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初一数学教学计划-word

合集下载

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2篇

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2篇

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精选2篇(一)课程名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建立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5.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课程内容和安排:第一学期:1. 数的认识与应用- 自然数与整数的认识和运算- 分数与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和运算- 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应用2. 代数式与方程- 代数式的认识和运算- 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和解法- 实际问题中的代数式和方程应用3. 图形与几何-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的变换4. 数据与统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实际问题中的数据与统计应用第二学期:1. 概率与统计- 概率的认识和计算- 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 实际问题中的概率和统计应用2. 函数与方程- 函数的认识和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认识和解法- 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和方程应用3. 空间与立体几何- 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直线、角和三角形的性质- 空间图形的投影和交线4. 数论与证明- 数的因数与倍数的认识- 数的性质与规律的发现- 数学推理和证明方法的学习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2. 结合实际问题和案例,提供具体而有趣的数学应用场景。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4. 定期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巩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评估方法:1.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考察学生对各个章节的综合能力。

3.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的评价,鼓励积极参与和分享。

总结: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学生将建立起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沟通交流,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师生氛围。

2、通过师生交流和讨论,明确数学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方法,明确怎样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3、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每天的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在为自己打基础,学习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而学,每天做事做作业的态度都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发展。

4、通过教材的梳理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说说自己暑假中的见闻。

师:大家在暑假里肯定过得非常愉快,非常充实吧。

你能将自己记忆最深刻的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吗?可以说说自己游玩的事情,可以说自己在假期里的小插曲,也可以说说自己取得的收获。

同学们畅所欲言。

借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设良好的师生氛围。

(二)讲故事,让学生知道态度决定自己的未来。

讲故事《木匠的房子》。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

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

他虽然还留恋那份优厚的报酬,但他该退休了。

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退休了,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

木匠答应了。

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他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

木匠完工了。

雇主来了,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对他说:房子送给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盖房子,他干活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你就是那个木匠。

你每天钉一枚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尽全力。

终于,你吃惊的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

如果可以重来…… 但你无法回头。

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听后,让学生说说想法,明白什么?老师为什么讲这样一个故事?我想让孩子们明白每天的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在为自己打基础,学习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而学,每天做事做作业的态度都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发展。

初一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

初一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

初一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初一第一学期1. 教学目标:- 掌握数学概念和基本运算: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

- 理解代数表达式、方程式和不等式。

- 熟悉几何形状和测量: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和垂直线。

- 掌握数据分析和统计。

-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

2. 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整数与有理数- 整数的表示和比较-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小数和分数的概念- 小数和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分数的化简和比较- 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第二单元:代数表达式和方程式- 代数表达式的简化和展开- 同类项和异类项的合并-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实际问题问题中的代数方程式第三单元:几何和测量- 线段、线和角的定义- 直线、射线和平行线的关系- 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分类-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和垂直线的概念- 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第四单元:数据分析和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图表展示:条形图、折线图和饼状图-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 概率和事件的概念3. 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生活,引入故事和例子来解释数学概念。

- 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练习册和互动工具。

-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际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教学评估:- 小测验和综合测试,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运算的掌握程度。

- 完成实际问题和综合练习,评估学生解决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 定期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数学教案--------------<鸡兔同笼>一、基本情况科目:初一数学课题:文件的下载(第二章第三节)课时:2个课时课型:新知讲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拼凑、方程解答、尝试新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2.过程与方法: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大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拓展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使大家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

三、教学内容:1、开学第一课,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其他学科、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三种解决方法(拼凑法、方程法、抬脚法)解决一系列类似的数学问题。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1、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型思维能力和技巧。

①拼凑发技巧大总结②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依据③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事项难点:1、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型思维能力和技巧。

2、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其他学科、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其实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及日常生活中,有部分的同学会经常阅读大量书籍,了解大量信息知识,所以有不少的同学对计算是不陌生的,只是能真正喜欢数学课,觉得数学课和生活实际、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同学可能不多,而且很多学生数学不好,所以开学第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五、教学策略:1、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

由于目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完成本节的活动任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实行强弱结合的分组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从而得到均衡的发展,这方面的操作技能不再成为今后学习和进步的障碍。

初中生开学第一课数学教案

初中生开学第一课数学教案

初中生开学第一课数学教案第一节:引言开学第一课是每个初中生都期待的时刻,课程安排中数学常常是首要的一节课。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课程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适当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第三节: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当中。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四节: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些课堂教学工具和活动材料,如白板、彩色粉笔、骰子、纸牌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供学生进行解决。

第五节:教学过程1. 复习基础知识:通过课前练习或小测试的形式,让学生回顾和巩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如四则运算、代数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以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如何计算购买一件商品打折后的价格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游戏互动:利用骰子、纸牌等道具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例如,通过掷骰子来计算点数的概率。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面积、体积等。

第六节: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复习、引导思考、分组活动、游戏互动和实践操作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七节: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第八节:教学延伸在课后,学生可以继续进行一些数学相关的活动和实践。

例如,参与数学竞赛、阅读数学相关的书籍等,以进一步深化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

第九节: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初中生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中生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中生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数学》第一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数学的定义和作用2. 数学的基本概念3. 数学的基本运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学?数学有什么作用?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数学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2. 教师讲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如整数、分数、小数等,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意义。

3. 教师介绍数学的基本运算方法,如加减乘除、乘方等,并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练习。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有关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总结与反思环节,引导学生明确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6篇

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6篇

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6篇第1篇示例: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2.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3. 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4.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运算(1)认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等数的概念;(2)掌握四则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了解数的性质,比如奇数、偶数、质数等。

2. 代数与方程(1)学习代数的基本观念,如变量、系数、常数项等;(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3. 几何(1)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如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2)掌握几何变换,如平移、旋转、镜像等;(3)学习几何证明方法,培养证明思维。

三、教学方法1. 理论结合实践: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問題導向教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 手把手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评估:包括课堂练习、小测、作业等,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2. 中期考试:对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学习的积累和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3. 期末考试: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检验,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辅助手段1.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网络资源:运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

初一新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五篇)

初一新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五篇)

初一新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本人执教的七(3)、(4)两个班共____人,根据分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而且学习欠缺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

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学生大多存在学习粗心,作业马虎,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的整体弱点,学习习惯差。

在知识结构上: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目,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另一方面关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活跃性和敏感性。

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等,都应得到强化。

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感兴趣的,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信心不足,因此开学初要给学生树信心;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七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回顾并巩固七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
-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中的整数概念;
- 学生能够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 老师引入整数的概念,以及整数的应用场景。

2. 复基础知识
- 老师通过简单的口头提问,复学生对于数学中的四则运算和数轴概念的理解;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出题,回答问题。

3. 整数的引入
- 老师引入整数的定义和概念;
- 老师通过数轴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整数的正负以及绝对值的概念。

4. 整数的比较
- 老师以多种示例,让学生通过数轴和符号理解整数的大小关系;
-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互相比较整数大小,加深理解。

5. 整数的加法
- 老师介绍整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 老师通过示例演算,让学生理解整数的加法运算。

6. 练与巩固
-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巩固整数的加法运算;
- 老师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7. 总结与反思
-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 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整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规则。

作业布置
- 学生完成课堂练题;
- 学生预下节课的内容。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一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

初一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

初一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教学目标1、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____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探索新知: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抽象: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渗透交集思想)四、拓展:合作解决第4页“动脑筋”1、分组合作:每人先自己读题填空,然后与同组内同学交流。

2、讨论交流,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五、练习:P5练习题。

六、小结:通过体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第5页习题1.1A组、选作B组题。

后记: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初一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二)时间过的飞快,刚刚还在期盼着放寒假,现在寒假就将结束,新的学期就要开始,虽然还没意识到结束假期,但是也必须抖擞精神,做好开学的充分准备。

首先抓紧学校教师集体集合的在这一天半,认真备课,备好开学第一天的课,仔细熟悉教材,和同备课组的老师交流,吸取他们的优秀的教学经验,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正。

安排好教学任务,本学期时间短,教学任务紧,一共5章的内容,____个多月的时间完成,必须认真安排每一节课,做到课课有实效,不浪费一节课,不耽误一分一秒的时间。

由于学校需要这学期我接了三个班的数学课,三个班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压力也挺大的,不单单是每周的至少____节课,更重要的是得出效率,不但需要把课上好,成绩也必须有保证,所以无形中压力就更大了。

初一新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三篇)

初一新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三篇)

初一新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这学期我承担七(1)(2)两班的数学教学,这些学生整体基础参差不齐,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

在小学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不多。

对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稍差。

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材分析:1、第1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

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2、第2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

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

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3、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

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

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七年级首学期数学教程规划

七年级首学期数学教程规划

七年级首学期数学教程规划本教程规划旨在为七年级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数学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掌握首学期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本教程将遵循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七年级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4.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与运算- 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与运算- 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 实数的概念与运算2.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的性质与识别- 立体图形的性质与识别3.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不等式的解法4. 函数概念-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与性质5. 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数学概念和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应用来巩固所学知识。

4.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5. 定期进行测验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3-4课时,共计20周。

2. 每节课时长度为40分钟。

3. 课程内容包括:数的概念与运算(6周)、几何图形(6周)、方程与不等式(4周)、函数概念(2周)、统计与概率(2周)。

4. 每周安排一次课堂练习,一次课后作业。

5. 每两周进行一次小测验,每月进行一次月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测验成绩:定期进行小测验,统计学生的成绩,分析学生的学习进步。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计划_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计划_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初一上册数学教学计划_初一数学教学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初中数学上学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与图形的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原理与运算法则。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思维、表达的能力,以及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初中数学(上册)》第1, 2, 3, 4, 5, 6, 7,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3, 24, 25, 26, 27, 28, 29,30, 31, 32,33,36, 38, 40, 41, 44, 48 单元内容。

二、教学策略1. 培养学生的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 强调基础知识。

初一数学是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因此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打好扎实的数学基础。

3. 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巩固与复习。

通过不断的巩固与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整体复习:在开始新学期之前,先进行上学期的整体复习,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巩固。

2. 知识导入:在引入新的知识点时,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

3. 练习与讲解:在教师讲解完毕后,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以巩固知识,然后对练习进行讲解,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 错误纠正:对学生练习中的常见错误进行剖析和提醒,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避免形成错误的习惯。

5. 拓展与应用:在基础知识掌握之后,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和情景,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初一上期的数学教学计划(五篇)

初一上期的数学教学计划(五篇)

初一上期的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

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极少。

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

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

陶行知说:就是培养习惯。

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

初一数学上教学计划5篇

初一数学上教学计划5篇

初一数学上教学计划5篇初一数学上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以“促进课堂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工作中心,力争让每个同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仔细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理念,课堂上以同学为主体,大胆开创课堂教育教学方法,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二、工作目标:通过本期教学,使同学形成肯定的数学素养,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育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控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及格人数较少。

形成良好学风。

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使同学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进展。

(一)多方面学习,树立新理念开学初就要仔细通读数学新课程标准,潜心讨论,反复揣摩。

以《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依据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肯定要仔细领悟《标准》编导意图,去指导教学实践,以便采用敏捷、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真正面对全体同学,促进同学全面、持续、和谐的进展。

(二)掌控同学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同学由学校进入中学,在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同学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同学的诸多技能。

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量不足。

鉴于这些心理特征,老师需要非常重视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同学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方法让同学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径直爱好。

同时在言行上,老师要切忌损害同学的自尊心。

如初一同学普遍保留学校阶段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面对孩子们这种学习热忱,老师应当表示赞颂,予以确定,同时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有轮番发言的机会。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1)在老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驭教材,仔细备课,仔细备同学,仔细备教法。

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细心设计。

给同学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知识的达标程度老师更要掌控,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关于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三篇

关于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三篇

关于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三篇初一数学教学计划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页,2.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是从实际需要产生的。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及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学习负数的必要性,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

教学工具和方法: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你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中国地形图上的温度阅读。

(可让学生模拟预报)请大家来当小小气象员,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5oC,10oC,零下10oC,零下30oC。

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

2.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测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二、讲授新课:1.相反意义的量: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例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例2: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

例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例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例5:买进100辆自行车和买出20辆自行车。

①试着让学生考虑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具有相反意义。

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都具有相反意义)②你能举出几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2.正数和负数:①能用我们已经学的来很好的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例如,零上5℃用5来表示,零下5℃呢?也用5来表示,行吗?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

教学设计_开学第一课__七年级数学入学衔接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_开学第一课__七年级数学入学衔接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入学衔接课教学设计——开学第一课开学初,央视“开学第一课”给了我灵感。

七年级新生入学,这个最初的导引,是否也应该有精心的设计和系统全盘的引领呢?如何在第一节课将三年数学学习最核心的,最本质的内容呈现,最重要的方法演绎呢?于是有了本节引入课的尝试。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

小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初中开始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

因此在初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析、流、归纳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

再加上学习环境的变迁,学习方式的差异,大多数学生进入初中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摸索和适应阶段。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师生相处,教学开展的最初一段时间至关重要。

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上好七年级数学入学衔接课呢?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要重视数学情境及心境的创设,便于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让学生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成功的喜悦,进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第三,要有全局观,对三年的数学学习要有统领和概括的总体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

”托尔斯泰说:对教师来说,最可怕的是“墨守成规,思想懒惰。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为教师自己创设的真实情境,对学生最具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同时,会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路。

新教材是载体,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

如何传递教师可以有所作为,教师应该对课程和教学进行重新整合,可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

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新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掌握初一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数的基本概念和初等数学符号。

2.整数的概念和运算。

3.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4.小数的概念和运算。

5.图形的基本认识和作图。

6.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例如数的实际大小比较、图形的实际测量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第二步:教学1.讲解数的基本概念和初等数学符号,例如整数、分数和小数。

2.讲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等。

3.讲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通分、相加、相减等。

4.讲解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小数的读法、转换、四则运算等。

5.讲解图形的基本认识和作图方法,例如直线、曲线、三角形、四边形等。

6.讲解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整式的加减乘除等。

第三步: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数的实际大小比较,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图形的实际测量和作图,让他们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步:总结复习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检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小测、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3.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15篇)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15篇)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15篇)初一数学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

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有《整式的乘除》、《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和《七巧板》的综合与与实践。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整式的乘除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重点是探索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理解整式的乘除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

难点是灵活运用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平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让学生通过探索和简单的推理熟悉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并确信它们成立,成为这册教材“公理化”的经验背景。

在这章的最后设置了“用尺规作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

平行线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是__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

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

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学第一课: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减小差距。

努力作好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下文将准备了初一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全期共有六章。

新授课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多项式的运算、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怎样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准确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通过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学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第四章多项式的运算
本章主要要求了解多项式的的有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多项式的加、减、乘运算,以及乘法公式。

注重联系实际,为将来学函数奠定基础让课堂内容生动、趣味化,从学生熟悉的背景引出概念。

重点:对于每个概念的正确理解,以及各项法则的正确、灵活的应用。

难点:探索各项法则的形成原因。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
本章主要体会对称之美,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

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
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重点: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难点: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几何规律。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本章紧扣数据,抓住概念本质,紧密联系实际对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进行阐述。

注重了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形成结论的教学方法。

重点: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意义、计算及与普通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理解极差、方差的有关概念与意义;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数据的分析。

难点:能联系实际问题,利用数字特征分析数据组的统计特性,并对不同数据组的性质进行比较。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

通过上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更有像陈琦、严细毛、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

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水平稍高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

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生高于10%,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信,有自暴自弃之嫌。

三、目标任务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

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四. 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3)自主作业习惯; (4)课后复习习惯。

8、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対基础知识技能推迟判断,让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五. 教学进度
第一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二~三周: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四~八周: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
第九~十周:多项式的运算
第十一~十四周:轴对称图形
第十五~十六周: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第十七~十八周:期末复习与考试
这篇初一数学教学计划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