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了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我国各地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1、培训机构数量逐年增加我国各地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数量逐年增加。
不仅是政府部门、高等农校和农业企业,还有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基层组织都开办了相关农民培训班,提供丰富多彩的培训内容和服务。
同时,政府还通过不同方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比如通过网络教育、现场教学、实习实践等方式,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
2、培训课程丰富多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课程涵盖了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追求生态环保与生态价值的培训,让学员对全方位的现代化农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让他们具备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3、培训模式多样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方式多样化。
政府部门在丰富学员学习内容的同时,推行多层次的培训,为不同程度的职业农民提供不同类型的培训模式。
除此之外,互联网技术也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变得更加便捷。
政府支持的农业互联网平台将现代化农业知识传输逐渐走向大众,各种农业类APP、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不断涌现,让职业农民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到最前沿的农业知识。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发展趋势1、培训模式将更加多元化培训模式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多元化。
未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也将进一步推行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如工作学习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实践相结合等多层次的学习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也将从单一农业业态拓展到与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休闲旅游等多种产业领域相结合。
2、培训内容将更加贴近现实市场需求在职业农民培训的过程中,农业技术的学习仍然是重点。
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注重市场分析和产品研发,扩大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范畴。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发展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农业不再是传统的农村产业,而是逐渐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科技化的产业。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需要大量技术熟练、经营管理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
他们不仅要熟悉农业生产技术,还要具备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发展。
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较高的农业科技水平。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这方面,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三、提升市场营销能力除了技术水平,新型职业农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市场需求,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
这一点对于农产品的销售至关重要,也是新型职业农民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
四、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农业生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活动,而新型职业农民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等知识,掌握有效的经济管理方法,确保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只有具备良好的经济管理水平,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注重环境保护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更注重环境保护。
他们不仅要关注土壤、水质等环境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要积极采取措施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保护既是新型职业农民的责任,也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要。
六、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他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发挥自己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除了致力于农业生产,新型职业农民还可以参与乡村旅游、农业休闲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七、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他们需要培养创新意识,不断探索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
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八、强化团队合作精神农业生产需要各种资源的协同作用,需要团队的合作。
新型职业农民交流发言稿(3篇)
新型职业农民交流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
首先,我想感谢政府对农民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农业现代化的重任。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民的身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养殖工作。
现在,我们需要掌握全方位的农业知识,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农业科技在农田管理中的应用。
如今,我们可以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手段对农田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和其他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情况的手段,帮助我们更科学地制定种植计划和施肥措施。
其次,我想谈一下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新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我们要积极探索农产品的深加工,将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
比如,蔬菜可以加工成脱水蔬菜、速冻蔬菜等,水果可以加工成果脯、果酱等。
通过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浪费。
另外,我认为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相对固定,主要通过农贸市场、超市等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网店,通过电商渠道将农产品直接销售到全国甚至全球。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产品展销会、农产品体验活动等,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购买农产品。
此外,我还想提到农村旅游的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向农村寻找休闲度假的方式。
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资源,开展农家乐、农庄等农村旅游项目。
通过农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农民收入,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养
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养殷喜悦【摘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转型的关键,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具有先进知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能、善合作、能创新、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懂市场的高素质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观念新、素质高、职业性等特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应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培育模式、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加强法律法规保障及优惠政策支持等方面努力.%Cultivating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s the key to the transforming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and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refer to those who regard agriculture as a primary source, with advanced knowledg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skills, good cooperation, innovation, highly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understand the market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armers, th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have new features, such as new concept, high quality, profession, etc. The cultivation of the new type of professional farm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optimize the cultivating pattern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strengthen laws and regulations safeguard and preferential policy support, etc.【期刊名称】《职业教育研究》【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点;培养【作者】殷喜悦【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 116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0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家也开始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和农村发展成为国家发展大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特征、培养方式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现代农业管理、技术开发、工业化生产前提下,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致力于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支新型职业队伍。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1. 技术能力强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为种植、畜牧、养殖、农机操作等提供技术支持。
2. 经营管理能力突出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一定的商业头脑和管理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决策经营模式,为自己和其他农户谋取最大利益。
3. 社会责任感强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始终把服务社会放在第一位。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承担起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粮食品质和国家安全的责任。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方式1. 组织专业化培训政府应该积极鼓励组织专业化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培训包括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职业经营管理知识、财务会计、商务礼仪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 加强示范带动加强农村技术推广、示范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利用先进技术和模式,为农村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学习和借鉴的范本,推动其转型升级。
3. 提高口碑评价农民实行自由选择承包地和经营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读懂市场信号的能力,持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口碑、竞争力。
四、未来发展前景新型职业农民具备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性特征,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国家鼓励农民走市场化、多元化、规范化经营道路,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产业、资本、技术、科技等各方面融合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下面将从多个层面展开回答这一问题。
第一,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现代化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还可以减少农业生产环节中的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农业现代化也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第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村地区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农民。
他们具备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
第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注重知识、技能和管理的培养,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第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来支撑,而新型职业农民正是这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教育,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和财政支持,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式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第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如设立专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提供培训补贴和人才引进补贴,推动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等方式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第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知识传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经营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农业经营。
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以农为本”
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以农为本”[摘要]农村职业教育应定位于“富农”教育,而不是“离农”教育,但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则刚好相反。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农为本”。
为此,应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等方面真正落实农村职业教育“以农为本”。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以农为本终身学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只有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在发展进程中存在多种问题,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农村职业教育的特质,把握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定位,并据此剖析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发现问题,探析原因,提出对策。
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之原因探析——“脱农”农村本来就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受种种因素制约,比如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供求矛盾突出等。
无论是何种原因,它的存在都会造成农村职业教育弊端重重,发展缓慢。
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每事每物都是矛盾体,都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该做的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利益最大化。
所以,我想,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更应该从它自身去找原因,反思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针对问题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大力解决问题或者把问题最小化,而不应仅从外界找借口,否则永远不会有发展,只会在倒退的基础上进一步倒退。
只有切实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才会带来发展。
从这点一切入,我主要分析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不得不提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歧视:相当多的人认为普通教育是正规教育,而职业教育是“落榜生”教育或“差生”教育,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另眼相待;学习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因此抬不起头,觉得低人一等。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思考当前,加强和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还要具备市场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为了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农业技术、市场营销、创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形式可以采用实地考察、示范培训、讲座等方式,使新型职业农民能够接受系统的培训,掌握农业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要积极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新型职业农民应当积极参与其中。
一方面,可以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通过在农田实践中积累经验,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和管理技术。
要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生产经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创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
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服务和支持。
新型职业农民一般会涉及到投资、贷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有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创业服务和支持。
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专门的创业服务机构,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创业资讯、创业咨询、融资指导等。
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财务支持,通过贷款、担保等方式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
还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
相关政策应当鼓励和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补贴补助等方式,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投资发展,减轻他们的经营负担。
还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宣传和引导,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来。
在加强和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创新相结合、政策与服务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以实现培养一支素质高、技术好、市场意识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发展
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发展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也在全面推进中。
在这一背景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培育和发展一支既有农业专业知识,又具备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为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使农民能够学到实用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同时,政府还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现场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除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外,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需要农民自身的努力。
农民要树立勤学好问的意识,主动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农民还要注重实践,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粗放式经营,而是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和信息化技能。
农民要不断开拓眼界,学习新的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在培育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设立奖励基金、提高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待遇等,激励那些有潜力、有能力的农民参与培训,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同时,还要注重对农民的思想引导,让他们认识到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培训。
培育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还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多元化经营。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只注重某一种作物或某一种养殖方式,容易导致生产过剩、产销错配等问题。
因此,农民要学会多样化经营,灵活应对市场情况的变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除了多元化经营外,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农村合作社建设。
农村合作社是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市场信息、资金保障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综合竞争力。
强化农业教育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强化农业教育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民的角色和职责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农民形象,已经不再只是种田养殖的劳动者,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而要培养出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强化农业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农业教育培训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现代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劳动者,而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机械操作技能等。
农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经营能力,包括农田规划、种植管理、养殖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农民还需要具备环保意识和安全知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现代农民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农业教育培训来进行传授和培养。
如何进行农业教育培训为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教育培训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与实施。
农业教育培训需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农民进行分类。
对于还在农村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农学校、农业技术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农业教育培训。
对于已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农业产业合作社等方式进行培训。
农业教育培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实践教学。
农民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各种技术和管理知识。
农业教育培训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让更多的农民能够接受到农业知识的培训。
农业教育培训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服务。
强化农业教育培训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要培养出一批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
这些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和管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能够独立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地位。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职业农民作者:许经勇来源:《北方经济》 2019年第12期许经勇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发展中大国能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问题?与其相联系的,为什么还没有一个发展中大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重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农业发展跟不上,农村发展跟不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
本文从农业现代化与新型职业农民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
产生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条件农业现代化指的是从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在这个过程中,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改造农业,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且有较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农业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产生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条件。
应当认识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职业农民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产生典型意义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如果说目前我国有一部分农民已经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也只能说是准新型职业农民,或不成熟的新型职业农民。
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家庭农场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系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在粮食等大田作物的生产上,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加上比较完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了耕种收靠社会化服务、日常田间管理靠家庭成员的经营样式。
”家庭农场的出现,与土地集中的程度密切相关。
土地的集中程度与劳动力转移规模、社会化服务水平、农业科技进步以及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辅相成,其所要求的条件是相当高的,就全局而言,我国农村还不具备这些条件,或者说这些条件还不成熟。
在全国“四个现代化”,农村和农业现代化是“短板”。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是农业的本源性制度,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那些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够独立经营农业生产的人才。
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供给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培育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首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教育支持。
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不断更新和进步,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相关部门可以开展培训班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分享经验和技术。
同时,可以推动农业院校和职业学校加强对农业专业的教育培养,为农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其次,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
这包括提供财政补贴和资金支持,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项目和企业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和贷款利息补贴。
政府还可以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组织,推动农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此外,政府可以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发,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机会。
另外,新型农业技术和科学创新在培育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校可以加强农业领域的科研,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和预测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可以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设备,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负担。
这样,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具备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还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和创新创业能力。
他们要善于发现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和品种选择。
同时,要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至关重要,政府可以加强创业培训和支持,提供创业孵化器和财务支持,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创办农业企业和农村电商平台。
总之,培育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导向 , 在市 场机 制 充 分发 挥 作 用 的前 提 下 , 实 现 经 营 技术 服务 为一 体 的农村规 模 化 、 专业 化 和产业 化 经营 方式 的变革 。主要 通过 产业 链 的延 伸 , 实现农 产 品 的 的新 一代 劳动者 , 是 市场 经济 中最有 生 机与 活力 的市
高等 农 业教 育 , 2 0 1 3 — 8 , 8 : 1 0 5 . 1 0 9
Hi g h e r Ag r i c u l t u r a l Ed u c a t i o n, 2 01 3— 8, 8: 1 0 5— 1 09
培 养新型职 业农 民 : 农村职 业教 育 的新定位
地进 入市 场 , 将 农 业作 为产 业 , 并 利 用 一 切 可能 的选 择使 得报 酬 最 大化 。职 业 农 民 是 国家 工 业 化 、 城 从 发 展 阶段上 分析 , 我 国 目前 已经 进入 由传 统农 业 向现 代农 业加 速 转 型 的重 要 时期 。与 传 统 的农 业 市化 达到 相 当水平 之 后 , 伴 生 的一 种新 型职 业 群 体 , 经 营方 式 相 比 , 现 代农 业 在 生 产组 织 方 面 , 把 千 家 万 也是 农业 内部 分工 、 农 民 自身分化 的必 然结果 。新 型 户 分散 的农 民组织 起 来 , 形 成 新 的组 织 群 体 , 实 现农 职业 农 民不仅 仅是 直接从 事农 业 生产 的劳动 者 , 更 是
皮 江 红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 3 1 0 0 1 4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2
03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 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 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满 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
课程内容陈旧
部分课程内容未能及时更 新,与当前农业发展实际 情况脱节。
培训方式单一
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难以 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需 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案 例分析。
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增加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提高农民的实 践能力和操作水平。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采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 趣味性和实效性。
05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农业科技园区的新型职 业农民培训项目
案例二
某农业大学的农民创业培 训班
案例三
某农村合作社的农业技术 培训
资金使用不透明
部分地区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不透 明的情况,导致资金未能充分发挥作 用。
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专业教师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师大多来自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数 量不足且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部分教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满足农民的实 际需求。
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和教学经验;
04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03
04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课程 设置、师资力量、培训模式等 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
善。
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缺 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满足
农民的实际需求。
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 评估和反馈机制,无法对培训
关于农业方面的申论范文
关于农业方面的申论范文耕者有其田,科技赋新能——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在那广袤的田野上,一脉传承的农耕文化熠熠生辉。
从“锄禾日当午”的辛勤劳作到“秋收万颗子”的丰收喜悦,农业始终是维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石。
然而,随着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农业面临的不再是单纯的“靠天吃饭”,而是如何在科技化、智能化的大潮中实现现代化转型,这无疑是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首先,我们必须直面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痛点和难点。
近年来,“土地流转”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推动规模化经营的同时,也可能让部分小农户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这一短板,使得我们在应对极端气候时显得力不从心;再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问题凸显,众多科研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农业生产动力,如同瑰宝蒙尘。
对此,我们不禁要慨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但挑战背后,更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新时代下,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如春风吹绿江南岸,为农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
无人机喷洒农药,精准施肥,既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又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智能温室依托环境调控系统,打破了季节对种植的限制,实现了农产品的周年供应;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追溯,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也让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这些创新实践无不在昭示着:“农业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朝阳产业,它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
”进一步讲,政策层面也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快车道建设。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三农,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
尤其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及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的发展,更是寄予厚望。
在此背景下,我们理应坚定信念:“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农业现代化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
”总之,面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种种挑战与机遇,我们要秉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赋能农业,努力构建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1. 引言1.1 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缩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农民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市场化需求。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研究目的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农业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培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能力提升、培育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和培育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为各级农业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推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建设和壮大。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向产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研究目的完】2. 正文2.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商业化经营为目标、自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空心化阶段,传统农民逐渐减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可概括为:政府部门逐渐意识到新型农民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鼓励农民转变思维,学习新技术,接受新知识。
农村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各级农村学校和培训机构开设了相关农业技术和管理课程,为农民提供了学习渠道。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参与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实现全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素质整体较低、创新意识不强、适应市场需求能力不足等。
今后,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加强技能培训和资源整合,提高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农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农业的发展需要,培养一批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显得十分重要。
一、农业现代化的背景农业现代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工作的趋势日益明显。
农业生产面临人力短缺的问题,需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来填补这一缺口。
2. 农业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逐渐趋向智能化、自动化,需要具备一定科技素养的农民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3. 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唤着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的能力。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要性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2. 提高农村经济收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使农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
3. 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和农业生产管理能力,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力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弥补农村劳动力的短缺。
1.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包括农业科技知识、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科技示范等方式进行培养。
2. 培养农民的创新精神: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民具备创新精神,能够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主动适应农业生产的变化。
可以通过激励创新、组织竞赛等方式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引言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转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发展,各地政府纷纷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本文将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培育策略和效果进行探讨。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案的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案是指政府根据农业农村发展的需求和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培训计划,旨在培养和打造一支专业化、技术化的农民队伍,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经营能力。
1.1政府的责任与支持为了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政府应承担重要责任。
一方面,政府应提供经济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参与培训和学习;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提供农业技术和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1.2培育目标和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案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需求和特点,明确培育目标和要求。
同时,要注重培养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提高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组织协作能力。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包括培训、技术推广和示范引领等多个方面。
2.1培训与学习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农民学校和培训基地建设等方式,提供农民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市场运营、农资管理、金融理财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农民提升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2.2技术推广与创新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广新技术和新模式,在农业生产中引进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同时,要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2.3示范引领与经验交流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地、组织学习交流活动等方式,引领农民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分享成功经验和教训。
同时,要加强与农业企业和大型农户的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3.1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接受专业培训和掌握先进技术,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变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文献综述1. 引言1.1 概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当前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受到了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推进,培育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更是具备科技、管理、市场等多方面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通过对他们的培育和引导,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系统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定义与特点、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旨在全面了解和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未来的展望和结论总结,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进一步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技能,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趋势的农民群体。
其培育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文献综述,深入探讨其定义、特点、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目的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重要领域的发展现状,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为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定义与特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指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农民从传统的务农生活方式转变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知识与技能结合: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具备传统的农业生产技能,还需要具备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管理技能。
他们能够灵活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多功能性:新型职业农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还要兼顾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如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实现农业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关于做好农村三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做好农村三培养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日益老龄化,年轻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农村人才储备不足,农业生产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国家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三培养”工作,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创业人才和农业科技骨干。
在全国各地,农村三培养工作已经成为加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目标这一方案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有效实施农村三培养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围绕以下几个重点:1.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 培养农村创业人才,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发展;3. 培养农业科技骨干,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
三、具体措施针对以上目标,可以实施以下具体措施:1. 加强培训和教育力度:建立农村教育培训机制,广泛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文化教育,为农民提供职业发展和创业创新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机制,加强借贷等金融服务,引导农民用得起金融服务,创业创新的风险得到有效减轻,推动农村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
3.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通过合理优化科技人员队伍,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不断提高农村科学技术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4. 推进内涵式发展:坚决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将农业发展重心逐步转移到产业内涵的提升上来,实现农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5. 统筹协调多部门资源:各地政府应该成立农村三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多部门资源,落实政策和资金保障,做好培训、金融等各项服务的组织和支持工作,确保农村三培养工作取得实效。
四、总结农村三培养工作理念的实施,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增强农村经济的活力,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可以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增强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作者:张会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年第04期
【摘要】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共同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科技的不断进步、就业人员的不断增多以及农耕地的不断缩减等。
因此,当前时势下需要大量新型的职业农民,其培养工作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重要途径。
针对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这几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一、我国当前时代下发展的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不但包含了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生产条件以及生产组织管理,还包含了各方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以及制定安排与其相应的规章制度。
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历经了狭义到广义的演变过程,不但要注重农业生产技术与手段的现代化,还应当注重农业生产市场经营、组织管理以及国际竞争这些方面的现代化。
要促使国内农民逐渐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发展需求,继续教育与相关培训工作是关键所在。
建立与之相应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将针对农民的继续教育与相关培训工作落实到位,不仅是我国目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所需,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得以完善的关键。
二、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角度分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1.缺乏适应职业农民培训与教育的体系
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通常都以“离农”需求为主,利用职业教育、升学教育以及转移培训,提供农民从业人员短期或临时的培训,教育与培训的主要内容一般是第二与第三产业,主要培训目的是怎样实现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
近年间,由于社会观念与国内就业实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萎缩现象,其招生规模以及在校人员规模在不断缩小,并且创办农村职业教育的学校也在减少。
所以,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不但缺少与农业相关的新科技与新品种等方面的培训,也缺少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的农业管理能力、农业经营能力、现代农业意识等方面的培育。
2.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无法适应职业农民培养的多元化要求
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采用的是传统的办学方式,较之全日制高级院校,它们的职业教育不够正式,特别是针对农业现代化基本需求的相关培训较少。
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首先,需
要选择部分实用性强的内容进行系统而正规的课程培养,让新型职业农民对于理论性知识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如比较突出的是管理、经济、经营类、素质类的一些课程;其次,由于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总体而言都处于较低水平,参与培训之时,所教授的内容必须是易于学习、易于理解的,同时还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
可是我国目前很多农村职业学校无论是理念与教学模式,还是学校设施与师资都无法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多元化要求。
3.农村职业教育最缺适应新型农民培养需求的师资力量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与培训需要从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技能以及相关的知识和素质等各方面开展,对师资的要求相应提高,但是从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在数量上存在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的状况;另一方面,新型农民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一项探索性工作,对教师在知识、技能和素质上都有新的要求,因此,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只有进行全方位的提高,才能适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对策
(一)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的全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
1.办学机构多元化
以一些中等农村职业学校为基础培养对象,吸引更多具有一定办学能力的相关基层机构,积极参与到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把一切可用的培养资源尽可能的送到农民手中,以便更多的农民参加相关的学习与培训,让更多农民群众知道参与这样的新型教育其实并不复杂与艰难。
此外,改革的重要对策之一是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基本需求,建立一些专业的农民学院,也可以是城镇社区学院,此类学院主要负责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化教育与有针对性的培训。
2.办学模式灵活化
通常大部分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都是极为有限的,鉴于此情况,对办学模式进行改革是比较理想的做法。
以相关的机构办学为主,采取城乡合作、中高职合作、普职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对优质的外部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培训实力与教育质量。
3.教学模式多样化
综合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基本要求与我国农民的基本特征,不仅要对培养过程的规范性以及严谨性加以充分考虑,还要对农民的文化水平高低以及认知农业技能的基本能力给予考虑。
因此,培训单位要与当地相关机构展开合作对农民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与教育,注意增强以现代农业技能为主的具体教学,理论的讲授应当结合实践操作一起进行,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模式方面,根据具体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全日制、脱产、送教下乡、函授、境外学习交流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满足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多元化需求。
4.课程的特色化
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课程的开设,应当尽量展现当地农业的特色、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建立适用的、特色的职业农民课程体系,实行按需选课、按需教学的基本理念。
开设特色课程,要时刻注意应当以相关农业学校的专家团队为基础,联合当地的有名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与一些特色家庭农场的专家,组建一支专业的课程开发团队,围绕当地的农业特色与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重点,协同合作全力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特色课程。
(二)以农村职业教育创新为支点,推动多方资源协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1.“农、科、教”协同
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利用“农、科、教”结合的方法推动各方协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重要的创新途径之一。
“农、科、教”结合重点是将农业、科技与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使资源综合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进而将农村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提高。
2.人才培养与特色产业扶持协同
从当前形势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是为当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服务的,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开设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相关的课程时,应当对区域内一些特色农业产业以及一些重点产业的基本发展需求给予充分考虑,科学合理的确定教育方向、开设课程与聘用所需专业教师。
3.公共财政支持与市场推动协同
从农村职业教育基本性质而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不但具有公共性,同时也具有个人性,是对农民的个人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所以,首先要确立政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主要责任,出台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培养、培训、认证、进修的相应制度,逐渐构建以农村职业教育为基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
其次,在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公共性基础上,逐渐指引农村职业教育转向市场化。
四、结语
总之,我国经济正在实行转型发展,社会架构也处于逐步变迁的重要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正产生着深刻的全面变革。
在此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关系到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全局性。
从新型农村发展本质看,其根本就是实现优质的农业现代化。
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陈锡文.把握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脉搏[J].开放时代,2012,(03):112-115.
[2]毛飞,孔祥智.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态势和未来去向[J].改革,2012,(10):9-21.
[3]李国祥,杨正周.美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3,(5):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