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推理谜题创作八条戒律
1.谜题不能隐瞒任何解谜的条件(线索)。
原因:就像数学的证明题也是给出一定的条件再让你去求证的,题目不可能凭空的让你证明某个结论。隐瞒解谜条件相当于把推理变成了瞎猜,是对读者不公平的做法。
2.推理谜题里面,侦探本身不能是凶手/罪犯,侦探的角色(不包括侦探的职业)不能是凶手或其他犯案者本身。
原因:做贼的喊抓贼,抑或是裁判身兼球员的做法是明显的误导读者,作为谜题是对读者不公平且不合理的做法。3.凶手/罪犯必须在谜题篇中(解谜篇之前)出场亮相,尽量避免描述凶手的思路。
原因:凶手/罪犯肯定要在答案出来之前露面,题目要求的就是推理凶手/罪犯和作案过程,如果连凶手/罪犯都在题目隐瞒了还推理什么呢?而凶手/罪犯的思路如果描写出来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判断,所以还是避免为宜。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古畑类谜题就是一开始就知道凶手/罪犯及其思路,反过来推理他在犯案过程中或者之后所犯下的错误等等……
4. 在以密室为考点的谜题里,其答案不能以密室中有神秘的房间或信道作为密室的解释。
原因:这是很没含金量的做法,侦探每遇到不能马上解开的密室都可以以房间存在密道来解释了?同样这对读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好比数学考试碰上一道证明题,最后发现原来答案是“无解”一样。
5. 尽可能避免以凶手/罪犯心理变态来解释犯罪动机。
原因:在谜题里面,任何的犯罪都有个合理的犯罪动机的。如果都以心理变态来解释还用得着推理动机吗?直接标注“动机不需要考虑”不是更好吗?如果必须出现心理变态的话,请在谜题部分交代能推理出这个结论的条件避免读者大喊上当。
6. 避免出现专业知识太强的解释,避免使用当下尚未发明制产的毒药或者犯案道具,也避免利用繁复难懂、需要长篇解说的器械工具来犯案(例如通过复杂难懂的绕线过程把钥匙送到密室里。或用一些结构复杂的机关来杀人。)
原因:题目的诡计需要东西实施的话,大多数读者基本就不可能推理其诡计了,这对大部分读者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时也让你的诡计大打折扣和机械枯燥。专业知识相关要尽量少出现,并不是说不能出现,而是谜题不要依赖专业知识来破案。个人觉得这些跟考验推理能力几乎可以说是无关的,所以好的谜题就最好不依赖专业知识来破案。比如说,用纯氧的氧气瓶给潜水员用能杀人,如果谜题里面单纯只有这个手法而没有其他推理铺垫的话,除了阅读过相关知识的人之外,一般人不可能知道答案,因为它考的并不是推理能力而是专业知

识。《神探伽利略》作为影视作品还可以看看,但作为推理谜题的话,里面的诡计却没有多少推理价值。其实最棒的手法就是原理最简单的手法。
7. 侦探应避免特意着眼于无关案情的线索,以免误导读者。
原因:举例来说,当某个神探为了尸体身上的最后衣着或刺穿肉体的长矛而钻牛角尖时,谜团的解答必定与此有关;假如搞了半天,侦探要知道衣着的细节只是想买同一款式送给亲友,完全与案情无关,读者一定气愤地大喊上当!但并不是说谜题就不能有任何的误导成分。比如一些聪明的凶手/罪犯能把侦探成功误导而推理出一个错误结论,但谜题必须交代出能推翻错误结论并且能推理出背后的真相的条件。
8. 侦探不能通过意外事件和直觉能力来破案。
原因:所谓的透过意外事件破案,指的是当场撞见凶手/罪犯作案,或是无意间偷听到凶手/罪犯说梦话自承犯罪。关于直觉能力,换个词来说,就是“瞎猜,这玩意儿若屡试不爽的话,世上便不需要警探,凡事去问女人就行了,反正她们的第六感比男人强得多。因为,这样的设定都不是考验读者推理能力的,所以是不可取的。
二、谜题创作之前的准备工作
这是在动笔写谜题之前必须做好的一道工序,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构思。
谜题的构思包括:人设、手法、动机、推理点、证据。
1.人设(必须有):指的是凶手/罪犯的安排和其他嫌疑人的相关安排。
如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各人物的个人资料(若跟案情无关可以不交代)。但凶手/罪犯的安排要合理,而且人设不能跟案情有冲突,比如说不可能让一个残疾人当一个徒手杀掉搏击教练的凶手。每个人物做的每个动作都需要认真考虑有没有跟案情相矛盾。比如凶手犯案后一般不会主动提供对破案有利的线索。如果是其他好人,其言行要符合好人的人设,不能说出一些只有凶手才知道的话语。
2.手法:手法包括诡计和一般的作案手段。
诡计(可有可无):诡计泛指谜题中能让自己脱罪的杀人手法和犯案手段,比如密室、不在场证明、无差别杀人等。对于诡计流的谜题这是必要的安排,因为这类谜题的核心就是诡计;但对于纯推理的谜题就不一定用到诡计了,只要推理点精彩单纯的用钝器把人打死的案子也可以是很棒的推理题,因此诡计可有可无。对于诡计的构思,应避免太过机械化的诡计(需要通过复杂难懂的工序完成的诡计)和依靠专业知识才能破解的诡计。?首先,太过机械的诡计难以用文字描述清楚,读者都看不明白答案了更别说让读者推理了;其次,太机械就显得没有技术含量,让读者来觉得牵强,没有任何惊喜;

?再次,依靠专业知识才能破解的诡计大部分人是无法去推理的,考的是专业知识而不是推理。个人建议:如果你想制造精彩的诡计,就不要构思得太过机械,尽可能简单,尽量避免利用专业知识来完成诡计。以密室来说,视觉和心理密室远比机械的密室精彩得多,比如《民俗学者八云树》立面利用窗户颜色和死者身上的布料颜色重叠造成的视觉密室,《金田一》里面《飞弹机关杀人事件》的心理密室,异人馆的红色房间等都是简单而精彩的密室。
上面说的也同理用于不在场证明诡计。不在场证明包括“时间性”不在场证明(例如拨块手表) 、“地点性”不在场证明(例如杀人后移尸)、“人物性”不在场证明(例如撒谎、认错人)、以及“机械式”不在场证明(例如定时装置)其中机械式的不在场证明最难博得读者欢心。专业知识太强的东西也避免使用,更加不能依靠这个来破案。
一般作案手段(必须有):指的是诡计除外的其他作案手段,谜题里面的凶手/罪犯是怎么去犯案的,比如单纯地用钝器把人打死,用刀子把人捅死,直接偷走某东西等……这是动笔之前必须想好的。
3.证据:证据包括了犯案证据和诡计证据。
犯案证据(最好有):顾名思义就是能证明凶手/罪犯曾经犯案的证据,如在某物件上发现了凶手的指纹,在死者的指甲缝发现凶手的皮肤组织等……由于犯案证据在谜题部分直接描述出来可能太过于露骨,一般都是在答案部分作一个推理的辅证来描述,但谜题部分必须出现过该证据的提示。比如,答案部分打算把案子的证据安排为死者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那么谜题部分就需要暗示某人身上有抓伤的痕迹。如果答案以子弹上指纹为证据,那谜题部分就必须出现枪这个玩意了。当然有很多谜题里面把凶手设计得太聪明,往往没有证据留下。也可以的,但谜题必须能通过排除或者其他推理证明凶手是唯一的。
诡计证据(最好有):能证明罪犯实施过某种诡计的证据。比如用镜子成像制造的心理密室,其诡计证据就是那面制造密室的镜子了。再比如通过定时器制造的不在场证明,其诡计证据就是定时器。如果没有诡计证据也是可以的,比如用排除法证明只有某人才能实施这种诡计也是一个推理证明。总之谜题里面的证据不是必须的,只有不影响推理过程就可以了。毕竟侦探是通过推理去找出犯人,而不是要在现场搜集证据去给定某人的罪。
4.动机:动机包括了一般的犯案动机和实施诡计的动机。
一般的犯案动机(必须有):指的是犯案的目的,如(妒忌、利益、仇恨、复仇、对方有自己把柄之类……)别小看犯

案动机,犯案动机如果设计得妙的话,单单去推理这个动机就可以作为一个推理谜题了,我来举个例:一个死刑犯在吃他的最后晚餐的时候忽然中毒身亡,法医检查出他食物里面含有剧毒,毒药的分量足够毒死几头大象,死刑犯的五脏六腑都被毒坏了。问题是,凶手的犯案动机是什么呢?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多此一举”的对一个即将要执行死刑的罪犯下毒呢?实施诡计的动机(必须有):如(制造不在场证明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时间作案,为了让自己脱罪;而制造密室是为了证明自己不可能作案并且制造鬼神的假象把迷信的人吓跑,或者是制造死者自殺的假象等……)在谜题里面,任何的犯罪都要有个合理的理由的。大部分诡计流的写手往往忽略了实施诡计的动机,也就是实施诡计的必要性,他们单纯的为了诡计而编谜题,这是比较不可取的做法。比如:在明知道所有嫌疑人都没有不在场证明,且自己的嫌疑又不是大于其他嫌疑人的时候就没有十分的必要冒着被人发现的危险,冒着留下更多犯罪证据的危险,大费周章地去移尸、分尸或者设定个什么定时机关来给自己做不在场证明;而制造密室的动机更加容易被作者忽略,密室这玩意本来就是本格推理里独有的,很多作者只是一味的把密室的写出来了,完全不考虑凶手实施这个密室的必要性。如果你的谜题里所有的嫌疑人都没有不在场证明,而且密室里的死者又明显不是自殺的死状的话,那还有必要大费周章地做密室吗?难道真是单纯的为了迎合鬼神传说吗?
5.推理点(必须有):指的是你打算怎么安排让侦探去推理出凶手?推理点包括了常识推理,凶手犯错推理,通过诡计推理,死亡留言推理,排除法推理等等……
常识推理:正所谓推理源自生活,只要你留意身边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能作为推理点的东西。比如在一个疑似是犯人敲碎窗户玻璃把窗户再入室杀人的案发现场,如果发现倒卧的尸体周围都有玻璃碎片而尸体下面却没压着任何玻璃碎片,那就说明凶手是杀人后离开房间再从窗户外面敲碎玻璃窗伪造的入室杀人现场。
凶手犯错推理:指的是凶手口误或者做了什么只有凶手才会做的东西。比如凶手在对话中无意说出了只有凶手本人才知道的内容。那么解答篇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点来推理某人是凶手了。谜题描写凶手的犯错要安排得尽量自然,不能太露骨。
诡计推理:比如,某种诡计只有某个人才有条件做到,也可以作为一个推理出犯人的推理点。比如密室是第一个接触死者的人事后把密室的钥匙偷偷放进尸体口袋造成的,那么这个第一个接触尸体的人就是凶手

。死亡留言推理:死者在死前
留下的能指明凶手身份的信息。设计得巧妙的死亡留言案件虽然没有华丽的杀人诡计,但也是精彩的推理题如《四态殺手》。
排除法推理:通过排除其它可能性来证明某个结论或证明某人是凶手的推理演绎。可见谜题可以没有诡计,但推理点是谜题构思里面的必要元素,也是最重要的元素。
四.进阶?要求在了解过谜题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和基本构思之后,就要学会怎么去把题目进一步完善。加大谜题难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先说说线索的隐藏。所谓线索,其实就是谜题的解题条件,比如说凶手/罪犯犯了个什么错误?做出了什么反常行为?什么物件在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什么事情不符合逻辑?案发现场有什么细节?等等……大家写谜题的时候都可以在这方面做做功夫。但并不是说为了加大难度就刻意隐瞒线索(这是违反谜题的基本原则的),而是我们可以通过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对话等,将本来直接给出来的线索隐含在其中,尽可能做到看上去感觉很自然就可以了。再来就是误导成分。很多作者都喜欢使用误导让某个角色的嫌疑增大,比如在灵异事件里面不停说着“这是诅咒”的迷信者;比如在跳湖逃跑后,突然出现剃光头发的嫌疑人;等等……但有时候这些过于明显的“误导”会让读者觉得“那么明目张胆的人一定不是凶手” 如果处理不好常常会弄巧成拙。所以误导成分最好不要随便乱用,要写得隐晦和比较让人怀疑才是成功的误导,而且还要有理据推翻这些错误的误导。大家可以搜索《林竹的X号档案》看看,里面使用了双重误导(光头和死亡留言),通过一个不可预见性来推翻这些假设从而找出最后的凶手。接着就是结局的意外性和合理性。意外性就是说,谜题看到最后会不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凶手或者解释?当然这是在一切都要合理的前提下。线索和误导处理好了,才会有结局意外性的。或者在诡计上下功夫让人意想不到,《零》的密室诡计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后就是谜题的故事性。谜题如果单单只是一个杀人案件,难免会让读者觉得枯燥,所以情节方面可以尝试丰富一下。可以给你的案子安排一个能推理出来的背后案件。背后案情是指隐藏在谜题表面案情下的另一个故事,通常跟凶手的动机挂钩,或者跟凶手的真实身份挂钩。对于初学者,可以先尝试自己改编谜题,现在大部分的一分钟破案的短篇案子都是改编自推理小说或者是其他推理动漫或是推理剧。
五.对推理认知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推理就是诡计,推理就是不可能犯罪手法。目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很多人为了让谜题看上去

牛一点,一味盲目追求诡计的复杂和难度而忽略了推理点的构思,这这类作者看《金田一》的话只看到里面的精彩手法忽略掉手法以外能推理出凶手的精彩推理过程。仔细想想自己是不是有这个毛病,诡计在谜题里面是可有可无的,它只是一道成功谜题里面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元素反而是推理构思。谜题单单有诡计是没有用的,很简单一个例子,在《悲报岛杀人事件》里面,即使金田一知道了杀人移尸的不在场证明手法又如何呢?如果没有最后通过马桶盖的推理得出凶手其实是男扮女装的结论的话,金田一也不能把该案侦破,谜题亦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