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七单元社会生活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七单元社会生活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社会生活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迁:
(1)主要变化:
衣:改革开放前凭布票供应,色彩和样式单调,千篇一律的中山装、解放装。

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服饰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改革开放前凭粮票供应,食物匮乏、单调,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未解决温饱。

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还要讲“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改革开放前居住条件较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大杂院。

改革开放后有很大变化,人居面积增加,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改善。

行:改革开放前公交车、自行车是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改革开放后出租车、私家车开始成为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且旅游坐飞机也不稀罕。

用:改革开放前主要的高档消费品是(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录机。

改革开放后,(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在家庭中日益普及。

(2)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的变化:
①从前的“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

②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③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
3、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发展;
●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开了步伐。

(医疗费由统筹基金、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分担)。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2-7)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内容:确定新中国的名称及国家性质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3、确定国旗、代国歌、首都、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准备工作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3、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含义(二)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P43、注:"站起来"指的是中华民族获得独立三、西藏和平解放(标志大陆统一)1、目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2、时间: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P8-14)一、稳定物价(“米棉之战”)1、目的:巩固新生的政权2、特点:运用经济力量二、土地改革1、时间:从1950年6月开始2、开始的标志:《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3、结果:1952年底基本完成(除少数民族地区外)4、意义:P10(注:土地归农民所有)三、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人民志愿军赴朝:1950年10月彭德怀3、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4、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5、意义P13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P15-17)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2、内容:P153、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谈判周恩来2、倡导:中国、印度、缅甸等国3、内容:P164、影响:P16三、亚非万隆会议(注:只有2个洲)1、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周恩来2、“求同存异”方针思考:什么是“求同存异”?P17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P20-25)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1、什么是过渡时期总路线?P20注释①2、内容:P20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内容:重点发展重工业,实行三大改造3、结果:主要工业指标超额完成(注:P21图)三、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土地归国■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P31-36)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及成果1、内容: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确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重要朝代和历史事件:1. 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兴衰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3. 秦朝的统一和大一统制度4. 汉朝的兴起和外交政策5. 三国时期的乱世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6.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7. 五代十国和北宋南宋的政治重塑8. 元朝的建立和蒙古帝国在中国的统治9. 明朝的兴衰和外族入侵10. 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二、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1. 儒家思想和孔子的影响2. 道家思想和老子的主张3. 法家思想和商鞅的改革4. 墨家思想和墨子的教义5. 兵家和孙子兵法的理论与实践6. 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7. 音乐、舞蹈和戏曲的发展历程8. 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9. 科技与发明的进步对古代中国的影响三、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风俗:1. 封建制度及其等级体系2. 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和丝绸之路的开辟3. 儒家思想对社会伦理和教育体系的影响4. 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礼仪文化5. 宗教信仰和庙会传统6. 饮食习俗和服饰文化7. 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的演变8. 华夏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四、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外交:1.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2. 秦朝的征服战争和统一中国3. 汉朝与匈奴的对峙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三国时期的各国争霸和曹操、刘备、孙权的权力斗争5. 隋唐时期的西域远征和对外交术的发展6. 宋辽金时期的北方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冲突7. 元朝的统一战争和对外扩张8. 明朝的北虏防御和海上政策9. 清朝的对外侵略和闭关锁国政策五、近现代的中国历史:1.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太平天国运动和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思想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4. 北洋政府和中国早期的政治冲突5.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6.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7. 抗日战争和中国的抵抗运动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新中国的初期发展9. 文化大革命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0. 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1. 当代中国的崛起与国际地位六、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发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一、古代东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商代的兴起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周朝的建立、封建制度的发展和周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春秋时期的动乱、战国时期的兴起和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二、中国古代的思想变革与学术繁荣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主张:孔子、老子、墨子等2.战国时期的学术成就:诸子百家的兴起及其代表性学派的主张三、秦汉的统一与社会变革1.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及其影响2.西汉的建立、汉武帝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3.东汉末年的动乱及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四、古代东亚的交流与影响1.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对东亚文明的影响2.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交流与文化互动3.中国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韩国、日本、越南等五、唐朝的政治繁荣与文化辉煌1.唐朝的建立、玄宗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唐朝的文化成就:诗词、绘画、文学等3.唐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六、宋朝的政治与经济繁荣1.宋朝的建立、宋太祖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宋朝的政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宋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七、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1.元朝的建立、忽必烈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元朝的政治制度:行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3.元朝的社会变革:蒙元族群融合、土地制度等八、明朝的政治危机与农民起义1.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及其影响2.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宦官专权、内外党争等3.农民起义的兴起与发展:红巾军起义、张献忠起义等九、明清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革1.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农业技术进步等2.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城市发展、民间组织兴起等十、近代与现代的变革与挑战1.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与外患:郑成功抗清、对外贸易限制等2.19世纪的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近代与现代的科技革命与文化变革: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十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革命斗争1.中国共产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二九运动等2.中国革命的历程及其代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工农红军等。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 参战国家和阵营
- 战争过程和战争结果
-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列强衰落和新兴国家崛起
2. 俄国十月革命及苏联的建立
- 俄国沙皇制度的困境
-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过程
-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 苏联的建立及其初期政策
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土地革命时期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和意义
- 党的二大和三大代表大会的重要决策 - 土地革命运动的发展及其政策
- 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红军的建立和长征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 参战国家和阵营
- 战争过程和战争结果
-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意义
- 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美苏两极对立
5.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
- 党的七大和八大代表大会的重要决策 - 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途径
- 井冈山精神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6. 冷战时期和中国外交政策
- 冷战的背景和特点
- 中苏关系的发展与破裂
- 十年动乱期间的外交政策
-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与美国建交
7. 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意义
- 经济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 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实践
- 九五计划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以上是一个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的基本内容,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重点和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明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1.明清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网罗天下的官营企业•工业生产的开始和发展2.社会习俗与风俗的变化•社会礼仪方面的变化•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变化及文化传承3.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家学术重要性的提升•妇女思想文化的变化•艺术与文学方面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开局与变革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政治与历史背景•对内改革的尝试•外来势力的威胁和挑战2.鸦片战争与中外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发展•中外贸易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改革与新思潮的兴起3.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新设与变化•政权更替与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体系的重建•维新运动与新政实施三、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起义•外强内弱的中华帝国•旧民主与新思潮之间的转换•全国规模的革命起义2.辛亥革命的时代意义•辛亥革命造成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转型的贡献•辛亥革命对振兴民族的影响3.新中国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社会变革•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角色•苏联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中国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近代中日战争的成因•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战争进程中的水土不服和民族感情2.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英雄•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胶着状态•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价值•中国抗战英雄的特点与成就3.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抗战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历史意义•从国际影响到东亚地位的提升•抗日战争对中国未来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打下基础五、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1.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和平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和平进程的演变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历史进程•党的由来、宗旨和基本举措•革命后期,新民主主义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重大决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绿色科技的推进结束语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已经结束。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备考资料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新中国,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时间:1949.9.21-9.302.地点:北平3.内容:“八个一”一个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是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

注意:起宪法作用,但不是宪法)一个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一个主席——毛泽东一个首都——北京(北平改为北京)一个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未改,目的:勿忘历史,居安思危)一个国旗——五星红旗一个纪年法——公元纪年一个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解读:“三年以来”指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指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1840-1049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1.时间:1949.10.1(“国庆节”)2.地点:北京天安门3.庆典议程:礼炮28响寓意从建党(1921)到建国(1949)年艰苦奋斗的28年。

4.新中国成立意义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③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④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国际意义)5.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注意: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三、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时间——1951年2.重要人物——阿沛·阿旺晋美3.文件——《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了解即可)4.意义——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注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并不是祖国完成统一。

第2课抗美援朝一、抗美援朝的原因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根本原因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梳理素材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梳理素材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梳理素材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一、单元知识结构导图
二、单元重点知识翻转性记忆
表一两次工业革命及时代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内容
巴黎公社的性质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的时间、内容及作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表二
三、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1.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2.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的比较
3.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方式)
(1)革命的方式:如英国、法国等。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法国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民族独立运动:如美国。

美国通过1775年至1781年的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3)改革的方式:如俄国、日本。

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4)王朝战争的方式:如德国。

普鲁士宰相俾斯麦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从而使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2. 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文学:诗词、散文和小说的兴起•绘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发展•建筑:古代宫殿和园林的建造•音乐和舞蹈:古代音乐和舞蹈的流传3. 文化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三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二、欧洲的历史与文化1. 欧洲的原始社会•狩猎采集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农耕社会的兴起:农业革命和定居生活的出现2.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出现•古罗马帝国的兴衰•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艺术和科技成就3.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的兴起与发展•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宗教改革的影响三、非洲与美洲的历史与文化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的兴起•金字塔与石棺制度•埃及的宗教和文化2. 古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特点•彩陶、金器等的制作技艺•宗教和农业的重要性3. 航海时代的开启•哥伦布的航海探险•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拉美地区的殖民化与奴隶制度的建立四、中国古代思想与政治1. 儒家思想与封建社会•儒家的创立与发展•礼乐教化与封建统治•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 秦汉时期的政治改革•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与中央集权•汉武帝的改革与开放政策•秦汉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隆盛•三国鼎立与政治混乱•晋朝的政治改革与文化繁荣•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军阀混战五、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1. 近代中国的开埠与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结果•近代中国的开埠政策•中国面临的外来侵略与国家危机2.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战争年代3. 新中国的建立与改革开放•中共建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与政治制度•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以上提纲仅为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的参考内容,具体知识点和重点内容请根据教材来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三大灾难)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1.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英之间)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2.双方:同盟国(英法俄、美中后来加入)v s 协约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3.性质: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掠夺战争(非正义)4.影响:①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与巨大的灾难。

②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十月革命一战期间),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资本主义国家。

③被压迫民族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5.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凡尔登绞肉机)(转折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主体是欧洲,所以时间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1937年)1.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

(根本原因与一战相同)2.双方: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发动者):苏英法美中等国→反法西斯同盟3.重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2年7月4.结果:意德日相继投降。

(1945.8.15日本投降是二战结束的标志)(注意顺序)5.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6.法西斯罪行:南京大屠杀(日本-中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德国)7.影响:①给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

③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④成立了联合国1945.10.24(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⑤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关系:(1)一站:中国北洋政府(1912-1928北伐结束建立国民政府)加入协约国集团,后中国作为战胜过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2)二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同时,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本文为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以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提纲内容主要以人教版为主,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中古时期的世界•第二章中国古代国家的统一与繁荣•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帝国与民族大融合•第四章近代世界的生产变革与工业革命•第五章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第一章中古时期的世界1.1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基督教的产生罗马帝国的兴衰可分为三个阶段:共和时期、尼禄时期和帝国扩张时期。

而基督教的产生则依托于罗马帝国自身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并迎合了人们内心的需求。

1.2 玄奘西游记玄奘西游记是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国出发,穿越珍珠鸟国、毘尼奥国、龙泉寺、那烂陀寺、罗浮山等几十个孤岛国家,到达印度迦毗罗卫国求取佛经的故事。

1.3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始于先知穆罕默德,而伊斯兰教的创立则与穆罕默德密切相关。

伊斯兰教融合了阿拉伯帝国的宗教、文化和政治体系,成为一个具有宽广影响力的整体。

第二章中国古代国家的统一与繁荣2.1 秦朝的统一与变革秦朝的统一得益于苟裕的立志之人,乘势而上地征服了其他六国。

秦始皇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法规,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多政治力量在长期的斗争中崛起,这其中包括北方的匈奴、鲜卑、氐和南方的百越、南蛮等。

2.3 唐朝的繁荣与走向衰亡唐朝的繁荣得益于唐太宗的卓越管理能力和睿智决策,使之达到了顶峰。

但自安禄山之乱爆发以来,唐朝国力逐渐衰退,经济状况出现了恶化,加之士族之间日益激烈的斗争,使得唐朝逐渐走向衰亡。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帝国与民族大融合3.1 元朝的兴衰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元朝的兴盛得益于蒙古族的统治,其文化和社会制度融合了多方面的因素。

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内容(─见课本P2 (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的作用。

(3)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及其涉及重要事件:1946年--1919年--1840年。

2、开国大典:时间、主要仪式:P3毛泽东宣告:意义: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4、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 )年.人物()解放方式()目的()历史意义:5、(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原因):①②③(2)目的:司令:军队(最可爱的人):(3)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②;③。

④。

(4)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影响):①;②;(5)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著名战役。

①英雄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P9)②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P9。

6、土地改革(年~年底)(1)原因:①;②;(2)土地改革主要地区:(3)1950年颁布《》,规定(4)土地改革的意义:7、建国初期三大运动: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共同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年-年):(1)背景:。

(2)目的:。

(3)基本任务:。

(4)成就:工业①②③④⑤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形成,和也建立了一批工业基地。

(5)意义(影响):。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年月,制定了《》。

内容:,性质:。

第5课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①原因:。

②效果: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4)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年底。

②意义──。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1、中共八大:(1)时间:(2)、内容:P27 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3)意义:。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中的失误:(1)时间:年(2)原因:。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班级姓名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1—2页)理解,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意义(4页理解)。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协议:,意义:。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原因(了解7页),目的:,时间:,军队名称:,司令员:,革命英雄:、、胜利标志:,意义(10页理解)。

三.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原因(12页了解),时间:,文件:,土改的基本目的、总政策、基本内容(13、14页了解),意义(14页理解),巩固新生政权的三项措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一五计划实施的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间:1953到1957年,任务: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一五计划成就突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时间,有关会议:性质:。

三大改造的时间:,途径(24页理解),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正确的决策:中共八大的召开(27页了解),重大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8、29页理解),探索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两大元勋。

六.文化大革命发动原因(33页了解),导火线:,标志:、,经过:一月革命(进入全面夺权阶段),二月抗争(时间、抗争者、性质35页),最大的冤案:,九一三事件标志,四五运动(时间、内容,结果,意义41页),结束标志:,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危害(理解)。

七.伟大的历史转折(重点掌握)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7、48页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开始):时间(),指导思想(),内容(49页重点掌握),意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1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一、 知识点知识点 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通过的文件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法。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2.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3. 西藏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西藏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谈判,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标志着中国大陆获的统一。

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标志着中国大陆获的统一。

4. 1950年,中国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叫中国人民支援军,总司令是彭德怀。

援军,总司令是彭德怀。

5.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中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抢眼,。

抗美援朝中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抢眼, 邱少云被大火吞噬。

火吞噬。

6. 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土地改革的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1950—1952年底。

1950年,中央中央 政府颁布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 一五成就: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一五成就: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汽车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架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阳第一机床厂; 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祥细)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祥细)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2)第一届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新中国的名称:(4)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5)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为政府主席(6)大会确定:国旗为;代国歌为《》;首都为;采用公元纪年。

2、开国大典:(1)时间:年月日(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4、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年。

(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抗美援朝(1950年10月25日~1953年7月)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因为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6、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底)(1)1950年,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2)影响: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1. 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流程•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3.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异域政权与文化交流1. 元朝政权•元朝的建立和统治•元朝政治制度•元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2. 明朝政权•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3. 明朝与外族文化交流•明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明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明朝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1. 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技术改进•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兴起2. 封建政治的演变•封建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封建政治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政治的危机和衰落3. 封建文化的演变•封建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文化的危机和衰落四、近代中国的命运与抗争1. 中华民族的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时间和事件•甲午战争的起因和背景•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2. 独立自主的奋斗•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基本实践•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争和革命3. 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国共内战的发展和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 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特点、产业结构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等)•东南沿海地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2.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文官与武将、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宋朝政治制度的优点与局限性•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行省制度、蒙古贵族的统治、分封制度)•元朝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古代的交通与贸易•古代交通的发展(陆路交通与海上交通)•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与重要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航海技术、商业城市等)•古代交通与贸易的影响4. 文化交流与变迁•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文化对外影响)•古代文化的变迁(科技发展、宗教变迁、思想观念等)•古代文化交流与变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 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政治改革的背景与目的(唐朝的新政、宋朝的新法、元朝的政策)•政治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农民起义、封建制度、社会阶层变化)•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局限性与启示6.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古代科技的发展(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古代科技发展的局限性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启示7. 古代王朝的兴衰周期•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政治腐败、民族侵袭、自然灾害等)•古代王朝兴衰的周期(建立、壮大、衰落、灭亡等)•古代王朝兴衰的启示8. 古代社会的平等观念与封建等级制度•古代社会的平等观念(儒家思想、佛教影响等)•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封建等级的来源与特点)•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与问题9.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联系•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等)•中国文化受到的世界文化影响(外来文化的接受与融合)•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联系的启示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能帮助你进行历史知识的复习。

八年级历史第七单元复习

八年级历史第七单元复习

八年级历史第七单元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1918年交战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况(1)时间:1939~1945年(2)战争的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3)重要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4)性质: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5)结果:意德日法西斯相继投降,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但是战争让6000万人失去生命,交战双方物资总损失50000亿美元。

(6)暴行: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日本法西斯在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联合国的创立时间:1945年10月24日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主要创立国:美、英、苏、中、法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发生在()年()国。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为应付经济危机,()()()成为发动战争的策源地,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新政重点(1)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2)以工代赈:田纳西工程(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良性作用:最终减轻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改善劳动人民状况。

缓和阶级矛盾,缓解经济危机,也是政府对工人权利的支持新政的影响它对消除经济危机起到一定的作用,使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巩固。

新政还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可供借鉴的发展道路。

传统的资本主义得到了改造。

比一比彼得格勒两次武装起义的不同点:1、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A、沙皇专制制度B、封建农奴制度C、君主立宪制度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革命任务是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B、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掌握D、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3、十月革命推翻的政府是A、罗曼诺夫王朝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D、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联合政府被称为西亚病夫的是(),在凯末尔领导下,成立新政府,发表了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提纲第七单元走向现代社会(20世纪上半期)提要:本单元叙述了20世纪上半期世界和中国走向现代工业文明在曲折中前进的历程。

其中,第1-2课属世界史内容,共6件大事,下启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而3-6课是中国史内容,即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到1 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可概括为28件大事和两大变化,下启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和第三课《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需要注意的是,第4课《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以往旧教材没有,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可从生活史角度纵向专题归纳复习。

第1课全球性的震荡(三大大事或三大灾难)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⑴、战争发动者: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⑵、战争目的: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⑶、战争性质:帝国主义战争⑷、灾难:战争长达4年多,参战国30个左右,卷入人口15亿,死伤约三千万人;(例子):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945年)⑴、战争发动者: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⑵、法西斯暴行: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其中死于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犹太人达150万人。

日本法西斯制造灭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本731部队对中国细菌战等。

⑶、灾难:制造长达6年多,参战国60多个,20亿人卷入战争,死亡六千万人。

⑷、联合:1942年1月,美、苏、中等国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⑸、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⑹、胜利:1945年,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先后投降,二战以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⑺、认识:二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阻碍了人类文明发展。

⑻、联合国:1945年10月成立,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⑼、讨论:科学技术与战争的关系。

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⑴、地点与行业:爆发于美国银行(金融业),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⑵、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世界经济衰退;⑶、实质:并不是生产产品真的过剩,主要是消费者没有能力购买产品(见教材);⑷、应对经济危机的两大方式(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第2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四种新道路)提示:人类进入20世纪后,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方面,呈现出多种选择,如: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7.11)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激化了国内矛盾。

2、二月革命:(1917.3)推翻了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列宁回国,指明革命方向(1917.4)4、十月革命(1917.11)⑴、夺取政权:布尔什维克党在首都彼得格勒起义,推翻临时政府,革命胜利;⑵、巩固政权:成立苏维埃政府,颁布《土地法令》,分土地给农民;⑶、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俄国历史发展方向,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影响到中国的革命。

5、苏联成立(1922)二、土耳其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919-1922)1、背景::20世纪初,土耳其落后于西方,沦为半殖民地,被称为“西亚病夫”;一战中,土耳其又加入同盟国作战,战败后成为战胜国瓜分的对象。

(民族危机)2、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1919-1922)领导人凯末尔成立新政府,发表《国民公约》,赶走外国军队,收回失去的领土,国家获得独立和自由。

3、凯末尔资产阶级改革凯末尔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学习西方,破除落后习俗,创造本国新文字,提高民族文化水平,推动工业发展。

4、意义:凯末尔的革命和改革,使土耳其迎来了发展新阶段。

三、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1、原因: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沉重,人们对胡佛总统的措施强烈不满;2、目的:复兴经济,摆脱困境(经济危机);3、方式: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4、措施: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改革;5、主要措施⑴、规定了企业必须遵守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即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周工资12美元;⑵、工人有权利组织起来和雇主集体谈判;⑶、采取以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的方法(以工代赈),解决失业问题;⑷、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养老金、保险金、补助)6、评价:(p98)也可结合旧教材的评价。

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详见后四课)第3课中国民族复兴的新道路(8件大事)一、中华民族的觉醒1、新文化运动(1915)⑴、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⑵、核心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儒家学说,“打倒孔家店”;⑶、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提倡白话文);鲁迅(《狂人日记》);⑷、意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1919年后,新文化运动从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俄国,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

2、五四爱国运动(1919)⑴、导火线: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正当要求(或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⑵、地点:从北京转移到上海;⑶、人物:从学生扩大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⑷、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二、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7)⑴、思想准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

⑵、组织准备:上海、北京等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⑶、领导人: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者、组织者——陈独秀、李大钊(南陈北李);⑷、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上海;确定党的奋斗目标;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⑸、中共二大召开:1922年7月上海;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p104)三、从南昌起义到长征胜利(十年内战)(1927-1936)1、南昌起义(1927.8.1)周恩来、贺龙等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人民军队建军的开端(建军节);2、秋收起义(1927.9 毛泽东)3、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10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革命道路。

4、红军长征胜利(1934-1936)5、遵义会议(1935.1)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5课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12件大事)一、日军的侵略暴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进攻中国东北军,半年内侵占东北三省,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日战军。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7.7)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3、占领大片领土:到1941年底,日军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南昌等大城市。

4、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1937.12)(见教材)5、731部队实行细菌战,实行大“扫荡”和“三光”政策。

二、全民族的抗战1、北平学生举行一二九运动(1935)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19 36)3、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937.8)4、国民党李宗仁组织台儿庄战役(保卫战)(1938年春)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5、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开展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牵制了大量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海外华侨捐款捐物,或直接回国参战。

7、世界各国人民如加拿大人白求恩大夫、美国“飞虎队”到中国参加对日作战。

8、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被日本割战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0、意义(P119)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力量。

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课新中国的诞生(8件大事)1、国民党的独裁专制和共产党的民主选举制度(P120)2、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1945、8—10)3、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1946.6)4、党中央转战陕北(1947)5、三大战役(1948.9-1949.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6、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1949.4),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9)⑴、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⑵、确定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⑶、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⑷、定国都为:北京;⑸、定国旗、国歌、国碑;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新中国诞生;意义(见08年能力要点)第4课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20世纪上半期)(两大方面)一、生活中的变化1、物质生活变化(交通、通讯的变化)⑴、19世纪70年代,轮船、火车等新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⑵、1937年,中国铁路长度达2万多千米;⑶、20世纪前期,中国的轮船运输业已形成了从沿海、内河到远洋的完整体系;⑷、电报、电话、邮政等新通讯工具在中国发展起来;2、精神生活日益丰富⑴、报纸逐渐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⑵、看电影、照相等新的生活方式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思想观念的变化(辛亥革命后)1、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如:平等称呼的变化);3、妇女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并在社会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4、人们开始争取婚姻自由,男女平等;5、科学观念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头脑;6、现代教育制度取代科举考试。

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1.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②参战双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③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④特点:飞机、坦克等大量新式武器首次被应用于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它警示后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把科技用于造福人类上,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上。

⑤性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⑥灾难:战争历时四年,参战国有30个左右,卷入人口达15亿,死亡3000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