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劝谏艺术赏析

合集下载

古人的劝谏艺术

古人的劝谏艺术

古人的劝谏艺术劝谏君主这事儿,可是有大学问的。

古话说得好:忠言逆耳利于行。

歌功颂德、称赞奉承的话,皇帝们都喜欢听,可批评建议的言语,即便是明君圣主,也会觉得不舒服。

其实,劝谏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如果运用策略、掌握时机,也会有奇迹发生。

直谏法。

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希望别人接受。

示例:战国时,秦将蒙骜攻打魏国,魏军屡次战败。

魏王对此十分忧虑,只好派人到赵国请求信陵君回国助战。

信陵君担心魏王追究以前窃符救赵的事,不肯回去,对自己手下的人说:“有谁敢为魏国的使者通信就处死。

”门客无人敢去劝说。

这时,曾受信陵君礼遇的隐士毛公与薛公求见,并对他说:“公子之所以被诸侯看重,只是因为魏国还在,如今魏国局势紧急,你不去救助,一旦秦国攻克大梁,夷平先王的宗庙,你还有什么脸面立足天地之间?”话还没有说完,信陵君的脸色就变了,立即驾起战车赶回魏国。

分析:信陵君性格中虽有刚愎自用的一面,但更有礼贤下士、知错能改的优秀品质。

毛公与薛公德高望重、洞明世事,故而敢对信陵君直言其事,虽只寥寥数语,却深刻地分析了魏国兴亡同他的切身利益的关系。

由于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句句直指做人的根本,从根本上揭开了信陵君心里的疙瘩,使他幡然醒悟。

感悟: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运用直谏法劝谏者必须出于至诚。

只有真诚地为对方着想,动之以情,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还要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晓之以理,帮助当局者拨开萦绕在眼前的层层迷雾。

同时被劝者要贤明,能够明辨是非,并且有宽广豁达的胸襟和知错能改的气度。

讽喻法。

用含蓄的话语进行暗示或委婉地表露自己的意见。

示例:齐威王即位之初,通宵达旦地宴乐,不理政事。

文武百官也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在旦夕。

淳于髡用隐语劝谏说:“国中有一只大鸟,落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猜猜这是一只什么鸟?”齐威王听懂了,回答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立即诏令七十县长官来朝奏事,赏杀各半,又迅速发兵御敌,诸侯震惊,把侵占的土地都归还齐国。

作文古人的劝说艺术特点

作文古人的劝说艺术特点
三、引经据典
古人在劝说时,常常会引用古代的经典和名言警句,来增强自己观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例如,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引用了《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来说明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安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通过引经据典,古人能够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观点是有历史依据和文化底蕴的,从而提高劝说的可信度。
四、因人而异
古人在劝说时,会根据对方的身份、性格、兴趣爱好等因素,采取不同的劝说方式和策略。例如,对于君主,古人会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避免直接冒犯君主的权威;对于普通人,古人则会更加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和亲和力。古人还会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话题和事例来进行劝说,以提高对方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循序渐进
古人的劝说艺术具有以理服人、情感动人、引经据典、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古人的劝说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劝说艺术,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好地与人交流和合作。
作文古人的劝说艺术特点
《古人的劝说艺术特点》
一、以理服人
古人在劝说时,往往会先阐述道理,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依据,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观点是合理的。例如,孟子在劝说齐宣王时,以“保民而王”为核心,从“不忍之心”出发,逐步论证了实行仁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通过列举事例,如“以羊易牛”,来说明齐宣王具有仁心,只要将这种仁心推广到治理国家上,就能够实现王道。这种以理服人的劝说方式,能够让对方在理性上接受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劝说的效果。
二、பைடு நூலகம்感动人
除了以理服人,古人还善于运用情感因素来打动对方。他们会根据对方的心理和情感状态,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引起对方的共鸣。例如,李密在《陈情表》中,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祖母的孝顺和对朝廷的感激之情。他通过描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艰难处境,以及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打动了晋武帝,使其同意了自己暂不赴任的请求。这种情感动人的劝说方式,能够让对方在情感上产生认同,从而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

古人劝谏的艺术

古人劝谏的艺术

古人劝谏的艺术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古人劝谏的艺术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四单元选了四篇古文,分别出自《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它们都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名篇。

其精美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不向我们展示了先秦历史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

其中,《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这三篇文章中所展示的古人那高超的劝谏艺术尤其令人拍案叫绝。

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胸有成竹的触龙,都以其杰出的辩才,说服了高高在上的国君,从而改写了本国的历史:烛之武退秦师挽救了赵国,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触龙说赵太后使赵国在危难之时得到了齐国的援助,从而转危为安。

为此,他们都成了历史的功臣,也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形象,他们的成功与他们杰出的说辩才能是分不开的。

其才能何在其说辩技巧何在其成功的奥妙何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处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对于面临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现代人,也许有着更为直接的意义。

要尊重他人。

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烛之武对于秦伯,邹忌对于齐威王,触龙对于赵太后,都是必恭必敬的。

烛之武一口一个“君”,邹忌一口一个“臣”(自称),触龙“病足,曾不能疾走”,却也要“徐趋”而“至而自谢”,每一言每一行无不表现了对对方的尊敬。

这种尊敬赢得了对方的好感,从而也为自己的说服工作打好了感情基础。

要努力制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气氛。

这一点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触龙刚见太后时,“太后盛气而揖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触龙开口便谈让长安君为人质的事,很可能落入太后唾其面的尴尬境地,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是最不理智的,不但难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且很可能把对方当作发泄的对象。

老到、精明的触龙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见到太后后,他避而不谈长安君之事,而是询问太后的饮食起居,唠起了家常,从而使太后由“太后盛气而揖之”到”色稍解”,既而“笑曰”,和谐的谈话氛围形成了,自己陈述意见条件的也就成熟了。

古人的劝谏艺术

古人的劝谏艺术

古人的劝谏艺术作者:张黎华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02期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的几篇文言文,为我们展示了古人高超的劝谏艺术。

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胸有成竹的触龙,他们或巧妙对比、以事喻理,或生动设喻、绵里藏针,或避实就虚,迂回婉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观古人的劝谏艺术,窥探他们成功的奥秘,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尽量创设一个说话的气氛,或和谐,或引起别人的好奇,以达到别人愿听的目的。

触龙本来是要劝说赵太后让自己的儿子到齐国作人质,但那时如果直言劝谏,效果肯定不佳。

触龙便从生活中的小事谈起,和太后话家常,使赵太后放松了警惕,愿意和他说自己的身体,说子女,这样一步一步被引入触龙设置好的话题里。

齐国宰相田婴,因齐宣王不喜欢他,想在自己的封地薛地筑城,发展私家势力,以备不测。

人们纷纷劝阻。

田婴下令任何人也不得劝谏。

这时,有一个人请求只说三个字,多一个字,宁肯杀头。

田婴觉得很有意思,请他进来。

这个人快步向前施礼说:“海大鱼。

”然后,回头就跑。

田婴说:“你这话外有话。

”那人说:“我不敢以死为儿戏,不敢再说话了。

”田婴说:“没关系,说吧!”那人说:“您不知道海里的大鱼吗?鱼网捞不住它,鱼钩也钩不住它,可一旦被冲荡出水面,则成了蚂蚁的口中之食。

齐国对于您来说,就像水对鱼一样。

您在齐国,如同鱼在水中。

有整个齐国庇护着您,为什么还要到薛地去筑城?如果失去了齐国,就是把薛城筑到天上去,也没有用。

”田婴听罢,深以为是,说:“说得太好了。

”于是,停止了在薛地筑城的做法。

这位说客就是引起了田婴的好奇心,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劝谏成功。

二、巧妙的比喻,这是古人常用的劝谏技巧。

如邹忌的三比,把齐王的宫妇左右比作有偏爱之心的妻子,把朝廷之臣比作有畏惧之心的小妾,把齐国范围内的一切人比作有求的客,通过这样的譬喻说理,使齐王很快醒悟,欣然纳谏。

庄辛劝谏楚襄王的故事更是以比喻说理的经典。

开初庄辛告诉楚襄王身边有四个佞臣,楚王大怒,把庄辛训了一顿。

浅析“谏”之艺术与效果

浅析“谏”之艺术与效果

浅析“谏”之艺术与效果从古代科举考试到今日的高考,都非常重视书面表达;现在对语文读说听写这四项能力的考查中,重头戏仍然是读写。

而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更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更是增加了“口语表达”的学习内容,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选了四篇古代说谏名篇:《烛之武退奉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配套《语文读本》又选了《召公谏厉王弭谤》。

这几篇文章都巧于言辞,长于说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说谏”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

说谏者大都是地位显赫,威望高的“忠诤”之臣,其说谏对象自然是当朝最高统治者。

综观历朝说谏文本,说谏者说谏一般须具备以下内外条件和自身素质。

第一,要有非说谏不可的国内外危及国家存亡的形势。

第二,说谏者要有忠心爱国的赤诚之心。

第三,要有能言善辩,巧于辞令的说谏口才。

第四,要有明确的说谏目的和内容。

第五,要有不怕杀头、罢官、灭九族的勇气,要有出众的胆识和精神。

第六,要有很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威信和资历。

第七,要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能力、高超的说谏策略和技巧。

第八,要有诚实恳切的态度、真挚动人的感情、委婉平和易于接受的语气以及准确恰当的说谏分寸。

这些条件和素质在说谏者说谏过程中发挥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要达到说谏的真正目的,收到说谏的良好效果,还取决于被说谏者的性格素养和纳谏程度。

说谏者只有采用委婉手法才能收到好的说谏效果,这就是说谏艺术对于说谏效果的作用。

《烛之武退奉师》中的烛之武面临秦晋围郑、郑国危亡的严峻形势,担负拯救国家于危亡的使命去劝秦伯退兵。

见秦伯后,他避开让秦不要亡郑的主题,从处处为秦着想的角度陈述灭郑对秦的害处:①“越国鄙远”很难;②亡郑利晋而弊秦③晋贪得无厌,欲“肆西封阙秦”④ 保郑结盟利秦。

烛之武劝说成功,不仅在于只身入虎穴的胆识和魄力,更在于其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在于其避开亡郑之事,充分利用秦晋矛盾,从处处为秦着想的角度晓以利害、明以道理的说劝艺术。

古人的劝谏技巧

古人的劝谏技巧

古人的劝谏技巧《墨子》与《战国策》均为先秦时期的优秀散文。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文中善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方法进行说理,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

《墨子》中的《公输》和《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便是体现了“说谏”特色的优秀篇章。

墨子和邹忌都是能言善辩之士,在“说谏”过程中均体现了高超的论辩技艺。

一、引鱼上钩、巧用迂回的墨子墨子论辩的巧妙就在于他能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要他们说出自己想要他们说的话,这样就可以抓住其把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墨子见公输盘,采用的是“引鱼上钩”之法。

公输盘问他有何见教,他并不直陈其事,而说:“北方有侮臣者,原借子杀之。

”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迫使对方对这件事立即表示态度,说出自己想要他说的话。

墨子之所以使他不高兴,继而又激怒他,无非是让他说出这句话来,然后再予以批驳。

墨子见楚王,则又是“巧用迂回”了。

一开头就对楚王作比说:“今有人于此”如此这般。

他不说“倘若”“假使”等假设字样,好像是在讲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使对方不致发生错觉,能听得进去,然后让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来。

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诺诺称是。

可谁知楚王虽言“善矣”,却又以“公输盈为我为云梯之械,必取宋”,再一次把责任推回给公输盘。

面对此种情况,墨子不得不在战术上同公输盘来一次较量,结果“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在实力的对比和威慑下,楚王不得不说出“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至此,墨子“止楚攻宋”的目的已经达到。

二、近取乎身、以小喻大的邹忌邹忌论辩的巧妙就在于他用诙谐幽默的戏剧性手法来说谏。

他劝谏的目的是要齐威王广纳忠言、振兴齐国,但给国君提意见、说“弊”事,是有一定风险的,弄不好反而会招来祸端。

从文中“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可以看出齐威王受弊是客观存在的,那么邹忌的劝谏也就是切实需要的。

该以何种方式劝谏,齐王才容易接受呢?敏于事、善于言的邹忌决定以设喻的方式巧妙地讽谏齐王。

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

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

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人都不是傻子,我凭什么要听你的?其实,正因为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才给劝说提供了可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欢迎借鉴参考。

让别人改变主张,听从你的建议,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公输》、《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愚公移山》,这几篇文章,都涉及到了劝说的问题,很有意思,文章表现的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令人拍案叫绝,难以忘却。

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风尘仆仆,前往劝说;齐国要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勉强要参战,作为草根一族的曹刿虽不在其位,但坚信“肉食者鄙”,挺身而出,劝谏鲁庄公不要鲁莽行事,帮助鲁庄公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弹丸之地的安陵进入了不怀好意的秦国的视线,贪得无厌的秦王诡计多端,想占领安陵,面对这种局面,唐雎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以死相拼,保住了自己的国家;邹忌从自己和徐公比美中发现了问题,劝说齐威王纳谏;愚公要搬走太行王屋山,智叟前往劝说,结果没有成功,还成了反面教材。

细细研究这些人物和故事,对于我们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

劝说要注意分析清楚各种情况,针对不同的形势和人物,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方式得当,就会有一定的效果,就能到达目的。

一、利用正当名义名义总是具有给予希望、刺激功名欲并诱发对新生活的向往的魔力。

它对后悔的人和寻找奋斗目标的人都能起到激励作用。

二、颠倒黑白一旦常规性逻辑被弄混,人的思维就会产生错误,失去判断能力,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特点。

以打破对方逻辑思维结构为目的的诡辩不应该受到常规逻辑的约束。

三、利用数字提高可信度即使是令人难以信服的内容,只要列出“以调查和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具体统计数据,就可以大大提高可信度,因为很多人都十分迷信数据。

记住,最好精确到小数点以后,如“99.9%”。

四、揭其短处虽然是讨论,可一旦升级为近似口角的争论,就难以找出解决的办法。

这时与其使用正当的语言进行理论,不如直接攻击对方身体、能力、地位上的缺陷。

跟古人学点劝谏学生的艺术

跟古人学点劝谏学生的艺术

跟古人学点劝谏学生的艺术人们常用“口若悬河”来形容很能说话,很会说话;用“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形容劝说的重要作用;用“舌如利刃”来比喻口才与劝说技巧的效果。

对于中小学教师,虽不用“巧舌如簧”,但,如何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如何能让学生接受我们的建议,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愉快接受我们的意见,对于心智还需完善的中小学生,还真需要许多沟通技巧和艺术。

古人早有劝说“刺头”的许多方式方法,我们不妨学习,借鉴,以期更好开展班级工作。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巧妙地用自己身边的例子讽喻齐王应该“纳谏”。

齐王在邹忌讲比美的过程中不自觉有了兴趣,很自然接受了建议,于是才有了“群臣吏民都前来进谏”。

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学生,许多教师选择批评、指正,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甚至体罚、打骂,很不接地气,殊不知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叛逆、抵触情绪很容易被激起,一味“教育”未必能取到预期效果,弄不好的“教训”甚至会让学生“破罐子破摔”。

然而,找到缘由,对症下药,能用各种生动活泼的身边事例春风化雨地“进谏”,效果可能会更好。

有句网络语: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把它改一下就是“你永远教不会一个不想学习的学生”。

兴趣、毅力需要目标,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难,许多学生面对困难逐渐产生畏惧情绪,对学习没了兴趣,以致从开始一点不懂到最后的完全放弃,当再回头努力想去补习,已跟不上,只能“空悲切”,最后自暴自弃成为课堂的“旁观者”。

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能不能改变这个现实呢?比较难!不过,老师利用知识越来越受到社会尊敬,等等学生身边具体例子让学生感悟,从而重新树立新目标,特别是同班中“浪子回头”的例子。

也许会让他变成课堂的“参与者”。

小阚是一个因违纪回家反省一周的“旁观生”,因耽搁了几节课跟不上,渐渐自暴自弃,最后变得上课就趴着头假睡。

我没有说教、指责,而是录制了临班一个摔伤右胳膊用左手坚持做作业,和本班一个女生一边打吊瓶一边背书的两个小视频,让他自己静静的看,然后让他写感受。

古人的劝谏艺术

古人的劝谏艺术

古人的劝谏艺术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要讲究礼仪。

如果不遵守这些礼仪,那么就容易被别人瞧不起,而在交际过程当中也常因为缺乏教养和礼貌而产生很多误解、隔阂或冲突。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便特意设置了劝谏这门学问来让大家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可是怎样做才能够恰到好处呢?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三点:首先,什么叫劝谏?古时候劝谏又称规谏,即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指出对方错误并加以纠正。

比较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诗经》里面的“谏诤”篇章了。

它通过采薇、采苹等几个小故事,把君王和臣下之间的关系描写得非常细腻动人,从而表达了作者希望君王勤政爱民、戒骄戒躁的美好愿望。

其次,该怎样进行劝谏呢?我认为应注重两点:一是态度诚恳;二是说话技巧。

前者决定你的劝谏效率高低,后者则影响着你最终的结局。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假若某位官员犯了罪,皇帝想要治他死刑,但却碍于情面没有明确宣布,此时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替他求情,这个人必须态度诚恳且富有智慧,否则无异于火上浇油。

再看另外一件事儿——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李世民逐渐变得昏庸奢侈,沉迷酒色,甚至连朝廷日常运转都由身边宦官负责。

这引发了魏征等老臣的强烈反弹,纷纷向皇帝提建议,批评他荒废朝政,使百姓苦不堪言。

第二种方法就是直接的劝谏了。

虽然这种方式见效快,但弊端同样显著。

历史上曾有许多忠心耿耿的大臣冒着杀头的危险直言进谏,但最终还是落得悲惨收场。

除去少数幸运儿,绝大部分都遭受了残酷迫害乃至满门抄斩的命运。

所以我觉得这条路走不通。

既然如此,何不换一种迂回的办法呢?比如苏轼,他的名气很大,尤其擅长写词,自号东坡居士。

他曾经给宋神宗写信,陈述自己的政治抱负,期待获得重视。

但宋神宗根本听不懂他在说啥,只是敷衍道:“朕知道了。

”苏轼很失望,只好继续努力。

有些人喜欢旁敲侧击,试探性地询问皇帝一些问题,然后找机会告诉他真实答案。

这种方法固然奏效,但风险极大,稍微不慎就会掉脑袋。

古人的劝谏艺术感悟

古人的劝谏艺术感悟

古人的劝谏艺术感悟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劝谏之术,自古以来便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它宛如春风化雨,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人的想法和行为。

你瞧那邹忌,以自身经历设喻,巧妙地劝齐威王广开言路。

他没有直言进谏,而是通过讲述自己与徐公比美的故事,让齐威王明白“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

这不就像是我们平日里与朋友聊天,用一个轻松的例子就让对方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吗?这是多么巧妙的劝谏啊!再看看触龙,面对盛气凌人的赵太后,他没有硬碰硬,而是从关心太后的身体和生活入手,慢慢拉近与太后的距离,然后才委婉地提出让长安君做人质的建议。

这就如同我们在劝长辈时,先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心情愉悦了,再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们就更容易接受了。

古人的劝谏艺术真是妙不可言!想想我们自己,有时候是不是说话太直接,结果好心办了坏事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学学古人,用更巧妙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呢?比如说,当我们看到朋友在做一件不太对的事情时,不要马上就批评指责,而是可以像邹忌那样,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让朋友自己去体会其中的道理。

或者像触龙一样,从朋友关心的事情入手,慢慢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这样既不会让朋友反感,又能达到劝谏的目的,岂不是两全其美?又比如说,在工作中,我们想要给同事或领导提建议,也可以借鉴古人的方法。

不要一上来就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而是先肯定对方做得好的地方,然后再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样对方会更容易接受,也不会觉得我们是在挑刺儿。

古人的劝谏艺术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和借鉴,让这门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让我们都成为劝谏的高手,用智慧和技巧去影响身边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吧!。

劝谏的古文赏析

劝谏的古文赏析

劝谏的古文赏析古文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不乏以劝谏为主题的作品。

劝谏,是指通过言辞或文字劝告他人改正错误,提出建议,促使他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古代,劝谏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因为它体现了对他人的关怀和责任感。

在古文中,劝谏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让人在阅读中受到启发和感动。

本文将从《论语》、《孟子》和《史记》等经典著作中选取几篇劝谏的古文进行赏析,以探讨古代劝谏文学的特点和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论语》中的一篇劝谏之作——《子罕》。

这篇文章记录了孔子对弟子子罕的一番劝谏之言。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待客人的态度,他认为应该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热情和欢迎,不要因为不被人知晓而感到不悦,这才是一个君子应有的风度。

这段话中蕴含着孔子对待人的态度和处世之道,同时也是对子罕的一种教诲和劝谏。

孔子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着弟子,使他们受到启发和教育,这正是古代劝谏文学的特点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看《孟子》中的一篇劝谏之作——《尽心上》。

这篇文章记载了孟子对齐国君王的一番劝谏之言。

孟子说,“尽心上者,不求有以自活,而求无以自死也。

”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待国家政治的态度,他认为君王应该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行事。

这段话中蕴含着孟子对君王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是对君王的一种规劝和劝谏。

孟子以自己的言辞感染和影响着君王,使他受到启发和教育,这正是古代劝谏文学的价值之一。

最后,我们来看《史记》中的一篇劝谏之作——《苏秦列传》。

这篇文章记载了苏秦对齐国君王的一番劝谏之言。

苏秦说,“臣闻天有五常,地有四时。

君不听政,臣不得以事君,故臣请去。

”这句话表达了苏秦对君王不听劝谏的失望和决心离开的态度。

这段话中蕴含着苏秦对君王的失望和不满,同时也是对君王的一种忠告和劝谏。

苏秦以自己的决心和行动影响和感染着君王,使他受到启发和教育,这正是古代劝谏文学的特色之一。

魏征的劝谏艺术

魏征的劝谏艺术

魏征的劝谏艺术
魏征的劝谏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数量多。

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前后二百余事,数十万言。

质量上乘。

魏征谏言无论疏文、谈话,观点鲜明,文辞犀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一般都能使唐太宗折服或猛醒,从而达到进谏的目的。

谏技高超。

魏征以敢于直谏而闻名于世,但也不是不讲方式方法,一味地顶撞和冒犯皇帝。

他寓贬于褒,有理有节,善于因势利导,常常运用表扬的方式达到帮助皇帝改正缺点、错误的目的。

分析李斯的劝谏艺术400字

分析李斯的劝谏艺术400字

分析李斯的劝谏艺术400字
先秦李斯的劝谏艺术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
一、善用比喻。

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

如文中写到:“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释义: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

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

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释义: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

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释义: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的道理,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气势奔放,文采斐然。

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

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

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

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邹忌是西汉文学家卓文君的弟子,他曾发表诸多著作,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的讽谏。

讽谏既有历史文学价值,也具有实践价值,被认为是中华民族行为规范的重要贡献。

邹忌的讽谏不仅具有显著的文学特色,而且有着高明的政治和治理思想,因此被誉为文学史上的佳作。

邹忌讽谏之所以高明,一是因为他用言辞娴熟,语言富有文采,行文流畅,内容既重要又清晰,传达了他对政治、教育、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这反映出他精湛的文学功底。

二是因为他采用谦虚恭敬的语调,不仅言语温和,而且睿智而有策略地谏责国家的现状,受到汉武帝的赏识。

再者,邹忌的讽谏富有理性,不仅充满责任感,而且把政治和治理原则作为基础。

他殷切希望实施民本政治,以达到国家的繁荣,鼓励平民参与政治,加强社会秩序和经济管理,为汉朝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他高度重视军事政策,要求实行中央集权,以增强国家的力量,宣传汉朝的大义,达到外交上的胜利。

总之,邹忌的讽谏具有显著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它不仅展示了他出色的文学和政治才能,而且开创了一种文学形式,充分证明了他的治理思想的高明。

尤其是他突破了当时旧有思想观念的桎梏,体现出他对民本政治、中央集权及外交政策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经典的文化精华。

- 1 -。

谈古代进谏公文的说服修辞

谈古代进谏公文的说服修辞

谈古代进谏公文的说服修辞在古代,进谏公文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臣子们通过这种方式向君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然而,要让君主接受进谏公文中的观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古代进谏公文的说服修辞有哪些呢?进谏者会从君主的利益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例如,唐朝的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曾劝诫唐太宗要勤于政事、居安思危,他巧妙地通过“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观点,让太宗意识到治理国家需要注重德义、守法、恤民等方面的道理。

进谏者会运用一些经典名句或成语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例如,汉朝的贾谊在《治安策》中就曾引用“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的成语,说明总结历史教训、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出现的必要性。

进谏者还会用一些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形象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例如,宋朝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以秋天的肃杀之气比喻政治上的险恶局面,呼吁当时的统治者要注重人民的疾苦、关心国家的命运。

古代进谏公文的说服修辞手法多样,既有用事实说话、引用经典等直接的方式,也有类比、比喻等形象的修辞手法。

这些技巧不仅让进谏公文更具有说服力,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会用富有说服力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好地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公文语言中的不规范现象:语法与修辞层面的探讨在公务活动中,公文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一些公文语言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

本文将从语法和修辞两个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虽然汉语的词汇丰富,但不同的词语在使用中有着不同的规范。

例如,“关于”和“对于”虽然都表示关涉,但用法上有严格区别。

前者常用于公文标题和正文中,后者则常用于介词短语中。

又如,“问题”和“事情”虽然都表示事物或现象,但在语义上存在细微差别。

前者通常强调疑问、困难或麻烦,后者则强调事物的实际情况。

在撰写公文时,应严格区分这些词语的用法,避免产生歧义。

在公文语言中,词语的搭配也是一项基本要求。

中国早期谏诤语言艺术分析

中国早期谏诤语言艺术分析

潘 妍1 何等红2每个人的言说,都必须依赖于一个言说环境,言说环境变了,言说也必将改变。

不论是当面进谏还是上书劝谏,其都是一种言说方式,言说的目的都是为了参与政治,实现政治干预。

但是随着言谏向书谏转变,这种政治参与和政治干预的效度越来越低,突出地表现在其言说风格的改变上。

一、更加注重劝谏艺术对于中国早期进谏这种言说方式来讲,从先秦到秦汉的时代变动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突如其来的是言说环境的改变。

从群谏时代过渡到了专谏时代,谏说者受到皇权专制制度的约束和影响逐渐加深,无法畅所欲言,朝堂上的谏言更多要考虑君王的喜好。

君王高高在上,臣子只能卑微地仰望,像战国时期齐宣王与高士颜斶的那种论争不复存在,臣子的谏言更多的是以讽谏的方式传达,乃至于整个汉代的辞赋和诗歌等都具有了讽谏功能。

相对言谏而言,书谏以文本的方式上呈帝王御览,其劝谏更显得迂回曲折,为自己留有很大余地。

故从汉初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系统总结劝谏艺术,这主要反映在对五谏的归纳总结。

汉代何休在他的《公羊传注疏》中较早提出了五谏之法:谏有五:“一曰讽谏。

孔子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季氏自堕之。

’是也。

二曰顺谏,曹羁是也。

三曰直谏,子家驹是也。

四曰争谏,子反请归是也。

五曰戆谏,百里子蹇叔子是也。

”[1]紧随其后的是汉代刘向的《说苑·正谏》篇:是故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

孔子曰:“吾其从讽谏乎!”。

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

[2]到了东汉班固在其《白虎通义》谏诤篇也提道:谏者何?谏者,间也,更也。

是非相间,革更其行也。

人怀五常,故知谏有五:其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窥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

[3]三国王肃在整理典籍时也提道,《孔子家语·辩政》言:孔子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

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讽谏。

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讽谏乎。

浅析古人“谏说“的艺术与技巧

浅析古人“谏说“的艺术与技巧

2∞8年7月浅析古人“谏说"的艺术与技巧刘春水(江苏教育学院宿迁分院,江苏宿迁223800)I摘要】本篇论文主要从古代大臣谋士成功进谏的范倒,来分析探讨他们进谏的艺术技巧,以便现代入学习和借鉴。

f关键词】谏说;艺术与技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1^f文章编号l1∞9-5伯9(2∞8)07堋o-02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

古代帝王,自以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

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虽然有的帝王设谏官,大多是摆设,装点门面而已。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

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大智。

自古以来,有许多忠臣良将,他们忠言进谏,辅佐明君,留下千古美谈。

诸如魏征、晏子、邹忌、触龙等。

然而,也有许许多多的仁人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却触怒“龙颜”,招来杀身之祸。

为什么昵?除了受谏者本身的素质和修养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谏说的方式、方法。

笔者就通过一些成功的进谏事例来分析他们谏说的艺术与技巧。

一、以事设喻,微言大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士,他从日常生活联想到关系国家治乱的大事。

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他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头脑冷静,善于思考。

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不是象一般人那样正面讲道理,而是用一段家庭小事为譬喻,来阐明“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样现身说法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古文观止》评价说:“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还有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

他很讲究劝谏艺术,善于用比喻来说理。

《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

接着则以“十年长患”来比喻“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可行。

曹刿论战的劝谏方式

曹刿论战的劝谏方式

曹刿论战的劝谏方式曹刿论战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一篇著名的政治劝谏文章,被广泛誉为“论语外书”、“安邦定国之良言”。

它的劝谏方式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决策,更为今后各个领域的劝诫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分析曹刿论战的劝谏方式,探究其中所包含的劝谏艺术及其对于我们今人的启示。

一、提纲挈领,直抒胸臆曹刿论战是一篇清晰,直接,明确的政治劝谏文章。

一开始就切中要害地提出了“此战,唯勇者得之”,并由此展开不同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这种提纲挈领的开篇方式,试图引起主管领导的注意,将事件的核心和焦点摆在面前。

在这一过程中,曹刿还展示了自己的见解,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以便于引导决策者的思想、理解和决策。

二、引证典故,深其内涵曹刿论战中引入“先知棋局”的典故做比喻,进一步验证了自己对战争的认识和对军队能力的评估。

通过这样的类比,曹刿能够将一般人普遍理解的情境和内容与复杂的战争形势相结合,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分析,将自己的建议有效地引向决策者和读者的理解和支持。

三、推敲道理,深入分析曹刿论战在评估中而不是将决策过程局限于个人的主观性上。

他通过推敲道理,深入分析许多因素,如军力,应该采取的策略等等,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的思考。

他并不仅仅是一个表面上的论述,而是涵盖了深度和宽度上的思考。

这个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运动基础上的非常考验计策的数字。

四、合理分析,权衡利弊曹刿论战是一个权衡利弊的比较。

他描述了所提出的几个选项的各种优缺点,并通过分析做出了选择。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展示自己的构思和决策过程,同时也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每个可能的选择,理解会有哪些结果。

五、自信言辞,坚定信仰在曹刿论战中,曹刿以自己的出色表现和擅长战争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虽然有不同意见的人的挑战,但他表示自己的立场,并以自己的实地经验和才能为依据,不敢言辞。

这样坚定自信的风度,更加使他的观点更有力量,更能为读者所接受。

六、总结回顾,妙笔生花最后,曹刿论战有意地总结了自己的讨论。

古人的劝谏技巧

古人的劝谏技巧

古人的劝谏技巧
古人的劝谏技巧
《墨子》与《战国策》均为先秦时期的优秀散文。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文中善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方法进行说理,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

《墨子》中的《公输》和《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便是体现了“说谏”特色的优秀篇章。

墨子和邹忌都是能言善辩之士,在“说谏”过程中均体现了高超的论辩技艺。

一、引鱼上钩、巧用迂回的墨子
墨子论辩的巧妙就在于他能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要他们说出自己想要他们说的话,这样就可以抓住其把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墨子见公输盘,采用的是“引鱼上钩”之法。

公输盘问他有何见教,他并不直陈其事,而说:“北方有侮臣者,原借子杀之。

”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迫使对方对这件事立即表示态度,说出自己想要他说的话。

墨子之所以使他不高兴,继而又激怒他,无非是让他说出这句话来,然后再予以批驳。

墨子见楚王,则又是“巧用迂回”了。

一开头就对楚王作比说:“今有人于此”如此这般。

他不说“倘若”“假使”等假设字样,好像是在讲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使对方不致发生错觉,能听得进去,然后让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来。

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诺诺称是。

可谁知楚王虽言“善矣”,却又以“公输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劝谏艺术赏析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四单元选了四篇古文,分别出自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它们都是先秦历史散文中
的名篇。

其精美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不向我们
展示了先秦历史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

其中,《烛之武退秦
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这三篇文章中所
展示的古人那高超的劝谏艺术尤其令人拍案叫绝。

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胸有成竹的触龙,都以其杰出的辩才,说服了高高在上的国君,从而改写了本
国的历史:烛之武退秦师挽救了赵国,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
国“战胜于朝廷”,触龙说赵太后使赵国在危难之时得到了齐
国的援助,从而转危为安。

为此,他们都成了历史的功臣,也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形象,
他们的成功与他们杰出的说辩才能是分不开的。


才能何在?其说辩技巧何在?其成功的奥妙何在?这个问
题的答案对于处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对于面临现代社会
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现代人,也许有着更为直接的意义。

要尊重他人。

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烛
之武对于秦伯,邹忌对于齐威王,触龙对于赵太后,都是必
恭必敬的。

烛之武一口一个“君”,邹忌一口一个“臣”(自称),触龙“病足,曾不能疾走”,却也要“徐趋”而“至而自谢”,每
一言每一行无不表现了对对方的尊敬。

这种尊敬赢得了对方
的好感,从而也为自己的说服工作打好了感情基础。

要努力制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气氛。

这一点在《触龙说
赵太后》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触龙刚见太后时,“太后盛气
而揖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触龙开口便谈让长安君为人
质的事,很可能落入太后唾其面的尴尬境地,因为,人在生
气的时候,是最不理智的,不但难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且
很可能把对方当作发泄的对象。

老到、精明的触龙早就认识
到了这一点,所以,见到太后后,他避而不谈长安君之事,而是询问太后的饮食起居,唠起了家常,从而使太后由“太
后盛气而揖之”到”色稍解”,既而“笑曰”,和谐的谈话氛围
形成了,自己陈述意见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迂回战术,“比兴”手法,欲成甲事,先谈乙事,以乙
事促成甲事,请君入瓮。

烛之武的目的是让千里行军至此的
秦伯退兵,邹忌意在让“蔽甚”的威王接受国人的指责,而触
龙则完全是为了让赵太后的爱子到齐国作人质。

这些事,即
使是一般老百姓,也是很难接受的,更不用说是万人之上的
一国之君。

所以,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很可能一
下子就陷入骑虎难下的僵局,闹不好还会受辱甚至招致杀身
之祸。

因此,在谈话的开始,他们对自己此行的目的避而不
谈,而是谈一些表面上看来与之不相干的事情:烛之武不谈
让秦退兵的事,却大谈秦国的利害得失;邹忌开口谈的是一
些闺房私语,触龙则纯粹是拉家常。

但在事实上,他们在选
择话题时,是煞费苦心的,谈论这些话题,其目的都是为了
引出自己要真正要谈论的内容,都是为后面的话题服务的。

这些话题和后面的话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用下面
的逻辑推理来概括:
如果A,那么B。

AB之间的关系和甲乙之间的关系一样。

所以,如果甲,那么乙。

试以邹忌的言辞为例
我是朝庭重臣,地位高,权利大,因此,在家受妻、
妾、客蒙蔽很厉害。

我与妻、妾、客的关系同国君与各国诸侯、大臣、宫
女的关系一样。

所以,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一国之君受诸侯、大
臣和宫女的蒙蔽更深。

采用迂回战术,从日常生活小事谈起,由日常生活小
事中的小道理,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这种劝谏艺术,以
小见大。

深入浅出,容易让人接受,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
效果。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厉害得失。

人都是有
私心的,人首先要为自己、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小集团
考虑。

任凭你讲的道理再对,如果对对方没有什么好处,对
方是懒得理你的。

邹忌与齐威王,触龙与赵太后,大的立场
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为国家着想,这里不必赘述。

烛之武与
秦伯应当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敌对关系(秦伐郑),利益上
是根本冲突的,郑国的利益秦国是不会考虑的。

烛之武很清
楚这一点,所以,他在说服秦伯的时候,避而不谈郑国的利
益,而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来分析郑亡
对于秦国的利害,使秦伯认识到郑亡确实对秦有百害而无一
利,最终实现了让秦退兵的目的。

古人的说辞奥妙无穷,在这里,我只是谈了一点皮毛,更多的奥妙还需要我们以后去挖掘,以便古为今用。

服务于
今天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