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器乐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钢琴代表作品及特点分析

中国近现代钢琴代表作品及特点分析

战争 ,在 战争的胁迫下 ,使 得中 国国门全 面打开 ,众多 国家纷 纷进 实现了对 中国民族 风格及 民间音调 的充分呈现 ,为受 众描绘 出一副
入 中国 ,不论是西方 文化还是西方生 活习惯均对 中国社会造 成了极 宽阔明亮 的东方美 的景象 ,给人以美的享受 。
大 的冲击 ,在华洋人 、教会 、西洋学校不 断增多 ,也有越来 越 中国
变得越来越 多元化 。 自世 界发展层面来说 ,近现代钢琴作 品不论 是 期 广大创作者 十分 推崇的艺术形式之 一。贺绿汀 曾经提到 ,作 曲家
在创作 风格 上还是在创作 手法上 ,均收 获了十足的发展成果 。作为 即便无需一味地对 西洋音乐进行模仿 ,但大量极具 价值 西方音乐理
世 界钢琴作 品中必不 可少 的一部分 ,中国钢琴作 品在 近现代 中不断 论依 旧值得我们 借鉴 ,用 以建设 新 中国的借鉴 。我国的音乐 即便 能
◎ 音 乐探索
黄河之声 2018年第7期 总第508期
中国近现代钢琴代表作 品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分析
佟 同冈
(大 同大 学 音 乐 学 院 , 山 西 大 同 037009)
摘 要 : 自世 界 发 展 层 面 来说 , 近现 代 钢 琴 作 品 不论 是在 创 作 风 格 上还 是在 创 作 手 法 上 ,均 收 获 了-t-A  ̄ 发展 成 果 。 作为世界钢 琴作 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国钢 琴作 品在近 现代 中不断崭露头 角,凭借 其卓越的成就在世 界钢 琴作 品 中 占据着 十分重要 的地位 。 文章通过 阐述 中国近现代钢 琴音 乐发展 ,对 中国近现代钢 琴代 表作 品及 特点展 开探 究,旨在为如 何促 进对中国近现代钢琴作品风格特点、创作 特点的有 效认识研 究适用提供 一些思路。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 ;钢 琴代表作品 ;特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学堂乐歌的产生、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各阶层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的呼声直接推动着我国新型学校音乐教育的逐步建立和发展。

1.富国强兵2.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权.2.定义: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3.目的推广新学,传播新知、教育国民、改革社会《中国音乐改良说》4.内容 1).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新生等。

代表性的作品有:夏颂莱作词的《何日醒》、石更词辛汉编曲的《中国男儿》3).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如秋瑾的《勉女权》等)4).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如沈心工、李叔同词曲的《春游》等)5).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出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文明婚》5.艺术形式:倚曲填词(一曲多词、一词多曲)6.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代表人物:沈心工(白话词)出版的歌集有:《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1936年,将自己毕生所编写的学堂乐歌进行了精选、修订,出版了一本个人专辑《心工唱歌集》编创作品:《体操-兵操》、《竹马》《春游》创作作品:以杨度的词所谱写的歌曲《黄河》创作特点历史意义:作品体现出年轻人的性格特色,基本上做到了从选材及用语言切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以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提高,程度也逐渐提高。

比当时其他出版的唱歌集大大提高了作为学校唱歌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曾志忞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并由中国人组织指挥的乐队。

音乐活动:1.致力于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音乐活动,包括“亚雅音乐会”“上海贫儿院音乐部”2.致力于学堂乐歌的编写3.致力于音乐方面的著述,《乐典教科书》,这是当时我国最早出版的一本比较完备的、系统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乐理教科书。

1905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有关发展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论文《音乐教育论》。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点第一章、鸦片战争一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一、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P4——P12答:1、新民歌的发展;2、说唱音乐的发展;3、戏曲音乐的发展4、民族器乐的发展二、简述京剧的发展脉络。

P15答:1、道光年间,以“皮黄腔”为主的京剧已初步形成。

2、京剧唱腔是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合套成为一个声腔系统,因成为皮黄腔。

在徽调和汉调的基础上,京剧艺术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吸取其他剧种的营养,音乐表现即通俗又精美。

因而深受各个阶层观众的喜爱,并日益显示出自身的艺术优势。

3、仅同治年间,京城内职业戏班多达50多家,涌现出大批著名的演员,并拥有从平民百姓至王侯将相的众多观众。

在自外地流布的过程中,京剧的影响日益扩大,逐渐遍及全国的各大城市,遂跃居为称尊剧坛的全国性大剧种。

★第二章、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三、学堂乐歌的基本内容P32答:1、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

2、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胜利。

3、配合向中小学生进行所谓“军国民教育”的各种各样的所谓“军歌"4、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

5、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除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

四、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P59答: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期中国音乐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迫使当时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从主流地位上走下来。

学堂乐歌的音乐大部分来自外国的现成曲调。

学堂乐歌运动有如下意义:、1、通过学堂乐歌的创编、教育运动,使得20世纪中国的新型新型学校普及音乐教育体系全面建立.2、第一次大规模引进西方音乐.3、学堂乐歌所开创的新音乐传统以及这个传统产生的新音乐成果形成了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更进一步的新传统。

4、通过学堂乐歌的教唱运动,使得现代文化观念得到广泛传播,较为全面的实现了寓教于乐。

5、中国音乐创作群体的主题意识开始萌动。

A。

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旧曲填新词B.代表人物代表作:《中国男儿》、沈心工《革命军》、《体操——兵操》李叔同《送别》{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五、本世纪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主要包括?P61答:1、城市民歌(小调歌曲)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民族器乐(二)
民族器乐活动历来在民间是有市场的,群众 基础很好。其活动主要集中在宗教活动、民 间民俗活动中。也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历史原 因,民国时期政府并不重视这样的音乐及其 活动,这些音乐家地位及其低下,自生自灭, 无人问及。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丝竹音乐。这个乐种在江 南发展势头最好。
代表人物:华彦钧
30-40年代抗日歌咏活动
历史线索。 “九一八”事变后,影响中国最大的历
史事件就是抗日,在音乐方面,是围绕 抗日宣传的歌咏活动。 影响深远。 多种风格、形式的杰作迭出。
二、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文化
这是民国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又一特点。 国统区的音乐文化。 共产党政权领导的区域音乐文化。
作品特点:
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代表作品:
《叫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也是微云》
黄自
黄自简介: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
人,字今吾。黄自是我国著名的近现代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在中国音乐发展 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专业音乐教育 及音乐创作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他母亲 在黄自幼年时的经常教他唱山歌、背唐诗宋词。 代表作品: 《旗正飘飘》、《抗敌歌》
1.创作特征与艺术成就
(1)模仿古琴泛音技巧 (2)模拟自然声响 (3)运用小提琴功法 2.对民族器乐的改进和发展 (1)对二胡教学争取地位 (2)改变教学体系 (3)编写《南胡练习曲》47首 (4)对二胡的改制,如弓法、音质等。 (5)改进记谱法。
音乐教育家,四川(今重庆)铜梁人。幼时受其兄影 响爱好音乐。1926年入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 琴、小提琴和作曲并学唱昆曲。1929年转入上海私立 中华艺术大学。先后在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 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音乐 学院任教。 作品特点: 抒情易唱、旋律优美 代表作品: 《飘零的落花》、《中华儿女》、《长城谣》等

中国近代音乐家介绍及音乐术语

中国近代音乐家介绍及音乐术语

中国近代音乐家介绍及音乐术语中国近代音乐家介绍贺绿汀:(1903—1999)1931年入国立音专学习作曲。

在电影歌曲、独唱曲、合唱曲等方面都有各体流传,是近代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作曲家。

代表作有《嘉陵江上》、《游击队歌》、《垦春泥》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和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等。

华彦钧:(1893—1950)又名阿炳,25岁双目失明,以卖唱、奏乐为生。

他采用江苏民间音乐材料写成的代表性作品《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深受人们喜爱。

其中《二泉映月》一曲成为流传国内外最著名的中国二胡曲并被改编成多种器乐曲。

萧友梅:(1884—1940)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加入“同盟会”。

1912年赴德学习音乐,并以《中国古代乐器孝》一文获得博士学位。

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和杰出的音乐教育家。

《问》、《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是他的代表作,主要论著有《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

黎锦晖:(1891—1961)1916年,参加“北京大学韵研究会”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开始致力于普及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活动,提出“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从“训练儿童”做起。

他的歌后边剧创作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启蒙性的重要。

代表作《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月明之夜》、《小小画家》等。

马思聪:(1912—1987)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也是近代最有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青年马思聪主要以小提琴演奏家的身份他的音乐创作以小提琴音乐流传最广。

他的《摇篮曲》、《第一回旋曲》、《内蒙组曲》、《西藏音符》、《牧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是中国近代小提琴音乐的重要财富。

李劫夫:(1913—1976)中国作曲家。

原名李云龙,曾用名李捷夫。

“九一八”事变后,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建国后历任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院长。

中国近代音乐史

中国近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这个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①传统音乐随社会变化而有相应调整,以求自身保存,主导地位下降。

②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新文化的出现,产生了新音乐,不断发展,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③社会政治变化,对音乐影响深刻,有过各种政权下不同政治色彩的音乐文化同时共存,呈现了复杂、多元的特点。

清末以来随西方音乐传入逐步建立的不同此前传统音乐的近代新音乐,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阶段,由1898年康梁上书开办新式学堂,至1919年“五四”前。

新音乐文化获得坚实基础,出现一批普通音乐的教育家。

②“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二十年代末。

发展迅速,新型音乐教育机构建立,为专业音乐发展奠定基础,出现一批专业音乐家。

③三十年代,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创作和演出,全国性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贯穿这个时期。

大多是声乐作品,器乐较少。

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出现《黄河大合唱》具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④四十年代,中国处于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三种政权并存局面,音乐文化发展呈现不同色彩。

仍以声乐作品为主,器乐创作明显提高。

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创作里程碑式作品。

传统音乐的发展戏曲京剧等较大剧种已经定型。

一些优秀京剧艺术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对原来艺术形式大胆改革,扩大了京剧的表现力。

梅兰芳,创编进步时装新戏和革新的古装新戏《洛神》、《天女散花》;对传统剧目《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进行新的加工创造;编演爱国戏《抗金兵》。

对旦角艺术进行改革,创立融青衣、花旦、刀马旦为一体的“花衫”,雍容华贵、凝重流畅的唱腔,形成独特风格的“梅派”。

另外,伴奏加进二胡、月琴,一些新戏中采用新的配乐手法。

三十年代赴美、苏,赢得国际声誉。

周信芳,创编进步时装新戏、新编历史剧,编演《四进士》等。

发扬“海派”改革创新精神,强调唱腔与语言的结合,,形成质朴刚健、铿锵顿挫、富于激情的“麒派”程砚秋,编演《荒山泪》、《窦娥冤》等,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广泛学习其它剧种和西方音乐,创造委婉幽咽而又刚劲的“程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名词解释沈心工: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

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

回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作品有《学校唱歌集》等。

1947年病逝于上海。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中国音乐社团。

前身为北京大学音乐团。

不久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1919年1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由校长蔡元培任会长。

创刊《音乐杂志》。

1922年12月,在音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该会遂告结束。

它既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演唱、演奏人才和音乐教师,又活跃了当时的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开创社会新风和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作用。

王光祈:20世纪20年代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

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

他研究音乐是希望达到音乐救国的目的。

他是最早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家。

著有《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

由于“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院派:是“国立音专”的代称。

其本义概念应指以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为核心的音乐流派。

其基本特征是:一、理论作曲或音乐表演均经由正规、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二、名教授云集;三、优异成果(音乐创作或理论研究)叠出;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美学理念(如重视音乐的艺术性和强调作品的艺术质量);五、影响乃至领导音乐时代潮流。

因此,学院派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

救亡派:其产生标志着“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高潮时期的来临。

中国音乐史(上篇)——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器乐艺术

中国音乐史(上篇)——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器乐艺术

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器乐艺术
• 二. 器乐欣赏
• 钢琴独奏曲《晓风之 舞》——节选《春之旅组 曲》第四首,丁Fra bibliotek德1945 年作。
• 丁善德(1911——20世纪 末),作曲家、江苏昆山 人。1928年入上海国立音 专,1947年赴法国音乐院 学习作曲,1949年回国曾 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 国音协副主席。代表作 《长征交响曲》。
• [08:00.00]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 [08:20.00]抒情而徐缓(B徵调,2/4拍子) [08:40.00]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 [09:00.00]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 [09:10.00]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 出现的“梁”、
[09:30.00]“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 [09:40.00]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 恋不舍的画面。
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器乐艺术
• 《春之旅组曲》是作者借此表达渴望光明的心情。 《春之旅组曲》第四首《晓风之舞》复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巧活泼、略带戏 谑接着第二主题以附点音符与长音相结合用连续 模进及8度双音演奏,增加了旋律进行的力度,音 乐充满乐观自信的情绪。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两 个主题核心动机为基础发展而成并重复一次。第 三部分重复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轻松活泼的结 束全曲。(参小册P48页)
• 李焕之(1919——2000) 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 理论家、中国音协主席 (第四届),祖籍福建, 生于香港。代表作歌曲 《社会主义好》、《春节》 第一组曲。
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器乐艺术
• 《春节序曲》用复三部曲式。引子:A (aba)+B( ab) +A+ 结尾。主部取材两首 陕北民间唢呐曲, 情绪热烈。中间部是亲 切悠扬的陕北秧歌调,先由双簧管奏出, 后由大提琴重复。最后由小号独奏把音乐 推到主部的再现而结束

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 ·121中国近代音乐史所讲述的是哪一个阶段的音乐历史? 这段音乐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2 ·122中国传统音乐在近代是如何发展的?3 ·123近代的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和民族器乐音乐是怎样发展的? 有哪些突的代表人物?4 ·124在近代京剧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几位重要的戏曲艺术家? 他们对当时的戏曲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5 ·125在近代说唱音乐发展中,苏州弹词为什么能发展得那样迅速?6 ·126广东音乐是怎样产生发展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哪几位民间艺术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7 ·127“新音乐”一词的含义都有哪些?本书所说的“新音乐”指的是什么?其发展脉络如何?有哪些特点?8 ·128“学堂乐歌”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内容和创作方法是怎样的?“学堂乐歌”的出现在中国音乐史上有何重大意义?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代表性的音乐家和乐歌作品产生?9 ·129“五四”运动前后在大城市中相继出现了哪些新型音乐社团及音乐教育机构?它们都开展了什么活动?10·130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创建于何时何地?谁为它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11·131在我国专业音乐建立之初,有哪几位音乐家各自在什么领域做出了贡献?各有哪些作品及著作?12·132二胡是怎样从一件普通的民间乐器走向舞台的?谁为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3·133著名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作者是谁?他还有些什么作品了他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14·13420年代北伐战争、工农运动和革命根据地都产生了哪些著名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的创作方式又是怎样的?——————————————————————————————————15·13530年代有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对当时的专业音乐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是谁?有哪些主要作品?其作品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做出了哪些功绩?16·13630年代,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师生都有哪些创作及论著,对当时音乐界有何影响?17·137左翼革命音乐组织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他们都开展了哪些革命音乐活动?18·1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歌名是什么?它的曲作者是谁?他对我国革命音乐事业做出了什么突出的贡献?他还有什么作品流传于世?19·139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怎样形成发展的?在这场运动中有哪些著名的抗战歌曲产生?20·140《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谁?这部作品在思想上、技术上有哪些特点?作曲家当时还创作了哪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作品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21·141著名小提琴曲《思乡曲》的作者是谁?他的小提琴音乐主要有哪些特色?他的小提琴创作在中国近代音乐发展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22·14240年代,在国统区的专业音乐创作中有哪些优秀的作品出现?它们的作者是谁?23·143在中国近代音乐家中有一位著名的台湾籍作曲家,他是谁? 有哪些重要的作品?24·144解放区的音乐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有哪些突出的代表性作品产生?25·145什么是秧歌剧?缺歌运动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重要的作品?26·146歌剧《白毛女》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有哪些作曲家参加了创作?艺术创作上有哪些特点?它对我国新歌剧创作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121中国近代音乐史所讲述的是哪一个阶段的音乐历史?这段音乐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中国近代音乐历史大致指本世纪初叶直至1949年这40多年的音乐历史发展状况。

中国近现代音乐

中国近现代音乐

二、黄河颂〔男中音独唱〕
朗诵: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 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 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啊! 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 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 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 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典范,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八、怒吼吧,黄河〔合唱〕
朗诵:听啊,珠江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啊,黄河! 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 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你战斗的警号 吧!
歌词: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 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世界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铁蹄 下的民众,苦痛受不了!但是,新中国已经破晓;四万 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你听, 你听,松花江在呼号;黑龙江在呼号;珠江发出了英勇 的叫啸;扬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啊!黄河!怒吼 吧!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 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四、黄水谣〔齐唱〕
朗诵: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艰苦奋斗,一天天的 接近胜利。但是,敌人一天不消灭,我们一天便不能 安身,不信,你听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
歌词: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 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 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 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 幼四处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黄水奔流日 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第四编近现代音乐的发展

第四编近现代音乐的发展

第四编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近现代的音乐发展有两条线:传统音乐的发展新音乐的发展学堂乐歌20-30年代30-40年代新音乐: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于此前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

它是清末和近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前半叶,新音乐以其迅猛之势发展成近代中国音乐的一大潮流。

20世纪新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新音乐启蒙阶段。

这一时期新音乐的特点是,曲调大都选用欧美、日本的现成曲调填词而成。

曾志、沈心工、李叔同等是新音乐启蒙初期的杰出音乐家。

20年代是新音乐的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以歌曲创作为主,主要是一些体裁比较小的艺术歌曲创作。

以箫友梅、赵元任、黎锦晖等为主。

30-40年代是以抗日救亡歌曲为主,诞生了大量的抗日歌曲,代表人物是黄自、聂耳等。

一.学堂乐歌:狭义的学堂乐歌概念是指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极其所教歌曲。

广义的学堂乐歌概念是指清末民初时期具有时代性的唱歌形式。

1.发展过程:学堂乐歌的肇始是从1898年康有为奏呈光绪要求开设学校乐歌课,清政府1904至1907年开始颁布音乐为必修课。

学堂乐歌的高潮时期是随着沈心工、李叔同和曾志等代表人物及编创的乐歌集问世而出现的。

2.乐歌主要内容:学堂乐歌以抵御外侮、富国强兵为主要内容,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思想和要求。

3.曲调来源:①选用日本或欧美的现成曲调填词,如:李叔同的《送别》;②用中国传统乐曲填词,如:《老八板》;③自创曲调。

4.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沈心工:一生编创了大量的乐歌作品,代表作有《体操-兵操》、《革命军》、《黄河》、《竹马》等,出版的歌集有《学校唱歌集》3集、《重编学校唱歌集》6集、《民国唱歌集》4集和《心工唱歌集》。

②李叔同:其作品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题材:一是反映爱国思想理念的作品,如:《祖国歌》、《大中华》等;二是借景抒情、陶冶情操的作品,如:《春游》、《忆儿时》、《送别》等;三是出家后的出世之音,即《清凉歌集》中的五首歌曲。

中国近现代的器乐作品欣赏

中国近现代的器乐作品欣赏

《步步高》(广东音乐)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 作,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富有动力, 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步步高:吕 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名 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 谱》,在当时已很流行。 《步步高》曲如 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 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 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吕文成
吕文成] (1898-1981):广东音乐作曲家,演奏家。广东 中山人。吕文成终生从事广东各种音乐的作曲、演奏、及演唱。 20世纪20年代前后生活在上海时便已蜚声乐坛,后旅居香港。擅 长演奏的乐器有高胡、扬琴。30年代首创钢丝二胡(即高胡), 并采用两腿夹琴筒的演奏方法,大大地丰富了高胡的表现力,使 高胡成为广东音乐中独特的主奏乐器。 吕文成一生创作发表的 广东音乐作品已有一百多首,其中《平湖秋月》、《步步高》、 《醒狮》、《蝶恋花》、《青梅竹马》、《蕉石鸣琴》等广为流 传。其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传统的广东音乐风格,又吸收了西洋 音乐的优点,曲调优美流畅,节奏生动活泼,闻之令人耳目一新。 吕文成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奏家,善于借鉴吸收各种民族音乐 的技巧,将它们融入广东音乐中,他的不少作品都是自已演奏并 灌制唱片。 吕文成也是一位出色的演唱家(子喉[青衣]),他唱 的粤剧行腔自如,吐字清晰,圆润悠扬,饮誉艺坛,多次出国演 出,深受好评
《荫中鸟》(笛子曲)
荫中鸟:笛曲,刘管乐作于20世纪50年代,乐曲通过描写荫 中百鸟的叫声,展现了绿荫成阵,百鸟争鸣的美丽风景。具有 浓郁的民族特点。是一首流行广、影响较大的北方风格的梆笛 曲。用竹笛模拟莺啼鸟鸣,展现了绿荫成阵,百鸟争鸣的美丽 风景。与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有异曲同工之妙。赵松庭在 演奏此曲时采用排笛,使乐曲的主题表现得更为丰富,形象, 生动。 乐曲在充满活力的引子之后,呈现出快速而活泼的主题:巧 妙地运用颤音、滑音和顿音技巧在旋律中揉合了鸟鸣声,独具 匠心。第一段利用这个主题材料,通过句幅的递减和展衍,渲 染出暄闹、热烈的气氛。中段在固定旋律伴奏下,笛子运用复 杂的演奏技巧,模拟各种鸟叫声。演奏者可即兴发挥,但对鸟 叫声又作了富有逻辑性的层次铺排。中段后再现第一段,这是 一首带再之一,因经常用于 婚嫁迎娶和节日庙会巡演而得名。乐曲轻盈欢快,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民间演奏的《行街》由慢板、中板、快板组 成,反复的素材较多,不适合舞台演出。为了加 强音乐的对比性,处于舞台效果考虑,上海民乐 团的江南丝竹整理研究小组对完整的《行街》进 行了大范围的删节。现在舞台演奏的较为常用的 版本分为慢板和快板两个部分,慢板轻盈优美, 快板则热烈欢快,切层层加快,把喜庆推上高潮,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中国近现代音乐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音乐ppt课件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 这是一首长诗。由远及近的叙述了历史上黄河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的 灾难;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东方海盗日本侵略者在黄河两岸杀人放 火、奸淫掳掠的惨景。 • 全诗洋溢着真切的情感、悲壮的气氛和凛凛正气。气魄雄传,感人至 深。 • 伴奏部分的曲调,具有波涛翻滚的形象,它既是诗的背景的描绘,也 是根据诗的内容在情绪上的渲染和补充,可谓两相交映,相得益彰, 形象地展现了抗日烽火遍地起的雄伟画面。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
• 歌曲以热情、自豪、悲壮的感情,抒发了“站在高山之巅”鸟瞰黄河 时,感慨万千的情怀。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 • 开始部分是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线起伏较大的音乐主题。 • 第二乐段以稍快的速度,更加热情的音调,讴歌了五千年古国文化的 形成和发展,赞颂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性格。 • 第三乐段音乐,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浩浩荡荡的黄河和具有黄河一 样坚强性格的英雄儿女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深刻生动地表达了对 黄河和对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展示伟大民族像黄河一样,不畏 强暴,不怕困难,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
• (朗诵)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 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崇高!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 歌。 • (独唱)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中国近现代音乐器乐

中国近现代音乐器乐
引子 + A + B + A1
《彝族舞曲》琵琶曲
• 引子:描绘出恬静、朦胧的山寨夜景。 • 第一部分:是一支优美抒情的慢板,
其主要音调源自于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 节奏平稳,富于抒情舞蹈的节奏律动特点。 • 第二部分:快板,这段音乐欢快而热情,描绘了 彝族小伙子们热情、爽朗的形象。 • 第三部分:是音乐的再现,描绘了夜深了村寨一 片寂静,只有轻柔的笛声还时隐时现。
课堂反思
你认为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在音乐方 面对人类文明有哪些贡献?我们应该怎样继 承和发扬它?
《牧民新歌》笛子曲
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是简广易1966年在内蒙 生活时,以内蒙民歌为素材创作的。乐曲表现牧 民辛勤劳动,建设辽阔草原的新生活。
第一段:乐曲发展的基础,它以内蒙古民歌风格 的旋律为主题,深情的倾吐着草原牧民对党、 对 新生活的热爱。
《牧民新歌》
第二段:是跳跃的小快板,基本上是前段主题的变奏, 笛子运用吐音技巧和奔驰的节奏,描绘出牧民骑者骏 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欢乐景象.
• 马耀先 李中汉曲 这首作品是由 这两位作曲者在西安音乐学院时 候的作品,它一直是业余和专业 小提琴者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
• 音乐以通俗、朴素的音乐语言表 现了新疆人民的 新生活、新风貌。音乐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族民族 音乐风格。
• 此曲结构图示: A + B + A
《苗岭的早晨》小提琴曲
• 陈刚曲 他的主要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 与祝英台》,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 干》、《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等。
开始是模仿长鼓的节奏,象一位少女领舞,然后 其他姑娘跟随着缓步起舞。
《北京喜讯到边寨》管弦乐曲
郑路 马洪业曲 原本这是一首管乐合奏曲,于 1976年改为管弦乐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主要特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主要特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主要特点一·传统音乐的新发展1.封建“雅乐”和民间俗乐的“雅部”不断衰落2.一些反映当时斗争生活的新民歌随着政治形势的不断发展而产生3.大量农村的民间艺人进入城市,使得说唱曲种,戏曲剧种不断在城市中落脚,形成许多对后来颇有影响的新剧种和新曲种。

二·近代西洋文化的传入1.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和新式学堂的建立,从20世纪初,产生了“学堂乐歌”2.学堂乐歌的传播使西洋音乐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表现手法,在一般民众中广泛的扎根下来,为后来“五四”新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群众歌咏的产生和发展1.在普通教育的发展和城市革命斗争的影响下,群众歌咏活动在人民音乐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各类声乐体裁得到发展。

2.20世纪30年代后,群众性的进步音乐在整个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

四·两种音乐文化的并存和发展1.中国的新音乐不断迅速发展。

2.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新音乐相互影响,不停地向前演变。

近代音乐发展中的城乡关系问题(民间艺术商品化带来的影响)一·正面影响1.城市经济为这些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2.相互的竞争和交流,提高了民间艺人的技艺,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3.推动了各地区各种艺术体裁之间的交流融合4.民间艺术和人民生活相结合,相互影响5.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民间戏曲及说唱音乐逐步女演员的产生二·负面影响1.民间艺术逐渐成为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2.民间音乐中的封建主义糟粕同资产季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和小市民低级庸俗的趣味结为一体。

3.在艺术表演上更加华而不实,肤浅庸俗。

三·总之进入到城市的民间艺术体裁,都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器乐在近代的传承与延续1.清中叶后,民族器乐的合奏形式如河北的“吹歌”和山东等地的“鼓吹”,华中的“八音”等,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合奏曲目,如《百鸟朝凤》《三六》《放驴》等2.清末戏曲音乐的广泛发展,使得这时期的民族器乐增添了一些新的形式,如“吹歌”中的“咔戏”,王玉峰的“三仙弹戏”等都是当时利用器乐来模仿戏曲演唱所形成的新品种3.在器乐独奏领域,这一时期出现了各有特色的个人流派古琴:张孔山,王露等琵琶:曹安和,吴梦飞他们对保存、整理和发展古琴、琵琶等传统遗产方面,做出了贡献4.张鹤《琴学入门》,杨宗稷《琴学丛书》等,对继承和发扬民族器乐传统有着积极的意义5.辛亥革命后产生的一些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社团,如天韵社,清平集,文明雅集等,他们的奢谈活动对民族器乐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与发展1.辛亥革命以来,普通学校教育的普及,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建立的新型音乐社团,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器乐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状况
我国近代器乐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是传统形 式的继承和发展。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 我国专业音乐文化的建立,一批作曲家先后 开始了音乐创作活动,并出现了一些为外来 器乐体裁创作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状况
• 在西方教会传入的过程中,西方音乐知识和世俗性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裁形式更为宽
广,各类器乐创作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涌现出了 很多优秀的作品. • 既有标题的管弦乐曲,也有无标题的交响音乐和其 他器乐曲,民族乐曲更是多种多样。
器乐的体裁
• 器乐的体裁: 独奏 • 合奏:
1、弦乐合奏
3、弹拨乐合奏
重奏 合奏
2、管乐合奏
4、打击乐合奏 7、铜管乐合奏
• 第一部分:是一支优美抒情的慢板,
其主要音调源自于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
节奏平稳,富于抒情舞蹈的节奏律动特点。 • 第二部分:快板,这段音乐欢快而热情,描绘了 彝族小伙子们热情、爽朗的形象。 • 第三部分:是音乐的再现,描绘了夜深了村寨一 片寂静,只有轻柔的笛声还时隐时现。
《牧民新歌》笛子曲
与祝英台》,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
干》、《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等。 此曲原本是一首口笛曲,1975年陈刚把它改编成 小提琴独奏曲而广泛流传,乐曲以优美、悠扬的 曲调,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描绘出了一幅苗岭 晨曦的秀丽景色。
《春节序曲》管弦乐曲
李焕之曲 福建人,出生于香港,1936年在上海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萧友梅。 《春节序曲》是李焕之所作的《春节组曲》当中的
5、民族管弦乐合奏
6、管弦乐合奏
音乐家— 刘天华
•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 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 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表现在民族
器乐曲方面,所作的二胡曲《光明行》、《空山
鸟语》、《良宵》等十首和琵琶曲,发展了二胡和
琵琶的表现手法。他编写的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
为二胡教学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第一乐章,乐曲以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及
陕北民歌为素材,通过热烈的音乐,生动地表现 了我国人民在春节时欢快的情绪。
《金蛇狂舞》器乐合奏
聂耳编曲这首作品是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
整理改编的器乐合奏曲。 乐曲短小、精悍;演奏时生动活泼,表现了我国传
统节日中人们舞动巨龙、锣鼓喧天的欢乐场景。聂 耳将其定名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对新中国的 坚定信念和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
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是简广易1966年在内蒙
生活时,以内蒙民歌为素材创作的。乐曲表现牧
民辛勤劳动,建设辽阔草原的新生活。 第一段:乐曲发展的基础,它以内蒙古民歌风格 的旋律为主题,深情的倾吐着草原牧民对党、 对 新生活的热爱。
《牧民新歌》
第二段:是跳跃的小快板,基本上是前段主题的变奏,
笛子运用吐音技巧和奔驰的节奏,描绘出牧民骑者骏
《光明行》 二胡曲
• 此曲作于1931年,30年代正是刘天华在
音乐创作上面的高峰时期。当时,有人
认为我国的民族音乐萎靡不振,缠绵无
力。因此,刘天华酝酿谱写一首曲调雄壮、气势豪 迈、热情奔放的进行曲风格的乐曲,作为对那些轻 视民族音乐论调的有力回答。 • 乐曲以明快、坚定的旋律表现了旧社会知识分子不 断追求进步和光明的心情。
பைடு நூலகம்
《彝族舞曲》琵琶曲
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由王惠然创作
于1960年.乐曲主旋律采用西南地区民
间音乐海菜腔和烟盒舞曲,描述了彝族
青年在月光下欢快舞蹈的情景. 此曲采用羽调式。2/4拍,三部曲式结构,全曲共 分九个段落。 乐曲结构: 引子 + A + B + A1
《彝族舞曲》琵琶曲
• 引子:描绘出恬静、朦胧的山寨夜景。
音乐作品也被介绍进来,出现了一些初步掌握西洋
音乐知识及演奏风琴和钢琴技能的人,为我国近代
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因素. 我国艺术工作者借鉴外来的艺术形式,结合中国的 民族民间音乐创作出了非常多成功的作品:如贺 绿汀的《牧童短笛》,马思聪的《内蒙组曲》,马 可的管弦乐曲《陕北组曲》等.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状况
• 马耀先 李中汉曲 这首作品是由 这两位作曲者在西安音乐学院时 候的作品,它一直是业余和专业 小提琴者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
• 音乐以通俗、朴素的音乐语言表 现了新疆人民的
新生活、新风貌。音乐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族民族
音乐风格。
• 此曲结构图示: A + B + A
《苗岭的早晨》小提琴曲
• 陈刚曲 他的主要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
《喜洋洋》器乐合奏
喜洋洋 (民族管弦乐曲) 刘明源创作于1958年。全
曲共分三段,是ABA结构。 A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作者以两个笛
子声部的重迭、顿音和加花的手法,充分发挥了原 曲轻快活泼的特点,并增加了热烈洋洋的气氛.
《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曲
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是根据同名管弦乐改
《牧童短笛》钢琴曲
《牧童短笛》是贺绿汀于1934年在上 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时创作的 一首钢琴独奏曲。在“征求中国风味
钢琴曲”比赛中,这首作品荣获头奖。 乐曲短小精巧,形象鲜明,旋律生动优美,具有浓郁的
民族风格,是学习和欣赏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珍品. 描写了牧童在牛背上悠然自得的情景.
《新疆之春》小提琴曲
编而成的。改编后的《瑶族舞曲》,突出了民族 乐器的音色和性能,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 色彩。
开始是模仿长鼓的节奏,象一位少女领舞,然后
其他姑娘跟随着缓步起舞。
《北京喜讯到边寨》管弦乐曲
郑路 马洪业曲 原本这是一首管乐合奏曲,于
1976年改为管弦乐曲。 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胜利之际, 乐曲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 祖国西南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 热烈庆祝的情景。
课堂反思
你认为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在音乐方
面对人类文明有哪些贡献?我们应该怎样继
承和发扬它?
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欢乐景象.
第三段:是将小快板的主题旋律的节奏拉宽放慢, 表达了牧民对社会主义、对家乡的衷情赞颂。
《牧民新歌》
第四段巧妙的运用调式对比的手段。以明亮的调式 色彩使音乐更高涨。 第五段运用了笛子的演奏技巧,生动地模拟骏马的嘶 鸣声。 尾声在急速的音符进行和强烈的节奏中,渲染了辽阔 的草原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