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与 元九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的一面:关注社会,为民请命,对 关注社会,为民请命,对 形式主义文风补偏救弊。 消极的一面:功利色彩过重,把诗看作 功利色彩过重,把诗看作 社会政治工具,对艺术性的忽视。
六、文本的艺术特点
1. 精警的议论 2. 情辞并茂,感人肺腑 情辞并茂, 3. 畅达平易的语言
白居易手迹《卖炭翁》 白居易手迹《卖炭翁》
元 稹
刘 禹 锡
期 称为“ 白” 为诗 ,
Leabharlann Baidu
三、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1. 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 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
1、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 2、文学植根于现实生活 3、强调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4、形式必须服从内容
三、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2. 直接指导了新乐府运动的 形成和发展 3. 廓清大历以来逐渐抬头的 逃避现实的诗风
四、书信与文学创作
中国古代把信称之为书。 书是古代的“杂文”。 中国古代散文中的许多名篇都是书 信体。 现代、当代文学史上,一些作家的 情书、家书都成了文学的经典。
五、文本内涵解析
写于文学风格转变的关节点 体现复杂的文学思想
1、总结前期创作经验 2、隐约地表现了内心的矛盾
五、文本内涵解析
1. 写信缘起 2. 回顾诗歌发展历史
《与 元 九 书》
白居易
一、焦点问题
文学“应求美”?还是“应求 用”?何以成为困扰文人们的 千古问题? 这封书信何以成为中国古代文 学批评的一篇代表作品?
二、背景资料
1. 关于作者的生平和创作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二、背景资料
前期以讽喻诗创作为主, 和元稹并称“元白”
七、思考与讨论
1. 你认为《长恨歌》与《卖炭 翁》的价值哪个更高些? 2. 有没有既密切服务于社会政 治,又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作 品? 3. 读后,你感觉白居易的心态 如何?理由是什么?
五、文本内涵解析
3. 以《诗》为诗史之典范
(1) 以“六义”为衡量诗歌价值之准 绳 (2)自己为诗歌理想所作的努力以及付 2 出的代价,提出他最经典的文学思想: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五、文本内涵解析
4. 回忆和元九的情谊,写自己 回忆和元九的情谊, 此后的打算 5. 结语
五、文本内涵解析 文章合为时而著, 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主张的复杂性: 为事而作”主张的复杂性:
六、文本的艺术特点
1. 精警的议论 2. 情辞并茂,感人肺腑 情辞并茂, 3. 畅达平易的语言
白居易手迹《卖炭翁》 白居易手迹《卖炭翁》
元 稹
刘 禹 锡
期 称为“ 白” 为诗 ,
Leabharlann Baidu
三、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1. 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 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
1、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 2、文学植根于现实生活 3、强调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4、形式必须服从内容
三、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2. 直接指导了新乐府运动的 形成和发展 3. 廓清大历以来逐渐抬头的 逃避现实的诗风
四、书信与文学创作
中国古代把信称之为书。 书是古代的“杂文”。 中国古代散文中的许多名篇都是书 信体。 现代、当代文学史上,一些作家的 情书、家书都成了文学的经典。
五、文本内涵解析
写于文学风格转变的关节点 体现复杂的文学思想
1、总结前期创作经验 2、隐约地表现了内心的矛盾
五、文本内涵解析
1. 写信缘起 2. 回顾诗歌发展历史
《与 元 九 书》
白居易
一、焦点问题
文学“应求美”?还是“应求 用”?何以成为困扰文人们的 千古问题? 这封书信何以成为中国古代文 学批评的一篇代表作品?
二、背景资料
1. 关于作者的生平和创作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二、背景资料
前期以讽喻诗创作为主, 和元稹并称“元白”
七、思考与讨论
1. 你认为《长恨歌》与《卖炭 翁》的价值哪个更高些? 2. 有没有既密切服务于社会政 治,又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作 品? 3. 读后,你感觉白居易的心态 如何?理由是什么?
五、文本内涵解析
3. 以《诗》为诗史之典范
(1) 以“六义”为衡量诗歌价值之准 绳 (2)自己为诗歌理想所作的努力以及付 2 出的代价,提出他最经典的文学思想: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五、文本内涵解析
4. 回忆和元九的情谊,写自己 回忆和元九的情谊, 此后的打算 5. 结语
五、文本内涵解析 文章合为时而著, 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主张的复杂性: 为事而作”主张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