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最新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自然排烟
自然排烟
8.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8.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8.2.2.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3.00m2。
8.2.2.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8.2.2.3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8.2.2.4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8.2.2.5 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8.2.3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8.2.4 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8.2 自然排烟
8.2.1 在原条文的基础上修改的。
一、由于利用可开启的外窗的自然排烟受自然条件(室外风带、风向,建筑所在地区北方或南方等)和建筑本身的密闭性或热压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有时使得自然排烟不但达不到排烟的目的,相反由于自然排烟系统会助长烟气的扩散,给建筑和居住人员带来更大的危害。所以,本条提出,只有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有条件要尽量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二、建筑内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都是建筑着火时最重要的疏散通道,一旦采用的自然排烟方式其效果受到影响时,对整个建筑的人员将受到严重威胁。对超过50m的一类建筑和超过1OOm的其它高层建筑不应采用这种自然排烟措施。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规定
1.1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2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3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4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
1.5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 / 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 / s。
(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 / s;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10m / s。
第二节自然排烟
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 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2023年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2023年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成为一道明显的风景线,但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也相应增加。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本文将针对2023年的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进行详细论述,内容分为火灾防范措施和排烟系统设计两个部分。
一、火灾防范措施
1. 消防间距: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确保每隔一定楼层设置有效隔火间距,通常为每4-6层设置一个防火墙。同时,建筑中的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火灾报警系统:
高层建筑应配备先进的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和自动火灾报警装置等。系统应能够及时发现火灾,报警信号迅速传输至消防控制室,并触发相应的防火自动化设备,消防人员可根据报警情况及时处置。
3.灭火系统:
高层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淋系统和消防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应根据建筑性质和用途进行设计和布置,确保全面覆盖。消防栓系统应与楼梯间直通,并设有明显的标识,使用方便。
4. 疏散楼梯设计:
高层建筑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宽敞疏散楼梯,以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楼梯应设置消防照明和疏散标识,消防门应符合防火要求,通道两侧不得设置障碍物。另外,高层建筑还应设置避难层,以提供额外的疏散空间。
5.防烟措施:
防烟是高层建筑火灾防范的重要环节。建筑中应设置防烟门、防烟封闭和排烟设计,确保火灾发生时疏散通道的安全。防烟门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隔烟性能,防烟封闭应能有效堵塞烟气的蔓延。
二、排烟系统设计
1.烟气排放量计算:
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火 灾
►毒害性:烟气包含高浓度的一氧化碳(CO)及其他各类有毒气体
烟 气
如氢氰酸(HCN),氯化氢(HCI),对人体产生的直接危害。
的 危
►减光性:烟气极大降低可见度,使人易于失去正确的疏散方向,
害 主
降低了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的行进速度。
要 有
►恐怖性:火灾现场往往使人感到惊慌失措,秩序混乱,形成巨大
►对高层的建筑来说,可采用专用的通风排烟竖井。
自然排烟方式示意
来自百度文库
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机械排烟
►分为局部排烟和集中排烟两种方式,也叫负压机械排烟方式。利用排烟 机把着火房间中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排到室外的排烟方式。
►局部排烟方式是:在每个需要排烟的部位设置独立的排烟风机直接进行 排烟;其初投资高,而且日常维护管理麻烦,管理费用也高。
L1 L
L3
L<30m L 1+ L 2+ L 3< 3 0 m
L2
内隔墙或顶棚下 突 出 50cm以 上 的 挡烟垂壁、挡烟梁
L1
挡烟垂壁
排烟口
L1
L
L
L
L<30m L 1+ L 2< 3 0 m
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自然排烟设计条件
►自然排烟是最简单、不消耗动力、无需连锁控制的排烟方式。无论是防烟 还是排烟,采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由于系统无复杂的控制及控 制过程、操作简单,对于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建筑,首先应考虑采取自然 排烟方式。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在防排烟系统中,对于建筑高 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以外的防烟楼梯间及前 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中庭和房间允许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 但可开启外窗的面积,应满足下列条件: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一.建筑防排烟旳一般规定
1.1
建筑中旳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立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高层建筑旳避难层(间);
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旳前室;
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立排烟设施: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不小于300 m2且常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旳地上房间;
2
总建筑面积不小于200 m2或一种房间建筑面积不小于50 m2且常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旳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
多层建筑设立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不小于200 m2或设立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
半地下旳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合;高层建筑内设立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立在地下一层旳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合;
4
长度超过20m旳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旳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不小于40m旳地上疏散走道;
5
中庭;
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不小于24m旳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不小于1000 m2旳地上丙类仓库;
7
汽车库。
1.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旳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适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高压系统选用。
1.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旳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适宜不小于20m/s;
2
采用内表面光滑旳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适宜不小于15m/s;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ppt 46页)
丁
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酚醛泡沫塑料及其制品,水泥刨花板
(3)、高层建筑内设有上、下层相连的部分如开敞楼梯、 自动扶梯等,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
第三节、防烟分区
一、防烟分区的概念 二、防烟分区的作用 三、防烟分区划分原则
一、防烟分区的概念
防烟分区是为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与有组织排烟,而采取的 技术措施。藉防烟分区,使烟气集于设定空间,通过排烟设施将烟气排至 室外。
二、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 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按物品在储存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的。GBJ16--87《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将其分为五类
储存物品类 别
甲
乙 丙
举例
1.已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酯、醋酸甲 酯、硝酸乙酯、汽油、丙酮,丙烯,乙醚、乙醛,60度以上的白酒 2.乙炔,氢,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 电石,碳化铝 3.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 4.金属钾,钠,锂,钙,锶,氢化锂,四氢化锂铝,氢化钠 5.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 6.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 1.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醇,丁醚,醋酸丁酯,硝酸戊酯,乙酰丙酮,环已胺,溶剂油, 冰醋酸,樟脑油,蚁酸 2.氨气、液氯 3.硝酸铜,铬酸,亚硝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钾,硝酸,硝酸泵,硝酸钴,发烟硫酸,漂白粉 4.硫磺,镁粉,铝粉,赛璐珞板(片),樟脑,萘,生松香,硝化纤维漆布,硝化纤维色片 5.氧气,氟气 6.漆布及其制品,油布及其制品,油纸及其制品,油绸及其制品
最新_建筑防排烟设计
注:
当前室有2个或2个以上门时,其风量按计算数值乘以 1.50—1.75确定,开启门时,通门的风速不应小于0.7m/s。
在多层建筑中,若地下仅有一层疏散楼梯间,按上述公 式计算时,公式中n取1,通过门洞处的风速v应适当加大, 宜取0.9m/s-—1.20m/s。计算数值直接取用(不与表3.4 比较)。
1.9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 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当水平布 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二.自然通风方式
2.1按1.2条规定需设置防烟设施的部位且开口外窗面 积满足自然通风要求时,宜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 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 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
2.3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场所,其自然通风口的净面积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 ㎡;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 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的总面 积不应小于2.0㎡,且顶层可开启面积不宜小于0.8㎡; 3 中庭、剧场舞台可开启外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该部 位建筑面积的5%;
高层 非高层
16000— 20000
16000
12000— 16000 13000
15000— 20000 15000
22000— 27000 22000
GB51251-2022《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3]
GB51251-2022《建造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一、概述
《标准》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2月29日发布,202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适合于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的各类民用建筑和公共建造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
第1章:总则,规定了本标准的适合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等;
第2章:设计原则,规定了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依据、设计分类和设计要求等;
第3章:防烟分区,规定了防烟分区的原则、方法和要求等;
第4章:排烟系统,规定了排烟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
第5章:送风系统,规定了送风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
第6章:控制系统,规定了控制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
第7章:电源系统,规定了电源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
第8章:施工与验收,规定了施工与验收的普通要求、施工质量控制、验收方法和验收标准等;
第9章:维护管理,规定了维护管理的普通要求、维护内容和周期、维护记录和报告等;
附录A: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计算示例;
附录B:防烟排烟系统检测方法;
附录C:防烟排烟系统验收报告格式;
附录D:防烟排烟系统维护记录格式。
正文:按照《标准》的各个章节进行编写,详细说明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验收方案和维护方案等内容,并提供相应的图表、数据和计算过程等支撑材料;
附录:按照《标准》的附录进行编写,提供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计算示例、检测方法、验收报告格式和维护记录格式等内容。
页边距: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0mm;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规定
1.1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2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3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4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
1.5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 / 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 / s。
(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 / s;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10m / s。
第二节自然排烟
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 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
计规范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
中庭; 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
汽车库。
1.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高压系统选用。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
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
1. 简介
高层建筑是指结构高度大于45米或超过3层的建筑物,由于其高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烟雾扩散速度快,对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防烟、排烟工程的合理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进行
探讨,包括设计原则、设计要点、设备选择等方面,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2. 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安全性原则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
保人员的生命安全。设计应考虑到火灾可能带来
的烟雾对人员造成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
减少烟雾对人员的伤害。
2.2 经济性原则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要考虑到经济性,力求在不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合理的成本实
现设计目标。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设备及材料
的采购成本、维护费用等因素。
2.3 实用性原则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应具有实际可操
作性,设计方案应易于操作、维护和管理。同时,设计应考虑到后期维护和改造的便利性,以增加
系统的可持续性。
3. 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工程设计的要点如下:
3.1 防烟设备选择
防烟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防烟效果和系统的
可靠性。常见的防烟设备包括排烟风机、防烟门、防烟帘、独立排烟系统等。在选择时,应综合考
虑建筑结构特点、设计目标和预算等因素。
3.2 防烟分区设计
高层建筑防烟设计应根据建筑平面布局和消防安全标准,合理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应设有独立的排烟系统,并与其他分区隔离,以避免烟雾在分区间扩散。
新版排烟设计规范-新版.pdf
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规定与要求
一、防排烟系统在防灾救灾中起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很多重特大火灾事故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主要是火灾现场中的浓烟与烈焰。两者之间更为危害的还是浓烟。浓烟给
火灾现场受困人员向外逃生增添了很多艰难险阻,乌黑的浓烟使人视线不
清,找不到逃生之路,呼吸困难,吸入浓烟还会中毒,甚至窒息死亡,逃
不出火场。另外,浓烟还给进入火场进行救援的人员增加障碍,使人看不
见前进道路,行动延缓,搜救目标看不见,错过了很多救人的时间和机会。
有时甚至救人未成,反而被烟火所困,危及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造成火
灾现场人员逃生难,救援人员救灾难的两难现象。例如: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火灾,火灾发生后,车站电力照明设备立即自动断电,没
有事故照明灯光,更有毒气浓烟弥漫,浓烟排不出去,地铁站内漆黑一片,
车上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救援人员因有毒气浓烟威胁,一时难以接近现场
救人,造成140人死亡,99人失踪,130人受伤。又如,2004年8月1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市的“Ycuo Bolanos”多层超市火灾,火灾发生后熊熊
大火和滚滚浓烟几分钟内席卷了整个超市,因为没有机械排烟系统排烟,
救援人员难以开展有效的救人和救火工作,被烟火围困人员无法逃生,造
成464人死亡,520人受伤。这两起特大伤亡的火灾事故足以说明火灾浓烟
的危害性,更说明了机械排烟系统的重要性。如果这两起火灾的建筑和车
上装设了机械排烟系统,且系统启动运作正常的话,及时启动自动排烟风
机,把有毒气体和浓烟排走,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事故。很多高层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
范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3
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4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5
中庭;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7
汽车库。
1.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高压系统选用。
1.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3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
高层建筑防烟 排烟
第三节高层建筑防烟、排烟
一、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必要性
现代化的高层民用建筑,可燃的装修、陈设较多,还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的塑料装修、化纤地毯和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同量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据日本、英国对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统计表明,由于CO中毒窒息死亡或被其它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最高达65%以上;而被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是先中毒窒息晕倒后被烧死的。如日本“千日”百货大楼火灾,死亡的118人中就有93人是被烟熏死的。
据测定分析,烟气中含有CO、、CO2、HF、HC1等多种有毒成分,高温缺氧又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烟气有遮光作用,使人的能见度下降。这对疏散和救援活动造成很大的障碍。
为了及时排除有害烟气,保障高层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利于消防扑救,在高层建筑中设置防烟、排烟设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层建筑防烟、排烟设施设置的范围
凡建筑高度超过24m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民用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及其相连的且高度不超过24m的裙房设有防烟楼梯及消防电梯,均应进行防烟、排烟设计。
需要设置防烟、排烟的部位有:(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两者合用前室。(2)一类建筑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的下列部位:①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②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③封闭避难层;④室内中庭。(3)总面积超过200㎡或一个房面积超过100㎡并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房间。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最新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最新版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 50016-2023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 50045-95(2023年版)的根底上,经整合修订而成。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遵循国家有关根本建立的方针政策,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深化汲取近年来我国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认真总结国内外建筑防火设计理论经历和消防科技成果,深化调研工程建立开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标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认真研究借鉴兴隆国家经历,开展了大量课题研究、技术研讨和必要的试验,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消费、建立、科研、教学和消防监视等单位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2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消费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高层建筑的分类要求,厂房、仓库、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等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耐火等级分级及其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平面布置、防火分区、防火分隔、建筑防火构造、防火间距和消防设施设置的根本要求,工业建筑防爆的根本措施与要求;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疏散间隔、疏散宽度、
疏散楼梯设置形式、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以及平安出口和疏散门设置的根本要求;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成组布置和储量的根本要求;木构造建筑和城市交通隧道工程防火设计的根本要求;满足灭火救援要求设置的救援场地、消防车道、消防电梯等设施的根本要求;建筑供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电气等方面的防火要求以及消防用电设备的电与配电线路等根本要求。
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统一按照建筑高度进展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最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61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最新版)
火灾发生时如何及时排除烟气,保障高层民用建筑内部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利于扑救火灾,正确合理地设计防烟、排烟设施起着重要作用。
一、防烟分区的合理划分
防烟分区主要用挡烟垂壁或挡烟梁等设施来划分,目的在于防止烟气扩散,满足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扑救需要。
(一)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且面积不宜过大。如果防烟分区跨越了防火分区,则形成防火分区的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必须具有隔烟性能,而且要与感烟报警系统联锁,而实际上这些设备难以达到此要求。从实际排烟效果看,防烟分区面积划分得越小则排烟效果越好。然而,在某些建筑中常常会有大空间,往往不易实现,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防烟分区面积
不宜大于500m^2,并考虑到大空间房间在发生火灾时,一般情况下烟气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充满整个空间,故又规定了净空大于6m的房间可不考虑划分防烟分区。
(二)排烟口应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这主要是因房间着火时,烟气因受热作用而产生浮力向上升起,升到吊顶后转变方向,向水平方向扩散。排烟口设在上部,就能及时将烟气排除,而且考虑到一个防烟分区面积不能太大。
(三)当顶棚为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时,挡烟垂壁或挡烟梁紧贴顶棚平面即可,不必完全隔断;而当顶棚为可燃材料时,则挡烟垂壁或挡烟梁要穿过顶棚平面,并紧贴非燃烧楼板或楼顶。
二、排烟风机的设置
为了保障排烟风机不受火灾威胁,并且便于操作维护,在设置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一)应设在专用房间内,且房间应位于排烟系统最高排烟口上部;
(二)排烟风机与排烟口之间应有联锁装置;
(三)排烟风机的入口处,必须设有当烟气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装置。
三、排烟风道的设置
排烟风道在设置上应满足如下要求:
(一)排烟风道要排出温度高达280℃的烟气,因此要采用金属板、混凝土等非燃烧材料制作;
(二)金属排烟道的厚度,当排烟风速小于15m/s时,一般宜为0.6~1.0mm;当排烟风速大于15m/s时,宜采用0.8~1.2mm;
(三)风道内通过的风量,应按排烟系统各分支风量所有排烟口中最大排烟口的两倍计算。当采用镀锌金属管时,不应超过20m
/s,当采用混凝土时,不应超过15m/s。
四、利用通风空调系统排烟的设计
有的建筑体量较小,单独设置排烟系统有一定困难或工程改建增设排烟系统难度较大,可利用原有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排烟设计,但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排烟系统要求,如排烟量、管
道尺寸、风机、电源等必须满足排烟要求,烟气不能通过空调器、过滤器等,排烟口应设有防火阀和遥控自动切换的排烟阀。且钢制风管的壁厚要符合排烟管道要求,风管的保温材料必须用非燃烧材料。
五、烟气的控制
为了控制烟气的流动,在设计中还应注意:
(一)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宜分别设置送风竖井(管)。为了使楼梯间压力趋向均匀,减少超压现象,楼梯间的送风竖井(管)宜每隔2~3层设一个送风口,前室送风竖井应每层设一个送风口;
(二)送风机宜优先采用离心风机,如选用轴轮送风机,一般应装在顶层,但应装有防风罩,减少风对系统的影响;
(三)层数不多的高层建筑,送风机一般设置在顶层,也可设在建筑物的底层;对于层数较多的建筑,需设置多台送风机时,可分别设在顶层、中间层和底层;
(四)为了使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在发生火灾时起到防烟作用,在设计中还应注意:
1、保持正压间建筑结构的气密性。如房间或走道通往前室的门口以及由前室通往楼梯间的门应加密封条等。
2、在任何时候,保证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转。
3、正压间的气流应通过门洞缝向其它开放部位流动、排出。
4、为了保持气流压力的稳定性,室外空气通过设在楼梯间底层或顶层的送风机和送风竖井全部高空多点输入。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