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高二化学选修4导学案:化学反应的限度 4
高中化学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响进行的方向一、教材剖析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响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响速率、化学反响的限度以后,教材安排了难度较大的化学反响进行的方向的内容。
关于自由能知识,仅限于达到知道、认识的层次即可。
事物的发展、变化经常受多种要素的限制,经过焓变、熵变的介绍,力争使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
二、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1) 、经过学生平时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常有的化学反响,让学生认识放热反响的自觉性和某些吸热过程的自觉性;(2)、经过“有序”和“无序”的对照,引出熵的看法;(3)、经过平时生活中的见闻指引学生,使学生明确依据反响的焓变和熵变的大小,只好判断反响自觉进行的可能性,不可以决定反响能否必定发生或反响速率的大小。
2.能力目标:(1)、经过学生已有知识及平时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建立化学反响方向的判据;(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式,建立新知识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经过平时生活中的焓变和熵变的详细实例,让学生明确化学与平时生活是息息有关的。
三、教课要点难点要点:熵判据难点:焓减与熵增与化学反响方向的关系四、学情剖析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反响速率、化学均衡及其影响要素的基础上,抽象思想能力提升好多,本节降低难度后,学生应当能掌握要点内容。
五、教课方法1.启迪教课2.教案导学:见后边的教案。
3.新讲课教课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迷惑→情境导入、展现目标→合作研究、精讲点拨→反省总结、当堂检测→发导教案、部署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填写教案。
2.教师的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教案,课内研究教案,课后延长拓展教案。
七、课时安排: 1 课时八、教课过程( 一) 预习检查、总结迷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认识了学生的迷惑,使教课拥有了针对性。
(二)情形导入、展现目标。
教师: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氮以及燃料不完整焚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它们是现代城市中的大气污染物,为了减少大气污染,人们提出经过以下反响来办理汽车尾气:2NO (g)+ 2CO(g)= N2(g)+ 2CO2(g),你可否判断这一方案能否可行?理论依照是什么?教师:上述问题是化学反响的方向的问题。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高中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概念和计算方法;2. 理解化学反应中限度反应物和多余反应物的概念;3. 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态和反应物的转化率计算方法。
导入:通过实验演示或图像展示引出化学反应的限度概念,并引发学生对限度反应物和多余反应物的讨论。
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中的限度:- 定义:限度反应物是一个反应物中最先用完的反应物;多余反应物是在反应结束后仍有剩余的反应物。
- 计算方法:通过反应方程式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反应物的数量比较。
2. 化学反应的平衡态:- 定义: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达到平衡态。
- 反应物的转化率:反应物的转化率表示反应物被转化为生成物的比例。
- 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数据或平衡式中的系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实例练习:1. 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如果有3mol H2和2mol O2参与反应,求限度反应物和多余反应物。
2. 对于反应式N2 + 3H2 -> 2NH3,如果有4mol N2和8mol H2参与反应,求反应的平衡态下N2的转化率。
实践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验证化学反应的限度概念,并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检测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化学反应限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化学反应的限度如何影响反应过程和产物得率。
课堂总结:总结化学反应的限度概念和计算方法,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
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教案主题: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概念。
2. 掌握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限度。
3. 理解化学反应限度对反应速率与产物数量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板书或投影仪。
2. 化学反应公式和反应速率方程的例子。
3. 实验装置和化学试剂。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学生观察一种化学反应的示范实验,例如放一块锌片进入盛满盐酸的试管中,观察产生气体的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反应是否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反应会到达一个什么样的“限度”?理论讲解:1. 板书或投影仪上给出化学反应公式,例如:Zn + 2HCl → ZnCl2 + H2。
2. 解释反应公式中的化学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3.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是否永远进行下去?4. 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即反应物的数量限制了反应的进行。
5. 进一步解释化学反应的限度对反应速率和产物数量的影响。
例如,当反应物A的数量达到反应的限度时,反应速率会减慢,产物的生成量也会减少。
计算练习:1. 给出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例如:rate = k[A]。
2. 引导学生计算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当反应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反应速率是否会变化?为什么?实验探究:1. 设计一个实验,例如,利用导线连接一片锌片和一块铜片,浸泡在盛满铜离子溶液的两个杯子中。
2. 观察实验过程中铜在锌片上的生成情况。
当铜生成一定量后,观察反应是否停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停止。
讨论和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总结化学反应的限度对反应速率和产物数量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反应物的数量,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限度。
拓展活动:1. 学生可选取其他化学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限度现象。
2. 小组讨论不同反应的限度条件可能出现的原因。
作业:要求学生总结化学反应的限度概念,并选择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研究报告。
新鲁科版选修四《化学反应的限度》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1)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其意义对于化学反应mA+nB pC+qD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p(C)·c^q(D)]/[c^m(A)·c^n(B)]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在应用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稀溶液中的水分子浓度可不写。
因为稀溶液的密度接近于1 g/mL。
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5.6 mol/L。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水量的改变对水的浓度变化影响极小,所以水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此常数可归并到平衡常数中去。
对于非水溶液中的反应,溶剂的浓度同样是常数。
②当反应中有固体物质参加时,分子间的碰撞只能在固体表面进行,固体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没有影响,因此,固体的“浓度”作为常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就不写固体的浓度。
③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
同一个化学反应,由于书写的方式不同,各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平衡常数就不同。
但是这些平衡常数可以相互换算。
④不同的化学平衡体系,其平衡常数不一样。
平衡常数大,说明生成物的平衡浓度较大,反应物的平衡浓度相对较小,即表明反应进行得较完全。
因此,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
(2)平衡常数的测定平衡常数可以用实验方法测定,也可以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而得。
实验方法通常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但必须防止因测定过程中加入化学试剂而干扰了化学平衡。
因此,在进行化学分析之前必须使化学平衡“冻结”在原来平衡的状态。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采取骤冷、稀释或加入阻化剂使反应停止,然后进行分析。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4课时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019鲁科版选修1化学反应原理)
学习小结
化学平衡移动规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改变浓度若 若QQ><KK, ,平 平衡 衡逆 正向 向移 移动 动
改变压强若若QQ><KK,,平平衡衡逆正向向移移动动
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课堂练习
1.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
交流研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Q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N2(g)+3 H2 (g)
2NH3(g)
c 2(NH3) c (N2) c3(H2)
=K
当 V→1/2V ,P → 2P;c → 2c
Q=
[2c
[2c(NH3)]2 (N2)] [2c (H2)]
3
Q=
22 c 2(NH3) 2c (N2) 23 c3(H2)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 按表中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将有关实验现象及其结论填入表中。
实验原理
N2O4(g) 2NO2(g)(红棕色) Δνg>0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三支针筒中均抽入 10 cm3 NO2 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
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 将第三支针筒活塞迅速
6.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V L密闭容器中加入n mol A、2n mol B,发生反应:
A(g)+2B(g) 2C(g) ΔH<0,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A的转化率
为x。 (1)一段时间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B_,___(填字母)。A.B的转化率之比为1∶2
高中化学反应限度的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限度的教案
年级:高中
主题:反应限度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反应中的限度概念。
2. 掌握如何计算反应的限度。
3. 能够根据反应的限度计算出产物的产生量。
4.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相关计算技巧。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或其他教学工具。
2. 化学实验材料。
3. 计算工具。
教学活动:
1. 导入:通过引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例子,引起学生对反应限度的兴趣和认识。
2. 知识讲解:讲解反应限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介绍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3. 案例分析:给学生几个实际反应的例子,让他们根据反应物的量和限度来计算产量。
4. 实验操作: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反应的限度和产量。
5. 讨论总结: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计算过程,进行讨论和总结,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评估方法:
1. 口头提问:随堂随机提问学生相关知识点。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3. 小测验:进行一次简单的考试,检测学生对反应限度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
1. 拓展知识:介绍更复杂的反应限度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更多实验。
2. 实践应用:邀请专业化学家或工程师来分享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反应限度概念。
3. 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个关于反应限度的研究课题进行探究,展示成果并进行讨论。
高中化学反应限度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限度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高中
课时:1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限度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如何通过反应物的量来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3.能够应用限度概念解决化学反应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化学反应限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如何根据反应物的量来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3.限度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中限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限度概念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掌握如何根据反应物的量来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2.能够独立解决化学反应限度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化学反应中的实例引入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
二、讲解(15分钟)
1.讲解化学反应中限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介绍如何根据反应物的量来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三、示例演练(15分钟)
教师通过示例演练,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四、操练(15分钟)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限度概念在其他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六、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有了清晰的了解,掌握了相关计算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化学反应限度的知识。
【优教通,备课参考】2014年高中化学同步练习:《化学反应的限度》1(鲁科版选修4)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限度【同步试题】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在硫化氢水溶液中加入碱有利于S2-的生成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反应C.高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500℃左右比室温更利于合成氨反应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ΔH<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C.②③⑥D.②④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都增大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体积缩小,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使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4.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H 2和I2蒸气各0.5摩,发生反应H2+I22HI,达到平衡时,生成HI 0.8摩,若其它条件不变,开始充入的H2为2摩,则达到平衡时生成的HI可能是下列中的()A 1.1摩B 0.87摩C 0.8摩D 0.5摩5.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A、B、C、D均为气体6.在体积相同的A和B两个带活塞的玻璃容器中,如分别注入1/4容积颜色相同的NO2和Br2(气),然后将活塞同时向外拉到1/2处(快速),过一会儿可以看到()A.A中颜色比B中浅B.A中颜色比B中深C.A、B中颜色深浅一样D.A、B中颜色都比开始时深7.密闭容器中的平衡体系H2+I2(g) 2HI(g)+Q,欲使HI浓度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体积 B.升温 C.降温 D.加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 A(g) +m B(g) p C(g)+Q处于平衡状态(又知n+m>P,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升高温度时,[B]/[C]的比值减小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③加入B,A的转化率变大④加入催化剂,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⑤充入C,则A、B的物质的量增大( )A.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全部9.甲萘醌(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它可通过2—甲基萘的氧化而制得,反应中常用乙酸作催化剂,该反应放热,可表示为:催化剂氧化剂2-甲基萘甲萘醌在某次合成反应中,用1.4g的2—甲基萘,才制得0.17g甲萘醌,已知该次合成反应的速率是快的,试判断导致其产率低的原因是 ( )A.使用了过量的氧化剂B.没有用乙酸,而是使用了其它催化剂C.把反应混合物加热D.所生成的甲萘醌是沉淀物10.一定条件反应N2+3H 22NH3达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A.加催化剂,v(正)和v (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 v (正)和v (逆)都增大,且v (正)增加倍数大于v (逆)增加倍数C.降温, v (正)和v (逆)都减少,且v (正)减少倍数大于v (逆)减少倍数D.增加N2的浓度, v (正)和v (逆)都增大,且v (正)增加倍数大于v (逆)增加倍数11.常温下的定容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3NO2+H2O NO+2HNO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氧气后、原体系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NO的物质的量可能不变C.NO的物质的量一定会减少D.NO2增加的物质的量是通入O2的物质的量的2倍12.在密团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3mol CO2(反应为CO+H2O(g) CO2+H2),当其他条件不变,充入的水蒸气改变为2mol时,平衡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0.5mol B.0.95mol C.1mol D.2/3mol13.可逆反应m A(g)+n B(g) p C(g)+q D(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改变某一条件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增大 B.平衡向逆向移动C.平衡没有移动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4.由可逆反应测绘出图象如下图,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B.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15.A(g)+3B(g) 2C (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16.对于反应A(g)+2B(g) 2C(g)+Q(Q>0),下面各图能正确反映在这一反应中,反应时间t,温度T与平衡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关系的是()17、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A(g)+B(g) C(g)达到平衡,若增大A的浓度,使平衡右移,并达到新的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大 B.A的转化率增大C.C的百分含量一定大于原平衡C的百分含量 D.B的转化率一定增大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850℃ 时,气体混合物达到下式所示平衡:CO2+H2 CO+H2O 。
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2.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3.培养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探究,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化学平衡常数”“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问题的讨论,培养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问题中能够体会到研究的乐趣,学会如何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并最终了解热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课型:新课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什么叫熵?什么叫熵变?如何判断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教师】我们利用△H-T△S来判断一个反应的自发性时,如果它小于0,我们只能说这个反应有反应的可能性,有反应的趋势。
在实际上到底能不能进行反应,还要看有多少反应物发生反应转变成了生成物,另外还要看反应的速率。
如果反应物只有很少的量转变成生成物或反应的速率很小很小,那么我们只能说这个反应虽有自发进行的趋势,但仍然没有发生反应。
所以要研究一个反应,首先要研究它的自发性问题,接下来就要看它进行的程度,也就是限度的问题,最后看反应速率的问题。
好,这节我们就来看看反应限度的问题。
【板书】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提问】那么如何来表示化学反应的限度呢?或用什么来反映反应的限度呢?【学生】思考,预习【教师】化学反应的限度是指有多少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所以最好用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或浓度的比值来反应。
那么我们来看下面这个表。
【学生】观察,计算:交流研讨: 已知反应H2(g)+I2(g) 2HI (g) ,△H< 0。
现在698.6K和798.6K时分别用不同起始浓度的H2、I2(g)、HI进行反应,平衡后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篇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指导方法篇二高三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
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
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
(1)能过提问复习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习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鲁科版选修4-4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4课时)导学案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4课时)导学案鲁科版选修4-4目标:1.识记平衡转化率的表达2.平衡转化率的相关计算重点:平衡转化率的熟练运算!!!难点:平衡转化率与化学平衡常数的综合计算课时:4课时本课时:第4课时四过关练习(续)3.(B级)在某温度下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I2()≒2HI(),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测得[H2]=0.008m ol·L-1,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A. 40B. 62.5C. 0.25D. 44.(B级)对于X+Y(s) ≒ Z的平衡,若增大压强,Y的转换率增大,则X 和Z可能的状态是()A.X为气态,Z为固态B.X为固态,Z为气态C.X为气态,Z为气态D.X为固态,Z为固态5.(B级)放热反应2NO(g)+O2(g)≒ 2NO2(g)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③增加O2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且NO的转化率增大的是()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⑤6.(C级)可逆反应3X(g)≒ 3Y(?)+Z(?) △H>0,随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Y和Z可能都是固体B.Y和Z一定都是气体C.若Z为固体,则Y一定是气体D.Y和Z可能都是气体7.(B级)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I2 (g) ≒ 2HI(g)B.3H2 (g)+N2 (g) ≒ 2NH3 (g)C.2SO2 (g)+O2 (g) ≒ 2SO3(g)D.C(g)+CO2 (g) ≒ 2CO(g)8.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
该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1。
化学反应限度二(选修4)说课稿
化学反应限度二(选修4)说课稿化学选修4,反应限度,平衡常数,定义及应用说课题目:说课题目:化学反应的限度人教版选修4化学选修4,反应限度,平衡常数,定义及应用1 2 3 4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人教版选修4化学选修4,反应限度,平衡常数,定义及应用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2 34人教版选修4学情分析化学选修4,反应限度,平衡常数,定义及应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必修2 必修2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选修4 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选修4化学选修4,反应限度,平衡常数,定义及应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衡常数的含义,会求算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应的平衡常数。
2).了解浓度商的概念,的概念,并能利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学反应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化学平衡常数的研讨,数的研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验数据的能力,以及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
律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的学习,切实体会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规律的学习过程,过程,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严谨的态度。
人教版选修4化学选修4,反应限度,平衡常数,定义及应用教学重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根据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学反应的方向。
人教版选修4化学选修4,反应限度,平衡常数,定义及应用学情分析知识层面: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基本定义,对化学平衡及平衡的学平衡的基本定义,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不能定量的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限度,且对化学平衡的知识容易出现遗忘,易出现遗忘,所以在讲授新知识前应先回顾旧知识。
化学:2. 2《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鲁科版选修4)
化学:2. 2《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鲁科版选修4)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第二章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3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能正确书写给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能进行相应的简单计算;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及意义,理解平衡转化率的涵义。
3.能够进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4.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平衡。
【知识回顾】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方向又能向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如果反应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则称不可逆反应<1)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2)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⑶使用“”2、化学平衡状态:定义: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等动定变同【学案导学】:一、化学平衡常数1、对于一般的反应aA +bB cC + dD当温度一定,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注意:①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包括体和(因为它们的浓度为常数>,只包括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
②对于确定的反应,K只随温度变,不因浓度压强而变。
b5E2RGbCAP2、平衡常数的应用⑴判断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估计反应的可能性。
K越,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⑵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浓度商:对化学反应aA+bB cC+dD的任意状态称为浓度商。
符号当QK时,反应已达平衡, QK时,反应逆向进行, QK时,反应正向进行二、平衡转化率(α>1、表达式:对于化学反应aA+bB cC+dD,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可表示为:α(A>=2、平衡转化率的有关计算关于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已知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求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例题】 1、在密闭容器中,将NO2加热到某温度时,可进行如下反应:2NO2 2NO+O2,在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是:[NO2]=0.06mol/L,[NO]=0.24mol/L,p1EanqFDPw[O2]=0.12mol/L.试求:<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2《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节化学反响的限度
第二课时反响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衡移动的涵义.
2、了解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3、通过"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4、能够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对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释.
过程与方法
1、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2、在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
1、了解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2、通过"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过"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2、实验探究法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三、教学过程。
化学:2. 2《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鲁科版选修4)
化学:2. 2《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鲁科版选修4)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平衡转化率[能力目标]⒈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获取信息的能力⒉提高学生逻辑归纳能力[教案重点、难点]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教案过程][引入]轿车进入家庭,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图片展示][过渡]为了减轻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的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2NO(g>+2CO(g>= N2(g>+2CO2(g>,上节课中我们已经证明了该反应完全可以自发进行,可是反应进行的程度有多大呢?b5E2RGbCAP[板书]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讲述]为了寻找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限度的方法,人们对许多化学平衡体系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终于发现:化学平衡常数可以表征化学反应限度的相对大小。
p1EanqFDPw[交流·研讨]测量获得反应N2O42NO2在373K时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学生活动]⑴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
⑵分析计算所得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
[过渡]人们对其他化学平衡体系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类似的关系。
[板书]一、化学平衡常数1、K及其表达式[学生活动]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的数据特征。
[总结]化学平衡常数等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系数次幂的乘积之比。
[交流研讨]教材P44[学生活动]⑴填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⑵比较①和②,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与哪些因素有关。
⑶比较②和③,分析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⑷比较⑤和⑥,分析平衡体系中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出现的原因。
[过渡]根据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我们能知道些什么呢?请对比分析教材P44表2-2-1[板书]⒉平衡常数的应用⑴判断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说明]⑴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基本完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4课时)
一、预习自测
(1)对于化学方程式中气态物质系数前后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Q K ,化学平衡状态 。
(2)对于化学方程式中气态物质系数前后有改变的反应,改变压强,若Q ﹥K ,平衡 向移动;若Q ﹤K ,平衡 向移动。
(3)对于反应前后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对平衡体系的影响极其微弱,认为平衡 。
二、课堂学习 (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交流研讨】完成课本49页的表格,把内容补全。
【实验观察】针筒中抽入一定量的NO 2和N 2O 4的平衡混合气体(2 NO 2(g) N 2O 4(g)),将针筒前端封闭。
若:将针筒活塞迅速向里推动活塞,观察到气体颜色先变 后变 ,
若:将针筒活塞迅速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气体颜色先变 后变 ,试用化学平衡移动的观点进行分析、解释:
【结论】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
【思考讨论】反应N 2(g)+O 2
(g)2NO(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即压强 ,此时浓度商Q= ,结果Q K,平衡 移动。
若将气体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即压强 ,此时浓度商Q= ,结果Q K,平衡 移动。
【结论】对于化学方程式中气态物质系数前后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 。
对于反应前后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对平衡体系的影响极其微弱,认为平衡 。
【练一练】一定温度下的反应N 2(g) + 3H 2(g) 2NH 3(g),若增大压强,Q K,平衡 向移动。
若减小压强Q K ,平衡 向移动 【思考讨论】向2NO 2(g ) N 2O 4(g )平衡体系中,保持容积的体积不变,加入惰
性气体也能使总压增大,这种改变是否能引起平衡的移动? 【练一练】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 + 3H 2
(g) 2NH 3(g),△H <0 若仅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完成下表
化学给人以知识, 化学史给人以智慧。
升高温度,平衡向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改变浓度,若Q﹥K,平衡向移动;若Q﹤K,平衡向移动。
改变压强,若Q﹥K,平衡向移动;若Q﹤K,平衡向移动。
【练一练】1、在注射器内充入NO
2和N
2
O
4
的平衡混合气体,平衡后在恒温下进行
压缩,当体积减小1/4时,则()
A 体系颜色比原来深,平衡向NO
2方向移动B、体系颜色比原来深,平衡向N
2
O
4
方
向移动
C体系颜色比原来浅,平衡向NO
2方向移动 D、体系颜色比原来浅,平衡向N
2
O
4
方
向移动
2、T℃时,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cC(g)+dD(g),平衡后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6mol/L,恒温下,
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重新达到平衡后,测得B气体浓度为0.4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重新达到平衡时,D的体积分数减小B.a+b<c+d
C.平衡向右移动D.重新达到平衡时,A气体浓度增大
3、已知反应mA(g)+nB(g) xC(g)+yD(g),A的转化率R
A
与p、T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正反应吸热,m+n>x+y
B. 正反应吸热,m+n<x+y
C. 正反应放热,m+n>x+y
D. 正反应放热,m+n<x+y
4、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X(气)和2升Y(气),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2Q(g)+nR
(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 )
A.3
B.4
C.5
D.6
5、已知工业上真空炼铷的原理如下:2RbCl+Mg MgCl2+2Rb(g),对于此反应的进行能给予正确解释的是()
A.铷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镁强,故镁可置换铷B.MgCl2的热稳定性不如Rb 强
C.铷的沸点比镁低,把铷蒸气抽出时,平衡右移D.铷的单质状态较化合态更稳定
四、当堂检测
1.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A(g) + 3B(g) 2C(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C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大压强④降低压强⑤分离出C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2、在体积相同的A和B两个带活塞的玻璃容器中,分别充入1/4容积颜色相同的
NO
2
(存在2NO
2 N
2
O
4
平衡)和Br
2
蒸汽,然后将活塞同时向外拉出到1/2处(快
速),过一会儿将看到〔〕
A、A中的颜色比B中浅
B、A中的颜色比B中深
C、A和B的颜色深浅相同
D、A和B的颜色都比开始时浅
3、若反应aA(g)+bB(g) cC(g)+ dD (g)在密闭容器内达到化学平衡以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会使平衡混合物中C的质量分数降低,那么:
(1)正反应是热反应。
(2)反应物与生产物之间的系数关系是(a+b) (c+d);(填入>、=、<)
(3)为了提高A的利用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五、质疑问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