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标准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标准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网络教学资源等。
学习任务2:事故致因理论
学习目标
掌握事故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具体事故的影响要素;
理解各类事故模式,清楚各自的优缺点,并能将其应用于生产。
学习内容
事故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
海因里希工业安全理论;
瑟利模型、轨迹交叉理论等影响较大的事故模型。
教学活动建议
特定场合下鱼刺图的编制练习。
教学活动建议
采用多媒体、视频、课堂讨论、分组练习、案例分析、讲授等方法教学。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网络教学资源等。
学习任务6:事件树分析法
学习目标
了解决策论的基本知识;掌握决策树的使用方法;掌握事件树分析的分析方法。
学习内容
决策树的使用方法;
事件树分析的使用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采用多媒体、视频、课堂讨论、分组练习、案例分析、讲授等方法教学。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网络教学资源等。
学习任务3: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学习目标
了解安全检查的方法和内容;掌握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
学习内容
安全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据、格式和编制方法;
特定场合下安全检查表的编制练习。
教学活动建议
采用多媒体、视频、课堂讨论、分组练习、案例分析、讲授等方法教学。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网络教学资源等。
学习任务4: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学习目标
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危险等级的划分;掌握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内容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危险等级的划分;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简介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专注于设计和实现安全系统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评估和规划各种安全系统,以确保组织和个人的信息、财产和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方法。

目标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安全系统设计和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1.分析和评估安全风险:学生将学会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估组织和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设计和实施安全措施: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安全措施,包括访问控制、加密、身份认证和安全监控等。

3.理解和应用安全标准和法律:学生将熟悉常见的安全标准和法律,如ISO 27001、GDPR等,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安全系统设计和管理中。

4.处理安全事件和应急响应:学生将学会如何处理各种类型的安全事件,并制定有效的应急响应计划。

内容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安全系统概述:介绍安全系统的定义、原则和基本概念,让学生对安全系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安全风险评估:学习使用安全评估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估组织和系统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3.安全措施设计与实施: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各种安全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

4.安全标准与法律:了解常见的安全标准和法律,如ISO 27001、GDPR等,并学习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安全系统设计和管理中。

5.安全事件与应急响应:学习处理安全事件和制定应急响应计划的方法和技巧。

6.安全系统管理:介绍安全系统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包括安全培训、安全审计和安全持续改进等。

学习方法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采用多种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1.理论讲授:教师将通过授课的方式介绍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操练:学生将参与各种实践操练,包括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措施设计和安全应急响应模拟等。

矿山安全

矿山安全

武汉工程大学昌达洋丰班《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题目:事故树分析法在控制磷矿冒顶事故中的应用学生姓名:郑方舟指导教师:周德红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安全工程教研室摘要随着国内磷矿的利用价值越来越高,磷矿开采也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但是在磷矿开采中,有着很多安全隐患,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其中对应的地下矿山所具有的隐患就有冒顶片帮,水灾,火灾,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火药爆炸,放炮等等一共十四条。

但是据资料分析,在这些事故隐患中,在磷矿开采过程中发生冒顶事故所占比重较大,本设计利用安全系统分析方法—事故树分析法对磷矿开采过程中冒顶事故进行分析,识别导致冒顶事故的基本事件,定性和定量分析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找出避免或减少导致事故的对策措施,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使相关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预防冒顶事故的要点,更好的控制磷矿冒顶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为磷矿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value of the domestic use of high phosphate, phosphate mining is also more and more national attention, but in the phosphate mining, has a lot of potential safety issues, (GB6441-86)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underground mine has the cave hidden there to help film, flood, fire, mechanical damage, vehicle damage, explosion of gunpowder, blasting, and so a total of 74But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a reality in these accidents, the proportion of large roof fall accident, the need to apply security systems analysis to analyze cave of the accident. Deduce the reasons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roof fall accident.对应的英文摘要也得要全部改了,你们自己先翻译,遇到不会翻译的再告诉我。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LOGO题目:关于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的问题分析专业班级:工业141班组别:五组组长:xx(140xxxxx)小组成员:薛xx(140xxxxx)桂xx(140xxxxx)xx(140xxxxx)x(140xxxxx)任xx(140xxxxx)xx(140xxxxx)目录关于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的问题分析 (3)一、利用ISM法进行系统分析 (4)1.1确定影响因素 (4)1.2有向图 (5)1.3可达矩阵 (5)1.4系统要素集合 (6)1.5级位划分 (7)1.6多级递阶有向图 (7)二、利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体系 (8)2.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8)2.2重要度分析 (9)2.2.1判断矩阵标度 (9)2.2.2建立判断矩阵 (9)2.3总重要度分析 (11)三、利用模糊综合判断法对案进行评价 (11)3.1满意度评价 (11)3.1.1评价指标 (11)3.1.2评价过程 (11)四、结论 (14)五、参考文献 (14)六、任务分配 (15)七、个人心得 (15)XX (15)XX (16)任XX (16)桂XX (17)X (17)XX (18)薛XX (19)八、会议讨论照片 (19)关于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的问题分析【摘要】21世纪是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上网是一个普遍现象,网络传递给他们更多的信息与知识,但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有部分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以至于课上课下沉迷于手游、网游,出现了一种“课堂低头族”的现象。

目前,大学生逐渐对网络有了一种消极的心理依赖性,对其身心造成了重的危害,甚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为了加强学校学风建设、为了学生的未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教育和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低头族AHP ISM 系统分析学风建设确定研究对象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生活也在改变。

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多途径上网花去大量的时间和金,过度沉迷网络,以至于形成一种上课玩手机的现象。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培养计划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培养计划
1.具有较扎实的化学、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科基础和计算机、外语综合应 用能力;
2.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电工电子学等环境工程学科所必须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污染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分析测试技能; 4.掌握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具有相应的研究与工程实 践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C
2
大学英语(基础)
8 120 120
S44
高等数学 C
8 120 120
S44
线性代数
必 修
概率统计
大学物理 C
2 30 30 3 45 45 6 90 90
C
2
C
3
S
33
大学物理实验 C
2.5 37
37
C
1.5 1
大学体育(基础)
4 80 60
20 C/S 2 2
军事理论


形势政策
教 育
学业规划概论
2 1
00002200 7 7 11 13 15.5 5.5 0 0
2.5 2.5 2 2.5 2.5 2.5 2 2 2 0 0 0 0 4 14 2.5 0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1
2
2 2 1 2 1 1 2 0 0 0 0 0 0 16 0 0 0 0 0 4 14 18.5 0
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类别: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专业代码:08290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掌握现代职业安全、健 康和环境(HSE)技术和管理方法,能从事职业安全和健康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风险分析与评价 及控制、管理与监察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2. 学生能掌握安全评价、风险分析和事故预防的基本方法;3. 学生能了解我国安全系统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安全系统工程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系统工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2. 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安全系统工程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包括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定义,事故与事故案例学习。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述2. 安全评价方法:危险识别、风险评价、事故树分析、安全评价方法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全评价方法3. 安全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安全风险管理4. 安全防护措施设计:物理防护、安全管理、应急措施、事故预防。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安全防护措施5. 安全系统工程实践: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安全防护方案,实施与评估。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安全系统工程实践6. 安全系统工程法律法规及标准:我国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介绍。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安全系统工程法律法规及标准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安全评价方法;2. 第3-4周: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防护措施设计;3. 第5-6周:安全系统工程实践、安全系统工程法律法规及标准;4. 第7-8周:课程总结与复习,开展小组项目实施与评估。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20241Z11课程名称: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Design Practice of Safety Assessment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学时/学分:2周/2先修课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适用专业:安全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 安全系统工程(第二版).姜学鹏,徐志胜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 任建国,陈网桦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安全评价师系列》.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通过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安全系统工程基础知识和深入理解各种不同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并能熟悉安全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

学生应能运用所掌握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中的不同生产系统进行安全分析和安全评价,并能针对所分析的实际系统提出有效的系统安全管理方法,从而提高自己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学生首先必须对所选的工程系统进行有关调查,熟悉并了解该系统的组成结构、设施设备、工艺流程等情况,并绘制工程系统安全分析结构图;然后根据工程系统的基本性质,选择与此相适应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安全分析和评价,并给出有关的分析结果和评价指标值,与此同时,应根据安全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能力:查阅资料,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报告书,其中要清楚地显示本次安全分析、评估以及决策的全过程以及定量分析的结果,并附有工程安全分析结构图。

注意培养自己对实际问题的调查能力,在调查过程中,应针对所考察的问题选择恰当的实用调查方法。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可以共享一些基本的技术资料,但严禁抄袭。

素质:在老师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系部:安全工程系专业班级:安理10-25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木拉里完成日期:年月日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安全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计评定意见设计题目:学生姓名:评定意见: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评定意见参考提纲:1.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

2.学生的勤勉态度。

3.设计或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等。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也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安全评价技术》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奠定基础,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实践环节,掌握《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各安全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并结合其它专业课程,针对所分析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或者根据事故后果的模拟和预测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从而让学生掌握工程分析和工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其目的如下:1)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系统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安全分析方法发现工程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学习安全系统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

3) 进行工程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等。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要求如下:1、任务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

2、知识要求。

学生在课程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3、能力培养要求。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英文名称: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安全工程课程设计学分:2 计划周数:2周撰写人:王志军日期:2013.11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设计的性质《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是在高年级学生基本学完《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后的一次集中式的综合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可以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奠定专业基础,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2.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安全系统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让学生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安全系统工程主要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以及系统危险控制。

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及方法分析、解决现实工程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安全分析及安全评价的现场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包括3个方面:1)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及方法发现和处理工程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 熟练掌握安全系统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

3) 进行工程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等。

3.课程设计的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系统安全预测方法及系统危险控制方法,以某一特定的系统或单元或事故为研究对象,辩识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其安全状况,提出降低系统危险的对策措施,最终独立完成一份《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一个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的能力。

关于系统工程的课程设计

关于系统工程的课程设计

关于系统工程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系统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系统工程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和评价的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系统工程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系统工程概述:介绍系统工程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

2.系统分析方法:讲解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结构分析、流程分析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系统设计方法:介绍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模块化设计、层次化设计等,让学生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系统评价方法:讲解系统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如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培养学生评价和优化系统的能力。

5.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将系统工程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4.实验法:进行系统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系统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事故致因理论,了解事故预防与控制的策略;3. 掌握安全评价、风险分析与控制的基本方法;4. 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能力;2. 能够独立完成安全评价报告的撰写,提高报告撰写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4. 能够进行有效的安全沟通,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和参与公共安全事务;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 激发学生对安全工程领域的兴趣,引导其探索专业发展方向。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培养学生的安全系统工程思维。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包括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等基本概念的学习和理解。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述2. 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事故的成因、发展过程及预防措施。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事故致因理论3. 安全评价与风险管理:学习安全评价方法、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措施。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安全评价与风险管理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及安全标准。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5. 安全系统工程实践:案例分析,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安全系统工程实践6. 安全沟通与团队协作:培养安全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安全沟通与团队协作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吐血整理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吐血整理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吐血整理组长:郭朝伟副组长:王冠组员:徐志国,范超力尹兵,蒋真金,夏红英廖伯超,雷梅,谭蓉晖前言【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展,都市交通有了专门大改变,随着各种车辆的增多,道路交通问题成为一个威逼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

纪录显示每年有许多人死于车祸。

有些车祸是由于机械问题。

然而大部分车祸差不多上疏忽而卤莽驾驶的结果,同时能够幸免的。

许多人无视于交通号志和规则。

他们驾驶时不管车速、闯红灯、逆向行驶、开车时交谈,同时不打灯号就任意转弯。

他们接近十字路口时不减速。

如此多的人违犯交通规则以致于我们再如何样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唯有当每个人皆认为交通安全是众人的事时,我们在路上开车、在行人道上走路才安全。

据资料记载,自2007年,湘潭市北二环线共计发生交通事故600多起,事故发生率居雨湖区之首。

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该段道路交通安全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交通事故的要紧致因,并对事故多发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采纳事故树分析法,提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的计策及措施。

【关键词】湘潭市北二环线交通安全事故系统分析结论预防措施【Abstract】Along with social and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the municipal transportation had the very big change, along with each kind of vehicles increase, the road traffic question becomes one to threaten the people life and a property security significant hidden danger.Records show that every year a lot of people die in traffic accidents. Some of the accidents are due to mechanical problems. However, most of them are the results of careless and reckless driving, and could be avoided. A lot of people disregard traffic signals and rules. They drive regardless of speed limits, run through red lights, drive in the wrong direction, talk and laugh while driving, and turn as they wish without giving signals. They don't slow down while approaching crossroads. So many people violate traffic regulations that we cannot put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traffic safety. Only when everybody thinks traffic safety is everybody's business can we be safe driving on roads and walking on sidewalks.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record, from 2007until now, the Hunan Xiangtan Shibei two loop lines total has traffic accident 600, the accident formation rate comes first in of Yuhu District. Therefore, has the necessity to conduct the analytical study to this section of road traffic safety system, because discovers the traffic accident mainly to send, and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system which sends to the accident uses the accident tree analytic method, proposes the reduction traffic accident formation rat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measure.【Keyword】The north loop line of xiangtanTraffic safetyAccident analysisConclusionPreventive measure名目1、系统简介:1.1北二环线简介1.2谭九路口简介1.3科大校门口简介1.4科大路口简介1.5桃园路口简介2、分析依据3、分析时段4、分析内容4.1 伤亡事故及其统计分析4.1.1过往车辆及违规统计分析4.1.2潭九路口各车型违规情形所占比例统计图4.1.3桃源路口各车型违规情形所占比例统计图4.1.4科大路口各车型违规情形所占比例统计图4.1.5科大校门口各车型违规情形所占比例统计图4.1.6汇总表格4.2 危险源的辨识评判与操纵4.2.1危险源辨识4.2.2危险源的评判4.2.2.1人的因素分析4.2.2.2车的因素分析4.2.2.3路的因素分析4.2.2.4治理的因素分析4.2.2.5环境的因素分析4.2.3危险源操纵4.2.3.1对人的因素的操纵方案4.2.3.2对车的因素的操纵方案4.2.3.3对路的因素操纵方案4.2.3.4对治理的因素的操纵方案4.3危险性预先分析4.3.1危险性预先分析实例4.3.2可能导致事故因素分析4.3.3操纵措施4.4 安全检查表4.4.1谭九路口和桃园路口安全检查表4.4.2科大路口和科大校门口安全检查表4.4.3安全检查表分析4.5事故类型和阻碍分析4.5.1表格分析4.5.2北二环线桃源路口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分析:4.5.3操纵措施:4.6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4.6.1 列表研究4.6.2交通事故分析4.6.2.1人为因素4.6.2.2车辆因素4.6.2.3道路与环境因素4.6.3交通事故可操作性预防计策4.6.3.1人的教育4.6.3.2车辆检查与爱护4.6.3.3安全治理4.7 事件树分析4.7.1谭九路口子系统一事件事件树分析4.7.2桃园路口子系统一事件事件树分析4.7.3桃园路口子系统另一事件事件树分析4.8 事故树分析4.8.1 事故树的定性分析4.8.1.1利用布尔代数法求最小割集4.8.1.2 事故树的最小割集等效图为:4.8.1.3事故树的最小径集是:4.8.1.4最小径集等效图为:4.8.2 事故树的定量分析:4.8.2.1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4.8.2.2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4.8.2.3差不多事件的概率重要度4.8.2.4 差不多事件的临界重要度5.要紧结论及建议1.系统简介1.1北二环线简介湘潭市北二环路潭九路口至桃源路口段,总长3.3公里。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安全系统⼯程课程设计⼤纲《安全系统⼯程(双语)》课程设计⼤纲课程名称:安全系统⼯程(双语)英⽂名称: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适⽤专业:安全、消防⼯程、公共安全管理课程设计学分:1-2 计划周数:1-2撰写⼈:审核⼈:批准⼈:⽇期:2014.10⼀、课程设计的⽬的和意义安全系统⼯程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的⼀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使学⽣融会贯通安全⼯程专业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安全评价、重⼤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等),明确安全⼯程设计与评价的基本原则,熟悉企业安全现代管理需求的⽬标、任务与⽅法,掌握安全系统⼯程设计的通⽤⽅法,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完成⼀个较完整的设计及评价过程。

培养学⽣综合运⽤已学知识来解决基本安全⼯程管理问题的初步技能,全⾯分析考虑问题的思想⽅法、⼯作⽅法以及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件的能⼒。

⼆、内容和要求1.设计题⽬1.河南理⼯⼤学锅炉房系统安全分析2.⼤学校园宿舍⽕灾事故的事故树分析3.某企业安全现状的系统安全分析4.丹尼斯商场安全现状分析5.河南理⼯⼤学校园固有危险评价6.道路交通事故规律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7.⼤学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风险分析8.建筑施⼯企业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9.焊接作业危险性分析与安全技术10.建筑⼯地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1.浅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援救体系建⽴12.装修施⼯中⽕灾分析及防⽕对策13.论FTA在压⼒加⼯事故分析中的应⽤14.浅谈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预防15.**液化⽓站的安全现状评价16.燃⽓热⽔器⽕灾爆炸事故分析及对策措施17.**企业(建筑项⽬)安全预评价18.**企业(建筑项⽬)安全现状评价19.**企业(建筑项⽬)安全验收评价20.煤矿宏观安全评价⽅法的研究和应⽤21.**企业事故统计规律与防范对策研究22.**企业事故危险性评价与救灾⽅案研究23.**企业安全⽣产事故应急预案研究24.企业安全⽣产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25.⾼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研究26.⾼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27.⾼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28.事故案例分析与安全教育29.南⽔北调中线⼯程焦作段风险分析30.河南理⼯⼤学校园安全规划研究31.施⼯作业环境安全管理32.河南理⼯⼤学体育场危险源辨识及评价33.河南理⼯⼤学新建体育馆主要伤害事故分析34.河南理⼯⼤学园消防现状分析与改进35.河南理⼯⼤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研究36.安全科学与⼯程学院⼤楼系统安全分析37.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1)我校的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2)某某商场(超市)的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3)某某仓库的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4)某某企业的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5)某某车站(汽车站或⽕车站)的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38.某⽕灾⾼危场所的⽕灾和爆炸危险性评价(1)某某加油站的⽕灾和爆炸危险性评价(2)某某化学品仓库的⽕灾和爆炸危险性评价(3)某某喷漆车间的⽕灾和爆炸危险性评价2.设计内容危险源辨识、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预测、系统危险控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设计要求(1)初步掌握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法。

安全系统工程 教学大纲

安全系统工程  教学大纲

安全系统工程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20207Z10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与学分:32/2 (其中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要求:安全学原理适应专业:安全工程参考教材:安全系统工程(第二版).姜学鹏,徐志胜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安全系统工程.胡毅亭,陈网桦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安全系统工程是指在系统思想指导下,运用先进的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安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建立综合集成的事故防控系统并使之持续有效运行。

简言之,就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自觉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完成事故防控分析和决策。

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构建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并掌握系统安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在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有关实例教学,应使学生熟悉工程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科学决策的全过程操作步骤,并能将其有效地用于解决各种工程实际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使该专业学生获得从事安全工程设计、评估和科研的基本素质,并为其专业知识向纵深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掌握安全系统分析技巧与思维,实践安全系统工程在现代安全科学分析中的主要方法。

知识要求:掌握系统安全分析的各基本方法如安全检查表、危险性预先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并学习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预测与决策,包括灰色系统分析和模糊决策在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能力要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应获得较强的独立思考与系统性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学得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安全改进措施和科学的安全管理决策。

素质要求:在系统分析的实例教学中,培养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理解事故预防的社会意义,并致力于持续学习模式,能和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要求保持一致。

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教学对象: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

通过课程学习,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深入地掌握各种系统危险分析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的应用,掌握过程系统安全评价的方法。

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技能锻炼,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得以充实与提高。

教学要求:了解掌握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内容与任务及其现状与进展;熟练掌握各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可靠性工程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掌握对各类重大事故的后果分析、各种安全评价方法;了解掌握科学决策作深入地阐述。

教学内容: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述(1学时)1.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2.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3.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4.人-机-环境系统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人-机-环境系统的内容。

重点:准确理解系统与系统工程、安全与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和人-机-环境系统等基本概念。

难点:准确理解系统与系统工程、安全与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和人-机-环境系统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危险性预先分析(2学时)1.概述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3.危险性识别4.危险性等级5.危险性控制6.分析举例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理解掌握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分析掌握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理解掌握危险性等级;掌握危险性控制的方法。

重点:准确理解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含义;分析掌握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理解掌握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和确定的方法;掌握危险性控制的方法。

难点: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确定危险性等级的方法;危险性控制的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正文模板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正文模板

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设计的相关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研究课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认识危险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危险源的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危险源辨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部分危险物质分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事故树分析及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化工企业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相关分析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评价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安全系统⼯程》课程教学⼤纲《安全系统⼯程》课程教学⼤纲⼀、课程简介《安全系统⼯程》是针对安全⼯程本科专业开设的⼀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将系统⼯程的理论和⽅法与数、理、化、机、电等学科基础知识综合应⽤于现代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中,把技术学科和管理学科有机结合在⼀起,并把它们联系起来以解决错综复杂的安全课题。

安全系统⼯程的主要任务是采⽤系统⼯程的原理和⽅法,识别系统在设计、施⼯、运⾏及管理全过程中的危险性,并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和预测,提出系统危险的预防和控制对策,预防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发⽣。

⼆、课程⽬标1.本课程的教学⽬标课程⽬标1:掌握系统安全分析⽅法等安全基础知识,并具有能运⽤相应的⽅法识别复杂安全⼯程问题特征的能⼒。

(⽀撑毕业要求1-5)课程⽬标2:理解安全决策⽅法,并能通过分析⽂献,认识到解决复杂安全⼯程问题有多种⽅案可选择,并能优选解决⽅案。

(⽀撑毕业要求2-3)课程⽬标3:能够根据系统安全分析⽅法调研需求,进⾏团队合作,使⽤⽂献检索等现代化⼯具,撰写系统安全分析⽅法调研报告,能够清晰的进⾏陈述发⾔表达⾃⼰的调研结果,与他⼈进⾏沟通和交流。

(⽀撑毕业要求9-2)2.课程⽬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三、基本要求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预测、系统安全决策等,⽽且与系统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密切联系,具有很强的实⽤性。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先修课程基础知识的联系。

掌握安全系统⼯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系统⼯程的基本内容;掌握系统安全思想的组成内容。

理解危险源辨识的有关概念;了解危险源辨识的主要⽅法及内容,危险源的分类。

理解系统安全分析⽅法的选择;掌握系统安全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程序和适⽤范围。

了解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掌握安全评价⽅法的选择和安全评价程序。

了解预测的种类及基本原理;掌握安全预测⽅法在实际⼯程中的应⽤。

了解安全决策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掌握安全决策、决策的类型、安全决策的分类、安全决策分析的任务与基本程序、潜在问题分析;安全决策常⽤⽅法的基本原理和使⽤⽅法。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安全系统工程是一个涵盖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的多学科综合体。

对于现代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安全系统工程在当今社会拥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以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为例,探讨了一种设计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的思路与方法。

一、课程目标设定安全系统工程作为一门专业性强的学科,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掌握实际应用的相关技能,具备多角度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一)基础阶段:主要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介绍。

包括安全管理原则、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评估方法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等。

(二)实践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实地勘察、模拟演练和安全控制实验等,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具体安排如下:1.现场勘察:安排学生到一些人流密集、安全风险高的场所进行实地勘察,如体育场馆、火车站、机场等。

要求学生记录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防护设备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等信息。

2.模拟演练: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针对场所隐患进行模拟演练。

如制定应急预案,进行火灾逃生演练和应对突发事件等。

3.安全控制实验:让学生参与安全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例如火灾报警器的安装和布线、监控设备的维护等。

让学生感受安全控制实验中数据收集的重要性、设备运作的修改和调整等工作,推动他们成为更好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

(三)课程评价:通过期末综合测试、现场勘察报告、演练报告和安全控制实验报告等,来评价学生的课程表现。

此外,可以加入学生小组互评、教师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具体表现和未来的学习方向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三、教育教学方法本课程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环节的设计,因此,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包括:(一)多媒体演示: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演示相关案例、影响事项细节和限制任意 UML 模型。

(二)小组探究:在问题解决和实战案例分析的地方,采用小组探究模式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班级: *******专业:安全工程学号: 0*****姓名: **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指导教师: **********************系2012年12月目录一、目的和任务 (1)二、项目概况 (1)三、危险源辨识 (2)1、危险源的概念 (2)2、危险源的分类 (2)3、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2)4、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2)5、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3)6、危险源的辨识技术 (3)7、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害 (3)8、建筑行业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4)四、高出作业坠落事故树分析 (4)1、高空作业坠落事故树示意图 (5)2、定性分析 (6)3、定量分析 (7)4、分析结论 (9)四、设计感想 (9)一、目的和任务安全系统工程大作业在巩固安全系统工程专业知识,使其具有便是危险源能力,找出、减少或去除工作上相关危害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企业会用不同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对企业的某个单位或者系统进行简单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研究主题包括:危险源的辨识,事故树的编制及有关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这次大作业,加深对《安全系统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掌握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掌握系统工程分析的方法及数据评价,掌握事故成因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常用的事故预防和预测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以及安全措施的制定等知识技能,以便能较好的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中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原理、方法,对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预测和预防,是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

二、项目概况中平能化建工集团建井三处高层商住楼工程,总建筑面积58580 m2,地下两层,地上32层,其中地上1~3商场,4~32层为住宅,3层以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住宅为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结构构件较大,而支撑体系高度很高,属于超高超重大跨度结构的支模,支模体系难度很大,如何保证高空支模的安全性是该工程的难点,综合考虑支撑体系应满足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易于操作等因素,确定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

模板采用13mm厚的木胶合板,支撑系统采用截面为40mm×80mm方木和φ48×3.0mm的钢管。

由于本工程设计墙柱混凝土为高标号混凝土,且地下室墙需连续浇筑,连续墙长度达37m,施工后墙体极易产生不规则裂缝,影响结构防水效果及施工质量。

高标号混凝土施工,振捣密实后会产生大量浮浆,从而造成竖向结构上部强度过低,甚至端部会出现竖向裂缝等严重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事故。

梁板混凝土标号与墙柱混凝土标号不一致,而且级别相差较大,施工时如何控制墙柱与梁板接头位置低标号混凝土不流入节点内,同时接茬部位又不出现冷缝是浇筑时控制的重点。

三、危险源辨识1、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应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2、危险源的分类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七类:(1)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2)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3)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4)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5)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6)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7)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3、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安全生产法》中定义为: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不同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而建筑工地大多数危险有害因素都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5、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1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

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

2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2)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四口、五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不到位或安全兜网内积存建筑垃圾、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6、危险源的辨识技术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不但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

危险源辨识方法:国内外已经开发出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如安全检查表、预危险性分析、危险和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性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LEC法、储存量比对法等。

7、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害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主要有: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和其他伤害等几种类型。

2006年上半年建设系统事故类型死亡人数所占总数比例分别是:高处坠落占39.5%,施工坍塌占22.6%,物体打击占14.3%,起重伤害占8.1%,触电占5.9%,机械伤害占5%,其余类型占4.6% 。

8、建筑行业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危险因素(来源)何人或何物可能受伤害伤害将如何发生伤害后果判别依据I-V危险级别控制措施控制计划1 高处作业、垂直交叉作业施工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未正确使用安全用品、用具;防护设施不完善作业人员下方过往人员下方设备高处坠落落物人员伤亡设备损坏V 3落实安全措施,现场监督检查a、b、e2 焊接(含容器、管道内焊接)、切割作业未使用防护用品,氧、乙炔摆放不符合要求,漏气,末严格执行安规施工人员作业区周围人员作业场所漏气容器、管道内通风不良电弧灼伤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IV 3采用加强通风,做好个人防护,执行《安规》,落实安措b3 脚手架作业末按规范要求搭设、拆卸,碰撞;未使用防护用品施工人员作业区周围人员脚手架倾倒高处坠落人员伤亡设施损坏V 4执行《安规》的各项措施,并结合现场检查,执行验收制度b4 起重机械作业油管爆裂,制动器失灵,钢丝绳磨损超限,机械带病作业、人的行为不规范作业人员作业区周围人员设备构件突降人员伤亡设备损坏V 3 试验检查 b5 加工机械作业设备漏电、违反操作规程作业人员设备漏电碰撞卷入人员伤亡IV 3坚强安全监督,按照《安规》作业b、c备注:1、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且没有适宜的控制措施;Ⅱ--相关方提出的经确认为合理抱怨或要求;Ⅲ--曾经发生过事故无有效控制措施;Ⅳ--现场观察到可能发生事故的因素;Ⅴ--用危险评价方法得出的重大危险因素。

2、危险控制计划:a—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b—制定管理程序;c—培训与教育;d—制定应急预案;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f—保持现有措施。

由图和建设系统事故类型死亡人数所占总数比例不难看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最多的是高出坠落现象,因此,本设计小组围绕着高处坠落事故展开分析。

四、高出作业坠落事故树分析1、高空作业坠落事故树示意图已知基本事件X1概率为q 1=0.02其他事件分别为q 2=0.01 q 3=0.1 q 4 =0.01 q 5=0.001 q 6=0.01 q 7=0.001 q 8=0.001 q 9=0.002 q 10=0.01 q 11=0.02 q 12=0.03 q 13=0.1 2.定性分析(1)根据事故树的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先对事件A 1进行定性分析,因为A 1的或门很多,计算十分不便,所以用最小径集分析其成功树较为方便。

做出A 1事件树的成功树,如下图所示:可以得出'1A ='1x '2x '3x '4x '5x +'6x '7x 求出两个最小径集为P 1={1x ,2x ,3x ,4x ,5x } P 2={6x ,7x } 备注:1最小径集越多,防止事故的途径也越多。

2可以根据最小径集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的多少、技术上的难易程度、耗费的时间以及投入的资金数量,来选择最经济、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方案。

3利用最小径集可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2)同样采用求成功树的最小径集的方法对事件A 2进行定性分析,做出A 2的事件树成功树图,如图所示可以得出 '2A ='13x +'1x '2x '3x '4x '5x +'8x '9x '10x '11x '12x 求出三个最小径集为P 1={X 13} P 2={1x ,2x ,3x ,4x ,5x } P 3={8x ,9x ,10x ,11x ,12x } 3、定量分析(1)对事件A 1进行定量分析 1)计算A 1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P(A 1)=[1-(1-q 1)(1-q 2)(1-q 3)(1-q 4)(1-q 5)][1-(1-q 6)(1-q 7)]=(1-0.98x0.99x0.9x0.99x0.999)(1-0.99x0.999) =0.00149922)计算概率重要度系数I g (1)=12q )(∂∂A P =0.0096845 同理可得 I g (2)=0.0095867, I g (3)=0.0105453, I g (4)=0.0095867,I g (5)=0.0095003, I g (6)0.1362792, I g (7)=0.1350518 3)临界重要度分析 I c (1)=I g (1))p(A q 11=0.1291956 同理可得I c (2)=0.0639454, I c (3)=0.7033974, I c (4)=0.0639454, I c (5)=0.0063369, I c (6)=0.9090181, I c (7)=0.0900814 所以临界重要度的顺序为I c (6)>I c (3)>I c (1)>I c (7)>I c (2)=I c (4)>I c (5)(2)对A 2进行定量分析1)计算A 2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P(A 2)=q 13[1-(1-q 1)(1-q 2)(1-q 3)(1-q 4)(1-q 5)][1-(1-q 8)(1-q 9)(1-q 10)(1-q 11)(1-q 12)]=0.01x(1-0.98x0.99x0.9x0.99x0.999)(1-0.999x0.998x0.99x0.98x0.97) =0.00084206 2)计算概率重要度系数 I g (1)=12q )(∂∂A P =q 13(1-q 1)(1-q 2)(1-q 3)(1-q 4)(1-q 5)[1-(1-q 8)(1-q 9)(1-q 10)(1-q 11)(1-q 12)]=0.0054394同理可得I g (2)=0.0053845, I g (3)=0.0059229, I g (4)=0.0053845, I g (5)=0.005336, I g (8)= 0.0128124, I g (9)=0.0821252, I g (10)=0.0129288, I g (11)=0.0130608, I g (12)=0.0131954, I g (13)=0.00842063)临界重要度分析 I c (1)=I g (1))p(A q 11=0.1291956 同理可得I c (2)=0.063944, I c (3)=0.703382, I c (4)=0.063944, I c (5)=0.0063328, I c (8)=0.152151, I c (9)=0.30461, I c (10)=0.15354, I c (11)=0.310215, I c (12)=0.470109, I c (13)=1,所以临界重要度顺序为:I c (13)>I c (3)>I c (12)>I c (11)>I c (9)>I c (10)>I c (8)>I c (1)>Ic(2)=Ic(4)>Ic(5)4、分析结论1)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分析或门较多,因此大部分单个事件发生都有输出,只有少数与门由几个基本事件同时发生才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