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明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特别是心瓣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硅肺: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沉着于肺组织所引起的常见职业病。
革囊胃:为弥漫性浸润性胃癌,胃黏膜皱襞大部分消失,胃壁增厚,变硬状如皮革。
肝纤维化: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
B
变性:又称可逆性损伤,细胞或细胞间质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积蓄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不稳定细胞:又称持续分裂细胞,这类细胞总不断地增殖,以代替衰亡或坏死细胞。
瘢痕组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由大量胶原纤维束组成。
肝硬化: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慢性肝脏疾病。
H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吞噬降解红细胞血红蛋白所 产生的铁蛋白微粒聚集体,三价铁离子与蛋白质接合产生。镜下金黄色或褐色颗粒。
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并无绝对界限,有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乎两者之间。
畸胎瘤:来源于性腺或胚胎剩件中全能细胞的肿瘤,往往含有两个以上胚层的多种多样组织成分,排列结构错乱。
进展型胃癌:中晚期胃癌,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或浸润胃壁全层的胃癌。
急性黄色肝萎缩: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重量减至600-800g,质地十分柔软,包膜皱缩。因胆汁溢出,浸染肝组织,故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部分区域呈红黄相间的斑纹状。
假小叶: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
镜影细胞:最典型的R-S细胞的双叶核面对面的排列。
急性肾炎综合症:起病急,常表现为明显的血尿、轻度至中度蛋白尿,常有水肿和高血压。严重者出现氮质血症。引起急性肾炎综合症的病理类型主要是急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副肿瘤综合症:由于肿瘤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可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对应的临床症状。
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异性溶血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心脏、关节、肌肉、血管。
肺气肿:是末梢肺组织(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含气量过多伴有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
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大中动脉,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性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并一起一系列继发性病变。
动脉瘤:是指动脉壁因局部病变(可因薄弱或结构破坏)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
代偿性肺气肿:肺萎缩及肺叶切除后残余肺组织或肺炎性实变病灶周围肺组织的肺泡代偿性过度充气。
Q
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
气球样变:由于肝细胞受损后水分增多引起肝细胞胀大、胞浆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胀大如球形,胞浆几乎透明,称为气球样变。
桥接坏死: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相互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中度慢性普通型肝炎。
A
癌前病变: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如长期存在既有可能转变为癌。
癌肉瘤:一个肿瘤既有癌的结构,又有肉瘤的结构。
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的统称。
Aschoff小体:巨噬细胞增生聚集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后所形成的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细胞大、圆形,胞浆嗜碱性,核大
APUD细胞: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都具有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而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这类细胞统称为APUD细胞。
急进性肾炎综合症:起病急,进展快。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后,迅速发展为少尿 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并发生急性肾衰竭。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是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畸胎瘤:来源与生殖细胞具有2-3个胚层分化的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时,导管内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向间质浸润。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败血症,除了有败血症表现外,全身一些脏器中出现多处性细菌栓塞性脓肿。
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脓液腔。
纳博特囊肿:慢性子宫炎时,子宫颈粘膜的腺腔被粘液或花生的鳞状上皮堵塞,使粘液潴留,腺体扩大成囊状,形成子宫颈腺囊肿。
肺大泡:出现在肺组织瘢痕灶的周围,由肺泡破裂融合形成的局限性肺气肿,若气肿囊腔直径超过2cm破坏了肺小叶间隔时,称。。。
肺肉质变:嗜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其释出的蛋白酶不足以及时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等渗出物,则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纤维组织,称肺肉质变。
C
创伤愈合: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复过程,包括各种组织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组合。
充血:动脉输入血量增多而发生。
出血性梗死:血量多,暗红色的梗死灶。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份,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
恶病质: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状态。
恶性淋巴瘤: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等处的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
F
肥大:由于功能增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
非典型增生: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镜下细胞层次多,排列絮乱,极向消失。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深染,核分裂像增多,但多属正常核分裂像。
慢性肾炎综合症:表现为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的终末阶段。特点是大量肾小球玻璃样变硬化。
弥漫性中毒性甲状腺肿:血中甲状腺素过多,作用于全身各组织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又称甲亢。
N
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
胞浆疏松化:由于肝细胞受损后细胞水分增多造成。开始时肝细胞肿大、胞浆疏松呈网状、半透明。
Barrett食管:食管下端出现胃粘膜单层柱状上皮化生,取代鳞状上皮,该段食管黏膜变成橙红色,黏膜区充血水肿呈斑块状突起,可伴有糜烂或溃疡。
爆米花细胞:瘤细胞体积大,多分叶状核,染色质稀少,有多个小的嗜碱性核仁,胞质透明,
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在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为反复咳嗽、咳痰或喘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导致以右心室壁增厚、心腔扩大或发生右心衰竭。
毛玻璃样肝细胞:多见于HbsAg携带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此等肝细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
离心性肥大:肥大的心肌因供血不足而收缩力降低,发生失代偿,逐渐出现心脏扩张。
老年性肺气肿:老年人肺组织弹性回缩力减弱使肺残余气量增多而引起肺气肿。
M
糜烂:坏死灶较大不易被完全溶解吸收时,表面粘膜的坏死物可被分离,形成组织缺损,浅者称糜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共同特点为肺实质和小气到受损,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
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为病理性死亡。
坏疽: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伴有腐败菌感染。
混合血栓:静脉形成血栓头部后,下游出现血小板小梁状堆积,纤维蛋白形成网状结构,网内充满大量红细胞,反复进行形成灰白色和红褐色层状血栓。
红色血栓:静脉延续性血栓尾部,干燥、无弹性、质脆易碎、脱落形成栓塞。
Negri小体: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较强亲嗜性,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可在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包涵体,称内基小体。
O
P
贫血性梗死:梗死灶为灰白色的,含血量少。
葡萄胎:胚胎绒毛间质高度水肿,血管减少消失,滋养层细胞不同程度增生,形成大量半透明水泡,状似葡萄。
浸润性小叶癌:小叶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性生长。
胶质小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其是病毒性脑炎时,小胶质细胞常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后者聚集成团。
K
溃疡:坏死灶较大不易被完全溶解吸收时,表面粘膜的坏死物可被分离,形成组织缺损,深者成溃疡。
L
瘘管:连接两个内脏器官或从器官通向体表的通道样缺损。
槟榔肝:见于肝淤血,肝的切面出现淤血区和脂肪变的红黄相间的条纹,状似槟榔切面。
白色血栓:又称血小板血栓,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内、动脉,灰白色小结节、表面粗糙、质实。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
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败血症:细菌由病灶入血,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点状坏死: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典型R-S细胞:是一种直径15-45um的双核或多核瘤巨细胞,胞质嗜酸性或嗜碱性,核圆。
大红肾:见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双侧肾轻到中度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充血,称为大红肾,有时表面及切面有散在的粟粒大小出血点。
E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对称性肿大,呈分叶状,色灰白灰黄;镜下甲状腺是指广泛破坏萎缩,大量淋巴细胞、不等量中粒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
渗出液: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渗出的液体和细胞的总称。
出血性炎:炎症灶的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含有大量红细胞。
D
窦道: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只开口于皮肤粘膜表面的深在性盲管。
凋亡:生理性细胞死亡。细胞发生致死性代谢、结构功能障碍引起的不可逆性损伤。
毒血症:细菌的毒性产物被吸收入血,临床上出现高热和寒颤等中毒症状。
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I
J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接触抑制:皮肤创伤,缺损不为周围上皮细胞分裂增生迁移,将创面覆盖而相互接触时,或部分切除的肝脏,当肝细胞增生达到原有大小时,细胞停止生长,不致堆积。
变质性炎:以变质变化为主的炎症。
表面化脓:指发生在粘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
瓣膜口狭窄:相邻瓣膜相互粘连、瓣膜增厚,其弹性减弱或丧失,瓣膜环硬化和缩窄。
瓣膜关闭不全: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缩短或瓣膜的破裂和穿孔,亦可因腱索增粗、缩短粘连,使心瓣膜关闭时膜口不能完全关闭,使部分血液返流。
粉刺癌: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一种类型,有癌生长的导管扩张,内含坏死物质,挤压导管时成粉刺状。
G
干酪样坏死:在结核病时,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
梗死:器官或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菌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无中毒症状,但可从血液中查到细菌。
浆液性炎:以血浆液渗出为主的炎症。
浆液性卡他性炎:粘膜处的浆液性炎。
疖: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
间变: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
角化珠:高分化鳞癌癌巢中央出现的层状红染的角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