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都市报要闻版可读性的发展与革新
都市报时政报道的创新解析
都市报时政报道的创新解析摘要:自都市报创建以来,其以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为主打内容,并快速在报业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改变了中国报业的格局。
然而,近几年来,都市报在发展中问题逐渐凸显,如新媒体冲击、报纸的同质化、报道缺乏深度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发展步伐。
而在主流媒体的版面编排中,时政新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国内多家都市报的主流化探索都是从时政新闻报道转型开始的。
关键词:时政报道;创新;两会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87-01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主流媒体——《北京青年报》记录和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在过去的六十年中,它紧紧把握时代赋予的四次机遇,发展成为如今资产过亿的现代传媒集团。
近些年北青报通过创新故事化叙事模式、权威议题设置等改革,在对时政新闻的报道中表现不凡。
该报都市新闻部主编朱冬松在对7月闭幕的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道总结中提出了六个字:“思考、智慧和情怀”。
他认为《北京青年报》时政新闻报道相对成功的根本着力点在于:“用思考统筹全局、用智慧和情怀创新版面”。
对国家重大会议的报道是最具规模的时政报道,而此间新闻大战的热度也体现了时政新闻的重要价值。
以《北京青年报》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为例,该报在对时政新闻的报道中引入故事化叙事模式,围绕大局思考、善于提前思考,全面提升报纸策划能力,在版面和格式的安排方面不拘泥旧式,敢于创新。
本文将从以下四点具体分析《北京青年报》关于两会的创新报道。
一、提升新闻策划能力,提升新闻含金量主旋律报道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但是很多媒体报道方法和手段极为雷同,因此很难有所突破。
北青报在报道重大会议新闻时一直享有较好声誉,很多读者经常就重大选题参与互动,反响很强烈。
这得益于北青报编辑部对主旋律报道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策划,充分体现了报社领导人和采编队伍的业务能力,将寻常的会议新闻能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见诸报端。
浅谈新形势下都市报的版面策划与创新
浅谈新形势下都市报的版面策划与创新作者:曹惠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1期【摘要】全媒体的发展趋势,对媒体传统的采编方式带来了挑战,它要求采编方式要更加灵活,表现在新闻来源多样化,版面策划追求“快、广、深、活”。
【关键词】都市报全媒体策划创新一、全媒体及其带来的挑战全媒体,顾名思义就是所有媒体。
它是指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集大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独立地享有传播资源和传播对象。
同样,任何一种资源或资讯都会同几种或多种传播手段相连接。
例如,笔者所在的镇江文广集团,不仅有各类电视频道、电台频率,还有都市报纸(《镇江一周》)、镇江传媒网。
近年来,为配合电视剧宣传又增加了《文广俱乐部》DM月刊杂志。
与此同时,大家也对手机报、网络等新媒体表现出极大兴趣;有的取消日报新闻部、晚报新闻部和网站采访部,所有记者采写的资讯集团所有媒体均可共享各取所需;有的报纸编辑同时也是网络编辑;有的报纸文字记者干脆拿起摄像机,采写新闻的同时也提供网络视频。
全媒体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它对我们传统的采编方式发起了挑战,它要求媒体的采编方式更多样,传播方式更多元。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与市民最贴近的都市报该如何策划自己的版面,如何做好自己的文图报道,如何让读者一报在手,信息全有呢?二、都市报新闻来源的路径传统的都市报新闻资讯来源,主要来自三条路径:一是各分口记者的“线上新闻”。
这类新闻也分为几种,包括工作新闻、政策新闻、综合新闻等等。
这些新闻资源非常重要,很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百姓尤其是高端读者十分关注的资讯。
二是来自新闻热线的“突发新闻”。
“正在发生的新闻报道”是都市报要抓的重点。
这方面的新闻是各家争抢的对象,也是全媒体涉及的重点。
三是来自各家通讯社的“院线新闻”。
大家知道,所有通讯社的稿件都不是无偿的,但都市报在购买新华社、中新社以及其他“院线新闻”时要考虑其“性价比”。
有的都市报加强其经济报道,于是购买新华社的经济新闻专线,有的注重体育,有的注重文艺,但综合新闻这块是谁家都不愿放弃的。
关于我国都市报发展的几点研究
关于我国都市报发展的几点研究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报的蓬勃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它以其灵活的机制、市民化的风格成为中国报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本文从探索都市报的起源出发,总结其发展趋势,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都市报的良性发展提出针对性意见,从而说明报业市场化进程仍然是新闻改革不断努力的方向,报业经营的市场规律不容忽视。
关键词:都市报,发展,市场化,主流媒体关于都市报的内涵,众说纷纭。
在目前来讲,应用的最为广泛的一个定义是:将第一份以都市报命名的报纸的特征作为其内涵,其主体基本限定在城市辰报。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就经营管理而言,它是目前报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报群,就报业风格而言,呈现权威性和小报化的两极取向。
总之,凡是定位于服务市民百姓,切底走向市场的都可以理解为都市报。
进入21世纪以来,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风起云涌,报业竞争日趋激烈,都市报作为报业的新锐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都市报发展所焕发的这种个性引起了众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众多的人开始研究都市报。
本文从论述都市报发展的背景特点入手来剖析都市报的发展历程和问题。
一、都市报出现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一)都市报出现的背景在日报和晚报之后,中国迎来了都市报时代。
也就是说,都市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报业的第三次浪潮。
并在1999年前后达到高峰并延绵至今。
都市报的出现和整个90年代浩浩荡荡的都市化进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都市化的进程诞生出大量的城市白领,这些人一般文化水平较高,工作中竞争压力大,迫切需要了解外界信息或是下班后需要消遣。
都市报恰到好处地提供了这项功能。
我国报业的市场化是都市报出现的根本原因,都市报的出现是我国传媒市场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1949年后,我国报业出现过两次市场化进程,分别是建国初期的报业市场化进程和改革开放后的报业市场化进程。
这都是由于国家财政压力引发的改革。
报业市场化进程不断拓展了报业自身的发展空间,其直接可见证的结果是报纸种数扩张和广告供给的扩张。
浅谈都市报版式的创新
浅谈都市报版式的创新作者:郝希汉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12期【摘要】版式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在报纸版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都市报的版面创新主要体现在图片的编排、标题制作、线条运用、版式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在报纸版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当今社会,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版面方式的创新,成为报业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特别是都市类报纸版面近几年的改革,使新闻更丰富,阅读更方便,版面更美观,体现了都市报办报宗旨。
注重图片的编排。
图片是新闻信息表达的重要形式,从一定程度上讲,新闻图片比文字叙述更加真实可信,更加生动形象,因而也更具有说服力。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看报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仔细阅读文字,一张现场感极强的图片报道可以起到直观的效果。
针对这些,都市报在编排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诠释力强的作用,将新闻图片作板块化编排,用色块、线框进行标注,既能方便读者阅读,又能形成视觉强势。
当今报业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报纸每天需求的图片量很大,而现有的摄影记者的工作量满足不了需要,怎么办?如新安晚报版面编辑在编稿过程中,注重把一些平凡的新闻事件经常用活泼生趣的图画来表示。
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等到记者赶到现场时,事件已结束,这时,新闻漫画和新闻图表的使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新闻漫画、新闻图表也属于新闻图片,它们嫁接了电子传媒的传播手段,又集美术、摄影于一体,简明、直观、精确、形象,使读者很容易阅读和理解。
另外,在图片说明上也有所改变,图片说明是新闻图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片说明的排法随着版式而有不同的形式。
在合理精心调好图片的同时,要求图片说明的两端不得超过图片两端,使说明与图片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看起来顺眼,读起来顺畅。
注重标题的制作。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简明醒目、形象生动、口语化的标题,往往更能吸引读者。
因此,制作标题是每个编辑的必修课。
现在的报纸特别是都市报,由于版面数量多,读者看起来比较费劲,因而看报纸已经从传统的“看标题+文章”转变成“看标题”。
要闻版增强可读性刍议
韩
玉
Hale Waihona Puke 民 能 不 能 接受 得 了? 不 能 得 到 广 大 读 者 的认 可 ? 有 , 议 报 道 能 还 会
到底如何创新? 这方 面 , i ̄ 用版面创新改革之机 , 我f l qJ 曾作 了有益的探索 。
首 先 , 议 报 道 少 了。 除 了 中 央 、 、 重要 会 议 报 道 , 会 省 市 需浓 墨 重 彩 加 以 报 道外 , 地 方 对 政 府 和 部 门 召 开 的 一 般 会 议 , 果 既 没 有 领 导 参 加 , 时 电没 有 特 殊 情 况 , 们 就 一 律 不 如 同 我 报道。 其 次 , 议 报 道 精 了。 对 地 方 领 导 的 一 些 常 规 性 会 议 或 者 是 常 规 性 检 查 、 察 、 研 会 视 调
虽 然 这 个 标 题 看 上 去 不 像 是 消 息 的 标 题 , 是 有 点 像 通 讯 的 标 题 , 我 认 为 消 息 标 题 而 但
像 通 讯 标 题 没 有 什 么 不 可 以 的 , 竟 没 有 前 人 规 定 消 息 标 题非 要 做 成 怎 么样 的 。标 题 只 要 毕
有创新 。 只要 能表 达 所 报 道 的 内容 就 行 了 。 第 四 。 议 报 道 多样 化 。对 一些 看 上去 并不 重 要 的 会议 , 是 其 会 议 所 透 露 出 的 内 容 会 但
平顶 山日报
等 , 了党政“ 除 一把 手 ” 我 们 根 据 其 重 要 性 程 度 , 数 上 严 格 加 以控 制 , 般 是 副 厅 级 领 导 , 字 一 50 到6 0 , 至 是 三 四百 字 ; 厅 级 领 导 80 以 内 。一 改 以往 会议 报 道 公 式 化 倾 向 : 0字 0字 甚 正 0字
浅谈党报要闻版的改革与创新
会 议 报 道 在 报 纸 上 占有 重 要 位 置 。 如 何 写 好 会 议 新
闻 , 一 定 意 义 上 说 , 新 闻单 位 体 现 党 性 原 则 和 新 闻指 导 从 是
性 的 一 种 方 式 。为 此 , 者 认 为 会 议 报 道 应 做 到 “ 、 、 笔 软 精
近” 。作 为 党 报 , 议 报 道 是 新 闻 报 道 的重 要 内容 , 新 闻 会 是
、
画“ ” 点 “ ” 选好 “ 题 ” 龙 先 睛 。 头
头 题 是 一 个 版 面 上 最 重 要 的稿 件 , 常 放 在 最 显 著 的 通 版 位 , 运 用 各 种 编 排 手 段 加 以突 出 。 以什 么 做 头 题 , 往 并 往 表 明报 纸 准 备 把 读 者 的 注 意 力 引 向 哪 个 方 向 。读 者 阅 读 报
2 0 年 第 4期 09
( 第 1 2期 ) 总 5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社版) 哲
J u n l fM u a j n r l ie st o r a d ni gNo ma Unv r i o a y
NO .4. 0 2 09
Tot 1N o 5 a .i 2
浅谈 党报 要 闻版 的 改 革 与创 新
高 爱 华
( 丹江新 闻传 媒集 团 ,黑龙 江 牡 丹江 1 7 1 ) 牡 5 0 2
[ 摘 要 ] 从 新 闻的 客 观 性 上 讲 , 闻不 是 “ ” 来 的 。 “ 妇 难 为 无 米 之 炊 ” 没 有“ 近 发 生 的 事 实 ” 新 做 出 巧 , 新 ,
委 、 政 府 的肯 定 。 市
面 , 纸 的 指 导 性 和 观 赏 性 自然 也 就 增 强 了 , 《 丹 江 日 报 使 牡 报 》 版 头 条 质 量有 了 较 大 的 提 高 , 圆 满 完 成 市 委 、 政 头 在 市
都市报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路径探讨
《科技传播》1192018中国科技传播论坛1 整个报业的发展状况关于报业的发展状况,可以从“报业消亡论”这个观点开始阐释。
在美国,“报纸消亡论”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报业背景与实践。
进入21世纪以来,一批百年报纸由于经营惨淡,纷纷停刊转网,全国范围内报纸发行量和报纸广告收入的下降,这样的报业危机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报业未来的悲观情绪,“报业消亡论”思潮出现并弥漫开来。
其实,早在1994年,美国未来学家迈克尔•克莱顿就将报纸称之为“媒介恐龙”,认为其中将成为历史的陈迹;2005年,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在其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之处当代报业集团所处的不妙境地,通过综合社会调查,他预测在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将归于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分析文章称很多人都预测报纸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并引证了菲利普•迈耶的预言。
从2007年至今,美国已有上百张报纸停刊,报业被列为十大濒临消亡行业之首,而其他报业巨头也曾表示:未来的报纸终将会走向只有网络版的时代,同时,许多知名报纸,如《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目前也只经营网络版报纸,印刷版已停止发行。
相比于西方,目前我国纸媒发展衰退的迹象还不甚明显,报业发展相对平稳,发行和广告都在增长,虽然增幅在近几年来略有所降低,但是总体趋势仍处在在盈利的阶段。
但是,美国的报纸发展历史久远,发展也已经很成熟了。
而我国的城市还处在进一步城市化的过程中,所以传统纸媒在中国仍有很大的市场。
但历史的发展总是有一定规律的,我国的纸媒也难免会经历像美国报纸所经历的困境局面。
再就都市报发展历程来看,从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办成功以来,一时间全国都市报遍地开花,由于都市报的出现和发展顺应了大众化报纸的兴起这一历史潮流,因此都市报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几年时间里发展迅猛,并成为促进当时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浅议国内都市报摄影革新之路
运作模式 , 在一定程度 上束缚 了新闻摄影
’ 的发展 , 也制 约 了 自身的发展 。 都市类 报 纸紧贴 民生 , 来 自新 闻热线 的报料成 了重 要 的新 闻线索来 源 , 报料往往被本地新 闻 和热线部 门所掌握 。 于是 , 需要 摄影记 者 为文字稿 配图时 , 摄影记 者才能够拿到报 料。 作 为配稿 的摄影报料 题材 , 目前 就 只
主力军 。 相 比网络 , 报纸在 互性 方面 明显
和价值甚至行为分析都不重要 , 就算是 奢 侈的行为 , 拿给亲人看看 。 对于读者来说 , 能把 自己登报的作品拿给亲人和朋友看 , 也算 是一种荣 耀 。 作为 主流都 市报 , 我们 和责任感。 比如 , 2 0 1 1 年和 2 0 1 2年 《 新 安
民。 有评论家认 为村 民影像 比艺术 家的影
尊重 读者 , 善待 通讯 员的每一 篇
、
像 还动人 。 很 明显 , 会玩 手机 的村 民偶 尔
也会拍照 , 可 能对他们 来说 , 拍 照的意 义
摄影来稿
都市 报作为一种定位普通市 民阶层 , 市场化程 度高 , 突 出新 闻时效 性 , 信息综 合性 , 生活 服务性 的报纸 , 是城 市报纸 的
注 ,是因为照片的拍摄者不仅有 8 0 多 位 摄影 家和艺术界人士 ,还有 2 9位 当地 村
者认 为新 时期 的都市报 还亟待 做好 以下
工作 。
一
我 国都市类报 纸的快速发展 , 报业市 场竞 争加剧 , 用大 图片 、 多用图片 、 用好 图片的
观念也正是各家报社的共识 。 但是 , 目前都市类报纸 对图片新 闻的
不足。 换一句话 说 , 把读 者 当成 上帝对 于 应该 有一种 提高 群众摄影 水准 的使命感 都市报来 讲是一点也不为过 的, 因为我们 要服务的对象是 普通的老百姓 , 正如 《 新
精心打造都市报的要闻版
纸 的显 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一 览无遗地呈
现 在读者 面 前 。 一 版还 直接 、 集 中体现 了 一 张报纸 的读者定位 、 价值取 向 、 风 格特
点和办报质量 。 都市报 为了增强视 觉 冲
击力 , 强 化卖点 , 在一 版 中将 各种 版 面 手 法 用 到 了极 致 。
要 打造好 一 版 , 就有一 个 定位 问题 。 在一 张报纸 中 , 一 版的 以下 三 项 作用 是 其他版面不可 比的 :
为 , 盲 目追 求形式上 的大图片挤掉 了其
他有价值 的新 闻 ,减 少 了版 面信息量 ,从
而 弱化 了报纸 传播信息 的功 能 。 在 内容
上 , 更应强调图片与版面其他载体之 间
如何融合 、 如何优势互 补。 同时 , 应有节
制地 使用其他次要一 些 的照 片。 有些 图
片新 闻含量极低 , 不 但不 能产生 视觉 冲
片或 图表非常重要 , 美 国弗罗里 达州圣
彼得斯 堡 的波恩特传媒研究所在一 项名
为 “ 新 闻报道 与 眼球 ” 的研 究 中发现 了
“ 眼球轨迹 ” : 读者首先被彩色的照 片所
吸 引 , 然 后 依 次 转 向标 题 、 图 片说 明 简 、
讯 以及其他一 些视觉元 素。
当然 , 报纸 不 能盲 目追 求大 图片 。 因
及
工
、
、
、
、
、
卫 、
,
有本地新闻报道也 有 国内 、 国际新 闻事
件 ;既 有 政 治类 、 经 济类 的所 谓 硬 新 闻 ,
也有市井琐事的软新 闻 ;有高歌赞颂 的 ,
也 有批评讽刺 的。 总之 , 她 的一 版囊括 了
各条战线上 的重大新 闻信息 。
从都市报的崛起看中国报业的发展变化
从都市报的崛起看中国报业的发展变化都市报的崛起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它记录了中国报业发展的一个过程——由“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变化。
其中种种原因,至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到市民阶级的兴起,信息由单向的“宣传”到双向的选择,中国的新闻传播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
关键词:都市报,传者本位,受众本位一、什么是都市报(一)都市报的定义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梁衡1998年说:都市报是“我国综合性日报中的一个新的报种。
”我认为都市报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诞生的,一种不同于日报晚报,用一种全新的定位,瞄准受众需求提供全方位新闻的“市民生活报”(二)都市报与日报,晚报的差异日报:办报资金以财政拨款为主,主要需求是公费订阅,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气息。
是一种机关报纸,办公室报纸,办报目的为党政宣传和指导工作为主。
报纸内容以硬新闻为主体,突出严肃性权威性。
受众主要为党政机关职工干部,公务员,知识分子。
晚报:办报资金以财政拨款与自筹资金相结合,公费订阅与自费订阅相结合,有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特征。
定位是日报的补充,茶余饭后的家庭报纸,文化休闲为主。
注重软新闻,文化内涵。
受众主要为党政机关职工干部,公务员,知识分子。
但是相比日报显得灵活很多。
都市报:经营模式为自筹资金办报,自办发行,自费订阅,是顺应市场经济模式的新兴报纸。
定位为“市民生活报”,为市民服务全方位提供新闻、服务信息,满足受众需要。
结合了日报的硬新闻和晚报的软新闻,以市民的角度来剖析,有着浓厚的都市气息。
受众主要为都市市民、城市公民。
(三)都市报的优势都市报吸收了日报和晚报的优势。
在内容上兼而有之,但是却用全新的市民角度去探讨发掘新闻,没有了日报的过度严肃和晚报的文人气息,更加贴近市民的生活。
这种亲近性是日报和晚报所不具备的。
自筹自办的模式也为媒体的运营去除了许多枷锁,显得自由很多,商业气息浓重。
二、都市报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个崭新的报纸群落在当代中国迅速崛起。
浅析都市报时事评论版的发展趋势
响到国家发展 的各个方面。 新闻媒体 和从
业 人 员应 从 提 高 科技 传 播 的亲 和 力 、 响 影
力和公信力方面有所突破 , 进一 步传播和 普及科学技术和知识 . 进一步指 导人们的 实践活动 ,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 国民素
内容渐 趋 “ 闻 化 ” 新
效性 , 出新 闻性 。 突
“ 灵魂”,是新 闻媒体尤其是报纸 上除新
闻 外 的 另 一 个 重 要 内 容 , 报 纸 内 容 中 舆 是
都市报新闻评论 的 “ 新闻化 ” 主要体
现在 以下两个方面 : 首先 , 内容上说 , 从 都 市报新 闻评论的 内容 几乎 均以新 闻为由
露器甏霞霪 辇嚣 鹱
雾 业 , -
黼 S务
憾 宋 探
参 蠢 索
浅析 都市报 时事评论版 的发展趋势
■杨 胜
【 要 】 闻评 论 被 誉 为报 纸 的 “ 帜 ”和 “ 魂 ”。 着 新 闻 同质 化 现 象 的 日益 加 剧 , 闻 言论 成 为媒 体 竞争 的 摘 新 旗 灵 随 新
论并不以新闻为由头 , 但是却是针对现实
生 活 或 者T 作 中某 一 个 问 题 、 一 类 思 想 某
加剧 ,新 闻言论成 为媒 体竞争的新宠 , 言 论水平的高下成为决定媒体市场竞争力 、 影响力大小的最关键 因素之一。 不断创新
变 化 的新 闻评 论 也 日渐 成 为 晚 报 都 市 类
技知识毕竟有一定的深度 , 进行科技报道 的从业人员不能一 味地迎合受众 , 而应引 导受众 的学习和思考 。 新闻媒体根据 目标
受 众传 播 报 道科 技 新 闻 , 近受 众 的 生 活 贴 和 知识 储 备 基础 ,有 利 于 受 众 的理 解 , 对 受众 的影 响也 会 不 断增 强 。 其 次 , 技报 道 的 工作 者 应 当增 强 自 科 身 的 科技 知 识 修 养 , 多与 科技 工 作 者 沟 通 。 体 应 设置 专 职 报 道科 技 类 新 闻 的机 媒 构 和 人员 。 事 科 技 报 道 就要 对 科 技 知 识 从 有 一 定 的 了解 , 关 工 作 者应 加 强 自身 的 相
对都市报改版的几点看法
打开报 纸就能看 到最好看 最抢 眼的新 闻,这
3 9
是 都市报走 向 “ 厚报 时代”不得 不采用 的增强 报 纸吸 引力 与 冲击 力的手段 。第 二要 把报纸 的
思想 阵地做 强。做报 纸就是要 做思想 ,做深度 ,
责 任蝙 辑 : 白 洁
盲目 追 求主流化 ,结果往往是 报纸在 内容上显
得大而空,在影响力上曲高而和寡,不仅扩大
不 了影响范 围,反 而失去 了本地 的影 响力。 国 内很 多成功实 现主流化 转型 的报 纸 ,譬如 《 南
方都市报 》 , 就是 因为本土新 闻做得好 。从 国外 媒体 的发展趋 势来 看 ,许多媒体 也都在 努力增
优势 ,实现有机融合 ,搭建与读者互动 的平 台。
可 以开辟相关 的版 面 , 既 可以整合 电视 、 广播、 互联 网等媒体 的碎片化 资讯 ,也 可以通过 和网 友互动做一些新闻 , 搞一些活动 ,这样不仅可 以 增强报纸的贴近性 , 同时也可以吸引年轻读者。
( 作者单位 : 北方新报社 )
版谈些粗浅 的看法。
一
史 万枝
加本土 新 闻的量。 由此可 见 ,加大本 土新 闻的 质和量是 必然选 择。一方面要 多扩展 本土新 闻
的领 域 和容量 ; 另一 方面 ,要 提 升新 闻品质 ,
Hale Waihona Puke 在写作 手法上注重原生态 ,语 言要朴实 、精练 ,
从 老 百 姓关 注 的利益 点 、兴 奋 点去 挖掘 新 闻, 增 强新闻的贴近性 、服务性 、可读性和必读性 , 并且让读者在最短 的时间内, 获取最丰富的信息。
媒体融合背景下都市报的发展困境与转型
媒体融合背景下都市报的发展困境与转型首先,都市报需要进行多元化发展。
目前,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媒体需求的多样性。
随着社交网络、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兴起,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
如果都市报仍停留在传统单一的新闻表达手段上,就难以适应大众媒体需求的变化。
因此,都市报应该尽可能地增设新媒体平台,并通过这些平台来进行现代化的传播和推广。
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其传媒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里,都市报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和技术实现更广泛的传媒形式。
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都市报实现实时新闻发布、反馈机制的建立、即时新闻直播等。
都市报应该推出自己的网站,把精彩的的新闻资讯和一系列的服务通过网站的方式通过为人们所知晓。
可以把新闻资讯分门别类,比如娱乐,文化,科技,社会等等,进一步提高新闻品质,增加新闻的可信度,打造自身的品牌效益。
再次,都市报应该加强自身的特色建设。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都市报,必须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公信力,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为读者呈现独特的新闻表述形式。
此外,都市报应该不断进行读者需求的调查,了解潜在的读者群,将其适应性优化到最高点,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媒体业绩和经济效益。
最后,都市报应该进行广告资源的优化。
广告是一个传统媒体的重要经济来源。
都市报可以选择相应的广告资源来补充其经济来源,因此优化广告资源的配置显得相当必要。
可以挖掘本地的企业市场,使都市报更加专业化、更加本民族化,以此来打造新的读者市场。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都市报,必须要进行信息化措施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外界变化与挑战。
在发展与转型的过程中,都市报应该加强自身特色建设、加强广告资源的优化,打造专业化的新闻报道,以扩大读者市场,提高媒体业绩和经济效益。
浅谈都市报专副刊新时期的新探索
浅谈都市报专副刊新时期的新探索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报业也在不断的创新变革,都市报作为读者主流选择之一,也在一直追求创新,满足读者需求。
而专副刊作为都市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载着都市报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本文将对都市报专副刊新时期的新探索进行浅谈。
都市报专副刊新时期的新探索定位的精准化在新时期,都市报专副刊更加注重精准定位。
在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下,都市报将专副刊的定位进行了重新思考和调整,注重在聚焦细分领域上做深、做精。
以《读者文摘》为例,虽然已经小有名气,但仍然推出了《读者健康文摘》,更好地满足读者健康、养生方面的需求。
而人们关心家庭教育的热点也催生了《家庭教育手册》等子刊的诞生。
这些都是都市报专副刊在精准定位中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的实际行动。
内容的丰富多样都市报专副刊从传统的新闻资讯到现在的丰富多样,多样化的内容也是新时期的一大特色。
报纸的内容追求大众化、亲民化,因此选择性很大,除了传统的新闻资讯,还有养生、科技、美食、运动等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这样的丰富多样满足了读者对多样化信息需求,增强了读者粘性和阅读兴趣。
长期实践表明,单一的内容在满足读者需求方面,远远不如多领域、多元化的内容丰富多样,能更好地赢得读者的青睐。
构建社交生态圈在新时期,社交圈的构建也是都市报专副刊的一大探索方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社交途径获取各种信息,而社交圈的构建无疑是另外一种获取信息的新方式。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都市报部分专副刊已经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并且与其他公众号、平台、网站等形成精准的社交生态圈。
比如,《都市快报》的公众号与《娱乐星光汇》、《生活小常识》等互相结合,更加精准地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打造更加多元化、优质化的精品阅读。
此外,基于社交圈的构建,都市报还可以增加读者的参与度,加强读者与报社之间的互动程度,促进对报业的推广和传播。
总结都市报专副刊新时期的新探索不仅是报业领域的一大创新,也是满足大众化需求的追求。
浅谈全民阅读环境下的都市报转型发展
NEWS WORLD一、纸质阅读难被替代早在2006年,“全民阅读”活动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倡导下开展起来。
11年来,“全民阅读”蓬勃发展,各地推出的读书活动精彩纷呈,阅读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在这种大趋势下,“全民阅读”时代悄然来临,进一步推动了人们阅读习惯的培养。
其中,纸质书籍阅读发展尤为迅速,让一度黯淡的纸质图书销售焕发新的活力。
这从今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6年度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可以看出。
报告显示,中国纸质书籍已经实现销售册数连续三年8%至10%的增长。
其中,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8%,提高了0.4个百分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5.0%,提高了3.9个百分点。
[1]这些数字背后的变化,意味着纸质阅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难以被替代,仍有颇为可观的群体选择纸质阅读。
在纸质书籍中,除了作者自身的影响力,书籍中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受读者关注,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书籍。
其鲜明独到的观点容易受到一些群体的追捧,该群体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纸质书籍的出版发行。
纸质阅读的魅力和难以替代性,无疑给都市报转型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整合优质内容,锁定目标受众,保持有效互动,强化报纸的贴近性、服务性、可读性。
这也意味着都市报可能不仅仅是一张新闻纸,更是一种充满阅读乐趣的刊物。
当然,要想成为一种充满阅读乐趣的刊物,都市报的内容就不能再局限于新闻,要在美文阅读与新闻选择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为了凸显与期刊杂志的不同,都市报在保持优质内容、精准投放的同时,仍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这也是都市报天然的优势,掌握得当可以增强对读者的粘性,扩大读者群体范围。
二、内容整合独树一帜在“全民阅读”时代背景下,都市报如何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吸引更多受众阅读,培养固定阅读群体,成为转型路上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面对的是内容整合的问题。
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需要以优质内容为基础,没有优质内容作支撑,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吸引读者。
论都市报:中国报业最有意义的改革
[论文关键词]都市报机关报新闻改革报纸市场化经营[论文摘要]在中国当代新闻改革的进程中,都市报的出现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扭转了由机关报形成的“官报官办,官订官看”的传统法,实现了报纸向社会传播的回归。
都市报定位于市民生活报,特别强调新闻性和服务性,采取市场化经营的策略。
但都市报在新闻报道和反映市民要求时往往流于生活琐事;由于追求“卖点”,表现媚俗、低俗的品格。
都市报应该逐步体现大报品格,要推出重大主题的报道,敢于进行舆论监督,才有希望从都市报中创出中国的世界级大报。
一、都市报以社会传播为己任在当代新闻改革的进程中,都市报的出现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就是在大量的以组织传播为己任的报纸之外,都市报的出现标志着以社会传播为己任的报纸的产生。
要说清这个道理,必须回顾历史上另外两次新闻改革。
一是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二是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
由于共产党在进行改革时所面临的任务和党内外的条件各有不同,这三次改革的做法和结果也就不同,但是它们又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1] 《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
当时它像一般的报纸一样,面向社会发布各种新闻,虽然他它有着它所代表的政党的倾向性。
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它通常把国际新闻放在首位。
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上的讲话,即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的动员报告,被放在了第三版的右下角,处理为一条三栏题的消息。
改版后,报纸头版多刊登党的中心工作的消息,而且经常占据头条。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次改版使《解放日报》完成了从社会传播向组织传播的过渡。
《解放日报》从此不再是既有社会性又有无产阶级倾向性的普通新闻纸,而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号角和鼓风机。
其主要功能不再是向社会告知新闻,而是宣传目的高于新闻告知的组织传播,是以传播为手段,整合资源,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采取了“一边倒”的战略,倒向苏联一边。
新闻战线自然不能例外。
媒体融合背景下都市报的发展困境与转型
媒体融合背景下都市报的发展困境与转型媒体融合背景下,都市报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境和转型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中,传统媒体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读者的渐渐流失,广告收入骤减,这使得都市报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之中。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新闻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读者对于即时新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都市报的传统新闻报道显得过时和滞后。
面对这些发展困境,都市报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和创新。
都市报需要加大对于数字化媒体的投入,建立自己的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开展电子版报纸的发行。
通过这样的方式,都市报可以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扩大自己的读者群体,并提高广告收入。
都市报需要注重内容的创新。
传统的新闻报道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都市报应该加大对于深度报道和特色专栏的开展。
通过深入调查和报道,都市报可以提供更具有价值的信息给读者,从而增加吸引力和影响力。
都市报也应该注重公众参与和互动,通过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来改进自身的报道,提升读者的参与感和信任度。
都市报还可以加强与社交媒体的整合,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新闻传播。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都市报可以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新闻资讯,增加自身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都市报还可以通过和其他媒体进行合作来进行资源共享和互补。
不仅可以与其他报纸进行合作交流,还可以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等进行跨媒体合作,共同开展报道和传播工作。
通过这样的合作,都市报可以借助其他媒体的优势,提高自身的报道质量和影响力。
都市报需要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品牌形象对于媒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都市报需要注重自身的定位和特色,通过内容的差异化和质量的提升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都市报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和论坛来增加与读者的互动和沟通,进一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都市报面临发展困境和转型挑战。
通过加大对数字化媒体的投入,注重内容创新,加强与社交媒体的整合,进行媒体合作,以及加强品牌建设,都市报可以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适应时代变革,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浅析报纸要闻版编辑工作优化策略
浅析报纸要闻版编辑工作优化策略作者:赵志芸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1年第10期在新闻报道中,报纸编辑工作一直是行业工作中的重点,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新闻行业的发展,对报纸编辑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媒体融合时代提高报纸的吸引力,优化工作策略、提高工作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报纸编辑工作面临新形势在当前的媒体融合大背景下,报纸面临更多挑战,因为信息传播速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传播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很多新兴传播媒体应运而生,报纸作为传统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同新兴媒体相比,报纸传播速度比较慢,时效性也比较差,难以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用户量不断降低,市场份额逐渐缩小。
但是在新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报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只有抓住“融”的机遇,在编辑工作中改变以往的理念和工作模式,积极结合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才能够实现报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报纸编辑工作的新要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还没有普及时,报纸作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信息传递方式,这些新的途径具有便捷、快速、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点,使报纸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使报纸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编辑工作者思考的主要内容。
媒体融合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的转变,网络阅读逐渐成为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网络新闻的阅读周期比较短,同时时效性也比较强。
面对传媒发展的大趋势,报纸编辑工作必须对媒体融合的趋势、信息传播载体变迁有清醒认识。
因此,只有实现对传统新闻行业的继承,同时对编辑工作本身做出与时俱进的突破创新,才能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
同时,新闻素材变化较大,编辑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编辑技术,通过整合等方式对新闻素材进行处理,强化编辑形式的互动性等,尽量延伸新闻生产链和传播价值链,丰富报纸在电子端的呈现形式,从而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都市报要闻版可读性的发展与革新专业:新闻学姓名:张地指导老师:李炜娜摘要报纸是市民了解时政、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与介入,纸质媒体的受众市场逐渐由大众化向为窄众化演变,各家报刊根据受众定位的不同,分化出晨报、晚报、精英报、都市报,加剧了报业市场化竞争。
作为探索报纸新体制和新机制以及报纸如何走向市场,如何获取利润、凸现报纸的商品属性的一块试验田,经过10余年的发展,都市报的主报已经演变为报业集团,而许多都市报也成长为报业集团的主要经济支柱。
同时,都市报也随同其他类报纸进入“厚报时代”, 给工作节奏日趋加快、工作压力日趋加大的市民增加了阅读负担,读者往往以可读性为标准,在品种繁多的都市类报纸中进行选择。
要闻版作为一张报纸的“门面”,这个“门面”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兴趣,也直接地、集中地体现了一张报纸的读者定位、价值取向、风格特点和办报质量。
如何办好都市报,尤其是办好要闻版,拥有更为广泛和固定的读者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业内人士不得不思考的新问题。
本文结合都市报的发展现状,运用传播学理论,宏观分析都市报要闻版的传播特点和缺失,肯定可读性对提升都市报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提出增强要闻版可读性的革新措施。
关键词都市报要闻版传播规律与缺失可读性革新措施AbstractWith the coming of thick newspaper era, the increasing of reading quantity also increase the reading load to the urban people, who are always busy at working and more and more critical of picking newspapers. They eager to get the most important information in minutes, therefore, newspapers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important news layout. Important news layou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set layout of hard news in newspapers, and it is the new environment which the newspaper media can choose, process and structuralize it again to suggest to the audiences, it will be effect on the audiences’ judgments on newspapers directly. Since important news layout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to decide if newspapers can get a dominant position, it has become the focal point of many newspapers office.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rvention of new media, audiences’ market transmitted form popularly cast to narrowly cast, the difference of each non-current politics newspapers output morning paper, evening paper, elite newspaper and metropolis daily. In this article, I will search for the important news layout of metropolis daily, combine communication studies’ theory, to macro-analysis the communication law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t. I agree with the affection that readability can promote the market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metropolis daily, and think deeply about whether the important news layout can enhance the readability.Key words:headline news of city newspaper speard rude and deletion readability目录一、绪论……………………………………………………………………….二、都市报发展现状及要闻版的作用…………………………………………(一)都市报发展现状…………………………………………………………. (二)要闻版对都市报刊的作用…………………………………………….1.反应报纸品质,赢得读者认可………………………………………….2.百姓参政议政的公共空间………………………………………………….三、都市报要闻版的传播特点及主要特征…………………………………………. (一)都市报要闻版的传播特点…………………………………………….1.快餐式的编辑方针………………………………………………………….2.图片手法的拟态环境呈现………………………………………………….3.提供讯息服务……………………………………………………………….4.要闻议题设置固定套路……………………………………………………. (二)要闻版传播规律缺失………………………………………………….1.商业广告追求造成受众对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推崇………………….2.时政类新闻的过分关注,降低了读者阅读兴趣…………………………. (三)可读性是都市报要闻版的主要特征………………………………….四、都市报要闻版增强可读性的必要性和革新措施………………………. (一)都市报增强可读性是发展的必然选择……………………………….1.实现受众本位与社会效应、经济效益的统一…………………………….2.突破同质化竞争格局的有效手段………………………………………….3.推动阅读效率与主流化发展………………………………………………. (二)都市报要闻版增强可读性措施……………………………………….1.提高内容可读性…………………………………………………………….(1)突出示范型新闻报道……………………………………………………….(2)加大揭露、批评性报道…………………………………………………….(3)灵活变动商业广告………………………………………………………….2.注重图片运用,实现图文并重…………………………………………….3.版面编排要做出亮点……………………………………………………….(1)开设地方性栏目…………………………………………………………….(2)事先策划跑新闻…………………………………………………………….五、结语……………………………………………………………………….一、绪论报纸是读者了解时事、获取新知、满足爱好、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
在中国,都市报以其平民化的视角、通俗化的形式成为报业市场的后起之秀,占领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在许多地方都市报成为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的媒体。
但是,近年来都市类报纸同质化、趋同化现象严重,一方面市面上各式各样的报纸,报道内容大相径庭或者就是同题翻版;另一方面报纸缺乏特色、独创性,严重影响了受众选择报纸以及继续阅读的兴趣,造成品牌报纸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下降。
同时,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介入,一些都市报发展出现了“拐点”,经营出现了下滑趋势。
2011年5月8日,我国对非时政类报纸进行体制改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都市报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对报纸进行创新与改革。
在市场化竞争中,各家都市报都将创新和改革的重点集中在要闻版上。
要闻版作为最先吸引读者的版面,如何办好办活,增强可读性,关系到吸引受众继续阅读的兴趣,关系到都市报的存活。
目前国内外有关于都市报要闻版的理论研究,主要以董素青、董江宁等为主。
董素青在《都市报要闻版的“面相”》中提出,在一张报纸中,要闻版的作用体现在三点:一是坐镇全报;二是要闻集粹;三是门面展示。
董江宁在《要闻版的权威性与可读性》中提出报纸立于不败之地,体现在要闻版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与吸引读者的可读性。
本文以都市报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传播学理论知识,浅析要闻版的传播规律与缺失,提出可读性对于改进要闻版质量的重要作用,并对要闻版增强可读性做出思考。
二、都市报发展现状及要闻版的作用(一) 都市报的发展现状报纸主要有时政类和非时政类。
作为非时政类报纸的都市报是相对党报党刊以宣传政治时事为报道基点的新闻传播方式而言的,是我国综合性日报的一个新品种,一般为由省、地市级日报集团主办,面向市民、反映生活的综合类都市报,报纸以社会新闻立报的方针和“城市报·市民报·生活报”的定位,近些年来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从历史发展来看,都市类报纸的产生是偶然因素所导致。
20世纪90年代早期,因为晚报的市场收益比较好,广大受众群体对这种主打软新闻的通俗性报纸反应热烈,所以报业营运者试图在中国大陆各个城市复制晚报,但是我国的主管报业机构新闻出版署却严令禁止,为避免一个城市出现多份晚报的考虑,就为那些后来者提出了一个新名字“都市报”。
都市报是中国国情下特殊的媒介产品,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影响产生的,都市报在西方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受欢迎,原因在于国情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教育背景等不同,他们不再关心生活琐事,更愿意倾注于政治、专业领域的动态事件。
都市报的产生有必然性,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善,市民对信息获取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一方面都市报的兴起是为满足市民需求的,一方面也是报社本身追求市场化利润导致。
城市化的发展、市民生活不断改善为都市报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市场经济又为都市报注入了经济资本,庞大的市民群体又为都市报培育了广阔的受众空间。
我国都市报主要是省级都市报,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地区,二级地级城市、三级县城为覆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