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都市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都市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都市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然性 3 1 都市农业符合 现代 化城 市发展 的趋 势 现代城 市的功 .
于经营有利位置 的前沿 农业 , 这是 因为 都市农业 接近 市场 , 可最经济地利用交通 、 信息 、 能源等资 源 , 营都市农业不仅 经 可节省农产 品上市 经费 , 而且 能 比其 他产 地更快 、 直接地 更 获取 市场销售信息 以调整生产结构 。此外 , 市农 业可满足 都 饭店 、 宾馆等一些 特殊 高档 的要求 , 享受 都市完 备 的基 础设 施带来的益处 。更重 要 的是 , 都市农 业贴 近城市 消费者 , 可 随时 了解市 民的消费心理和需要 , 领导生产新 潮流。这种 由 城市需要决定农业 的发展 , 现了大 都 市农 业 的依 赖性 , 体 进 而实现相互依存 、 相互 补充 、 相互促进 的一体化关系。
行生物工厂化生产 , 生产的集 中程 度高 、 控制过程强 , 可以大 量地 节省土地 , 一年 四季进行 生产 , 因而具有很 高的经济效
17 年美国农业经 济学艾 伦尼斯 发表 了《 97 日本农业模 式》 一
文, 正式提 出“ 城市农业 ” Ura A r utr) ( bn gi l e 。因 日本把城市 c u 称为都市 , 以我 国沿用了 日本 的都市 农业这一称谓 。我 国 所 研究都市农业 的历史 不长 , 实践 始 于 9 O年代初 , 中上海 、 其 深圳 、 北京等地开展较早 。都市农业 的兴 起是城郊农业和城 市经济发展一 系列 内外部条件成熟 的结果 , 因而具有历史必
布局 于大都市城区里 的农业 工厂 , 或在 大都 市建设 间隙 ( 如 城市庭 院、 屋顶 阳台、 体 围墙 、 檐下 ) 立 屋 内点缀 市容 的袖珍 农业 , 又是布局于近 、 远郊 之 间的高科 技农业 。都 市农业 是 依附于都市经济的农业 , 是存在 于城 市内部或 紧邻都 市的农 业。它最容易受到城市 开发 、 用水 污 染 、 照不足 等 自然 环 光 境恶化 的影响 , 因此 , 市农业 又是最 易遭破 坏的前沿农业 , 都

现代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都市环境中,现代都市农业正逐渐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在城市中生产健康、高效的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

现代都市农业利用创新技术和可持续方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实现农业生产,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的农产品,还能减少运输成本和碳排放。

首先,现代都市农业采用垂直农场和屋顶农场等空间利用高效的种植方式。

通过垂直层叠种植,不仅能够在有限的地面上种植更多作物,还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水资源。

屋顶农场利用未被充分利用的建筑空间,将城市的屋顶转化为耕种区域,有效缓解了城市地区的食品供应压力。

其次,现代都市农业借助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自动化灌溉系统、智能温室和环境监控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精确控制作物的生长环境,还能减少能源消耗和化学农药的使用。

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实现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现代都市农业也强调生态和社会可持续性。

采用有机耕作和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的做法,减少了农业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通过在城市中建立社区农场和农业教育项目,增强了市民对食品生产过程的参与感和理解,促进了城市社区的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不仅在解决城市食品安全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推动了城市绿色发展和资源有效利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意识的提升,相信现代都市农业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发展

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发展

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都市农业指的是种植和养殖业在城市内进行的现代农业形式,而城市农业则是在城市周边进行的传统农业活动。

尽管两者都是在城市环境中开展农业活动,但由于发展方式和规模不同,都市农业和城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都市农业注重科技与创新。

由于城市农业空间有限,土地资源稀缺,都市农业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种植业利用大棚、屋顶、墙壁等垂直种植模式进行规模化生产,养殖业采用智能化设备进行养殖管理。

同时,都市农业还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气候感知、精确喷灌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智能化程度。

其次,都市农业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农业由于规模较小,往往以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较多,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都市农业则利用城市废弃资源进行有机肥料和能源的生产,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或有机生产。

同时,都市农业还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通过空气净化、灯光调控等手段保障农产品的优质。

再次,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的市场定位不同。

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都市农业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和差异化发展。

都市农业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通过互联网销售和线下超市合作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而城市农业则更多地面向城市周边的居民供应农产品,市场定位相对较为简单。

最后,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的政策支持程度也存在差异。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政府对都市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一些城市为了提高食品自给率和减少运输成本,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都市农业的发展。

而城市农业由于规模较小,政府对其支持力度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都市农业与城市农业发展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都面临着人口增长和资源有限的共同挑战。

随着科技和创新的不断进步,都市农业和城市农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摘要】现代都市农业是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为了促进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农田利用,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性。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引入先进技术提升农业效益和品质。

倡导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吸引游客体验农耕生活,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拓展城市消费市场,提高农户收入。

现代都市农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应加强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协同,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 发展, 建议, 土地资源管理, 农业科技创新, 绿色种植方式, 农业生态旅游, 农产品营销渠道, 潜力, 未来发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性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为城市提供新鲜农产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还在于促进城市环境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都市农业的发展已成为解决城市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城市周边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开展农业生产,不仅可以缓解城市食品供应压力,减少食品运输距离,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生态宜居性。

都市农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不仅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潜力。

1.2 挑战和机遇并存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情况。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给都市农业发展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更高,农业产业升级、多样化需求增长,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变得愈发紧缺。

长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葛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长政〔2015〕13号

长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葛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长政〔2015〕13号

长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葛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长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葛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长政〔2015〕13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现将《长葛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5年3月12日长葛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全省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共许昌市委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许发〔2014〕8号)精神,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重要意义都市生态农业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在都市区域范围内紧密依托城市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生产的农业,是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导向,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载体,以现代科学技术、物质装备、人才队伍、经营方式为保障,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目标的新型农业形态。

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现代工业、科技装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生态、安全的鲜活农产品,满足城乡社会消费需求;有利于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与条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城郊生态功能建设,营造优美宜居的生态景观,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有利于促进农业与第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对发展都市周边经济、促进社会稳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实现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实现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都市农业既合理利用 了资源 ,又优化 了农 业产业结构 ,是工业化 、城市化快速推进 的必然选择。
在我 国 ,俞菊 生比较系统整理了国 内
可持 续发 展 对策
外学者对都市 农业的定义。 李岳云认 为 , 都 市农业是在城市化过程 中产生的 ,以满足 都市居民多层次需求的经济 、社会 、生态 小伟 认为 ,都市农业是动态 的地域经济概 念 ,是随经济 、科技 、社会进步分阶段发 展 的农业。 目前 ,较一致的定义是 :都市 农业是都市经济发展较高水平时 ,随着农 村与城市 、 农业 与非农产 业的进一 步融 合 , 为适应都 市城 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在整 个城 市区域 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紧密依托并 服务 于城市 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农业生
次浪潮由于巨大的人 口压力、住宅紧张
和交通拥挤促使城市 中较 富裕 的人开始向 郊区迁移。第二次浪潮由于城 市工业迅速 发展 ,城市 不断向邻近农 村渗透 ,形成了 城市化过程 中的郊 区城镇 化阶段。由于社 会经济 的不 断发展 ,高度城市 化的弊端和
( )都 市农业特 征的 多样 性使 其承 三

在2 0世纪 8 0年代 中期 ,我 国为了突 破计划经济体制对大城市地 区农业 生产 的 制约 , 出了 “ 郊型农业”的概念 , 提 城 并定 位为一种 以城市 为依托 ,适应城市市场需 要 ,利用优越地理位置 ,以生产鲜活农副 产 品为主的商 品性农业 。到 了 9 0年代 中 期 ,为 了适应我 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 向 市场经济转型 ,客观上要 求改 变农业单方 面为城 市食品供给服务、保城市 “ 菜篮子” 供应的定位模式。1 9 9 8年 , 在北京召开 了
农业 理 论 ” 。
人均纯收入的有效途径 ,是发展现代农业

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路径分析

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路径分析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2 年第 4 期
府相关部门的服务非常重要。但当前农技推广和社 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技培训开展不够广泛。农 业在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上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尤其缺乏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现有技术 人员绝大多数都在 45 岁以上,人员老化现象十分突 出。一线技术人员断层,加之农技培训相对滞后、范 围狭隘,延误了农户掌握各类先进农业技术的时间, 无法调动农户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妨碍了都市型生 态农业的有序发展。
其次,优化法律环境。在都市农业发展中,无论
参考文献: [1] 黄斌.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
科学,2007,(3). [2] 俞菊生. 上海市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5). [3] 黄倩倩,吴琼.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
都市型生态农业是一种集约型农业,它要求在
郊型农业,要求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 可能的情况下,将农业、林业、园艺、畜牧业、水产业
结合于一体,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 以及其它生物生产整合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合系
有机统一。
统,要求土地的集约利用,而土地承包下的分散经营
其二,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一体性。都市型生态 不利于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从现实情况
大市场的有效衔接。
大力寻找并挖掘有开发潜力,有市场前景的特有、稀
二是构建“都市型生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 有野生动植物资源,在保护和培育的前提下,探索适
台。目前除了临近国家数据通信主干网的农村地区 度开发利用和保护性增值的可能途径,将生态环境
外,广大山区农村仍处于数据通信的盲区。政府要加 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设施农业发展典型案例

设施农业发展典型案例

设施农业发展典型案例设施农业是指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施,如大棚、温室、水肥一体化等,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实现高效、高产、高质的农业生产。

下面列举了10个典型的设施农业发展案例。

1. 荷兰的温室种植:荷兰是设施农业的典范,利用温室技术成功种植各种蔬菜、水果和花卉,实现了全年供应,并出口到世界各地。

2.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以色列在缺水的环境中开发出滴灌技术,通过滴滤喷灌系统精确供水,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日本的垂直农业:日本的大都市面临土地有限的问题,通过垂直农业技术,在高楼大厦内种植蔬菜,实现了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美国的水肥一体化:美国采用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灌溉和施肥,减少了水和肥料的浪费,提高了作物的利用效率。

5. 中国的太阳能温室:中国在西北地区利用太阳能温室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提供稳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实现了高效农业生产。

6. 新加坡的城市农业:新加坡通过垂直农业和屋顶农业技术,在城市中种植蔬菜和水果,解决了城市人口的食品安全问题。

7. 韩国的智能农业:韩国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农业设施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8. 德国的有机农业:德国注重环保和生态农业,通过有机农业技术,实现了无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农业生产,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9. 巴西的水培种植:巴西利用水培技术,在水中种植蔬菜和水果,减少了土地的使用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0. 印度的太阳能灌溉:印度在农村地区利用太阳能灌溉技术,通过太阳能泵灌溉农田,解决了传统农村的灌溉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这些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和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通过设施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农业的高效、高产、高质发展。

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主 要工作 成 绩
( 一) 粮食生产再跨新台阶 社旗县累计完成高标准粮 田建 设面积 2 . 9 8 万h m ,已完成整体规 划的 6 4 . 7 %,以此 支撑 粮食综合 生 产能力稳 步提高 。高标准粮 田建成 区粮食单产超出区外 1 5 %以上,连 年被授予 “ 全市粮食生产先进县”
构建农业产业化集群 ,发展特色产 业 ,推 广农超对接、农社对接 、农 企对接 , 搞活农产品流通 , 推进一 、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 . 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 依 托美丽乡村 、田园风光 、乡土文 化等资源 ,大力发展休 闲度假 、农 游观光、养生养老、垂钓采摘、 乡 村工艺等 ,建设一批具有复合功能 的都市生态农业园区。 4 . 实施农产 品质量安全工程。 着力落实好农业标 准化生产 ,实行 最严格 的监管 ,重点要做好源 头控 制,落实例行监测 制度 ,加 快质量 检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5 . 实施 农业生态保护工程。扎 实推进化肥 农药减量化行动 ,做好
( 二) 实施 七 大工程 1 . 实施高标 准粮 田建设工程。 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 中之重 , 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抓手 ,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 ,实现藏粮于地 ;强化科 技支撑 ,实现藏粮于技 ;培 育新 型 经营主体 ,实现藏粮于民。 2 . 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 程。 优化农业结构 , 发展优势农业,

NONG Y E Z ONG H ENG
湾实发展薪建悫 自 O 偿 进农业现 他建设
社 旗县 农 业局
近年 来,社旗县农业工作主动 适应新常态 ,抢 抓发展新机遇 ,战 胜了频繁发生的 自然灾害 ,经受了 复杂形势 的严峻考验 ,圆满 完成 了 “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 目标和 任 务,实现 了粮食连年丰收、农民 大幅增收、农业发展持续 向好 的显 著业绩。

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目录一、可持续发展潜力 (3)二、展望城市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愿景 (5)三、城市农业的概述 (8)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在城市农业中,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蔬菜种植的精准管理。

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结合气象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为蔬菜提供定制化的生长环境。

这种精准农业技术不仅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还显著降低了水资源和化肥的浪费。

技术创新是推动城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智能化技术、生物技术和垂直农业与数字化农业的创新实践,城市农业将实现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城市农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智能化蔬菜种植系统、多元化蔬菜产品与服务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理念的实践,城市农业在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蔬菜的生产效率和品质,还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便捷、环保生活的需求,为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例如,对农贸市场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设立智慧市场改造专项扶持资金等。

这些政策为城市农业的智慧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的农业装备和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一、可持续发展潜力(一)都市农业的生态与环境贡献1、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与改善城市环境都市农业通过在城市内部或周边开展农作物种植,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微气候。

农作物种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例如,在城市屋顶、墙面等空间进行绿化种植,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提高建筑物的热工效能,延长建筑工程构造的寿命期。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

都市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引用都市农业是一种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的模式,它通过利用城市空地、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方法,在城市中实现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生产。

都市农业具有以下优势和劣势。

都市农业的优势:1. 资源利用效益高:都市农业利用城市空地和废弃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屋顶、阳台、立体空间等利用垂直种植系统,可以大幅度增加土地利用效益,提高农产品产量。

2. 增加食品供应:都市农业能够在城市内实现农产品的生产,使城市居民能够获得更加新鲜、优质的农产品,缩短供应链,减少农产品的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3. 有利于环境保护:都市农业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它采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避免了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同时,都市农业还能够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4. 刺激经济发展:都市农业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它可以为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都市农业还可以吸引游客观光,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都市农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科技、农业装备等,形成产业链。

5. 提高食品安全:都市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采用有机种植方式,减少农产品中农残的含量,保障食品安全。

此外,都市农业距离市民较近,消费者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增加了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和安全感。

都市农业的劣势:1. 土地成本高: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且价格较高,都市农业在地理位置选择上受到限制,土地成本较高,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 水资源供应紧张:城市的用水需求较大,都市农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植物生长和灌溉,而城市的水资源供应通常较为紧张,这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构成了挑战。

3. 人力成本高:都市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但城市劳动力成本通常较高,这增加了都市农业的生产成本,也对其发展产生了限制。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农业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农业

2 0世 纪 以来 , 着 人 口的增 长 , 源 不合 理 的 随 资 消耗 , 以及技 术发 展带 来 的负 面效应 , 在人 口 、 资源 、 环 境和 经济 发展 方 面 出 现 了一 系 列 尖 锐 的 矛 盾 , 给 经 济和 社会持 续 发展 带来 的制 约 力越来 越 大 。现 代 农 业依 靠化学 肥 料 和 农药 提 高 土 壤 肥 力 、 治 病 虫 防 草害 , 取得 了作 物 的 高产 丰 收 。然 而 长 期 使用 化 学 肥 料和农 药 , 仅 降低 了作物 的 品质 , 不 出现 了病 虫 草 害抗药 现象 , 为严 重 的是 污染 了环 境 , 坏 了生 态 更 破 平衡 , 危及 人 畜安 全 。农 业 是 对 自然依 赖性 和 影 响 力 最大 的经济 部 门 , 尤其 要走 可持 续 发展 的道 路 , 必 须 建立 一种 与资 源 、 环境 的 承 载 力 相 协 调 的农 业 生 态 经济 系统 , 以持续 提 高农业 的综 合 生 产能力 , 加 增 农 产品有 效供 给 , 高农 民收入 , 社会 经 济的 可持 提 给 续 发展 以强有 力 的 支撑 。“ 满 足 当代 人 的需 求 又 既 不 损害 未来 人需 求 的发展 ” 。实 现经 济效 益 、 态 效 生
… £ , j l { { 。 ;
文 号10 7( o) 6 070) 章 】 3 02 2 _00( 0 0 . 2
研 窭所。 : : 苏南京 _2∞ 0 l__ 江 _ l 8 l
… |1 , 。= , 。。
q 孝 …: ,l … : , ;
维普资讯
农 村 经 济
20 0 2年 第 6期
4 有 利 于人 文 素 质 的提 高 。可持续农业 .

推进现代都市绿色农业发展的举措与成效——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

推进现代都市绿色农业发展的举措与成效——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

农业绿色发展是全面、综合、系统的发展理念,转变原有粗放式发展模式,实现更健康、环保的永续发展,是当今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上海市以绿色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背景下,积极应对和把握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机遇与挑战,以崇明岛为核心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片区,形成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相匹配的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格局。

一、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一)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功能。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城市、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是以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的多功能农业,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为主,发展水平较高。

都市农业具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教育与示范功能、创汇功能等五大功能。

生产功能,是利用现代工业、科技的武装,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生态功能,是指都市农业具有洁、净、美、绿的特色;生活功能,是指都市农业具有明显的农业教育、品赏农业文化的社会文化功能;示范与教育功能,是指都市农业具有“窗口农业”的作用,对其他地区能起到样板、示范作用;创汇功能,是指都市农业是超地域、超时空的开放型农业,可与国际市场接轨,发展创汇农业,提高农业的外向度。

(二)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都市农业于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率先兴起,随后在杭州、武汉、成都等省会城市及宁波、大连、青岛等发达地市迅速崛起。

根据我国14个大中城市的研究发现(表1),因各地资源禀赋差表1 基于我国14个大中城市案例的8种典型模式模式特征功能业态城市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模式高产、优质、生态、安全高品质健康食物供给设施农业石家庄、广州、杭州特色农业集群发展模式区域化布局、品牌建设特色农副产品供给多种业态青岛农业园区引领模式功能集聚、产业融合综合载体生产功能为主,兼顾生态、生活及示范辐射现代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园、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等西安休闲观光带动模式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休闲、旅游、体验、观光等农家乐、民宿农庄、民俗风情园、农业公园等成都、长沙、南京科技创新驱动模式农业科技资源科技输出籽种农业、生物农业、智慧农业等北京、天津、深圳产业化经营推动模式产业链、价值链,一体化经营生产、出口外汇加工农业青岛、武汉、沈阳高效生态循环促进模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北京、上海、武汉机制创新驱动模式制度设计多种功能多种业态成都2020.05 | 29推进现代都市绿色农业发展的举措与成效——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文/信 军 谷莉莎异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也各具特色。

新郑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新政〔2016〕20号

新郑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新政〔2016〕20号

新郑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正文:----------------------------------------------------------------------------------------------------------------------------------------------------新郑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新政〔2016〕20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郑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要求,坚持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统揽,以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突出“大开放、大创新、大建设、大管理”,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升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粮田优种示范区和红枣综合产业园区三大载体,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省内一流的现代农业基地。

设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基金,高效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有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增强示范区建设资金保障。

聚焦重点,提升标准,加快核心区项目建设进度。

加大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升北部红枣产业示范区、中部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高标准良优种示范区等三大示范区建设水平,增强示范引领能力。

(二)加快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进程。

研究出台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大公共基础等项目建设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升示范园区对现代农业项目支撑力。

全年新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11个。

(三)提升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都市农业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对策

都市农业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对策

都市农业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对策“都市农业”指的是将农业和城市结合在一起,以绿化城市、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农产品就近消费及实现城市居民优质高效的综合解决方案。

一、都市农业的形成背景1、农业供给不足。

随着集约化农业发展的加快,农业社会化生产结构的发展,农业产出的多样性和精细化的特征日益显现,但由于传统农业体系中的分散经营,家庭农场受到技术限制,农民技术和管理水平有限,农业供给依然存在不足问题。

2、城市拥挤压力大。

随着人口流入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急剧,城市人口增长负荷大、城市拥挤状况严重,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空间越来越小,城市居民优质高效的消费体验受到严重挤压。

3、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凸显。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粮食安全意识的增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凸显,如何构建具有节能环保、绿色营养、低碳经济等特征的现代农业体系,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都市农业发展对策1、设立农业技术培训机构。

针对农民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应该建立农业技术培训机构,扶持农民自主创业,提升农民管理和技术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2、打造城市农田。

建立城市农田,可以让城市居民购买到更新鲜的产品,减少农产品的运输成本,提高消费者的优质高效体验。

3、提升农作物多样性。

在城市农田上引入多样化农作物,提升产品多样性,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4、加强农业技术支持。

通过加强农业技术支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使农业更加具有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5、强化绿色环保理念。

加强对农业环保的技术支持,强化农业生态环保理念,控制农业环境污染,构建绿色农业环境。

总之,都市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农业供给不足、城市拥挤及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都市农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都市农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都市农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都市农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区域内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模式,它不仅可以提供城市居民新鲜健康的农产品,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本文将探讨都市农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方面,都市农业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重视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食品选择。

然而,由于城市地区的土地资源有限,农产品往往需要从外地运输到城市,导致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下降。

而通过在城市附近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并采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种植方式,都市农业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新鲜、健康的农产品,满足市民对高质量食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都市农业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

在城市区域内发展都市农业,可以利用城市的空余空间,如屋顶、立体建筑物的侧面和废弃的工业用地,进行农业生产。

这样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能够提供绿色的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农作物的生长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的程度,同时还能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在城市农业中还可以开展养殖业,将废弃物资源化为肥料,减少城市垃圾处理的压力。

通过这些方式,都市农业可以促使城市走上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

此外,都市农业还能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发展都市农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于城市中那些失业或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种植蔬菜、养殖家禽等方式实现自身的就业和致富。

这不仅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还有助于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同时,都市农业还可以带动农业周边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设备的制造等,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经济的互动。

然而,发展都市农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都市农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其次,都市农业的经营者可能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培训和支持。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探讨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探讨

点决定了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主导形式必定是 建立在农
户经 营 的微观基 础上 。因此 , 契约一 体化 的农 业 经 营组 织
形式 的出 现恰好 可 以认 为 是对 分 散 独 户 的农 户经 营组 织
走 向专 业化 、 会化 以及 一体化 的强 烈 内在需 求 冲动 的一 社
种有效 的反 应和 适应 性 的调 整 。农 业 产 业化 既 是 一 个 要
管理机构及相关 的经济政策体系, 为都市农业产业化提供
体制 依托 。 13 社会 因素 .
社会 因素 主要包 括农 业服 务体 系要素 、 农业 经 济组 织 与农 业产业 化 因 素。社 会 化 服 务 ( 主要 包 括 农 业 的产 前 、 产 中 、 后 的技 术 与信 息 等 服务 ) 都 市 农 业发 展 的重 要 产 是
2 都 市农 业 可持 续 发展 与 农 民增 收 互 动机
制的理论分析
2 1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的静态机制 .
2 1 1 农 民增收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动 力 ..
农 民的生 产 积 极 性 是 农 业 持 续 发 展 最 强 大 的动 力 。 调 动农 民积极 性 , 重要 的条 件是农 民收入 持续 稳 定增 一个 长 。都市 农业 的建 设是一 个资 本积 累 的过程 , 而资 本 积 累
期经济收益最大化 目标 的经济活动 中的资源总量 , 在技 术、 生产效率等条件不变前提下 , 农民所能获得的短期收
益必 然会 引起 下降 , 不符 合追求 短期 收益 最 大化 的农 户 这
素、 产、 生 加工 、 售 、 务 、 销 服 风险 及 其利 润 的 整合 过 程 , 也 是一个相 关经 济 组 织 的整 合 过 程 。农 业产 业 化 不 仅 可 以 克服小 生产 与 大 市 场 的矛 盾 , 强 农 民经 济 预期 的 稳 定 增

上海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上海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上海生态农业发展概况工业革命以来,以技术引领、效用为先、财富积累、改造并征服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迅速统治世界,在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实现工业文明转型、谋求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追求。

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要。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了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战略目标,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则围绕“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5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的目标。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也得到广泛使用,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力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在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化肥农药的减量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都市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

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国务院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工作部署,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态效益,推进本市都市现代农业建设,上海市继续执行三年行动环保计划,2015年上海市农委制定了第六轮《上海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印发了《关于开展本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沪农委〔2015〕272号)和《关于下达本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专项整治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沪农委〔2015〕292号),积极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市农业发展论坛:探讨城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机遇

城市农业发展论坛:探讨城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机遇

城市农业发展论坛:探讨城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机遇在当今社会,城市农业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繁华都市之中,为城市生活增添了一抹绿意和生机。

然而,如何让城市农业更好地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机遇进行探讨。

首先,城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应当注重多元化和可持续性。

正如一棵树需要多种养分才能茁壮成长一样,城市农业也需要多种发展模式相互补充、共同促进。

例如,我们可以借鉴“垂直农场”的概念,将农业生产引入高楼大厦之中,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同时,也可以推广社区花园、屋顶绿化等项目,让居民参与到城市农业的建设中来。

此外,我们还应关注农业与科技的结合,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

正如阳光雨露滋润着大地一样,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为城市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城市农业领域;同时,也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城市农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推动城市农业蓬勃发展。

再次,城市农业的发展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正如山水画中的山与水相得益彰一样,城市农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生态保护和社会公益。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种植等方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推广绿色消费等方式,让城市农业成为连接人与自然、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

最后,城市农业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正如一条河流在奔腾不息中不断壮大一样,城市农业也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实践;同时,也要关注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不断丰富和完善城市农业的内涵和外延。

只有这样,城市农业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种养殖生态循环

种养殖生态循环

种养殖生态循环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和资源的日益匮乏,种养殖生态循环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养殖模式。

种养殖生态循环,顾名思义,是指通过生态循环的方式进行种养殖,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生态循环的角度探讨种养殖生态循环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

一、生态循环的原理种养殖生态循环的原理是将种植和养殖两个环节相结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具体来说,种植环节的剩余物资可以作为养殖环节的饲料,而养殖环节产生的粪便和废水则可以作为种植环节的肥料和灌溉水源。

通过这种方式,种植和养殖之间实现了资源的有机循环,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二、种养殖生态循环的优势1.资源利用率高:种养殖生态循环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以节约成本。

例如,种植环节产生的剩余物资可以作为养殖环节的饲料,养殖环节产生的废水可以用于灌溉,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环境友好:种养殖生态循环减少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同时,通过循环利用养殖废水和粪便,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3.产品质量高:种养殖生态循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为在循环系统中,养殖环节的废水和粪便会经过处理后作为肥料使用,而不会直接接触到农作物,从而减少了化学物质对农产品的污染。

三、种养殖生态循环的应用1.生态循环农场:种养殖生态循环可以应用于农场的建设和管理中,通过将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实现农田与畜禽养殖的有机循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城市生态农业:在城市中,可以利用废弃的空地建设生态农业园区,通过种养殖生态循环的方式,将农业与都市生活相结合,实现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水产养殖:在水产养殖中,种养殖生态循环可以减少养殖废水对水体的污染,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

例如,将养殖鱼类和虾类与水生植物相结合,实现鱼虾和水生植物的共生循环,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都市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仇世元 摘要:本文着眼于都市生态农业的研究,因地制宜探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提出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的可行途径与生态技术模式,并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都市生态农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江宁区属苏南板块的宁镇丘陵地区,地处长江下游,依山伴水,屏障南京城,从东南方位与城市半环抱,山地相连,水乳交融。

山、岗、坡、平、圩田的地形地貌构筑了自然生态环境。

全区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13万亩,林地36万亩,水面1115万亩,人口74万。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步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101134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2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120元。

今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将江宁划入南京城市新区。

根据南京城市规划100公里都市圈建设,江宁区原城郊型农业格局由此定位都市农业,纳入城市生态系统。

怎样建设都市生态农业,都市农业新的定位与内涵,发展战略与特征等问题,需要重新认识。

新的实际情况是农业推广工作者值得深入研讨的新课题。

一、都市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征11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发展现代农业脱胎于传统农业,属工业化农业的时代特征。

传统农业虽维系生态合理性,但由于依附了自然,土地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商品生产率低,而被现代农业所替代。

现代农业以大量高耗能工业农用物资的投入,获得了高产与高效,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自然生态失去了平衡。

生态农业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既生产丰富的生活资料,又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新方式。

中国生态农业概念:生态农业是一个“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生态农业内涵:我国生态农业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相结合,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生产相结合,发展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相结合,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上的两个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

21都市生态农业与其内涵都市农业不同于城郊型农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城郊型农业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按生产区域特点划分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类型。

都市农业定位,就是按城市生态系统要求,人们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和生物种群之间的互相作用建立起来的,并在人和自然共同支配下进行的农业生产的综合体,属生态农业的范围。

都市农业与城郊型农业同属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根本区别都市农业在于把农业生产涉及的方方面面置于生态系统中,按照生态原理和生态规律,因地制宜设计。

它是人与自然,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资源利用与规模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新体系。

都市生态农业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74・(1)协调城市与乡村同步建设发展关系,按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山、水、城、林、田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圈;(2)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综合治理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绿色屏障,形成花园式工厂,公园式农田,园林式城镇的人居环境;(3)利用城市特有功能,开发农业综合生产,协调城乡互动互利关系,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和设施,加速科技成果转换,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4)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开发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协调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以基地建设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以绿色食品生产扩大销售市场,达到服务城市,富裕农村,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1都市生态农业特征都市生态农业建设伴随城市化进程而不断调整农业生态系统。

系统调整的核心是生物种群,通过生物与环境两大部分的互相作用,以及人为调控,形成新的农业生态系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靠生态农业工程技术应用来实现。

因此,都市生态农业特征具有以下四点:(1)都市农业生态调控性,按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将农业自然资源高效持续地转化为城乡市民所需的各种农产品;(2)都市农业生态稳定性,通过生物对自然条件的选择,扩大优势生物种群在该区域的种植和养殖,进而形成规模生产能力;(3)都市生态农业的高效性,在都市农业生产区域内,选用的生物种群多数是人为选择的高产、高效的品种,加之先进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促进了物质与能量的快速转化,达到高效益生产的目的;(4)都市生态农业的双重性,都市生态农业生产既要服从于自然生态环境,又要服从于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一方面在自然条件下,调整生物种群,选择高产、高效、高品质的生物种,另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城乡人民需求发展生产。

41都市生态农业建设目标(1)以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现代农业生产优势,利用生态原理,开发农业主导产业,协调种、养、加工业的发展,使其形成贸工农产业一体化经营;(2)以高标准的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展示现代化农业的未来;(3)以农业高新技术推广为依托,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4)以营造城乡生态环境为重点,形成都市生态农业景观,为市民提供反璞归真、回归自然、寓教于乐、调节生活情趣的休闲场所;(5)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为城乡市民提供安全、营养、优质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城乡共繁荣。

二、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的基本途径根据都市农业功能定位,我区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农业生态工程和生态技术推广,尽快将农业生产融入城市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利用资源优势,实现自然、社会两个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11综合整治农业环境工程随着江宁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人口高度聚集,南京城区工业企业的进区和农业生产大量化学物质投放等因素,大气、水质、水土资源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大气中S O2、粉尘排放超标,主体水系秦淮河水PH 值、DO、C ODCr和坤含量超标约50%,酸雨率也达10%以上。

由于耕地乱垦,水土流失面积达420平方公里,占区境面积26%。

污水灌溉造成禾苗枯死,桑叶遭农药污染,蔬菜食用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治理农业环境已刻不容缓。

(1)大气环境治理。

重点抓工业“三废”排放和绿色屏障建设,有计划的搬迁高・84・污染工业企业,限制排放总量,杜绝污染源头;绿化山岗坡地,全面实行退耕还林种草,绿化镇村道路与农田,营造绿色屏障,保护植被,净化大气空间。

(2)水质环境治理。

江宁水系由河塘库坝组成,其中河流12条,通江河4条,主体水系秦淮河东接句容河,南接溧水河是外来污染源;秦淮河支流的牛首河、云台河、横溪河和解溪河的污染来自沿河工业排放。

解决水质污染应从点面污染源入手,首先抓秦淮河支流源头山林绿色与水土保持,限办沿河“三小”企业(电镀厂、化工厂、砖瓦厂),境内企业实行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其次,严控镇村生活污水排放,通过小城镇建设,新建一批污水净化池,有条件的实行雨、污水分排处理。

(3)水土流失治理。

以小流域治理工程,带动低产田改造,实行治水改土结合。

全区规划在10年内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万亩,营造生态经济林4万亩。

合理利用“四荒”资源,退耕还林、还渔、还经、种草,清淤镇村池塘,放养“三水一绿”水生植物,开发水生植物利用途径。

(4)农业自身环境治理。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最广,化肥、农药、除草剂及塑料农膜的白色污染日趋严重,造成水质富营化,土壤板结等后果。

解决这一症结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生产清洁技术应用。

一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按A级绿色产品生产标准,控制总量投入;二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积造自然肥料、桔杆利用,留茬还田和人畜粪无害化沼气处理等;三是推广生物修复技术,应用真菌肥,农药降解菌剂和有机复合肥等生物产品。

21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江宁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混合体。

都市农业这一新的生产体系昭示:要改变传统农业生产,调整传统种植结构,真正建立起多目标、多功能、并以耗散结构为主体的农业生态经济运行体系。

都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通过人为智力和科技的投入,重新设计农业生态系统,重新组合生产要素,调整的核心仍然是生物种群。

根据我区地形地貌,按照生态位差,生物种群的相适共生和整合效应原理,将自然资源划分为“五”个组分,以垂直设计的方法,分层次、分梯度的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各组分的有机结合,使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组分功能之和。

(1)丘陵山地组分。

海拔120米以上,山地面积约56万亩,主要分布在南北丘陵,该地域土地脊薄,应全面实行退耕还林,营造常绿生态林,保护水质资源。

(2)山岗地组分。

海拔60—120米,全区约14万亩,土壤种类以酸性黄岗土为主,适宜发展适生毛竹、苗木、茶叶等经济林果,全面实行退耕还经作,是继山地组分下又一绿色版块。

(3)冲坡地组分。

海拔30—60米,面积约30万亩,主要分布在南北丘陵地区,虽海拔偏高,但土壤质地好,多为马肝土、黄白土种,适宜粮、经、饲作物混种,粮食作物重点发展玉米、山芋、大豆等小杂粮,经济作物以发展桑、茶、果树、牧草等种植,部分冲田还可实行稻油轮作。

(4)平圩地组分。

海拔6—30米,面积约44万亩,土壤种类为河马肝、河白土和黄白土,主要分布在秦淮河流域沿河地带,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水利设施好,素有“脂泽田”之称。

该区域适宜种植高品质水稻等优势作物,稻油轮作、粮菜轮作制度已成农民习惯。

(5)荡田洲地组分。

海拔6米以下,面积约10万亩。

主要分布在秦淮河圩区和沿江地区,土壤种类为河白土和洲马肝保,土壤耕性差,虽有机质含量高,由于地下水位高,多为冷浸田;洲马肝土保肥保水能力差。

圩区荡田实行种养结合,发展稻田养殖,水生蔬菜种植或开挖精养鱼池,开发基塘种养生态经济模式;洲地适宜林粮间作,・94・发展意扬经济林,经济作物可发展荞头、马铃薯、棉花、牧草种植。

31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建立都市生态农业基地,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开发特色农产品生产,有利于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基地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生态学原理,实行生产开发与生态环保协调发展的原则;二是专业生产与美化环境相结合的原则;三是既有利于生产,又要方便生活的原则;四是基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原则。

根据江宁区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以及农民种植习惯,拟建八类生态农业基地。

(1)绿色稻米基地。

在秦淮河圩区建立以土桥为中心的绿色稻米生产基地,辐射范围七镇十圩,面积30万亩,年产量可达15万吨,占全区稻谷总产的50%。

主要措施“三统一”,即统一选用高品位优质品种;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加工销售。

绿色稻米1万亩,发展到30万亩,稻米加工能力达20万吨,创“土桥珍珠米”、“农惠”两个品牌,市场销售量力争达到10万吨。

(2)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在秦淮河地区同时建立绿色油料生产基地,种植面积40万亩,油料总产6万吨,产值可达112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