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资料: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全解纲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言课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使用学案
素养 提升
梳理教材:基础知识 拓展补遗:有助于扩展知识
能力 提升
主题探究:学习解题方法和技巧 典型即练:高考真题演练
2、教师讲解
(1)依照课本编排,按照时序,梳理单元知识。 (2)明晰概念,概括阶段特征,形成基本认识,培养学科素养。 (3)通过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整理总结
如何备考
(一)备考重点:主干知识、构建网络
【高考复习六大模块】 中国古代史(约170万年前~前2070~ 1840)★★★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世界古代史(约三四百万年前~前 3500~15世纪)★ 世界近代史(15世纪~20世纪初)★★ 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
(2)整理导学案和试卷。(保存好所有试卷试题,错题整理以附页粘贴或专有笔
记。)错题集
4、限时训练
选用历年高考试题及各地模拟试题,限时训练。
基础为王,技巧为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 基。
4.创新性 体现在对史料进行新的解释和新的运用,
对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新的发掘;对 已有的历史观点、方法与历史结论进行批 判性思考,得出新结论;运用创新思维, 利用历史学知识和方法回应现实问题。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的六大核心内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是历史学科的理论保证。是研究历史的主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
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
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
2022年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通史总结复习提纲(超强)
2022年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通史总结复习提纲(超强)宏观概要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阶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在地方推行“推恩令”、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
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1)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长期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模式。
(2)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经济政策: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
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③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
④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心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
⑤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
【内容总结】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考纲政治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商鞅变法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古代手工业的发展3.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字的起源与书画的发展3.中国古代的文学【总体特征】先秦是秦朝统一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历史时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
在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中央政制采用了___袭制,而地方政制则采用了分封制和选官制度。
___袭制是指___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这个制度取代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标志着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占卜),世官商阶级和国家也随之产生。
相、卿士、卜、祝、史家与国密切联系,___袭制的确立使得制宗法制西立,等级森严的分比较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巩固统治。
周朝时期,为了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___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分封制(核心内容)。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大的独立性。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层层分封,等级森严,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和国密切结合。
这个制度的确立开拓了边远地区,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局面,使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盛国家。
然而,西周后期受到了破坏,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破坏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不足,井田制受破坏,制度的缺陷也是一个直接原因(诸侯权力大)。
封建社会的初期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和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了时期。
后来的中国行政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设立,使得政治权力更加分散,避免了相权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然而,这种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治机构重叠、造成国家财政危机、军事上的战斗素质下降等。
此外,选官制度的改革也为历代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总之,这些变革对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历史知识点提纲
高考历史知识点提纲高考历史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考试,涵盖了丰富而复杂的历史知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历史考试,下面将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提纲式的梳理和归纳,以供考生复习和总结。
一、古代文明与世界史1. 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认识早期人类的石器文化、旧石器时代至农业革命的转型、城市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 东西方古代文明的比较:古代埃及文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代印度河文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二、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殷商的兴盛与灭亡、西周的兴起与结束;2.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的崩溃与百家争鸣、战国七雄的分争与统一;3. 秦汉时期:秦始皇的改革与统一、汉朝的辉煌与兴衰;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两晋的分裂与南北朝的统一;5. 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与开创、盛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6.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的南北分裂、元明两个外族政权的崛起与衰亡、清朝的统一与封闭。
三、世界古代史1. 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教与佛教的兴起、德里苏丹国和孟加拉帝国的兴盛;2. 共和国罗马与罗马帝国:共和国罗马的兴起、罗马帝国的迅猛扩张与内外因素导致的衰落;3. 希腊城邦文明:希腊城邦兴起与争霸、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文化影响;4.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人的政治制度、阿卡德人的科技发展、埃兰人和巴比伦人的王朝兴起。
四、近现代史1. 欧洲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的兴起与对社会、政治、科学的影响;2.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期: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过程、拿破仑的扩张与衰退;3. 英国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英国的殖民地扩张;4. 美国独立与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美国独立的原因与过程、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运动;5. 近代亚洲史:中国近代史、近代印度史、朝鲜半岛的近代史等亚洲国家的近现代变革。
五、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对世界局势及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与战后秩序的建立;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胜利、冷战的形成与特点;3. 当代世界:国际关系与全球化、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挑战、全球性问题与国际组织。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中国史纲要 综合考法
第一部分中国史纲要中国史纲要——综合考法综合考法1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演进1.先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1)重大事件: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产生并发展,分封制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交流;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及兼并战争进一步促进了人口流动和文化交融。
(2)阶段特征:先秦时期,中原民族与周边戎狄蛮夷逐渐交融,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2.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1)重大事件: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推广郡县制,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编制户籍等。
(2)阶段特征:秦朝把属于农耕文明的不同民族纳入统治之下,至此,“中国”一词已代表整个秦王朝所统治的地区。
3.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重大事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尊崇儒术;打击匈奴,开辟丝绸之路,设西域都护府,开拓疆土,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治理。
(2)阶段特征:汉朝时期,中国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众多民族在内的统一国家,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和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时期(1)重大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在杂居的过程中相互交往,民族之间的隔阂渐趋消解,并呈现出民族大交融的发展趋势。
5.隋唐及五代十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重大事件:隋炀帝主持开通大运河。
唐朝时期,唐军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婚,促成唐蕃和亲;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称为“天可汗”。
(2)阶段特征: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建立起统一王朝。
唐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之间进一步交融,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2023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2023一、古代中国历史部分1.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知识点包括三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文化特征。
特别注意井田制、分封制以及“尊尊亲亲”的礼制。
2.春秋战国时期:掌握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大变革,如铁器牛耕的出现、士人的崛起与百家争鸣等。
3.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及制度创新(如焚书坑儒、度量衡标准化),汉朝的郡县制度、察举制以及汉武帝的“大一统”。
4.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玄学的兴起以及佛教的传播等。
5.隋唐时期:唐代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及其影响,唐文化的特征及其对东亚的影响。
6.宋元明清时期:宋代的理学及科技发展,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对外关系,明清的专制主义强化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近现代中国历史部分1.晚清时期:列强的侵略与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等。
2.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建立,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及国共合作与分裂。
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发展,以及近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发展。
三、世界历史部分1.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及影响。
2.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教会统治与城市的兴起,十字军东征等。
3.近代早期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4.工业革命与全球扩张:工业革命的影响,殖民主义与非欧洲世界的回应。
5.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冷战的形成与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6.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影响,当代世界的多元文化交流与冲突。
7.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史 (远古— 1840 年)历史 阶段特征 中央政制 地方政制 选官时期 (政治)制度奴隶社会的繁 王位世袭制:封侯、伯荣时期①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夏②方式:兄终弟及,父子相传注意:特征商 阶级和国家产生;③意义:取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标志着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占卜) ; 世 官王位世袭制的确 相、卿士、卜、祝、史 家与国密切联系立;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 制比较 分封制宗法制周 推行,逐渐形成了 目的 先 我国早期政治制 度。
巩固统治的需要 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保证王 秦 内容时 期②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 子分封制(核心内容) ;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确立了严格的大宗、 小宗体系。
(具的义务。
有相对性,周天子绝对的大宗) ③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 ④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封 ,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 宗法等级有相对大的独立性。
春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秋 诸侯争霸, 实现局战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国 逐步建立特点影响关系相同王室衰微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①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②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家和国密切结合。
①积极(前期) :开拓了边远地区,巩固了奴隶主 ①对当时: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贵族的统治,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局面, (周王确立 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防止贵族之间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使 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维护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盛国家。
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②消极(后期) :西周后期受破坏,春秋时期王室 ②对后世: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衰微,诸侯争霸。
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对中国 破坏标志:楚王问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破坏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制受破坏; 直接原因制度的缺陷(诸侯权力大)互为表里,相辅相承。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大纲(必修一)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大纲(必修一)2008-------2009年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大纲(必修一)高艳红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西周分封制1、分封的目的: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分封的国家:鲁、齐、燕、卫、宋、晋3、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商代后裔)其中,同姓贵族(即姬姓)是分封的主体,形成“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局面,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4、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⑴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⑵随从天子作战;⑶向天子朝贡;⑷定期朝见天子;5、分封的作用:⑴积极:分封制使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⑵消极:但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二)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秩序,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最大特点。
(嫡长子3、形成的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使分封制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一)背景:(秦的统一)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灭六国的顺序:韩、赵、燕、卫、楚、齐2、统一六国的条件:⑴根本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⑵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⑶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强大,最有实力实现统一⑷秦王本人具有的雄才大略、3、统一后的活动:⑴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⑵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⑶江西南夷地区纳入版图之中(二)确立:1、皇帝制度:⑴“始皇帝”的由来:秦王嬴政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提纲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提纲一、太平天国运动1. 太平天国的兴起- 天地会与拜上帝教的合并- 洪秀全的理念与宗教背景2. 太平天国的政治与军事活动- 推翻清朝统治的宣言- 太平天国军的组织与战术- 太平天国军对清朝统治的威胁3.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外援与清朝的反击- 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与内讧二、戊戌变法1. 戊戌变法的背景- 清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对外侵略与国家危机2. 变法派的理念与措施- 赵炳鑫与康有为的改革思想- 设立新政府与改革方案的提出- 经济、教育及军事改革的推行3. 反对派与变法失败- 保守派的反弹与政变- 康有为的自废职位与废除改革三、五四运动1. 五四运动的起因与背景- 刘永福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 -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满与抵制- 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变革2. 运动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清华学生游行抗议与爱国主义情操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影响3. 五四运动的启示与意义-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觉醒- 提升女性地位与性别平等的呼声 - 推动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四、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 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与背景-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2. 党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一、二、三次代表大会 - 中共的组织原则与党员培养3. 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党员的秘密抵抗与革命行动- 在工农运动中的领导与组织- 党对国共合作与土地改革的贡献五、抗日战争1. 日本侵略的背景与原因-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控制与霸权政策2.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全面抗战的开始- 盘古会议与中共的抗日主张- 温州会议与西安事变的影响3. 抗日战争的进行与胜利- 渡江战役与淞沪抗战的胜利- 八路军与新四军的抗日战斗- 中国军民的抗战精神与牺牲精神总结: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提纲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以及抗日战争。
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
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三皇五帝时期2. 夏、商、西周时期3. 东周时期4. 春秋战国时期5. 秦朝统一中国6. 西汉、东汉时期7. 三国时期8. 隋朝、唐朝时期9. 五代十国时期10. 北宋、南宋时期11. 辽、金、元时期12. 明朝时期13. 清朝时期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2. 波斯帝国3. 希腊城邦时期4. 古罗马帝国5. 犹太人的历史6. 印度古代历史7. 帝国时代(阿肯色、犹太、阿拉伯)8. 古埃及文明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沿革和组织结构3.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四、世界现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2. 第二次世界大战3.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战争4.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5. 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历史五、中国近现代文化知识点1. 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2. 中国近代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3. 中国现代文化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4.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六、世界近现代文化知识点1. 西方近现代文化的特点2. 西方近现代文化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3. 西方现代文化对全球文化的影响七、世界历史地理知识点1. 世界的地理特点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八、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研究方法1. 历史思维方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 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和步骤以上是高三历史知识点大纲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学习历史的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题纲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题纲一、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 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的开疆拓土与民族融合- 儒家思想的官方化与影响3. 魏晋南北朝- 魏晋风度与士族政治- 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4. 隋唐时期-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大运河的建设- 唐朝的盛世与开放政策- 唐朝的文化成就与对外交流5. 宋元明清- 宋朝的商业繁荣与科技发明- 元朝的民族政策与对外征服- 明清两代的中央集权与社会变革二、中国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 列强的侵略与不平等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与民族抗争- 洋务运动与自强不息2.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想的传播- 国民政府的建立与抗日战争- 国内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3.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 现代化建设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三、世界古代史1. 古代文明的起源- 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明 -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影响2. 中世纪欧洲- 封建制度与教会的权威- 十字军东征与东西方的交流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的兴起与艺术的繁荣- 宗教改革与欧洲宗教格局的变化四、世界近现代史1.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社会结构的变化-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与扩张2. 殖民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与反抗-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3. 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后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意识形态对立五、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1. 历史事件的时空定位- 学会在时间线上定位历史事件- 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2. 历史人物与思想的分析- 分析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影响- 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流派3. 历史材料的解读与运用- 学会从文献、图片、实物等材料中获取信息- 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结束语:通过本题纲的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202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与细节要点汇编
先秦史复习1——夏商西周(前21世纪——前771年)【细节关注】①夏朝建立到春秋时期(前2070年——前475年)属于我国奴隶社会,政治上表现为奴隶主贵族专政,经济上表现为奴隶主压迫剥削奴隶劳动。
②井田制的公田与私田,都是国有土地,都不准买卖。
但公田实际上被贵族占有,由平民奴隶共同耕种,收获成果交予贵族;私田的使用权属于村社成员,收获归村社成员。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导致天子无地分封,必然导致分封制的崩溃。
③西周工商食官,手工业商业都由官府垄断经营,根源是生产力低下,只有垄断经营,才能满足奴隶主贵族的需要。
④注意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区别,分封制侧重于封赏、宗法制侧重于继承、礼乐制规定的是贵族在政治和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等所要遵从的等级规范,如墓葬规模、歌舞人数、仪仗等级、礼仪布置等等。
⑤分封制和内外服相比,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一定时期内起到积极作用(不能只看到分封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
要注意分封制对传播周文化、促进民族融合与华夏族形成上的作用。
宗法制是典型的的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
宗法制的评价中要理解“家国同构”。
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夏朝时已册封方国、商朝内外服下也是一种册封,但是都是册封原本就存在的、与王室没有血缘关系的方国,而分封制将自己原本没有领地的亲戚分封为新的诸侯,加强了对地方的联系和控制。
夏商周“册封——内外服——分封制”体现了一定的延续性。
⑥夏商周是君主制,但不是君主专制,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对地方垂直管理),周天子无法直接管控诸侯国内部的事务,所以关于夏商周时期实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⑦要知道“封建”的古今异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前,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诸侯,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封建是一种社会形态,即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佃农为主要生产关系的社会形态。
高考第一轮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第一轮历史知识点归纳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是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阶段,以下是对高考历史知识点的归纳: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了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以及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形成。
2. 秦汉时期:掌握秦朝的统一措施,汉朝的政治制度,以及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张。
3. 魏晋南北朝:了解三国鼎立、两晋的变迁,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4. 隋唐时期:掌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唐朝的盛世与衰落,以及唐朝的文化成就。
5. 宋元明清:了解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元朝的统治特点,明清两代的中央集权加强,以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了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重要事件,以及晚清的民族危机。
2. 民国时期:掌握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成立,以及抗日战争的历程。
3. 新民主主义革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
4. 新中国成立后: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
世界史1. 古代文明:了解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中世纪:掌握欧洲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历史事件。
3. 近代化进程:了解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重要事件。
4. 现代世界:掌握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全球化等现代世界的重要历史进程。
历史方法论1. 史料分析:学会如何阅读和分析历史文献、档案、遗迹等史料。
2. 历史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历史事件。
3. 历史观点:了解不同的历史观点和学派,学会比较和评价。
结束语: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梳理,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形成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
通过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可以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
〔网络构建〕
〔拓展深化〕
一、宋朝社会平民阶层的崛起
魏晋以来的士族势力逐渐衰落,隋唐时期,士族势力进一步退出历史舞台,两宋时期,平民阶层崛起,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1.官僚集团的平民化趋势:两宋时期,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使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大量平民阶层通过科举进入官僚集团,凭借家世入仕的官僚越来越少。
2.地方乡绅的平民化趋势:两宋时期,乡绅的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魏晋时期拥有庞大资产和政治特权的士族衰落,地方乡绅大部分是由拥有科举功名或者退休的官员组成,他们的地位更多的是因为其科举功名或者德高望重,并无政治特权。
3.经济关系的非特权化趋势:两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和魏晋时期的士族都控制着大量依附人口。
到两宋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特权地主被庶族地主取代,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非特权地主成为地主阶层的主体。
4.儒学思想的世俗化趋势:两汉时期的儒学是士人的特权,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儒学士人投身儒学的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儒学对平民的影响越来越大。
5.文化艺术的平民化趋势: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两宋时期文化艺术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深刻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形式和风格,世俗文化逐渐成为文化艺术的主流。
二、宋元时期社会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关联
政治
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元时期,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适应了
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
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宋朝时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
荣;元朝时汉族文人进取无望,促进了元曲的繁荣。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综合提升一中国古代史
综合提升一中国古代史一、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各民族走向交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运用、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交通的发展,华夏族和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间的联系越来越亲密,出现了“四海之内若一家”“天下定于一”的共同心理。
这是完成民族交融,形成中华民族的先声。
2.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由分散到统一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步骤,秦汉时期,各种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以及政府所宣扬的统一思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供应了经济和政治条件。
汉武帝时期的一系列斗争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规模开发,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局面得到巩固。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杂居与民族交融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中原地区民族杂居的状况大大发展。
在南方,由于西晋末年以来的人口流淌,民族杂居的状况也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4.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隋朝结束了西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周边民族先后归附,唐朝与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边疆地方政权保持着亲密联系,边疆、内地各民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交融局面。
5.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与宋朝长期并立,各少数民族政权普遍吸取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阅历和文化,各民族间的交往沟通交融即使在争战状态下也从未中断。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在开拓边疆、推动民族交融和民族文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主动作用,对中华文明的整体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6.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持续巩固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各族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确立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限制。
明朝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治理,仍实行“以夷制夷”的羁縻政策,在西藏地区实行“多封众建”以分其势,在西南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
清朝是继元朝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国家,这一时期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定型。
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及讲解
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及讲解历史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作为文科生必备的知识之一,高考历史科目的考察从考点来看有一定的规律性。
下面就来对高考历史知识点进行汇总和讲解。
【古代史知识】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夏商周三代、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历史,以及农耕文化、封建制度、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古代历史阶段的开端,了解这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文化传承等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秦汉唐宋元明清是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期,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汉朝是一个重要的中央集权王朝,汉武帝的统一战争和内政改革对于后来的历史影响深远。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更加开放和繁荣的朝代之一,丝绸之路的繁荣是当时的一大亮点。
科技创新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农耕文化方面的发展。
纵观中国历史,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因此定期修筑水利工程、加强农田开发、改革农业生产方式等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知识点。
【近代史知识】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历史阶段。
这个时期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革命和社会变革,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必要背景。
比如,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在中国掀起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浪潮。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分水岭,也是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开始。
中国的近代史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政治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等。
这些事件不仅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全球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史知识】中国现代史主要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重要事件。
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以及对中国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对于理解中国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大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时代。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参与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高考历史复习题纲
高考历史复习题纲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的郡县制与推恩令-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三省六部制- 宋朝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明清的八股取士与海禁政策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土地制度- 手工业与商业的兴起- 丝绸之路与对外贸易- 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三、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道家与佛家思想的传播- 文学艺术的繁荣,如唐诗宋词元曲四、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五、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社会变革-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六、世界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与金字塔-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罗马帝国的法律与政治制度七、世界近现代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联合国的成立八、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立- 欧洲一体化进程- 亚洲的崛起与全球化趋势- 当代国际关系与多极化发展九、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 历史事件的时间线整理- 重要人物与事件的关联分析- 历史材料的阅读与理解- 历史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十、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 比较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异同- 历史事件的多角度解读-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思考结束语: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来理解现在,展望未来。
希望本复习题纲能够帮助同学们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资料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资料,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资料1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
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
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
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尤其从制度分析。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
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
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
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
核心是盛与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资料2先秦:(祖国历史的光辉开端)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
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讲义--2023届高三统编版(2022)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讲义–2023届高三统编版(2022)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1. 概述中国古代史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历史。
它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间跨度从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1840年代的鸦片战争。
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
2.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2.1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中国古代史中的最早阶段,距今约5000年。
原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人们还没有固定的定居地,生活方式以狩猎、采集、渔捞为主,生产力比较低下,社会组织比较简单。
2.2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中国古代史中的第二个主要阶段,距今约3500年。
奴隶社会在生产方式上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劳动生产力显著提高。
这个阶段的代表是商朝和周朝,其中商朝和周朝都是以奴隶制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形态。
3. 封建社会3.1 封建社会的特征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距今约2300年。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土地私有化和封建制度的出现,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城市的出现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官僚制度的形成,以及儒家思想的盛行。
3.2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它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顶峰。
在经济方面,唐宋时期实行了市场经济,商业贸易繁荣,成为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
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十分盛行,出现了很多文学家和书法名家,对中国后来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近代社会4.1 近代社会的特征近代社会是指距今不到200年的现代社会。
它的主要特征是: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变革,特别是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影响和颠覆。
4.2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时期的开始。
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贩卖鸦片,导致中国出现严重的鸦片瘾,清政府采取禁烟措施,结果却与英军发生武装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轮复习资料: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全
解纲要
十一后面临第一次月考,同学们,历史君帮助大家议论复习。
【三个历史阶段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社会大变革,是社会的转型时期。
①政治:分封制的瓦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郡县制的建立;
②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
③思想:礼乐制的崩溃,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④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2.封建社会时期:
封建文明
①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
②经济:小农经济为基础;
③思想: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
④文化:传统科技的成就,文学、汉字、书法、绘画、戏曲的发展(渐趋平民化,通俗化)。
3.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时期,近代文明的前奏。
①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反君主专制的出现;
②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③思想:理学的僵化、思想的束缚、文化的专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
④对外:海禁、闭关锁国〒西学东渐
⑤科技:总结性的科技巨著〒但没产生近代科技
〒同时期的西方:西方的崛起
①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专制,通过立法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
②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③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的传播;
④科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经典力学创立、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历史主线】1.政治史: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2.经济史:
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
3.思想文化史: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传统科技、文学、汉字、书法、绘画、戏曲的发展。
【历史主体】1、政治史:
早期政治制度→封建政治制度(即贵族政治——官僚政治)
①王位世袭制(夏启)
②分封制(目的、内容―∣对象、义务、权利∣特点、影响、与宗法制的联系与区别)
③宗法制(目的、内容、特点、影响、与分封制的联系与区别)
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基础、内容、核心、矛盾、趋势、评价)
内容→中央:
秦朝:三公九卿(职能)→西汉:中朝外朝(职能、作用)→唐朝:三省六部(职能、运作流程、作用)→北宋:中书门下,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职能、作用)→元朝:中书省→明朝:内阁(职能、机构、作用)→清朝:军机处(最初目的、职能、作用)
内容→地方:
秦朝:郡县制(作用)→汉初:郡国并行制(结果),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设刺史(作用)→唐朝:节度使(结果)→北宋:没收节度使兵权、派文臣到地方做官、设通判、设转运使(影响)→元朝:行省制
★特别注意
秦朝时期的皇帝制度(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确立(影响)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宋太祖、明太祖的措施。
2、经济史
①农业―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条件、特点、影响)、土地制度、耕作方式、耕作技术、生产工具、水利灌溉、水利工具、农品种、特点。
②手工业:
三种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地位与产品用途的区别)三大行业(冶金业、制瓷业、纺织业)特点。
③商业―商品经济:各时期商业和海外贸易的表现,特别注意三个时期的表现(唐朝、宋朝、明清时期)、市与城市的变迁(宋前后的变化)、特点
④资本主义的萌芽:(原因、时间、地点、特征、缓慢发展的原因)
⑤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原因、表现、影响)、海禁(原因、影响)、闭关锁国(原因、影响)
3、思想文化史:
文化的以识记为主。
①百家争鸣(原因、派别及主张、意义)
②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春秋→战国→西汉→宋明→明清)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主张
★还要注意一下秦朝、魏晋南北朝、隋唐、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孔子学院等儒家思想在各个时期的表现。
③传统科技(四大发明、天文学、历法、数学、农学、医学)
★特别注意中西方对比,中西方的科技交流和差异,原因、特点、影响的分析。
④文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⑤汉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⑥书法(书法名家及作品,书体及艺术特点)
⑦绘画(绘画名家及作品,各时期突出的特点)
⑧戏曲(元朝:元杂剧―成熟、清朝:京剧―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