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1.6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压轴题:由动点引出的几种面积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由动点引出的几种面积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由动点引出的几种面积问题动点题是近年来中考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而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是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

解这类题目要掌握几个基本图形及思路,而后“以静制动”、“转化求解”。

即把动态问题变为静态问题,变为我们所熟知的模型来解。

基本方法:铅锤法!即利用“铅垂高、水平宽”求三角形面积.类型一、一次函数由动点问题引出的面积问题【分析】(1)Rt△AOH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菱形的边长;(2)根据(1)即可求得OC的长,则C的坐标即可求得,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3)根据S△ABC=S△AMB+SBMC求得M到直线BC的距离为h,然后分成P在AM上和在MC上两种情况讨论,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菱形的性质,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求得M到直线BC的距离h是关键.类型二、二次函数由动点问题引出的面积问题【分析】(2)过点P作PE∥y轴交x轴于点E,交直线AC于点F,过点C作CQ∥y轴交x轴于点Q,设点P的坐标为(x,﹣x^2﹣2x+3)(﹣2<x<1),则点E的坐标为(x,0),点F的坐标为(x,﹣x+1),进而可得出PF的值,由点C的坐标可得出点Q 的坐标,进而可得出AQ的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S△APC=﹣1.5x^2﹣1.5x+3,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周长,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找出S△APC=﹣1.5x^2﹣1.5x+3;(3)利用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出点M的位置.类型三、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解由动点问题引出的面积问题【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2)①分别用t表示PE、PQ、EQ,用△PQE∽△QNC表示NC及QN,列出矩形PQNM面积与t的函数关系式问题可解;②由①利用线段中点坐标分别等于两个端点横纵坐标平均分的数量关系,表示点M坐标,分别讨论M、N、Q在抛物线上时的情况,并分别求出t值.【点评】本题是代数几何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三角形相似和矩形的有关性质,解答时应注意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类型四、利用转化思想解决由动点问题引出的面积问题【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答案;(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的长,根据等角的正切值相等,可得HO的长,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BE的解析式,根据解方程组,可得E点坐标;(3)由题意△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PM=PN=1,设M(a,a^2+3a﹣4)则N(a+1,a^2+3a+1)或(a+1,a^2+3a﹣5),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解.【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一次函数、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掌握两个函数的交点问题转化为方程组的解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还要记住一个结论斜边为定值时直角边相等时面积最大.。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例21:201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第22题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交点为A(m﹣4,0)和B(m,0),与直线y=﹣x+p相交于点A和点C(2m﹣4,m﹣6).(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在抛物线上,且以点P和A,C以及另一点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ACQP面积为12,求点P,Q 的坐标;(3)在(2)条件下,若点M是x轴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当△PQM的面积最大时,请求出△PQM的最大面积及点M的坐标.解答:解:(1)∵点A(m﹣4,0)和C(2m﹣4,m﹣6)在直线y=﹣x+p上∴,解得:,∴A(﹣1,0),B(3,0),C(2,﹣3),设抛物线y=ax2+bx+c=a(x﹣3)(x+1),∵C(2,﹣3),代入得:﹣3=a(2﹣3)(2+1),∴a=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答: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解:AC=3,A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x﹣1,∠BAC=45°,∵平行四边形ACQP的面积为12,∴平行四边形ACQP中AC边上的高为=2,过点D作DK⊥AC与PQ所在直线相交于点K,DK=2,∴DN=4,∵ACPQ,PQ所在直线在直线ACD的两侧,可能各有一条,∴PQ的解析式或为y=﹣x+3或y=﹣x﹣5,∴,解得:或,,方程无解,即P1(3,0),P2(﹣2,5),∵ACPQ是平行四边形,A(﹣1,0),C(2,﹣3),∴当P(3,0)时,Q(6,﹣3),当P(﹣2,5)时,Q(1,2),∴满足条件的P,Q点是P1(3,0),Q1(6,﹣3)或P2(﹣2,5),Q2(1,2)答:点P,Q的坐标是P1(3,0),Q1(6,﹣3)或P2(﹣2,5),Q2(1,2).(3)解:设M(t,t2﹣2t﹣3),(﹣1<t<3),过点M作y轴的平行线,交PQ所在直线雨点T,则T(t,﹣t+3),MT=(﹣t+3)﹣(t2﹣2t﹣3)=﹣t2+t+6,过点M作MS⊥PQ所在直线于点S,MS=MT=(﹣t2+t+6)=﹣(t﹣)2+,∴当t=时,M(,﹣),△PQM中PQ边上高的最大值为,答:△PQM 的最大面积是,,点M 的坐标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最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例22:2010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第28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的坐标为(-3,-4),线段OB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后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点B 的对应点为点A .(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出经过A 、O 、B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 ,使BC +OC 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x 轴的上方,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B 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和△PAB 的最大面积.解:(1)A(5,0) ………1分由抛物线经过点O ,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bx ax y +=2…2分⎩⎨⎧=-=+4390525b a b a 解得⎪⎪⎩⎪⎪⎨⎧=-=6561b a …………………………4分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x x y 65612+-=…………………………5分 (2)如图,由(1)得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25=x ,点O 、A 关于直线25=x 对称,连接AB 交直线25=x 于点C ,则点C 使BC+OC 的值最小………………………6分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b kx y +=,得⎩⎨⎧-=+-=+4305b k b k ,解得⎪⎪⎩⎪⎪⎨⎧-==2521b k∴直线的解析式为2521-=x y ………………………8分把25=x 代入2521-=x y ,得45-=y ,∴点C 的坐标为)45,25(-………………9分(3)如图,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B 于点D ,设点P 的横坐标为x ,得)6561,(2x x x P +-, )2521,(-x x D ………………10分∴PAD PBD PAB S S S ∆∆∆+==)(21B A x x PD -∙=))((21B A D p x x y y --=[])3(5)2521()6561(212--⨯⎥⎦⎤⎢⎣⎡--+-x x x =1034322++-x x =332)1(322+--x ∴当1=x 时,PAB S ∆的最大值为332………………12分 把1=x 代入x x y 65612+-=,得32=y ,∴此时点P 的坐标为)32,1(………………13分例23:201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模拟第25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OC 如图放置,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0,3)、(1-,0),将此平行四边形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得到平行四边形'''A B OC 。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80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林广姗所谓的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就是解决一个会移动的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转变所形成的几何面积问题。

在往年真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考命题组特别喜爱动点面积相结合的问题,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大多以函数为背景,充分结合函数、方程、转化及数形结合等思想进行展开,而学生对知识点多且题型复杂的动点问题也是又爱又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哪些方向带着学生不慌不忙延伸拆解每一道题,让学生动脑生趣,不再害怕此类问题。

引言:在中考中,数学要如何和他人拉开距离,保持领先?那么我们就要教会学生破解压轴题,而作我们首要突破的热点压轴题则是动点问题,其中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则是学生们最怕见到的压轴题类型。

如何让学生对动点产生兴趣?高效利用每一道真题,延伸派生,让学生一题多思。

接下来笔者将会对两道中考真题进行思路点拨和延伸,旨在与大家交流研讨。

一、思路建立阶段面积是平面图形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关联着平面图形中的要素边与角,因点的运动而产生的面积问题,是一次函数图象与二次函数图象相结合的形式,经常出现的面积问题有规则图形(如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求解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面积是中考压轴常考的题型,此类题目运算量较大,要根据不同题目的动点问题思考解的可变性和多可能性。

求解动点相关面积问题经常用到下列与面积有关的方法:平面几何的割与补、等积变形、等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与面积相关的动点存在性题目,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和使用较多的解题策略有两种:一是据图形确定存在性,再列出方程,求解并检验方程的根.二是先认为关系存在,然后列出方程,再据方程的反推假设是否成立.而教师对真题进行延展派生时,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延展: (1)在原图中加一或多条辅助线,构成新图形,再求解新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2)改变面积比例求对应点坐标;(3)改变动点活动范围,例如当动点跑出函数外时;(4)求构成特殊图形时特殊点的坐标,例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等。

201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问题(学生)

201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问题(学生)

201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问题(学生)1. (2014上海市14分)如图,在半径为2的扇形AOB中,∠AOB=90°,点C是弧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OD⊥BC,OE⊥AC,垂足分别为D、E.(1)当BC=1时,求线段OD的长;(2)在△DOE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边?如果存在,请指出并求其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BD=x,△DOE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2. (2014福建南平14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连接AD、DE,且∠1=∠B=∠C.(1)由题设条件,请写出三个正确结论:(要求不再添加其他字母和辅助线,找结论过程中添加的字母和辅助线不能出现在结论中,不必证明)答:结论一:;结论二:;结论三:.(2)若∠B=45°,BC=2,当点D在BC上运动时(点D不与B、C重合),①求CE的最大值;②若△ADE是等腰三角形,求此时BD的长.(注意:在第(2)的求解过程中,若有运用(1)中得出的结论,须加以证明)3. (2014甘肃兰州12分)如图,Rt△ABO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O为坐标原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0)、(0,4),抛物线y=23x2+bx+c经过点B,且顶点在直线x=52上.(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若把△ABO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DCE,点A、B、O的对应点分别是D、C、E,当四边形ABCD是菱形时,试判断点C和点D是否在该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连接BD,已知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PBD 的周长最小,求出P点的坐标;(4)在(2)、(3)的条件下,若点M是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点M与点O、B不重合),过点M作∥BD交x轴于点N,连接PM、PN,设OM的长为t,△PMN的面积为S,求S和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和此时M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 (2014广东省9分)如图,抛物线213y=x x 92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AC .(1)求AB 和OC 的长;(2)点E 从点A 出发,沿x 轴向点B 运动(点E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E 作直线l 平行BC ,交AC 于点D .设AE 的长为m ,△ADE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连接CE ,求△CDE 面积的最大值;此时,求出以点E 为圆心,与BC 相切的圆的面积(结果保留π).5. (2014贵州毕节16分)如图,直线l 1经过点A (-1,0),直线l 2经过点B(3,0), l 1、l 2均为与y 轴交于点C(0,,抛物线2y=a x+bx+c(a 0)≠经过A 、B 、C 三点。

中考数学复习之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解题策略

中考数学复习之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解题策略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解题策略一.解题策略解读:面积的存在性问题常见的题型和解题策略有两类:图1 图2 图3 计算面积常用到的策略还有:图4 图5 图6例1.已知抛物线y=mx2+(1-2m)x+1-3m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A、 B.(1) 求m的取值范围;(2) 证明该抛物线一定经过非坐标轴上的一点P,并求出点P的坐标;(3) 当<m≤8时,由(2)求出的点P和点A、 B构成的△ABP的面积是否有最值,若有,求出最值及相应的m的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思路:1. 已知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因式分解的,抛物线过x轴上的定点(-1, 0).2. 第(2)题分两步,先对m赋予两个不同的值,联立求方程组的解,再验证这个点是确定的.3. 第(3)题中△ABP的高为定值,点A为定点,求△ABP的最大面积,其实就是求点B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例2.问题提出(1) 如图1,已知△ABC,请画出△ABC关于直线AC对称的三角形.问题探究(2) 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4, AD=6, AE=4, AF=2.是否在边BC、CD上分别存在点G、 H,使得四边形EFGH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它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问题解决(3) 如图3,有一块矩形板材ABCD, AB=3米, AD=6米,现想从此板材中截出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使∠EFG=90°,米,∠EHG=45°.经研究,只有当点E、 F、 G分别在边AD、 AB、 BC上时,且AF<BF,并满足点H在矩形ABCD内部或边上时,才有可能截出符合要求的部件.试问能否截得符合要求的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若能,求出截得的四边形EFGH 部件的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 图2 图3思路:1. 第(2)题的模型是“打台球”两次碰壁问题,依据光的反射原理.2. 第(3)题需先设AF的长并求解,再验证点H在矩形内部,然后计算面积.例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CDE的顶点C和E分别在y轴的正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OC=8, OE=17.抛物线y=x2-3x+m与y轴交于点A,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B,与CD交于点K.(1) 将矩形OCDE沿AB折叠,点O恰好落在边CD上的点F处.①求点F的坐标;②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 将矩形OCDE沿着经过点E的直线折叠,点O恰好落在边CD上的点G处,连结OG,折痕与OG交于点H,点M是线段EH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H重合),连结MG, MO,过点G作GP⊥OM于点P,交EH于点N,连结ON.点M从点E开始沿线段EH向点H运动,至与点N重合时停止,△MOG和△NOG的面积分别表示为S1和S2,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S1·S2(即S1与S2的积)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直接写出变化的范围;若不变,请直接写出这个值.温馨提示: 考生可以根据题意,在备用图中补充图形,以便作答.图1 备用图思路:1. 第(1)题中点F的位置是由A、 B两点确定的,A、 B两点的坐标都隐含在抛物线的解析式中.2. 第(2)题思路在画示意图过程中,点G是关键点.以E为圆心,EO为半径画弧,交CD于点G.例 4.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n, 0)、 B(m, 0)、 D(0,2n)(m>n>0),作平行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AD的对称图形AB1C1 D.(1) 若m=3,试求四边形CC1B1B面积S的最大值;(2) 若点B1恰好落在y轴上,试求的值.思路:1. 第(1)题先说理再计算,说理四边形CC1B1B是矩形.2. 第(2)题根据AB1=AB列关于m、 n的方程,整理就可以得到m与n的关系.例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3, 0)和点B(2, 3),过点A的直线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于点C,且tan∠CAO=.(1) 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对称轴;(2) 连结AB、 BC,求∠ABC的正切值;(3) 若点D在x轴下方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S△ABC =S△ADC时,求点D的坐标.解析:1. 直觉告诉我们,△ABC是直角三角形.2. 第(3)题的意思可以表达为: B、 D在直线AC的两侧,到直线AC的距离相等.于是我们容易想到,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例6.如图,半圆O的直径AB=10,有一条定长为6的动弦CD在弧AB上滑动(点C、D分别不与点A、 B重合),点E、 F在AB上,EC⊥CD, FD⊥CD.(1) 求证:EO=FO;(2) 连结OC,如果△ECO中有一个内角等于45°,求线段EF的长;(3) 当动弦CD在弧AB上滑动时,设变量CE=x,四边形CDFE的面积为S,周长为l,问:S与l是否分别随着x变化而变化?试用所学过的函数知识直接写出它们的函数解析式及函数定义域,以说明你的结论.思路:1. 用垂径定理和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证明点O是EF的中点.2. 第(2)题的△ECO中,∠ECO是定值,45°的角分两种情况.3. 第(3)题用x表示OE的长,在△ECO中,∠ECO是定值.例7.直线y=2x+m与抛物线y=ax2+ax+b都过点M(1, 0),且a<b.(1) 求抛物线顶点Q的坐标(用含a的式子表示);(2) 试说明抛物线与直线有两个交点;(3) 设抛物线与直线的另一个交点为N.①若-1≤a≤-时,求MN的取值范围;②求△QMN的面积最小值.思路:1. 将M(1, 0)分别代入直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确定m的值,用a表示b.2.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解析式,消去y,得到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判断Δ>0.3. 第(3)题①,分别求a=-1和a=-时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M、 N的坐标,再求MN的长,两个MN的长,就是MN的取值范围的两端值.例8.已知Rt△EFP和矩形ABCD如图1摆放(点P与点B重合),点F、 B(P)、 C 在同一直线上,AB=EF=6cm, BC=FP=8cm, ∠EFP=90°.如图2, △EFP从图1位置出发,沿BC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EP与AB交于点G;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过点Q作QM⊥BD,垂足为H,交AD于点M,连结AF、 PQ.当点Q停止运动时,△EFP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6).解答下列问题:(1) 当t为何值时,PQ∥BD?(2) 设五边形AFPQM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五边形AFPQM ∶S矩形ABCD=9∶8?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点M在线段PG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思路:1. 把线段BP、 PC、 CQ、 DQ的长用t表示出来.再把线段BG、 DM的长用t表示出来.2. 用割补法求五边形AFPQM的面积,等于直角梯形减去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3. 第(3)题用第(2)题的结果,直接解方程就可以了.4. 第(4)题是根据MP2=MG2列方程,需要构造以MP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例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原点O及点A(8, 0)、 C(0, 6)作矩形OABC,连结OB,点D为OB的中点,点E是线段AB上的动点,连结DE,作DF⊥DE,交OA于点F,连结EF.已知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AB上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 如图1,当t=3时,求DF的长;(2) 如图2,当点E在线段AB上移动的过程中,∠DEF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求出tan∠DEF的值;(3) 连结AD,当AD将△DEF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比为1∶2时,求相应的t的值.图1 图2思路;1. 作DM⊥AB于M, DN⊥OA于N,那么△NDF与△MDE的相似比为3∶4.2. 面积比为1∶2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把面积比转化为两个同高三角形底边的比.3. 过点E作OA的平行线,构造“8字型”相似,这样就把底边的比利用起来了.例10.如图1,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 B两点,与y轴交于点C, OB=OC.点D在函数图象上,CD∥x轴,且CD=2,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E是抛物线的顶点.(1) 求b、 c的值;(2) 如图1,连结BE,线段OC上点F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F'恰好在线段BE上,求点F的坐标;(3) 如图2,动点P在线段OB上,过点P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BC交于点M,与抛物线交于点N.试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PQN与△APM的面积相等,且线段NQ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图1 图2思路:1. 由已知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C(0, c),再用c表示B、 D两点的坐标,然后将B、 D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列关于b、 c的方程组.2. 第(2)题: 通过点C、 F分别与点D、 F'关于直线l对称,得到点F'是BE的中点,从而求得点F的坐标.3. 第(3)题: 设点P的横坐标为m,用m表示点M、 N的坐标,进而用m表示线段PM、 PN、 PA的长,根据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求出PN边上的高QH.最后讨论NQ与QH的关系.例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12x+2与x 轴交于点A,与y 轴交于点C.抛物线y=-x 2+bx+c 经过A 、 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B.(1) 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 点D 为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① 连结BC 、 CD.设直线BD 交线段AC 于点E, △CDE 的面积为S 1, △BCE 的面积为S 2,求 12S S 的最大值; ② 过点D 作DF ⊥AC,垂足为F,连结CD.是否存在点D,使得△CDF 中的某个角恰好等于∠BAC 的2倍?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备用图思路: 1. △CDE 与△BCE 是同高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边的比.构造“8字型”,把底边的比转化为竖直线段的比.2. 第(3)题的第一种情况∠DCF=2∠BAC,过点C 作x 轴的平行线,通过内错角相等,再作轴对称的角,很容易找到点D 的位置.3. 第(3)题的第二种情况∠CDF=2∠BAC,先要探求2∠BAC的大小(正切值),如果这一步探究不出来,基本上进行不下去.例12.已知Rt△OAB,∠OAB=90°,∠ABO=30°,斜边OB=4,将Rt△OAB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如题图1,连接BC.(1)填空:∠OBC= ;(2)如图1,连接AC,作OP⊥AC,垂足为P,求OP的长度;(3)如图2,点M,N同时从点O出发,在△OCB边上运动,M沿O→C→B路径匀速运动,N沿O→B→C路径匀速运动,当两点相遇时运动停止,已知点M的运动速度为1.5单位/秒,点N的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x秒,△OMN 的面积为y,求当x为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思路:(1)由旋转的性质可以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得∠OBC的度数;(2)求出△AOC的面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3)分三种情形讨论求解即可解决问题:①当0<x≤83时,M在OC上运动,N在OB上运动,此时过点N作NE⊥OC且交OC于点E,利用面积公式表示出△OMN的面积(y值);②当8 3<x≤4时,M在BC上运动,N在OB上运动.作MH⊥OB于H,利用∠CBO=60°表示出MH,再利用面积公式表示出△OMN的面积(y值);③当4<x≤4.8时,M、N都在BC上运动,作OG⊥BC于G,易求OG,再利用面积公式表示出△OMN的面积(y值),最后分别求出三种情况下面积最大值,从而求出整个运动过程中y的最大值.例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ax bx c=++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0,43-),OA=1,OB=4,直线l过点A,交y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E,且满足tan∠OAD=3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从点B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动点Q从点A出发,沿射线AE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E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A时,点Q也停止运动,设运动为t秒.①在P、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ADC与△PQA相似,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在P、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APQ与△CAQ的面积之和最大?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本题是代数几何综合题,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背景,考查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方程组的解法,几何图形面积的表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类讨论思想,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值问题,综合性强,难度大,解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运算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得富有耐心.(1)利用A、B、C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表示出相关线段的长,①中利用三角函数值探索出∠PAQ=∠ACD,再根据题目中的要求使得△ADC与△PQA相似,进行分类讨论得到对应线段成比例,列出关于t的方程求解即可;②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APQ与△CAQ 的面积之和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将所得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配方确定最值即可得到答案.。

201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之面积、相切、线段和差问题

201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之面积、相切、线段和差问题

1.6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例1、如图1,已知抛物线212y x bx c =++(b 、c 是常数,且c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 ,点A 的坐标为(-1,0).(1)b =______,点B 的横坐标为_______(上述结果均用含c 的代数式表示);(2)连结BC ,过点A 作直线AE //BC ,与抛物线交于点E .点D 是x 轴上一点,坐标为(2,0),当C 、D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点P 是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连结PB 、PC .设△PBC 的面积为S .①求S 的取值范围; ②若△PBC 的面积S 为正整数,则这样的△PBC 共有_____个.图1例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直角三角板,其顶点为A (0, 1)、B (2, 0)、O (0, 0),将此三角板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三角形A ′B ′O .(1)一抛物线经过点A ′、B ′、B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 ,使四边形PB ′A ′B 的面积是△A ′B ′O 面积的4倍?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试指出四边形PB ′A ′B 是哪种形状的四边形?并写出它的两条性质.图1例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12y x =+与抛物线y =ax 2+bx -3交于A 、B两点,点A 在x 轴上,点B 的纵坐标为3.点P 是直线AB 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C ,作PD ⊥AB 于点D .(1)求a 、b 及sin ∠ACP 的值; (2)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 ①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D 的长,并求出线段PD 长的最大值; ②连结PB ,线段PC 把△PDB 分成两个三角形,是否存在适合的m 的值,使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0?若存在,直接写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例4、如图1,直线l 经过点A (1,0),且与双曲线m y x=(x >0)交于点B (2,1).过点(,1)P p p -(p>1)作x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曲线m y x =(x >0)和my x=-(x <0)于M 、N 两点. (1)求m 的值及直线l 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直线y =2上,求证:△PMB ∽△PNA ;(3)是否存在实数p ,使得S △AMN =4S △AMP ?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例5、如图1,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端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12y x b=-+交折线OAB于点E.(1)记△ODE的面积为S,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在线段OA上时,若矩形O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1A1B1C1,试探究四边形O1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图1例6、如图1,在△ABC中,∠C=90°,A C=3,BC=4,CD是斜边AB上的高,点E在斜边AB上,过点E作直线与△ABC的直角边相交于点F,设AE=x,△AEF的面积为y.(1)求线段AD的长;(2)若EF⊥AB,当点E在斜边AB上移动时,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当x取何值时,y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3)若点F在直角边AC上(点F与A、C不重合),点E在斜边AB上移动,试问,是否存在直线EF将△ABC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直线EF,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直线EF,请说明理由.图1 备用图例7、如图1,正方形ABCD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在第一象限.动点P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从点A出发沿A→B→C→D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 以相同速度在x轴上运动,当P点到D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P点在边AB上运动时,点Q的横坐标x(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请写出点Q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运动速度;(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的坐标;(3)在(1)中当t为何值时,△OPQ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P点的坐标.(4)如果点P、Q保持原速度速度不变,当点P沿A→B→C→D匀速运动时,OP与PQ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 图21.7 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例1、如图1,已知⊙O的半径长为3,点A是⊙O上一定点,点P为⊙O上不同于点A 的动点.(1)当1A=时,求AP的长;tan2(2)如果⊙Q过点P、O,且点Q在直线AP上(如图2),设AP=x,QP=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在(2)的条件下,当4A=时(如图3),存在⊙M与⊙O相内切,同时与⊙Qtan3相外切,且OM⊥OQ,试求⊙M的半径的长.图1 图2 图3例2、如图1,A(-5,0),B(-3,0),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CBO=45°,CD//AB,∠CDA=90°.点P从点Q(4,0)出发,沿x轴向左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1)求点C的坐标;(2)当∠BCP=15°时,求t的值;(3)以点P为圆心,PC为半径的⊙P随点P的运动而变化,当⊙P与四边形ABCD的边(或边所在的直线)相切时,求t的值.图1例3、如图1,菱形ABCD的边长为2厘米,∠DAB=60°.点P从A米的速度沿AC向C作匀速运动;与此同时,点Q也从点A出发,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沿射线作匀速运动.当点P到达点C时,P、Q都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P异于A、C时,请说明PQ//BC;(2)以P为圆心、PQ长为半径作圆,请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怎样的值时,⊙P与边BC分别有1个公共点和2个公共点?1.8 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4),点E在OB上,且∠OAE=∠OBA.(1)如图1,求点E的坐标;(2)如图2,将△AEO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AE′O′,连结A′B、BE′.①设AA′=m,其中0<m<2,使用含m的式子表示A′B2+BE′2,并求出使A′B2+BE′2取得最小值时点E′的坐标;②当A′B+BE′取得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图1 图2例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经过A(-2, -4 )、O(0, 0)、B(2, 0)三点.(1)求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2)若点M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求AM+OM的最小值.图1例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直线AC的解析式及B、D两点的坐标;(2)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直线l//AC交抛物线于点Q.试探究:随着点P 的运动,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A、P、Q、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在直线AC上找一点M,使△BD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图1。

(挑战2014)中考数学压轴题精讲特训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含2013试题,含详解)

(挑战2014)中考数学压轴题精讲特训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含2013试题,含详解)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例1 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模拟第24题如图1,已知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A (0, 1)、B (4, 3)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tan ∠ABO 的值;(3)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C ,在对称轴的左侧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线段AB 于点N ,交抛物线于点M ,若四边形MNCB 为平行四边形,求点M 的坐标.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3松江24”,拖动点N 在直线AB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以M 、N 、C 、B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4个,符合MN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左侧的平行四边形MNCB 只有一个.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3松江24”,拖动点N 在直线AB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MN 有4次机会等于3,这说明以M 、N 、C 、B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4个,而符合MN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左侧的平行四边形MNCB 只有一个. 思路点拨1.第(2)题求∠ABO 的正切值,要构造包含锐角∠ABO 的角直角三角形. 2.第(3)题解方程MN =y M -y N =BC ,并且检验x 的值是否在对称轴左侧. 满分解答(1)将A (0, 1)、B (4, 3)分别代入y =-x 2+bx +c ,得1,164 3.c b c =⎧⎨-++=⎩ 解得92b =,c =1.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是2912y x x =-++. (2)在Rt △BOC 中,OC =4,BC =3,所以OB =5. 如图2,过点A 作AH ⊥OB ,垂足为H .在Rt △AOH 中,OA =1,4sin sin 5AOH OBC ∠=∠=,所以4sin 5AH OA AOH =⋅∠=. 图2所以35OH =,225BH OB OH =-=. 在Rt △ABH 中,4222tan 5511AH ABO BH ∠==÷=.(3)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12y x =+.设点M 的坐标为29(,1)2x x x -++,点N 的坐标为1(,1)2x x +,那么2291(1)(1)422MN x x x x x =-++-+=-+.当四边形MNCB 是平行四边形时,MN =BC =3.解方程-x 2+4x =3,得x =1或x =3.因为x =3在对称轴的右侧(如图4),所以符合题意的点M 的坐标为9(1,)2(如图3).图3 图4考点伸展第(3)题如果改为:点M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点,直线MN 平行于y 轴交直线AB 于N ,如果M 、N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M 的坐标.那么求点M 的坐标要考虑两种情况:MN =y M -y N 或MN =y N -y M .由y N -y M =4x -x 2,解方程x 2-4x =3,得2x =5).所以符合题意的点M 有4个:9(1,)2,11(3,)2,(2,(2+.图5例2 2012年福州市中考第21题如图1,在Rt △ABC 中,∠C =90°,AC =6,BC =8,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边AC 向点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 从点C 开始沿边CB 向点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 作PD //BC ,交AB 于点D ,联结PQ .点P 、Q 分别从点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1)直接用含t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QB =_______,PD =_______;(2)是否存在t 的值,使四边形PDBQ 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点Q 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 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 的速度;(3)如图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线段PQ 的中点M 所经过的路径长.图1 图2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福州21”,拖动左图中的点P 运动,可以体验到,PQ 的中点M 的运动路径是一条线段.拖动右图中的点Q 运动,可以体验到,当PQ //AB 时,四边形PDBQ 为菱形.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2福州21”,拖动点Q 向上运动,可以体验到,PQ 的中点M 的运动路径是一条线段.点击动画按钮的左部,Q 的速度变成1.07,可以体验到,当PQ //AB 时,四边形PDBQ 为菱形.点击动画按钮的中部,Q 的速度变成1.思路点拨1.菱形PDBQ 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点P 在∠ABC 的平分线上,PQ //AB .先求出点P 运动的时间t ,再根据PQ //AB ,对应线段成比例求CQ 的长,从而求出点Q 的速度.2.探究点M 的路径,可以先取两个极端值画线段,再验证这条线段是不是点M 的路径. 满分解答(1)QB =8-2t ,PD =43t .(2)如图3,作∠ABC 的平分线交CA 于P ,过点P 作PQ //AB 交BC 于Q ,那么四边形PDBQ 是菱形.过点P 作PE ⊥AB ,垂足为E ,那么BE =BC =8. 在Rt △ABC 中,AC =6,BC =8,所以AB =10. 图3在Rt △APE 中,23cos 5AE A AP t ===,所以103t =.当PQ //AB 时,CQ CP CB CA =,即106386CQ -=.解得329CQ =.所以点Q 的运动速度为3210169315÷=. (3)以C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4,当t =0时,PQ 的中点就是AC 的中点E (3,0). 如图5,当t =4时,PQ 的中点就是PB 的中点F (1,4). 直线EF 的解析式是y =-2x +6.如图6,PQ 的中点M 的坐标可以表示为(62t -,t ).经验证,点M (62t-,t )在直线EF 上.所以PQ 的中点M 的运动路径长就是线段EF 的长,EF=图4 图5 图6考点伸展第(3)题求点M 的运动路径还有一种通用的方法是设二次函数: 当t =2时,PQ 的中点为(2,2).设点M 的运动路径的解析式为y =ax 2+bx +c ,代入E (3,0)、F (1,4)和(2,2),得930,4,42 2.a b c a b c a b c ++=⎧⎪++=⎨⎪++=⎩解得a =0,b =-2,c =6. 所以点M 的运动路径的解析式为y =-2x +6.例3 2012年烟台市中考第26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1, 0)、C(3, 0)、D(3, 4).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bx+c过点C.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点D运动.点P、Q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E作EF⊥AD于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ACG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3)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内(包括边界)存在点H,使以C、Q、E、H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直接写出t的值.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烟台26”,拖动点P在AB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P在AB 的中点时,△ACG的面积最大.观察右图,我们构造了和△CEQ中心对称的△FQE和△ECH′,可以体验到,线段EQ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经过点C和F,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经过点Q 和H′,因此以C、Q、E、H为顶点的菱形有2个.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2烟台26”,拖动点P在AB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P在AB 的中点时,即t=2,△ACG的面积取得最大值1.观察CQ,EQ,EC的值,发现以C、Q、E、H 为顶点的菱形有2个.点击动画按钮的左部和中部,可得菱形的两种准确位置。

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全套)

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全套)
分线上,设这条直线与BC交于点E,与AB交于点F.设AP=2m.作OM⊥BP于M,那
么BM=PM=5-m.在Rt△BEF中,BE=2,∠B=60°,所以BF=4.在Rt△OFM中,
FM=BF-BM=4-(5-m)=m-1,∠OFM=30°,所以OM=
3(m
1).
3
所以OB2=BM2+OM2=(5
m)21(m
由直线AC:y=-2x-6,可得H(x,-2x-6).又因为P(x,2x2+4x-6),所以HP=-2x2-6x.因为△PAH与△PCH有公共底边HP,高的和为A、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3,所以
2
挑战中考系列(数学)
S=S△APC=S△APH+S△CPH=3
(-2x2-6x)=3(x
3
)2
27.
2
2
4
例2
P看上去象是AB的中点,其实离得很近而已.
思路点拨1.第(2)题先确定△PCB是直角三角形,再验证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2.第(3)题理解△PCB的外接圆的圆心
O很关键,圆心O在确定的BC的垂直平分
线上,同时又在不确定的
BP的垂直平分线上.而BP与AP是相关的,这样就可以以
AP为
自变量,求S的函数关系式.图文解析
问题1,为什么设
AP=2m呢?这是因为线段A以减少一些分数运算.这不影响求
S的最小值.
问题2,如果圆心O在线段EF的延长线上,S关于m的解析式是什么?
如图6,圆心O在线段EF的延长线上时,不同的是
FM=BM-BF=(5-m)-4=1-m.
x的值;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3)设△ADP与△PCB的外接圆的面积分别为
S1、S2,若S=S1+

(决胜预测题)-2014中考数学压轴题全揭秘资料专题27 动态几何之单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

(决胜预测题)-2014中考数学压轴题全揭秘资料专题27 动态几何之单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

数学因运动而充满活力,数学因变化而精彩纷呈。

动态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运动的观点探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随之产生的动态几何试题就是研究在几何图形的运动中,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性的试题,就其运动对象而言,有点动、线动、面动三大类,就其运动形式而言,有轴对称(翻折)、平移、旋转(中心对称、滚动)等,就问题类型而言,有函数关系和图象问题、面积问题、最值问题、和差问题、定值问题和存在性问题等。

解这类题目要“以静制动”,即把动态问题,变为静态问题来解,而静态问题又是动态问题的特殊情况。

以动态几何问题为基架而精心设计的考题,可谓璀璨夺目、精彩四射。

动态几何形成的面积问题是动态几何中的基本类型,包括单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双(多)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线动形成的面积问题,面动形成的面积问题。

本专题原创编写单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模拟题。

在中考压轴题中,单动点形成的面积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准确地进行分类。

原创模拟预测题1.如图,梯形ABCD中,AB∥DC,DE⊥AB, CF⊥AB,且AE = EF = FB = 5,DE = 1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到点B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y = S△APF,则y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 。

此时160y AF PM t213=⋅=。

原创模拟预测题2.如图,点P是以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半圆上的动点,AB=2,设弦AP的长为x,△APO的面积为y,则当y=34时,x的取值是【】A. 1B. 14C. 1或3D. 3若点P 在点O 的右边,则由PH 3sin BOP OP 2∠==得0BOP 60∠=, ∴0PAB 30∠=。

∴x=AP=2PH=3。

综上所述,当y=34时,x 的取值是1或3。

故选C 。

原创模拟预测题3. 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A= 30,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D 的路线向点D 运动。

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5-6

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5-6

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1、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a+1)x与直线y=kx的一个公共点为A(4,8).(1)求此抛物线和直线的解析式;(2)若点P在线段OA上,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1)中抛物线于点Q,求线段PQ 长度的最大值;(3)记(1)中抛物线的顶点为M,点N在此抛物线上,若四边形AOMN恰好是梯形,求点N的坐标及梯形AOMN的面积.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2,0)、C(0,12)两点,且对称轴为直线x=4,设顶点为点P,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的坐标;(2)如图1,在直线y=2x上是否存在点D,使四边形OPBD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M是线段OP上的一个动点(O、P两点除外),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P向点O运动,过点M作直线MN//x轴,交PB于点N.将△PMN沿直线MN对折,得到△P1MN.在动点M的运动过程中,设△P1MN与梯形OMNB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秒,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2114x +,点C 的坐标为(–4,0),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B 在抛物线上,AB 与y 轴交于点M ,已知点Q (x ,y )在抛物线上,点P (t ,0)在x 轴上.(1)写出点M 的坐标;(2)当四边形CMQP 是以MQ ,PC 为腰的梯形时.①求t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②当梯形CMQP 的两底的长度之比为1∶2时,求t 的值.图14、已知,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1所示,点A 的坐标为(4,0),点C 的坐标为)20(-,,直线x y 32-=与边BC 相交于点D . (1)求点D 的坐标;(2)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点A 、D 、O ,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在这个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O 、D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5、如图1,二次函数)0(2<++=p q px x y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1),△ABC 的面积为45.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过y 轴上的一点M (0,m )作y 轴的垂线,若该垂线与△ABC 的外接圆有公共点,求m 的取值范围;(3)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 ,使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1,在Rt △ABC 中,∠C =90°,AC =3,AB =5.点P 从点C 出发沿CA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 匀速运动,到达点A 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 返回;点Q 从点A 出发沿AB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伴随着P 、Q 的运动,DE 保持垂直平分PQ ,且交PQ 于点D ,交折线QB -BC -CP 于点E .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Q 到达点B 时停止运动,点P 也随之停止.设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1)当t =2时,AP =_____,点Q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_;(2)在点P 从C 向A 运动的过程中,求△AP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 的取值范围);(3)在点E 从B 向C 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BED 能否成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当DE 经过点C 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1、如图1,直线l 经过点A (1,0),且与双曲线m y x=(x >0)交于点B (2,1).过点(,1)P p p -(p >1)作x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曲线m y x =(x >0)和m y x=-(x <0)于M 、N 两点. (1)求m 的值及直线l 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直线y =2上,求证:△PMB ∽△PNA ;(3)是否存在实数p ,使得S △AMN =4S △AMP ?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角梯形OABC 的顶点O 为坐标原点,顶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CB ∥OA ,OC =4,BC =3,OA =5,点D 在边OC 上,CD =3,过点D 作DB 的垂线DE ,交x 轴于点E .(1)求点E 的坐标;(2)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像经过点B 和点E .①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它的对称轴;②如果点M 在它的对称轴上且位于x 轴上方,满足S △CEM =2S △ABM ,求点M 的坐标.3、如图1,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端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12y x b=-+交折线OAB于点E.(1)记△ODE的面积为S,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在线段OA上时,若矩形O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1A1B1C1,试探究四边形O1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4、如图1,在△ABC中,∠C=90°,A C=3,BC=4,CD是斜边AB上的高,点E在斜边AB上,过点E作直线与△ABC的直角边相交于点F,设AE=x,△AEF的面积为y.(1)求线段AD的长;(2)若EF⊥AB,当点E在斜边AB上移动时,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当x取何值时,y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3)若点F在直角边AC上(点F与A、C不重合),点E在斜边AB上移动,试问,是否存在直线EF将△ABC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直线EF,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直线EF,请说明理由.5、如图1,正方形ABCD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在第一象限.动点P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从点A出发沿A→B→C→D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以相同速度在x轴上运动,当P点到D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P点在边AB上运动时,点Q的横坐标x(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请写出点Q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运动速度;(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的坐标;(3)在(1)中当t为何值时,△OPQ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P点的坐标.(4)如果点P、Q保持原速度速度不变,当点P沿A→B→C→D匀速运动时,OP与PQ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6、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2经过点(0,10)和点(4,2).xbxy+(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在边长一定的矩形ABCD中,CD=1,点C在y轴右侧沿抛物线c+=2y+bxx滑动,在滑动过程中CD∥x轴,AB在CD的下方.当点D在y轴上时,AB落在x轴上.①求边BC的长.②当矩形ABCD在滑动过程中被x轴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1:4时,求点C的坐标.。

中考数学复习之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解题策略

中考数学复习之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解题策略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解题策略一.解题策略解读:面积的存在性问题常见的题型和解题策略有两类:图1 图2 图3 计算面积常用到的策略还有:图4 图5 图6例1.已知抛物线y=mx2+(1-2m)x+1-3m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A、 B.(1) 求m的取值范围;(2) 证明该抛物线一定经过非坐标轴上的一点P,并求出点P的坐标;(3) 当<m≤8时,由(2)求出的点P和点A、 B构成的△ABP的面积是否有最值,若有,求出最值及相应的m的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思路:1. 已知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因式分解的,抛物线过x轴上的定点(-1, 0).2. 第(2)题分两步,先对m赋予两个不同的值,联立求方程组的解,再验证这个点是确定的.3. 第(3)题中△ABP的高为定值,点A为定点,求△ABP的最大面积,其实就是求点B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例2.问题提出(1) 如图1,已知△ABC,请画出△ABC关于直线AC对称的三角形.问题探究(2) 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4, AD=6, AE=4, AF=2.是否在边BC、CD上分别存在点G、 H,使得四边形EFGH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它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问题解决(3) 如图3,有一块矩形板材ABCD, AB=3米, AD=6米,现想从此板材中截出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使∠EFG=90°,米,∠EHG=45°.经研究,只有当点E、 F、 G分别在边AD、 AB、 BC上时,且AF<BF,并满足点H在矩形ABCD内部或边上时,才有可能截出符合要求的部件.试问能否截得符合要求的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若能,求出截得的四边形EFGH 部件的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 图2 图3思路:1. 第(2)题的模型是“打台球”两次碰壁问题,依据光的反射原理.2. 第(3)题需先设AF的长并求解,再验证点H在矩形内部,然后计算面积.例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CDE的顶点C和E分别在y轴的正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OC=8, OE=17.抛物线y=x2-3x+m与y轴交于点A,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B,与CD交于点K.(1) 将矩形OCDE沿AB折叠,点O恰好落在边CD上的点F处.①求点F的坐标;②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 将矩形OCDE沿着经过点E的直线折叠,点O恰好落在边CD上的点G处,连结OG,折痕与OG交于点H,点M是线段EH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H重合),连结MG, MO,过点G作GP⊥OM于点P,交EH于点N,连结ON.点M从点E开始沿线段EH向点H运动,至与点N重合时停止,△MOG和△NOG的面积分别表示为S1和S2,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S1·S2(即S1与S2的积)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直接写出变化的范围;若不变,请直接写出这个值.温馨提示: 考生可以根据题意,在备用图中补充图形,以便作答.图1 备用图思路:1. 第(1)题中点F的位置是由A、 B两点确定的,A、 B两点的坐标都隐含在抛物线的解析式中.2. 第(2)题思路在画示意图过程中,点G是关键点.以E为圆心,EO为半径画弧,交CD于点G.例 4.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n, 0)、 B(m, 0)、 D(0,2n)(m>n>0),作平行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AD的对称图形AB1C1 D.(1) 若m=3,试求四边形CC1B1B面积S的最大值;(2) 若点B1恰好落在y轴上,试求的值.思路:1. 第(1)题先说理再计算,说理四边形CC1B1B是矩形.2. 第(2)题根据AB1=AB列关于m、 n的方程,整理就可以得到m与n的关系.例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3, 0)和点B(2, 3),过点A的直线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于点C,且tan∠CAO=.(1) 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对称轴;(2) 连结AB、 BC,求∠ABC的正切值;(3) 若点D在x轴下方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S△ABC =S△ADC时,求点D的坐标.解析:1. 直觉告诉我们,△ABC是直角三角形.2. 第(3)题的意思可以表达为: B、 D在直线AC的两侧,到直线AC的距离相等.于是我们容易想到,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例6.如图,半圆O的直径AB=10,有一条定长为6的动弦CD在弧AB上滑动(点C、D分别不与点A、 B重合),点E、 F在AB上,EC⊥CD, FD⊥CD.(1) 求证:EO=FO;(2) 连结OC,如果△ECO中有一个内角等于45°,求线段EF的长;(3) 当动弦CD在弧AB上滑动时,设变量CE=x,四边形CDFE的面积为S,周长为l,问:S与l是否分别随着x变化而变化?试用所学过的函数知识直接写出它们的函数解析式及函数定义域,以说明你的结论.思路:1. 用垂径定理和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证明点O是EF的中点.2. 第(2)题的△ECO中,∠ECO是定值,45°的角分两种情况.3. 第(3)题用x表示OE的长,在△ECO中,∠ECO是定值.例7.直线y=2x+m与抛物线y=ax2+ax+b都过点M(1, 0),且a<b.(1) 求抛物线顶点Q的坐标(用含a的式子表示);(2) 试说明抛物线与直线有两个交点;(3) 设抛物线与直线的另一个交点为N.①若-1≤a≤-时,求MN的取值范围;②求△QMN的面积最小值.思路:1. 将M(1, 0)分别代入直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确定m的值,用a表示b.2.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解析式,消去y,得到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判断Δ>0.3. 第(3)题①,分别求a=-1和a=-时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M、 N的坐标,再求MN的长,两个MN的长,就是MN的取值范围的两端值.例8.已知Rt△EFP和矩形ABCD如图1摆放(点P与点B重合),点F、 B(P)、 C 在同一直线上,AB=EF=6cm, BC=FP=8cm, ∠EFP=90°.如图2, △EFP从图1位置出发,沿BC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EP与AB交于点G;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过点Q作QM⊥BD,垂足为H,交AD于点M,连结AF、 PQ.当点Q停止运动时,△EFP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6).解答下列问题:(1) 当t为何值时,PQ∥BD?(2) 设五边形AFPQM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五边形AFPQM ∶S矩形ABCD=9∶8?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点M在线段PG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思路:1. 把线段BP、 PC、 CQ、 DQ的长用t表示出来.再把线段BG、 DM的长用t表示出来.2. 用割补法求五边形AFPQM的面积,等于直角梯形减去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3. 第(3)题用第(2)题的结果,直接解方程就可以了.4. 第(4)题是根据MP2=MG2列方程,需要构造以MP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例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原点O及点A(8, 0)、 C(0, 6)作矩形OABC,连结OB,点D为OB的中点,点E是线段AB上的动点,连结DE,作DF⊥DE,交OA于点F,连结EF.已知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AB上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 如图1,当t=3时,求DF的长;(2) 如图2,当点E在线段AB上移动的过程中,∠DEF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求出tan∠DEF的值;(3) 连结AD,当AD将△DEF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比为1∶2时,求相应的t的值.图1 图2思路;1. 作DM⊥AB于M, DN⊥OA于N,那么△NDF与△MDE的相似比为3∶4.2. 面积比为1∶2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把面积比转化为两个同高三角形底边的比.3. 过点E作OA的平行线,构造“8字型”相似,这样就把底边的比利用起来了.例10.如图1,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 B两点,与y轴交于点C, OB=OC.点D在函数图象上,CD∥x轴,且CD=2,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E是抛物线的顶点.(1) 求b、 c的值;(2) 如图1,连结BE,线段OC上点F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F'恰好在线段BE上,求点F的坐标;(3) 如图2,动点P在线段OB上,过点P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BC交于点M,与抛物线交于点N.试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PQN与△APM的面积相等,且线段NQ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图1 图2思路:1. 由已知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C(0, c),再用c表示B、 D两点的坐标,然后将B、 D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列关于b、 c的方程组.2. 第(2)题: 通过点C、 F分别与点D、 F'关于直线l对称,得到点F'是BE的中点,从而求得点F的坐标.3. 第(3)题: 设点P的横坐标为m,用m表示点M、 N的坐标,进而用m表示线段PM、 PN、 PA的长,根据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求出PN边上的高QH.最后讨论NQ与QH的关系.例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12x+2与x 轴交于点A,与y 轴交于点C.抛物线y=-x 2+bx+c 经过A 、 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B.(1) 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 点D 为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① 连结BC 、 CD.设直线BD 交线段AC 于点E, △CDE 的面积为S 1, △BCE 的面积为S 2,求 12S S 的最大值; ② 过点D 作DF ⊥AC,垂足为F,连结CD.是否存在点D,使得△CDF 中的某个角恰好等于∠BAC 的2倍?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备用图思路: 1. △CDE 与△BCE 是同高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边的比.构造“8字型”,把底边的比转化为竖直线段的比.2. 第(3)题的第一种情况∠DCF=2∠BAC,过点C 作x 轴的平行线,通过内错角相等,再作轴对称的角,很容易找到点D 的位置.3. 第(3)题的第二种情况∠CDF=2∠BAC,先要探求2∠BAC的大小(正切值),如果这一步探究不出来,基本上进行不下去.例12.已知Rt△OAB,∠OAB=90°,∠ABO=30°,斜边OB=4,将Rt△OAB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如题图1,连接BC.(1)填空:∠OBC= ;(2)如图1,连接AC,作OP⊥AC,垂足为P,求OP的长度;(3)如图2,点M,N同时从点O出发,在△OCB边上运动,M沿O→C→B路径匀速运动,N沿O→B→C路径匀速运动,当两点相遇时运动停止,已知点M的运动速度为1.5单位/秒,点N的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x秒,△OMN 的面积为y,求当x为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思路:(1)由旋转的性质可以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得∠OBC的度数;(2)求出△AOC的面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3)分三种情形讨论求解即可解决问题:①当0<x≤83时,M在OC上运动,N在OB上运动,此时过点N作NE⊥OC且交OC于点E,利用面积公式表示出△OMN的面积(y值);②当8 3<x≤4时,M在BC上运动,N在OB上运动.作MH⊥OB于H,利用∠CBO=60°表示出MH,再利用面积公式表示出△OMN的面积(y值);③当4<x≤4.8时,M、N都在BC上运动,作OG⊥BC于G,易求OG,再利用面积公式表示出△OMN的面积(y值),最后分别求出三种情况下面积最大值,从而求出整个运动过程中y的最大值.例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ax bx c=++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0,43-),OA=1,OB=4,直线l过点A,交y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E,且满足tan∠OAD=3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从点B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动点Q从点A出发,沿射线AE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E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A时,点Q也停止运动,设运动为t秒.①在P、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ADC与△PQA相似,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在P、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APQ与△CAQ的面积之和最大?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本题是代数几何综合题,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背景,考查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方程组的解法,几何图形面积的表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类讨论思想,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值问题,综合性强,难度大,解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运算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得富有耐心.(1)利用A、B、C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表示出相关线段的长,①中利用三角函数值探索出∠PAQ=∠ACD,再根据题目中的要求使得△ADC与△PQA相似,进行分类讨论得到对应线段成比例,列出关于t的方程求解即可;②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APQ与△CAQ 的面积之和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将所得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配方确定最值即可得到答案.。

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1-2

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1-2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1、直线113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AO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COD ,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C 、D 三点. (1) 写出点A 、B 、C 、D 的坐标;(2) 求经过A 、C 、D 三点的抛物线表达式,并求抛物线顶点G 的坐标;(3) 在直线BG 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点A 、B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Rt △ABC 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1所示,反比例函数(0)ky k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与BC 边交于点D (4,m ),与AB 边交于点E (2,n ),△BDE 的面积为2.(1)求m 与n 的数量关系;(2)当tan ∠A =1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AB 的表达式;(3)设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F ,点P 在射线FD 上,在(2)的条件下,如果△AEO 与△EFP 相似,求点P 的坐标.图1图13、如图,已知点A (-2,4) 和点B (1,0)都在抛物线22=++上.y mx mx n(1)求m、n;(2)向右平移上述抛物线,记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为A′,点B的对应点为B′,若四边形A A′B′B为菱形,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3)记平移后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B′的交点为C,试在x轴上找一个点D,使得以点B′、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4、如图1,抛物线经过点A(4,0)、B(1,0)、C(0,-2)三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是有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 的坐标.,5、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A (0,t ),点Q (t ,b ).平移二次函数2tx y -=的图象,得到的抛物线F 满足两个条件:①顶点为Q ;②与x 轴相交于B 、C 两点(∣OB ∣<∣OC ∣),连结A ,B .(1)是否存在这样的抛物线F ,使得OC OB OA ⋅=2?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如果AQ ∥BC ,且tan ∠ABO =23,求抛物线F 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1、如图1,已知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顶点A 、C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M 是BC 的中点.P (0,m )是线段OC 上一动点(C 点除外),直线PM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1)求点D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当△APD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m 的值;(3)设过P 、M 、B 三点的抛物线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E ,过点O 作直线ME 的垂线,垂足为H (如图2).当点P 从O 向C 运动时,点H 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H 所经过的路长(不必写解答过程).图1 图22、如图1,已知一次函数y =-x +7与正比例函数43y x 的图象交于点A ,且与x 轴交于点B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过点A 作AC ⊥y 轴于点C ,过点B 作直线l //y 轴.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O —C —A 的路线向点A 运动;同时直线l 从点B 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l 交x 轴于点R ,交线段BA 或线段AO 于点Q .当点P 到达点A 时,点P 和直线l 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①当t 为何值时,以A 、P 、R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②是否存在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点A (6, 0),B (0, 8),C (-4, 0),点M 、N 分别为线段AC 和射线AB 上的动点,点M 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自C 向A 方向作匀速运动,点N 以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自A 向B 方向作匀速运动,MN 交OB 于点P .(1)求证:MN ∶NP 为定值;(2)若△BNP 与△MNA 相似,求CM 的长; (3)若△BNP 是等腰三角形,求CM 的长.图14、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m (m 是大于0的常数),BC =8,E 为线段BC 上的动点(不与B 、C 重合).连结DE ,作EF ⊥DE ,EF 与射线BA 交于点F ,设CE =x ,BF =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若m =8,求x 为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若12y m,要使△DEF 为等腰三角形,m 的值应为多少?5、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矩形OABC 的边O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O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OA =2,OC =3,过原点O 作∠AOC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D ,连接DC ,过点D 作DE ⊥DC ,交OA 于点E . (1)求过点E 、D 、C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EDC 绕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F ,另一边与线段OC 交于点G .如果DF 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M ,点M 的横坐标为56,那么EF =2GO 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对于(2)中的点G ,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直线GQ 与AB 的交点P 与点C 、G 构成的△PCG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成立,请说明理由.。

学霸系列之中考难点——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收藏慢慢看).doc

学霸系列之中考难点——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收藏慢慢看).doc

学霸系列之中考难点——因动点产生的面
积问题(收藏慢慢看)
面积问题是中考考试中的一个系列,总体难度有点大,今天我就总结一下由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搞懂这几个题目,中考压轴题中碰到再也不会害怕了。

例1: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此题涉及到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比例的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解答本题的关键求出点B的坐标。

所以点D的坐标为(3,5 /4)
例2:此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直角梯形的判定,直线与二次函数的交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例3:衡阳市中考试题:。

【初中数学】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初中数学】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例 2014年昆明市中考第23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 2+bx -3(a ≠0)与x 轴交于A (-2, 0)、B (4, 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从点A 出发,在线段AB 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在线段BC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 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当△PBQ 存在时,求运动多少秒时△PBQ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当△PBQ 的面积最大时,在BC 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K ,使S △CBK ∶S △PBQ =5∶2,求点K 的坐标.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昆明23”,拖动点P 从A 向B 运动,可以体验到,当P 运动到AB 的中点时,△PBQ 的面积最大.双击按钮“△PBQ 面积最大”,再拖动点K 在BC 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观察度量值,可以体验到,有两个时刻面积比为2.5.思路点拨1.△PBQ 的面积可以表示为t 的二次函数,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 2.△PBQ 与△PBC 是同高三角形,△PBC 与△CBK 是同底三角形,把△CBK 与△PBQ 的比转化为△CBK 与△PBC 的比.满分解答(1)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2, 0)、B (4, 0)两点,所以y =a(x +2)(x -4). 所以-8a =-3.解得38a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2)(4)8y x x =+-233384x x =--.(2)如图2,过点Q 作QH ⊥x 轴,垂足为H .在Rt △BCO 中,OB =4,OC =3,所以BC =5,sin B =35.在Rt △BQH 中,BQ =t ,所以QH =BQ sin B =35t .所以S △PBQ =211399(63)(1)2251010BP QH t t t ⋅=-⨯=--+.因为0≤t ≤2,所以当t =1时,△PBQ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910。

函数图象中的存在性问题—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函数图象中的存在性问题—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函数图象中的存在性问题—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函数图像中的存在性问题是函数图像是否存在的研究。

在研究函数图像的存在性时,我们通常会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函数是否有定义域和值域,函数是否连续,函数是否可导等等。

其中,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是函数图像的一个特殊存在性问题。

考虑一个动点在平面上运动,其轨迹为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该轨迹所围成的面积来研究函数图像的存在性。

首先,让我们考虑一个较简单的函数图像,例如:y=x。

当动点在平面上矩形区域内运动时,其轨迹就可以看作是函数y=x的图像。

我们可以将矩形区域分成无数个小长方形,并计算每个小长方形所围成的面积的和。

当矩形区域趋近于函数图像所占据的面积时,这个和就可以逼近函数图像所围成的面积。

如果这个和存在且为有限值,则可以认为函数图像所围成的面积存在。

然而,对于一些函数图像,存在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可能并不存在。

例如:y=1/x。

当动点运动到x=0的位置时,函数图像与x轴相切,不再围成一个有限的面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通过动点产生的面积来研究函数图像的存在性。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函数图像,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可能会更加具有挑战性。

例如:y = sin(x)。

当动点在平面上运动时,函数图像会在一些位置出现多个极大值和极小值。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动点产生的面积变得更为复杂,可能需要使用更高级的数学工具来解决。

总之,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是函数图像存在性问题的一个特殊情况。

通过计算动点所产生的面积,我们可以研究函数图像的存在性。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函数图像,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可能并不存在或更加困难。

因此,在研究函数图像的存在性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使用合适的数学工具来解决。

2014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_2.2由面积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2014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_2.2由面积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2.2 由面积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例1 2013年菏泽市中考第21题如图1, △ABC 是以B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点A 、C 分别是一次函数334y x =-+的图像与y 轴、x 轴的交点,点B 在二次函数218y x bx c =++的图像上,且该二次函数图像上存在一点D 使四边形ABCD 能构成平行四边形.(1)试求b 、c 的值,并写出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动点P 从A 到D ,同时动点Q 从C 到A 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问: ①当P 运动到何处时,由PQ ⊥AC ?②当P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PDCQ 的面积最小?此时四边形PDCQ 的面积是多少?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3菏泽21”,拖动点P 由A 向D 运动,观察S 随P 变化的图像,可以体验到,当S 最小时,点Q 恰好是AC 的中点.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3菏泽21”,拖动点P 由A 向D 运动,观察S 随P 变化的图像,可以体验到,当S 最小时,点Q 恰好是AC 的中点.思路点拨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需要代入B 、D 两点的坐标,点B 的坐标由点C 的坐标得到,点D 的坐标由AD =BC 可以得到.2.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为t ,用含有t 的式子把线段AP 、CQ 、AQ 的长表示出来. 3.四边形PDCQ 的面积最小,就是△APQ 的面积最大.满分解答(1)由334y x =-+,得A (0,3),C (4,0). 由于B 、C 关于OA 对称,所以B (-4,0),BC =8. 因为AD //BC ,AD =BC ,所以D (8,3). 将B (-4,0)、D (8,3)分别代入218y x bx c =++,得240,88 3.b c b c -+=⎧⎨++=⎩解得14b =-,c =-3.所以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11384y x x =--. (2)①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为t .如图2,在△APQ 中,AP =t ,AQ =AC -CQ =5-t ,cos ∠P AQ =cos ∠ACO =45. 当PQ ⊥AC 时,45AQ AP =.所以545t t -=.解得259AP t ==.图2 图3②如图3,过点Q 作QH ⊥AD ,垂足为H .由于S △APQ =2111333sin (5)2225102AP QH AP AQ PAQ t t t t ⋅=⋅∠=-⨯=-+, S △ACD =11831222AD OA ⋅=⨯⨯=,所以S 四边形PDCQ =S △ACD -S △APQ =2233358112()()1021028t t t --+=-+.所以当AP =52时,四边形PDCQ 的最小值是818.考点伸展如果把第(2)①题改为“当P 运动到何处时,△APQ 是直角三角形?”除了PQ ⊥AC 这种情况,还有QP ⊥AD 的情况. 这时45AP AQ =,所以455t t =-.解得209t =(如图4所示).图4例2 2012年广东省中考第22题如图1,抛物线213922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联结BC 、AC .(1)求AB 和OC 的长;(2)点E 从点A 出发,沿x 轴向点B 运动(点E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E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D .设AE 的长为m ,△ADE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联结CE ,求△CDE 面积的最大值;此时,求出以点E 为圆心,与BC 相切的圆的面积(结果保留π).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广东22”,拖动点E 由A 向B 运动,观察图象,可以体验到,△ADE 的面积随m 的增大而增大,△CDE 的面积随m 变化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E 在AB 的中点时,△CDE 的面积最大.思路点拨1.△ADE 与△ACB 相似,面积比等于对应边的比的平方.2.△CDE 与△ADE 是同高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满分解答(1)由21319(3)(6)222y x x x x =--=+-,得A (-3,0)、B (6,0)、C (0,-9). 所以AB =9,OC =9.(2)如图2,因为DE //CB ,所以△ADE ∽△ACB .所以2()ADE ACB S AE S AB∆∆=.而18122ACB S AB OC ∆=⋅=,AE =m , 所以222811()()922ADE ACB AE m s S S m AB ∆∆==⨯=⨯=.m 的取值范围是0<m <9.图2 图3(3)如图2,因为DE //CB ,所以9CD BE mAD AE m-==. 因为△CDE 与△ADE 是同高三角形,所以9CDE ADE S CD m S AD m∆∆-==.所以22291191981()222228CDE m S m m m m m ∆-=⨯=-+=--+. 当92m =时,△CDE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818.此时E 是AB 的中点,92BE =.如图3,作EH ⊥CB ,垂足为H .在Rt △BOC 中,OB =6,OC =9,所以sin B == 在Rt △BEH中,9sin 2EH BE B =⋅==. 当⊙E 与BC 相切时,r EH =.所以272952S r ππ==.考点伸展在本题中,△CDE 与△BEC 能否相似?如图2,虽然∠CED =∠BCE ,但是∠B >∠BCA ≥∠ECD ,所以△CDE 与△BEC 不能相似.例3 2012年河北省中考第26题如图1,图2,在△ABC中,AB=13,BC=14,5 cos13ABC∠=.探究如图1,AH⊥BC于点H,则AH=_____,AC=______,△ABC的面积S△ABC=________.拓展如图2,点D在AC上(可与点A、C重合),分别过点A、C作直线BD的垂线,垂足为E、F.设BD=x,AE=m,CF=n.(当点D与点A重合时,我们认为S△ABD=0)(1)用含x,m或n的代数式表示S△ABD及S△CBD;(2)求(m+n)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m+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对给定的一个x值,有时只能确定唯一的点D,指出这样的x的取值范围.发现请你确定一条直线,使得A、B、C三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之和最小(不必写出过程),并写出这个最小值.图1 图2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河北26”,拖动点D由A向C运动,观察(m+n)随x变化的图象,可以体验到,D到达G之前,(m+n)的值越来越大;D经过G之后,(m+n)的值越来越小.观察圆与线段AC的交点情况,可以体验到,当D运动到G时(如图3),或者点A在圆的内部时(如图4),圆与线段AC只有唯一的交点D.图3 图4答案探究AH=12,AC=15,S△ABC=84.拓展(1)S△ABD=12mx,S△CBD=12nx.(2)由S△ABC=S△ABD+S△CBD,得118422mx nx+=.所以168m nx+=.由于AC边上的高565BG=,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565≤x≤14.所以(m+n)的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12.(3)x的取值范围是x=565或13<x≤14.发现A、B、C三点到直线AC的距离之和最小,最小值为565.例4 2011年淮安市中考第28题如图1,在Rt△ABC中,∠C=90°,AC=8,BC=6,点P在AB上,AP=2.点E、F同时从点P出发,分别沿P A、P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B匀速运动,点E 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速度沿AB向点B运动,点F运动到点B时停止,点E也随之停止.在点E、F运动过程中,以EF为边作正方形EFGH,使它与△ABC在线段AB的同侧.设E、F运动的时间为t秒(t>0),正方形EFGH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1)当t=1时,正方形EFGH的边长是________;当t=3时,正方形EFGH的边长是________;(2)当1<t≤2时,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3)直接答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S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1淮安28”,拖动点F由P向B运动,可以体验到,点E在向A运动时,正方形EFGH越来越大,重叠部分的形状依次为正方形、五边形、直角梯形;点E折返以后,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定值4,重叠部分的形状依次为直角梯形、五边形、六边形、五边形.在整个运动过程中,S的最大值在六边形这个时段.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1淮安28”,拖动点F由P向B运动,可以体验到,点E在向A运动时,正方形EFGH越来越大,重叠部分的形状依次为正方形、五边形、直角梯形;点E折返以后,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定值4,重叠部分的形状依次为直角梯形、五边形、六边形、五边形.在整个运动过程中,S 的最大值在六边形这个时段.思路点拨1.全程运动时间为8秒,最好的建议就是在每秒钟选择一个位置画8个图形,这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2.这道题目的运算太繁琐了,如果你的思路是对的,就坚定地、仔细地运算,否则放弃也是一种好的选择.满分解答(1)当t =1时,EF =2;当t =3时,EF =4. (2)①如图1,当6011t <≤时,2EF t =.所以24S t =. ②如图2,当66115t <≤时,2EF EH t ==,2AE t =-,33(2)44NE AE t ==-. 于是31132(2)442NH EH NE t t t =-=--=-,211422233NHQS NH QH NH NH NH =⨯=⨯=△22113342t ⎛⎫=- ⎪⎝⎭.所以22221132511343422422S t t t t ⎛⎫=--=-+- ⎪⎝⎭. ③如图3,当625t <≤时,4EF =,2AE t =-,2AF t =+.所以2233388AFM AEN S S S AF AE t =-=-=△△.图2 图3 图4(3)如图4,图5,图6,图7,重叠部分的最大面积是图6所示的六边形EFNDQN ,S 的最大值为110275,此时14625t =.图5 图6 图7考点伸展第(2)题中t的临界时刻是这样求的:如图8,当H落在AC上时,2AE t=-,2EH EF t==,由2324tt=-,得611t=.如图9,当G落在AC上时,2AF t=+,2GF EF t==,由2324tt=+,得65t=.图8 图9例5 2011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直线l经过O、C两点,点A的坐标为(8,0),点B的坐标为(11,4),动点P在线段OA上从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B→C的方向向点C运动,过点P作PM垂直于x轴,与折线O—C—B相交于点M.当P、Q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t>0),△MPQ 的面积为S.(1)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直线l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2)试求点Q与点M相遇前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3)试求题(2)中当t 为何值时,S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1山西26”,拖动点P 由O 向A 运动,可以体验到,点Q 先到达终点.从S 随t 变化的跟踪轨迹可以看到,整个运动过程中,S 随t 变化的图象是“N ”字型,由四段组成.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1山西26”,拖动点P 由O 向A 运动,可以体验到,点Q 先到达终点.点击按钮“函数表达式”, S 随t 先增大后减少。

中考冲刺班压轴题专项6--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教师版)

中考冲刺班压轴题专项6--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教师版)

课 题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教学目标对中考可能出现的压轴题类型进行模块复习教学内容常见解法:1.观察要求的图形是什么形状,各点坐标是否知道;2.是否有一条边与x 轴、y 轴平行或重合,是否为规则的图形,如是,直接用公式计算;3.割,大多应用于四边形或多边形;4.补,即用作差法求面积。

实在没有办法就做高形成梯形,再做差。

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角梯形OABC 的顶点O 为坐标原点,顶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CB ∥OA , OC =4, BC =3,OA =5,点D 在边OC 上,CD =3,过点D 作DB 的垂线DE ,交x 轴于点E .(1)求点E 的坐标;(2)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图象经过点B 和点E . ①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它的对称轴;②如果点M 在它的对称轴上且位于x 轴上方,满足ABM CEM S S ∆∆=2,求点M 的坐标.A y CBD OxE(第24题图)24. 解:(1)∵BC ∥OA ,∴BC ⊥CD ,∵CD=CB=3,∴∠CDB=45°. 1分∵BC ⊥CD ,∴∠ODE=45°, ∴OE=OD=1,∴E (1,0) . 2分(2)①易知B (3,4),由(1)得E (1,0).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图象经过点B 和点E .⎩⎨⎧=++-=++-01439c b c b ,解之得⎩⎨⎧-==56c b . 2分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562-+-=x x y , 1分对称轴为直线3=x . 1分 ②设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F ,点M 的坐标为(3,t ),4241212213)4(21+=⨯⨯-⨯⨯-⨯+=--=∆∆∆t t t S S S S COEMEF OFMC CEM 梯形, 1分 (ⅰ)当点M 位于线段BF 上时,t t S ABM -=⨯-=∆42)4(21, 1分 ∵ABM CEM S S ∆∆=2,∴)4(242t t-=+ 解得:58=t ,∴ M (3,58). 1分(ⅱ)当点M 位于线段FB 延长线上时,42)4(21-=⨯-=∆t t S ABM , 1分 ∵ABM CEM S S ∆∆=2,∴)4(242-=+t t解得:8=t ,∴ M (3,8) 1分Ay CBD O xEF2. 如图,已知:抛物线23y x b x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并且OA =OC .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C 作CE ∥x 轴,交抛物线于点E ,设抛物线的顶点为点D ,试判断△CD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设点M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l 上,且△MCD 的面积等于△CDE 的面积,请写出点M 的坐标(无需写出解题步骤).24.解:(1)当x = 0时,得 y = -3.∴ C (0,-3). (1分)∵ OA = OC ,∴ OA = 3,即得 A (-3,0). (1分)由点A 在抛物线23y x b x =+-上, 得 9330b --=.解得 b = 2. (1分) ∴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是223y x x =+-. (1分) (2)由 CE // x 轴,C (0,-3),可设点E (m ,-3).由点E 在抛物线223y x x =+-上, 得 2233m m +-=-. 解得 m 1 = -2,m 2 = 0. ∴ E (-2,-3). (1分)又∵ 2223(1)4y x x x =+-=+-, ∴ 顶点D (-1,-4). (1分)∵ 22(10)(43)2CD =--+-+=,22(12)(43)2ED =-++-+=,CE = 2,∴ CD = ED ,且 222CD ED CE +=.∴ △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分) (3)M 1(-1,-2),M 2(-1,-6). (3分,其中只写出一个得2分)x yO B A C D (第24题图)E l3. 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0,0O ,()7,4A ,且对称轴l 与x 轴交于点()5,0B .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点E 、F 分别是y 轴、对称轴l 上的点,且四边形EOBF 是矩形,点55,2C ⎛⎫⎪⎝⎭是BF 上一点,将BOC∆沿着直线OC 翻折,B 点与线段EF 上的D 点重合,求D 点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点G 是对称轴l 上的点,直线DG 交CO 于点H ,:1:4DOH DHC S S ∆∆=,求G 点坐标.24.解(1)由题意得5,20,4974ba c abc ⎧-=⎪⎪=⎨⎪++=⎪⎩ (1分)解,得4,2140,210.a b c ⎧=-⎪⎪⎪=⎨⎪=⎪⎪⎩∴24402121y x x =-+. (3分)(2)∵BOC ∆与DOC ∆重合,55,2OB BC ==,∴55,2BO DO CD BC ====,90OBC ODC ∠=∠=︒,∴90EDO FDC ∠+∠=︒,又90EDO EOD ∠+∠=︒,∴EOD FDC ∠=∠,∵90OED DFC ∠=∠=︒,∴EOD ∆∽FDC ∆, (2分) ∴5252ED EO OD FC DF CD ====, (1分) ∵四边形OEFB 是矩形,∴EF OB =,EO FB =, 设FC x =,则2,52ED x DF x ==-,∴104EO x =-,∴51042x x -=+,解,得32x =,∴3,4ED EO ==,∴()3,4D . (1分)OB CDEFxyl(3)过点H 作HP OB ⊥,垂足为点P .∵:1:4DOH DHC S S ∆∆=,∴14DOH DHC S OH S HC ∆∆==, (1分) ∵HP OB ⊥,CB OB ⊥,∴HP ∥BC , ∴15OH OP PH OC OB BC ===,∴11,2OP PH ==,∴11,2H ⎛⎫⎪⎝⎭. (1分) ∴经过点()3,4D ,11,2H ⎛⎫⎪⎝⎭的直线DG 的表达式为7544y x =-, (1分)∴155,2G ⎛⎫⎪⎝⎭. (1分)家庭作业:1. 如图,已知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A 的坐标为(3,0),第一象限内的点P 在直线2y x =上,∠PAO =45度.(1)求点P 的坐标;(2)如果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P 、O 、A 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图像的顶点坐标M ; (3)如果将第(2)小题中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向上或向下平移,使它的顶点落在直线2y x =上的点Q 处,求△APM 与△APQ 的面积之比.24.解:(1)过点P 作PH ⊥OA ,垂足为点H .∵点P 在直线x y 2=上,∴设点P 的坐标为)2,(x x . (1分)∵∠PAO=45°,PH ⊥OA ,∴∠PAO=∠APH=45°.∴PH=AH=2x . ∵点A 的坐标为(3,0),∴32=+x x . ∴1=x . (1分) ∴点P 的坐标为(1,2). (1分) (2)设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02≠++=a c bx ax y (.∵图像经过P (1,2)、O (0,0)、A (3,0)三点,∴⎪⎩⎪⎨⎧++==++=.390,0,2c b a c c b a (1分) 解得⎪⎩⎪⎨⎧==-=.0,3,1c b a (1分) ∴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x x y 32+-=. (1分)顶点M 的坐标为(23,49). (1分) (3)根据题意,得点Q 的坐标为(23,3). (1分)∵293321=⨯⨯=∆AQO S ,32321=⨯⨯=∆APO S ,41549232121)492(212121=⨯⨯+⨯+⨯+⨯⨯=AMPO S 四边形,xyO1 2 3 12 3 (第24题图)∴433415=-=∆APM S , (2分) 23329=-=∆APQ S . (1分)∴△APM 与△APQ 的面积之比为21. (1分)另解:根据题意,得点Q 的坐标为(23,3). (1分)设图像的对称轴与直线AP 相交于点N ,则点N 的坐标为(23,23).∴432349=-=MN ,23233=-=QN .∴QN MN 21=. (1分)∴21=∆∆PQN PMN S S ,21=∆∆AQN AMN S S . (2分) ∴△APM 与△APQ 的面积之比为21. (1分)。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o
p
Q
x
Q o
p x

如果∆ABC与∆DEF的面积比是1:2,
S ABC 1 S ABC 2 或 两种情 要分 S DEF 2 S DEF 1
况进行讨论。
例二:如图,点P,点Q分别在x轴、y轴上。 ⑴已知点P(3,0)、Q(0,4),点M在线段PQ上, 直线OM把∆POQ分成两个三角形,且这两个三角 形的面积比为2:1,求直线MO的函数解析式。 ⑵如图,已知P(m,0),Q(0,n)(m>0, n>0),反比例函数y=m/x,的图像与线段PQ交 于C、D两点,若S∆POC=S∆COD=S∆DOQ,求n的值。
y y
P
A
O
A x Q O B
P
x
B Q
例三:如图,已知直线y=0.5x与双曲线 y=k/x(k>0)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 标为4。 ⑶过原点O的另一条直线ι交双曲线 y=k/x(k>0)于P、Q两点(P点在第一象限),若 由A、B、P、Q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面积 为24,求点P的坐标。
8 y x
例三:如图,已知直线y=0.5x与双曲线 y=k/x(k>0)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 坐标为4。 (1)求k的值; 1、把点A的横坐标代 入正比例函数,求得点 A的坐标,再把点A的 坐标代入反比例数,得 k的值。
y A
O B
x
例三:如图,已知直线y=0.5x与双曲线 y=k/x(k>0)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 坐标为4。 (2)若双曲线y=k/x(k>0)上一点C的 纵坐标为8,求∆AOC的面积; 2、把点C的坐标代入 反比例函数得到点C的 坐标。用割补的方法求 出∆AOC的面积。

2014版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详解(115页)

2014版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详解(115页)

目录第一部分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1.1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1 2013年上海市中考第24题例2 2012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例3 2012年黄冈市中考第25题例4 2010年义乌市中考第24题例5 2009年临沂市中考第26题例6 2008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1.2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例1 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2 2012年扬州市中考第27题例3 2012年临沂市中考第26题例4 2011年湖州市中考第24题例5 2011年盐城市中考第28题例6 2010年南通市中考第27题例7 2009年江西省中考第25题1.3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例1 2013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例2 2012年广州市中考第24题例3 2012年杭州市中考第22题例4 2011年浙江省中考第23题例5 2010年北京市中考第24题例6 2009年嘉兴市中考第24题例7 2008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1.4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例1 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2 2012年福州市中考第21题例3 2012年烟台市中考第26题例4 2011年上海市中考第24题例5 2011年江西省中考第24题例6 2010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1.5 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例1 2012年上海市松江中考模拟第24题例2 2012年衢州市中考第24题例4 2011年义乌市中考第24题例5 2010年杭州市中考第24题例7 2009年广州市中考第25题1.6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例1 2013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例2 2012年菏泽市中考第21题例3 2012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例4 2011年南通市中考第28题例5 2010年广州市中考第25题例6 2010年扬州市中考第28题例7 2009年兰州市中考第29题1.7 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例1 2013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2 2012年河北省中考第25题例3 2012年无锡市中考第28题1.8 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例1 2013年天津市中考第25题例2 2012年滨州市中考第24题例3 2012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第二部分图形运动中的函数关系问题2.1 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例1 2013年宁波市中考第26题例2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3 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第26题例4 2010年上海市中考第25题2.2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例1 2013年菏泽市中考第21题例2 2012年广东省中考第22题例3 2012年河北省中考第26题例5 2011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例6 2011年重庆市中考第26题第三部分图形运动中的计算说理问题3.1 代数计算及通过代数计算进行说理问题例1 2013年南京市中考第26题例2 2013年南昌市中考第25题3.2几何证明及通过几何计算进行说理问题例1 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2 2013年江西省中考第24题第一部分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1.1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1 2013年上海市中考第24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顶点为M的抛物线y=ax2+bx(a>0)经过点A和x轴正半轴上的点B,AO=BO=2,∠AOB =120°.(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连结OM,求∠AOM的大小;(3)如果点C在x轴上,且△ABC与△AOM相似,求点C的坐标.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3上海24”,拖动点C在x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点C在点B的右侧,有两种情况,△ABC与△AOM相似.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3上海24”,拖动点C 在x 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点C 在点B 的右侧,有两种情况,△ABC 与△AOM 相似.点击按钮的左部和中部,可到达相似的准确位置。

中考数学压轴试题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试题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1.5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课前导学面积的存在性问题常见的题型和解题策略有两类:第一类,先根据几何法确定存在性,再列方程求解,后检验方程的根.第二类,先假设关系存在,再列方程,后根据方程的解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如图1,如果三角形的某一条边与坐标轴平行,计算这样“规则”的三角形的面积,直接用面积公式.如图2,图3,三角形的三条边没有与坐标轴平行的,计算这样“不规则”的三角形的面积,用“割”或“补”的方法.图1 图2 图3 计算面积长用到的策略还有:如图4,同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如图5,同底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高的比.如图6,同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的比.图4 图5 图6例 32 2014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第25题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O(0,0)、A(4,0)、B(2,),M是OA的中点.(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设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过P作x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Q,要使四边形PQAM是菱形,求点P的坐标;(3)将抛物线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向上翻折,得曲线OB′A(B′为B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原抛物线x轴的上方部分取一点C,连结CM,CM与翻折后的曲线OB′A交于点D,若△CDA的面积是△MDA面积的2倍,这样的点C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常德25”,拖动点P在抛物线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四边形PQAM是平行四边形时,也恰好是菱形.拖动点C在抛物线上运动,还可以体验到,△MCA 与△MDA是同底三角形,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高的比.思路点拨1.设交点式或顶点式求抛物线的解析式都比较简便.2.先确定四边形PQAM是平行四边形,再验证它是菱形.3.把△CDA与△MDA的面积比,转化为△MCA与△MDA的面积比,进而转化为点C与点D 的纵坐标的比.图文解析(1)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O(0,0)、A(4,0)两点,设y=ax(x-4).代入点B(2,,得4a=-.解得a.所以(4)y x-.(2)如图2,由A(4,0),M是OA的中点,可知OA=4,MA=2,M(2, 0).如果四边形PQAM是菱形,已知PQ//OA,首先要满足PQ=2,再必须MP=2.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2,P、Q关于x=2对称,所以点P的横坐标为1,故点P的坐标为(1,.由M(2, 0)、P(1,,可得MP=2.所以当点P的坐标为(1,时,四边形PQAM是菱形.(3)如图3,作CE⊥x轴于E,作DF⊥x轴于F.我们把面积进行两次转换:如果△CDA的面积是△MDA面积的2倍,那么△MCA的面积是△MDA面积的3倍.而△MCA 与△MDA 是同底三角形,所以高的比CE ∶DF =3∶1,即y C ∶y D =3∶1.因此ME ∶MF =3∶1.设MF =m ,那么ME =3m .原抛物线的解析式为(4)y x =-,所以翻折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4)y x =-.所以D (2,)(24))m m m +++-,C (233)(234))m m m +++-.根据y C ∶y D =3∶13)(234)3)(24)m m m m ⎡⎤++-=++-⎢⎥⎣⎦.整理,得3m 2=4.解得m =232m +=±所以点C 的坐标为(2+(如图3),或(2-(如图4).图2 图3 图4考点伸展第(1)题可以设抛物线的顶点式:由点O (0,0), A (4,0),B (2,)的坐标,可知点B 是抛物线的顶点.可设2(2)y a x =-O (0,0),得a .例 33 201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第25题如图1,抛物线y =ax 2+bx +c (a ≠0)与x 轴交于A (-1, 0),B (4, 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 2).点M (m , n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位于对称轴的左侧,并且不在坐标轴上.过点M 作x 轴的平行线交y 轴于点Q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 ,直线BM 交y 轴于点F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其顶点坐标;(2)当S △MFQ ∶S △MEB =1∶3时,求点M 的坐标.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永州25”,拖动点M 在抛物线左半侧上运动,观察面积比的度量值,可以体验到,存在两个时刻,△MEB 的面积等于△MFQ 面积的3倍.思路点拨1.设交点式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比较简便.2.把△MFQ 和△MEB 的底边分别看作MQ 和ME ,分别求两个三角形高的比,底边的比(用含m 的式子表示),于是得到关于m 的方程.3.方程有两个解,慎重取舍.解压轴题时,时常有这种“一石二鸟”的现象,列一个方程,得到两个符合条件的解.图文解析(1)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1, 0),B (4, 0)两点,设y =a (x +1)(x -4). 代入点C (0, 2),得2=-4a .解得12a =-.所以 221131325(1)(4)2()222228y x x x x x =-+-=-++=--+. 顶点坐标为325()28,. (2)如图2,已知M (m , n ),作MN ⊥x 轴于N . 由=FQ MN MQ BN ,得=4FQ n m m -.所以=4mn FQ m -. 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32x =,所以ME =32()322m m -=-. 由于S △MFQ =12FQ MQ ⋅=124mn m m⨯⨯-=2124m n m ⨯-,S △MEB =12ME MN ⋅=1(32)2m n -, 所以当S △MFQ ∶S △MEB =1∶3时,24m n m-∶(32)m n -=1∶3. 整理,得m 2+11m -12=0.解得m =1,或m =-12. 所以点M 的坐标为(1, 3)或(-12,-88).图2考点伸展第(2)题S △MFQ ∶S △MEB =1∶3,何需点M 一定要在抛物线上? 从上面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到,△MFQ 与△MEB 的高的比=4FQ m MN m -与n 无关,两条底边的比=32MQ m ME m-也与n 无关. 如图3,因此只要点E 与点M 关于直线x =32对称,点M 在直线的左侧,且点M 不在坐标轴上,就存在S △MFQ ∶S △MEB =1∶3,点M 的横坐标为1(如图3)或-12(如图4).图3 图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例1 2013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如图1,已知抛物线212y x bx c =++(b 、c 是常数,且c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 ,点A 的坐标为(-1,0).(1)b =______,点B 的横坐标为_______(上述结果均用含c 的代数式表示);(2)连结BC ,过点A 作直线AE //BC ,与抛物线交于点E .点D 是x 轴上一点,坐标为(2,0),当C 、D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点P 是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连结PB 、PC .设△PBC 的面积为S .①求S 的取值范围;②若△PBC 的面积S 为正整数,则这样的△PBC 共有_____个.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3苏州29”,拖动点C 在y 轴负半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EHA 与△COB 保持相似.点击按钮“C 、D 、E 三点共线”,此时△EHD ∽△COD .拖动点P 从A 经过C 到达B ,数一数面积的正整数值共有11个.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3苏州29”,拖动点C 在y 轴负半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EHA 与△COB 保持相似.点击按钮“C 、D 、E 三点共线”,此时△EHD ∽△COD .拖动点P 从A 经过C 到达B ,数一数面积的正整数值共有11个.思路点拨1.用c 表示b 以后,把抛物线的一般式改写为两点式,会发现OB =2OC . 2.当C 、D 、E 三点共线时,△EHA ∽△COB ,△EHD ∽△COD .3.求△PBC 面积的取值范围,要分两种情况计算,P 在BC 上方或下方.4.求得了S 的取值范围,然后罗列P 从A 经过C 运动到B 的过程中,面积的正整数值,再数一数个数.注意排除点A 、C 、B 三个时刻的值.满分解答(1)b =12c +,点B 的横坐标为-2c . (2)由2111()(1)(2)222y x c x c x x c =+++=++,设E 1(,(1)(2))2x x x c ++.过点E 作EH ⊥x 轴于H .由于OB =2OC ,当AE //BC 时,AH =2EH .所以1(1)(2)x x x c +=++.因此12x c =-.所以(12,1)E c c --.当C 、D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EH CO DH DO =.所以1212c cc --=--. 整理,得2c 2+3c -2=0.解得c =-2或12c =(舍去).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3222y x x =--.(3)①当P 在BC 下方时,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BC 于F .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122y x =-. 设213(,2)22P m m m --,那么1(,2)2F m m -,2122FP m m =-+. 所以S △PBC =S △PBF +S △PCF =221()24(2)42B C FP x x FP m m m -==-+=--+.因此当P 在BC 下方时,△PBC 的最大值为4.当P 在BC 上方时,因为S △ABC =5,所以S △PBC <5. 综上所述,0<S <5.②若△PBC 的面积S 为正整数,则这样的△PBC 共有11个.考点伸展点P沿抛物线从A经过C到达B的过程中,△PBC的面积为整数,依次为(5),4,3,2,1,(0),1,2,3,4,3,2,1,(0).当P在BC下方,S=4时,点P在BC的中点的正下方,F是BC的中点.例 2 2012年菏泽市中考第21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直角三角板,其顶点为A(0, 1)、B(2, 0)、O(0, 0),将此三角板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三角形A′B′O.(1)一抛物线经过点A′、B′、B,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试指出四边形PB′A′B是哪种形状的四边形?并写出它的两条性质.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菏泽21”,拖动点P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四边形PB′A′B是等腰梯形时,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2菏泽21”,拖动点P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四边形PB′A′B是等腰梯形时,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思路点拨1.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可以转化为四边形PB′O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3倍.2.联结PO,四边形PB′OB可以分割为两个三角形.3.过点向x轴作垂线,四边形PB′OB也可以分割为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满分解答(1)△AOB 绕着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 0) 、(0, 2). 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1, 0)、B (2, 0),设解析式为y =a (x +1)(x -2), 代入B ′(0, 2),得a =1.所以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1)(x -2) =-x 2+x +2. (2)S △A ′B ′O =1.如果S 四边形PB ′A ′B =4 S △A ′B ′O =4,那么S 四边形PB ′OB =3 S △A ′B ′O =3. 如图2,作PD ⊥OB ,垂足为D . 设点P 的坐标为 (x ,-x 2+x +2).232'1111(')(22)22222PB OD S DO B O PD x x x x x x =+=-++=-++梯形. 2321113(2)(2)22222PDBS DB PD x x x x x ∆=⨯=--++=-+. 所以2'''2+2PDB PB A D PB OD S S S x x ∆=+=-+四边形梯形. 解方程-x 2+2x +2=3,得x 1=x 2=1.所以点P 的坐标为(1,2).图2 图3 图4(3)如图3,四边形PB ′A ′B 是等腰梯形,它的性质有: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同以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经过两底中点的直线.考点伸展第(2)题求四边形PB ′OB 的面积,也可以如图4那样分割图形,这样运算过程更简单.'11'222PB O P S B O x x x ∆=⋅=⨯=.22112(2)222PBO P S BO y x x x x ∆=⋅=⨯-++=-++.所以2'''2+2PB O PBO PB A D S S S x x ∆∆=+=-+四边形.甚至我们可以更大胆地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直接得到点P :作△A ′OB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的△BOE ,那么点E 的坐标为(1,2). 而矩形EB ′OD 与△A ′OB ′、△BOP 是等底等高的,所以四边形EB ′A ′B 的面积是△A ′B ′O 面积的4倍.因此点E就是要探求的点P.例 3 2012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12y x=+与抛物线y=ax2+bx-3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上,点B的纵坐标为3.点P是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B 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C,作PD⊥AB于点D.(1)求a、b及sin∠ACP的值;(2)设点P的横坐标为m.①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D的长,并求出线段PD长的最大值;②连结PB,线段PC把△PDB分成两个三角形,是否存在适合的m的值,使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0?若存在,直接写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河南23”,拖动点P在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可以体验到,PD随点P运动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当C是AB的中点时,PD达到最大值.观察面积比的度量值,可以体验到,左右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可以是9∶10,也可以是10∶9.思路点拨1.第(1)题由于CP//y轴,把∠ACP转化为它的同位角.2.第(2)题中,PD=PC sin∠ACP,第(1)题已经做好了铺垫.3.△PCD与△PCB是同底边PC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高DN与BM的比.4.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0,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满分解答(1)设直线112y x=+与y轴交于点E,那么A(-2,0),B(4,3),E(0,1).在Rt △AEO 中,OA =2,OE =1,所以AE =.所以sin AEO ∠=.因为PC //EO ,所以∠ACP =∠AEO .因此sin ACP ∠=. 将A (-2,0)、B (4,3)分别代入y =ax 2+bx -3,得4230,1643 3.a b a b --=⎧⎨+-=⎩解得12a =,12b =-. (2)由211(,3)22P m m m --,1(,1)2C m m +,得221111(1)(3)42222PC m m m m m =+---=-++.所以221sin 4)1)2PD PC ACP m m m =∠==-++=-.所以PD . (3)当S △PCD ∶S △PCB =9∶10时,52m =; 当S △PCD ∶S △PCB =10∶9时,329m =.图2考点伸展第(3)题的思路是:△PCD 与△PCB 是同底边PC 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高DN 与BM 的比.而211cos cos 4)(2)(4)25DN PD PDN PD ACP m m m m =∠=∠=-++=-+-, BM =4-m .①当S △PCD ∶S △PCB =9∶10时,19(2)(4)(4)510m m m -+-=-.解得52m =.②当S△PCD∶S△PCB=10∶9时,110(2)(4)(4)59m m m-+-=-.解得329m=.例 4 2011年南通市中考第28题如图1,直线l经过点A(1,0),且与双曲线myx=(x>0)交于点B(2,1).过点(,1)P p p-(p>1)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曲线myx=(x>0)和myx=-(x<0)于M、N两点.(1)求m的值及直线l的解析式;(2)若点P在直线y=2上,求证:△PMB∽△PNA;(3)是否存在实数p,使得S△AMN=4S△AMP?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1南通28”,拖动点P在射线AB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直线MN经过(0,2)点时,图形中的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N和△AMP是两个同高的三角形,MN=4MP存在两种情况.思路点拨1.第(2)题准确画图,点的位置关系尽在图形中.2.第(3)题把S△AMN=4S△AMP转化为MN=4MP,按照点M与线段NP的位置关系分两种情况讨论.满分解答(1)因为点B(2,1)在双曲线myx=上,所以m=2.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 kx b=+,代入点A(1,0)和点B(2,1),得0,2 1.k bk b+=⎧⎨+=⎩解得1,1.kb=⎧⎨=-⎩所以直线l的解析式为1y x=-.(2)由点(,1)P p p -(p >1)的坐标可知,点P 在直线1y x =-上x 轴的上方.如图2,当y =2时,点P 的坐标为(3,2).此时点M 的坐标为(1,2),点N 的坐标为(-1,2).由P (3,2)、M (1,2)、B (2,1)三点的位置关系,可知△PM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P (3,2)、N (-1,2)、A (1,0)三点的位置关系,可知△PN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PMB ∽△PNA .图2 图3 图4(3)△AMN 和△AMP 是两个同高的三角形,底边MN 和MP 在同一条直线上. 当S △AMN =4S △AMP 时,MN =4MP .①如图3,当M 在NP 上时,x M -x N =4(x P -x M ).因此222()4(1)x x x x ⎛⎫⎛⎫--=-- ⎪ ⎪⎝⎭⎝⎭.解得x =或x =P 在x 轴下方,舍去).此时p = ②如图4,当M 在NP 的延长线上时,x M -x N =4(x M -x P ).因此222()4(1)x x x x ⎛⎫⎛⎫--=-- ⎪ ⎪⎝⎭⎝⎭.解得x =或x =P 在x 轴下方,舍去).此时p =考点伸展在本题情景下,△AMN 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 情形一,如图5,∠AMN =90°,此时点M 的坐标为(1,2),点P 的坐标为(3,2). 情形二,如图6,∠MAN =90°,此时斜边MN 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不存在∠ANM =90°的情况.图5 图6例5 2010年广州市中考第25题如图1,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与端点B 、C 不重合),过点D 作直线12y x b =-+交折线OAB 于点E . (1)记△O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b 的函数关系式; (2)当点E 在线段OA 上时,若矩形OABC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 1A 1B 1C 1,试探究四边形O 1A 1B 1C 1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0广州25”,拖动点D 由C 向B 运动,观察S 随b 变化的函数图象,可以体验到,E 在OA 上时,S 随b 的增大而增大;E 在AB 上时,S 随b 的增大而减小.双击按钮“第(3)题”,拖动点D 由C 向B 运动,可以观察到,E 在OA 上时,重叠部分的形状是菱形,面积不变.双击按钮“第(2)题”可以切换.思路点拨1.数形结合,用b 表示线段OE 、CD 、AE 、BE 的长.2.求△ODE 的面积,要分两种情况.当E 在OA 上时,OE 边对应的高等于OC ;当E 在AB 边上时,要利用割补法求△ODE 的面积.3.第(3)题中的重叠部分是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4.图形翻着、旋转等运动中,计算菱形的边长一般用勾股定理.满分解答(1)①如图2,当E 在OA 上时,由12y x b =-+可知,点E 的坐标为(2b ,0),OE =2b .此时S =S △ODE =112122OE OC b b ⋅=⨯⨯=. ②如图3,当E 在AB 上时,把y =1代入12y x b =-+可知,点D 的坐标为(2b -2,1),CD =2b -2,BD =5-2b .把x =3代入12y x b =-+可知,点E 的坐标为3(3,)2b -,AE =32b -,BE =52b -.此时S =S 矩形OABC -S △OAE - S △BDE -S △OCD =1315133()()(52)1(22)22222b b b b -⨯-----⨯⨯- 252b b =-+.(2)如图4,因为四边形O 1A 1B 1C 1与矩形OABC 关于直线DE 对称,因此DM =DN ,那么重叠部分是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即四边形DMEN 是菱形.作DH ⊥OA ,垂足为H .由于CD =2b -2,OE =2b ,所以EH =2.设菱形DMEN 的边长为m .在Rt △DEH 中,DH =1,NH =2-m ,DN =m ,所以12+(2-m )2=m 2.解得54m =.所以重叠部分菱形DMEN 的面积为54.图2 图3 图4考点伸展把本题中的矩形OABC绕着它的对称中心旋转,如果重叠部分的形状是菱形(如图5),那么这个菱形的最小面积为1,如图6所示;最大面积为53,如图7所示.图5 图6 图7例 6 2010年扬州市中考第28题如图1,在△ABC中,∠C=90°,A C=3,BC=4,CD是斜边AB上的高,点E在斜边AB上,过点E作直线与△ABC的直角边相交于点F,设AE=x,△AEF的面积为y.(1)求线段AD的长;(2)若EF⊥AB,当点E在斜边AB上移动时,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当x取何值时,y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3)若点F在直角边AC上(点F与A、C不重合),点E在斜边AB上移动,试问,是否存在直线EF将△ABC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直线EF,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直线EF,请说明理由.图1 备用图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0扬州28”,拖动点E在AB上运动,从y随x变化的图象可以体验到,当F 在AC 上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F 在BC 上时,y 随x 变化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y 的最大值对应抛物线的顶点.双击按钮“第(3)题”,我们已经设定好了EF 平分△ABC 的周长,拖动点E ,观察图象,可以体验到,“面积AEF ”的值可以等于3,也就是说,存在直线EF 将△ABC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双击按钮“第(2)题”可以切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