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优质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安全上学期教案《不挤不抢》及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幼儿园中班安全上学期教案《不挤不抢》及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幼儿园中班安全上学期教案《不挤不抢》及教学反思(精选五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安全上学期教案《不挤不抢》及教学反思《中班安全上学期教案《不挤不抢》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安全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安全上学期教案《不挤不抢》含反思!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活动准备: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怎样玩的?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欣赏歌曲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第一遍请幼儿欣赏;第二遍教师范唱;接着教师分局分段教唱)三、提问幼儿理解歌词A.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B.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上下楼梯,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做?引导幼儿在上下楼梯时,要排好队,不推不挤,不在楼梯上嬉戏玩耍,并且要抓好扶手靠右上下楼梯。

四、讨论: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应注意排好队?为什么?;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进门出门时;上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教师小结:大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反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渗透方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家长工作: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教学反思: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中班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

中班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

中班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绘本《挤不破的房子》,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2.使幼儿能够理解和使用与房子相关的词汇,如:房子、窗户、门等。

3.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绘本《挤不破的房子》2.房子的图片、玩具等教具3.幼儿感兴趣的相关材料,如:小人、家具等三、教学活动:活动一:导入(10分钟)1.与幼儿讨论:你们家里有几个房间?你们家里有什么样的房间?有大的房间,还是小的房间?2.出示房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房子的一些特征,如:窗户、门等。

活动二:阅读绘本《挤不破的房子》(15分钟)1.根据绘本的封面和标题,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2.带领幼儿一起阅读这本绘本,注重表情和语调的把握,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读完后,与幼儿进行简单的问答,提高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三:角色扮演《挤不破的房子》(20分钟)1.选取故事中的角色,如:妈妈、爸爸、宝宝等,准备相应的服装或道具,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

2.教师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模仿对话和动作,复述故事。

3.逐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发挥角色扮演的内容,如:宝宝出去玩、妈妈做饭等。

活动四:情景游戏(15分钟)1.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房子的样子,里面摆放一些与房子相关的玩具。

2.幼儿分成两组,每组轮流进入房子,找出老师给出的物品,如:找出一个窗户、找出一张床等。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巩固与房子相关的词汇。

活动五:艺术创造(20分钟)1.给幼儿提供废旧纸板、卡纸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一个小房子。

2.教师给幼儿展示制作示范,引导幼儿选择材料、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创作。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发挥创作,制作属于自己的小房子。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阅读绘本时的反应,如:能否跟随故事情节、对绘本内容的理解等。

2.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游戏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模仿对话和动作、是否能够记住与房子相关的词汇等。

备课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

备课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

备课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备课资料“美丽景色,感受传统文化”---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张雪楠李双内容简介本单元有一首古诗《静夜思》,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小小的船》是一篇韵文,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阳光》这课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让孩子明白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

《影子》与《比尾巴》是两首小儿歌,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总体构想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模块一识字模块二理解内容模块三写字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挤不破的房子》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猜猜我画的器官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学习目标认识54 个生字,会写18 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诗歌和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使学生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感受阳光的美好与高贵模块一识字1.通读课文,让孩子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宝宝。

读完两遍后,并让学生给生字注上拼音。

这样又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一遍认识。

2.同桌互相学习生字,让同桌讨论认为简单、会认的生字,并用符号标记下来。

还要找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并一起想办法记住他。

3.检查识字情况:让同桌的代表说出你们都会认的生字,并说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说出你们识记的方法。

如用加一加的方法:吧:口+巴用减一减的方法:影——景。

或用换一换:很一一跟。

通过让学生总结识字方法,这样锻炼了学生自己认字的能力。

4.能过游戏检查对生字的认字:做了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

以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去找对生字。

这样有趣地激励了孩子认字的能力。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字稍有一些难度,在识字时多对学生灌输识字方式,多对识字方式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会在识字上有提高。

中班安全《不挤不抢》课件+教案

中班安全《不挤不抢》课件+教案

中班安全《不挤不抢》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挤和抢的危险性,认识到不挤不抢的重要性;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拥挤的环境中保护自己;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尊重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挤和抢的危险性,认识到不挤不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在拥挤的环境中保护自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视频、图片、故事书、安全道具等。

学具:画纸、彩笔、安全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内的拥挤场景,让幼儿了解挤和抢的危险性。

2. 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课件、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幼儿展示不挤不抢的重要性。

3.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朋友在拥挤环境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尊重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拥挤环境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5. 实践演练: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演练,模拟拥挤环境,让幼儿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不挤不抢,安全第一;学会分享,尊重他人。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在拥挤环境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2. 家长协助幼儿绘制一幅关于不挤不抢的手抄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让幼儿充分了解挤和抢的危险性?是否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否教育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尊重他人的需要和感受?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安全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需要选择一个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拥挤场景,如幼儿园的楼梯、教室等。

通过展示这个场景,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挤和抢的危险性。

幼儿园中班上册 人教版语言《挤不破的房子》10分钟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上册 人教版语言《挤不破的房子》10分钟说课稿

《挤不破的房子》说课稿中班上册语言各位考官好,我是++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挤不破的房子》。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幼儿情况、说教法、说学法、说活动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挤不破的房子》这个童话故事讲述了在下雨天,蜗牛的房子里挤着蜗牛、蚂蚁、兔子、挤着小男孩儿的腿、身子、手、大脑袋和一只耳朵,小男孩的另一只耳朵却无论如何也挤不下了,只好露在外面,听着“沙沙沙、沙沙沙”的雨声。

这个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

此外《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地关键是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故事的讲述、讨论以及老师的提问,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理解故事,做一个和蜗牛一样有爱心的人。

2.活动目标分析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阅读画面,初步感知蚂蚁、兔子和小男孩儿挤进蜗牛房子的经过。

(2)喜欢阅读故事,愿意跟着老师一个讲述故事。

(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达喜欢小蜗牛的情感和愿意帮助别人的愿望。

根据活动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本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愿意并且能够跟着老师一起讲述故事,难点是让幼儿体会小蜗牛愿意帮助别人的爱心以及大胆地表达喜欢小蜗牛的情感。

3.活动准备:为了使教学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特做以下准备:(1)配套幼儿操作材料《语言》中班上册,多媒体资源《挤不破的房子》。

(2)蚂蚁、兔子和蜗牛的头饰,蜗牛的“大屋子”。

(3)白板上贴的用来奖励的苹果小卡片。

二、说幼儿情况(可酌情改动)中班的幼儿年龄大部分在四岁多,这一阶段的幼儿基本能够发清楚大部分语音,掌握词汇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

喜欢阅读,能够从前往后有顺序地阅读,并能持续一段时间阅读,建立画面和口头语言之间的联系。

中班语言《挤不破的房子》教案

中班语言《挤不破的房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倾听和讲述,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幽默和想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挤不破的房子》的倾听和理解。

2. 故事情节的复述和想象。

3. 角色扮演和表演。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

2. 角色头饰。

3. 背景音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倾听故事《挤不破的房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故事讲述:通过课件或图书,讲述故事《挤不破的房子》,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细节,如角色的表情、动作等。

3. 故事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 角色扮演: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5. 总结: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关心他人。

五、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挤不破的房子》。

2. 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分享和关心他人的行为,与幼儿一起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如倾听、表达、互动等。

2. 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如故事复述、角色扮演等。

3. 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如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观察分享和关心他人的行为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故事分享和角色扮演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类似的亲子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进一步展现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结合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等,让幼儿创作与故事相关的作品,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2. 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和勇气。

3. 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中班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

中班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

中班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教案标题:《挤不破的房子》教学目标:1. 听懂并理解故事内容;2. 能够流利地朗读故事;3. 学习并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4. 能够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1. 《挤不破的房子》故事书;2. PPT/教具;3. 黑板/白板;4. 卡片/图片等教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教具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房子。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中的房子,例如房子的样子、房间的数量等。

Step 2:引入故事1. 准备《挤不破的房子》故事书。

2. 展示故事封面或相关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Step 3:讲述故事1. 通过直接讲述故事或展示PPT,让学生跟随故事的情节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强调故事中关键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重点和核心。

Step 4:讨论与理解1.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地点、事件等。

2.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

Step 5:角色扮演1. 分发角色卡片给学生,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2. 鼓励学生根据角色的特点,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的扮演和创意。

Step 6:词汇拓展1. 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和学生的理解程度,选择一部分关键词汇进行教学。

2. 使用图片、卡片或其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新词汇。

Step 7:朗读训练1. 教师指导学生跟读故事书,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

2. 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 8:总结反思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回顾故事的内容和进展。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并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

Step 9:布置作业1. 让学生回家复述故事的内容,或完成与故事相关的练习题;2. 鼓励学生根据故事创作相关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挤一挤》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挤一挤》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挤一挤》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具体章节为《探索物体的形状与空间》。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探索,认识物体形状的变化;培养幼儿空间概念的形成;让幼儿在“挤一挤”的活动中,体验物体形状的改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认识物体形状的改变,并学会用语言描述。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形状的改变,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橡皮泥、气球、挤压玩具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形状积木、气球、挤压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各种物体,引导幼儿关注物体的形状,并提出问题:“你们看到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们可以改变形状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挤压玩具,让幼儿观察挤压玩具在挤压前后的形状变化,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用气球和积木进行挤压实验,观察形状变化,并分享观察结果。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5. 创意活动(10分钟)教师发放橡皮泥,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并进行挤压实验。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挤压实验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挤一挤》2. 内容:物体形状可以改变挤压会影响物体形状创意形状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家中的物体,观察它们的形状,并尝试用挤压的方式改变形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部分幼儿在描述物体形状变化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挤压实验活动,共同探索物体形状的奥秘。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挤一挤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挤一挤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挤一挤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挤一挤”活动。

通过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质地和空间关系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形状、质地和空间关系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和探索物体形状、质地和空间关系的变化。

难点:动手操作,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海绵、塑料瓶、气球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相同的教具,供幼儿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挤扁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气球形状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用积木、海绵等物品进行挤压,引导幼儿观察形状、质地和空间关系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操作,互相挤压手中的物品,观察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挤一挤2. 内容:用图示和文字展示物体形状、质地和空间关系的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物品进行挤压实验,观察并记录变化。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观察幼儿对挤压现象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挤压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为什么要把牙膏挤出来?为什么要把气球吹起来?等。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3. 例题讲解的生动性和易懂性4. 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点评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延伸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物体形状、质地和空间关系的变化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观察让幼儿感知这些变化,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挤呀挤(通用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挤呀挤(通用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挤呀挤(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趣味故事会》中的《挤呀挤》一课。

该故事通过描述一群小动物在过独木桥时互相拥挤的情景,引导幼儿学会互相谦让、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理解、角色扮演、对话朗诵、行为规范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互相谦让、礼貌待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学会互相谦让、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小动物手偶、独木桥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模拟过独木桥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互相拥挤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故事挂图,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3. 对话朗诵(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朗诵故事中的对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行为规范认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到互相谦让、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绘制故事中的角色,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挤呀挤》2. 故事角色:小兔、小熊、小狐狸、小猴子3. 行为规范:互相谦让、礼貌待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故事中的角色,并描述他们的特点。

答案示例:小兔很可爱,它主动让其他动物先过桥。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互相谦让、礼貌待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自我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类似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挤呀挤》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挤呀挤》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以及喜欢阅读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表达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情节。

难点: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发言,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图片、角色头饰、故事相关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情景体验: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4.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延伸: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互相帮助。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幼儿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2. 家长协助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角色,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对故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情景体验环节,幼儿能够主动扮演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在讨论交流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在表达过程中存在语言表达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我会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让更多幼儿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参与故事讲述,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 游戏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中班安全《不挤不抢》课件+教案

中班安全《不挤不抢》课件+教案

中班安全《不挤不抢》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拥挤和争抢带来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遵守秩序、文明礼让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在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认识到拥挤和争抢的危害,并能在实际生活中遵守秩序、保持安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模拟场景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公共场所拥挤和争抢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

2. 讲解知识点(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提问和讨论,让幼儿了解拥挤和争抢的危害。

(2)教师示范如何保持秩序、遵守公共场所规则。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不挤不抢,如排队、礼让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模拟场景练习,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实践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不挤不抢》2. 内容:(1)拥挤和争抢的危害(2)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场景。

2. 答案要求:幼儿需在画纸上用彩笔画出自己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的场景,如排队、礼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5. 板书设计的简洁性与信息量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难点在于让幼儿认识到拥挤和争抢的危害,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为此,教师需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和情景模拟,使幼儿深刻理解并内化秩序意识。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挤一挤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挤一挤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挤一挤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力的探索”中的内容,详细教学内容为“挤一挤”。

通过本活动,幼儿将探索物体在受到挤压时的变化,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挤压动作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培养幼儿对力的初步认识。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描述物体在受到挤压时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和体验物体在受到挤压时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积木、气球、塑料瓶、海绵等可挤压物体。

2.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气球、塑料瓶、海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挤压过的气球,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猜一猜,这个气球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挤压积木、塑料瓶等物品,让幼儿观察物体的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小组,用学具进行挤压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

强调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5. 互动游戏(10分钟)组织“挤压接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挤一挤2. 简笔画:展示一个挤压变形的气球和积木。

3. 关键词:力、挤压、形状改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挤压实验,记录并描述物体的变化。

2. 答案示例:将一个塑料瓶挤压变形,描述挤压前后的形状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力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寻找可挤压的物品,与家长一起进行实验,分享实验结果。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力的作用,如踢足球、拉扯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挤呀挤》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挤呀挤》

教案名称: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挤呀挤》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故事《挤呀挤》理解相互谦让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学会分享、相互谦让的品质,懂得与同伴和睦相处。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名称:《挤呀挤》2. 故事简介:故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它们因为争夺一个树洞而发生了矛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相互谦让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会分享,懂得与同伴和睦相处。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手段展示故事情节,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首儿歌《朋友越多越快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述:教师讲述故事《挤呀挤》,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3.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故事中的人物图片,让幼儿辨认,并简单描述人物特点。

4. 分组讨论:幼儿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 情境体验:创设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教训,让幼儿学会分享、相互谦让。

7. 拓展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分组讨论环节,幼儿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解决办法,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故事中的道理。

但在情境体验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得较为紧张,可能是因为在集体活动中缺乏自信。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活动中更加放松。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

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挤呀挤》,动物角色图片,多媒体设备。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适当布置情境。

中班优质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

中班优质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

中班优质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中班优质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中班优质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1、阅读画面,初步感知蚂蚁、兔子和男孩住进蜗牛房子的经过。

2、愿意跟着教师一起讲述故事中的对话,喜欢阅读故事。

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达喜欢小蜗牛和愿意帮助别人的愿望。

【活动准备】1、配套多媒体资源《挤不破的房子》(早期阅读)。

2、配套幼儿操作材料《语言》中班上册。

【活动过程】一、自主阅读故事。

1、播放多媒体资源中蜗牛的图片,师:图片画的是什么动物?你知道小蜗牛的房子在哪里吗?现在,我们来读一篇有关小蜗牛的故事。

2、请幼儿打开幼儿操作材料第4-13,自主阅读故事。

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

如:下雨了,你们看到了什么?谁到小蜗牛的房子里避雨了?二、欣赏、理解故事1、播放多媒体资源,请幼儿看动画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下雨了,谁先想到蜗牛的房子里避雨?他是怎么挤进房子里的?鼓励幼儿大胆地模仿小蚂蚁挤进蜗牛房子的动作。

-后来,谁去蜗牛的房子里避雨?他是怎么挤进房子的?请个别幼儿模仿相应的动作。

-蜗牛的小房子里还挤了谁?整个儿都挤进去了吗?什么东西漏在了外面?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看动画讲述故事。

三、讨论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下列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

-小蜗牛的房子那么小,可是住进了小蚂蚁、小兔子和小男孩,小蜗牛的房子挤破了吗?-当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小蜗牛都热情的帮助了他们。

结果,奇迹发生了,在蜗牛小小的房子里住进了那么多、那么大的朋友,小蜗牛的房子都没有挤破。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蜗牛吗?为什么?-假如有小朋友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你会帮助他们吗?建议:1、活动延伸在感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提供小蜗牛、小蚂蚁、小兔子等头饰和相应的道具,鼓励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故事。

幼儿园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进出门时不挤不抢》谈话活动

幼儿园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进出门时不挤不抢》谈话活动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进出门时不挤不抢》谈话活动背景在幼儿园中班,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自我意识和观念,无法准确评估行为后果和安全风险,因此需要针对幼儿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安全教育方案,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礼仪,增强安全自护意识,为日后建立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内容1.制定规则:教师向孩子们介绍门口安全注意事项,制定“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规则,并向孩子们解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范例示范:老师和助教一起演示如何进出门,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和学习到其中的板块规范动作。

3.谈话交流:针对“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规则进行现场讨论和问题答疑,让孩子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要点。

4.学生演练:将孩子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按照规则进出门,全程进行指导和观察,并给予肯定和修正。

教学方法1.任务型学习:教师给出规则和要求,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实践和检验。

2.互动式教学: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和指导,教师在边缘指导和纠正。

3.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实践。

教学流程时间内容10:00-10:10 教师介绍门口安全注意事项和规则10:10-10:20 老师和助教演示进出门规范动作10:20-10:40 教师和学生进行谈话交流,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10:40-11:00 小组实践演练,教师在边缘指导和纠正教学评估1.观察孩子在实践中对规则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2.询问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和认识,是否意识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3.评估幼儿园中班孩子们的安全自护能力是否有所增强。

结论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能够认识到“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重要性,并能够体验到规则的好处和带来的安全保障,从而树立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提高安全自护能力,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学设计不挤不抢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学设计不挤不抢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学设计不挤
不抢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学设计不挤不抢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怎样玩的?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欣赏歌曲
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第一遍请幼儿欣赏;第二遍教师范唱;接着教师分局分段教唱)
三、提问幼儿理解歌词
A.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
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B.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上下楼梯,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做?
引导幼儿在上下楼梯时,要排好队,不推不挤,不在楼梯上嬉戏玩耍,并且要抓好扶手靠右上下楼梯。

四、讨论: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应注意排好队?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进门出门时;上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教师小结:大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反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家长工作: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中班科学活动挤一挤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挤一挤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挤一挤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力的探索》中的第三节“挤一挤,会发生什么?”。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探索,认识并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探究物体在受到挤压时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力的作用,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实践、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表达和分享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积木、气球、海绵、塑料瓶、沙子、小石子等。

学具:每组一张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并触摸教具,引导幼儿发现积木、气球、海绵等物体在受到挤压时会发生形状变化。

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气球为例,演示气球在受到挤压时的变化,引导幼儿理解力的作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挤压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引导幼儿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强化知识点。

5. 合作探究(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用积木搭建不同形状的物体,并用沙子、小石子进行挤压实验。

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力导致的?六、板书设计1. 挤一挤,会发生什么?2. 内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实验现象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里找一个物体,挤压它并观察形状变化,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力的作用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探索力的作用,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并与家长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优质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
【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初步感知蚂蚁、兔子和男孩住进蜗牛房子的经过。

2、愿意跟着教师一起讲述故事中的对话,喜欢阅读故事。

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达喜欢小蜗牛和愿意帮助别人的愿望。

【活动准备】
1、配套多媒体资源《挤不破的房子》(早期阅读)。

2、配套幼儿操作材料《语言》中班上册。

【活动过程】
一、自主阅读故事。

1、播放多媒体资源中蜗牛的图片,师:图片画的是什么动物?你知道小蜗牛的房子在哪里吗?现在,我们来读一篇有关小蜗牛的故事。

2、请幼儿打开幼儿操作材料第4-13,自主阅读故事。

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

如:下雨了,你们看到了什么?谁到小蜗牛的房子里避雨了?
二、欣赏、理解故事
1、播放多媒体资源,请幼儿看动画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下雨了,谁先想到蜗牛的房子里避雨?他是怎么挤进房子里的?鼓励幼儿大胆地模仿小蚂蚁挤进蜗牛房子的动作。

-后来,谁去蜗牛的房子里避雨?他是怎么挤进房子的?请个别幼儿模仿相应的动作。

-蜗牛的小房子里还挤了谁?整个儿都挤进去了吗?什么东
西漏在了外面?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看动画讲述故事。

三、讨论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下列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

-小蜗牛的房子那么小,可是住进了小蚂蚁、小兔子和小男孩,小蜗牛的房子挤破了吗?
-当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小蜗牛都热情的帮助了他们。

结果,奇迹发生了,在蜗牛小小的房子里住进了那么多、那么大的朋友,小蜗牛的房子都没有挤破。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蜗牛吗?为什么?
-假如有小朋友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你会帮助他们吗?
建议:
1、活动延伸
在感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提供小蜗牛、小蚂蚁、小兔子等头饰和相应的道具,鼓励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故事。

2、领域渗透
(1)与社会领域渗透,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相互关心,培养幼儿同情心和爱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