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史论文 关于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一些思考
黄河河道格局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治黄思路的启示
摘要:在学习、整理有关黄河形成发育过程和黄河下游大改道变迁分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黄河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对黄河决溢、改道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归类.按照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成因。
影响及其与相邻河系的关系等,将黄河发育进化分成9个历史阶段.把黄河改道纳入黄淮海平原发育的整体格局的演变中综合全面研究,以弥补只视改道为各个孤立、偶发事件的研究方法局限.由此认为,20世纪后期是黄河和黄淮海平原完全发育成熟的阶段,而21世纪开始了黄河的新纪元.在此转折点时期提出供考虑研究的若干治河意见方案.关键词:黄河水利史治黄河道演变入海流路河道冲刷1 概述常称“善淤、善决、善徙”为黄河的特点,对“淤”、“决”、“徙”的记载和研究充满了史册和各种文献.一般说法是: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加上中游孟津以下的河段)决口泛滥约1593次,较大的改道26次,常被提到的重大改道有六七次,泛滥、冲积变迁于25万km2的黄淮海平原上,不断改变着水系的面貌。
20世纪末,我国学术界特别是地质、地理、历史学者,对黄河改道过程的分期和原因展开了又一轮的关注和探讨.这是进一步治理黄河的需要,已取得了新的成果和业绩.在大量勘查考证、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学习、运用一切有价值的历史事实和地理现象来努力提高对现代治黄思路的研究水平,是水利工作者的任务。
任务的关键在于掌握恰当的研究尺度和层次,区分和结合不同的尺度在不同层次进行研究.对待黄河治理决策,在水利工程的科技基础上,必须增强不太熟悉的两端:一是在认知方面,扩大空间上大范围的环境整体和时间上远古的和未来的过程演变;一是运用最现代的最高新技术手段和思想方法.但同时必须生根落脚在必要与可能的现实的时间空间尺度上,数千米到数百千米,数年到一百年的范围之内的一切运动变化规律和人为对策措施.黄河的淤、决、徙的变化活动,主要发生在各种汛期,决溢改道的活动大多发生在伏秋大汛,漫溢总由于洪量增大,决口则主要发生在大溜和险工段,而改道则必须顺其“水性就下”,而相对稳定、相对集中的改道只能流经低洼地带,如是较稳定较长期的改道又必须能较长期地直接下注入海.淤、决、徙几乎是黄河常年累月不断进行的活动,而足以称之为改道且有历史意义的也只有二三十次,至于大改道,《禹贡维指》提出“五大徙”,近半个世纪提出5次、6次、7次或更多次数的阐说都有,在划分原则上和事实依据上也都信而有征,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凡所列举,难以简单取舍.对黄河河道的重大演变,本文只对现有被认为是大改道的资料成果进行分析,并不完全都以改道的规模变幅大小为判据,而从河道发育演进的总体格局及其特性功能的变化出发,将其分为若干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发育演化阶段.河道迁徙是一重大、主要的演化特征,但作为河道的总格局还应包括更广的内容,如入海情况,全线贯通情况,黄河干流和支流的变动情况,黄河开发和功能作用的变化情况,黄河水流与其它水文情势变化的关系,黄河河道和相邻大江大河水系之间的互相影响,黄河河道与其它人工水道以及流域内其它水体如湖泊沼泽的相互消长联系情况等,都是需考虑分析的因素.对影响微小的、偶发的、个别局部的只能忽略,而重大的、常发的、累积的、涉及整体特性的必须重视.本文所列黄河河道改变主要是指黄河下游(包括中游末段孟津以下),但着眼于总体格局就不能不牵涉到全河的问题了.2 黄河河道格局发育进化的9个时期本文将黄河发育进化分为9个时期(或阶段).a.初始格局.黄河河道的初始形成时期.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体.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从公元前2.5×106年到公元前2.1×104年之间直至传说中的禹河故道即公元前21世纪.b.禹河故道.最早的、最北边的、人类社会开始管理而又自然流动的、无地上河出现的、较稳定的河道,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c.周秦时期.初次决口改道,开始建设堤防系统,又开始出现地上河的过渡阶段,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d.秦汉时期.黄河已出现悬河,进入决溢频繁的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黄河下游已开始与淮河流域有联通.e.王景治河以后,公元1~6世纪.f.隋唐阶段.公元7~12世纪,黄河中下游大兴南北水道建设,向海河、淮河甚至长江伸展,黄淮海打破界限,水系联通交叉时期.g.黄河夺淮,长期南徙时期,公元12~19世纪.h.黄河离淮北迁时期,公元19~20世纪.i.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合理控制治理时期.2.1 初始格局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线.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2.5×106年前至公元前2.1×104年前之间).有人说:“黄河发育史是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从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可粗略概括:在新生代以前燕山运动的地壳褶皱已造就了黄河形成发育一切活动的北部边界屏障.由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我国境内广大范围都属于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地区,是形成我国现代地貌轮廓的主要动力.西部高原、山地强烈隆起,东部冀辽平原不断沉降,自西向东地势高差愈益扩大而出现阶梯性地形,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位于第三梯阶低地区域.这一整体地貌与全球大气环流运动相结合,逐渐出现我国的大江大河,东流入海,形成了这样雄丽的山川,这样巨大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在早更新世,黄河、长江都未形成贯通的水系,黄河还分为4段:①由源头经古札陵湖、古鄂陵湖向东流入古若尔盖湖,受阻于积石山,未曾通向北方水道.②由拉加寺峡谷向北进入古青海共和地盆.③从刘家峡以下经兰州盆地流入古银川湖.④由河曲向南,穿过一系列小湖泊进入汾渭湖盆,受阻于中条山地.到中更新世,积石、三门以及贵德—兰州之间的一连串峡谷先后形成,才完成全河的连接,东流入海.长江的贯通入海要到晚更新世晚期.在这漫长的年代中,不知经过多少地质运动变化,断裂坳陷,升隆起伏,接触整合,滑动迁移,冲刷堆积.但宏观纵览,在现代格局形成后黄河的峡谷河床的深层构造还是比较稳定的.初始格局以后的四千余年间,即使是河相冲积变化唯一的邙山滑坡迁移,也不属于深层构造性运动.黄河决溢漫流游荡,祸延百代,灾害南北,但黄河活动的范围是被严格地规范着的:孟津以下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南有大别山,东有泰山和山东半岛的丘陵高地和其自身挟带堆积的若干障碍,更不必说近代人造的堤坝体系.但宏观类比,多次河线流路的改动也都可归纳于同一范畴,仅是相似模式的重复变形组合而已.因此若干万年的变化而形成的黄河,初始格局总体上迄今还是稳定的,在今后相当长的年代里,如不出现特别重大的天变地异的朕兆也将继续保持这总体的稳定.第四纪也同时被认为是与现代人类有亲缘的人类祖先开始出现的时代,可追溯到三四百万年前,而“古代社会”、“古代东方”、“古代文明”等最远也只指四千年以前,因此这个初始格局时代虽十分久长,而黄河的一切发育进化,都只能被认为是人类活动未起影响作用的纯自然演变.因此这个初始格局确定是黄河研究的基础和本底.2.2 禹河时期最早人类社会开始干预管理,下游流路本出现地上河的最北边的河道,河道区比较稳定的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是传说中大禹治水以后留下的业绩,因此只能以禹王年代纪年,1996年5月我国“夏商周工程”启动后,就20世纪末21世纪初所正式公布的成果,把我国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订夏商分界为公元前1600年,而夏初计为公元前2070年.这一点与原来常用的“夏世纪表”一致,都是公元前21世纪.由于古史研究中曾对禹这个人的存在有怀疑,也由于以往历史治黄争论中,常有人对引“禹河故道”为经典而讥刺为“经义治河”,因此一直还常认为禹河是个非现实的假设.但史前时代黄河曾有大洪水,又曾经过统一有组织的治理而总体稳定很长时期,这是肯定的;禹河故道又经过近现代的地质勘查发掘证明确切存在,也是肯定的.至于“经义治河”,也不必完全看成是迂腐,一是立论者未必盲目相信,可能是为了需要包装和打出旗帜而已,并且树立一个理想规范性河道作为讨论的准则,也是正常的.现代既有事实依据、又是黄河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保留列入是有意义的.对“禹河故道”的简述是:“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磔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禹贡·导水》.关于下游就是:向东经过洛河转变处,达到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进入华北平原,通过漳河(“降水”),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都由潮汐河口入海.这大体描述了当时的线路,虽然遗漏了当时大量湖泊、湿地情况及其重要作用,对海域的进退也无记载.现代许多文献所提“禹河故道”实际上所指的还是“初始格局”时期的地质运动的继续.我们以黄河形成并贯通为初始格局,实际上经过长期地壳运动作为补充调整而过渡到相对稳定.这段过渡时期当以数万年计,仍归入“初始格局”时期,由于北段地势下沉,比降较大,而大量湖泊湿地足以容纳挟带下泄的堆积物,因此河线流路不致大变.进入流路稳定的过程和大湖泊消亡的过程,大洪水泛滥加多增大的过程也大体同步进行.从“初始格局”到“禹河故道”的转变过渡也就是由“华北湖盆”到“华北平原”的转变过渡.为了分界,“禹河”只能由夏禹开始,而“禹河故道”的演进实际向古远插伸进数万年.这就是禹河时期的特点,虽然洪水泛滥而地上河的现象还不会出现.这个时期不但海河水系没有形成,海河流域平原也正在发育之中.所谓“北播为九河”可能由此时开始形成后世海河的干流支流的一部分,现传下的河水名称如清河、滱水、巨马河、滹伦河、潞河、沽河、徒骇河等都是当时黄河的支河.在当时也主要由天津入海.至于淮河流域,当时和黄河还是互不相干的.有些学者根据河流记载的经典出处而称“禹河”时期为“禹贡河”,而称禹河故道以前的河为“山经河”,后者本文纳入“初始格局”,因为“禹贡”和“山经”的区别主要在黄河下游,下游两者的区别在“山经”时华北主要是湖盆型地貌而缺少较独立成型的河槽断面.按现代地质学者的勘探分析,全新世中后期后的尧舜时期和大禹治水后: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的“禹河故道”基本上全线都位居大地构造的上升与下降区的过渡地带,凸起与凹陷的地带,从这类构造过渡部位的地质营力考虑,水流应是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并有地壳差异运动参与的侧向侵蚀、冲蚀作用.孟津以下,有部山大伾山等一系列残丘高阜控制了禹河的基本流向,东进后有泰山及山东半岛的丘陵高地作为正面的屏障而分流,然后只能东北折向华北的湖盆地带.按4133年的记载,黄河下游流经东北方向的时间约占80%,而东西向和东南方向的时间一共约占20%.但3000多年的东北向时间都在隋唐以前[1].从今河南地区禹河故道地下覆盖的厚度看,主要是河流堆积层,这充分证明了禹河的存在.2.3 周秦时期东周先秦时期,或“宿胥口(今浚县附近,淇河、卫河合流处)改道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这时期的黄河演化特点是:①开始建造堤防系统,人类活动干预加剧.②下游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③河流由分散的放任漫流演变到较集中的溃决改道.④河道开始明显南移,由天津入海改为由章武(现沧县东北,或黄骅)入渤海.宿胥口决口是黄河第一次文字记载的决口改道.现所见涉及黄河史的几乎都说是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但也有学者认为“周定王五年河徙”根据不足,并无其事.也有学者认为此事发生在东周“贞定王”,不是公元前602年,而是公元前463年.这些可由专家进一步考证[2,3].但从禹河故道到秦汉之间的黄河存在着一个过渡阶段:从无堤防到有堤防,从地下河到出现地上河,从无堤可决到频繁溢决进而有第一次较重大改道,从方位最北的河道开始南移,这是个必经的阶段.在先秦时期,禹河经过1500年,燕山南麓的洪积、冲积扇也淤了1500年,湖荡湿地也被填塞了1500年,造平原、变地貌1500年后,大规模堤防体系虽未形成,但局部堤防已有必要,在大河向东流又往北转折的弯道上决口不仅可能,甚至是必然的.在古籍记载上“洛绝”、“淇绝于旧卫”、“偿绝于梁”、“河绝于扈”等多次,在宿胥口决溢的记载也不止一次,因此宿胥口改道事件也许不坐实于公元前602年,但在该地点的附近,该时间的前后有较重大的决口改道发生是不必怀疑或否定的.这是黄河河道发育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从此以后黄河再也没有回到过更北的地区,而是让给海河去酝酿营造另一个新的水系了.在这一阶段,还必须提到的是开始出现多次以决口为“灌敌”手段,进行战争.原因大概一是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征伐很多;二是黄河已出现堤防甚至地上河;三是已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技术足以扒决控制了.“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自为利”,这是贾让治河三策中的阐述,近人认为他距战国时代很近,说法可靠.其实春秋以前肯定已有相当规模的堤防.否则哪有“无曲防”的规定,没有河堤哪有那么多的决口,“川壅而溃”,不壅河溃?贾让的话也对,“近起战国”,如“远”起就该上溯到春秋以前了.2.4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黄河下游进入“地上河”,决溢频繁阶段.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是国家(特别是黄河流域)统一时期,既是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也是黄河大决口增多时期,也是治黄研究大进步时期.这三者其实是一致的.没有国家的统一,也就没有政权的重视和充裕的人力财力,也就没有高大坚实的堤防;而对多沙河道最集中最长期保护之处往往就是肇祸的根源.自公元前168年(汉文帝12年)河决酸枣以后,连年决口,公元前138年平原漫溢、顿丘改道,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3年)濮阳瓠子决口改道,至公元前109年才恢复又决于馆陶,以后经过6次大决口,到公元11年王莽新朝又在魏郡大决口.以前决溢虽多,但多是局部分散的,淹没泛滥也相应地是比较局部分散的.水势之大,影响之广,灾害之重,重视程度之高,拖延时间之久,动员力量之强,看来在西汉极盛时代的部子决口改道大概是传说中大禹治河以后所空前的了.“史记”中在叙述瓠子堵复后说:“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这几十年中连续决口改道使黄河的威力。
黄河史论文 关于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一些思考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
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 之称。
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
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
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
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历史时期黄河不断地块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每一次决口后,先是洪水吞没了大片土地,夺去了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
洪水过后,留下了大片流沙,经风力作用,形成了许多断续的沙丘和沙垅,吞噬了农田、房屋以至城市,阻塞了交通道路。
现今河南东北和东部分布的许多沙丘、沙垅和大片盐碱地,即为历史上黄河泛滥的结果。
黄河不断地决口和改道也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上的水系面貌。
战国以来的文献资料记载,反映出古代黄淮海平原为河网交错、湖泊群立的自然地理景观。
仅据《水经注》记载,黄河下游就有180多个大小湖泊,这些河流和湖泊大多有通航和灌溉之利。
同时在调节黄河及其支流的流量、农田灌溉和润湿当地小气候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但经黄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袭夺和灌淤,河流多渐趋淤浅,甚至完全断流;许多湖泊被黄河泥沙淤浅后,不久均垦为农田,故现今黄淮海平原上主要河流亦仅能季节性通航,湖泊更形稀少。
这些情况无疑是造成当地气候干燥、水源缺乏的原因之一。
黄河的泥沙广泛漫淤,使黄淮海平原的地面普遍淤高。
今河北巨鹿县在地下六七米深处发现宋代瓷器和屋基,宋代的巨鹿城是1108年一次黄河决口被淹没了的。
明代以前的开封城全被埋入地下。
据考古资料估计,宋代以来开封城地面约抬高10米左右。
这仅是两个典型例子,其他在历史时期地面抬高的现象,在黄淮海平原上到处可见。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对黄河下游窄河段河道治理的思考
这 些 自然 因素来说 ,它应 当是周期 性 的 ,因 为 人类 活动 尚不 足 以对 整个 自然 界 的大气 环 流 造成 明显 的 和持久 的影 响 。如 果从 人类 活 动 (包 括 引 水 增 加 、兴 建 水 利 工 程 和水 土 保持等 )因素来说 ,由于社会经济 的不断 发 展 ,对黄 河下 游径 流量 和输 沙量减 少 的影 响 ,在一个 相 当长 的时期 内 ,应 当是 持续 下 去 的 ,而且 是不 断增 大 的 。至 于 自然 因素 的 周期 有多 长 ,人 类活 动 因素 的持续 发展 时期 有 多长 ,二 者 的相 互 关 系如 何 , 目前 难 以 预见 。 2.2 小浪 底水 库转 为正 常蓄 水运 用的水 沙
由于小 浪 底 水 库 下 泄 一 般 避 开 800 — 2600m。/s流 量 以及 防洪 调度 ,下游 来水 情况
出现 了 明 显 的 层 级 分 化 特 征 ,大 体 分 为 3 个层级 :一是因下游引黄供水和维持生态环 境 的需要 ,以及 小 浪底水 库发 电 的需要 ,绝 大 多数情 况下 ,下 游来 水 维 持在 800m。/s以
就 是要 分 析 和 解 决 黄 河 下 游 动 床 的 整 治 问 题 ,包括 平 面上对 河 势流 向 的控 制 ,避免 主 流 直 冲大堤 ;垂 向上对 主河 槽 泥沙 淤积 的控 制 ,防止 因河槽 萎缩 导致 主流 摆动 。
黄河流经陶城铺后 ,即进入 了典型的弯 曲 型窄河段 。因河道特 陛和两岸 国家重要基 础设 施 以及社会 、经济状况 的特殊性 ,使其成 为黄 河 防洪 安全 的 重 点 河 段 。该 段 (直 到河 口) 河道是 1855年河南 兰考 铜 瓦厢决 口改 道北 流
黄河河道格局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治黄思路的启示
摘要:在学习、整理有关黄河形成发育过程和黄河下游大改道变迁分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黄河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对黄河决溢、改道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归类.按照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成因。
影响及其与相邻河系的关系等,将黄河发育进化分成9个历史阶段.把黄河改道纳入黄淮海平原发育的整体格局的演变中综合全面研究,以弥补只视改道为各个孤立、偶发事件的研究方法局限.由此认为,20世纪后期是黄河和黄淮海平原完全发育成熟的阶段,而21世纪开始了黄河的新纪元.在此转折点时期提出供考虑研究的若干治河意见方案.关键词:黄河水利史治黄河道演变入海流路河道冲刷1 概述常称“善淤、善决、善徙”为黄河的特点,对“淤”、“决”、“徙”的记载和研究充满了史册和各种文献.一般说法是: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加上中游孟津以下的河段)决口泛滥约1593次,较大的改道26次,常被提到的重大改道有六七次,泛滥、冲积变迁于25万km2的黄淮海平原上,不断改变着水系的面貌。
20世纪末,我国学术界特别是地质、地理、历史学者,对黄河改道过程的分期和原因展开了又一轮的关注和探讨.这是进一步治理黄河的需要,已取得了新的成果和业绩.在大量勘查考证、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学习、运用一切有价值的历史事实和地理现象来努力提高对现代治黄思路的研究水平,是水利工作者的任务。
任务的关键在于掌握恰当的研究尺度和层次,区分和结合不同的尺度在不同层次进行研究.对待黄河治理决策,在水利工程的科技基础上,必须增强不太熟悉的两端:一是在认知方面,扩大空间上大范围的环境整体和时间上远古的和未来的过程演变;一是运用最现代的最高新技术手段和思想方法.但同时必须生根落脚在必要与可能的现实的时间空间尺度上,数千米到数百千米,数年到一百年的范围之内的一切运动变化规律和人为对策措施.黄河的淤、决、徙的变化活动,主要发生在各种汛期,决溢改道的活动大多发生在伏秋大汛,漫溢总由于洪量增大,决口则主要发生在大溜和险工段,而改道则必须顺其“水性就下”,而相对稳定、相对集中的改道只能流经低洼地带,如是较稳定较长期的改道又必须能较长期地直接下注入海.淤、决、徙几乎是黄河常年累月不断进行的活动,而足以称之为改道且有历史意义的也只有二三十次,至于大改道,《禹贡维指》提出“五大徙”,近半个世纪提出5次、6次、7次或更多次数的阐说都有,在划分原则上和事实依据上也都信而有征,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凡所列举,难以简单取舍.对黄河河道的重大演变,本文只对现有被认为是大改道的资料成果进行分析,并不完全都以改道的规模变幅大小为判据,而从河道发育演进的总体格局及其特性功能的变化出发,将其分为若干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发育演化阶段.河道迁徙是一重大、主要的演化特征,但作为河道的总格局还应包括更广的内容,如入海情况,全线贯通情况,黄河干流和支流的变动情况,黄河开发和功能作用的变化情况,黄河水流与其它水文情势变化的关系,黄河河道和相邻大江大河水系之间的互相影响,黄河河道与其它人工水道以及流域内其它水体如湖泊沼泽的相互消长联系情况等,都是需考虑分析的因素.对影响微小的、偶发的、个别局部的只能忽略,而重大的、常发的、累积的、涉及整体特性的必须重视.本文所列黄河河道改变主要是指黄河下游(包括中游末段孟津以下),但着眼于总体格局就不能不牵涉到全河的问题了.2 黄河河道格局发育进化的9个时期本文将黄河发育进化分为9个时期(或阶段).a.初始格局.黄河河道的初始形成时期.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体.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从公元前2.5×106年到公元前2.1×104年之间直至传说中的禹河故道即公元前21世纪.b.禹河故道.最早的、最北边的、人类社会开始管理而又自然流动的、无地上河出现的、较稳定的河道,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c.周秦时期.初次决口改道,开始建设堤防系统,又开始出现地上河的过渡阶段,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d.秦汉时期.黄河已出现悬河,进入决溢频繁的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黄河下游已开始与淮河流域有联通.e.王景治河以后,公元1~6世纪.f.隋唐阶段.公元7~12世纪,黄河中下游大兴南北水道建设,向海河、淮河甚至长江伸展,黄淮海打破界限,水系联通交叉时期.g.黄河夺淮,长期南徙时期,公元12~19世纪.h.黄河离淮北迁时期,公元19~20世纪.i.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合理控制治理时期.2.1 初始格局经过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黄河河道并贯通成一线.在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约2.5×106年前至公元前2.1×104年前之间).有人说:“黄河发育史是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从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可粗略概括:在新生代以前燕山运动的地壳褶皱已造就了黄河形成发育一切活动的北部边界屏障.由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我国境内广大范围都属于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地区,是形成我国现代地貌轮廓的主要动力.西部高原、山地强烈隆起,东部冀辽平原不断沉降,自西向东地势高差愈益扩大而出现阶梯性地形,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位于第三梯阶低地区域.这一整体地貌与全球大气环流运动相结合,逐渐出现我国的大江大河,东流入海,形成了这样雄丽的山川,这样巨大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在早更新世,黄河、长江都未形成贯通的水系,黄河还分为4段:①由源头经古札陵湖、古鄂陵湖向东流入古若尔盖湖,受阻于积石山,未曾通向北方水道.②由拉加寺峡谷向北进入古青海共和地盆.③从刘家峡以下经兰州盆地流入古银川湖.④由河曲向南,穿过一系列小湖泊进入汾渭湖盆,受阻于中条山地.到中更新世,积石、三门以及贵德—兰州之间的一连串峡谷先后形成,才完成全河的连接,东流入海.长江的贯通入海要到晚更新世晚期.在这漫长的年代中,不知经过多少地质运动变化,断裂坳陷,升隆起伏,接触整合,滑动迁移,冲刷堆积.但宏观纵览,在现代格局形成后黄河的峡谷河床的深层构造还是比较稳定的.初始格局以后的四千余年间,即使是河相冲积变化唯一的邙山滑坡迁移,也不属于深层构造性运动.黄河决溢漫流游荡,祸延百代,灾害南北,但黄河活动的范围是被严格地规范着的:孟津以下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南有大别山,东有泰山和山东半岛的丘陵高地和其自身挟带堆积的若干障碍,更不必说近代人造的堤坝体系.但宏观类比,多次河线流路的改动也都可归纳于同一范畴,仅是相似模式的重复变形组合而已.因此若干万年的变化而形成的黄河,初始格局总体上迄今还是稳定的,在今后相当长的年代里,如不出现特别重大的天变地异的朕兆也将继续保持这总体的稳定.第四纪也同时被认为是与现代人类有亲缘的人类祖先开始出现的时代,可追溯到三四百万年前,而“古代社会”、“古代东方”、“古代文明”等最远也只指四千年以前,因此这个初始格局时代虽十分久长,而黄河的一切发育进化,都只能被认为是人类活动未起影响作用的纯自然演变.因此这个初始格局确定是黄河研究的基础和本底.2.2 禹河时期最早人类社会开始干预管理,下游流路本出现地上河的最北边的河道,河道区比较稳定的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是传说中大禹治水以后留下的业绩,因此只能以禹王年代纪年,1996年5月我国“夏商周工程”启动后,就20世纪末21世纪初所正式公布的成果,把我国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订夏商分界为公元前1600年,而夏初计为公元前2070年.这一点与原来常用的“夏世纪表”一致,都是公元前21世纪.由于古史研究中曾对禹这个人的存在有怀疑,也由于以往历史治黄争论中,常有人对引“禹河故道”为经典而讥刺为“经义治河”,因此一直还常认为禹河是个非现实的假设.但史前时代黄河曾有大洪水,又曾经过统一有组织的治理而总体稳定很长时期,这是肯定的;禹河故道又经过近现代的地质勘查发掘证明确切存在,也是肯定的.至于“经义治河”,也不必完全看成是迂腐,一是立论者未必盲目相信,可能是为了需要包装和打出旗帜而已,并且树立一个理想规范性河道作为讨论的准则,也是正常的.现代既有事实依据、又是黄河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保留列入是有意义的.对“禹河故道”的简述是:“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磔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禹贡·导水》.关于下游就是:向东经过洛河转变处,达到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进入华北平原,通过漳河(“降水”),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都由潮汐河口入海.这大体描述了当时的线路,虽然遗漏了当时大量湖泊、湿地情况及其重要作用,对海域的进退也无记载.现代许多文献所提“禹河故道”实际上所指的还是“初始格局”时期的地质运动的继续.我们以黄河形成并贯通为初始格局,实际上经过长期地壳运动作为补充调整而过渡到相对稳定.这段过渡时期当以数万年计,仍归入“初始格局”时期,由于北段地势下沉,比降较大,而大量湖泊湿地足以容纳挟带下泄的堆积物,因此河线流路不致大变.进入流路稳定的过程和大湖泊消亡的过程,大洪水泛滥加多增大的过程也大体同步进行.从“初始格局”到“禹河故道”的转变过渡也就是由“华北湖盆”到“华北平原”的转变过渡.为了分界,“禹河”只能由夏禹开始,而“禹河故道”的演进实际向古远插伸进数万年.这就是禹河时期的特点,虽然洪水泛滥而地上河的现象还不会出现.这个时期不但海河水系没有形成,海河流域平原也正在发育之中.所谓“北播为九河”可能由此时开始形成后世海河的干流支流的一部分,现传下的河水名称如清河、滱水、巨马河、滹伦河、潞河、沽河、徒骇河等都是当时黄河的支河.在当时也主要由天津入海.至于淮河流域,当时和黄河还是互不相干的.有些学者根据河流记载的经典出处而称“禹河”时期为“禹贡河”,而称禹河故道以前的河为“山经河”,后者本文纳入“初始格局”,因为“禹贡”和“山经”的区别主要在黄河下游,下游两者的区别在“山经”时华北主要是湖盆型地貌而缺少较独立成型的河槽断面.按现代地质学者的勘探分析,全新世中后期后的尧舜时期和大禹治水后: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的“禹河故道”基本上全线都位居大地构造的上升与下降区的过渡地带,凸起与凹陷的地带,从这类构造过渡部位的地质营力考虑,水流应是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并有地壳差异运动参与的侧向侵蚀、冲蚀作用.孟津以下,有部山大伾山等一系列残丘高阜控制了禹河的基本流向,东进后有泰山及山东半岛的丘陵高地作为正面的屏障而分流,然后只能东北折向华北的湖盆地带.按4133年的记载,黄河下游流经东北方向的时间约占80%,而东西向和东南方向的时间一共约占20%.但3000多年的东北向时间都在隋唐以前[1].从今河南地区禹河故道地下覆盖的厚度看,主要是河流堆积层,这充分证明了禹河的存在.2.3 周秦时期东周先秦时期,或“宿胥口(今浚县附近,淇河、卫河合流处)改道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这时期的黄河演化特点是:①开始建造堤防系统,人类活动干预加剧.②下游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③河流由分散的放任漫流演变到较集中的溃决改道.④河道开始明显南移,由天津入海改为由章武(现沧县东北,或黄骅)入渤海.宿胥口决口是黄河第一次文字记载的决口改道.现所见涉及黄河史的几乎都说是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但也有学者认为“周定王五年河徙”根据不足,并无其事.也有学者认为此事发生在东周“贞定王”,不是公元前602年,而是公元前463年.这些可由专家进一步考证[2,3].但从禹河故道到秦汉之间的黄河存在着一个过渡阶段:从无堤防到有堤防,从地下河到出现地上河,从无堤可决到频繁溢决进而有第一次较重大改道,从方位最北的河道开始南移,这是个必经的阶段.在先秦时期,禹河经过1500年,燕山南麓的洪积、冲积扇也淤了1500年,湖荡湿地也被填塞了1500年,造平原、变地貌1500年后,大规模堤防体系虽未形成,但局部堤防已有必要,在大河向东流又往北转折的弯道上决口不仅可能,甚至是必然的.在古籍记载上“洛绝”、“淇绝于旧卫”、“偿绝于梁”、“河绝于扈”等多次,在宿胥口决溢的记载也不止一次,因此宿胥口改道事件也许不坐实于公元前602年,但在该地点的附近,该时间的前后有较重大的决口改道发生是不必怀疑或否定的.这是黄河河道发育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从此以后黄河再也没有回到过更北的地区,而是让给海河去酝酿营造另一个新的水系了.在这一阶段,还必须提到的是开始出现多次以决口为“灌敌”手段,进行战争.原因大概一是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征伐很多;二是黄河已出现堤防甚至地上河;三是已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技术足以扒决控制了.“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自为利”,这是贾让治河三策中的阐述,近人认为他距战国时代很近,说法可靠.其实春秋以前肯定已有相当规模的堤防.否则哪有“无曲防”的规定,没有河堤哪有那么多的决口,“川壅而溃”,不壅河溃?贾让的话也对,“近起战国”,如“远”起就该上溯到春秋以前了.2.4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黄河下游进入“地上河”,决溢频繁阶段.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是国家(特别是黄河流域)统一时期,既是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也是黄河大决口增多时期,也是治黄研究大进步时期.这三者其实是一致的.没有国家的统一,也就没有政权的重视和充裕的人力财力,也就没有高大坚实的堤防;而对多沙河道最集中最长期保护之处往往就是肇祸的根源.自公元前168年(汉文帝12年)河决酸枣以后,连年决口,公元前138年平原漫溢、顿丘改道,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3年)濮阳瓠子决口改道,至公元前109年才恢复又决于馆陶,以后经过6次大决口,到公元11年王莽新朝又在魏郡大决口.以前决溢虽多,但多是局部分散的,淹没泛滥也相应地是比较局部分散的.水势之大,影响之广,灾害之重,重视程度之高,拖延时间之久,动员力量之强,看来在西汉极盛时代的部子决口改道大概是传说中大禹治河以后所空前的了.“史记”中在叙述瓠子堵复后说:“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这几十年中连续决口改道使黄河的威力。
浅谈黄河河势的演变
浅谈黄河河势的演变浅谈黄河河势的演变马晓玲摘要: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也是世界上河势演变最为复杂的河流。
只有掌握河势演变规律,预估未来河势的发展变化,才能为下一步的河道整治提供依据,成为提高治河水平的基础措施之一。
关键词:黄河,河势演变,河道整治一、引言河势即流态,是指河道水流的平面轮廓及发展趋势。
而河势演变主要是指河道水流平面形式的变化。
黄河干流河势演变最为复杂的河段是位于黄河下游的游荡性河段,到目前为止,主流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探索这一河段的河势演变规律,是当今世界多泥沙河流中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为了早日攻克这一世界级的难题,分析游荡性河道河势演变的机理,同时为河道整治工程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仅仅靠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断面测验是不够的,需要对黄河下游特别是游荡性河段的河势进行监测,这就需要各位科学家去了解并且掌握力学在黄河河势演变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寻常的作用。
本文简单的对黄河河势演变的特性及河势演变的基本类型进行的论述。
二、河道概况黄河有防洪任务的河段主要有上游的兰州市河段、宁蒙河段,中游的禹门口以下小北干流河段、三门峡库区、孟津出山口以下的尾段,以及整个下游河段。
黄河孟津以下河段,由于堤防决口后造成的损失大,历来是黄河防洪的重点河段。
该河段修建工程多,观测资料丰富,其河势演变特性及类型可涵盖其它河段。
2.1 河道分段黄河中游尾段的河南孟津白鹤镇至河口河道长878km ,按照河道特性可分为4 个不同特性的河段。
①孟津白鹤镇至山东东明高村,河道长299km ,河道比降0.265‰~0.172‰,弯曲系数1.15。
河道淤积严重,为典型的游荡性河型。
②高村至阳谷陶城铺,河道长165km ,河道平均比降0.115‰,弯曲系数1.33,属由游荡性向弯曲性转变的过渡性河段。
③陶城铺至垦利宁海河段,河道长322km ,河道平均比降0.1‰,弯曲系数仅为1.21,属弯曲性河型。
④宁海至入海口,河道长92km ,属河口段,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循环变化中。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黄河,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利用、防洪工程以及沿岸居民的生活。
在长期的河道演变过程中,黄河下游形成了一些基本规律,本文将对这些规律进行探讨。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河道的侧向迁移。
由于黄河水量大、泥沙多,河道流速快,河床容易发生侵蚀和淤积。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在不断迁移,不断改变河道的走向。
这种侧向迁移一方面导致了河道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为沿岸居民提供了河道利用的机会。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是河道的纵向淤积。
由于黄河水量大、泥沙多,河床容易发生淤积现象。
在河道纵向淤积的过程中,河道底部的高度逐渐升高,河床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这种纵向淤积不仅影响了河道的通航能力,还增加了河道的防洪难度。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第三个基本规律是河道的泥沙质量变化。
黄河是世界上泥沙质量最高的河流之一,其泥沙含量高达50%以上。
这种高含沙量不仅增加了河道淤积的速度,还导致了河道的形态变化。
泥沙质量的变化对于河道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最后一个基本规律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对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修建堤坝、开展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开发等,都会对河道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河道管理和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具有一些基本规律,包括河道的侧向迁移、河道的纵向淤积、河道的泥沙质量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些规律对于黄河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防洪工程以及沿岸居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黄河下游河道演变规律的研究,为黄河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黄河下游河道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河道的稳定和安全。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靳辅治河
• 靳辅(1633~1692),字紫垣,汉军镶黄 旗人,清康熙时治河名臣。 • 因势利导,随时制宜,他主要用了明代治 河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方法,而如 “寓浚于筑”等方法皆属创新。在他的总 方针下,把具体措施分为八个问题,每题 一疏,所以就成了八疏。
(七)清咸丰五年(1855)以来的 河道
但花费还是以百亿计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皇帝亲自巡视, 下诏书要靠黄河的郡国设立负责河堤的官员,一如西汉的制度。王景 由此知名。
(四)唐末至北宋末(公元10世纪 ~1127年)
• 唐朝末年,黄河下游河道已渐渐淤高。景 福二年(893)河口段发生改道,五代时, 决口频率加快,平均不足三年就发生一次。 《宋史· 河渠志》记载:十一世纪初,今山 东商河、惠民、滨县境内河床已经“高民 屋殆逾丈”,形成悬河。决口地点从下游 向上游移动,以今河南的澶州(濮阳)、 滑州(滑县东旧城)段最多。洪流涌向东 南,积累在梁山附近,将原巨野泽扩大为 著名的梁山泊。
(三)东汉至唐末大河安流期(公 元1~10世纪)
王景其人
• 约公元30年-85年左右,字仲通,乐浪郡诌 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建武六年 (公元30年(庚寅年))前生,约汉章帝建元 和中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东 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少学易,广 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艺, 时有荐景能治水者,明帝诏与王吴共修浚 仪渠,吴用景坞流法,水不复为害。
(二)战国至西汉早年(公元前四 世纪~公元初年)
(三)东汉至唐末大河安流期(公 元1~10世纪)
• 东汉明帝永平12~13年(69~70)王景治河,根据王莽时 决河冲出的大河溜势,随地形高下,勘测了一条从河南荥 阳至千乘海口的新河道,修筑堤防水门,新河自长寿津与 西汉大河别流,史称:东汉大河。此后大约800年间黄河 下游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未发生大改道。 • 过去一直将功绩归于王景,其实主要原因是从东汉以后, 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土地退耕还牧,植被复苏, 水土流失减弱。下游河道泥沙游 也响应减少。其次是当 时黄河下游筑堤以后,河道顺直东流,有利于河水冲刷, 延缓堆积;再次是当时下游道两岸还有不少支流和湖泊可 以分洪。
关于黄河问题的思考
关于黄河问题的思考摘要:黄河的问题十分复杂,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研究黄河应该是一个社会性的课题。
本文试图针对黄河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的一些问题,由社会层面向技术层面进行审视和思考,着眼于研究视角而不是解决问题。
思考的基点是:黄河需要长治久安。
长治久安首先是国家意志应得到充分的体现。
长治久安是一个过程,只有长治才有可能久安;黄河的稳定有赖于我们采取积极能动的对策与措施,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治理黄河要与时俱进。
以往治黄主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现实黄河问题的解决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更多地表现出人类战胜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黄河问题治理稳定需要说明的是:作者既未从事过治黄专业技术方面的研究,也未从事工程技术实践工作。
本文仅为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黄河的问题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相终始的。
早在大禹治水的时代,以抵御黄河水害为标志,先民们就已经树立了强烈而持久的水患意识,治理黄河成为古代中国人民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缩影。
九曲黄河百折不回,是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精神的象征;数千年治理黄河的历史,又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斗、智慧和能力的真实写照。
古代形成的治河思想和大量典籍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的水患、变迁和水资源的利用等问题,萦怀于历代统治者,影响甚或决定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
治理黄河一向是国家意志的有力体现,黄河的长治久安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不懈的追求与期盼。
黄河这个“中国之忧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
一方面现代人民治黄的伟大成就,使洪水为害得到相当程度的控制和缓和;黄河正在用其有限的径流量,以极大的限度支撑着中国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资源用水防线。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黄河总的自然形态和基本演变规律的不可主导性,洪水问题并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特别是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稳定,水灾害的内涵、特点和意义亦有新的变化。
黄河改道的历史教训[优秀范文5篇]
黄河改道的历史教训[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黄河改道的历史教训历史的教训:黄河三次大改道留下哪些启示2016年10月13日18:30解放日报黄河三次大改道留下哪些启示黄河泛滥得到根治,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想。
纵观历史,黄河的三次大改道所带来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改变,往往还伴随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
第一次大改道河道演变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大禹治水后形成的“禹河故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都是很稳定的。
不过,当时整个社会却陷入长期的混乱状态。
禹的儿子启以武力夺取了帝位,远古的“禅让制”就变成了“家天下”,从此以后,部落之间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厮杀征战。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新型的统治机构——国家的产生。
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一度多达数百个,而此时的黄河也由大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了,各诸侯国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大量地修筑黄河堤防以抵御洪水。
这一时期,大陆泽产生了严重的淤积,不断抬高的洪水位使得黄河经常发生满溢或溃决。
特别是北面的淤高不断增加,这也使得黄河河道有了持续南向迁移的趋势。
禹河故道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历史上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大改道。
整个河道大概向东南方向平移了一百公里。
按今天的说法,改道后的黄河大致流经今河南濮阳、河北大名、山东德州等地,经沧州北而东入渤海。
这条流路一直延续至西汉末年,我们不妨称之为春秋西汉河道。
这次改道是黄河下游河道发育演变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
在接下来数千年的变迁过程中,黄河基本上是在禹河故道以南迁延演变,海河流域也正是从此时开始酝酿,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水系。
第二次大改道狭隘私心难以维持长久统治西汉历经十五帝、二百余年,在家国飘零之际,终被王莽篡位。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上天似乎也对其大逆不道不满,黄河迎来了汉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大决口——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决口,黄河在西汉河道的基础上,继续向东南方向摆动一百多公里,夺漯水而入海。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第一次大改道之前的河道,从前把它称为“禹河故道”,以为是大禹治水时疏导而成的河道。
这是春秋战国时人们所记过的一条古河道,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的一条河道。
自今武陟东北流经河南北部,折北穿过河北中部,折东入海。
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
自今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循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
这条河道稳定了约470年。
到汉武帝以后后,又经常闹决口,尤其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30年到公元70年)的百年之间,黄河决口改道决口,整治无用,后来封建统治者干脆不管,任其横流。
春秋时期的黄河中游的水大概就这么清澈第二次大改道,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
黄河主流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又60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在水利工程师王景规划主持下,才把河决流,疏导成为固定的河道,百年河患至是方息,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第三次改道,是在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
黄河在今濮阳东决口,北流循今卫河入海。
王景固定河道后,自今濮阳以西别故道,往东行,经流今黄河以北,至利津入海。
东汉大河稳定了700多年,到宋朝又是屡决屡塞,于是至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濮阳东。
第四次改道,在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
黄河决口于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
第三次改道后12年,又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出一股,东北循马颊河入海。
自北宋亡数十年,黄河主流有时行东股,有时行北股,有时二股并行,还有决徙在二股以外。
北宋既亡,华北平原在女真落后民族统治之下,黄河局势陷入大混乱。
黄河下游游塞,决口日渐向西发展,决流散漫无归,往往同时存在着好几条河道,彼此互为主流。
经过60余年之久,至章宗明昌五年,河决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其十分之二、三的水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其十分之七、八的水由南清河(泗水)入淮,这就是第四次改道。
黄河改道的心得体会
黄河改道的心得体会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也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河流。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黄河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经济的重要象征之一。
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在其历史上多次改变了流向,特别是在20世纪的改道过程中,黄河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对这次改道的心得体会。
首先,黄河改道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由于黄河流域是我国的经济和农业中心之一,改道工程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影响。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许多专家和工程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改道工程的成功。
他们从地理、河流动力学和自然保护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最终确定了新的黄河流向。
这次改道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同时保证环境的保护和河流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即使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其次,黄河改道给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改道后,原本河道的地区变成了水库和滨水景区。
这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还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改道后,新的黄河流向带来了更多的水资源,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农民可以利用这些水源进行灌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改道也促进了当地交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
通过改道,我们可以看到黄河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这让人们更加相信黄河改道是有价值的,它不仅塑造了地理风貌,还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然而,黄河改道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改道后,原本的黄河河道变成了滨水景区和水库,而这些景区和水库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同时,保护和管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也面临诸多困难。
例如,黄河改道后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管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确保改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黄河改道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它不仅改变了黄河流域的地理面貌,还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关于治理黄河下游河道的概想
。
在 治黄 方略 上
,
必 须 研 究考虑 黄河下 游
防凌 与 排 沙 的 间 题 ( 二 ) 黄 河 防 汛 的重 点 是 下游 河 道
,
保 证 下 游 不 决 口 成灾
。
是 防 汛 的根 本任 务
,
黄 河 在 历史 上 决 口 成灾 地 区多 在 下 游 部分排 入 渤 海 重 点也是下 游 伟 大胜 利
。
保 证 黄 河 防洪安全 仍然是 治 黄 的 一项 长期
而 艰 巨 的 任务
( 三 ) 关 于 黄 河 改 道 问题 由 于 黄 河 含沙 量 大 下 游 淤 积
.
,
已 成 为悬 河
,
有些人 担 心 黄河会决 口 改道
。
。
有人业 且主
张人 工 改道
。
我认 为黄 河 改 道 造成 的 损失
。
太大
,
,
,
。
,
上 中 下 游 修建 了一 系 列 工 程
,
尤 其 是小 浪底 水
,
,
控 制下 泄 流 量
。
可 以 凋水 调 沙
,
为下游河 道 治理
为下 游 的 防 洪 防 凌 创 造 了 十 分 有 利 的 条 件 和 保 障 建 国以 来
,
。
( 四 ) 在黄 河 吸 泥 淤 背 是 加 高 加 固 黄 河 大 堤 的 战略 性 措 施
, ,
,
,
。
、
当 议 开 辟 海河
淮河 平 原运 河 外运 晋 煤 的方略
吴致 尧
温善章
随 着我 国 国 民经 济 的 迅 速 发 展
,
李 国英
。
黄河三次大改道,留下哪些启示
黄河三次大改道,留下哪些启示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6年第31期黄河泛滥得到根治,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想。
纵观历史,黄河的三次大改道所带来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改变,往往还伴随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
第一次大改道大禹治水后形成的“禹河故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都是很稳定的。
不过,当时整个社会却陷入长期的混乱状态。
禹的儿子启以武力夺取了帝位,远古的“禅让制”就变成了“家天下”,从此以后,部落之间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厮杀征战。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新型的统治机构——国家的产生。
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一度多达数百个,而此时的黄河也由大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了,各诸侯国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大量地修筑黄河堤防以抵御洪水。
这一时期,大陆泽产生了严重的淤积,不断抬高的洪水位使得黄河经常发生满溢或溃决。
特别是北面的淤高不断增加,这也使得黄河河道有了持续南向迁移的趋势。
禹河故道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历史上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大改道。
整个河道大概向东南方向平移了一百公里。
按今天的说法,改道后的黄河大致流经今河南濮阳、河北大名、山东德州等地,经沧州北而东入渤海。
这条流路一直延续至西汉末年,我们不妨称之为春秋西汉河道。
这次改道是黄河下游河道发育演变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
在接下来数千年的变迁过程中,黄河基本上是在禹河故道以南迁延演变,海河流域也正是从此时开始酝酿,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水系。
第二次大改道西汉历经十五帝、二百余年,在家国飘零之际,终被王莽篡位。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上天似乎也对其大逆不道不满,黄河迎来了汉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大决口——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决口,黄河在西汉河道的基础上,继续向东南方向摆动一百多公里,夺漯水而人海。
清人胡渭将这次决口后形成的新河道认定为黄河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在《汉书·王莽传》中,东汉史学家班固曾经记载,此次决口地点正是王莽的老家元城县(今河北大名)。
关于黄河问题的思考
关于黄河问题的思考摘要:黄河的问题十分复杂,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研究黄河应该是一个社会性的课题。
本文试图针对黄河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的一些问题,由社会层面向技术层面进行审视和思考,着眼于研究视角而不是解决问题。
思考的基点是:黄河需要长治久安。
长治久安首先是国家意志应得到充分的体现。
长治久安是一个过程,只有长治才有可能久安;黄河的稳定有赖于我们采取积极能动的对策与措施,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治理黄河要与时俱进。
以往治黄主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现实黄河问题的解决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更多地表现出人类战胜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黄河问题治理稳定需要说明的是:作者既未从事过治黄专业技术方面的研究,也未从事工程技术实践工作。
本文仅为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黄河的问题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相终始的。
早在大禹治水的时代,以抵御黄河水害为标志,先民们就已经树立了强烈而持久的水患意识,治理黄河成为古代中国人民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缩影。
九曲黄河百折不回,是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精神的象征;数千年治理黄河的历史,又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斗、智慧和能力的真实写照。
古代形成的治河思想和大量典籍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的水患、变迁和水资源的利用等问题,萦怀于历代统治者,影响甚或决定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
治理黄河一向是国家意志的有力体现,黄河的长治久安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不懈的追求与期盼。
黄河这个“中国之忧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
一方面现代人民治黄的伟大成就,使洪水为害得到相当程度的控制和缓和;黄河正在用其有限的径流量,以极大的限度支撑着中国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资源用水防线。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黄河总的自然形态和基本演变规律的不可主导性,洪水问题并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特别是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稳定,水灾害的内涵、特点和意义亦有新的变化。
论黄河下游河道两次历史性大转折及其意义
论黄河下游河道两次历史性⼤转折及其意义论黄河下游河道两次历史性⼤转折及其意义许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摘要:⼈类历史时期以来,黄河下游发⽣了两次历史性⼤转折,第⼀次为两千多年前战国中期全⾯筑堤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第⼆次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类过量引⽔使黄河下游成为⼈为季节性或⼈为萎缩性河流。
本⽂分析第⼆次历史性⼤转折的成因、过程和影响,⽬的在于寻找解决⾯临的严峻⽔资源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黄河下游;历史性⼤转折;河床演变;防洪;地理环境进⼊70年代以来,由于⼈类活动和⽓候变化的影响,黄河流域发⽣了明显的⽔沙变化,径流量和泥沙量都显著减少。
对此不少学者已经进⾏了深⼊的研究[1]。
1972年黄河下游开始出现断流。
特别是1987年⾄今,黄河处于来⽔偏枯的周期,与⼈类引⽔激增相叠加,使得90年代以来河道断流加剧。
可以认为,黄河下游的⽔⽂泥沙和河道演变过程发⽣了重⼤变化,这⼀变化将会对黄河流域和下游河道的治理⽅略及实施措施产⽣深远的影响。
⽬前黄河下游正在向季节性或萎缩性河流转化,可以称之为“⼈为季节性或⼈为萎缩性河流”。
⼈为季节性或⼈为萎缩性河流在⽔⽂学上的本质特征是,长期处于低流量、超低流量的状态下运⾏,并且季节性地发⽣河流⼲涸。
虽然可以通过⼈为调控措施,缓解断流的发⽣,但泄放的流量很⼩,并不能改变上述本质特征。
⾃8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下游径流的减少,⼀⽅⾯与降⾬偏少有关,但80~90年代每年⾼达300亿m3左右的⼈类引⽔量,⽆疑是径流⼤幅度减少的主因。
⽓候的随机变化固然可以使未来流域降⽔增多,但⼈类⽤⽔量却不能显著减少,若不能实现⼤规模引江⼊黄,则黄河在很长时期内⽆疑仍将处于低流量状态。
我们认为,由天然常流河变为长期以低流量、超低流量运⾏并发⽣河道⼲涸的⼈为季节性或⼈为萎缩性河流,这是⼈类历史时期以来黄河下游河道所发⽣的第⼆次历史⼤转折。
第⼀次历史⼤转折则发⽣于战国中期,由于黄河下游河道普遍筑堤,使冲积扇上⾃由分汊、分流的天然河道(⾮地上河),逐渐淤积抬⾼⽽?湮 厣虾印1疚慕 哉饬酱卫 沸源转折及其意义进⾏讨论。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六)明后期至清咸丰四年(16世 纪中叶-1854)
• 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 叶基本结束,经万历年间潘季训推行“筑 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黄河下 游基本固定为单股河道,即今地图上的废 (淤)黄河。单股河道的固定对修防、潜 运有利,但由于水沙不旁泄,来沙有增无 减,河床很快变成“悬河”,使后期河患 仍不断。
改道频繁
(五)金、元至明代嘉靖、万历年 间(1128--16世纪中叶)
• 南宋建炎二年(1128),宋东京留守杜充 为阻挡金兵南下,于滑州(今河南滑县西 南)扒开黄河,使河水东南流,汇泗入淮 河。从此,黄河东流脱离春秋战国以来流 经山东丘陵以北地区入渤海的趋势,不再 经过河北平原。在此后700余年中,以东南 夺淮入海为常。这是黄河变迁历史上划时 代的重大改道。
(七)清咸丰五年(1855)以来的 河道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小结
• 1.宋金之际的十二世纪20年代是黄河下游河道由河北平 原入渤海转向黄淮平原夺淮入黄海的转换期。19世纪中叶 (1855)铜瓦厢决口是再次北流的又一转换期,从而经历 了由北向南,再由南向北的摆荡。 • 2.从历史上出现过的数十条黄河下游河道来看,以筑 堤后的“东汉大河”(安流800年)和“明清大河” (500年)流经时间最长。 • 3.黄河下游决口改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游水土流失的 状况和下游防御措施的不力。历史时期对下游河道的治理 产生了中国的治理理论与代表人物:王景、贾鲁、潘季驯、 靳辅;清代河臣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官僚体系中的重要职 位。 • 4.黄河的决溢,改道对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巨大影 响,也塑造了这一地区特有的文化。
靳辅治河
• 靳辅(1633~1692),字紫垣,汉军镶黄 旗人,清康熙时治河名臣。 • 因势利导,随时制宜,他主要用了明代治 河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方法,而如 “寓浚于筑”等方法皆属创新。在他的总 方针下,把具体措施分为八个问题,每题 一疏,所以就成了八疏。
关于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关于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论文关键词: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说元代虽然南北大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
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一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而徐州南至清口(在今淮阴西)一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干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首先考虑到保运: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到保护祖陵,矛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工上使用了大量的,物力,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至明中叶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作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干流,变迁极为紊乱[1]。
明代初年,黄河基本上仍走贾鲁河故道,是为黄河主流.此外,元末,黄河曾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2]。
这条北徙的河道至明初仍然存在。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决曹州双河口,入鱼台”,当时,徐达方北征,乃开塌场口(在今鱼台县北),引河入泗以济运”[3],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黑羊山(在今原阳西北)大决,分为三支,一支东流经开封,折向东南流,经通许,太康、淮阳,于沈丘入颍,循颍入淮,称为“大黄河”,一支仍走贾鲁河,因水流微弱,称为“小黄河”,另一支经阳武、封丘、菏泽、郓城,东北漫流入安山(今梁山县北)地区,淤塞了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用人工恢复了洪武元年故道,由菏泽至鱼台入运,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黄河于开封决口,东南流经杞县,睢县、柘城入涡。
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黄河下游分为南北二股:南股决自孙家渡口(在今郑州市西北),南夺颍入淮,北股决自新乡八柳树,经原阳、延津、封丘、长垣、东明、鄄城、范县等地,冲沙湾入运.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
徐有贞开了一条起自张秋运河西南经范县、濮阳、滑县等地,西接河沁交会处的广济渠,引黄河的水接济运河。
徐有贞开河的目的是引黄济运,漕运虽复,但河决仍旧。
关于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关于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论文关键词: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说元代虽然南北大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
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一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而徐州南至清口(在今淮阴西)一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干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首先考虑到保运: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到保护祖陵,矛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工上使用了大量的,物力,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至明中叶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作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干流,变迁极为紊乱[1]。
明代初年,黄河基本上仍走贾鲁河故道,是为黄河主流.此外,元末,黄河曾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2]。
这条北徙的河道至明初仍然存在。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决曹州双河口,入鱼台”,当时,徐达方北征,乃开塌场口(在今鱼台县北),引河入泗以济运”[3],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黑羊山(在今原阳西北)大决,分为三支,一支东流经开封,折向东南流,经通许,太康、淮阳,于沈丘入颍,循颍入淮,称为“大黄河”,一支仍走贾鲁河,因水流微弱,称为“小黄河”,另一支经阳武、封丘、菏泽、郓城,东北漫流入安山(今梁山县北)地区,淤塞了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用人工恢复了洪武元年故道,由菏泽至鱼台入运,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黄河于开封决口,东南流经杞县,睢县、柘城入涡。
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黄河下游分为南北二股:南股决自孙家渡口(在今郑州市西北),南夺颍入淮,北股决自新乡八柳树,经原阳、延津、封丘、长垣、东明、鄄城、范县等地,冲沙湾入运.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
徐有贞开了一条起自张秋运河西南经范县、濮阳、滑县等地,西接河沁交会处的广济渠,引黄河的水接济运河。
徐有贞开河的目的是引黄济运,漕运虽复,但河决仍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
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 之称。
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
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
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
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历史时期黄河不断地块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每一次决口后,先是洪水吞没了大片土地,夺去了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
洪水过后,留下了大片流沙,经风力作用,形成了许多断续的沙丘和沙垅,吞噬了农田、房屋以至城市,阻塞了交通道路。
现今河南东北和东部分布的许多沙丘、沙垅和大片盐碱地,即为历史上黄河泛滥的结果。
黄河不断地决口和改道也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上的水系面貌。
战国以来的文献资料记载,反映出古代黄淮海平原为河网交错、湖泊群立的自然地理景观。
仅据《水经注》记载,黄河下游就有180多个大小湖泊,这些河流和湖泊大多有通航和灌溉之利。
同时在调节黄河及其支流的流量、农田灌溉和润湿当地小气候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但经黄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袭夺和灌淤,河流多渐趋淤浅,甚至完全断流;许多湖泊被黄河泥沙淤浅后,不久均垦为农田,故现今黄淮海平原上主要河流亦仅能季节性通航,湖泊更形稀少。
这些情况无疑是造成当地气候干燥、水源缺乏的原因之一。
黄河的泥沙广泛漫淤,使黄淮海平原的地面普遍淤高。
今河北巨鹿县在地下六七米深处发现宋代瓷器和屋基,宋代的巨鹿城是1108年一次黄河决口被淹没了的。
明代以前的开封城全被埋入地下。
据考古资料估计,宋代以来开封城地面约抬高10米左右。
这仅是两个典型例子,其他在历史时期地面抬高的现象,在黄淮海平原上到处可见。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从人为因素看,黄河中下游地区曾是农业发达地区,不少朝代在此建都,大量砍伐树木;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的森林和草地也被垦辟成田。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甚至呈现出一片“耕者益力,四海为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的景象。
这种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索取的后果,便使后代子孙们遭受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水土流
失,环境恶化。
从自然因素看,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耐冲性很差,遇水容易变成流泥。
西汉时黄河就有“一石水而六斗泥”之称。
黄河流域受东亚季风的影响,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容易发生洪流。
当黄河流出山地进入平原后,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河底,河床逐渐抬高,成为“悬河”(地上河)。
从高中历史课本中西汉、东汉时期的全图,北宋、南宋时期的形势图,明时期全图以及鸦片战争形势、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等图中,均可看出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造成的决口、改道而使黄河走向发生的变化。
通过以上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历史考察,不禁引发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
过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讨论,到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层面就结束了。
其实还有相当大的、相当重要的一块没有接触到,而这又是不能被遗忘的角落,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是因为:一,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永远是养育人类的母体,人只能在大自然提供的限度内获得发展。
二,更切近的原因,是由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球性制约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冲突和战争的根源。
或许新世纪以前,人们还沉醉在改天换地、从大自然摄取越来越多财富的豪迈气概和兴高采烈中,但是随着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工业机器无休止的开采,人们似乎在一天早上突然发现: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热带雨林减少、土地沙漠化、酸雨连绵、温度上升、臭氧层出现空洞、资源浪费严重、生物多样性失衡、人为自然灾害频繁……种种环境问题在向人类逼近。
人与自然的深刻矛盾,加剧了人与人的社会矛盾,给社会调整和人类和平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动乱之源。
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形成了乐观和悲观两种前途并存。
资源的匮乏,加大了分配的畸形,破坏了社会的有序组织,刺激了盲目生产和恶性开发,这个结果又反过来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恶化。
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像一条越勒越紧的绳子,套住了人类发展的咽喉。
这是一个恶劣的悲观的前途。
人类必须为自己的愚蠢和盲动付出代价,忍受巨大的牺牲和痛苦。
但是,现在人类也并非一筹莫展,无所作为。
也许,正确的出路还在于马克思指出的实践观,即人的改变和环境改变的一致性。
其中,人类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科学技术,无疑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科学技术曾经是,现在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人类破
坏大自然的“帮凶”,但也只有科学技术能够阻止人类对大自然的彻底破坏。
人类不可能在“恶”之外去寻找除恶的方法。
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例如超导体技术,能够使人类极大地节省资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协调好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使自然得以良性再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永恒美丽的家园。
但是,科学技术不能作为外在于人的力量发挥作用,它必须掌握在热爱自然,也热爱人类自己的人手中。
所以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人类应该不断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情,提高对爱护大自然重要性的认识。
这样,人类才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教育在人类拯救自己的命运中发挥着强大作用。
教育通过调整人与自己的关系,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争取一个光明的前途。
因此,除了认识大自然和爱护大自然外,还要加强尊重大自然和感激大自然的教育。
就是说,不仅把大自然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和保护,而且要把它当做人类的朋友、当做一个榜样来学习,学习它生生不息、内在和谐、大德大美的万千秉性。
我们太习惯于欣然接受大自然的种种恩惠和赏赐,却不习惯于作出应有的感激和报答,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感谢养育之恩是理所应当。
教育要培养人们特别是新一代人感激大自然,从内心深处培育一种感恩戴德、毕恭毕敬、侍奉如母的虔诚感情。
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在漫长历史中创造了无数瑰宝,黄河两岸遍布灿烂辉煌的文化。
在近代,人们以一种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方式追求眼前的利益,导致黄河无法承受。
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频繁断流,小水大灾,生态环境退化等方面的危机。
因此,我们应在充分考虑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统筹考虑生态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关系的同时,大力推行节水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望未来,我坚信,经过我们矢志不渝的努力奋斗和不断探索,黄河一定会实现长治久安,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时代一定会到来,中华民族这片古老的土地一定会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