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真题

合集下载

高二年级开校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开校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3年春学期高二年级开校考试试卷

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齐国孟尝君使用的冯谖,赵国平原君启用的毛遂,鲁庄公委以重用的曹刿,楚庄王委以重任的孙叔敖等等,都出身低微,或为农民、或为舍人、或为牧人,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推行军功爵制B.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C.等级观念消亡D.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2.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

A.皇帝的秘书机构B.地方的自治机构

C.中央的派出机构D.朝廷的朝贡藩属

4.古代雅典没有税收制度,但富人要为城邦的公共事务捐献自己的财产。这些捐献包括战争税、歌队捐助和战舰捐助。在公元前5世纪,公益捐助是自愿的,之后公益捐助逐渐变成强制性的。几乎所有的政治领袖都承担过其中的至少一项捐助。这表明古代雅典()

A.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激化B.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均的矛盾

C.贯彻了“绝对平等”的理念D.贵族政治地位得到了较大提升

5.罗马法的民事诉讼程序经历了法律诉讼和程式诉讼两个时期,法律诉讼的整个诉讼过程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方式,哪怕只犯有很细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败诉;而在程式诉讼中,裁判官可以采用某些简易方式解决或者处理争议,简化诉讼程序,使当事人不必担心因为违背严格的形式主义而招致败诉。程式诉讼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罗马法()A.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B.审判程序不严谨

高二的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的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的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 商朝因为水患而迁都多次

C. 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

D. 所有的皇帝都是制的

2. 关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

B. 唐朝出现了曲辕犁

C. 明朝时期出现了高产作物如玉米、甘薯

D. 所有朝代的土地制度都是井田制

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关于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戊戌变法是一次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

B. 戊戌变法最终取得了成功

C. 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康有为和梁启超

D. 戊戌变法后,清朝政府彻底改革了科举制度

5. 关于中国现代史,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

C. 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8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6. 请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7. 请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8. 请简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问题: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1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广东省顶级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顶级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

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B.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C.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D.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2.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据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制度

A.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B.强化了贵族阶层的权力

C.确立了君主的世袭特权

D.开启了万里长城的修建

3.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北方统一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

4.下表为唐代中印制糖业交流概况(部分)及出处。据此可知,当时

A.中国制糖技术源于印度

B.中国曾向印度学习制糖技术

C.印度吃饭时普遍用沙糖

D.扬州甘蔗种植技术较为先进

5.北宋建立后,武将中只有狄青当过枢密副使,这已是武将能做的最高官职了。像唐朝那样出将人相的事,在宋朝是不可想象的。这主要是因为北宋

A.推行崇文抑武政策

B.统治秩序非常稳定

C.科举取士名额增多

D.士人关心国家政事

6.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

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人提高了粮食产量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晚清时,我国海防从“该夷傥有近岸相逼之事,即著并力击退,不可入洋究追,误中诡计……”到“若各能制造大号战船,多安炮位,度其力量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此变化说明了( )

A.清朝主动回应对外敌入侵

B.海禁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C.中国近代海权意识的萌发

D.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2、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而协定关税,新的关税比旧有的自主关税还要高一点,最不应该的是开放五口通商。这说明“当时的人”( )

A.认清国家发展的短板

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坚守闭关锁国的政策

D.突破了固有的华夷观念

3、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

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

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

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4、1881年夏,大清驻美副公使容闳给留美幼童带去了出洋局停办、尽撤回国的坏消息。有人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命令下达,对幼童言乃一忧伤之日,大多数再过一两年即可毕业,中途荒废学业,令人悲愤异常”。这反映出( )

A.中国国内政局动荡

B.清廷保守势力强大

山西省2018--19年高二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

山西省2018--19年高二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

山西省2018--19年高二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西周时期采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和礼乐制度, B符合题意;④中央集权制度兴起于战国,秦朝时确立,故可排除④。综上,正确答案选B。

2.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政府组成人员全部来自少数民族D.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度。从题干的内容可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这说明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就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付诸实践。分析选项,A 项不合史实;B项表述错误,民族自治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项表述不准确;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3.读下图。对该竹简制作年代的推论相对合理的是

A.汉代制作,因为竹简出土于汉墓

B.春秋时期制作,因为竹简内容是《论语》

C.肯定不是汉代制作,因为书写材料是竹简

D.肯定不是春秋时期制作,因为字体是隶书

答案:D

答案解析:竹简出现于战国,隶书出现于汉代,《论语》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所以A、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哈师大附中高二学年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

1.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被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三省体制受到削弱B.所封官吏不能履职

C.皇权受到一定约束D.官吏任命全凭君意

3.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4.明清之前的中国小说刊行时很少配有插图,一般以文字为主。但明清时期这种现象发生改变,很多小说中的木刻版画插图数量竟达数百张,如《官板大字西游记》插图近200张,《三宝太监西洋记》有200余幅,《忠义水浒志评传》配插图1200余幅。这种变化

A.意在满足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B.体现出明清绘画技术的发展

C.迎合小说传播途径多样化特点D.极大地提高了民众审美水平

5.明清时期,江苏南汇、川沙两县盛产棉花,所产粮食仅够当地居民吃两个月,无锡县“乡民食于田者,惟冬三月”,其余各月均是“抱布贸米以食”。以上现象反映当时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检测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如表所示为西周时期的部分政治制度。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时期

A.宗法制有利于强化宗族权威B.国家管理蕴含原始民主色彩

C.分封制强化了国家治理能力D.礼乐制有效维系宗法分封制

2.中国古代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这体现了

A.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B.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C.地方经济发展程度提高D.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3.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任命独立检察官纠察官员腐败,以此排除政治干扰和避免行政部门的自我调查。但这一制度被称作“第四权”而遭到诟病,最终在1999年被国会停用。这一制度说明美国

A.司法独立原则遭受挑战B.惩治腐败情况不甚理想

C.分权制衡传统动态发展D.国会权力迎来新的增强

4.1898年,梁启超上书废除八股,督察院和总理衙门拒绝代奏;1900年,大清会试武举科目依旧为“弓刀石”、“马步箭”。这些史实表明当时

A.改革进程步履维艰B.政府部门懒政惰政

C.新旧思想不可调和D.变法措施操之过急

5.如表所示是唐朝中期对御史工作流程的两项规定,这两项规定在中晚唐大多数时期得到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卷)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卷)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走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西周分封制下,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天子不仅有着授民授疆土以及论功赏赐诸侯的职分,而且还利用“互惠原则”以“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来换取诸侯们的绝对忠诚,从而更好地完成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这反映了西周()

A. 宗法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B. 国家治理的集权特色凸显

C. 利用利益分配来维系王室统治

D. 政治统治基础的不断扩大

2. 在西方代议制下,国家权力不再属于个人,而是由公民选出的代表组成的权力机构来掌握。国家的法律不再是个人的意志,而是由代表公众意志的立法机构来制定。这反映出西方代议制

A. 较好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 将政党政治引进了政治生活

C. 强调公民在地位和权力上的平等

D. 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3. 194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边区民意机关和政府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权工作中,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把持包办。这一举措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年高二上半期入学检测历史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年高二上半期入学检测历史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

《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

B.推行推恩令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最终威胁了中央集权,C选项符合题意;察举制属于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项排除;推恩令是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B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西汉初年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排除。

选择题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如何挑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在国民

政府得到基本贯彻,直到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卢沟桥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陷落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局部抗争时期,蒋介石主要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直至七七卢沟桥事变,国民统治受到威胁后,逐渐改变消极抵抗政策,故B选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时期,蒋介石主要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故A选项错误;淞沪会战和南京陷落时期,蒋介石已经改变以往消极抵抗的政策,采取积极抵抗的政策,故C、D选项错误。

选择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外反动势力破坏

B.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

C. 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

D.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答案】C

【解析】

政治根源于经济。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

基础薄弱,这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故排除D,C 符合题意;中外反动势力破坏是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客观原因,A不符合题意;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

高二上册历史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册历史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册历史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册历史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的历史考试是学过的历史知识的大检阅,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要重视。复习的时候结合试题来巩固知识,会让我们的考试变得更加简单。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第I卷(共60分)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韩非曾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 )

A.推行分封制巩固国家

B.由圣贤管理国家事务

C.建立平衡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联邦制

D.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

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5.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

2021-2022学年新高二历史开学考试试卷02(Word版含答案解析统编版)

2021-2022学年新高二历史开学考试试卷02(Word版含答案解析统编版)

2021-2022学年新高二开学考试试题(统编版)

历史卷02

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封君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

A.严格的等级制B.层级相对独立

C.本质上是契约关系D.相对自由与平等

2.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呈现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B.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

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

3.古代雅典在民主政治的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多有权势家族的渗透,甚至父子兄弟一起供职其中。十将军委员会的一些成员沦为僭主的情况也屡屡发生。这表明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A.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B.保留了大量的旧习俗

C.缺乏严格的法制规范D.日益演变为贵族政治

4.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5.《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若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他处死,或卖至第伯河以外的任何地方。这说明在古罗马

A.注重规范社会公共秩序B.关注对私人利益的保护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创新班,含解析)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创新班,含解析)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创新班,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择

1.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C.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材料“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的人生追求;材料“重视天人关系”“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因此两人不同天人观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故C项正确,BD项错误;两人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故A 项错误。

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

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的,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C中“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思想和朱熹思想比较

点睛: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北宋时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

河南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河南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中学上期开学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礼者,国之防范,人道之纪纲,朝廷所当先务,不可一日无也”。洪武三十年九月,颁布木铎之制,以木铎宣传教化,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这主要说明

A.国家重视道德品行的教化B.儒学核心是纲常伦理

C.宗法制度的不断延伸扩展D.基层治安形势很严峻

2.许倬云认为:“帝国时代得以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该论断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融合B.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相结合

C.神权政治和世俗政治相结合D.“家天下”和“公天下”共存

3.

从上表记述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方孝孺因拒绝草诏被杀B.朱棣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C.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D.方孝孺坚持正统的皇位继承原则

4.“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B.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C.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D.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5.元朝设立行省制、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等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改革了选官制度

C.加强了思想统一

D.加强了中央集权

6.1941年11月,担任陕西米脂县边区参议员的开明士绅李鼎铭与其他10名参议员,联名提出精兵简政议案。随即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精兵简政运动,将党政军脱产人员控制在了全区人口的3%以下,机关人员精简1/3(约0.35万人)。这反映出当时边区()

河南省2018--19年高二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

河南省2018--19年高二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

河南省2018--19年高二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千秋耻,终当雪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校歌写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千秋耻,终当雪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中的“寇”当然就是日寇的意思,所以这首校歌写于D.抗日战争时期。

2.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

①均田制 ②迁都洛阳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农民由于失去土地而被迫迁移成为流民严重社会问题,为了改变此种现状北魏政权经济上实行均田制,确保了农民有地可耕,政治上整顿吏治以利于社会的安定,因此选B。

3.某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该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答案:D

答案解析:“吾心自有光明月”,这体现了作者主张世间万物都是“我”的主观产物,结合所学可知这最有可能是心学家王阳明的主张。故选D。A项强调仁和礼,并未强调精神的力量;B项主要是创立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主张格物致知,因此

2023年高二9月开学历史试卷(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

2023年高二9月开学历史试卷(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

选择题

据清代学者俞正燮考证:“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上士、中士、下士、府、史、胥、徒,取诸乡贤与能,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血缘世袭是任官唯一途径

C.宗法分封已经瓦解

D.基层官僚制度已开始建立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中“上士、中士、下士、府、史、胥、徒,取诸乡贤与能”信息可知,这说明这一时期大夫以下官员通过上古时代选贤举能的方式产生,基层官僚制度已开始建立,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国早期最高执政集团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大夫以下官员通过上古时代选贤举能的方式产生,血缘世袭不是任官的唯一途径;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此时大夫以上皆世族,宗法分封尚未瓦解。故正确答案为D 选项。

选择题

据记载,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这一现象

A.加快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形成

B.淡化了农村的宗法宗族观念

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促进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为了消弭农民的反抗,豪强地主有意识地利用宗亲关系,分化农民,强化了对庄园内农民的控制。东汉豪强地主利用庄园不仅控制地方经济、军事,还控制地方政权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土地租佃关系涉及的是土地经营方式,与材料信息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现象有利于强化豪强田庄内部人口的宗法宗族观念,而不是淡化了观念;D选项错误,地主土地私有制涉及的是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剩余的食物不断增多,使新的祭司集团的出现成为可能……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 据此可知()

A.私有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基础

B.文字的出现成为文明产生的唯一标志

C.农耕发展为人类文明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

D.祭司对神灵真诚的崇拜出现文明

2.从下面两幅图中能够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A.地理环境对西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的不同影响

B.地理环境是影响文明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C.古代埃及临红海,因此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

D.西亚文明和埃及文明与其他文明没有任何交流

3.中世纪的基督教在欧洲地位举足轻重,基督教会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但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基督教在西欧民族主权国家建立之后与世俗政治相结合。这种变化()

A.大大降低宗教在西欧社会中的影响 B.增强民族主权国家的政治权威

C. 很大程度削弱人们的宗教信仰 D.促进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

4.15、16 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转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亚欧大陆

农耕世界的内部,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资本主义又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材料旨在说明()

A.资本主义发展使人类进入大变革时代

B.西欧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C.欧洲的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D.欧美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 . 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 .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 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 . 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2. 1853年,马克思在听到太平军胜利进军的消息后,十分高兴,他期望中国不久会出现“REPUBLIQUE CHINOISE”,实现“LIBERTE,EGALITE,FRATERNIT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定都天京证明了马克思期望的准确

B .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马克思的期望

C . 《资政新篇》实现了马克思的期望

D . 期望超越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可以追溯于旧秩序下贵族为主的社会结构??旧制度统治的半封建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的,这种为法律所认可的社会不平等使法国的阶级矛盾处于紧张状态。”材料表明法国大革命()

A . 以贵族为革命的唯一对象

B . 追求社会平等的实现

C . 缺乏革命所需的经济基础

D . 破坏了近代法治精神

4. 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材料中所说的“收效”最主要体现在()

A . 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B . 使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C . 奠定了英国

建立君主立宪的基础D . 英国的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下来

5.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由此可见()

A . 国民党开始以游击战作为对日作战的主要方式

B . 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引起了国民党的重视

C . 游击战适应了当时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D . 国共两党已经对如何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策略达成了共识

6. 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A . 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 . 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 . 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7. 英国海军司令伯麦说:林公(则徐)自是中国好总督,有血性,有才气,但不悉外国情形尔,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

通商。伯麦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A . 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

B . 清朝政府坚持闭关锁国

C . 林则徐断绝与英商贸易

D . 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

8.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发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 .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9. 八七会议决议中指出:“工人阶级应时刻的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主要表明八七会议()

A . 继续在执行“城市中心道路”

B . 明确开展土地革命为总方针

C . 仍然犯了右倾主义思想错误

D . 将革命的矛头指向国民党

10. 雍正年间,为筹划西北军事,特设军机房,后更名为军机处。嘉庆十年,有大臣上折称“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这表明清代军机处()

A . 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

B . 已成为综合性的政务机构

C . 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

D . 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

11. 下表是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六抗战歌曲”的网络投票结果(节选)。由此可知,入选歌曲()

曲目

创作年代

《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

《黄河大合唱》

1939年

《大刀进行曲》

1937年

《游击队歌》

1937年

《毕业歌》

1943年

A . 都创作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

B . 表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精神

C . 增强

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必胜信心D . 鼓舞了所有中国居民的抗日热情

12. 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他不承认共和则已,即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

A . 革命派在政治上还不成熟

B . 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

C . 幻想帝国主义制衡袁世凯

D . 革命派缺乏足够的实力

13. 有学者认为,废除了中书省,朝廷大权均集中于皇帝,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这种胜利意味着()

A . 丞相完全成为皇帝的附属品

B . 皇帝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

C . 皇帝取得了直接对六部的发令权

D . 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14. 针对联邦法院在1935~1936年间判决《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令违宪,罗斯福总统提出了司法改革法案。虽然改革法案最终夭折,但却迫使最高法院转变了态度,随后几年罗斯福新任命了5位最高法官。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 . 制衡机制的失灵

B . 新政改革的缓慢

C . 行政权力的膨胀

D . 司法部门的僵化

15. 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出版了《新经济学》一书。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强调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是苏维埃经济中的基本规律,要求尽一切可能吸收国营经济之外的物质资源,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以“超工业化”的高速度发展。这一理论()

A . 是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的发展

B . 与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相似

C . 有利于巩固的工农联盟的建立

D . 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形成

16.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对资本家的赎买由分配利润制度改为定息制度,每年领取5%的定息。在实行定息制度后,企业的生产资料完全由国家统一使用和支配,企业的管理完全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国家计划进行。这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