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课件:13 唐诗五首(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0张PPT)

“钱塘湖”
钱塘湖,又称杭州西湖,坐 落于浙江杭州市中心,三面环山, 以“一山、二塔、三岛、三堤、 五湖”为基本格局,被誉为世界 著名的观赏性淡水湖泊。2011年, 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 文底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了无数游 客前来欣赏。
“钱塘湖”
一山:孤山。 二塔:保俶塔、雷峰塔。 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三堤:白堤(断桥)、苏堤、杨公堤。 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
译文: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觉得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 下的白沙堤。
赏析诗歌
1.本诗题目为《钱塘湖春行》,试着在诗中找一找“春 行”的“行(游)踪”。
孤山寺北
贾亭西
湖东
白沙堤
赏析诗歌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来?写了这个季节的哪些景物?
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从“早莺、 新燕、乱花、浅草”这些景物可以看 出。
诗歌还写了早春的“湖水、垂云、 杨柳、白沙堤”这些景物。
赏析诗歌
3.诗歌颔联描写很是生动活泼,赏析颔联“争”“啄” 两个字的妙处。
“争”是争相的意思,“啄”是衔 取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细致传神地 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朝阳暖树, 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 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赏析诗歌
4.“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 “家家”?
当堂检测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点出诗人观景的处所,描绘 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诗句是: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 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 唐诗五首 (共28张PPT)

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 唐诗五首 (共28张PPT)

(巴蜀中学 中考模拟)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 寂寞孤独 之 感。
5.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居易集》。全诗以 “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 “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 的喜悦之情。
基础过关
诗歌鉴赏
(重庆一中 中考模拟)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
①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 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 浓浓的乡愁。②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 “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 人以愁而不怨之感。③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 描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④本诗写景层 次分明,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虚实结合。日积源自累课文助读走近作者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 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自作《五 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 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 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 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 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 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 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 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 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 行渐远。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24张ppt)
颔联写莺与燕,是禽鸟。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一个是早莺,一个是新燕, 都是早春景象,生机勃勃。“几处”说明早莺还少,“争暖树”,说明尚是乍 暖还寒时候,“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细腻地描摹了早春的 景象。颈联写花和草,是植物。乱花初放,而未缤纷,但可以预见即将盛放, 会使人眼花缭,乱芳草才生,尚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渐欲”“才能”, 写出早春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左图呈现的薄暮之时,在东面的水边,符合“东皋薄暮望”的意思,而 右图无法表达出来;左图的人物隐没于茫茫的 芦草之中诗人小小的身影 显得异常的渺小,烘托诗人的落寞之情,右图则是荒凉之地的牧人驱犊, 整个背景无法烘托出作者的心情;
新发现
1、要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组合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和景物。
欣赏2
,“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啄”字,描写燕子那忙碌而
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
力与生机。
欣赏3
“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
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
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
3、如何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表现的画面美?
讲究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上的河 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但 是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 圆的是落日,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
讲究色彩。大漠、黄沙、夕阳、长河、孤烟,色彩鲜 明丰富,引人想象。
夕阳——离别思乡 羌笛—凄切
西风—惆怅哀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 唐诗五首 (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 唐诗五首 (共30张PPT)
15.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 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16.下列对诗作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 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 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悲切、哀婉。 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 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 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解析:B.“悲切、哀婉”表述有误。颔联虽有惆怅之感,但气概却是十 分雄壮的。)
(二)阅读《黄鹤楼》,回答问题。 7.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所展现的景象。【详见本课“考点链接”】 【示例】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原野上绿 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8.下列对诗作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化虚为实,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 鹤杳然已去,抒发了一种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感以及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 无限感慨。 B.后四句虚写,描写想象中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 此引发乡愁。 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晰可见、 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景致之美,令人陶醉。 D.尾联中“日暮”的苍茫,“烟波”的迷蒙,与怅然的乡愁交织。由景生情, 融情于景,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 (解析:B.后四句是实写。)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他在杭 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 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恰到好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9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93张PPT)

主旨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 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于萧瑟恬静的景 色描写中透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诗歌描绘了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 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 处。
12
1.《野望》中写出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抢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 《野望》中抒发作者孤独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美丽的传说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 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 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 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 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 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 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 取名“黄鹤楼”。
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 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 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 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简介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 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 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 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 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 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 气势宏伟,《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 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著有《崔颢集》。
22
首联: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徒然留下一栋黄鹤楼在此地。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12唐诗五首(共62张PPT)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12唐诗五首(共62张PPT)

气势——轻车简从(暗示被排挤) 目的——前往边境慰问战士。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首联:诗人轻车简从,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 远呢?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比喻修辞
路途遥远
• 颔联:山高路远,使者觉得自己好像蓬草一 样随风飘转飘出汉关,又似归雁一般进入胡 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 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 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 辞亲远游,从三峡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 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 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 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 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渡荆门送别
(抒情:抒深沉思乡之情、拟人)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诗人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政治倾向非常鲜
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
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
诗《长恨歌》《琵琶行》。
作者 简介
写作背景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 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 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 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 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 己对春天西湖的赞美和热爱的感情。Fra bibliotek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崔颢游宦到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有感 而作。
写景:
描写了在黄鹤楼头俯视长江两岸所见景色.
抒情: 作者感叹仙人骑鹤,人去楼空,悠悠千载,於是 抚今追昔,有世事沧桑的感慨,并因日暮而生思乡 之情.
诗句赏析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6张PPT)

古诗词默写
2.读通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 鹤飞去后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荡荡。天 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 时至黄昏,何处是我的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三、深层探究 1.诗歌赏析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 ,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 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 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四、课堂加测 1、按课文填空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根据理解默写 ⑴《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树树皆秋色 , 山山唯落晖 。 ⑵《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 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相顾无相识 , 长歌怀采薇 。 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 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4、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默写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 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 骋的翅膀。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 再、世事茫然的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 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 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中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 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 愁设置了铺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品课件(共2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品课件(共24页)

注释:
①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译文参考:黄鹤飞走不 会再回返,千百年来只 有白云在此飘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 品课件 (共24 页)
晴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品课件(共24页)

历历汉阳树,芳பைடு நூலகம்萋萋鹦鹉洲。


注释:
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 品课件 (共24 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 品课件 (共24 页)
崔颢(704~754),汴州 (开封)人。唐代诗人。开 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 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 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 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 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 《崔颢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 品课件 (共24 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 品课件 (共24 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 品课件 (共24 页)
听读诗歌,注意字音,句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品课件(共2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 品课件 (共24 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 品课件 (共24 页)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精品课件(共24页)
①②


注释: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课件 13.唐诗五首 (共19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课件 13.唐诗五首 (共19张PPT)
——杜甫《春望》
(一)抑扬顿挫韵律美
(一)抑扬顿挫韵律美
2.平仄有讲究
成对出现,平仄相间;同联相对;邻 联相承;仄起平收。(二Fra bibliotek起承转合意趣美
使至塞上 王维(唐)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起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承 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转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合
(二)起承转合意趣美
首联——起(围绕诗题点明事、人、情) 颔联——承(紧扣主题,写景、物、人) 颈联——转(转景,转情,转理) 尾联——合(照应诗题,点明主旨)
请将以下诗句重新排序,并说说你的理由 。
学 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温故而知新,诵诗知格律
——《唐诗五首》复习课
诵读古代诗词。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 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有益启示。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温故而知新,诵诗知格律
——《唐诗五首》复习课
(三)凝炼浓缩语言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四)凝炼浓缩语言美
用词(动词、形容词、叠词、数词、 副词等)
修辞(比喻、拟人等) ……


致 用
轻风( )细柳
趣味填词
淡月( )梅花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 》 (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  》 (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 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 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 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曹雪芹《红楼梦》)
颈联:塞上之景
使至塞上
(起)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承)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起)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我奉命轻车慰问边关守军, 以典属国的身份路过居延。
事件:出使目的、经过地点。 情感:轻车简从的孤寂。
颔联:出塞之感
使至塞上
(起)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承)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材的诗。边塞诗的主题一般有: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山河沦丧的悲愤
久居边关的乡愁 边塞生活的艰辛 报国无门的惆怅
诵读诗歌 把握内容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一辆车。
诗题



《凉州词》(王之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岑参)

主旨
2.背诵《使至塞上》,预习《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23
谢谢观看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事:作者登楼怀古。 景:黄鹤楼 白云 晴川 汉阳树
鹦鹉洲 芳草 江水 境:壮阔 明丽 情:怀古怅惘 思念故乡
作业
1.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边塞诗,并完成表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 唐诗五首 (共8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 唐诗五首  (共84张PPT)

本文主旨
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 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 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崔颢
你知道江南三大名楼吗?
岳 阳 楼
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 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
滕 王 阁
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滕 王阁序》而著名。
黄 鹤 楼
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 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
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崔颢(704~754),汴 州(开封)人。开元十 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 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 诗,意浮艳,多陷轻薄; 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 诗风大变,风骨凛然, 雄浑奔放。有《崔颢 集》。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 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 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 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 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 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 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 的格调。如:在金陵凤凰台时写 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还有《送 孟浩然之广陵》.
陆游、杨慎、张居正等, 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 诗作赋。
美丽的传说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 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 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 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 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 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 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 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 取名“黄鹤楼”。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彰明 人。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他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象 瑰丽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韵和谐多 变。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 《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 《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 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 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 山》、《早发白帝城》等

2019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课件:13 唐诗五首(共26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课件:13 唐诗五首(共26张PPT)

李白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 乏味。 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之情。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达 壮志难酬的抑郁。 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 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 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答案:①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 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②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 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 ③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④本 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虚实结合。
(四)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13.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 物。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 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 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三)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12.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B D) A.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 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 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 C.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 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D.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 赞扬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 E.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 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课件:13 唐诗五首(共20张PPT)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课件:13 唐诗五首(共20张PPT)

智慧锦囊 古人写作诗词讲究用字的推敲,即“炼字”。如“大漠 孤烟直”中一“孤”字写出了一缕白烟直上云霄的情景,富有神韵。 解答这类题:(1)要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 意思;(2)体会该字在诗(词)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3)分 析该字传达的情感;(4)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 调其妙处。 答题格式:一个________字,使__________(立足于字的表达 效果),突出了__________(立足于整句或整首诗词的表达效果), 表达了__________(立足于情感
苦闷、怅惘的心情。 7.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一幅图画?用了什么手 法? (景与人)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浓浓的秋暮晚归图。 8.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 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二)阅读《黄鹤楼》,回答问题。
词大会》似一股清流,以多种诗词竞赛形式吸引了众多热爱诗词 者的目光。雅俗共赏的题目设置使受众更为广泛,而王立群等专 家的精彩点评,透过诗句挖掘出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引发更多观 众特别是学生群体的关注。 材料二:最近,综艺节目《朗读者》备受关注。这是一档大型朗 读类真人节目,嘉宾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 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可以说,该节目触 动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怀,是在市场化思维的“泛娱乐化”“浅 层化”“碎片化”背景下,对观众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 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 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解析】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四)(襄阳中考)阅读《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C
14.(2018辽宁丹东市期末)下列对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交代了“寺北亭西”的观景圣地。写出了春水初涨时“水平云低 ”的湖面特点。 B.颔联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 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繁 花盛开、草木繁茂的美丽景象。 D.尾联用“最爱”一词直抒胸臆:写诗人漫步在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 满眼蓬蓬勃勃的西湖美景,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C项表述有误,“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突出了初春花的繁多 和草的柔嫩,表现了春的勃勃生机。
驱犊.( dú )
千载.(zǎi )
燕.然(yān )
没.马蹄( mò )
薄 mù( 暮 )
落 huī( 晖 )
D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心情和看到大 漠景色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三)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 “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入”好在何 处。(4分)
作者 王绩 崔颢 王维
李白 白居易
体裁 五律 七律 五律 五律 七律
情感 孤独苦闷 吊古怀乡 抑郁孤寂 眷念故乡 热爱自然
5.理解默写诗句。(8分) (1)(2018山西二模)《使至塞上》中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写自己内心 的激愤和抑郁的语句是:_征__蓬__出__汉__塞__,__归__雁__入__胡__天。 (2)《渡荆门送别》和《黄鹤楼》两首诗中都流露出思乡之情,其中的诗句 分别是:_仍__怜__故__乡__水__,__万__里__送__行__舟__和__日__暮__乡__关__何__处__是__?__烟__波__江__上__使__人__愁_。
7.(2018四川攀枝花中考)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 的一项是( B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 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 、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们 完 美 的 心 灵。
渔 夫 和 桑 娜 在西蒙 死后毅 然收养 了西蒙 的两个 孤儿,这 件事使 我万分 感动。 此 刻 我 们 的 生活水 平提高 了,但是 也有一 些偏远 山区的 人,生活 不好,得 了病 也无法
医 治 ,因 此 就 去世了 。 我 看 过 一 个 节目,就 是几个 得了不 治之症 的人聚 在一齐 成立了 一个协 会,让得了不治 之 症 的 人 退 出黑暗 走向光 明我还 看过一 个节目 ,他是把 一些有 名的人 的东西 拿过来 拍 卖 后 所 得 的钱拿 来给穷 人治病 ,一个写 满了运 动员的 名字的 球拍,从几百元拍卖到
人教版
13 唐诗五首
《 穷 人 》 读 书笔记 500字 这 使 我 们 感 受到人 与人之 间的爱 心,如果 我们都 互相帮 忙的话 ,这个社 会,这 个国家 ,
都 会 变 的 和 谐完美 。以下 是XXXX整 理的 ,欢迎 参考。 《 穷 人 》 这 篇文章 是俄国 作家列 夫托尔 斯泰所 写。当 时,俄国 劳动人 民处于 沙皇的 黑 暗 统 治 之 下,生活 极度贫 困,但是 他们心 地善良 .课文 记叙了 渔夫和 妻子桑 娜关心 同 情 邻 居 西 蒙,毅然 收养了 她的两 个孤儿 的故事 ,反映了 穷人纯 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 于 助 人 的 高 尚品质 .作者同 过桑娜 一家的 生活反 映了那 一时期 穷苦人 民的生 活与他
15.(原创题)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作者寓情于景,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4分)
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繁花、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表 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五) 野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 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 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 奔腾直泻的情景,又展现了作者激越、乐观开朗的胸怀。
1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
16.“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3 分)
比喻,以“风尘”喻战争。 17.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写的。 (4分) ①首联由远及近描写所“望”之景;②中间两联因景生情,抒写“望”之 感慨;③尾联点明“望”之方式和地点,以及由“望”引发的忧虑。 18.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结合注释说说首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由“三城戍”“海内风尘”可以看出首联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之情。
(3)(201乱8郑花州渐一欲模迷)白人居眼易,在浅《草钱才塘能湖没春马行蹄》中描写钱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望》中描写秋暮静景的句子是:树__树__皆__秋__色__,__山__山__唯__落__晖_。
D
6.下列对《野望》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开篇以“东皋”“薄暮”“望”点明诗人野望的地点和时间,野外一片 荒凉,时值苍茫暮色。 B.“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 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 气息。 D.从全诗看,诗人在暮色时分看见的野外景色,是一幅山家秋晚图,美丽 的景色让诗人像田园诗人般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因此他十分乐于隐居的生活, 整首诗歌弥漫着愉悦的基调。
十 万 元 。 主 持人说 :“这个 球拍顶 多值几 百元,剩 下的都 是您的 爱心。 ” 这 使 我 们 感 受到人 与人之 间的爱 心,如果 我们都 互相帮 忙 的 话 ,这 个 社会,这 个国家 ,都会 变的和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东皋.(ɡāo)
徙.倚( xǐ )
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3分)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 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 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9.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 言进行描绘。(4分)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 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二)(原创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它们 的好处。(4分)
“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 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 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之情。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
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
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
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解析】②③是一个层次,①④是一个层次,④领起横线后面的句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5 分) (1)东皋薄.暮望(接近 ) (2)徙.倚.欲何依( 徘徊)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分明的样子 ) (4)来从.楚国游( 往 ) (5)仍怜.故乡水( 喜爱 )
4.感悟课文,完成下列表格。(12分)
篇目 《野望》 《黄鹤楼》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