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A卷)
2008年高考广东卷文科基础(历史部分)(教师版)
2008年高考广东卷文科基础(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0分)1.(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19题)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与居住区隔开②有专门官员管理③又叫草市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点拨】周秦至唐对市实行严格的限制:市场活动有时间和空间(市与民居分离,县以下禁止设市)限制;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商业贸易受政府直接管理与控制。
草市是城外的市井统谓。
【结束】2.(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0题)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A.汉B.唐C.宋D.清【答案】D【点拨】道光年间,徽剧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
【结束】3.(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1题)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
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答案】C【点拨】依据材料中有效信息“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朱棣起兵,占南京,夺帝位”可以判断。
【结束】4.(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2题)“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成立初期【答案】C【点拨】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中华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结束】5.(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3题)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我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答案】D【点拨】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A卷)
节日由来国外儿童节活动国际儿童节[1]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屠杀有关。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
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
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利迪策村屠杀时的6月的第一天为国际儿童节。
当时的很多国家表示赞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
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
因此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决定,将每年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
编辑本段首次提出192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国际儿童节”的概念。
儿童节这次大会有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
宣言中,对于儿童精神上应有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危险工作的避免、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以及怎样救养儿童等问题,均有热烈讨论。
自此次大会后,一方面藉以鼓舞儿童,让儿童感到幸福、快乐,另一方面也为引起社会重视与爱护,各国政府都先后规定“儿童节”。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江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族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7.如果看到如下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轩D.严复8.至20世纪初,“外贷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B.洋布广告充斥C.洋布引领时尚D.洋布价格低廉9.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10.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11.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008 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及答案-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5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
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3-4题。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5-7题。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C.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8-11题。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A.北半球、10月B.南半球、5月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40 °°~55°°~15°°~70°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解析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标准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字音,这是基础,(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项yì/yì tī/tí mǒ/mā;D项pàn/bàn îu/shū sâ/sài)【高考考点】对新课标所要求的注音要求掌握!!【易错提醒】 A项和B 项考生容易判错!!【试题解析】 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群众普遍不满。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高考考点】成语是基础!【易错提醒】对成语也是不能理解!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标准答案】D【试题解析】A“反而”使用不当;C“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D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文科综合(历史部分)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4.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龚自珍8.洪仁开C.李鸿章D.严复15.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16.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
列宁所指的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17.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l93个,l997年为668个。
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
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C.沿梅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8.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
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
”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体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D.君主的统治必须高乎道德19.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已听不见“公民”与“女公民”的称呼,彼此称“先生”、“夫人”或“小姐”。
人们不再吃“平等面包”,“革命广场”改称“协和广场”。
这些变化说明当时的法国A.社会秩序趋于常态 B.经济生活恢复正常C.王党势力重新抬头D.男女社会地位平等20.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l/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l/5以下。
2008年高考试题——文综(全国卷2)含答案和详解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解析读图l.完成1~2题图1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①B.②C③D.④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0.05km2B0.5k m2C.5kim2 D.50km2[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考查,直接运用的知识是分析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缩小范围B、D中选择,但此题中问到了平均坡度最大的地区,需要考虑起止点的高差,运用原理,水平距离相同,相对高度越大,坡度越大。
故1题选D选项。
在图中找到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结合比例尺,估算出边长为2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最接近A选项[点评]此组题考查了等值线类型中最典型的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分析、判断、计算能力,在基础知识基础上,考查学生的能力又有所升华,起到了高考试题选拔人才的目的。
难度适中。
[参考答案]D A图2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目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完成3~5题。
3.图中a、b、c分别代表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4.该生态工业园区中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5.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A.晋南B.粤北C.冀东D.闽西[解析]第3题中的a与图中各个产业都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性,肯定是电厂,再在A与C中衡量,考虑到太阳能的加入是晒盐的主要因素,答案即得。
结合第4题中的选项,去关注产业链中各个箭头的示意。
图示中反映该地临海、化工发达,盐业也很突出,这一点尤其重要,还要注意到闽西并不临海。
[点评]此组题考查了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的相关知识点,更要注意的是,考生要在图示中找到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必然与因果关系),试题较为简单。
[参考答案]C B C图3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2008年广东高考文综试卷和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08年高考试题——广东卷政治一、单项选择题6.2007年美国发生的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事件是( )A.信用卡拖欠危机B.投资过剩危机C.消费信贷危机D.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8.没有稳定收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因为银行信用卡是( )A.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房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B.商业银行对拥有房、车等资产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C.商业银行对年满18周岁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D.商业银行对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9.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A.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C.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D.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10.2007年5月30日,我国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率由1%调整为3%,当日沪深两市跌停个股约860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收入政策B.货币扩张政策C.财政政策D.货币紧缩政策11.近年来,国内网站纷纷开设“两会直通车”、“网上大会堂”等论坛,网民热论国是。
这表明( )①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族化②政府应认真对待和采纳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③网络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④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③④12.某县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县政府推动该县各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工作、加强待业自律,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大为减少。
这说明( )A.建设有限政府,应逐步弱化政府职能B.政府应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民服务C.政府应承担尽可能多的管理职能D.行业协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13.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选举法的修改列入2008年立法计划,衽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A卷)
2008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2、符合右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A、西周B、西汉C、晋D、宋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度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宋作文巧。
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无民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
该推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绪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5、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6、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大新;新则再吾太旧。
”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胡适7、《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上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历史部分试题分析
中考高考研究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历史部分试题分析宋惠敏(承德市第一中学,河北承德067000)关键词: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历史试题;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01O X(2008)09一0017一04一、试卷结构(一)试题总体分布。
本试卷300分,历史科占100分。
其中,第一卷客观题占48分,包括第12—23题,共12道题,每小题4分;第二卷主观题占52分,包括37题和39题的第(1)(2)两小问,其中37题32分,39题20分。
(二)试题的内容结构。
试题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部分内容。
中国古代史部分:2006年的中国古代史32分主要分布在主观题上,客观题上基本没有涉及,占卷面总分值的32%,比2005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2007年试题中的12分分布在客观题,20分分布在主观题,总分值与2006年相同;2008年较前两年本部分分值增加到40分,其中,主观题分值共36分,占总分值的40%。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全部分布在客观题13~18题上,合计24分,占总分值的24%,与往年有所降低。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布在客观题的12小题、主观题37题和39题,共40分,占总分值的36%,与去年持平。
(三)试题结构及考查功能。
从试卷结构上看,与以往相同。
仍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
从考查功能看,仍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考查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四个层次。
命题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立意,将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的思想。
二、试题分析(一)选择题。
选择题在2007年打破以专题考查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命题不再以专题形式出现,增加了知识的覆盖面,从而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12题考查地名与山水之间的关系。
这既是历史的常识知识,又可以说是文学知识。
这就需要考生要有相当的文化史功底。
2008年广东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B 戊戌政变的内幕 .
C 台儿 庄 战 役 的 详情 .
D 辛亥 革命 的情景 .
C 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
D 崇 尚理学 的社 会 规 范 .
9 八 七会议 在 《 . 告全体 党员书》 中指 出 : “ 在
严重 的环境下……我们要整顿 自己的队伍 ,纠正过去
严 重 的 错误 ,而 找 着 新 的 道 路 。 “ 去 严 重 的错 误 ” 过
与 焉 。 为此 ,他 主 张 ”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 地 区性 社 会 分 工 扩 大 .
C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
D 农 耕 经 济 高 度发 展 .
3 假 如你为一部 以唐 玄宗 时期 为历 史背景 的古 . 装 电影担 任历史顾问 ,你认 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
实 的 一项 是
维普资讯
考弱
。 。— 。 。 。‘ ‘。 — ’
l
20 0 8年广东高考历 史模拟试题
本试 卷分 第 1 选择题 )和第 Ⅱ卷 ( 卷( 非选择 题)两部 分 ,共 1 0分 。考试 时 间 10分钟 。 5 2
第一卷 ( 选择 题 共 7 5分 )
度 的说 法 ,不 正 确 的是
D 长安 城 里 有 很多 外 国商 人 . 4 时 代 变 迁 会 影 响 书 法 风 格 的 变 化 。 下 图 书 法 .
学正在悄然兴起 。下列主题适合 当前我们 以口述史方
式 进 行 研 究 的 是
A 巴黎 公 社 的诞 生 .
反映 的最突出的社会特征是
A 开 拓 奔放 的时 代 风 貌 . B 世 运 转 衰 的 社会 趋 势 .
反 映 了
命则出于他 的推荐 ,……”文 中所指的制度是 A. 汉代内外朝 C 明代内阁制 . B 唐代三省制 . D 清代设军机处 .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参考答案(仅供参考)1.D(A项分别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项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项yì/yì tī/tí mǒ/mā;D项pàn/bàn òu/shū sè/sài)2.D(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群众普遍不满。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3.B(A“反而”使用不当;C“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D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4.B(按总分结构排序。
)5.C(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6.A(A于是、就;趁机。
B跟、同。
介词。
C来、用来。
连词。
D到。
介词。
)7.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8.C(A“厉武将军”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
B文中“被皇帝赏识”并非因“蒙冤不会忍气吞声”,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
D把“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9.访练兵简卒/ 欲宣力中原/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善于抚纳士众/ 皆为致死/ 闻敦有不臣之心/ 访恒切齿/ 敦虽怀逆谋/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翻译(1)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2)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10.(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海南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新课标)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读图2 ,完成6~7题6. 根据图是信息可以推断,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7. 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3,完成8-9题8.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 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 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9.甲、乙两类企业相比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10.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11.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12.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从新课程三维目标看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
( ) 材 观 向课 程 观 转 变 一教
试题 与 课 本 的关 系 是 高 考 命 题 无 法 回 避 的 问题 。 “ 教 题 中 表 现 为 , 供 了不 同 于教 材 的 历 史 认 识 , 选 择题 第 1 、 脱 提 如 6 材 ” 题 既 是 高 考 能 力 考查 的 内 在 要 求 。 是 课 程 改 革 带 来 的 1 、8题 , 现 了政 治 民 主 化 的视 角 。 时 , 试 题 情 境 的 编 制 命 也 7l 体 同 在 必 然 反 映 。综 观 今 年 的试 题 . 题 者 在 教 材 观 上 实 现 了转 变 . 上 , 根 有 据 , 虚 妄 杜 撰 ,历 史 味 ” 浓 , 命 有 不 “ 很 如第 3 、9题 在所 73
考 试 与 评 价
彬; Z 表乳; j 花
2 0 年第 6期 o8
从新课程三维 目标看 2 0 0 8年 高考历史试题
方 仙 莱
( 州市教 育教 学研 究 院 ,浙江温 州 3 5 0 ) 温 2 0 0
摘 要 :0 8年 高考 全 国文 综 卷 I历 史 试题 较好 地 体 现 并 有 效 检 测 了新 课 程 的 三 维 目标 , 考 查 内容 上 , 20 在 强调 的 是 历 史课 程 知 识 而不 是 历 史教 材 知 识 , 考 查 思路 上 , 求 与 新 课 程 的教 学 思路 对接 , 在 力 强调 对历 史 学 习能 力 、 方 法 和过 程 的 考 查 , 考 查 目标 上 , 出历 史教 学 的 思想 教 育 功 能 , 养 中 学 生正 确 的 历 史 价 值 观 , 整 体 设 计 上 , 在 突 培 在 追 求 学科 内和 跨 学 科 的 综 合 , 出 对 学 生的 综 合 能 力 和 综 合 文 化 素 质 的 考 查 , 既 是 选 拔 考 试 对 课 程 目标 在 考 突 这 试 中的 确认 , 也是 “ 学 指挥 棒 ” 中学教 学的 引导 。 教 对 关键词 : 高考 评 价 改革 : 新课 程 三 维 目标 作 者 简 介 : 仙 来 (9 8 ) 男 , 江 温 州人 , 州市教 育教 学研 究 院教 研 员 , 方 16 一 , 浙 温 中学 高 级教 师 , 究 方 向 : 中 历 史 研 高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含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一一”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 _____________ 翻身上车,扬长而去。
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B. 怨声载道C.义无反顾D. 怒形于色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像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万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4把下列句自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来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高考 文综历史备考复习
烹饪技艺发展
3.关注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比较、评论等)
【2008年 全国文综Ⅰ卷· 3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 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 口答诸经大义 答时务策三道 十条 之一及《孝经》《论 语》《尔雅》,每经 帖十条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 作计、赋、文 作时务策五道 各一篇 之一及《尔雅》,每 经帖十条
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 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 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不得 直译或摘抄原文)
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
本题要求考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 第一层次信息: 第二层次信息:
宴饮时,按身份(等级)
分配食品;
饮食之礼起到加强
宗族团结、沟通社
食具有筷子、叉子;
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 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 饮食的行为有礼仪要求。 (8分)
⑤ 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2.答案分层次设计
(1)前结构层次 (2)单点结构层次 (3)多点结构层次 (4)关联结构层次
(5)抽象拓展层次
【2006年广东单科· 26】 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 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 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 干饭类食品;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 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梜:筷子) ——摘自《礼记》 材料四: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文综历史 备考复习
一、2008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特点及备考建 议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l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
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
”该著作的作者是A.姚莹B.徐继畲C.郑观应D.严复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选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D.耶松船厂15.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
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让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
这说明陕甘宁边区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C.实现了国菇两党党内合作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
这一评论指的是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考广东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扁,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三省六部制D。
内阁制2。
符合右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A。
西周B。
西汉C。
晋D。
宋3。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他所反对的是A。
民主共和制度B。
中央集权制度C。
专制主义制度D。
君主立宪制度4。
齐国管帅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宋作文巧。
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无民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
该推断A。
材料充分、理解准确一绪论合理B。
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
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
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5。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程颖C。
朱熹D。
王阳明6。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大新;新则再吾太旧。
”该思想家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严复D。
胡适7。
《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的主要目的是A。
提倡民主自由B。
宣传排满革命C。
倡导个人崇拜D。
反对帝国主义8。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
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C。
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9。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上布者渐多。
”B。
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自外洋火水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10。
“尽管他衣着简要,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
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
”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A。
民族主义者B。
专制主义者C。
自由主义者D。
布尔什维克主义者11。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空。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12。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
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
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
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13。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A。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
“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
“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4.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
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B。
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国家改善关系C。
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15。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
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
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
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16。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
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A。
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市B。
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
斯巴达的民主传统D。
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17.15世纪,意大利人是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番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A。
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B。
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C。
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D。
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18.18世纪,西方人所谓“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
“乌木”是A。
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B。
对非洲黑人的蔑称C。
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D。
对美洲棉花的反称19。
从路易十六召开一级会议的目标看,一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A。
审判重大案件B。
行政管理C。
批准征收新税D。
制订法律20。
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发明家”是指A。
科学社会主义者B。
空想社会主义者C。
巴黎公社领导人D。
第一国际领导人21.19世纪,西方人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
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A。
牛顿B。
达尔文C。
爱因斯坦D。
伽利略22。
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列地名变更:①彼得格勒→列宁格勒②沙皇村→儿童村③勃列日拉夫→切尔内④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
以上地名变更的先后顺序是A。
②①④③B。
②③④①C。
①④②③D。
①②③④23.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
”能够和这一情境联系起来的是A。
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B。
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C。
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D。
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24。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
贸易保护主义的前端已被革除B。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C。
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消弱D。
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25。
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A。
古典主义B。
现实主义C。
现代主义D。
浪漫主义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是选做题。
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
26。
(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农民家庭是五口之家问题:(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额。
(2分)(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在一起夜织。
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成。
(3分)(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
根据材料和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
(3分)(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5分)27。
(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个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
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民俗为合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必久安。
—————据当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
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材料三]1958年美国入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
④赞赏时期(1937-199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问题:(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4分)(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5分)(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和⑥两个阶段“中国形象”形成的政治背景。
(4分)(4)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28。
(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救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浣志华祭《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问题:(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分)(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4分)29。
(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
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待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材料二〕到1807年,在运到英国的绵花中,有60%来自美国。
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绵花的主要供应地。
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绵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问题:(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
(4分)(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
(4分)(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
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
(4分)30。
(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
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
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伪造平等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