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合集下载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说教材。

(一)教材公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最后一课。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

这一社会变革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

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各派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已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的黄金时代!本课分为三目内容。

第一目: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主要介绍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

第二目:思想家老子。

主要讲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

第三目:百家争鸣。

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的思想主张。

重点是孔子和百家争鸣;难点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百家争鸣背景、各派思想主张。

(二)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①知道孔子。

②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2、三维目标处理方法:通过设计名片活动了解、介绍孔子,学以致用探究孔子思想在今天的借鉴作用;模拟稷下学宫的历史情境,通过表格法来了解各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四)教学难点难点: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百家争鸣背景、各派思想主张。

处理方法:通过成语故事了解道家的思想主张,避开深奥的哲学原理,取其强弱转化的观点,侧重情感价值观教育;创设情境层层导入化难为简,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设计对比、小辩论等方法,理解、再认、应用百家争鸣的思想主张。

二、说教法1、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以创设“学习环境”为主要任务的理念。

体现了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操作策略,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习主动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的思想。

《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出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

因此,本堂课在设计之时,就是依据这个标准,以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原则,突出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技术手段在辅助知识产生发展和突破重难点的优势。

因为是农村中学,因此在设计之中也考虑设计补充了不少知识点,对一些史料进行了详细说明。

七上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七上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
后世影响巨大,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同一时
期还出现了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谁呢?(学生回答出:老子)
2、思想家老子::(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老子插图及说明文字,了解老子生平)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它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新
支点
将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列成表格,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

媒体教具
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质疑,教师给与点拨。
多媒体课件、有关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家简介、人物图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指黄河。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3、百家争鸣:(板书)
(列表让学生看书来回答表内内容,也可先问学生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最后拿出事先准备的表格来总结。)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反对一切战争,主张“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C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老实,要谦虚好学。
D时常复习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
3)、文化: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由孔子主持编定了哪几部著作?孔子的言行被弟子编成了什么书?(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战国
荀子
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道家
春秋晚期
老子
《道德经》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战国
庄子
《庄子》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
法家
战国
韩非
主张改革、法制,建立中央集权
兵家
春秋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
孙膑
反对空谈主义,提出战胜而强力、故天下服矣
难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备课内容
自我补充
一、板书课题
直接板书课题《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认真看目标,掌握重点内容
三、自学指导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张
儒家
春秋晚期
孔子
《春秋》
提出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任来自刑杀。学习上态度要谦虚老实温故而知新,主张因材施教
战国
孟子
《孟子》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6、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木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
7、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是()
A孙膑B孙武C孟子D管仲
8、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9、下列人物不同类的一项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
课题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主备人
审核人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学派 代表人 时期
孔子 儒 家
孟子 荀子 春秋 战国 战国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思想主张
著作
备注
至圣先 1、提出“仁”,主张爱人;2、注 《论语》 师 意“因材施教”,主张“温故而知新” 1、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 《孟子》 亚圣 2、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轻徭 薄赋;3、主张可持续利用资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能 《荀子》 认识自然规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 互相转化; 治国要“无为而治” 主张“兼爱”、“非攻” 1、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 法治;2、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道 德经》 《庄子》 《墨子》 《韩非 子》 《孙子 兵法》 武圣 道圣
著作
备注
《春秋》 “至圣 先师” 《孟子》 “亚圣” 《荀子》 《道德 经》 “道圣”
道 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兵家 孙武
战国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 《庄子》 治”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 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 《韩非 战国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子》 春秋 《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武圣” 兵法》 晚期
思想主张:反对战争,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 《孟子》 著作: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荀子(约公元前
313年~公元前238年) 名况,号卿。战国时赵 国人。 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
思想主张: “制天命而用
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荀子》 著作:
道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老子(约公元前
571年~公元前471年)姓 李,名耳,字伯阳。 春秋时期楚国人 。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山东省滕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中华文化

山东省滕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中华文化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

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二、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战国时期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通过学生收集《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说其中的含义,锻炼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理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一:教师展示:山东省有孔孟之乡的美誉,是因为山东省是哪两位圣人的故乡?学生:孔子和孟子。

教师:山东省滕州市又是谁的故里呢?学生:墨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秋战国时期这些非常有名望的思想家(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设计,增加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同学们了解身边的历史。

)设计二:教师: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大家知道学习这个词最先是谁提出来的吗?学生:是孔子。

教师:来自于孔子的哪一句名言呢?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温故而知新。

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教师:请同学们参考47页竖体字,说出到底是哪一句名言呢?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教师:学而时习之,即学习也。

第9课_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精品课件

第9课_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精品课件

道家 法家 兵家
庄子 韩非 孙武
孙膑
《孙膑兵法》
时代


学派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代表人 著作或主要观点 物 孔子
《论语》“仁”“为政以 德”、“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战 代表人 物 孟子 墨子
国 主要观点
“仁政” 可持续发展思想 “兼爱”、“非攻”
老子
《道德经》、事物都有对 立面且可互相转化
老 子
主要思想: 主要著作:
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 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道德经》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家
墨子
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
孟子
百 家 争 鸣
儒家
荀子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 赋,爱护自然资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 然规律办事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 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 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 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 日孔林所在地。
日本长崎孔庙
德国科隆孔庙
阅读材料:
• 1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问:依据材料,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提出“仁”的学说
阅读材料:
• 2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 薄赋敛”。 问:依据材料,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 述?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人。名 轲。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 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 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主要思想家、军事家和他们的思想主张,以及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属于思想文化史,在历史发展中,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动荡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大变革时代的表现,同时百家争鸣也为统治者选择治国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三、教学目标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与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通过编制表格,增强学生阅读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对儒、道、法等家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引导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对孔子教育成就的学习,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话剧展示:《孔子设坛讲学》时间:春秋末期人物:孔子(班长饰),弟子1(学生甲饰),弟子2(学生乙饰),弟子3(学生丙饰),众弟子(全班学生饰)场景:孔子高坐杏坛,弟子端坐听讲孔子: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国家只有两个字——“仁”和“礼”!弟子1:请问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孔子:“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

“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弟子2:弟子不明白。

怎么样才能做到“仁”?孔子: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有的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可强加于人。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此乃仁也。

弟子3:那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孔子:不同阶层的人要加强个人修养。

国君要有国君的风度,大臣要有大臣的忠诚,长辈要有长辈的表率,晚辈有晚辈的顺从。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教育思想: (2)因材施教 (3)学习态度要老实 (4)温故而知新
老子(前580年~前500年)
道家学派
《道德经》
塞翁失马
失马――得马――摔伤――幸存
(坏) (好)
(坏)
(好)
对立面
相互转化
百家争鸣
派别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 孙武 兼爱、非攻
笼统反对一切战争 “仁政”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改革; 法治; 建立君主 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五 家: 墨、儒、道、法、兵家 七位思想家: 孔子、老子、 墨子、
孟子、庄子、韩非、 孙武
1、春秋战国时期,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 思考问题的是 ( A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2、下列思想家中,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 利用主张的是 ( D ) A庄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51岁前,主要以教书为业, 后来做了鲁国的司寇,使鲁 国强大起来。但因鲁定公听 信齐国挑拨,孔子遭受冷落。 55岁开始周游列国,14年走 访了7个国家,宣传自己的 政治主张。
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思想:

提出仁的学说,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庄子 《人与自然》主持人:__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法治国 以德治国
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 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 围,请你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 持项目,并说出道理。
①孔子
②韩非子
③孙武
④墨子
⑤庄子
顺应自然 理由_______ 韩非 提倡法治 《法制时空》主持人:_____ 理由_______ 孙武 军事思想 《军事天地》主持人:_____ 理由_______ 墨子 兼爱非攻 《爱心世界》主持人:_____ 理由_______ 《教育论坛》主持人:____ 理由_______ 孔子 教育思想

七上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七上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帛书《老子》
《老子》书影
返回
百家争鸣
学派 儒家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主要思想 “仁” “仁政”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兼爱”、“非攻” 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代表作
《论语》 《孟子》
道家 老子、庄子 墨家 法家 兵家 墨子 韩非 孙武
《老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竞赛
四书—— 五经——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六艺——
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 书(认字写字)、数(算术)
九流——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明清时期以四书五 经为题的文章叫什 么? 八股
《孟子》书影
庄子像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认 为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 鬼神帝,生天生地”,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 见。又以为万物无时不变化推移,原因在于其 内部有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但又认为,事物之 间本质上无差别。要求人们安时处顺,逍遥自 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为文汪洋恣肆,想 象丰富,善用寓言,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 漫主义色彩,颇有艺术价值。
三、百家争鸣
1、墨家:墨子——“兼爱” 、“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2、儒家:孟子——“仁政”、 反对一切战争、合理利用资源。 3、道家: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4、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5、兵家:孙武——“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七年级历史第09课

七年级历史第09课

三、百家争鸣
讨论活动
• 1、“百家争鸣”主要说的是哪些学派的争鸣? • 2、墨家的创始人是谁?主张是什么? • 3、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主要思想 是什么?另一位是谁?提出什么主张? • 4、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谁?有啥观点? • 5、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主张是什么? • 6、谁是兵家的鼻祖?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有 什么主张?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主要内容
•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 二、思想家老子 • 三、百家争鸣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讨论活动
• • • • 1、孔子是哪个时期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什么? 3、孔子在教育上有哪些成就? 4、孔子有哪些著作?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 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 日),名丘,字仲尼,春 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 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 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 成,被后世尊为圣人、至 圣,是“世界十大文化名 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 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 深远的影响。
荀子
庄子 韩非 孙武
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 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课堂作业
• 完成《填充图册》相关题目
谢 谢 合 作
再 见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思想 1、提出“仁”的学说 2、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成就 1、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先后培养弟子三千人。 2、 主张“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 3、 主张谦虚好学。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4、 主张“温故而知新”。要求时常复习学过的东 著 西。 作 1、《论语》——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编写。 2、 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9、中华文化的勃兴2

9、中华文化的勃兴2

全班分为若干小组,研究儒、墨、道、 法、兵几个学派,请用各派观点就战争
及治理国家等问题进行讨。
某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通过时光隧道 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邀请孔子、孟子、韩非子、 孙武四人作为嘉宾参加下列栏目:教育观察、 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
按照他们各自的主张,请你将他们恰当安排到各栏目
知 多 少
少 华作 ? 民为 族一 圣名 人华 夏 孔儿 子女 ,, 了你 解对 多中
孔 子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提出“仁”的学说
孔子思 想的核 心
政治
.主张“爱人” 、“为政以德 教育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因材施教”
.老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温故而知新”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 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 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 权利。 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 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 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韩 国
澳大利亚 美国
北 欧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认为事物都有 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 互相转化
《道德经》
百 家 争 鸣
• 主张改革 • “春秋无义战” “兼爱”“非 “无为而治” 《孙子兵法》 • 提倡法治 • 实行“仁政” 攻” • 可持续利用自 •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 然资源 集权的封建国家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2、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 文化正统思想学说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
A.频繁的争霸战争
C.社会大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说课稿

《中华文化的勃兴》说课稿

《中华文化的勃兴》说课稿范文我讲授的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下面我从教学设计思想(含教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含教育技术的应用)四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这节课。

教材方面:本课主要介绍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主要的思想家、军事家和他们的思想主张,以及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属于思想文化史。

在历史的发展中,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动荡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争鸣局面的形成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大变革时代的表现,同时百家争鸣也为统治阶级选择治国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础。

在教材上,本课既依附于了第7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8 课《大变革的时代》提供的时代背景,又为后边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和汉武帝的思想上的大一统做了铺垫。

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古代社会和当今社会都有这重大影响。

是本册课本的重点。

教学目标方面:知识与能力:掌握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孙武七个人所属学派及主张,重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通过列表培养学生用图表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列表梳理知识的方法。

通过学习理解各大家的思想主张,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了解各家的积极进步思想,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2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教法和学法方面:教学过程:在导入部分我采用以旧引新的复习导入法,由第7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和第8 课《大变革的时代》的政治军事纷争,经济社会的变革引出许多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治世治国的见解。

这种导入从交代了历史背景原因入手,水到渠成。

新授部分,我主张按课本顺序,先介绍孔子,因为孔子是本课的重点,在刚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好,有利于掌握重点知识,我们可以用身边的历史激发学生整堂课的兴趣。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孔子居住的房屋
曲阜孔庙
孔氏家族的墓地
曲阜孔林
孔子后代居住的房屋
曲阜孔府
二、思想家老子
1、老子:姓李名耳、字伯 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 春秋末年楚国贵族,生活 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 会兴起的大动荡时代。是 道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 被记录在《道德经》里。
2、老子的思想:
老子具有朴素辩证的思想,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 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政治上:主张“无为”, 反对任意刑杀。
3、著作:《道德经》, 记录了他的学说和思想。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 题亟待解决。
• 2、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
、墨家
• 创始人:墨子 (名 翟,战国时期鲁国 人,手工业者出 身。)
• 主张:“兼 爱”“非攻”(互 相友爱。反对以大 欺小,倚强凌弱的 侵略,支持正义战 争。)
5、兵家:
• 代表人物:孙武 春秋晚 期的军事家,兵家鼻祖。 军事家孙膑继承并发展 了孙武的军事思想。 • 主张: • 孙武:提出“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 著有《孙子兵法》。 • 孙膑:反对空谈仁义, 提出“战胜而强立,故 天下服矣”,适应了战 国争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 派。 • 注意掌握各派代表人物,尤其是主张。 • 特别注意掌握儒家、法家的任务及主张。
、儒家
•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 国人,儒家代表。 • 主张: • 提出“春秋无义战”,笼 统的反对一切战争。 •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 国,轻徭薄赋。 • 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 时令进山伐木,这样自然 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孟子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 荀子:战国时期又一儒家代表。
第九课、中华文明的勃兴 (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教案一:中华文化的勃兴——古代科技与发明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对中华文化勃兴的重要作用;2. 掌握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骄傲感。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2. 分类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3. 探究中国古代其他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如井冈山水利工程、天工开物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吗?”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四大发明(20分钟)分类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的原理和应用。

4. 探究其他科技与发明(15分钟)介绍中国古代其他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如井冈山水利工程、天工开物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并鼓励学生对中华文化保持骄傲感和好奇心。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2. 实物展示:纸张、指南针、火药、印刷品等;3. 课堂互动环节:问题卡片、小组讨论等。

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 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认识和感受。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或科技展览,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2.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撰写一份关于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研究报告;3. 开展相关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正式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正式

思考:关于治理国家的方法,儒、道、法三家的观点 有何不同?哪一家最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关 于战争,墨子和孟子的观点又有何不同?
1、孟子(儒):倡导“仁政” 庄子(道):“无为而治” 韩非子(法)“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 权。
2、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
孟子:不加区别的反对一切战争
他是谁? 其代表作和生活的时 代是?
孟子
思 想 “春秋无义 战”,反对战争, “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爱护 自然资源
百家争鸣--- 儒家
代表人 荀子 思 想 人能认 识自然规律,按 自然规律办事
百家争鸣--- 道家
代表人 思 想 庄子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庄子主张 • “无为而治” •荀子主张 • “制天命而用之”
• (小调查):你读过《庄子这 本书么,你能给大家讲述其中的 寓言故事么? •
主张学说:
教育成就:
文化成就:
《论语》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3、“三 人 行, 必有我师焉 。” —谦 虚 好 学
论 语 残 页
儒家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老子---
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著作:
思想: 事物有对 立面,对立的双 方可以互相转化。
《道德经》书影
百家争鸣--- 墨家
创始人 墨子 思 想 “兼爱” “非攻”
《墨子》书影 清光绪湖北崇文书刻本。 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 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百家争鸣--- 儒家
代表人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 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 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 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 横家。有相关图书《图说天下国学书院 系列之诸子百家》,动画《秦时明月之 诸子百家》系列第三部也名为《诸子百 家》。
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1: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度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各学派纷纷 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2:宽松的政治环境,新兴地主阶级巩固自己政权需 要大量人才 3:“私学”的出现,孔子开创私学使得收教育范围扩 大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更容易被战国
大思想家
“苛政猛于虎”这则 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 么思想?
“仁”的学说
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想一想,孔子的这些教 育主张,对你的学习有 什么帮助和指导?
这三段话,教育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 习,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 具有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整理古籍 《诗经》、《尚书》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期、楚国 2、创立学派: 道家
3、著作:
《道德经》
4、思想主张: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 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思考问题。
学派 人物 时代 孟子 战国 儒家
著作 《孟子》
主要思想
荀子 战国 墨家 墨子 战国
道家 庄子 战国
《荀子》
《墨子》 《庄子》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民贵君 轻”;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制天命而用之”, 按自然规律办事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②他在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名言,试举两例。

③我们应怎样评价他?
三、问答题
• 19.试简述孔子在思想、文化及教育上 的贡献。
简要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在 科技上的成就
• 天文:1\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 载,都很可靠;我国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 早的确 • 切记载;②历法:相传夏朝就有历法;商朝历 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 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测定 出一年24个节气;③医学:扁鹊是春秋战国 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 病,并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 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思考:关于治理国家的方法,儒、道、法三家的观点 有何不同?哪一家最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关 于战争,墨子和孟子的观点又有何不同?
1、孟子(儒):倡导“仁政” 庄子(道):“无为而治” 韩非子(法)“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 权。
2、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
孟子:不加区别的反对一切战争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思想内容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代表 学派 时期 著作 人物 《 春 秋 》
思想内容
春 秋 儒家
孔 子
政治思想——“仁”: “爱人”,“为政以 德”。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 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可持续发展思想
《 战 孟 荀 孟 国 子 子 子 》
代表 学派 时期 著作 人物 《 道 春 老 德 秋 子 经 》 道家 《 战 庄 庄 国 子 子 》
• 1.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孙 子兵法》 •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 观点(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 3.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 4.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 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5、、下列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 ) 、、下列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 A.兴办“私学” B.“仁政”的学说 .兴办“私学” . 仁政”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 、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 、 7、“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 、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 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 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 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 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 他们克服不足。 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 、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 、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书影 庄子》
主张顺其自然, 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
法家学派创始人
《韩非子》书影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兵家学派创始人 兵家学派创始人
清版《孙子兵法》书影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 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兵家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1、你最喜欢的是哪家的学说? 、你最喜欢的是哪家的学说? 为什么? 为什么? • 2、哪家的学说更适合当时社会 、 的需要? 的需要? • 3、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一校之 、如果你是一国之君, 一班之长, 长,一班之长,你认为应该如何 治理国家、学校、班级。 治理国家、学校、班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 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庄子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韩非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2、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 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些坚硬的牙齿早 就掉了,而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此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用?举例说明 (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主要原因: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 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 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
墨子的“兼爱”与“非攻”;
韩非子的法制思想等
1.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 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 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2.记载了孔子言行的著作是 A.《离骚》 B.《老子》 C.《论语》 D.《孟子》、 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 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文化成就:整理古籍
《诗经》、《尚书》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论 语 残 页
儒家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墨子主要思想:“兼爱”“非攻”
百 家 争 鸣
儒家
孟子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
政”治国,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
道家 法家 兵家
• 1、诸子百家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 会吸收、利用? • 2、儒、道、法三家中,哪一个学派的主张更 容易被战国兼并时期的统治者所接受? • 3、自习课班里常有人说话,假如你分别是儒、 道、法的代表,那么,你会采取何种措施呢? 孔子“仁”的学说与其的教育主张;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孟子的仁政与环保思想;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 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 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爱人” “为政以德”
政治思想: “仁”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成就: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春秋
战国
三变
生产力是根本原因 社会制度的变革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社 会 大 变 革
思想领域的争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朱阳一中 王延玲
1、孔子的生活时代、成就(思想、教育、 文化)、言论集、地位、其学说的影响
2、老子的生活时代、主张、学说集、地 位
3、百家争鸣的派别(墨、儒、道、法、 兵)、代表人物及其生活时代与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