2. 作业成绩评价。
3.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物理高中热学教案
物理高中热学教案
课题:热力学基础
教学目标:
1. 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热力学中常见的术语和符号;
3. 能够运用热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1.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2. 热力学中的能量转化
3. 热力学定律和术语
4. 热力学过程的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热力学定律和术语的理解;
3. 热力学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热学的概念,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讲解和探究(25分钟)
1. 讲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探讨热力学中的能量转化和热力学定律;
3. 引导学生分析热力学过程,并解决相关问题。
三、练习和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和拓展(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入下节课内容的预习。
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及时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并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和辅导。
教学评价:
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热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和辅导。
教学拓展:
引导学生拓展应用热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年2024_2025高考物理真题专题点拨__专题14热学含解析
部大气压相同,温度为 450 K,最终降到 300 K,因皮肤凸起,内部气体体积变为罐容积的 20 。 21
若换用抽气拔罐,抽气后罐内剩余气体体积变为抽气拔罐容积的 20 ,罐内气压与火罐降温 21
后的内部气压相同。罐内气体均可视为志向气体,忽视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更。求应抽
出气体的质量与抽气前罐内气体质量的比值。
结合 A 选项可知Wab Wbc 0 ,所以 Qbc Qab 。 b c 过程气体汲取的热量大于 a b 过程汲取的热量,B 错误;气体从 c a ,温度降低,所以 Uca 0 ,气体体积减 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所以Wca 0 ,依据热力学第肯定律可知 Qca ,放出热量,C 正 确;志向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依据Ta Tb 可知从 Tca Tbc ,所以气体从 c a 过程中内能的削减量等于 b c 过程中内能的增加量,D 错误。故选 C。
p1 p0 pgh 0 , p2 p0 pgh
V1 S 2H l h0 ,V2 SH
联立以上式子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h=12.9cm; (ii)密封气体再经等压膨胀过程体积变为 V3,温度变为 T2,由盖一吕萨克定律有
V2 V3 T1 T2
按题设条件有V3 S(2H h) ,代入题给数据得 T2=363K。
则
pV
1 2
p 2V
( p1
p2 ) 3V
则甲乙中气体最终压强
p'
p1
p2
2 3
p
(ii)若调配后将甲气体再等温压缩到气体原来的压强为 p,则 p 'V pV ' ,计算可
得V ' 2V 3
由密度定律可得,质量之比等于 m现 V ' 2 m原 V 3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十四章热学专题与图象相关的计算问题
专题14.7 与图象相关的计算问题1.(2020广州一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该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为300K。
求:(i)该气体在状态A、B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ii)该气体从状态A到B是吸热还是放热?请写明理由。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对p-V图象的理解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ii)根据图像可知从A到B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外界对气体做功 W=0J又T A>T B可知内能变化Δ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得Q<0即放热2.(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图所示,p-T和V-T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①温度为600 K时气体的压强;②在p-T图象上将温度从400 K升高到600 K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②由V-T图可知,400 K~500 K气体体积不变,气体做等容变化,故在P-T图中图象应延伸到500 K 处,此时压强为1.25×105 Pa;从500 K~600 K,气体做等压变化,压强p2=1.25×105 Pa;故从500 K至600 K为水平直线,故图象如图所示:3.(2020·吉林白山二模)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研究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实验后计算机屏幕显示如右的pt图象。
已知在状态B时气体的体积V B=3 L,求:(1)气体在状态A的压强;(2)气体在状态C的体积。
【参考答案】(1)0.75 atm (2)2 L【名师解析】(1)从题图中可知气体由A到B是等容变化,初态p B=1.0 atm,T B=(273+91)K=364 K,末态T A=273 K,由p AT A=p BT B得p A273=1364,所以p A=0.75 atm(2)气体由B到C是等温变化, p B=1.0 atm,V B=3 L,p C=1.5 atm,由p B V B=p C V C得:V C=2 L。
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7 选考部分教案【共2套59页】
本套资源目录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7鸭部分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教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7鸭部分第2讲振动和波动光及光的本性教案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高考统计·定方向] (教师授课资源)考点考向五年考情汇总1.分子动理论内能考向1.分子动理论2019·全国卷Ⅲ T33(1)2015·全国卷Ⅱ T33(1)考向2.内能2018·全国卷Ⅱ T33(1)2016·全国卷Ⅲ T33(1)2.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运动特点考向1.固体、液体2015·全国卷Ⅰ T33(1)考向 2.气体分子的运动特点2019·全国卷Ⅰ T33(1)2019·全国卷Ⅱ T33(1)2017·全国卷Ⅰ T33(1)3.热力学定律考向 1.热力学定律的理解与应用2017·全国卷Ⅱ T33(1)2016·全国卷Ⅰ T33(1)考向 2.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结合2018·全国卷Ⅰ T33(1)2018·全国卷Ⅲ T33(1)2017·全国卷Ⅲ T33(1)2016·全国卷Ⅱ T33(1)4.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考向 1.只涉及一部分气体的问题2019·全国卷Ⅰ T33(2)2019·全国卷Ⅲ T33(2)2018·全国卷Ⅱ T33(2)考向 2.涉及多部分气体相联系的问题2019·全国卷Ⅱ T33(2)2018·全国卷Ⅰ T33(2)2018·全国卷Ⅲ T33(2)2017·全国卷Ⅰ T33(2)2017·全国卷Ⅲ T33(2)考向 3.气体变质量问题2017·全国卷Ⅱ T33(2)分子动理论内能(5年4考)从近五年的高考可以看出,本考点单独考查的机会不多,多数情况下和其它考点综合考查。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热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方程;
3.理解热传递的方式及其规律;
4.能够运用热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难点:热传递的方式及其规律。
三、教学内容:
1. 热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热力学的基本方程
3. 热传递的方式及其规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冷冷的冰块和一个热热的水壶,引出热学的基本概念。
2.讲解:逐步介绍热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讲解热力学的基本方程。
3.实验演示:进行热传递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体会不同的热传递方式。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共同探讨热学的应用领域。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热学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反馈:
1.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估;
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热学知识的兴趣。
六、教学资源:
1.教学投影仪;
2.教学实验器材;
3.相关教学资料。
七、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十四章热学专题与液柱相关的计算问题
专题14.5 与液柱相关的计算问题1.(2020·广西南宁一模)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两竖直管长为l1=50 cm,水平管长d=20 cm,大气压强p0相当于76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左管内有一段l0=8 cm长的水银封住长为l2=30 cm长的空气柱,现将开口端接上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抽气机向外抽气,使左管内气体温度保持不变而右管内压强缓缓降低,要把水银柱全部移到右管中。
(g取10 m/s2)求右管内压强至少降为多少?【参考答案】 2.87×104 Pa右管内压强降为p'p'+p l0=p2解得:p'=p2-p l0=2.87×104 Pa2.(2020·安徽合肥质检)图示为一上粗下细且下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管内有一段被水银密闭的气体,下管足够长,图中管的截面积分别为S1=2 cm2,S2=1 cm2,管内水银长度为h1=h2=2 cm,封闭气体长度l=10 cm,大气压强p0相当于76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气体初始温度为300 K,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
(g取10 m/s2)试求:(1)当粗管内的水银刚被全部挤出时气体的温度;(2)当气体温度为525 K 时,水银柱上端距玻璃管最上端的距离。
【参考答案】(1)350 K (2)24 cm(2)气体温度由350 K 变为525 K 经历等压过程,则设水银上表面离开粗细接口处的高度为y,则V 3=12S 1+yS 2 解得y=12 cm所以水银上表面离开玻璃管最上端的距离为h=y+l+h 1=24 cm3.(2020·邯郸质检)如图所示,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竖直长管道内,用一可自由移动的活塞A 封闭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气体。
开始时管道内气体温度都为T 0=500 K ,下部分气体的压强p 0=1.25×105Pa ,活塞质量m =0.25 kg ,管道的内径横截面积S =1 cm 2。
2024年高三物理专题复习专题热学教案
2024年高三物理专题复习专题热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三物理热学专题复习,依据教材第四章热力学与分子动理论,具体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热传递及热力学第二定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熟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能运用其分析气体状态变化。
3. 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了解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温度计、气压计等。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如热胀冷缩、蒸汽机等,引起学生对热学知识的兴趣。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巩固基础知识。
3. 例题讲解:(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在闭口系统、开口系统中的运用,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分子动理论的应用:讲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六、板书设计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及适用范围。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过程。
3.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闭口系统内能的变化。
(2)分析题: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析气体状态变化。
(3)简答题:简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热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如热能利用、制冷技术等,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通用版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模块第14课时热学教案
热学考情分析与备考建议1.五年考情分析2.复习备考建议(1)热学主要考查基本概念、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等知识,对于热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气体实验定律往往以玻璃管或汽缸等为载体通过计算题的形式考查.(2)在考查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时,往往以考查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为主,主要涉及的知识有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光学部分以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等知识为主,多为计算题,光的波动性、电磁波的考查多为选择题.第14课时 热学考点 热学基础知识1.两种微观模型(1)球体模型(适用于固体、液体):一个分子的体积V 0=16πd 3,d 为分子的直径.(2)立方体模型(适用于气体):一个分子占据的平均空间V 0=d 3,d 为分子间的距离. 2.掌握两个关系(1)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 (2)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掌握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3.熟记并理解四个问题 (1)对晶体、非晶体特性的理解 ①只有单晶体,才可能具有各向异性.②各种晶体都具有固定熔点,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分子势能. ③晶体与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④有些晶体属于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和石墨.(2)正确理解温度的微观含义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②温度升高,物体分子动能总和增大,但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 (3)对气体压强的理解①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气体分子频繁碰撞的结果,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数密度越大,气体对容器壁因碰撞而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②地球表面大气压强可认为是大气重力产生的. (4)饱和汽压的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例1 (2019·全国卷Ⅱ·33(1))如图1p -V 图所示,1、2、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T 1、T 2、T 3.用N 1、N 2、N 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平均次数,则N 1________N 2,T 1________T 3,N 2________N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1答案 大于 等于 大于解析 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V T为定值,由p -V 图象可知,2p 1·V 1=p 1·2V 1>p 1·V 1,所以T 1=T 3>T 2.状态1与状态2时气体体积相同,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相同,但状态1下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更大,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次数更多,所以N 1>N 2;状态2与状态3时气体压强相同,状态3下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更大,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次数较少,所以N 2>N 3. 变式训练1.(多选)(2019·吉林长春市质量监测)下列有关热学现象和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尘埃的运动是布朗运动,反映了空气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 .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 .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等压膨胀过程,气体密度将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将增大E .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答案BDE解析空气中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故A错;在完全失重状况下,液滴由于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至最小,呈球形,故B对;单晶体的有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故C错;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等压膨胀过程,气体密度将减小,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将增大,故D对;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但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故E对.2.(多选)(2019·贵州贵阳市一模)下列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会有扩散现象发生D.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E.某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答案BCE解析无论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引力和斥力相等,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大于r0,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B正确;扩散现象与物体的状态无关,固体、液体和气体都会有扩散现象发生,故C正确;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分子运动不停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不为零,封闭气体压强与重力无关,故D错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故E正确.3.(多选)(2019·山东临沂市2月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规律遵从统计规律,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是确定的B.随着科技的发展,绝对零度是可能达到的C.不论温度多高,速率很大和很小的分子总是少数D.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可由牛顿运动定律求得E.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已达到饱和状态答案ACE解析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规律遵从统计规律,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规律,并且是确定的,不论温度多高,速率很大和很小的分子总是少数,选项A、C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即使随着科技的发展,绝对零度永远是不可能达到的,选项B 错误;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对微观高速粒子不适用,选项D 错误;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已达饱和状态,故E 正确.考点 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气体压强的计算(1)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2)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h 处的总压强p =p 0+ρgh ,p 0为液面上方的压强.固体密封的气体一般用力平衡法,液柱密封的气体一般用等压面法. 2.气体实验定律 玻意耳定律p 1V 1=p 2V 2 查理定律p 1T 1=p 2T 2或p 1p 2=T 1T 2盖—吕萨克定律V 1T 1=V 2T 2或V 1V 2=T 1T 2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 (2)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或pV T=C . 4.应用气体实验定律的三个重点环节(1)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对于变质量问题要研究质量不变的部分;对于多部分气体问题,要各部分独立研究,各部分之间一般通过压强(液柱或活塞的受力)找联系.(2)列出各状态的参量:气体在初、末状态,往往会有两个(或三个)参量发生变化,把这些状态参量罗列出来会比较准确、快速的找到规律.(3)认清变化过程:准确分析变化过程以便正确选用气体实验定律.例2 (2019·全国卷Ⅰ·33(2))热等静压设备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中.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善其性能.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m 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10-2m 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Pa ,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106Pa ;室温温度为27℃.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1)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2)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1227℃,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答案 (1)3.2×107Pa (2)1.6×108Pa解析 (1)设初始时每瓶气体的体积为V 0,压强为p 0;使用后气瓶中剩余气体的压强为p 1.假设体积为V 0、压强为p 0的气体压强变为p 1时,其体积膨胀为V 1.由玻意耳定律得:p 0V 0=p 1V 1① 被压入炉腔的气体在室温和p 1条件下的体积为:V 1′=V 1-V 0② 设10瓶气体压入完成后炉腔中气体的压强为p 2,体积为V 2, 由玻意耳定律:p 2V 2=10p 1V 1′③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p 2=3.2×107Pa④(2)设加热前炉腔的温度为T 0,加热后炉腔的温度为T 1,气体压强为p 3,由查理定律得:p 3T 1=p 2T 0⑤ 联立④⑤式并代入题数据得:p 3=1.6×108Pa 变式训练4.(2019·重庆市第三次调研抽测)如图2,一带有活塞的汽缸通过底部的水平细管与一个上端封闭的竖直管相连,汽缸和竖直管均导热,汽缸与竖直管的横截面积之比为3∶1,初始时,该装置底部盛有水银;左右两边均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左边气柱高24cm ,右边气柱高22cm ;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为4cm.竖直管内气体压强为76cmHg ,现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使汽缸和竖直管内的水银面高度相差8cm ,活塞与汽缸间摩擦不计.求:图2(1)此时竖直管内气体的压强; (2)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 答案 (1)88cmHg (2)5cm解析 (1)设右侧竖直管的横截面积为S ,则左侧汽缸的横截面积则为3S 以右侧气体为研究对象:p 1=p 0=76cmHg ,V 1=22cm·S若左侧液面下降h 1,右侧液面升高h 2 则有h 1+h 2=4cm ,h 13S =h 2S ,解得h 1=1cm ,h 2=3cm ,V 2=(22cm -h 2)S =19cm·S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2V 2 解得:p 2=88cmHg(2)以左边气体为研究对象:p 1′=p 1+ρg Δh =80cmHg ,V 1′=24cm×3Sp 2′=p 2+ρg Δh ′=96cmHg.V 2′=x ·3S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2′V 2′ 解得:x =20cm ,活塞下降的高度h =24cm +h 1-x =5cm.例3 (2019·全国卷Ⅱ·33(2))如图3,一容器由横截面积分别为2S 和S 的两个汽缸连通而成,容器平放在地面上,汽缸内壁光滑.整个容器被通过刚性杆连接的两活塞分隔成三部分,分别充有氢气、空气和氮气.平衡时,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 0和V 0,氢气的体积为2V 0,空气的压强为p .现缓慢地将中部的空气全部抽出,抽气过程中氢气和氮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活塞没有到达两汽缸的连接处,求:图3(1)抽气前氢气的压强; (2)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答案 (1)12(p 0+p ) (2)12p 0+14p 4(p 0+p )V 02p 0+p解析 (1)设抽气前氢气的压强为p 10,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p 10-p )·2S =(p 0-p )·S ① 得p 10=12(p 0+p )②(2)设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 1和V 1,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 2和V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p 2·S =p 1·2S ③ 由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10·2V 0④p 2V 2=p 0V 0⑤由于两活塞用刚性杆连接,故V 1-2V 0=2(V 0-V 2)⑥联立②③④⑤⑥式解得p 1=12p 0+14p ⑦ V 1=4(p 0+p )V 02p 0+p.变式训练5.(2019·吉林长春市质量监测)如图4所示,竖直固定的大圆筒由上面的细圆筒和下面的粗圆筒两部分组成,粗筒的内径是细筒内径的3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放有A 、B 两个活塞,活塞A 的重力及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活塞A 的上方装有水银,活塞A 、B 间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 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上表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空气柱长L =15cm ,水银深H =10cm.现使活塞B 缓慢上移,直至有一半质量的水银被推入细筒中,求活塞B 上移的距离.(设在整个过程中气柱的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 0相当于75cm 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图4答案 9.8cm解析 设粗筒横截面积为S ,水银的密度为ρ,初态封闭气体的压强p 1=p 0+ρgH ,体积为V 1=LS有一半质量的水银被推入细筒中,设细筒和粗筒中的水银高度分别为h 1和h 2,由于水银体积不变,则12HS =h 1S9,解得:h 1=45cm根据题意h 2=H2=5cm此时封闭气体压强为p 2=p 0+ρgh 1+ρgh 2=125cmHg 体积V 2=L ′S由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2V 2 解得:L ′=10.2cm活塞B 上移的距离为d =H -h 2+L -L ′=9.8cm.考点 气体状态变化的能量问题1.气体做功特点(1)一般计算等压变化过程的功,即W=p·ΔV,然后结合其他条件,利用ΔU=W+Q进行相关计算.(2)注意符号正负的规定.若研究对象为气体,对气体做功的正负由气体体积的变化决定.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0;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2.两点注意(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2)理想气体状态变化与内能变化的关系:V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0)V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T升高,内能增大T降低,内能减小.例 4 (2019·四川宜宾市第二次诊断)(1)密闭的固定容器内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氢气温度与外界空气的温度相同,现对该容器缓慢加热,当容器内的氢气温度高于外界空气的温度时,则________.A.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氢分子的势能增大C.氢气的内能增大D.氢气的内能可能不变E.氢气的压强增大(2) 如图5所示,在绝热汽缸内有一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始时缸内气体温度为27℃,封闭气柱长为9cm,活塞横截面积S=50cm2.现通过汽缸底部电阻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气体吸热22J,稳定后气体温度变为127℃.已知大气压强等于105Pa,活塞与汽缸间无摩擦,不计活塞重力.求:图5①加热后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离;②此过程中气体内能改变了多少.答案(1)ACE (2)①12cm②增加7J解析(2)①取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气体的体积为L1S温度为:T1=(273+27) K=300K末状态的体积为L 2S ,温度为:T 2=(273+127) K =400K气体做等压变化,则L 1S T 1=L 2ST 2解得:L 2=12cm②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W =p 0S (L 2-L 1)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 =Q -W =7J 气体内能增加了7J. 变式训练6.(2019·河南九师联盟质检)(1)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B .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均为零 C .分子之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 .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势能最小E .当分子间距离由r 0逐渐增大时(小于10r 0),分子势能增大(2)如图6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 -V 图象,理想气体经历从A →B →C →D →A 的变化过程,其中D →A 为等温线.已知理想气体在状态D 时温度为T =400K ,则:图6①理想气体在状态B 时的温度T B 为多少?②若理想气体在C →D 过程中内能减少300J ,则在C →D 过程中理想气体吸热还是放热?热量变化了多少?答案 (1)CDE (2)①1000K ②理想气体放热,放出400J 的热量解析 (1)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并非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选项A 错误;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分子力表现为零,选项B 错误;分子之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C 正确;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D 正确;当分子间距离由r 0逐渐增大时(小于10r 0),因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大,选项E 正确. (2)①D →A 为等温线,则T A =T =400KA →B 过程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A T A =V BT B解得T B=1000K②C→D过程压强不变,由W=pΔV得W=100JΔU=W+Q得Q=-400J故理想气体放热,放出400J的热量.专题突破练级保分练1.(多选)(2019·重庆市第三次调研抽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漏气没有摩擦,也没有机体热量损失,这样的热机效率可以达到100%B.质量不变的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时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C.冬天空调制热时,密闭房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小D.压缩气体需要力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E.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如果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则液体与固体之间表现为不浸润答案BCE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A错误;质量不变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的过程中内能不变,同时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正确;密闭房间内,水汽的总量一定,故空气的绝对湿度不变,使用空调制热时,房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小,故C正确;压缩气体需要用力是为了克服气体内外的压强差,不能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故D错误;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如果附着层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表现为不浸润,故E正确.2.(多选)(2019·陕西第二次联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B.在潮湿的天气里,洗过的衣服不容易晾干,是因为没有水分子从衣服上飞出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相同温度下液体中悬浮的花粉小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E.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是不同的答案 ACD解析 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故A 正确;潮湿天气,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从衣服飞出的水分子与回到衣服的水分子相等时,达到饱和,故B 错误;在引起外界变化的情况下,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故C 正确;相同温度下液体中悬浮的花粉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故D 正确;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为各向同性,故E 错误.3.(多选)(2019·山东滨州市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B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C .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封闭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D .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E .自然界中只要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答案 BDE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花粉的无规则运动,而花粉的运动是大量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形成的,所以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故A 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时,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 T=C ,可知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则内能增大;气体的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 正确;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分子持续撞击器壁产生的,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器壁的压强不为零,故C 错误;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故D 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自然界中只要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E 正确.4.(多选)(2019·山东日照市3月模拟)以下有关热学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减小B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C .容器中的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产生的D .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E .即使没有漏气,没有摩擦的能量损失,内燃机也不可能把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BCE5.(多选)(2019·天一大联考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B .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其压强就越大D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人们感觉越潮湿E .液体不浸润某种固体是因为附着层内部液体分子相互吸引答案 BDE解析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对外做的功大于吸收的热量,则气体的温度降低,选项A 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但是要引起其他的变化,选项B 正确;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高,但是压强不一定越大,选项C 错误;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人们感觉越潮湿,选项D 正确;液体不浸润某种固体,例如水银对玻璃:当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受玻璃分子的吸引比内部水银分子弱,结果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比水银内部稀疏,这时在附着层中的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使跟玻璃接触的水银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故E 正确.6.(多选)(2019·湖北武汉市二月调研)斯特林循环因英国工程师斯特林于1816年首先提出而得名.它是由两个等容过程和两个等温过程组成的可逆循环.如图1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 、C 和D 后再回到状态A ,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过程A →B 中气体的温度逐渐减小B .过程B →C 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 .过程C →D 中气体放出了热量D .状态C 、D 的内能相等E .经过如图所示的一个斯特林循环气体对外界做功答案 BCE解析 A →B 过程中,体积不变,由公式p T =C 可知,气体温度升高,故A 错误;B →C 过程中,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故B 正确;C →D 过程中,等容变化,压强减小,由公式p T=C ,所以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所以气体放出热量,故C 正确,D 错误;经过如题图所示的一个斯特林循环,其中B →C 过程中,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D →A 过程中,等温变化,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于B →C 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大于D →A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所以经过如图所示的一个斯特林循环气体对外做功,故E 正确.级争分练7.(2019·山东日照市3月模拟)如图2甲所示,用横截面积S =10cm 2的活塞在足够高的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上放一砝码,活塞和砝码的总质量m =2kg ,开始时汽缸内的气体的温度T 1=300K ,缸内气体的高度h =40cm ,现对缸内气体缓慢加热使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到T 2=400K ,已知加热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 =420J ,外界大气压强为p 0=1.0×105Pa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图2(1)加热过程活塞上升的高度Δh ;(2)加热过程中被封闭气体内能的变化ΔU .答案 (1)403cm (2)404J 解析 (1)由盖-吕萨克定律得到:hS T 1=(h +Δh )S T 2 代入数据解得:Δh =403cm ; (2)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为:W =pS Δh =(p 0S +mg )Δh代入数据解得:W =16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 =Q -W =420J -16J =404J.8.(2019·湖北武汉市二月调研)粗细均匀的U 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右端上部有一光滑轻质薄活塞.初始时管内水银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3所示.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 0=76cmHg.图3(1)求初始时左端气体的压强p 1;(2)若环境温度不变,缓慢拉动活塞,当活塞刚好到达右端管口时,求左端水银柱下降的高度h .(解方程时可以尝试试根法)答案 (1)72cmHg (2)2cm解析 (1)初始时,两管液面高度差为h 1=4cm ,设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1,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2,有p1=p2-ρgh1由于活塞轻质光滑,所以p2=p0解得:p1=72cmHg;(2)对于左管中的气体,初始时的长度为l1=1cm,设拉动活塞后的压强为p1′,长度为l1′由玻意耳定律得:p1l1=p1′l1′对于右管中的气体,初始时的长度为l2=6cm,设拉动活塞后的压强为p2′,长度为l2′,由玻意耳定律得:p2l2=p2′l2′拉动活塞后左端水银柱下降了h,由几何关系得:l1′=l1+h,l2′=l2+15cm-h此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为h2=4cm-2h两管中气体压强满足p1′=p2′-ρgh2解得:h=2cm.9.(2019·全国卷Ⅲ·33(2))如图4,一粗细均匀的细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有一段高度为 2.0cm的水银柱,水银柱下密封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2.0cm.若将细管倒置,水银柱下表面恰好位于管口处,且无水银滴落,管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已知大气压强为76cmHg,环境温度为296K.图4(1)求细管的长度;(2)若在倒置前,缓慢加热管内被密封的气体,直到水银柱的上表面恰好与管口平齐为止,求此时密封气体的温度.答案(1)41cm (2)312K解析(1)设细管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面积为S,水银柱高度为h;初始时,设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h1,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细管倒置时,气体体积为V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有pV=p1V1①又p=p0+ρgh②p1=p0-ρgh③式中,ρ、g分别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p0为大气压强.由题意有V=S(L-h1-h)④V1=S(L-h)⑤由①②③④⑤式和题给条件得L=41cm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7板块 选考模块教学案
第7板块选考模块第29讲|热学选修常考内容学法指导①分子大小的估算;②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理解;③物态变化中的能量问题;④气体实验定律的理解和计算;⑤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⑥固、液、气三态的微观解释和理解;⑦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⑧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等内容。
选修33内容琐碎、考查点多,复习中应以四块知识(分子动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为主干,梳理出知识点,进行理解性记忆。
一、分子动理论、内能及热力学定律基础保分类考点[全练题点]1.(2018届高三·江西五市八校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B.气体的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加C.一定量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D.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E.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所以制冷机的工作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解析:选ACD 布朗运动是指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其中有些分子的速率增加,但也有些分子的速率会减小,只是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加,故B错误;一定量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温度没有变化,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吸热,内能增加,所以分子之间的势能必定增加,故C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故D正确;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产生了其他影响,即消耗了电能,所以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故E错误。
2.(2013·全国卷Ⅰ)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解析:选BCE 分子力应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所以A选项错;分子力先为引力,做正功,再为斥力,做负功,B选项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所以C、E选项正确,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学考情分析与备考建议1.五年考情分析2.复习备考建议(1)热学主要考查基本概念、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等知识,对于热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气体实验定律往往以玻璃管或汽缸等为载体通过计算题的形式考查.(2)在考查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时,往往以考查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为主,主要涉及的知识有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光学部分以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等知识为主,多为计算题,光的波动性、电磁波的考查多为选择题.第14课时 热学考点热学基础知识1.两种微观模型(1)球体模型(适用于固体、液体):一个分子的体积V 0=16πd 3,d 为分子的直径.(2)立方体模型(适用于气体):一个分子占据的平均空间V 0=d 3,d 为分子间的距离. 2.掌握两个关系(1)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 (2)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掌握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3.熟记并理解四个问题 (1)对晶体、非晶体特性的理解 ①只有单晶体,才可能具有各向异性.②各种晶体都具有固定熔点,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分子势能. ③晶体与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④有些晶体属于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和石墨.(2)正确理解温度的微观含义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②温度升高,物体分子动能总和增大,但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 (3)对气体压强的理解①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气体分子频繁碰撞的结果,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数密度越大,气体对容器壁因碰撞而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②地球表面大气压强可认为是大气重力产生的. (4)饱和汽压的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例1 (2019·全国卷Ⅱ·33(1))如图1p -V 图所示,1、2、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T 1、T 2、T 3.用N 1、N 2、N 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平均次数,则N 1________N 2,T 1________T 3,N 2________N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1答案 大于 等于 大于解析 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V T为定值,由p -V 图象可知,2p 1·V 1=p 1·2V 1>p 1·V 1,所以T 1=T 3>T 2.状态1与状态2时气体体积相同,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相同,但状态1下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更大,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次数更多,所以N 1>N 2;状态2与状态3时气体压强相同,状态3下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更大,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次数较少,所以N 2>N 3.变式训练1.(多选)(2019·吉林长春市质量监测)下列有关热学现象和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尘埃的运动是布朗运动,反映了空气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 .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等压膨胀过程,气体密度将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将增大E.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答案BDE解析空气中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故A错;在完全失重状况下,液滴由于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至最小,呈球形,故B对;单晶体的有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故C错;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等压膨胀过程,气体密度将减小,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将增大,故D对;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但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故E对.2.(多选)(2019·贵州贵阳市一模)下列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会有扩散现象发生D.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E.某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答案BCE解析无论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引力和斥力相等,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大于r0,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B正确;扩散现象与物体的状态无关,固体、液体和气体都会有扩散现象发生,故C正确;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分子运动不停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不为零,封闭气体压强与重力无关,故D错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故E正确.3.(多选)(2019·山东临沂市2月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规律遵从统计规律,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是确定的B.随着科技的发展,绝对零度是可能达到的C.不论温度多高,速率很大和很小的分子总是少数D.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可由牛顿运动定律求得E.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已达到饱和状态答案ACE解析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规律遵从统计规律,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规律,并且是确定的,不论温度多高,速率很大和很小的分子总是少数,选项A 、C 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即使随着科技的发展,绝对零度永远是不可能达到的,选项B 错误;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对微观高速粒子不适用,选项D 错误;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已达饱和状态,故E 正确.考点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气体压强的计算(1)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2)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h 处的总压强p =p 0+ρgh ,p 0为液面上方的压强.固体密封的气体一般用力平衡法,液柱密封的气体一般用等压面法. 2.气体实验定律 玻意耳定律p 1V 1=p 2V 2 查理定律p 1T 1=p 2T 2或p 1p 2=T 1T 2盖—吕萨克定律V 1T 1=V 2T 2或V 1V 2=T 1T 2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 (2)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或pV T=C . 4.应用气体实验定律的三个重点环节(1)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对于变质量问题要研究质量不变的部分;对于多部分气体问题,要各部分独立研究,各部分之间一般通过压强(液柱或活塞的受力)找联系.(2)列出各状态的参量:气体在初、末状态,往往会有两个(或三个)参量发生变化,把这些状态参量罗列出来会比较准确、快速的找到规律.(3)认清变化过程:准确分析变化过程以便正确选用气体实验定律.例2 (2019·全国卷Ⅰ·33(2))热等静压设备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中.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善其性能.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m 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10-2m 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Pa ,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106Pa ;室温温度为27℃.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1)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2)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1227℃,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答案 (1)3.2×107Pa (2)1.6×108Pa解析 (1)设初始时每瓶气体的体积为V 0,压强为p 0;使用后气瓶中剩余气体的压强为p 1.假设体积为V 0、压强为p 0的气体压强变为p 1时,其体积膨胀为V 1.由玻意耳定律得:p 0V 0=p 1V 1① 被压入炉腔的气体在室温和p 1条件下的体积为:V 1′=V 1-V 0② 设10瓶气体压入完成后炉腔中气体的压强为p 2,体积为V 2, 由玻意耳定律:p 2V 2=10p 1V 1′③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p 2=3.2×107Pa④(2)设加热前炉腔的温度为T 0,加热后炉腔的温度为T 1,气体压强为p 3,由查理定律得:p 3T 1=p 2T 0⑤ 联立④⑤式并代入题数据得:p 3=1.6×108Pa 变式训练4.(2019·重庆市第三次调研抽测)如图2,一带有活塞的汽缸通过底部的水平细管与一个上端封闭的竖直管相连,汽缸和竖直管均导热,汽缸与竖直管的横截面积之比为3∶1,初始时,该装置底部盛有水银;左右两边均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左边气柱高24cm ,右边气柱高22cm ;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为4cm.竖直管内气体压强为76cmHg ,现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使汽缸和竖直管内的水银面高度相差8cm ,活塞与汽缸间摩擦不计.求:图2(1)此时竖直管内气体的压强;(2)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 答案 (1)88cmHg (2)5cm解析 (1)设右侧竖直管的横截面积为S ,则左侧汽缸的横截面积则为3S 以右侧气体为研究对象:p 1=p 0=76cmHg ,V 1=22cm·S若左侧液面下降h 1,右侧液面升高h 2 则有h 1+h 2=4cm ,h 13S =h 2S ,解得h 1=1cm ,h 2=3cm ,V 2=(22cm -h 2)S =19cm·S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2V 2 解得:p 2=88cmHg(2)以左边气体为研究对象:p 1′=p 1+ρg Δh =80cmHg ,V 1′=24cm×3Sp 2′=p 2+ρg Δh ′=96cmHg.V 2′=x ·3S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2′V 2′ 解得:x =20cm ,活塞下降的高度h =24cm +h 1-x =5cm.例3 (2019·全国卷Ⅱ·33(2))如图3,一容器由横截面积分别为2S 和S 的两个汽缸连通而成,容器平放在地面上,汽缸内壁光滑.整个容器被通过刚性杆连接的两活塞分隔成三部分,分别充有氢气、空气和氮气.平衡时,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 0和V 0,氢气的体积为2V 0,空气的压强为p .现缓慢地将中部的空气全部抽出,抽气过程中氢气和氮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活塞没有到达两汽缸的连接处,求:图3(1)抽气前氢气的压强; (2)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答案 (1)12(p 0+p ) (2)12p 0+14p 4(p 0+p )V 02p 0+p解析 (1)设抽气前氢气的压强为p 10,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p 10-p )·2S =(p 0-p )·S ①得p 10=12(p 0+p )②(2)设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 1和V 1,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 2和V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p 2·S =p 1·2S ③ 由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10·2V 0④p 2V 2=p 0V 0⑤由于两活塞用刚性杆连接,故V 1-2V 0=2(V 0-V 2)⑥联立②③④⑤⑥式解得p 1=12p 0+14p ⑦ V 1=4(p 0+p )V 02p 0+p.变式训练5.(2019·吉林长春市质量监测)如图4所示,竖直固定的大圆筒由上面的细圆筒和下面的粗圆筒两部分组成,粗筒的内径是细筒内径的3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放有A 、B 两个活塞,活塞A 的重力及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活塞A 的上方装有水银,活塞A 、B 间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 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上表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空气柱长L =15cm ,水银深H =10cm.现使活塞B 缓慢上移,直至有一半质量的水银被推入细筒中,求活塞B 上移的距离.(设在整个过程中气柱的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 0相当于75cm 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图4答案 9.8cm解析 设粗筒横截面积为S ,水银的密度为ρ,初态封闭气体的压强p 1=p 0+ρgH ,体积为V 1=LS有一半质量的水银被推入细筒中,设细筒和粗筒中的水银高度分别为h 1和h 2,由于水银体积不变,则12HS =h 1S9,解得:h 1=45cm根据题意h 2=H2=5cm此时封闭气体压强为p 2=p 0+ρgh 1+ρgh 2=125cmHg 体积V 2=L ′S由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2V 2 解得:L ′=10.2cm活塞B 上移的距离为d =H -h 2+L -L ′=9.8cm.考点气体状态变化的能量问题1.气体做功特点(1)一般计算等压变化过程的功,即W =p ·ΔV ,然后结合其他条件,利用ΔU =W +Q 进行相关计算.(2)注意符号正负的规定.若研究对象为气体,对气体做功的正负由气体体积的变化决定.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 <0;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 >0. 2.两点注意(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理想气体状态变化与内能变化的关系:V 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 <0) V 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 >0) T 升高,内能增大 T 降低,内能减小.例4 (2019·四川宜宾市第二次诊断)(1)密闭的固定容器内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氢气温度与外界空气的温度相同,现对该容器缓慢加热,当容器内的氢气温度高于外界空气的温度时,则________.A .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 .氢分子的势能增大C .氢气的内能增大D .氢气的内能可能不变E .氢气的压强增大(2) 如图5所示,在绝热汽缸内有一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始时缸内气体温度为27℃,封闭气柱长为9cm ,活塞横截面积S =50cm 2.现通过汽缸底部电阻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气体吸热22J ,稳定后气体温度变为127℃.已知大气压强等于105Pa ,活塞与汽缸间无摩擦,不计活塞重力.求:图5①加热后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离; ②此过程中气体内能改变了多少. 答案 (1)ACE (2)①12cm ②增加7J解析 (2)①取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气体的体积为L 1S 温度为:T 1=(273+27) K =300K 末状态的体积为L 2S ,温度为:T 2=(273+127) K =400K气体做等压变化,则L 1S T 1=L 2S T 2解得:L 2=12cm②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W =p 0S (L 2-L 1)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 =Q -W =7J 气体内能增加了7J. 变式训练6.(2019·河南九师联盟质检)(1)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B .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均为零 C .分子之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 .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势能最小E .当分子间距离由r 0逐渐增大时(小于10r 0),分子势能增大(2)如图6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 -V 图象,理想气体经历从A →B →C →D →A 的变化过程,其中D →A 为等温线.已知理想气体在状态D 时温度为T =400K ,则:图6①理想气体在状态B 时的温度T B 为多少?②若理想气体在C →D 过程中内能减少300J ,则在C →D 过程中理想气体吸热还是放热?热量变化了多少?答案 (1)CDE (2)①1000K ②理想气体放热,放出400J 的热量解析 (1)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并非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选项A 错误;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分子力表现为零,选项B 错误;分子之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C 正确;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D 正确;当分子间距离由r 0逐渐增大时(小于10r 0),因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大,选项E 正确.(2)①D →A 为等温线,则T A =T =400KA →B 过程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A T A =V B T B解得T B =1000K②C →D 过程压强不变,由W =p ΔV得W =100JΔU =W +Q得Q =-400J故理想气体放热,放出400J 的热量.专题突破练级保分练1.(多选)(2019·重庆市第三次调研抽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没有漏气没有摩擦,也没有机体热量损失,这样的热机效率可以达到100%B .质量不变的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时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C .冬天空调制热时,密闭房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小D.压缩气体需要力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E.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如果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则液体与固体之间表现为不浸润答案BCE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A错误;质量不变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的过程中内能不变,同时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正确;密闭房间内,水汽的总量一定,故空气的绝对湿度不变,使用空调制热时,房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小,故C正确;压缩气体需要用力是为了克服气体内外的压强差,不能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故D错误;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如果附着层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表现为不浸润,故E正确.2.(多选)(2019·陕西第二次联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B.在潮湿的天气里,洗过的衣服不容易晾干,是因为没有水分子从衣服上飞出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相同温度下液体中悬浮的花粉小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E.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是不同的答案ACD解析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故A正确;潮湿天气,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从衣服飞出的水分子与回到衣服的水分子相等时,达到饱和,故B错误;在引起外界变化的情况下,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故C正确;相同温度下液体中悬浮的花粉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为各向同性,故E错误.3.(多选)(2019·山东滨州市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B.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C.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封闭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D.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E.自然界中只要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答案BDE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花粉的无规则运动,而花粉的运动是大量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形成的,所以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故A 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时,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 T=C ,可知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则内能增大;气体的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 正确;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分子持续撞击器壁产生的,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器壁的压强不为零,故C 错误;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故D 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自然界中只要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E 正确.4.(多选)(2019·山东日照市3月模拟)以下有关热学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减小B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C .容器中的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产生的D .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E .即使没有漏气,没有摩擦的能量损失,内燃机也不可能把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BCE5.(多选)(2019·天一大联考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B .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其压强就越大D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人们感觉越潮湿E .液体不浸润某种固体是因为附着层内部液体分子相互吸引答案 BDE解析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对外做的功大于吸收的热量,则气体的温度降低,选项A 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但是要引起其他的变化,选项B 正确;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高,但是压强不一定越大,选项C 错误;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人们感觉越潮湿,选项D 正确;液体不浸润某种固体,例如水银对玻璃:当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受玻璃分子的吸引比内部水银分子弱,结果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比水银内部稀疏,这时在附着层中的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使跟玻璃接触的水银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故E 正确.6.(多选)(2019·湖北武汉市二月调研)斯特林循环因英国工程师斯特林于1816年首先提出而得名.它是由两个等容过程和两个等温过程组成的可逆循环.如图1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 、C 和D 后再回到状态A ,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过程A →B 中气体的温度逐渐减小B .过程B →C 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 .过程C →D 中气体放出了热量D .状态C 、D 的内能相等E .经过如图所示的一个斯特林循环气体对外界做功答案 BCE解析 A →B 过程中,体积不变,由公式p T =C 可知,气体温度升高,故A 错误;B →C 过程中,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故B 正确;C →D 过程中,等容变化,压强减小,由公式p T=C ,所以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所以气体放出热量,故C 正确,D 错误;经过如题图所示的一个斯特林循环,其中B →C 过程中,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D →A 过程中,等温变化,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于B →C 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大于D →A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所以经过如图所示的一个斯特林循环气体对外做功,故E 正确.级争分练7.(2019·山东日照市3月模拟)如图2甲所示,用横截面积S =10cm 2的活塞在足够高的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上放一砝码,活塞和砝码的总质量m =2kg ,开始时汽缸内的气体的温度T 1=300K ,缸内气体的高度h =40cm ,现对缸内气体缓慢加热使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到T 2=400K ,已知加热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 =420J ,外界大气压强为p 0=1.0×105Pa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图2(1)加热过程活塞上升的高度Δh ;(2)加热过程中被封闭气体内能的变化ΔU .答案 (1)403cm (2)404J 解析 (1)由盖-吕萨克定律得到:hS T 1=(h +Δh )S T 2代入数据解得:Δh =403cm ; (2)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为:W =pS Δh =(p 0S +mg )Δh代入数据解得:W =16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 =Q -W =420J -16J =404J.8.(2019·湖北武汉市二月调研)粗细均匀的U 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右端上部有一光滑轻质薄活塞.初始时管内水银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3所示.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 0=76cmHg.图3(1)求初始时左端气体的压强p 1;(2)若环境温度不变,缓慢拉动活塞,当活塞刚好到达右端管口时,求左端水银柱下降的高度h .(解方程时可以尝试试根法)答案 (1)72cmHg (2)2cm解析 (1)初始时,两管液面高度差为h 1=4cm ,设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1,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2,有p 1=p 2-ρgh 1由于活塞轻质光滑,所以p2=p0解得:p1=72cmHg;(2)对于左管中的气体,初始时的长度为l1=1cm,设拉动活塞后的压强为p1′,长度为l1′由玻意耳定律得:p1l1=p1′l1′对于右管中的气体,初始时的长度为l2=6cm,设拉动活塞后的压强为p2′,长度为l2′,由玻意耳定律得:p2l2=p2′l2′拉动活塞后左端水银柱下降了h,由几何关系得:l1′=l1+h,l2′=l2+15cm-h此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为h2=4cm-2h两管中气体压强满足p1′=p2′-ρgh2解得:h=2cm.9.(2019·全国卷Ⅲ·33(2))如图4,一粗细均匀的细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有一段高度为 2.0cm的水银柱,水银柱下密封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2.0cm.若将细管倒置,水银柱下表面恰好位于管口处,且无水银滴落,管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已知大气压强为76cmHg,环境温度为296K.图4(1)求细管的长度;(2)若在倒置前,缓慢加热管内被密封的气体,直到水银柱的上表面恰好与管口平齐为止,求此时密封气体的温度.答案(1)41cm (2)312K解析(1)设细管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面积为S,水银柱高度为h;初始时,设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h1,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细管倒置时,气体体积为V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有pV=p1V1①又p=p0+ρgh②p1=p0-ρgh③式中,ρ、g分别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p0为大气压强.由题意有V=S(L-h1-h)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