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复习

合集下载

(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基础知识

(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基础知识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基础知识一、填空题(一)专题5 板块运动1.全球圈共分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在之上滑动。

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是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2.大西洋、东非大裂谷是由于而产生的;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面,遂形成了高大的山系;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是板块与板块相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是板块与板块相撞形成的。

3.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都主要分布在板块处。

4.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的对流运动。

5.世界地震往往集中呈分布,而且多集中在岩石圈处。

地震带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

世界上另一大地震带为地震带。

6.火山可以分为火山、和三类。

活火山主要分布在板块带。

火山喷发的有利影响。

7.震级指的大小,一次地震有个震级;烈度指,烈度的大小受影响。

8.地震预报可分为、、、,其中预报最重要。

9.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

(二)专题6 岩石与矿物1.岩石按成因分类可分为、、,其中是岩石圈的主体。

2.岩浆岩可分为(例如:,多气孔)和(例如:),华山、普陀山、衡山是山体,长白山、富士山等是山体,大洋底部几乎全部由构成。

3.沉积岩的特点、,常见的沉积岩有。

黄山是构成的,张家界是构成的。

(景德镇的瓷器原料,煤等是沉积岩)4.变质岩具有构造。

泰山由组成的。

5.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

地壳中的元素绝大多数以形式存在。

(三)专题7 地貌地貌指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主要的地貌类型有、、、和地貌。

2.流水作用包括水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河水中游往往形成,河流的凹岸,凸岸;河流的下游作用,往往形成三角洲平原。

3.喀斯特地貌包括和两部分。

喀斯特地貌广发分布于石灰岩地区,尤以西南各省区最为突出,以最为显著。

4.海岸地貌包括()和()。

5.风成地貌包括和,在干旱和沙漠地区常见的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属于地貌,沙丘等属于地貌。

6.黄土地貌,在中纬度的半干旱地带,以我国的高原最为典型,在流水的下,黄土地区千沟万壑,形成、、等地形。

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期末复习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课件

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期末复习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课件

浅海环境
沉积物粒径:砾岩>砂岩>页岩
风力沉积
湖泊沉积
流水沉积
石灰岩
砂岩
石灰岩是常见的海相沉积岩石
页岩
砾岩
知识要点整合:一、岩石的形成与转化
3.变质岩的形成
温度、压力
石灰岩 大理岩
花岗岩 石灰岩 砂岩 页岩
片麻岩 大理岩 石英岩 板岩
考向预测1:通过“岩石的特征”考查“人地协调观”
莫赫悬崖位于爱尔兰岛西部边缘。悬崖 面向浩瀚无际的大西洋,以奇险闻名,悬崖最 高处距离海平面200多米,横跨大西洋214米, 沿西海岸覆盖达8千米。同时,莫赫悬崖也是 爱尔兰最重要的海鸟栖息地,每年都有约30 000只海鸟在这里繁殖后代。图1为“莫赫悬崖 景观图”,图2为“莫赫悬崖位置图”。 据 此 , 完成1~3题。
、汾河谷地。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① 利用地质构造找水 ——向斜槽部、断层处
A. 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 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 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B. 断层:地下水出露成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② 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 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 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
红海
岛弧
海岸山脉 落基山脉
马里亚那海沟
安第斯山脉
板块运动
相离运动
相向运动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
相互挤压碰撞
块相互挤压碰撞
对地貌影响
形成裂谷或新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
海岭
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 、青藏
大西洋
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 洲东部岛弧、美洲 西岸山脉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二篇岩石和地貌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二篇岩石和地貌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专题5板块运动1、用于解释地壳运动的三大学说的名称(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2、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在软流层上“漂浮”。

六大板块的名称(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美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E太平洋板块、F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中除太平洋板块由海洋组成外,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海洋部分和大陆部分。

其中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属于印度洋板块。

跨经度最大是南极洲板块。

(必背)3、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4、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必背)板块边界板块运动形成地貌生长边界(板块张裂)裂谷和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1海沟、海岸山脉2海沟、岛弧链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大的山脉5、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地幔物质对流)6、读大洋板块俯冲图回答六大板块示意图(1)Q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年龄较年轻,属于生长边界。

P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年龄较老,属于消亡边界。

(2)图中海底地形P处为海沟,Q处为海岭。

V处是地幔物质涌升处。

据图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比,密度较大的是大洋板块,年龄较为年轻的是大洋板块,E、F、G三处海底底层岩石年龄按自新到老依次排列是F、G、E。

(3)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A)A.玄武岩B.石灰岩C.花岗岩D.大理岩(4)如图中的大洋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对应的大陆板块名称是亚欧板块,两板块碰撞处形成海沟和岛弧(5)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海沟和岛弧的成因。

(必背)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碰撞,大洋板块位置低,密度大,向下俯冲,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向上隆起,形成岛弧。

7、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带、地震带和高大山系的分布(必背)地形举例边界类型(板块运动)相邻板块名称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①大西洋洋脊生长边界(板块张裂)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②东非大裂谷生长边界(板块张裂)非洲板块下次一级板块张裂③亚洲东部(北太平洋西部)深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海沟、岛弧④北美洲西海岸山脉(落基山脉)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⑤喜马拉雅山脉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⑥阿尔卑斯山脉消亡边界(板块碰撞)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⑦安第斯山脉消亡边界(板块碰撞)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⑧冰岛生长边界(板块张裂)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⑨新西兰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⑩红海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⑪新几内亚岛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印度洋、太平洋、亚欧板块⑫亚平宁半岛(地中海)消亡边界(板块碰撞)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8、将上述12个地形在P1《六大板块示意图》中标出。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专题5 板块运动一、板块构造学说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板块交界区形成的地形:①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②扩张着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直插入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形成海沟;大陆板块收挤压而上拱,隆起为岛弧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③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形成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举例:消亡:落基山脉:太VS美;安第斯山脉:南VS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印VS亚;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亚VS太;张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的小板块张裂。

二、地震与火山1、地震: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②纵波(固、液)先于横波(固)到达地表;③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地区的烈度不一;④环太平洋地震带(世界主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①自然因素: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断层带的烈度大);②非自然因素:地面建筑。

2、火山:环太平洋火山带、红海沿岸(印VS非)和东非火山带、地中海——喜3举例:日本(亚VS亚)多地震,印尼位于三大板块(亚VS 印VS太)交界处,也是火山地震高发区;英国(亚欧内部)等地区少地震。

专题6 岩石与矿物一、岩石1、分类:根据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①岩浆岩(火成岩)(1)定义:由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下结晶或在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是岩石圈的主体。

(3)代表:花岗岩(侵入岩,色泽浅)玄武岩(喷出岩,色泽深),印度德干高原。

②沉积岩(1)定义:由成层堆积的疏松沉积物经重新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由植物遗体转变。

③变质岩(1)定义:原有岩石受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高温高压下,岩石的矿物成分及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的岩石。

(2)分类:无(3)代表: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片岩及板岩(均由页岩变质而成)、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成)。

(整理)第二部分 地貌、岩石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

(整理)第二部分 地貌、岩石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地貌、岩石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一、陆地环境1、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2(1)地壳运动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全球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全部是大洋板块)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

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生长边界。

④安地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注意: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概念: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

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1 )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见下图:2) 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见下图:3)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煤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4) 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5) 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建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岩石与地貌复习

岩石与地貌复习

岩石与地貌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全球构造理论的最重要成果,它建立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研究成果基础上,合理地解释了地震、火山、地壳运动(张裂/碰撞)的机理。

六大板块的名称与分布、板块的边界、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海沟、岛弧链、高大褶皱山脉的成因、裂谷、海洋的成因世界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带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B.海沟是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形成的C.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D.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2、图中几乎全在海洋的板块是字母所示的板块。

3、下列地区,不属于印度洋板块的是:A.澳大利亚大陆 B.阿拉伯半岛 C.中南半岛 D.印度半岛4、位于东非大裂谷东西两侧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南美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非洲板块5、从形成原因上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张裂作用 B.挤压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 .冰川侵蚀作用6、位于在板块张裂地区的是A.马里亚纳海沟 B.喜马拉雅山脉 C.大西洋中部洋脊 D.东亚岛弧链7、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①大西洋、红海均由板块张裂运动而不断扩大②落基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亚欧板块受挤压褶皱隆起而成③地中海、太平洋均由于板块的碰撞运动而不断缩小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8、我国台湾省多地震是因为地处下列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处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10、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地震使海底抬升B. 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C. 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D. 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11、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A.岛弧和海沟 B. 海岭和海沟C. 海岭和裂谷D. 岛弧和裂谷12、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地震要素)A.震中B.震源C.震中距D.震源深度13、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影响烈度的要素、震级与烈度的区别和联系)A.震源越深,震级越大B.震源越浅,震级越大C.震中距越大,对地面的破坏越大D.震中距越小,对地面的破坏越大14、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B.5级与8级地震相应的能量相差60倍C.地震发生,横波先于纵波到达地表(纵波、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D.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5、2009年12月15日,菲律宾马荣火山爆发。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专题5 板块运动1、用于解释地壳运动的三大学说的名称⑴大陆漂移学说⑵海底扩张学说:地幔物质从洋脊(海岭)顶部开裂处涌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原有的大洋板块向两侧推移,海底不断扩张,直至海沟处消亡。

洋脊:大洋地壳新生处;海沟:大洋地壳消亡处。

越靠近洋脊,岩石年龄越轻。

⑶板块构造学说:见后面2、六大板块的名称⑴亚欧板块⑵印度洋板块⑶太平洋板块⑷美洲板块⑸非洲板块⑹南极洲板块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⑴岩石圈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构成的,全球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⑵由于海底扩张,板块在软流层之上滑动,滑动的结果是产生了大陆漂移现象⑶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

⑷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张裂或碰撞,造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一些现象的解释:4、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5、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带、地震带和高大山系的分布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碰撞形成_____________6、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图例生长界消亡界7、地震概念、横波、纵波波速的区别地震是一种剧烈的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的能量积聚到局部地区,在极短时间内突然释放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快速震动。

地震发生时,能量从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其中的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8、震源、震中距、震中、震源深度等地震要素⑴震源:通常把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⑵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叫震中⑶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⑷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与震中之间的距离9、震级、烈度的定义及两者的关系⑴震级: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叫震级⑵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震级越大,震源越浅,受影响地区的烈度越大;烈度还受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的影响。

10、地震大多集中于岩石圈板块交界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的名称及分布地区⑴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包括西太平洋岛屿和东太平洋的美洲西部地区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它横越亚非欧三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结合地带。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7、平原是指海拔高度不超过 200 米的低平地区;丘陵是指山峰 、平原是指海拔高度不超过 米的低平地区;丘陵是指山峰 是指 的海拔高度低于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坡度较缓的地 的海拔高度低于5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 米 坡度较缓的地 山地是指山峰的海拔高度超过 是指山峰的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大于200米, 区;山地是指山峰的海拔高度超过 500 米,相对高度大于 米 坡度较陡地区 高原是指海拔超过 地区; 是指海拔超过500米,顶部较平缓的地区; 坡度较陡地区;高原是指海拔超过 米 顶部较平缓的地区; 升高 等高线闭合, 表示该地为盆地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表示该地为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 (中间低,四周高)。 8、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称其为 鞍部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 、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 等高线闭合, 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等高线弯曲时, 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表示该地为山峰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 等高线弯曲时, 位指向低处表示该处是 山脊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位指向高处 表示该处是山谷 。 9、湿润的平原地区适合发展 种植业 ,干旱的平原、盆地适合发 、 干旱的平原、 海拔较高的山地,土层薄, 海拔低、 展 畜牧业 ,海拔较高的山地,土层薄,适合发展 林业 ,海拔低、 坡度缓的地区, 坡度缓的地区,适宜发展 梯田农业 。 10、制约青藏高原建设的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是: 、制约青藏高原建设的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是: 高寒、缺氧、多冻土。 高寒、缺氧、多冻土。
c 鞍部
A 山峰 E 山谷
B 山峰
D 山脊 F
沿等高线修建, 沿等高线修建,坡 度小, 度小,施工方便 将会淹没,被迫搬迁 将会淹没, 山谷狭窄, 山谷狭窄,便于施工
G 海拔低、坡度缓, 将形成城镇,地形平坦、 海拔低、坡度缓, 将形成城镇,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靠近水源 易发展过林业

高三地理总复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知识总结

高三地理总复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知识总结

岩石圈教案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主要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结果: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水平运动→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2)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主要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结果:使地表趋向平坦。

不同地区主导的外力①干旱地区:风力作用(侵蚀→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搬运→移动沙丘)②湿润地区:流水作用③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山下堆积→冰碛湖)④海岸地区:海浪作用(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洞)(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后,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重熔再生成为新的岩浆。

2.山地的形成(1)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褶皱山(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内力作用。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

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向斜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背斜是良好的储油(石油)场所向斜是良好的储水场所·断块山(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压力、张力作用。

)上升岩体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岩体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

·火山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修建成本高,工程难度大。

高考地理岩石地貌知识点

高考地理岩石地貌知识点

高考地理岩石地貌知识点地球是一个绚丽多彩的行星,拥有各种各样的地貌景观。

而这些地貌景观中,岩石地貌是一种十分重要且常见的地貌形式。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掌握岩石地貌的相关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与变化,还能为我们顺利通过考试提供有力支持。

一、岩石的分类岩石是地球地壳中的基本成分,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地球深部岩浆或火山喷发时形成的熔岩或凝固的火山碎屑所形成的岩石。

火山岩具有玄武岩和安山岩等。

沉积岩是由风、水、冰等作用将矿物质或岩屑沉积堆积并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可以根据沉积物的性质分为碎屑岩、生物碎屑岩和化学沉积岩。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原有岩石发生了结晶、变形和改变成分的岩石。

变质岩包括片岩、云母片岩和大理岩等。

二、岩石地貌的形成岩石地貌的形成主要通过两个过程,即岩石的风化和侵蚀。

岩石的风化是指岩石在地球表面受到空气、水、植物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风化,产生新的矿物质和岩石类型的过程。

而侵蚀则是指岩石受到外界力量的冲击和破坏,使得岩石断裂、破碎并移动的过程。

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共同作用下,地球表面的岩石逐渐溶解、破碎和风化,形成各种各样的岩石地貌。

三、常见的岩石地貌类型1. 台地台地是指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高原上的平坦地区。

台地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由于地壳运动抬升,造成侵蚀作用形成的,有的是由于河流湖泊泛滥,形成冲积平野经过长期的沉积和侵蚀作用形成的。

2. 峡谷峡谷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将地面岩石割裂并逐渐形成的陡峭而狭长的地形。

峡谷一般存在于那些地殷富的岩石,如石灰岩和玄武岩。

3. 销亡火山销亡火山是指那些已经停止喷发并形成典型火山形态的火山。

这些火山已经经历了数次喷发和沉积作用,形成了陡峭的山体、坑口和熔岩流。

销亡火山是岩浆从地下喷发到地表的痕迹,它们不会再进行喷发。

4. 岛屿弧岛屿弧是指在板块碰撞带上随大陆板块向内凹处的形成的弧状岛屿群。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复习题(选择题)_2014051609312352403分解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复习题(选择题)_2014051609312352403分解

会考自我复习与检测——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会考】1、从板块构造理论看,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有关的两大板块是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会考】2、下列地貌中,因板块碰撞形成的是A.海岭 B.海沟 C.裂谷 D.峡谷【会考】3、下图为“太平洋东部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图中数字为地层年龄范围,单位为100万年,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洋脊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会考】4、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A.花岗岩 B.玄武岩C.石灰岩 D.大理岩【会考】5、下列岩石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由原岩石矿物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是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会考】6、按岩石成因分类,石灰岩属于A.沉积岩 B.变质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会考】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 B.硅 C.氧 D.铁【会考】8、陕西靖边有一种红砂岩沉积地貌,砂岩上的纹路颇似波浪,该红砂岩层的特征之一是A.岩石矿物晶体颗粒较粗B.岩石表面多气孔C.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D.具有明显的片理构造【会考】9、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水流特征差异明显,河床特征也各不相同,其中曲流主要发育于长江的A.河源区B.上游 C.中游 D.下游【会考】10、下图所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会考】11、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钙、磷并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多见于A.流水地貌 B.黄土地貌C.喀斯特地貌D.海蚀地貌【会考】12、2011 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中首篇的撰写日期(5 月 19 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喀斯特地貌,我国四大高原中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的是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会考】13、从形状特征看,等高线地形图上指向低处的等高线凸出部分是A.洼地 B.山峰 C.山谷 D.山脊【会考】14、右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适宜开展攀岩运动的是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会考】15、以下等高线地形图中有一火山口湖,该湖位于A.甲处B.乙处 C.丙处 D.丁处【会考】16、下列有关地貌与经济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喀斯特地貌区适合建设水库大坝 B.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有利于大型船只泊靠C.坡度超过25°的山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D黄土地貌的黄土富含钙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17、六大板块中,几乎全在海洋的是A. 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C.美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18、大西洋海底分别属于六大板块中的A.一个板块B.两个板块C.三个板块D.四个板块19、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下列板块中的A.亚欧板块B.印度板块 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易错】20、下列地区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是A.红海 B.地中海 C.雅鲁藏布江 D.马里亚纳海沟21、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B. 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C.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D. 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2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我国西藏、云南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A.位于热带,光照资源丰富 B.位于板块的中部,多火山C.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碰撞带上,地壳活跃【易错】23、板块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是由于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B.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C.两个大洋板块张裂形成的D.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高考】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岩石与地貌ppt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岩石与地貌ppt

有机质。 元古代——出现陆地。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 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脊椎动物出现,如鱼 类、两栖类。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
中生代——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爬行类、鸟类出现,如恐 龙、始祖鸟等,也是重要造煤时期。 新生代——世界许多高山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第四纪人类 出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陆地环境的
火山
D
C
A B
花岗岩的形成年代在地层 A
之后。
玄武岩:比重大,有许多气孔,不宜做建筑材料。 西南地区各省都有分布。 花岗岩:比重小,好的建筑材料。华山、黄山、北京 八达岭等。
提问:
1、同一条河流从上游至下 游沉积物颗粒大小有何变 化?同一河段在垂直方向, 由上至下沉积物有何变化?
地壳运动
性质 方向 概 念 结 果 关系
使地壳物质弯曲变形 水平 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 运动 有的断裂张开,形成 相伴发生, 以水平运 裂谷和海洋 动为主, 沿垂直于 升降运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 垂直运动 地球表面 动( 垂 下沉,引起地表高低 为辅 方向的运 直运动) 起伏和海陆变迁 动
沿平行于 地球表面 方向的运 动
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 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①巨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 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生长边界。 ④安地斯山脉:中美地峡以北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中美地峡 及其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大陆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漂移

高二第二篇岩石与地貌复习提纲标准版文档

高二第二篇岩石与地貌复习提纲标准版文档

选址原则
理由
水库 河流最窄处及上游为盆地 地处盆地峡谷地带.工程量小; 地形.(“嘴”小“肚”大) 库容量大 但要考虑城镇淹没情况.
道路 沿等高线
坡缓,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道 路修建后平稳
引水 有一定的高差(自高而低) 顺流而下(自流) 工程
梯田 等高线稀疏地区,坡度不 坡缓,水土不易流失;便于灌溉
山谷:由低处向高处凸出。
3、海 岸 地 貌 缺点:易漏水、坍塌,影响经济建设;
千沟万壑的形成:流水侵蚀和切割而形成的
海岸地貌类型:(看图判别)
我国海蚀地貌与海积地貌分布地区与特点
4、风成地貌
类型:(看图判别)
5、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类型:塬、梁、峁 黄土高原地表的特点: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千沟万壑的形成:流水侵蚀和切割而形成的
张裂---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陆陆碰撞:巨大山脉 喜马拉雅山
碰撞Βιβλιοθήκη 洋: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洋陆碰撞 陆:岛弧链、海岸山脉
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部的山脉
是哪两个板块相撞而成 山脉的名称要掌握
二、地震
1、分类
2、震级与烈度
2、交界处的地貌形态
3、世界两大地震带(图) 课本P45海底扩张示意图(掌握)
级,能量增加约30倍。 1、板块构造学说基本内容
优点: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烈度 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及遭到破坏的强弱程度。 ⑷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作用
黄土地貌类型:塬、梁、峁 ⑶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活跃地带
4、地震预报与地震前兆
三、火山
火山分类: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专题6 岩石与矿物
超过25°,离水源近
港口 海港:海蚀地貌区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知识梳理(填空式答案)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知识梳理(填空式答案)

EBA DCF Q P 全球板块分布图ⅰⅱ 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 知识梳理专题5 板块运动 一、板块构造学说一、六大板块; A :_太平洋_板块;B :_亚欧_板块; C :_非洲_板块;D :_印度洋_板块;E :_南极洲_板块;F :_美洲_板块 P :_生长_边界;Q :_消亡_边界太平洋_板块几乎全数位于洋底;_南极洲_板块跨经度最广,_美洲_板块跨纬度最广 二、板块构造学说以为,全世界_岩石_圈分为__六__大板块,板块在_软流_层上滑动,板块与板块_交壤_处地壳活动活跃,板块_内部_地壳较为稳固。

3、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是_地幔_物质的对流。

地形名称及成因(在板块名称后的空号中填写出该板块在上图中的字母代号)喜马拉雅山脉由印度洋_板块(D )与__亚欧__板块(B )_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 阿尔卑斯山脉由_非洲_板块(C )与__亚欧__(B )板块__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 安第斯山脉由_南极洲__板块(E )与__美洲__板块(F )_碰撞__(碰撞或张裂)而成 科迪勒拉山系由_南极洲_板块(E )、_太平洋_板块(A )与美洲_板块(F )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 马里亚纳海沟、东亚岛弧链由_太平洋_板块(A )与_亚欧__板块(B )__碰撞(碰撞或张裂)而成 东非大裂谷、红海由_非洲_板块(C )与__印度洋__板块(D )_张裂_(碰撞或张裂)而成 地中海由_非洲_板块(C )与_亚欧_板块(B )_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大西洋由_美洲_板块(F )与_亚欧__板块(B )_非洲_板块(C )_张裂_(碰撞或张裂)而成 4、运用“海底扩张示用意”说明海底岩石年龄的散布规律 (1)海底地形P 处的是海沟,Q 处是海岭_, V 处是地幔_物质涌升处。

(2)密度较大的是大洋_板块,年龄较轻的 是大洋_板块,E 、F 、G 三处海底岩石年龄 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_EGF __。

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复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复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3.该地的几次主要地质作用,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 A.褶皱、断层P2、断层P1 B.断层P2、断层P1、褶皱 C.断层P1、断层P2、褶皱 D.褶皱、断层P1、断层P2
答案:A
解析:图中显示褶皱上部岩层a、b呈水平分布且褶皱顶部平缓,说明a、b两岩 层出现在褶皱之后;另外,断层P2破坏了褶皱,说明断层P2发生在褶皱之后,但 断层P2没有破坏b沉积层,说明断层P2出现在b沉积层之前,而断层P1破坏了b沉积 层,说明断层P1出现在b沉积层之后。
章末专题复习
专题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1.获取图中重要信息 (1)图名:可反映图示事象所在的地理位置或图的核心内容。 (2)图例:反映岩层的新老关系和不同的岩石类型。 (3)指向标分析图像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重点观察分析以下要点。 (1)分析图中地质构造特征:如区分背斜、向斜,有无断层,有无火 山构造,有无岩层缺失,如背斜顶部的岩层缺失。 (2)判定岩石类型:具有层理构造或有生物化石的必为沉积岩;有无 侵入岩和变质岩,变质岩往往紧邻岩浆侵入体,火山锥上必为喷出岩, 在判读岩石类型的基础上进而判断其特征。
⑤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 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如图所示)
⑥若出现断层,说明相应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甚 至出现过地震。
(5)在上述判断分析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如工程选址、资源开发、旅游观光等。
(3)判定地质构造或岩层形成顺序:一般而言,沉积岩层下老上新, 岩浆侵入体或断层、褶皱、火山喷发晚于其所在的沉积岩层,总之, 之后出现的破坏是在原有岩层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图所示,图中有侵 入岩,说明在某沉积岩层形成之后,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 被侵入岩层的形成时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D
.我国许多名山,如华山、黄山等都是由石灰岩构成 .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页岩和花岗岩 .常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一大特征 .沉积岩中的矿物定向排列,使岩石具有片理构造
6 .有关矿物、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B C D .石英、云母、长石是最常见的造岩矿物 .大理岩是砂岩变质而形成的变质岩 .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矿物 .玄武岩、花岗岩都是侵人岩
9 .关于地震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B C D
.地震烈度和震级成反比关系 .同一次地震,通常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 .震源越深,烈度越大 .地面建筑越坚固,烈度也就越大
《专题六 岩石与矿物》选择题
2 .如果在野外看到一块矿物颗粒细小,多气孔的岩石,
可以推断它一般属于( C ) A .沉积岩 B .侵入岩 C .喷出岩 D .变质岩
6 .在同一次地震中,不同地区( D)
A B C D .震级和烈度都不同 .震级和烈度都相同 .震级不同、烈度相同 .震级相同、烈度不同
7 .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带,集中分
布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 C) ① 地震 ② 地热 ③ 泥石流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① ④ D .② ③ ④ 火山
省时省力,修建好后又较平稳
随客 远行:进入综合演练场
3 .与上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 力作用对应的是( D) A .石灰岩、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 .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 .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 .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随客 远行:进入综合演练场
(一)读地貌图,回答: 1 .该图表示喀斯特地貌。 2 .图中的洞是水的 侵蚀 作用形成的。 3 .洞中部分的名称分别是 1 是 钟乳石 是 石笋 ,3 是 石柱 。 ,2 4 .图中1 、2 、3 都是 沉积 作用形成的。 5 .这种地貌在我国的云贵高原最为典型 ,岩石以 石灰 岩为主。
A .砂岩 C .花岗岩 A B C D
3 .下列岩石中,具有层理构造的是( A )
B .大理岩 D .玄武岩
4 .岩石的种类很多,按成因分为( B )
.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 .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大理岩,石灰岩,石英岩 .侵人岩,喷出岩,变质岩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明朝的那些事儿》关于徐霞客的记载
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号,江 苏江阴人。出生的时候,是明万历十五年。家境富庶。祖上都是读书 人,称得上是书香门第。十五岁那年,他应过一回童子试,没有考取 。从此他极其讨厌考试,长大后,让他再去考科举,死都不去。该情 节,放在现在,大致相当于抗拒高考。于是他决定,索性不考了,出 去旅游。 刚开始,他旅游的范围,主要是江浙一带,比如紫金山、太湖、 普陀山,雁荡山等等。后来愈发勇猛,又去了、九华山、黄山、武夷 山、庐山等等。 历时30多年,他二十多岁离家,穿着布衣,没有政府支持,没有 朋友帮助,独自一人,游历天下二十余年,他去过的地方,包括江浙 、湖广、四川、云贵、辽东、西北,简单地说,全国大部地区,全部 走遍,他爬过的山,包括泰山、华山、衡山、嵩山、终南山、峨眉山 ,简单地说,你听过的,他都去过,你没听过的,他也去过。此外, 黄河、长江、洞庭湖、鄱阳湖,金沙江、汉江,几乎所有江河湖泊, 全部游历。 他的最后一次出游,越过峨眉山,沿着岷江,到达甘孜松潘。渡 过金沙江,到达,渡过澜沧江,经过丽江、经过西双版纳,到达鸡足 山。离开鸡足山,又继续前行,翻越了昆仑山,又行进半年,进入藏 区,游历几个月后,踏上归途。
A B
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
C
侵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E
远行归来:续写《徐霞客游记》 地质作用的分类
分 类
内 力 作 用 外 力 作 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地球外部
地壳运动、岩 内力作用形成 浆活动、变质 高山盆地,外 作用 力作用把高山 削低凹地填 风化、侵蚀、 平,两者同时 搬运、沉积、 进行. 固积沉岩
7 .下列地貌中,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的是( C ) A .河流地貌 B .风成地貌 C .黄土地貌 D .喀斯特地貌
8 .下列景点的形成,与喀斯特地貌有关的是
( B) A .苏州园林 C .承德避暑山庄 B .桂林山水 D .周庄水乡
15 .下列地貌类型中,与水的作用基本无关的是
(D) A .流水地貌 C .海岸地貌 B .黄土地貌 D .风成地貌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远行归来:续写《徐霞客游记》 岩石圈的组成关系 化学元素 矿物 岩石 岩石圈
远行归来:续写《徐霞客游记》
变质作用 堆积 沉积岩变质 岩浆 岩浆岩 变质岩 作用 作用 凝固 冷却 高温熔化
远行归来:续写《徐霞客游记》
今天我们跟随徐霞客游览了: 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 成地 貌;黄土 地貌属于外力作用下的地貌类型 .
随客 远行:进入综合演练场
(三)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范围表示的地形是 山地,判断理由是 山峰的高度在500米以上, 。 且相对高度大于200米 2.图中A处的地形类型是 盆地 ,海拔在 100 米以下。 3.C、D两处中,地处山谷的是 C 处。 4.若要在该地区建一水库,从节省投资考虑,E、F两处中,更 宜建大坝的是 E 处,理由是 E位于峡谷地带,可以节省更多的原料 。 5.若要在G、H两个村落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在GMH和GNH GNH线施工较为容易,理由是该线几乎在同一等高线修建, 两方案中选择, 。
A B C D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专题五 板块运动》选择题
4 .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叙述是( C)
A B C D .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板块之间不会出现碰撞现象 .在板块相碰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大山脉 .各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最稳定的地方
《专题七 地貌》选择题 3 .曲流是河床遭受侧蚀的结果,通常北半球的河流往往 是( C) A .南岸侵蚀,北岸堆积 B .北岸侵蚀,南岸堆积 C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D .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6 .下列地质现象主要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D )
A .石灰岩溶洞的形成 C .河口三角洲的扩大
B .风蚀蘑菇的形成 D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随客 远行:进入综合演练场
A
(二)读景观图,回答: 1 .就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而言, 塑造A 景观的是侵蚀作用,塑造B 景观的是沉积 作用。 2 .就外力作用的动力而言,塑造A 景观的是风力 , 塑造B 景观的是( 流水) 东部沿海 地 3 .在我国的 西北干旱 地区可见到A 景观, 区可见到B 景观。
B
随客 远行:进入综合演练场
A
B
D C
1.我国黄土高原北起 长城 (人文景观),南至 秦岭 (中国地理南北 界线)。 2.在 流水 的侵蚀作用下,黄土高原形成了黄土塬、黄土梁、 黄土 峁 等黄土地貌。
随客 远行:进入综合演练场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厚分布 最广的地区。根据下列有关黄土高原黄土 的几个事实和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分析 黄土高原黄土的来源。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相应 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黄 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 细。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地 方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 蒙古等地的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黄 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西北 (方位)风,这 图中的“风向”是 冬 种风盛行在 季节。 根据上述材料:黄土高原的黄土成因主要 西北荒漠地区吹扬过来的粉尘物质堆积而成的 是 。
4. 黄土高原地区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 ,其产生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根据该区域气温、降水图,从气候上分析该环境问 题产生的原因是 夏季降水集中 。
随客 远行:进入综合演练场
四 川 龙 门 山 回 龙 沟 全 景
5.12地震之后已经消 失或遭到严重破坏
随客 远行:进入综合演练场
(五).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 材料: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 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 ,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处地震多发地区。截止18日14时 ,汶川地震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来源:新华网 )。阅读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信息,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有关问题。
随客 远行:进入综合演练场
华 山
黄 山
普 陀 山
泰 山
1.华山、黄山,普陀山等都是由 花岗 岩构成,从成因 上看属于 岩浆 岩是 侵人 (侵入岩,喷出岩石) 。泰山从成因上看属于 变质 岩。
随客 远行:进入综合演练场
雁荡山
2.在雁荡山游览时,徐霞客看到山体如 上图所示,捡到许多左图展示的岩石 ,请你来判断该种岩石是玄武 岩,从 成因上看属于 岩浆 岩是( 喷出 ) (侵入岩,喷出岩)。
汶川
震源
(深度19 KM)
(3)从右图信息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
山地 是多________(地形),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 滑坡 泥石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这一方 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 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4)此次汶川地区的的最大地震烈度达11度(标准为:毁 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 震级 化)左右,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 震中距 _____________ 等。 (震源深度,建筑,地质构造)
出行准备:进入新手训练营 随客 远行:进入综合演练场 远行归来:续写《成《专题五 板块运动》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