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合集下载

十一五计划

十一五计划

十一五计划“十一五计划”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是我国历次五年规划的第十个五年计划。

该计划涵盖了2006年至2010年的时间段,旨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该计划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和行动路线。

其主要目标是加速现代化进程、促进广大人民的各项利益和提高整个社会的发展质量,达到“两个基本建设”(即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社会服务领域的现代化)。

为实现这些目标,十一五计划提出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发展理念。

该计划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品质、加快形成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内外并举”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推动以人为本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面,十一五计划提出了多项重要措施。

其中包括实施“两个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从高速度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转变,经济结构从重工业、资源型产业为主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建立基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进经济社会统计制度改革,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结合,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振兴。

此外,计划还提出了多项重要任务,包括深化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扩大开放等。

这些措施和任务都是为了确保十一五计划的有序实施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十一五计划”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对国家各项事业的战略指导。

其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在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进步更是空前,对于巩固我国的发展成果、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

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一、背景介绍中国的“一五”到“十一五”规划是指自1953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这些规划旨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五”到“十一五”规划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二、“一五”规划(1953-1957)“一五”规划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首次制定的五年计划。

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恢复战争破坏,加快经济重建和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农业生产,发展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成功实现了农业和工业产值的大幅增长,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二五”规划(1958-1962)“二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在“大跃进”运动期间制定和实施的五年计划。

该计划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和工业生产水平。

然而,由于计划的过分激进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失败,这一阶段的规划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

农业产量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难点和挑战。

四、“三五”规划(1966-1970)“三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制定和实施的五年计划。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政治运动的混乱导致了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三五”规划并未能实现原本设定的目标。

五、“四五”规划(1971-1975)“四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定和实施的五年计划。

该计划的目标是恢复经济秩序,加快经济重建和发展。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农业生产,加强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对外贸易等。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经济逐渐恢复增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六、“五五”规划(1976-1980)“五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定和实施的五年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间跨度为2006年至2010年,目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

一、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的基本思路。

在经济方面,十一五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

实施情况: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全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提高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水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中国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成功地维护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二、农业和农村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富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十一五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发展小城镇,加强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

实施情况:十一五期间,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电商发展迅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同时,中国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全面加强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为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

在社会建设方面,十一五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推进文化创新和惠民文化建设等。

实施情况: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教育事业逐步普及,就业形势稳定,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同时,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恢复了SARS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遗症,宣传爱国卫生运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等。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人左右 。 ’
牌 ,建立一批规 模较大 、 市场相对稳 定的优势农产 品生产基 地, 提高农业 的机械化 、 标准化 、 产业化水平 , 形成具有鲜 明 特色的优势产业 带 ,构建适应 国际化合作 与竞争的农业产业
体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 重 点 开 发 区
农业科技 自主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进一 步提 升 。国家农 业科 技创 新体系基 本框架初步建立 ,科技进 步对 农业增长的 贡献率提高约 5 个百分点 。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 8 亿千瓦 ,耕 种收综合机械 化水平达到 4 ‰ 农机 社会化服务能 力进一步增 5 强 ,安全 生产形势 明显好转 。
力实现以下发展 目标 :
理率达到 5 % 0 ,农村 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 环境 卫生 和村容村貌 明显改观 。
第三章 区域与产业布局 第 一节 区域布局
主要 农产 品供给 保持 平稳 增长 。粮 食播 种面积 不低 于 1 0 3 亿公顷 ,粮食综 合生产 能力达到 5 吨左右 ; 花 、 .3 3 亿 棉 油料和糖料 产量分别 达到 6 0 8 万吨 、 2 0 吨左右和 1 2 30万 . 亿 吨; 蔬菜 、 水果等 农产 品稳 中求升 。肉 、 、奶总产量 分别 蛋
三 、适 度 开 发 区
主要包括农牧 交错区 、 青藏 高原 区 、 土高原 区 、 南岩 黄 西 溶 区 、西北荒漠化地 区 、东北湿地 区 。 功 能定位 : 针对这 些 区域农 业 生态 脆弱 、易 毁难 复和 农村经 济发 展相 对滞 后 的特点 ,在 充分 考虑 国家和 区域 生

维普资讯
农 业和农 村经济 结构 进一 步优化 。农产 品 区域布局 更 加 合理 ,优 势农产 品产 业 带初 步形 成 ; 农业 产业 结构 更加 优化 , 养殖业 占农 业总产 值 的 比重达 到 5% 农村 产业结 构 O;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O年)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O年)

畜禽原良种场 、 畜禽改 良中心 、 种畜禽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 站 建设水产遗传育种 中心 、 良种场 、 原 引种保种中心 、 种 质检测 中心等 。 主 要实施 农作物 种子 工程 、畜 禽 良种工 程和水 产 良种
工程 。
域发展不平衡 、 农业信息进村入 户率低 、 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和
品种区试展示项 目等 ; 建设畜禽 资源场 、 因库 , 基 扩建和完善
主要 实施 农业 标准 体系 、农 产 品质量 安全 检验检 测 体 系、 农产 品认证 体系和优势农产 品标准 化生产示范基 地等项
目建设 。
四 农业信 息和 农产 品市场体 系 农业信 息和 农产 品市场体系是现代 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 重要支撑 。 我国 已初步建立起农 业信 息和农产 品市场体系, 现 代农产 品市场机制和 网络初步形成 , 但基础设施水平偏低 、 区
农业遥感应 用中心和 分中心, 建立地 面样 方县 ; 改造 一批农产
二 农业科 技创新与应用体 系 农业科 技创新与应用体 系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根本保障 。
按 行政 区域布局 , 以农业科研 、 教育及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
体系框架 己基本形成 , 但主体分工 、 学科设置和区域布局等结
种养业 良种体系始终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和 先导 。历 经建国 以来的建 设与发展 ,我 国种养业 良 种体 系框架基本 形 成, 但产业集中度 低,突破性品种少 , 以满足市场多样化 、 难 优质化的需求,加快 良 体系建设 己成 为当务 之急 。 种 重点建设农作物种质 资源保存 与繁殖项 目 、 农作物改 良 中心和分中心 、 国家农作物 良种繁育基地 、 种子质量检测及新
农业遥感监测工程和农产 品批 发市 场等项 目建设 。

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连接农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的重要产业,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快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逐步提高,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加工转化率低,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不高;二是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三是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二、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标是: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农产品加工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具体目标包括:到 2010 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5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 15:1;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 50 亿元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加工产品质量安全。

三、发展重点1、粮食加工重点发展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专用米、营养强化米、玉米深加工等。

推广应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装备,提高粮食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2、油脂加工加强油料品种改良和种植基地建设,提高油料品质和产量。

发展大豆、油菜籽、花生等油料的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的油脂产品。

3、果蔬加工大力发展果蔬保鲜、速冻、脱水、罐头、果汁饮料等加工产品。

加强果蔬加工技术研发,提高果蔬加工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农业部发布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农业部发布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 三十八) 实加 强节能工作 的组织领 导。各省 、 切 自治区、 辖市 直 人民政府 和各 有关部 门要按照本决定 的精神 , 力抓好落实 。 努 省级人
民政府要对本地 区节能 工作负 总责 , 把节能 工作纳 入政 府重要议事
日程 , 主要领 导要亲自抓 , 建立相应的协 调机制 , 并 明确相 关部门 的 责任和分工 , 确保责任到位 、 措施到位、 入到位 。省 级人民政府 、 投 国
培训 、 信息咨询和行业统计等工作 。 各级科协组织要 围绕节能开展 系
列科普活动。 要认真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 活动 , 强 加
经常性的节能宣传和培训。要动员全社会节能 , 在全社会倡导健康 、 文 明、 节俭 、 适度的消费理 念 , 用节约 型的消费理念 引导消费方式 的 变革 。 要大 力倡导节约风尚 , 使节能成为每个 公民的良好 习惯和 自觉
行动。
九 、 叠 组 织啊 导 加
准、 优惠政策 、 供应对象的审核等要严格按照经 济适 用住房的有关规 定执行 。建成的住房不得在经审核的供应对象之外销售。 六、 各级监察机关要会同建设 、 国土等部 门加强 监督检 查。对违
反规定批 准或实施集资合作建房的 , 要严肃追 究有关责 任入的责任 。 对利用职权 及其 影响, 委托代建 ” “ 向开发” 以“ 、定 等方式变相搞集 资 合作建房 , 超标 准为本单位职 工牟取住房利 益的 , 要追究有关单位领
总值能耗指标的审核 , 统计数 据准确 、 确保 及时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
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 计量器具 。 加强能源 计量管理 。 ( 三十七 ) 大节能 宣传 、 加 教育和培训力度 。 新闻出版、 广播 影视、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比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比

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第一篇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四章发展现代农业第五章增加农民收入第六章改善农村面貌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第八章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第九章深化农村改革第三篇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十章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第十一章振兴装备制造业第十二章优化发展能源工业第十三章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第十四章提升轻纺工业水平第十五章积极推进信息化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十六章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七章丰富消费性服务业第十八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第五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十九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二十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二十一章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六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二章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三章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强化资源管理第二十六章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第七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第二十八章优先发展教育第二十九章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八篇深化体制改革第三十章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三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十二章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第三十三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三十四章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第九篇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第三十五章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第三十六章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第三十七章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第十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十八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三十九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四十章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第四十二章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第十一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四十三章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十二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四十四章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十三篇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四十五章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十四篇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第四十六章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第四十七章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第四十八章健全规划管理体制[3]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十三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第一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二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发展理念第五章发展主线第二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六章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第七章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八章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第九章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第十章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第三篇构建发展新体制第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十二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第十三章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第十四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十五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十六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十七章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第四篇推进农业现代化第十八章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第十九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第二十章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第二十一章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第五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第二十二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二十三章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二十四章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第六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第二十五章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第二十六章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第二十七章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第二十八章强化信息安全保障第七篇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第二十九章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三十章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第三十一章强化水安全保障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三十二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三十三章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第三十四章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第三十五章健全住房供应体系第三十六章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第九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第三十七章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三十八章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三十九章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第四十章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第四十一章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第十篇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第四十二章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第四十三章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四十四章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第四十五章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第四十六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四十七章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第四十八章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第十一篇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第四十九章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第五十章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第五十一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第五十二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第五十三章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第十二篇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第五十四章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第五十五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第十三篇全力实施脱贫攻坚第五十六章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五十七章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第五十八章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六十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第十五篇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第六十一章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第六十二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六十三章缩小收入差距第六十四章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六十五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六十六章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六十七章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第六十八章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第六十九章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第十七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七十章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龙 、 贸工农 一体化 ; 拓展农产品市场 , 完善农产
品市场体系 ,搞活农产 品流通 ,大力开拓农产 品国际国内市 场; 拓展农村社 会化服务领域 ,为促进农业发展 、 维护农民权 益、 改善生活条件提供及时有效 的服务 , 不断提高为新农村建 设提 供公共服务的水平 。
三 、 “提 升 ” 战 略
二 、 “拓 展 ” 战 略
水稻 、 麦 、 小 玉米 、 豆四类粮 食品种九 大优势产业带为重 大 点, 以提高 单产 、 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 加快超级稻等高产优质
良种 的选育推广 , 成推 广一批高效栽培 技术和栽培模式 , 集 促 进 良种 良法配套 、 农机 农艺与工程设施结合 , 为提高单产和品 质提 供技 术支撑 。 提高 粮食加工转化 能力 。扶持主产 区发展 以粮食 为主要 原料 的农产 品加工业 ,重 去发展小麦 、玉米 、 薯类 、 大豆 稻 米等精深加工 , 配套 发展粮食烘干等产后处理技术 。 支持主产 区建 立和 改造一批大型 农产 品加工 、种子 营销和农业科技型 企业 。 积极 发展农 区畜牧业 , 带动粮食加工转化增值 。 健全粮 食宏 观调控机制 , 持合理的粮价水平 。 保 建立粮食主产区和主 销 区间利 益协 调机制 ,稳定发展粮食产 业 。 二 、加 快科 技创新 和转 化应用 , 全面 提高 农业技术水 平 加快 构建新型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按 照科学布 局 、优化 资源 、 完善机制 、 提升能力的总体思路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 革 ,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 技创新基地和 区域性农业科 研中心 , 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 中心 ,形成 布局 合理 、功能完善 、 运 转高效 、支撑有 力的农业科研创新体 系和精干高效的成果 转化应用体系 。 改善农业技术创新 的投 资环境 , 强科研基础 加 条件建设 , 引进培养高层 次农业科技人才 , 形成联 合攻关和产 学研 相结 合的有效机制 。 加强农业重大技术 攻关和科 研成果转 化 。加强农业 高新

十一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一五规划纲要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四章发展现代农业第五章增加农民收入第六章改善农村面貌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第八章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第九章深化农村改革第三篇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十章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第十一章振兴装备制造业第十二章优化发展能源工业第十三章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第十四章提升轻纺工业水平第十五章积极推进信息化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十六章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七章丰富消费性服务业第十八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第五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十九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二十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二十一章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六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二章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三章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强化资源管理第二十六章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第七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第二十八章优先发展教育第二十九章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第八篇深化体制改革第三十章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三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十二章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第三十三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三十四章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第九篇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第三十五章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第三十六章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第三十七章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第十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十八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三十九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四十章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第四十二章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第十一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四十三章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十二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四十四章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十三篇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四十五章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十四篇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第四十六章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第四十七章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第四十八章健全规划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全文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全文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全文十一五规划纲要全文十一五规划纲要全文在线阅读十一五规划纲要全文下载(PDF)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说明中表示,根据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审查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纲要(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一、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的“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大型灌区,完善中小型水利设施”修改为“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大型灌区”。

二、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的“加强物种资源保护”修改为“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三、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引导农民合理建设住宅”后增加了“保护有特色的农村建筑风貌”。

四、将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交流制度”修改为“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

五、将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修改为“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的“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后增加了“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七、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增加了“稳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

八、在植保工程中将“建设部分生态和生物治蝗示范基地”修改为“建设一批生态和生物控灾示范基地”。

九、在壮大船舶工业实力中增加了“优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

十、在大型乙烯成套设备中的“推进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和对二甲苯、对苯二甲酸、聚酯成套设备的国产化”中删除了“聚酯”。

十一、将积极发展电力中的“建设金沙江、雅砻江等水电基地”修改为“建设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黄河上游等水电基地”。

十二、将调整化学工业布局中的“关停小型低效炼油装置”修改为“关停并转小型低效炼油装置”。

十三、将鼓励纺织工业增加附加值中的“推进纺织工业梯度转移,提高自主品牌比重”修改为“提高纺织工业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比重”;在“扩大产业用纺织品”后增加了“丝绸”;将“推进纺织工业梯度转移”移至该段的最后一句。

十一五计划

十一五计划

十一五计划十一五计划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指的是2006年至2010年期间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该计划的制定旨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十一五计划中,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

其中包括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家现代化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创新能力。

在农业方面,十一五计划提出了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通过加大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此外,还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工业方面,十一五计划提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国家竞争力。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一五计划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家现代化水平。

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能源和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十一五计划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重点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在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方面,十一五计划提出了加强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创新能力。

重点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繁荣。

通过实施十一五计划,中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范文】市农业局关于“十五”计划纲要、“十一五”规划汇报

【范文】市农业局关于“十五”计划纲要、“十一五”规划汇报

市农业局关于“十五”计划纲要、“十一五”规划汇报关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XX年计划执行和“十一五”规划、XX年计划安排有关情况的汇报XX市农业局根据市人大通知要求,现将农业局执行“十五”计划纲要、XX年计划完成及“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XX年计划安排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十五”计划纲要执行情况“十五”以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坚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对农业各项工作的领导。

农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抢抓农业发展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总体目标,指导全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广应用农业实用新品种、新技术,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推进科技兴农;强化农产品质量建设,提升质量水平;加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力度,狠抓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检和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农业安全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主要体现在: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XX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90不变价,下同)16.81亿元、农业增加值21.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91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6.4%、34.3%、24.5%。

XX年粮食总产量57万吨,亩产431公斤;油料总产5.1万吨,亩产158公斤;粮油亩产总体水平比“十五”初期提高4.9%。

生猪饲养量15.8万头,家禽饲养量1099.2万只,山羊饲养量66.0万只,奶牛存栏量1241头,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17.4%、11.0%、39.5%、1343%。

XX年肉类总产8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7万吨,分别比XX年增长17.3%、9.7%。

2、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XX年农业总产值中林牧渔业产值占55.3%,其中养殖业产值占47.9%,分别比“九五”期初提高8.3和8.1个百分点;种植业优质专用品种比重提高,优质稻米、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油菜种植比例分别达到90%、98%和100%。

平谷区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规划

平谷区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规划

平谷区“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规划第一章“十五”期间的农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1.1“十五”规划执行情况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五”期间,在平谷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有关部门、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平谷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平谷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4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17.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0年的14.3亿元,增长23.1%。

其中畜牧业产值达到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6%。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53元,比2000年增长62.6%。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8万亩,总产3.1万吨;——果品生产快速发展,果树占地面积达到44.8万亩(2004年林业资源二类详查数据),果品总产2.1亿公斤,其中大桃22万亩,总产1.8亿公斤;——蔬菜面积逐步扩大,达到13.9万亩,总产49万吨;——畜牧生产中,生猪出栏43万头、肉鸡出栏690万只、鲜蛋2.8万吨,出栏肉牛2.1万头,羊18万只,肉鸭58万只,牛奶年产量达到0.4万吨;——水产养殖利用水面2.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7万吨;——林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资源总面积达到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49%,林木绿化率达到62.32%。

二、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1)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平谷区形成了符合本地资源特点的农业生产结构,逐步确立了“南菜、北果、全区上畜牧”的整体格局和果品、畜牧、蔬菜、水产及粮食五大支柱产业。

(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推进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在农产品交易中的谈判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3)扶植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全区已有农产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61家,其中加工企业54家,初加工贸易企业7家。

十一五 规划

十一五 规划

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该计划的时间跨度为2006年至2010年,主要目标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

在经济发展方面,"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政策和措施。

首先,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特别是交通、能源和信息化领域的投资。

其次,注重发展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此外,加强农村发展,扶持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提高农村基本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推动服务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在社会建设方面,"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首先,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

其次,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此外,加强农村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金水平,完善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同时,推动城乡发展均衡,提升农民收入,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十一五"规划还强调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提出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加强边防和飞行安全管理,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保障能力,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

总体来说,"十一五"规划是一个全面规划,旨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加强国家安全,中国在这个五年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些成就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支撑。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其中一些规划包括:
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广优质品种等措施,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

3.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从事高附加值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和信贷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融资发展。

总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旨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规划内容

十一五规划内容

十一五规划内容十一五规划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

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建议》稿进行多次讨论,听取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并就《建议》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重大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建议》稿还广泛征求了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党内老同志和十六大代表的意见,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

《建议》形成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比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

这个《建议》经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以后,将由国务院据以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明年春天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

现在,我受中央政治局的委托,对《建议》作如下几点说明。

一、关于“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势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依据和前提。

《建议》指出,“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个判断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新世纪的头五年,在我国历史进程中是不平凡的五年,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五年。

我国摆脱了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成功地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经济社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五年平均增长8.8%;财政收入将达3万亿元左右,比2000年的13395亿元增长1.3倍。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大发展。

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对外贸易上了一个大台阶,预计2005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3800亿美元,比2000年的4743亿美元增长1.9倍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规划出台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规划出台

善 。适宜 农户沼气 普及率 达到 2%左右 , 业污染物 排放 7 农 水平降低一半 , 农业面 源污 染区域综合治理率达到 5%。 0 《 划 》提 出 ,要 加快 实施 ‘ 变 、拓展 、提 升 ”三 规 转 大战 略 ,转 变发 展观 念 ,创新 发展模 式 ,提高 发展 质量 。
宽农 民进城 务工 就业 和增 收渠道 。
布局更加合理 ,优势农产 品产业带初步形成 ,农业产业 业 和 增收 领 域 ;全 面提 高农 民素质 ,增 强就业 技 能 和本
主要 发展 目标 。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针 ,稳 定 发展 粮食 生 产 ,确 保 国家 粮食 安 全 。在 保 障 国 技进步为动力 ,以农业综合配套体系建设为保障 ,大力 活 水 平不 断提 高 的需 要 ,优 化农 产 品 品种 结 构 ,推进 农
— —
农 民 自我 发 展 能 力进 一 步增 强 。培 训 农 民 达到 农村 面貌进一 步改善 。农民生产 生活 条件 明显改
1亿人 ;农 民收入 年均 增长 5 %以上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部 署 ,是 农业 部 门加 快 发 展 现 代农 业 ,建 设 社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
纲领性 文 件 。
《 规划》指出, 十一五”农业 共产 品供 给和 服 务 的角 度 出发 ,提 出要 组织 实 施好 种养 “
发展 全局 ,落实 “ 中之 重” 战略 重 思 想 和 统筹 城 乡发 展 方 略 ,坚持 “ 以工促农 、以城带 乡”和 “ 多予少取 放活”方 针 ,按 照 为基 础 ,以转变 农 业增 长 方式 为 主线 ,以改 革 开 放和 科 推 进 现 代农 业 建设 ,促 进 农业 的 区域 化 、标 准 化 、产业 化 、机械 化 、市场化 和服务 社会化 ,积极培养 有文化 、 懂 技术 、会 经 营 的新 型农 民 ,努 力 改善 广 大农 村 的生 产 生 活 条件 和整体 面貌 ,不 断提高农业 和农村 经济发展 质量 。 《 规划 》提 出 了 ‘ ‘ 五 ” 时期 要 努 力 实 现 的 7 十一 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

新世纪之初,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编制和实施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继续发挥农业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对于确保完成全省"十五"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九五"回顾
"九五"期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农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
到年,全省农业增加值亿元,比四年增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已经具备了年产万吨粮食、万吨果品、万吨蔬菜、万吨肉类和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二三产业稳定增长,乡镇企业增加值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以上。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到年,林牧渔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其中
畜牧业和水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亿元和.亿元,所占比重为.和.。

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年:调整到:,蔬菜、水果、牧草等高效作物面积分别达到万亩、万亩、万亩。

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名特优品种覆盖率达到。

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万亩,优质抗虫棉万亩,集约化速生用材林万亩,三元杂交猪和优质肉牛改良率均达到以上。

个体私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年的提高到。

、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的进展
全省已建立起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万家,农业生产基地万亩,/以上的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以上的农产品、/以上的畜产品基木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实现程度达到以上。

到年底,全省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有家,亿元以上的家,亿元以上的家,有家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亿元。

、科教兴农成效显著
"九五"期间,全省共取得农业科研成果项,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八五"末的提高到,科技贡献率达到了,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全省建立各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多处,示范带动农户多万户。

农业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完善。

、农业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
到年,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亿美元,比年增长近一倍,蔬菜、水产、禽肉、花生制品进入全省十大骨干出口商品行列,有多种农副产品及加工品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多家。

"九五"期间,全省农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农村劳务输出多万人,创收多亿元。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九五"期间,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亿元,基本完成了黄河某省段堤防建设、"东调南下"一期工程和座大型病险水库加固任务。

初步治理了条骨干河道,解决了多万农村历史性缺水人口的吃水问题。

到年底,全省水库总库容多亿立方米,各类供水工程年均供水能力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多万亩。

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面积多万亩,建成沿海防潮堤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

完成造林作业面积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

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的村通公路,.的村通电话,.的村用上了自来水。

、市场体系和流通方式进一步完善
"九五"末,全省集贸市场发展到多处,其中功能比较齐全、带动作用较强的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多处。

农民兴办的流通组织已达.万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组织化水平的农民运销队伍已发展到万人,年销售额达多亿元,占全
第 3 页共4 页
省农产品总销售额的。

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网上交易等新的流通方式迅速兴起,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年增加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

人均消费支出元,年均增长.。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达广比年下降了个百分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年的.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彩电.台,电冰.台,摩托车辆,比年分别增加.台、.台、辆。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扶贫县全部脱贫,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到。

"九五"期间,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预料不到的困难和矛盾。

面对这种情况,全省上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保持了农村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

总体看,"九五"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是好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民的文化科技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 [2] 下一页本文标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