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导学案第一章第四节
高一年级化学 第四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溴和海水提溴导学案
第四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溴和海水提溴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Br2、I2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萃取”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
2、比较Cl2、Br2、I2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3、了解海水提溴的原理和流程。
重点和难点:1. Br2、I2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Cl2、Br2、I2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观察·实验】[演示实验1]观察溴单质和碘单质的状态、颜色;取少量的溴单质和碘单质,分别观察它们在水、酒精和四氯化碳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和所形成溶液的颜色,把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学生实验1]分别向盛有溴水、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观察发生的现象,把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方法导引】1、萃取的定义:。
2、萃取剂的选择:、、。
[学生实验2] 用酒精灯加热碘锤,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__ _________。
[学生实验3]取少量淀粉溶液,加入两滴碘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__ ________。
实验结论:液溴的特性:、。
碘的特性:、、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1.保存溴单质和碘单质时应分别注意哪些问题?2.碘容易升华的性质有什么重要用途?【活动探究】我们已经认识了氯气的强氧化性,请用氯水、溴水、碘水、氯化钠溶液、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设计实验探究氯、溴、碘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你的实验方案与实验记录【归纳整理】1、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如何?2、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析氯、溴、碘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如何?3、氯、溴和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对于从溴化物中提取溴有何启示?【阅读讨论】阅读P10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提溴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工业流程所经历的主要步骤有哪些?(1)步骤:、、。
(2)工业上,一般用作为提取溴的氧化剂,离子方程式为。
利用溴的性,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就可将溴分离出来。
(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导学案(含答案)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其划分依据,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其特征。
【课前预习】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①________面和②____________面。
2.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③____________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平均厚度约④____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⑤________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可达⑥____________千米。
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
3.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⑦________和⑧________之间的圈层。
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⑨__________,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⑩______________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4.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⑪__________面所包围的球体。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⑫____态或⑬________状态,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⑭____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划分: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⑮________圈、⑯____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2.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⑰____。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3.水圈:由液态水、⑱________水和气态水组成。
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⑲______水、⑳_____水和生物水。
陆地水主要可分为○21________水和○22______水。
4.生物圈:是广泛分布于地壳、○23________圈和○24____圈中的生物世界。
○25________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地理必修一导学案(人教版)(上集):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含答案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
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重点难点】1。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 全球气候变化飞可能影响。
【学法指导】充分预习、互相探讨、答疑解惑、合作探究。
【预习·导引·梳理】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概念:长期①________变化的一种反映。
2.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②____________变化。
3.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1)地质历史时期:时间跨度③____,变化周期④____.(2)近现代时期特点:波动上升,总的趋势是在变⑤____.主要原因:大气中⑥________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使海平面上升(1)原因:⑦________和⑧____________.(2)影响:改变⑨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有利影响:使积温⑪________,生长期⑫________,在⑬____________国家,农作物产量提高。
(2)不利影响:使某些地区⑭________,造成⑮________,在⑯____________国家,农作物减产。
3.影响水循环: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⑰________和⑱________格局,加剧水资源的⑲__________和⑳________矛盾。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多使用错误!________。
2.植树种草。
3.防止错误!________.4.减少错误!________,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错误!________________。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探究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探究材料教材P46图2。
28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和图2。
29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有的科学家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气候变冷。
高一导学案第一章
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学科类课程资源:新编主持开发老师:参与开发老师:学习对象: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规模预设人学习时限:共36课时场地设备:教学班教室一、课程元素1.课程内容本模块包含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三章内容.2.课程目标(1)解三角形①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②能初步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③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④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一些三角恒等式的证明以及三角形中的有关计算问题.(2)数列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特殊的函数;②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能求某些数列的通项公式;③掌握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会用定义判定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④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方法,会类比直线、一次函数等有关知识研究等差数列的性质,能运用数列通项公式求有关的量:a1,d,n,a n;⑤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通项公式,对于a1、d、n、a n、S n,已知三个量能求另外两个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与等差数列有关的综合问题,能构建等差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⑥掌握等比数列、等比中项的概念,能利用定义判定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⑦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方法,能类比指数函数等有关知识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能熟练运用公式求有关的量:a1,q,n,a n ;⑧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通项公式,会运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对于a1、q、n、a n、S n,已知三个量能求另外两个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与等比数列有关的综合问题,能构建等比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⑨提高观察、概括、猜想、运算和论证的能力,能通过类比、转化等方法解决有关数列的一些问题.(3)不等式①通过具体情境,感受现实世界和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②理解不等式的性质,能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及解不等式;③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通过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关系;④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⑤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⑥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⑦理解基本不等式,能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⑧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不等式模型,求解不等式.二、课程实施1.课时安排本模块安排30个课时.(具体见目录)2.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时间从年月日至年月日.3.教材重难点分析第一章解三角形学习重点: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探求任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与之相关的计算问题,运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测量以及几何计算的有关问题.学习难点:两个定理的推导以及运用两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章数列学习重点: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学习难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第三章不等式学习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以及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学习难点: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建议“学案导学法”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分组讨论式、学生主讲式与教师主讲式.分组讨论式,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按4至6名学生为一组划分,每个组都要有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指定其中一人为组长(也可以选举产生或自荐产生,过一段时间后需调换),由他组织学生进行自习讨论、分析讨论等活动,形成结论后推举一位为代表发言,与全班交流,其他人可以补充.各组之间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交流、竞赛等.注意:此种组织形式如果组织不当,将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为避免这种情况,在采用此种组织形式时,需培养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小组其他同学,尽量让他们鼓励后进生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或作为本组代表进行展示.学生主讲(教师在旁边指导)式,可由教师指定一人(也可以是几位学生合作,主讲人由学习小组推荐或自荐),先自行学习(与同学讨论及请求老师帮助与指导),然后在班级内主讲,主讲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主要是利用他的学习活动带动全班学习.注意:此种组织形式如果组织不当,将会把学习成绩较差的、比较内向的学生排斥在外,需要十分重视.因此采用此种组织形式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习成绩中下的学生参与主讲,要多加鼓励,以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如果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主讲,那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习成绩中下的学生提出点评(教师可以给予提示或帮助).教师主讲式,就是教师主讲,采用设疑、提问、解惑、拓展等手段,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探索,从而起到能力提升与素质提高的作用.这里的主讲式与原教学大纲时的主讲式是截然不同的,原主讲式近似于“报告式”,这里是“主持讨论式”,任何学生都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教师也可以故意设置陷阱,以揭示问题.注意:此种组织形式极易让课堂回归到原来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因此,教师务必在问题设置、设疑提问、点拨探究等方面引起充分重视.这三种组织形式可以说是构成“学案导学法”的三个教学元素,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生状态统筹兼顾,灵活安排,进行科学的组合,以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性.四、课程观察安排本模块教学过程中,安排观察课两次,具体如下:课程观察课安排五、测试与评估本模块结束后,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评估,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题目难度比为容易题∶中档题∶难题=5∶4∶1.由学校统一组织命题,由教研组安排教师统一阅卷,测试成绩达到90分以上的均可获得2学分,对测试达不到标准的学生,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六、使用说明(一)构成本书集预、导、固、思四层级于一体,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导学案.本书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选择的平台.学校、教师在使用时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学校课时安排、学生学习基础情况、学生学习态度情况、学校硬件设施情况等,对本导学案所列内容进行有效调整(如取舍、增减、重组等).每个模块都设置了《课程纲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全面了解本模块的知识构成、课程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及大致的学习时间与方法.它包含如下几个部分:课程元素: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起到整体“导向”的作用.课程实施:包括课时安排、学习时间安排、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建议:主要介绍“学案导学法”的几种组织形式.每章开始都设置了课标要求、单元结构和教学建议.单元结构以知识分类、知识综合、知识应用、知识拓展等形式描述出了本章的知识结构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二)课时安排本书根据新课程标准与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以方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为目的,进行了科学的课时划分.此外,为方便教师进行每章复习与模块复习,每章结束与模块结束后均设置了复习课及章末测试与模块测试,供教师选择使用.(三)课时结构每课时分四个学习目标进行编写,方便学生自习与讨论.每课时开始,首先安排了《课程学习目标》,给学生指明了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起到“导向”的作用.第一层级为《知识记忆与理解》,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知识体系梳理》,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又简单的情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一方面掌握书本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掌握“自习方法”,实施“依法自习”;二是《基础学习交流》,主要是引导学生应用教材的基础知识通过分析交流,解决简单的基础问题,初步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导思”的初级阶段.第二层级为《思维探究与创新》,包含两个内容:一是《重点难点探究》,主要是根据知识要点,结合近年来高考趋势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探究题型,引导学生应用教材知识,通过“方法指导与解析”,解决有关问题,达到能力与技能的提升,起到“基本技能应用”的作用;二是《思维拓展应用》,主要是依据《重点难点探究》中的探究题型,设置了具有互补性、拓展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训练,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起到“全面提升能力”的作用.第三层级为《技能应用与拓展》,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基础智能检测》,主要是引导学生应用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智能化、迁移化,解决一些具有灵活性的基础问题;二是《全新视角拓展》,主要是结合近年来的高考真题、改编题或大型考试试题中对本节课相关知识的涉及作分析与讲解.第四层级为《总结评价与反思》,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思维导图构建》,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思维情况、学习效果等方面对重点难点用形象的图形来复述;二是《学习体验分享》,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对本节课的参与情况、学习效果、学习体会等方面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四)课时学案的使用方法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导学案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选择与增减.对导学案的使用,一般按“自习预习、相互讨论——展示交流、相互补充——点评方法、总结规律——课外练习、反思评价”的循环形式,循序渐进.具体操作模式:要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学习基础与人数)确定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注意这里说的学习小组与原来班级的行政小组是有区别的,行政小组是属于班级组长管理范畴,各个学科是相同的,是相对固定的,由班主任负责分组;学习小组是由各学科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划分的,各个学科可以是不相同的,而且它呈现动态架构形式,一段时间后学科教师应根据小组学习状态进行适当调整.每个组设立一名组长,各组之间学习成绩层次的人数应基本相同.第一环节自习预习、相互讨论在上课前由各小组对学案所列的内容(包括第一、二学习目标的所有内容)进行讨论,共同分析研究,完成所有问题.这项工作都是在课外进行的,时间一般为40~50分钟.教师在课前把学案交给组长,由他组织组员进行自习与讨论.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自主学习.根据学案所列的问题,由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完成第一层级学习目标所列的两类问题(允许有些问题不会或解答错误).这一步工作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般限时15~20分钟.学生完成后按要求交给组长,然后交换批改.注意问题: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可能不会完成任务,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无法完成任务.采取措施:对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规定他们必须完成,给组长以批评教育的权力,教师要加强思想工作;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可以允许他们只完成部分问题,要求他们先做到认真、自主,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必要时教师可以预先给予适当的辅导.第二步:互相讨论.对第一步中出现的不同意见、第二层级学习目标所列问题,学生在组内展开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完成任务.这一步一般限时30分钟左右.注意问题:①讨论过程成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主题发言”过程,学习成绩较差与性格内向的学生默不作声,不发表意见.②错误意见或不成熟意见成为学生取笑的对象,久而久之,那些学生就不参加讨论了.采取措施:教师要注意引导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一方面先不要抢着发言,另一方面要启发其他同学发言;对学习成绩较差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注意肯定、鼓励、表扬,让他们找到自信,达到踊跃参与的目的.第三步:达成共识.通过前两步的学习,在组内形成统一意见,并选出在课内展示的代表,鼓励组内学生自我推荐.同时对全组成员给出适当评价,并要求组内同学在讨论结束后继续反思讨论的过程与有关结论,对新发现、新问题鼓励组员在课堂展示时发表意见.注意问题:学习成绩较差与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敢参与课堂展示.采取措施:初期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教师要动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做好展示的准备工作.特别说明:对于一些内容比较少、比较容易的课时,第一环节也可以放在课堂内完成,但这只是在时间上的不同处理,在讨论方法、步骤、注意问题等方面都不能变化.第二环节展示交流、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各组派代表在演示板(黑板、屏幕等)上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组内成员可对此予以补充或说明.课堂展示是“学案导学法”的关键一环,对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展示形式,这一环节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简单展示.第一层级学习目标所列问题一般可采用简单展示法,即由某个小组成员报出答案,教师直接在演示板上显示,其他各组如无异议,就不必议论,教师也只作简单总结或拓展.这段时间一般限制在5~8分钟.第二步:综合展示.第二层级学习目标所列问题一般采用综合展示法,即对某个问题先由某个小组成员展示出他们讨论的结论(课堂内一般是几个组同时进行,同一时间展示出所列的全部问题),组内成员可以补充,教师组织其他各组分别对各个问题的结论进行讨论、批评、修改或提出其他结论与方法,教师对大家所提问题、结论、方法等作出总结或拓展.对具有拓展性的问题可采用启发式展示法,即在教师的启发、点拨、提醒、引导下对问题逐步深入,挖掘规律性的结论.这段时间一般限制在25~30分钟.这一环节的注意问题与采取措施列表如下:第三环节点评方法、总结规律教师总结归纳(也可以由学生进行归纳),把讨论得出的结论归纳成一般的理性结论,提炼解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对本课时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及改进要求,安排课后练习、课程评价与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第四环节课外练习、反思评价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完成后交由小组交流批改,教师也可以指定此项训练交由教师批改,完成后学生先各自反思本课时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再由小组或教师对每个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情况(如学习态度、自觉性、创新性、成效性、进步性等)作出一个评价.评价要从鼓励进步的角度出发,作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积极性的评价.这个环节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完成这一环节工作后,即转入下一课时的第一个环节,事实上,上一课时的第四环节与下一课时的第一环节是连在一起进行的.本章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两个定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利用两个定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利用两个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讲解两个定理时,要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全方位地理解,知道定理的来龙去脉,如何应用,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例如:对于余弦定理,要求学生要掌握它的推导过程(可利用向量来进行证明)、定理及其推论的形式、适用的解三角形的类型等.2.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总结一些规律方法.例如: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方法,一种是将条件中的边全部化为角的正弦或余弦值,然后利用三角变换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角的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另一种是将条件中的所有角的三角函数值化为边的关系,通过代数式的运算得出边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3.引导学生多注意一些易错点.例如:当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若用正弦定理求另一个边所对的角会产生解的不确定性,对于此类问题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醒学生解题时要加倍小心,以免漏解或多解.4.解三角形实际上是三角函数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因此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如三角函数的定义,相关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公式等),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第1课时正弦定理1.掌握正弦定理及其证明过程.2.根据已知三角形的边和角,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3.能根据正弦定理及三角变换公式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重点: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难点:三角形多解情况的判断.古埃及时代,尼罗河经常泛滥,古埃及人为了研究尼罗河水运行的规律,准备测量各种数据.当尼罗河涨水时,古埃及人想测量某处河面的宽度(如图),如果古埃及人通过测量得到了AB的长度,∠BAC,∠ABC的大小,那么就可以求解出河面的宽度CD,古埃及人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计算的呢?问题1:在上面的问题中, △ABC的已知元素有∠ABC、∠BAC 和边AB .若AB=2,∠ABC=30°,∠BAC=120°,则BC= 23,CD= 3.解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问题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的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asin A =bsin B=csin C.问题3:正弦定理的拓展:①a∶b∶c=sin A∶sin B∶sin C ;②设R为△ABC外接圆的半径,则asin A =bsin B=csin C= 2R .或直角正弦定理是由伊朗著名的天文学家阿布尔·威发首先发现与证明的.中亚细亚人阿尔比鲁尼给正弦定理作出了一个证明,也有说正弦定理的证明是13世纪的那希尔丁在《论完全四边形》中首次清楚地论证了正弦定理.他还指出,由球面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求得它的三条边,或由三边去求三个角,也就是正弦定理向球面三角学中的拓展.1.在△ABC 中,下列等式总能成立的是( ).A .a cos C=c cos AB .b sin C=c sin AC .ab sin C=bc sin BD .a sin C=c sin A 【解析】根据正弦定理有:a sin A =csin C,所以a sin C=c sin A ,故选D .【答案】D2.已知△ABC 中,a=4,b=5,A=30°.下列对三角形解的情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解B.两解C.无解D.一解或无解【解析】因为a ,b ,A 的关系满足b sin A<a<b ,故有两解.【答案】B3.在△ABC 中,已知a=5 c=10,A=30°,则B 等于 .【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得: sin C=c sin A a =10sin30°52= 22, ∴C=45°或135°,故B=105°或15°.【答案】105°或15°4.在△ABC 中,已知b=5,B=π4,tan A=2,求sin A 和边a.【解析】因为△ABC 中,tan A=2,所以A 是锐角, 又sin Acos A=2,sin 2A+cos 2A=1, 联立解得sin A=2 55,再由正弦定理得a sin A =bsin B,代入数据解得a=2 .利用正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在△ABC 中,若sin A=2sin B cos C ,且sin 2A=sin 2B+sin 2C ,试判断△ABC 的形状.【方法指导】先利用正弦定理将“sin 2A=sin 2B+sin 2C ”转化为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再结合第一个条件进行转化判断. 【解析】在△ABC 中,根据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c sin C=2R , ∵sin 2A=sin 2B+sin 2C ,∴(a2R )2=(b2R )2+(c2R )2,即a 2=b 2+c 2,∴A=90°,∴B+C=180°-A=90°.由sin A=2sin B cos C ,得sin 90°=2sin B cos(90°-B ), ∴sin 2B=12.∵B 是锐角,∴sin B= 22,∴B=45°,C=45°.∴△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小结】(1)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可以从三边的关系入手,也可以从三个内角的关系入手.从条件出发,利用正弦定理进行代换、转化,求出边与边的关系或求出角与角的关系,从而作出准确判断.(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主要看其是否是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等,要特别注意“等腰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区别.已知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解三角形在△ABC中,已知c=10,A=45°,C=30°,解这个三角形.【方法指导】由A+B+C=180°可求出B,再由a=c和b=c,求出a和b.【解析】∵A=45°,C=30°,∴B=180°-(A+C)=105°.由a=c得a=c sin A=10sin45°=102.由b=c得b=c sin B=10sin105°=20sin 75°,∵sin 75°=sin(30°+45°)=sin 30°cos 45°+cos 30°sin 45°=2+6,∴b=20×2+64=5+5.【小结】解三角形时,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个角,由正弦定理可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两边.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在△ABC中,a=3,b=2,B=45°.求角A,C和边c.【方法指导】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要根据正弦定理先求解另一角,再求出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元素.【解析】由正弦定理得a=b,3=2,∴sin A=3,∴A=60°,C=180°-45°-60°=75°,由正弦定理得:c=b sin Csin B =6+22.[问题]本题中根据sin A=32得出的角A一定是60°吗?[结论]角A不一定是60°,由于a>b,所以角A还可能是120°.于是正确的解答如下:由正弦定理得asin A =bsin B,3sin A=2sin45°,∴sin A=32.∵a>b,∴A=60°或A=120°.当A=60°时,C=180°-45°-60°=75°,c=b sin Csin B =6+22;当A=120°时,C=180°-45°-120°=15°,c=b sin Csin B =6-22.【小结】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求第三个角时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求边时可用正弦定理的变式,把要求的边用已知条件表示出来再代入计算.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首先运用正弦定理求出另一边对角的正弦值,再利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看能否判断所求的这个角是锐角,当已知的角为大边对的角时,则能判断另一边所对的角为锐角;当已知小边对的角时,则不能判断.在△ABC中,若a=b=c,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由正弦定理得a=2R sin A,b=2R sin B,c=2R sin C(R为△ABC外接圆的半径),∴sin Acos A =sin Bcos B=sin Ccos C,即tan A=tan B=tan C,∴A=B=C.【答案】B在△ABC中,已知a=8,B=60°,C=75°,则A= ,b= ,c= . 【解析】A=180°-(B+C)=180°-(60°+75°)=45°.由正弦定理bsin B =asin A,得b=a sin Bsin A=8×sin60°sin45°=46,由asin A=csin C,得c=a sin Csin A=8×sin75°sin45°=8×2+6422=4(3+1).【答案】45°464(3+1)在△ABC中,已知a=,c=2,A=60°,求B、C及b的值.【解析】由正弦定理a=b=c,得sin C=c sin A=2sin60°6=2.∵c<a,∴C<A=60°,∴C=45°,∴B=180°-A-C=180°-60°-45°=75°,b=a sin Bsin A =6sin75°sin60°=22sin(30°+45°)=3+1.1.在△ABC中,A=60°,a=43,b=42,则().A .B=45°或135°B .B=135°C .B=45°D .以上答案都不对【解析】由正弦定理得:sin B= 22,∵a>b ,∴B=45°.【答案】C2.△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2,b= 6,B=120°,则a 等于( ).A . 6B .2C . 3D . 2 【解析】由正弦定理 6sin120°= 2sin C⇒sin C=12,于是C=30°⇒A=30°⇒a=c= . 【答案】D3.在△ABC 中,cos A=1,cos B= 3,则△ABC 中三边的比值a∶b∶c= .【解析】根据cos A=12,cos B= 32可得:A=60°,B=30°,所以C=90°,故a∶b∶c=sin A∶sin B∶sin C= ∶1∶2.【答案】 ∶1∶24.在△ABC 中,若B=60°,AC=3,AB= 6,求A.【解析】由正弦定理BC =AC =AB, ∵AC=3,AB= 6,B=60°, ∴3sin60°= 6sin C ,解得sin C= 22.又AB<AC ,∴C=45°,∴A=180°-45°-60°=75°.(2013年·北京卷)在△ABC 中,a=3,b=5,sin A=13,则sin B 等于( ). A.15B.59C. 53D.1【解析】由a sin A =b sin B 得313=5sin B,从而得出sin B=59.【答案】B1.在△ABC中,a=5,b=3,C=120°,则sin A∶sin B的值是().A.5B.3C.3D.5【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Asin B =ab=53.【答案】A2.在△ABC中,若sin Aa =cos Cc,则C的值为().A.30°B.45°C.60°D.90°【解析】∵sin A=cos C,∴sin A=a,又由正弦定理a=sin A,∴cos C=sin C,又C∈(0°,180°),即C=45°,故选B.【答案】B3.已知△ABC的外接圆半径为2,A=60°,则BC边的边长为.【解析】∵BCsin A=2R,∴BC=2R sin A=4sin 60°=23.【答案】234.在△ABC中,若sin A=cos B=cos C,判断△ABC的形状.【解析】由正弦定理asin A =bsin B=csin C及sin Aa=cos Bb=cos Cc,。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107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全册共107页)目录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课时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1课时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第1课时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第2课时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1课时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3课时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3课时第二节细胞的分化第四节细胞的癌变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本章的知识结构】【学法指导】从微观来看,生物学是建立在分子与细胞基础之上的科学。
细胞的部分知识,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成分,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七年级就已经学过。
由于间隔的时间过长,学生对这些知识难免遗忘或记忆模糊不清,在高中一年级学习本模块《分子与细胞》时,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介绍构成细胞的化学分子及其化学反应,否则学生就会感觉过于专业,感觉生物学难学,而失去兴趣。
【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
【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教材导读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没有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
1.4学案
2010——2011年度高一学年上学期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制定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时间:编号:04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边界及特征,地壳的组成元素及分布,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2.掌握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壳厚薄的分布规律,岩石圈与地壳的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球各圈层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外部圈层的划分几个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幔及软流层及岩石圈;外部圈层的界线。
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科学家通过对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幔和三个主要圈层。
三个圈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为界面和界面。
2.地壳:地壳是以下、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可达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千米。
3.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和之间的圈层。
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和在一起叫做,平均厚度约为100~110千米。
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
4.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面所包围的球体。
根据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
外核的物质在高温和高压下呈态或状态,一般认为地球内部呈态。
二.地球的外表圈层1.划分: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圈圈和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2.大气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
3.水圈:水圈由水、水和水组成。
按照他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水、水、水和生物水。
陆地水主要可分为水和水。
4.生物圈:是广泛分布于、圈和圈中的生物世界的。
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互助学习:课堂小组合作讨论1.地壳和岩石圈有何区别和联系?2.为什么说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课下小组合作探究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有何感觉?在轮船上人们的感觉是否一样?教师讲解: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地震波和界面。
高一历史下册导学案
高一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一章第四节红军长征学习目标一“九一八”事变后,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有何表现?——请掌握政策提出的背景、实质、及实践。
学习目标二“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有何危害?它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有何关系——请掌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过程、原因、教训。
学习目标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和危机?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请掌握长征的原因、过程、意义;遵义会议的背景、意义。
材料: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将领的训话问:“外寇”、“内匪”各指什么?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背景:实质:实践: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的根本目的A 不抵抗政策B 围剿共产党C 抗日反共D 美国援助2、蒋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A 推行不抵抗政策B 为发动内战找借口C 害怕根据地的发展D与日本妥协,集中力量围剿红军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第四、五反“围剿”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3、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胜利的原因是A 临时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 毛泽东的正确领导C 周恩来等人抵制了“左”倾错误D 红军力量强大4、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重点进攻的是A 湘赣革命根据地B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C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D 中央苏区5、“左”倾错误的表现:6、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产生王明“左”倾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革命有何危害?三、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7、194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A北上抗日B保存了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C将革命推向全国D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8、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是因为A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B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C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D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负责人9、“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及生物变异的类型。
2.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上的应用。
二、重难点:重点:变异的概念、原因难点:变异的原因和生物学意义考点:变异的类型、有利变异、不利变异三、导学过程:自己看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小组讨论后提出疑难问题,学生相互解答,教师个别讲解:1、什么叫变异?并举例说明。
2、按引起变异的因素和对生物个体的影响介绍变异的类型,并结合实例来说明3、小组讨论:(1)这些体态优美、颜色艳丽的金鱼是怎样形成的?你还知道身边哪些动物也是这样形成的?(2)狗的这“一家子”毛色不同,你能说出它们形成的原因吗?(3)无籽西瓜是由于什么数目的改变引起的?(4)因土壤条件不同,番茄幼苗的长势不同,你能否列举出有类似变化的生物?说出变化的条件。
(5)就上面这些变异你认为哪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你将变异分为几种类型?4、变异的意义有哪些?识记:生物的变异(是指有利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
1、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有哪些?2、简单了解诱变育种四、课堂练习1. 一只雌猫一次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具有( )。
A. 遗传性 B. 变异性 C. 进化性 D. 适应性2. 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 )。
A. 不利变异B. 有利变异C. 退化D. 由于用药引起的3. 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的是( )。
A. 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B. 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转基因超级鼠C. 把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D. 利用卫星培育太空椒4.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A. 两个品种杂交B. 基因变化C. 染色体发生变化D. 环境影响5.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的特点是( )。
A. 都是有利的B. 都是有害的C. 能遗传给后代D. 不能遗传给后代6. 不属于变异的是()。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新人教版
取下纸带, 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
往后数出若干个点, 如果共有n个点, 那么n个点
的间隔数为
n
-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
t
=(-1)×0.02 s.
n
(5)
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
x.
(6)利用公式v=x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t
2.误差分析:
(1)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
m/s=0.69 m/s
v5==m/s =0.70 m/s
利用描点法作图如图所示:
1.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2.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可以使用直流电源
B.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只与电源的频率有关
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很短时间,打点结束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2所示的v-t图象.
图2
2.v-t图象的意义:v-t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它并不是物体运
动的轨迹.
3.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如图3所示,直线a、b分别表示va
=4 m/s,vb=8 m/s.
表示,所以v =
=
=0.898 m/s,AE段的平均速度v =
=
m/s=0.902 m/s。
C
AE
答案:(1)ABDEC
(2)0.898
0.902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师教学实施方案
授课年级高一课题课时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程类型新授课课程导学目标目标解读1.理解加速度的含义及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定义、符号、公式和单位。
2.会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大小和判断加速度方向。
3.知道加速度是矢量,了解加速度的方向。
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研读教村时,一是注意本节的知识体系分布,二是把疑难困惑的问题标注好,以便交流。
本节主要介绍加速度,加强对加速度定义式的理解。
课程导学建议重点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和矢量性,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以及速度的变化率的不同。
教学建议本节内容需要安排1个课时教学。
若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建议30分钟左右,安排在课内则只需20分钟左右。
通过教材中“讨论交流”四幅图片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从中找出比较速度变化快慢的方法,从而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课前准备研读教材,估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课堂演示的实验器材或视频资料。
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日常生活中的走了多远是指路程,走得快是指速度,那越走越快是指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新的物理量——加速度。
图片展示第一层级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
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PPT课件呈现学习目标完成学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
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结对交流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就学案中基础学习交流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第二层级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补充质疑教师点评主题1:加速度强调控制变量法,加深学生对比值定义法的理解(1)中的比较速度变化快慢里,速度变化量相同或者经历速度变化的时间相同,可通过速度变化时间比较或者通过速度变化量比较(2)中的比较速度变化快慢里,速度变化量和经历速度变化的时间都不相同,可通过两者的比值比较口头表述主题2:加速度的计算加强学生对加速度定义式的应用,强调加速度的矢量性,正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1)用加速度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分层设色地形图导学案
第一章第四节分层设色地形图导学案
知识构建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图的判读五大地形名称: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大地形的判读:据颜色、海拔、形态特征、
等高线特征等。
地形剖面图
ⅰ、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提出问题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习目标
(1)水往低处流,据此思考什么部位常发育河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据此常发育瀑布的应该是什么地方?
(2)修建公路时,应该是地面越平坦越好,思考修公路时应如何设计会达到要求?从水量和地形考虑,水库应该建在河流水量丰富的地方还是水量贫乏的地方?地形上是平坦好还是崎岖不平好?
(3)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可能有小河发育的是( )
A B
C D
新授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另一种新的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形图。板书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一)、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和五大地形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展示点拨,完成学案)
1
1、知道河流、瀑布等分布的山体部位,了解根据等高线修水库、公路的相关知识
2、知道五大基本地形 3、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学习重点: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判读
学习难点: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判读
ⅱ、自主合作 展示点拨
小组探究:山体不同部位之应用
(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展示点拨,得出结论,做好笔记)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物光合作用减弱,绿色植物死亡,同时地表气温
,最终导致恐龙灭绝。
减弱 降低
,引发植 答 案
课中导学区
课堂思学区
2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生物产生于遥远的古代,产生过程复杂,需要多种组合条件:首先要有丰富的可演 化成生物用的多种有机物;要有供生物循环用的水分;要有生物生活必需的矿物质;要有维持生命呼吸活 动用的氧气;还要有生物生活适应的温度。生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形成的、多种有机物间有序组合反 应的结果。
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因此可以说该时代繁茂的植物 为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化石能源。
答 案
课中导学区
课堂思学区
1 生物大灭绝指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地球上大约6 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科学 家认为:海平面降低,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浅层大陆架暴露,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消耗氧气,释放 出二氧化碳;海平面上升,陆地生物遭到灭顶之灾,海洋里也缺氧。同时研究发现,海平面的升落与地球 表面冰川体积关系紧密,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冰川凝固,海平面下降。下图示意地球物质历 史上五次大的生物大灭绝时期生物灭绝比例及其对应的地理现象。
宙。
2.演化特点
(1)海陆演化: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地壳运动⑦ 剧烈 ,出现若干大片陆地。
(2)生物演化
答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原核生物到⑧ 真核 生物,标志着地壳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案
课中导学区
课堂思学区
(二)显生宙 1.古生代 (1)地壳变化:地壳变化剧烈,中后期陆地面积增加,⑨ 欧亚 基本形成。 (2)生物进化
任务3 为什么科学家重视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 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岩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第一章第四节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时间
2.28
主备教师
赵建党
学习目标
1、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教师提出的各个问题。
第一步,自己解决问题;
第二步,两人小组解决问题;
第三步,四人小组解决问题。
自
主
学
习
1、鸟卵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2、鸟卵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鸟卵的复杂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4、鸟的生殖与发育包括哪些阶段?
质
疑
解
惑
1、阅读课本实验回答下面问题:
1请推测卵壳、卵壳膜、卵白和卵黄各有什么功能?
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卵黄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2卵的那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受精卵的胚盘将发育成雏鸡。
巩固达标
1、鸟卵的主要结构包括、、、、、、、
组成。
状小白点,称为,里面有。
4、卵黄外面的卵白(蛋清)也含有和,供胚胎发育需要。
5、卵壳和卵壳膜起到。卵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以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6、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和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反
思
与
纠
错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基本结构,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
2.经历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过程,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打点计时器。
3.会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瞬时速度。
4.能运用实验数据描绘v-t图象,并会根据画出的图象描绘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1.要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和在实验中的作用2.要知道如何计算纸带上各点的速度3.会在v-t坐标系中描点、拟合曲线并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教学难点】打点计时器的正确使用和掌握测速度的方法【自主学习】一、电磁打点计时器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
它使用交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打一个点。
2.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如图所示。
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两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上面。
接通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
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
3.如果把纸带跟物体连在一起,即由物体带动纸带一起运动,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就表示相应时间间隔中物体的位移。
由这些点的位置,就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的情况。
二、电火花计时器1.电火花计时器的计时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不过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电火花和墨粉。
2.使用时,墨粉纸套在纸盘轴上,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如图所示。
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
工作电压是。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打一次点。
3.这种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比较小。
三、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好。
复习第一章第三节第四节
23、请将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特点的序号填写在有关动物后面的横线上。
水螅,蚯蚓,缢蛏,蝗虫
①用鳃呼吸②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③具有贝壳④体表有黏液
⑤体表有外骨骼⑥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⑦身体和附肢分节⑧身体呈辐射对称
能力提升更正
、和。
13、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是,占脊椎动物种类中的一半以上。
14、我国淡水鱼中的四大家鱼是:、、、。
15、常见的鱼类包括淡水中的;
海水中的。
16、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
;二是。
17、鱼的身体分为、和三部分,通常左右,大多呈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A、体表干燥B、无法呼吸
C、体内缺水D、血液循环停止进行气体交换
19、仔细观察养鱼缸中的金鱼,会发现它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这对其生活的意义是()
A、滤取食物B、进行呼吸C、排出废物D、调节体温
20、目前已经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常见的动物有河蚌、扇贝、鲍鱼、乌贼、文蛤等。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错误的是()
④。
知
识
过
关
更
力
提
升
能
力
提
升
1、下列动物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河蚌B、涡虫C、鱿鱼D、蜗牛
2、下列动物无外骨骼的是()
A、蝗虫B、家蚕C、沙蚕D、蝇
3、下列不是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体表有外骨骼
C、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D、足和触角分节
4、蝗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呼吸部位是()
第一章第四节计划生育导学案
七、训练验收
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A、晚婚B、晚育C、少生D、优生
2、下列哪一项措施是有利于优生的()
A、提倡晚婚、晚育B、禁止近亲结婚
C、提倡少生D、性别比例
3、预测某地区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二、情景导入:(5分)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方法,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育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三)德育目标: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学习重点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科学探究方法;
学习难点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7、某学习小组对城市A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情况进行了研究,相关数据见图请你帮他们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在哪段时间的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增长呈________趋势(填“匀速增长”或逐渐减缓”.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已实施__________这一基本国策.
什么是近亲?近亲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近亲结婚有什么危害呢?原来,近亲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因此在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规定,我国公民在结婚前需要检查身体,要把优化工作做到婚前、孕前。A、人口数量ຫໍສະໝຸດ 、人口密度C、性别比例D、年龄组成
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第一节词语解释1.悠悠解释:形容声音转长。
例句: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圣人之心,丽若众水之下,悠然一发”。
(李太白《将进酒》)2.泱泱解释:形容水势奔涌。
例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论文说公道话,让吕洞宾翻身解围。
闷室观心绪,泱泱流苏。
泱:形容水势奔涌。
(宋太平诠制板参之题记)3.欣然解释:欣喜的样子。
例句:何莫直文告朕副以大孝,旷以清静,令以敬敏;有加强以大力,深宠贤以垂拱。
是以文、质完美,答使年岁欣然。
(古文辨)第二节词语搭配1.执笔:筹钱。
2.疾走:迅速地走。
3.明德:清雅。
4.华美:富丽堂皇。
第三节古诗鉴赏《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小诗,通过描述春天的清晨,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其中“春眠不觉晓”形象地描绘了初春时节人们舒适慵懒的状态,而“处处闻啼鸟”则表现了春天清晨的和谐美妙的声音。
最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更加深了对春天变幻莫测的气息的描绘。
第四节古文阅读《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汉文帝尝谓纳谏之士曰:“朕意欲以汉上之美连之天下,纳谏如此。
”上官大,史游,爰从郭袭直谏,汉文帝不悦,曰:“朕欲知上下之美,何必上下而纳谏!”屈己而美人,忠直而容色,夫风化之本末也。
人义之端,君子美之本末也。
嗟乎!竹箭之直,非由鹊偷;禁暴之巧,非由民告。
“夺谏” 之术,已深矣哉。
赏析:这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一段文字,批评了当时汉文帝不纳谏言的错误做法。
周敦颐通过概括历史上的真实案例,显示了一个君子应该礼贤下士,容纳谏言,尊重真知灼见的思想。
文章语言优美,思想深刻,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有着较深的思索和批判,展现了作者反对专制统治的强烈意识。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和阅读,相信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必修一》的内容,对提高语文学科成绩起到积极作用。
愿大家在学习中有所收获,阅读中有所启发,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导体和绝缘体》导学案
《导体和绝缘体》导学案第一节:导言本节主要内容:引入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以激发学生对电学知识的兴趣,并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1.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能够清楚地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区别,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学习内容: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特点、区别及相关实例。
3. 学法指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实例的分析,加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第二节:导体的特性本节主要内容:深入探讨导体的特性,包括导体的导电能力、电阻以及应用。
1.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导体的导电机制,理解电流在导体中的传播方式,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学习内容:导体的导电特性、电阻的计算、欧姆定律等。
3. 学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加深对导体特性的理解,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绝缘体的性质本节主要内容:介绍绝缘体的性质,包括绝缘体的绝缘能力、击穿电压等。
1.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绝缘体的绝缘机制,掌握绝缘体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学习内容:绝缘体的绝缘特性、击穿电压的计算、绝缘性能等。
3.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绝缘体性质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节:导体和绝缘体的比较与应用本节主要内容:对导体和绝缘体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
1.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能够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的差异,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2. 学习内容:导体和绝缘体的比较、电路中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3.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和案例讨论,深入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节:拓展应用与思考本节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拓展对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
1.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特点。
2.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及主要特点。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重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利用20分钟梳理基础知识(参阅课本、资料完成)】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概念:地震发生时,产生弹性,并以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1.地震波纵波(P):传播速度,可以通过、、传播。
分类
横波(S):传播速度较,只能通过传播。
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莫霍界面:地下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不连续面
古登堡界面:地下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横波。
位置:位于界面以上。
地壳组成:由组成的坚硬外壳。
厚度:厚薄不一,平均厚度为千米。
2.内部圈层范围:介于和之间,呈固态。
地幔分层:分为和。
软流层:位于的上部,这里可能是主要发源地。
范围:介于古登堡界面到。
地核分层:分为和。
特点: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外部圈层
2.相互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巩固练习
1.地球内部由外向里的分层依次是()
A.地幔、地壳、地核B.地核、地幔、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地核、地幔2.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A.6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60—70千米
3.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4—6题。
4.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D.2900千米处
5.该地可能位于()
A.116ºE,40ºN B .90ºE,30ºN C.南极点D.经度180º,纬度0º
6.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波
A.横波 B.纵波C.无法判别D.都有可能
7.地震发生时,在鄱阳湖一艘渔船上的人们感觉到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8.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9.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10.读图下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______ 波,(P)表示_______ 波
(2)图中各层名称: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3)A、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Km
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 面。
(4)在2900km深处,S波,P波波
速,从而发现了E 不连续面。
(5)M层和N层的主要不同点是。
能力提高
1.1996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
读图回答:
(1)震中位于______和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2)日本的四大岛中,受本次地震影响较小的两个是______岛和______岛。
(3)图中著名的港口城市A的名称是______,它位于震中的______方向。
(4)若其他条件相同,B、C两地的烈度应该是(填写下选项的代号)
①相同②B>C③C>B
总结课堂:1、小组互批练习,对存在的问题解疑答惑。
2、学生总结学习成果。
课后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