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3节防灾减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方逃生
行消毒
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及 地震发生后往
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如遭遇泥 往还有
石流,应向__垂__直__于泥石流前进方向 __余__震__,不可
的山坡转移。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 立即返回家
则进行自我保护,并进行自救或向他 中,要远离危
人求救
险区域
活动提示
教材第112页活动“认识地震专业救援队”提示 : 1.地震专业救援队一般应包括:地震技术人员、专业搜救人员、地震医疗人员、通信 技术人员等。 2.读表6.2可知,表中一共列出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地震救援次数为16次,其 中参与的国际地震救援次数是9次,经过计算可知其比例约为56%。 3.讨论强震发生后国际救援的重要性,要从构建和谐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道义担当 及为地震救援增添力量等角及两岸居民区的生命财产,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结合材料探究: (1) 观察图中的桩林坝,说出它的主要作用。 提示 泥石流中泥沙粒径不同,桩林坝可以将较大的石块挡在坝内,将较小粒径的泥 沙排出,起到拦排结合的效果。 (2) 本项工程的防灾减灾手段是什么?该手段除了工程措施外,还可采取什么措施? 提示 灾害防御。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 (3) 防灾减灾除了以上手段,还有哪些手段? 提示 灾害监测、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
2. 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 C )
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
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
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
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
[解析] 山洪突发性强、速度快,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能最快地躲避山洪。
意识,属于非工程措施的范畴。
2. 能改变地表环境,减轻灾害强度的措施是( C )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第3节 防灾减灾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第3节 防灾减灾 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防灾减灾【热点链接】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日宣传周。

2020年宣传活动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原则上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活动。

与线下相比,线上宣传的优点是什么?提示时效性强,更改方便;具有多媒体的信息,观赏性强;方便交流与互动,交互性强;吸引更多人参与,参与性强;宣传效果好,具有高效性;融绿色、环保、经济于一体;减少人员密集度,防止疫情蔓延等。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运用资料,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

水平1:结合地理资料,说出防灾减灾的主要途径。

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说明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防御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水平3:能够运用资料,结合主要自然灾害,提出该自然灾害防御的主要措施。

水平4:能够运用资料,结合主要自然灾害,制定该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方案。

人地协调观:从人地协调角度评价防灾减灾措施。

综合思维: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分析防灾减灾措施。

区域认知: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制定防灾减灾措施。

地理实践力:能够进行防灾减灾措施的调查研究。

一防灾减灾手段1.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主要手段1.判断正误。

(1)防灾减灾应以救助为核心。

(×)(2)不同灾害防御措施不同。

(√)2.下列属于防灾减灾灾后措施的有()①计划规划②安置③应急准备④救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D解析计划规划、应急准备是平时为了应对灾害的发生而做出的灾前措施;安置、救济是对灾后居民进行的生活、卫生、健康的保障性措施,属于灾后措施。

3.修建水库可以防御哪些自然灾害?提示洪涝、干旱等。

二自救与互救101准备、灾中02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

2.表现原则灾害主要措施灾前准备做好灾前准备洪涝、台风及时关注03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地震准备04应急救援包,牢记撤离路线和05应急避难。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3 防灾减灾精品学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3 防灾减灾精品学案

6.3 防灾减灾一、学习目标二、知识梳理一、防灾手段1.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①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防灾减灾内容:灾害监测、②、灾害救援与救助、③等。

二、自救与互救1.自救与互救包括:④、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

2.自然灾害中洪涝、台风等灾害可以较准确预测,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⑤强,较难准确预测。

3.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尽量按照预先设计好的⑥撤离,如对别人进行救助时,也要时刻注意⑦和被救者。

4.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答案】①以防②灾害防御③灾后恢复④灾前准备⑤突发性⑥逃生线路⑦保护自己三、夯实巩固1.下列关于室内避震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③【解析】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

在家或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应选择牢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椅下;室内避震应选择物体结实的、有支撑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小地方。

【答案】 D2.我国南方为洪灾多发区,平时应做好防洪准备,具体内容是()。

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②暴雨季节不出去郊游或探险③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④注意准备好逃生物资⑤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⑤【解析】防洪准备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答案】 C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3月3日,云南洱源发生5.5级地震后,民政部密切关注灾害损失情况,紧急启动相关机制。

3月4日,民政部向云南洱源地震灾区紧急组织调运5000顶救灾帐篷、1万床棉被和1万件棉大衣等救灾物资,帮助做好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工作。

(1)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目的是什么?(2)如果让你确定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你将按怎样的条件确定基地的地点?(3)如果让你管理某救灾储备基地,你将选购并储备哪几类救灾物资?(4)你认为救灾物资储备基地选址应遵循哪些原则?(5)除了建设国际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外,我国还实施了哪些减灾策略?【解析】第(1)题,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是一种有效的防灾、避灾措施,也是为了减少灾害发生后筹备救灾物资的时间。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1、引导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通过学习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

2、认识防灾减灾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1.重点: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

2.难点:思考、体会防灾减灾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一、防灾减灾手段1.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相结合”的工作指导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2.防灾减灾工作包括、、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多个方面。

3.我国建成了由人造卫星、、、、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进行监测。

4.吊箱测流是目前最适合对、变化大、漂浮物多的河流进行流量测验的设施。

5.地震预报目前仍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而就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6.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横波。

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空间。

7.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深入地下的探测仪探测,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该次地震的震级、、震源等,并抢在到达前,通过传播速度远快于地震波的(如电视、广播、短信等)发出警报。

8.地震预警系统其实就是在和赛跑,多跑赢一秒,就能多获得一秒的应对时间。

9.我国在地震预警方面有过多次成功案例。

例如,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时,地震预警系统提前秒为成都发出了地震预警信息;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时,成都提前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10.受等因素限制,我国目前尚难做到对每次地震的精确预警。

11.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方面、堤坝、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教育。

12.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

13.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这一过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

14.北川是“5.12"汶川地震的,整个县城在地震中损毁严重,几乎被夷为。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三节防灾减灾一、防灾减灾手段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防灾减灾工作的内容(1)灾害监测①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

②监测内容: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2)灾害防御①建设防灾工程:水库、堤坝、防护林等。

②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

③开展减灾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①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

②尽快稳定社会秩序。

③救治伤员。

④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①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②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二、自救与互救1.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自救与互救。

2.自救和互救(1)灾前准备关注灾害预警信息,做好灾前准备。

(2)灾中救助按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

(3)灾后自我保护灾害过后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一、判断题1.灾害监测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 ) 2.吊箱测流是目前最适合对高含沙、冲淤变化大、漂流物多的河流进行流量测验的设施。

( )3.自救和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方面。

( )4.若洪水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 )5.若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6.防灾工作包括( )①灾害监测②灾害防御③灾害救援与救助④灾后恢复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7.我国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包括( )①人造卫星②气象站③水文站④地震台⑤地质环境监测站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8.下列灾害防御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措施的是( )A.修建水库B.营造防护林C.制定防灾减灾法规D.加固陡坡答案:C9.关于地震震前准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准备防灾应急包②牢记撤离路线③树立防震意识④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10.下列关于个人应对灾害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做好应对灾害准备②观察自然变异情况③及时躲避灾害④学习防灾减灾知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洪水灾害的防御【情景导入诱思】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6.3 防灾减灾 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3 防灾减灾 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防灾减灾【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认识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阐述面临自然灾害时宜采取的应对措施。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自主预习】一、防灾手段1.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①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防灾减灾内容:灾害监测、②、灾害救援与救助、③等。

二、自救与互救1.自救与互救包括:④、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

2.自然灾害中洪涝、台风等灾害可以较准确预测,地震等地质灾害⑤强,较难准确预测。

3.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尽量按照预先设计好的⑥撤离,如对他人进行救助时,也要时刻注意⑦和被救者。

4.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答案】①以防②灾害防御③灾后恢复④灾前准备⑤突发性⑥逃生路线⑦保护自己【合作探究】情境导入图Ⅰ为传说中的地动仪模型,你知道的古今中外防灾避灾的措施有哪些吗?图Ⅱ为洪水中的一种自救措施,你知道在遭遇洪水时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吗?进入今天的课堂,我们可以揭开这两个谜底。

主题1:防灾减灾手段主题探究情境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9.2°N,105.34° 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属于浅源地震。

泸县人民医院受损较为严重,有墙体和天花板开裂的情况出现,同时当地部分民众的房屋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垮塌。

截至2021年9月21日12时,地震已造成3人死亡,146人受伤。

任务1 地震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伤亡与财产损失。

我国地质灾害特点是、、。

【答案】种类齐分布广危害大任务2 从非工程角度,分析减灾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答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知识小结1.防灾减灾的手段2.灾害的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2)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修建防灾工程,从各个方面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6.3防灾减灾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3防灾减灾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防灾减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点及危害。
2.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掌握防灾减灾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利用遥感技术、GPS定位、GIS分析等。
4.让学生学会评估自然灾害风险,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背后的原因,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如:为什么地震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如何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防灾减灾策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防灾减灾的认识和体会,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还结合地理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其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如遥感技术、GPS定位、GIS分析等,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重要作用。
2.提出问题:“为什么自然灾害会发生?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减轻灾害的影响?”激发学生对防灾减灾的思考。
3.学生分享自己对防灾减灾的了解和经验,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2.讲解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提前预警、合理规划城市和乡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六章第三节防灾减灾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六章第三节防灾减灾

第三节防灾减灾一、防灾减灾手段1.指导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主要内容:(1)灾害监测。

①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组成: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

②作用: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2)灾害防御。

(3)灾害救援与救助。

①行动:根据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

②目的: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

二、自救与互救1.主要任务: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自救与互救。

2.具体做法:(1)灾前准备。

(2)灾中撤离和救助。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防灾减灾指导方针是生产自救、互助互救。

(×)②目前,地震能准确预报。

(×)③要利用监测系统对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

(√)④灾后恢复能增强防灾能力。

(√)自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一场肆虐澳大利亚长达5个多月的山林大火,造成至少29人死亡,不计其数的动植物毁灭。

经济可能遭受数十亿澳元的损失。

减少山林火灾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提示:生物措施:种植不易着火的植物、营造混交林等,阻隔和控制火线的蔓延;工程措施:设置防火隔离带、修建道路防火工程等;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火源管理;加强丛林火灾预报预警;提高公民防火意识。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在地震多发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

(×)②遇到泥石流应快速顺着山坡向下跑。

(×)③地震过后立即回家看房内财物损失情况。

(×)能力一自然灾害防御措施分析1.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有哪些?2.灾害救援与救助的实质是什么?1.工程性措施:2.非工程性措施:3.案例分析——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1)工程性措施。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①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②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

③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

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

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理解防灾减灾对于维护人地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2.综合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防灾减灾问题的综合能力。

3.地理实践力:提升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急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鼓励参与社区防灾减灾活动。

4.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特点及防灾减灾策略的差异性,理解区域协同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及运作方式。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防灾减灾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制定个性化的防灾减灾计划。

•理解并应用区域协同防灾减灾的策略。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防灾减灾案例、应急演练视频、图表等)。

•相关新闻报道、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等阅读材料。

•应急避险手册、自救互救技能指南等教学辅助材料。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加深理解。

•角色扮演或模拟演练,增强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因有效防灾减灾措施而减少损失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提问:“为什么这个故事中的社区能够减少损失?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防灾减灾。

新课教学1.防灾减灾概述•介绍防灾减灾的基本概念、目标和意义。

•强调防灾减灾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防灾减灾原则与措施•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施策、科学应对。

•措施:•监测预警:介绍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成及作用。

•工程防御:讲解各种防灾工程(如防洪堤、抗震建筑)的建设原理及效果。

•非工程措施:包括应急预案制定、公众教育、保险机制等。

3.应急管理体系•介绍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包括应急指挥、救援队伍、物资储备等)。

2024版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3节防灾减灾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版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3节防灾减灾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社会秩序
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 ____________,救治伤员,
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
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 ________________,并促进灾区经济
生产和生活
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过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
二、自救与互救
1.灾前准备
天气预报
(1)在洪涝、台风多发地区,居民应及时关注 ____________及灾
坝体的存在减弱了河流流速,且减少洪水对下游的危害是其主要目的;
上游地区河道深窄,落差大,受洪水影响小,且该坝体不连续,所以拦
蓄洪水并非其主要目的。第2题,混凝土单元坝尖端朝向上游可以减少
洪水对坝体的冲击;前后错开可以更好地对大块杂质进行拦截,D项正
确。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水坝设置在上游地区,大型集镇分布在下
B.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
C.划船、游泳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
(
)
5.被巨大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A.抱紧电杆
B.在巨石上躲避洪水
C.通过游泳上岸
D.利用大树逃生
【答案】4.ABC
5.BD
(
)
[解析]第4题,洪水发生时,向落水者抛救生圈、对溺水者进行人工
呼吸以及划船、游泳去救人都是把生命放在第一位,A、B、C项正确;
高应急能力”是关键信息,即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
这就需要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不定项选择题](2023年宁夏固原期末)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
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很有必要,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
于未然。据此完成第4~5题。
4.下列关于洪水中互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

[合格考达标练]一、单项选择题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地震。

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

下图为手机用户收到的预警信息截屏。

读图,据此完成1~2题。

1.地震预警系统( A )A.提示地震来临的安全避险措施B.告知震中位置和地震发生时间C.可以预测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D.可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2.为进一步减轻地震危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B )①发布预警,提醒市民减少出行②加大应对突发灾害宣传教育③加强监测,提高地震预警能力④停止一切日常生产活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可知,地震预警系统提示地震来临的安全避险措施,A正确;预测了震中位置和大致地震发生时间,但不能准确告知,B错误;不能预测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C错误;预警系统包括地震监测台网(地震探测仪)、地震参数快速判测系统、警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和预警信息接收终端组成。

不包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错误。

故选A。

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进一步减轻地震危害,发布预警,提醒市民迅速撤离到空旷安全地带,如果不能迅速撤出,要注意避险,而不是提醒市民减少出行,①错误;加大应对突发灾害宣传,达到避险和自救,②正确;加强监测,提高地震预警能力,③正确;停止一切日常生产生活不现实,会加重社会恐慌,④错误。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18年12月1日,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下表为新疆乌鲁木齐城区11月30日—12月3日的部分天气信息资料。

据此完成3~4题。

A.低温B.大风C.大雪D.暴雨4.此次寒潮来袭,乌鲁木齐居民的应对措施是( C )A.加强监测和预报B.发布寒潮预警C.保暖添衣,减少外出D.制定应急预案[解析]第3题,寒潮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但该时段乌鲁木齐气温低,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D项正确。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防灾减灾课标内容中心修养目标1. 经过模拟各样自然灾祸,进行各样自然灾祸防避的演习训练。

【地理实践力】2. 经过自然灾祸散布图,明确不一样地区主要防避的自然灾祸种类。

【区运用资料,认识避域认知】灾、防灾的举措 3. 经过剖析各样自然灾祸种类的特色,剖析不一样自然灾祸的防避举措。

【综合思想】4. 经过各样自然灾祸的防避,认识灾祸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调防灾减灾手段1.防灾减灾工作指导目标:“以防为主,防抗救相联合”。

2.防灾减灾手段(1)灾祸监测:经过自然灾祸监测系统对自然灾祸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向监测。

多采纳地理信息技术手段(2)灾祸防守:一方面修建防灾工程;另一方面实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例,睁开减灾教育。

(3)灾祸营救与救援:依据国家有关自然灾祸应急方案,调换营救物质和人员,稳固社会次序,救治伤员,睁高兴理救助。

(4)灾后恢复:赶快恢复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促使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知识清单二自救与互救1.内容:灾前准备、灾中救援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

2.灾前准备(1)洪涝、台风等:实时关注天气预告及灾祸预警信息。

(2)地震:准备防灾应急包,切记地震撤退路线和邻近应急逃难场所地点,参加地震演习活动,建立防震意识等。

3.灾中救援(1)洪涝: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2)地震:如条件同意,实时、有序地撤退到安全地带。

(3)泥石流:向垂直于泥石流行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4.灾后自我保护:提高警惕,防患于已然。

[微思虑 ]在学校碰到地震,你会怎么办?提示假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快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电线杆、高挂物等危险物品。

地震时不该采纳的行为不要躲在大梁下;不要躲在窗户边;不要凑近不结实的墙体;不要破窗而逃,免得被玻璃扎伤或摔伤;注意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高压线、路灯、广告牌、吊车、危旧房子、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和砖瓦木材等物的堆放处,撤退时不行乘坐电梯。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防灾减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自然灾害的情况?”(如洪水、地震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防灾减灾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经济发展受阻等。
3.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重点突出。
-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4.常见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气象灾害:加强监测预警、完善防洪设施、调整农业结构、提高抗旱能力等。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
-国家防灾减灾规划、政策及措施。
8.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
-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技能培训、应急演练等。
9.国际防灾减灾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防灾减灾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分享成功经验等。
10.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防灾减灾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
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
1.自然灾害的分类与成因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实物模型、防灾减灾宣传资料。
2.软件资源:教材、教学PPT、教学视频、案例分析资料、相关图表和数据。
3.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如校园网内教学平台)。
4.信息化资源:数字地图、电子图书、在线教学视频、虚拟实验室。
5.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模拟演练。
2.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
3.常见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3节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3节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灾后自我保护:自然灾害过后,还需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微拓展2 震后自救 人们从开始感到晃动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左右的时间,这是 最宝贵的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秒自救机会,或黄金12秒预警时间。 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以下自救知识。 ①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②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用毛巾、衣袖捂住口鼻。 ③保存体力,减少体力消耗,寻找水和食物。 ④与外界进行联系,联系救援人员。 ⑤要有生存的勇气和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2)为减轻该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
的是( )
A.建设防护林生态工程
B.建立健全救灾体系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据材料信息“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可知,灾害发
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抢修道路。第(2)题,在
灾害多发区,人们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可以避免和
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
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
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 人口和财产安全
产等的直接相遇
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
泥石流冲击村庄、耕地
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
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 防洪抗旱
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
加固房屋建筑,增强抗震性能
2.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凡是通过规划、法律、管理及教育等途径达到减 灾、防灾目的的防御,就是非工程性防御;工程性防御措施的 关键是修建防灾工程。故二者的区别就是“硬件”和“软件”的 差别。 (2)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 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6.3防灾减灾学案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

6.3防灾减灾学案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

6.3 防灾减灾1.知道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重点)2.了解自然灾害多发区常见的灾害种类,树立防灾意识。

(重点)3.掌握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常识,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重点、难点)。

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一方面修建 、 、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 ,开展 。

按照有关自然灾害的 ,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 ,促进灾区 和 的恢复和发展。

是 。

主要包括: 、 、 。

①对洪涝、 台风等可以较准确预测的灾害: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②对地震等具有突发性,难以准确预测的灾害:准备 ,牢记地震 和附近 位置,经常参 加地震 活动,树立 意识等。

①灾害发生时按预先设计好的 进行撤离洪涝来袭 ―→向 的地方逃生遭遇泥石流 ―→ 向 泥石流前进方向的 转移②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尽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进行 或向他人求救。

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的热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 使用。

地震发生后往往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 打算。

某地遭遇暴雨导致部分道路被淹,无法通行,小李一家被困。

通过查找资料,小李发现附近 5 公里范围内有 四个应急避难场所,右图为“小李所在区域应急避难场所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 1~2 题。

1. 以下哪个标识代表小李所查找的应急避难场所( )2. 以路程最短路途安全为原则,小李一家避开被淹道路前往的应急避难场所应该是( )A .市民广场B .第一中学C .奥体中心D .森林公园2021 年 7 月 20 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图为水抗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 3~4 题。

3.对城市内涝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组合为( )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4.发生洪水灾害时,人们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A .在室内要紧闭门窗,躲在地下室B .在山里要迅速向山下安全的地方逃生 地震发生 ―→及时、有序地撤到 地带C .被洪水包围时留在原地等待救援D .落入洪水时抓住漂浮物体向高处逃生下图是江西省2010—2020 年月均灾情指标变化图,据此完成5~6 题。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6.3防灾减灾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2022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6.3防灾减灾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三节 防灾减灾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防灾减灾手段1.指导方针:“以________为主,________相结合”。

2.主要手段 (1)灾害监测建立自然灾害________系统,对灾害进行________监测。

(2)灾害防御⎩⎪⎨⎪⎧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 工程施行防灾减灾的 ,开展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4)灾后恢复①恢复灾区群众的____________。

②促进灾区________和_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

③帮助重建区增强____________。

【判断】(1)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能避免发生自然灾害。

( ) (2)我们应该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 ) 【易错辨析】 非工程防御与工程防御的区别凡是通过规划、法律、管理及教育等途径达到防灾减灾目的的防御,即非工程防御。

工程防御措施的关键是修建防灾工程,故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工程”是“软件”还是“硬件”。

【学法指导1】(1)灾后“重建家园”的意义通过抢救和重建生命线和生产线,以及恢复生活和生产秩序,以达到“将灾害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和“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的双重目标。

(2)减灾方针我国多年来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和“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

二、自救与互救1.概念⎩⎪⎨⎪⎧地位:防灾减灾的主要内容: 、灾中救助和2.灾前准备(1)对可以较准确预测的灾害,对________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2)对于突发的,较难准确预测的灾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灾中救助(1)灾害发生:按预先设计好的________进行撤离。

⎩⎪⎨⎪⎧洪涝来袭―→向 的地方逃生地震发生―→及时、有序地撤到 地带遭遇泥石流―→向 泥石流前进方向的 转移 (2)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尽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进行________或向他人求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防灾减灾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结合重大灾害事件,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

(综合思维) 2.运用视频、图文资料,分析不同的自然灾害在发生前后人们采取的自救和互救手段,培养学生的防灾避灾能力。

(地理实践力)一、防灾减灾手段1.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主要手段(1)灾害监测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对灾害进行动态监测。

(2)灾害防御⎩⎪⎨⎪⎧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4)灾后恢复①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②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③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

二、自救与互救1.概念⎩⎪⎨⎪⎧地位: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主要内容: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 2.灾前准备(1)对可以较准确预测的灾害,做好灾前准备,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2)对于突发的,较难准确预测的灾害,做好灾前准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灾中救助 (1)灾害发生:按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

⎩⎪⎨⎪⎧洪涝来袭―→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地震发生―→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遭遇泥石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2)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

4.灾后自我保护: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1)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能避免发生自然灾害。

( ) (2)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 ) (3)泥石流多发区应储备的救生物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

( ) (4)对灾民的救援形式主要是政府无偿救助。

( ) (5)建设地质环境监测站,可有效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 .台风B .洪涝C .干旱D .滑坡 提示:(1)×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作用。

(2)× 储备救灾物资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3)× 水灾多发区应储备的救生物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

(4)× 对灾民的救援形式主要有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5)D [地质环境监测站主要是针对地质灾害而建立的。

]防灾减灾手段与防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

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蕴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

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问题1 (综合思维)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提升社会防灾减灾的能力。

问题2 (区域认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应主要防御何种自然灾害?提示:洪涝灾害。

问题3 (地理实践力)我国防御台风灾害的基本前提手段是什么?提示:加强台风监测。

[归纳提升]1.防灾减灾的手段2.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与工程性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2)工程性防御措施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需要重点开展自然灾害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研究,加强高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C.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D.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进行监测(2)下列选项中不是我国已经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是( )A.气象监测网B.地震监测网C.水文监测网D.资源监测网(1)B (2)D[第(1)题,自然灾害的避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加,A不选;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作用,选B;目前全球建立了包括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和天——海——地观测在内的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C、D不选。

第(2)题,我国已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有气象监测网、地震监测网、水文监测网和海洋环境监测网。

]自救与互救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

校长叶志平,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 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而学生和老师无一伤亡。

问题1 (区域认知)四川西部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

问题2 (综合思维)汶川“5·12”大地震中,桑枣中学师生无一伤亡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师生防震准备充分,正确的避震方法。

[归纳提升]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难以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

具体如下: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

(1)防洪准备(2)洪水应急(3)洪水中的救助3.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1)发生时间: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

(2)注意地区:暴雨过后的山区、半山区的村庄。

(3)自救措施①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②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③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4.台风灾害的防避措施在台风到来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措施。

时间段防避措施台风来临前收听天气预报,还应当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台风来临时在岸上听到台风警报后,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不能及时靠岸“停”滞航,待台风过后,再继续航行“绕”根据台风移动的方向和影响的范围适当改变航线,绕道而行“穿”抢在台风到来之前迅速通过台风袭击时外出的人应该尽快回家待在室内的人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靠近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的窗户碎片伤害强风过后不久台风眼过境控制的地区上空,天空变得晴朗,风也暂时停止,此时切勿以为风暴已结束而放松警惕,因为台风很快会再度来临2.2019年6月,我国某地区20多名网友通过网络自发组织,去邻近的一山区探险旅行。

傍晚他们在山沟一个水道弯曲处的平地上扎营过夜。

夜里突发山洪,多名网友在这次山洪中受伤。

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雨季去山区探险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D.没有学会游泳、划船等求生技能(2)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 )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D.就地躲避(1)A (2)C[第(1)题,雨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大,不宜去山区探险旅游。

第(2)题,山洪突发性强、速度快,且有异于一般洪水,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能最快地躲避洪水。

]题组1 防灾减灾手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1.自然灾害监测的主体包括( )①世界级监测机构②国家级监测机构③地区级和基层社区机构④多种自然灾害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④2.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的是( )①气象灾害②地质灾害③水文灾害④生物灾害⑤气象雷达⑥基层社区A.①②③④B.⑤⑥C.①③D.①②③④⑤⑥1.A 2.A[第1题,自然灾害的监测主体包括世界级监测机构、各个国家级监测机构、地区级和基层社区级监测机构。

第2题,监测对象是各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监测的手段主要有卫星、雷达等。

]题组2 自救与互救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灾害,它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而了解有关避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尤为重要。

据此,完成3~4题。

3.地震发生时,保证安全的关键点有( )①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②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③利用余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④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敏捷反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在地震发生时,下列关于地震逃生不正确的是( )A.躲在床下B.躲在桌下C.远离电线D.跳楼逃生3.D 4.D[第3题,地震发生时保障安全的关键点有:一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二要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三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敏捷反应。

第4题,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应躲在床下,在学校应躲在桌下,在室外要远离电线等,跳楼逃生只会增加伤亡。

]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当洪水来临时,应对洪水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B.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C.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低处转移D.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6.下列洪水互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B.对溺水人员进行人工呼吸C.划船、游泳去救人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5.C 6.D[第5题,应对洪水灾害,不同情况下按轻重缓急有不同的方法、步骤。

当洪水来临时,没有转移出去的人应采取应急措施向高处转移;当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当发生险情时,要及时报告。

第6题,对落水人员应及时救治。

] (教师用书独具)教材P112活动地震专业救援队是依托军队、公安消防和武警组建起来的队伍,配备精良的救援装备,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

整个队伍对专业知识、专业设备和相关技能的要求很高。

地震发生后,地震专业救援队是地震救援的主要力量。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成立了地震专业救援队。

1.地震专业救援队由搜索人员、营救人员、地震专家、急救医生等组成。

需要的专业救援设备:各种生命探测仪器等搜索设备,气垫式千斤顶、液压撑杆、扩张钳、剪切钳、救援三脚架等营救设备,以及现场通信系统、医疗救助系统、运输车辆等,还有搜救犬。

2.读表6.2可知,表中共列出中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地震救援次数为16次,其中参与国际地震救援次数是9次,经过计算可知其比重为56.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