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几类探究题分析-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探究题

初中化学探究题

【提出问题】如图所示,在空气放 置一段时间的干燥剂的的成分。
【实验验证】
涉及氧化钙、氢氧化钙、 碳酸钙的检验
由以上例题的分析可以看 出,其实探究就是利用物 质之间性质的差异性进行 的复杂的鉴别
2、反应无明显现象,探究反应的发生
1、二氧化碳和水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 3、氢氧化钠和盐酸
2、根据现象判断一定有什么,一定没有什么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 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废液浑浊并呈 红色,可知废液中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思维过程: NaOH+HCl=NaCl+H2O 1、写方程式得知 2NaOH+CO =Na CO +H O 2 2 3 2 反应后生成什么 Ca(OH) +Na CO =CaCO ↓+2NaOH
3、反应后废液成分的探究
反应后废液的成分是什么?
情况一 情况二
恰好反应---只有生成物。
过量反应--- 生成物和 过量反应物
生成物一定有 反应物可能余
肯定有的是可溶性的生成物
可能有的是可溶性反应物之一 反应后废液的成分是什么?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
实验探究
1、物质的变质程度
【提出问题】:试剂瓶中熟石灰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 假设一:Ca(OH)2 假设二:Ca(OH)2和CaCO3 假设三:CaCO3 【实验验证】:
没有变质 部分变质 全部变质
涉及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检验
【提出问题】:试剂瓶中氢氧化钠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
2、设计特殊装置进行对比试验
(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前后产生压强差的)

实验探究题(第2课时)-2022年中考二轮化学

实验探究题(第2课时)-2022年中考二轮化学

初中化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第2课时)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练习1:(2021遂宁)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化学兴趣小组认为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实验室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小组同学对吸收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CO 2与NaOH 溶液反应会生成Na 2CO 3,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会继续反应生成NaHCO 3。

(2)NaHCO 3溶液呈弱碱性,一般不与CaCl 2溶液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3)CaCl 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猜想①NaOH 、Na 2CO 3 猜想②Na 2CO 3 猜想③Na 2CO 3、NaHCO 3 猜想④NaHCO 3的种类不同。

④无①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反应物的量不同,可能导致生成物的种类不同。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练习2:(2021烟台)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还发现了双青蒿素。

查阅资料可知,双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为测定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一所示的实验。

(装置气密性良好)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将7.1 g 双青蒿素放在装置C 玻璃管中,燃烧至无固体灰分残留。

(1)装置A 、B 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填序号)。

①足量NaOH 溶液、足量浓硫酸 ②足量浓硫酸、足量NaOH 溶液(2)装置F 可吸收从装置E 的气流中带出来的少量水蒸气,生石灰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讲义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讲义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讲义201年初___九年级专属讲义课题: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日期:201年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目的→装置步骤的分析→实验的变量→现象→注意事项(操作是否可行)知识点一: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着火点。

说明: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缺一不可)。

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I。

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Ⅱ。

关闭K1,打开K2,通人O2,观察现象;Ⅲ。

……1) 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 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步骤Ⅲ,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___________(填序号),可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A。

细铁丝;B。

硫;C。

水;D。

食用油。

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木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I。

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

……III。

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

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 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通过步骤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专题题库∶探究题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题库∶探究题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只含有Na2CO3、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取5g样品,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如图,试计算:(1)其产生______g二氧化碳。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答案】(1)1.76;(2)84.8%;(3)10%【解析】(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76g;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117 44X y 1.76g106/44=X/1.76g 117/44=y/1.76gX=4.24g y=4.68g(2)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24g/5g×100%=84.8%(3)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4.68g+(5g-4.24=5.44g溶液的质量为:51.16g+5g-1.76g=54.4g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44g/54.4g×100%=10%2.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

(提出假设)假设(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H2O。

假设(2):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Na+。

假设(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

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说明假设(1)不成立,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雨认为向实验步骤(1)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她的观点吗?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及解析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及解析
(3)若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试管口应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老师指出装置图F有错误,要改正错误需要操作的旋钮___________(填字母)。
(4)如果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应将长颈漏斗换成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瓶内气体主要为氮气,说明氮气不溶于水,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能燃烧;
(5)若将红磷换成碳粉,碳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无明显变化,不能完成实验测定。
27.(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制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对比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拓展探究:Ⅰ.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应同时加入,故方法为:分别用注射器吸取等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同时注入两支试管中;
Ⅱ.由图可知,加入氯化铁溶液后,压强明显增大,说明FeCl3溶液能加快H2O2溶液的分解,且FeCl3溶液对浓度大的H2O2溶液分解促进效果更好
①能够说明氧气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______
A MN段B NP段C PQ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_____。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拓展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向另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加上等质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压变化曲线,见图3、图4。请你思考:
【解析】
进行实验: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证明氧气集满;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常温常压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化学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化学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练习
1已知过氧化钠加入水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Na202+2H20=2NaOH+H20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小华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 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 褪为无色。 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只要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 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方案一: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 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生成的氧气使溶液褪色。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向稀 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通入氧气观察溶 方案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液颜色变化
实验设计证明:
① 稀盐酸 ② 大理石 二氧化碳 制取装置 A 浓硫酸 B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C D 氢氧化钙溶液 E 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漏斗 烧杯 (1)写出编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b——————; 2HCI+CaCO3=CaCI2+CO2+H2O (2)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 除去A装置中产生的水蒸气 (3)装置B的作用是:———————————————————— ; (4)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 CO2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说明 ——————————————————————————————— ,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后滴入蓝色石 蕊试纸上,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
请用上图所示仪器分别组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
、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装置。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

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几年南京市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改编、设计的一些实验探究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创新类探究试题创新类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

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探究题一般并不包括所有的探究要素,但上述要求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例1】(2016年南京中考)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探究题的综合题分类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探究题的综合题分类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化学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一的实验(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随着不断加热,试管①里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同时试管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发现通入试管②里的气体有逸出液面的现象,怀疑试管①里还有其它气体生成,比如一氧化碳。

老师首先赞扬小明有科学的质疑精神,建议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展开探究。

请你也参与其中,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还有一氧化碳生成吗?(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一氧化碳生成;猜想二:还有一氧化碳生成(设计方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设计出如图二实验。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小明加大了反应物的用量。

老师提示:先将两个开关都打开,再加热,反复挤压气球一会儿。

老师这样提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先按老师的提示操作,加热一会儿后,关闭开关2。

待充分反应,关闭开关1,停止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逸出液面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逸出液面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猜想二成立(交流与提高)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实验的讨论与分析,认为一氧化碳的产生至少源自两个反应:一是试管内反应物直接反应生成;二是生成物又发生反应而生成。

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想进一步检验该反应的生成物,可选用的药品有________(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②氢氧化钙溶液③稀盐酸④锌粒⑤氯化钙溶液(评价与反思)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感到,正是因为小明具有___________ 精神,我们这次活动才有了更多、更新的收获。

近三年化学中考试题分析

近三年化学中考试题分析

近三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分析(10年、11年、12年)郭艳楠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以取得好的成绩,现将三年来中考化学试题的发展与变化,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三年试题共同点1、试卷结构大体相同2010、2011两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都包括四个大题。

2012年题型结构与分值分布与前两年试题相比,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只是简答题从填空题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道独立的大题,并以2个小题的方式呈现,很好的体现了简答题的特点。

其它的题型均无变化。

2、考试内容及分值分布大体相同近三年的中考试题都覆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五个一级主题,以及其下的23个二级主题的全部内容,初中化学主干知识的覆盖率达到了100﹪。

3、考试内容的分布情况二、各题型考查的主要特点从三年的中考化学试卷来看,知识点基本不变,绝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都能通过中考。

但是题目稳中有变,每年都有新题型出现,随着课改的逐渐推进与成熟,试题的难度也逐年增加。

1、选择题:考查的重点在于化学概念和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实验问题(包含实验操作、实验原理等)的理解,几乎没有化学计算内容。

从思维考查重点看,突出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2、填空及简答题:作为主观性试题的一种主要题型,其考查内容也日趋丰富。

为突出知识的应用,近年填空及简答题命题非常注重试题素材的选择。

试题以生活、科技前沿为背景,不断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突出学科主干知识。

(2)重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

(3)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实验及探究题:认真分析近三年中考实验试题,可以发现,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基础实验题来源于课本:主要围绕初中化学两大气体(O2、CO2)的制法考查,并且由单一逐渐转为全面。

(2)探究性实验题:探究性实验试题一般难度较大,实验方案基本给出,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填出所缺内容。

4、计算及分析题:随着中考改革强调“测试要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以及化学计算强调“用反应事实、化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模拟解决真实的问题”的命题要求。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常考题型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常考题型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常考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物质性质探究:这种题型主要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例如,探究钠、铝、铁等金属单质的性质,或者比较不同金属与同一种酸的反应速率等。

物质制备和分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如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或者分离和提纯物质,如粗盐的提纯等。

化学原理探究:这种题型主要探究化学反应的原理,例如,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或者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等。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合理的化学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等。

实验评价和改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评价和改进能力,例如,评价一个实验方案的优缺点,或者针对一个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等。

以上是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常考题型的详细介绍,学生在备考时需要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同时加强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化学探究题型归纳

初中化学探究题型归纳
行实验探究 , 从而考查对 相关 知识 的掌握情况 。 例题 做 中和反应实验时 , 明将稀 盐酸滴人氢氧化钠溶 小 液中, 意外看到有气 泡产 生。小伟提醒 : 不是拿错 了药品? 是 小 明查 验后 确认药 品没错 。只是在瓶 口发现有 白色粉末状 物质 , 小明认 为是氢 氧化钠溶液变质 了。
也有许多发音 不准 的字词 。如“ (h  ̄ 羊 肉” 涮 sum) 错读 ( ut “ s n 、着 h ) (h 6想” zu ) 错读( a )“ (a ), 错读(h.)等等 。 z o、暂 zn U ” h  ̄ zb , n
针对这些情况 ,我认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任务迫在 眉捷 。 而最应重 视的人群是孩子 。为此 , 学校 成了规范语 言文字的主 阵地。要加强语 言文字规范化 , 必须教育 好学生 。那么 , 这个担
( ) 验② 看到 的现象 是 2实 ( ) 验③看 到 的现象 是 3实 得出的结论是
三 、 究“ 质的变化” 探 物
() 1氢氧化钠溶 液变 质的原 因是 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 已变质。
实验步骤
取少量氢 氧化钠 溶液于试管
中 . 加 浦i
在化学 的学习过程 中 , 常常遇 到这 样一些 问题 : 于有 明 对
在现实生活 中, 人们不注 意汉 字书写 的规 范 , 出现 了好 多 错别字 。 例如“ 与“ 分不清 ,欢度春节” 即” 既” “ 写成 “ 渡春节” 欢 。
给每一位学生 。那么 , 全民族语 言文字规范化整体素质 的提 高
便 指 日可 待 。
有 的教 师不注意字形规 范 , 使用 已被禁止 的简体字 , 把“ ” 如 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试探几类化学探究题的解题策略

试探几类化学探究题的解题策略

试探几类化学探究题的解题策略湖北刘永舜文章来源:2008年下半年度《试题与研究》在新课程的倡导下,科学探究这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成了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由于受纸笔测试的条件限制,以及在大规模考试情况下考查一个完整探究过程比较困难,各地中考探究题,大都在一道化学探究题中只是侧重于考查探究能力的某一个方面,而不求全面考查。

它注重考查的是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如何解答化学探究题,不少同学感到困难。

实际上化学探究题一般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化学的一些基本规律,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是可以顺利解答的。

本文结合中考几类典型的化学探究题,对解答这类题的策略和方法作些探讨,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原型引申型探究题,采用类比迁移,紧扣性质,循序答题的策略中考中,常常有这样一类探究题,它借鉴教科书中比较典型的“活动与探究”中的素材和探究方法,以它为原型,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引申设计出一个新题,相对完整地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对这类题,我们的解答策略是类比迁移,紧扣性质,循序答题。

例如,关于“苹果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题,就是一道原型引申、体现科学探究步骤的典型探究题。

[例1]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

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

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初中化学探究题分类评析

初中化学探究题分类评析
溶 液 变 为蓝 色 , 色 固体 全 部 溶 解. 黑
要注意 实验条件 的公平性 , 选项 C改变金 属种类 , 如
控 制 反 应 溶 液相 同 , 于合 理 方案 . 属
答 案: D 三 、 结 论进 行 反 思 与 评 价 , 查 学 生 对 科 学 方 对 考
法和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3 小刚在化学实验 室里发现 : 例 1 盛放 Na OH 溶液的试剂瓶 口和橡皮塞上出现 了一种 白色粉末 , 对 这种 粉 末 的 成 分 , 们 做 了 如 下 猜 想 : 可 能 是 他 ①

对所提出的 问题 及猜 想与假 设进行 解释 。 从
中获 得 正确 的结 论
【 1 小 亮 和小 伟 两 位 同学 对 碱 式碳 酸铜 例 】 [ u ( O3受热完全分解后 的黑 色固体产物 的 C z0H)C ]
成分进行 了讨论. ()i 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加热产物做出 了以 1/ 亮 x 下猜想 : ①可能是单质碳 ; ②也可能是氧化铜 ; ③还可


) .
论. 中没有意义的是( 其
甲同学推测该气体可 能是 H , z 并收集气 体用
点 燃 法 检 验
B 乙同学猜想该 C Cz u 1溶液显酸性 , 并用 p 试 H
纸 检 测
C 丙同学用 锌粒 与该 C C 溶液反应 , . u1 观察是否 有气泡产生 n 丁同学用 镁粉 与该 C Cz溶液 反 应 , u1 观察 产 生气泡 的快慢 评析 : 该试题情境 源 自探 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实验 中的 某一异常 实验现象. 这样的问题 情境 既具 有探 究 的价值也具有可探 究的空间. 在题 给情境 下, 单纯从元 素 守恒的 角度 考虑 , 若 产生的气体 可能性 很 多, 如氧 气、 氢气、 氯气等 , 若 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1)。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些缺点,如操作不方便、容易受到干扰等。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拉瓦锡的方法,使用汞作为吸收剂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实验中,首先将一定量的空气通入装置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汞,在摇动装置后,汞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最后测定汞的体积变化来计算氧气的含量。

这种方法准确可靠,且操作简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二、应用类探究试题应用类探究试题主要涉及化学知识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尤其是对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的理解程度。

解答应用类探究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第二,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设计实验方案或计算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或计算。

第四,根据实验结果或计算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最后,对实验或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实验或计算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例2】(2017年南京中考)某地区的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氟化物,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饮用水中适当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可以减少水中氟化物的含量。

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经典赏析】氟化物是自来水中的一种常见的污染物,长期饮用含有较多氟化物的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而氢氧化钙可以与水中的氟化物反应生成难溶的氟化钙沉淀,从而减少水中氟化物的含量。

这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2HF → CaF2↓ + 2H2O。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我们可以进行实验。

首先,取一定量的自来水,测定其中氟化物的含量。

然后,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搅拌均匀后,过滤掉沉淀,测定过滤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通过比较两次测定的结果,可以验证加入氢氧化钙后水中氟化物的含量确实有所降低。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中氟化物的含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探究题】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探究题】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制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写化学式).(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 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答案】CaO+H2O=Ca(OH)2 CaCO3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Na2CO3、NaCl;NaOH Ca(OH)2、CaCO3【解析】【分析】【详解】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3)②中,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反应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4)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F中含有Na2CO3,同时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NaCl;还可能含有①中反应生成的NaOH;解释与结论:样品中含有0.2g碳酸钙,如果除去碳酸钙外全部是氢氧化钙,则氢氧化钙质量为:0.94g-0.2g=0.74g,氢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经过反应后全部转化到滤渣E中。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整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整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整理)的全部内容。

1、阳光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中Fe2O3(样品中杂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参加反应)的质量分数,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应先挤压鼓气球持续一段时间,其目的是;(2)A装置的作用是;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C装置中的现象是;(3)反应前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为5g,完全反应后C装置增加了1.35g,则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4)若省去D装置,则实验所测定的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比实际的质量分数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红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往生成物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物中没有CO32-(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性;[表达]由实验探究和资料的查找,同学们知道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氧气,请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几类探究题分析
在新教材中,探究性实验占相当大的比重,新教材大力提倡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中考试题的设计上占的比例相当大。

想要落实这一化学实验教学目标,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探究精神,贯穿探究过程,使学生遇到探究性试题有章可循,有方法去突破,找到解题的有效途径,做到由此及类、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对初中化学中几类常见物质性质探究题进行分析。

一、C、Fe、Cu、FeO、Fe2O3、CuO等物质性质的探究题对碳的探究一般考察木炭的颜色,与氧气的反应及它的还原性。

对铁的探究一般考察它与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及亚铁盐溶液的颜色。

对铜的探究考察铜的颜色、及与氧气反应后得到的氧化铜的颜色且铜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置换反应。

对FeO、Fe2O3、CuO等物质的探究主要考察本身的颜色以及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而溶解后溶液的颜色。

一般以填写实验报告册的形式给出,让学生根据猜想填写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由现象得出的结论。

常见的现象:对碳而言与盐酸、稀硫酸不反应常说黑色固体不溶解,它的氧化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对铁而言它比较活泼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常说黑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FeO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
变为浅绿色。

CuO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Fe2O3与酸反应红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所以针对不同的猜测,叙述的现象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中,即把握好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描述正确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举例如下:第一题: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保质期更长一些。

甲、乙、丙同学为了探究“脱氧剂”的成分,从某食品厂的月饼包装袋中取出“脱氧剂”一袋,打开封口,将其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粉末、红色粉末各是什么?猜想:甲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也可能还有少量的活性炭粉,红色粉末是氧化铁。

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活性炭粉,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1)、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正确。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写以下实验报告:实验步骤预期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析:此题联系生活实际“脱氧剂”,考察C、Fe、Cu、Fe2O3、CuO的性质。

“脱氧剂”常温下应该能与氧气反应,而铜在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氧化铜又是黑色的且铜生锈后的物质是碱式碳酸铜为绿色的,所以脱氧剂与铜、氧化铜无关。

铁生锈后生成物的
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红色的粉末,故甲、丙的猜想不对,乙是正确的。

那么针对乙的猜想进行实验即是考察Fe、Fe2O3、活性炭的性质。

可利用Fe、Fe2O3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活性炭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所产生的不同现象加以说明。

(对于铁粉也可以用磁铁吸)第二题: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察时,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木炭粉或者是这两者的混合物,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

某同学探究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假设1:黑色粉末是木炭粉;假设2:;假设3:;(2)〔设计实验方案〕:他对实验进行了一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① 假设1成立② ③ 假设1成立(3)〔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黑色粉末为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4)〔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作了如下实验:将此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木炭粉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请你回答: ①烧杯中( 填“有”或“没有”)不溶物.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此题仍然是一道有关C、CuO的性质探究题。

木炭粉和氧化铜均
为黑色粉末,所以假设时,可以是它们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它们的混合物。

对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区分上只能利用其化学性质的差异来进行,最常用的就是用酸来区分,木炭粉不溶于酸(即不与酸反应),氧化铜溶于酸且所得溶液为蓝色,所以填写实验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拓展考察碳的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的固体是铜。

剩余的固体成分有两种可能(因为木炭粉无剩余),一是只有铜生成,二是在生成铜的同时氧化铜剩下了。

那么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加酸没有反应发生,溶液呈无色仍为硫酸溶液;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剩余的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的蓝色溶液,方程式也很自然的就写出来了。

第三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铜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探究实验,其操作过程如下:将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铜片放在酒精等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铜片表面变黑。

因此,小刚同学得出结论:铜片在加热条件下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铜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酒精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碳单质)请你加入该小组的探究活动: (1)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2)请你用一步实验操作验证上述各结论: (3)为避免上述结论的不确定性,要验证在加热条件下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反应,应如何改进上述实验。

分析:此题是课本第一章第三节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变形题。

考察的知识点及解法同上面的第二题。

第四题: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将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混合
均匀后,放入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3—4分钟,冷却后,试管中只有红色物质。

提出问题:试管中的红色物质可能是什么?进行猜想:你认为可能是。

实验方案: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预期的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红色物质放入试管中,。

查阅资料:铁粉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可以发生置换反应。

得出结论:铁粉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此题仍为一道考察Fe、Cu、FeO、Fe2O3、CuO性质的探究题。

加热后只有红色粉末,排除了FeO,因为FeO是黑色的。

反应前是铁粉和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反应后固体为红色可知,生成物是Cu和Fe2O3,因为是置换反应方程式不难写出。

Cu和Fe2O3的验证仍然用加盐酸或稀硫酸的方法,红色固体部分溶解,且得到黄色溶液。

二、有关NaOH 化学性质的探究题氢氧化钠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常见的碱,既是中考的重点、也是热点。

有关它的化学性质在平时的练习,各省市的中考命题中更是屡见不显。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熟悉氢氧化钠与指示剂的反应,它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与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等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可溶性盐类例如铁盐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例如,游泳池里“蓝色水”的探究,工厂排放的污水硫酸铜或氯化铁的探究,都用到氢氧
化钠与铜离子反应得到蓝色沉淀或与铁离子反应得到红褐
色沉淀来说明。

常见探究题分析如下:第一题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指示剂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步骤:① 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② 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pH=7)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③ 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无色酚酞是否变红):(1)实验①看到的现象是;你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②看到的现象是;说明钠离子。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你得出的结论是。

分页:第[1] [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