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习题 岳麓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作业1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作业1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练习1.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左”倾错误恶性发展B.修正主义的极端泛滥C.资本主义复辟的出现D.毛泽东错误判断形势2.在中国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最主要的措施应该是()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认真做好全民普法工作3.(原创)宣传画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下图是某收藏爱好者保存的一幅宣传画。

从画面内容看,这一作品应完成于()A.三大战役后B.三大改造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4.某同学搜集了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1982年宪法、中共“十五大”决议的相关材料。

从政治角度而言,这些材料可以用于研究()A.我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B.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更替C.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D.依法治国方略付诸实施5.“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

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

”这种现象是下列哪部法律颁布后的直接结果()6.1966年7月31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红卫兵是一种特殊的群团组织,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冲击原政权架构的主要力量),在信中他表明的态度最有可能是()毛泽东写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信A.要求红卫兵遵纪守法B.支持红卫兵的造反精神C.反对红卫兵扰乱秩序D.要求红卫兵尊重老干部7.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中国大地上曾流行这样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该口号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不包括()A.个人崇拜盛行B.强调阶级斗争C.社会秩序混乱D.执法公正严明8.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A.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B.修改宪法C.制定《行政诉讼法》D.确定“依法治国”方针9.某同学参观新中国法制建设成果展。

他在展厅中看到一部宪法,其中第五条第一款写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高中历史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习题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习题岳麓版必修1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原因。

(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危害。

(1)“全面夺权”展开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一元化权力机关——①____________,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②________被严重践踏。

(3)党的各级组织在“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踢开党委闹革命”的风暴中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4)是对③____________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严重倒退。

答案:①革命委员会②人权③民主与法制♨温馨提示文革发生的根源在于“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应用提升】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家陷入崩溃边缘是在( C)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B.三年经济困难时C.“文化大革命”时期D.“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解析:根据题意,民主法制被严重破坏是在“文革”时期。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历史转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首要环节:在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主持下,平反“文革”前后的①________。

(2)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了②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了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

A.颁布了③____________,并相继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B.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④____________”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自1949年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是()A.社会主义过渡阶段B.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大跃进阶段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2.费正清在《China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A.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B.促进了中国的文化繁荣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3.有学者认为,20世纪的中国“革命成了为善动力,革命成了作恶外衣”。

下列言论中体现“作恶外衣”的是()A.“打土豪,分田地” B.“造反有理,革命无罪”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民智未开,即以革命开之”4.画家丰子恺《留得残枝叶自生》的漫画曾被贴上如下评论“…无产阶级专政下,丰子恺之流还顽强地保存他们的反革命力量,以图东山再起…”该评论最可能出自()A.“大跃进”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5.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做了法律规定。

这说明()A.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 B.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6.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民法为核心D.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其主要措施()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④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8.中共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什么会议确立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B. 十二大C.九届人大常委会D.十六大9.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具有重大作用的法律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0.1958年,郭沫若发表文章指出:“我要坦白地说,我是敬仰毛泽东同志的。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同步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同步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A. 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B. 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C. 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D. 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2.下面是1976年与1966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由此表信息可以推知()A. “文革”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B. 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C. 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D. “文革”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3.属于60年代的生活场景的是()A. 有钱想买啥就买啥B. 大街上人们穿得的衣服五颜六色C. 有钱也不能买一些东西D. 农村和城市一样,也有各种票证4.“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

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退出历史舞台。

”材料表明我国出现了(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D. 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5.云南省福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

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

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A.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由于对领袖个人崇拜的风气日益增长与阶级斗争不断地扩大化和绝对化,最终酿成了十年动乱,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②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③党内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发展④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A. ①③B. 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修订宪法,把什么内容写进了宪法()A. 科教兴国”的战略B.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历史史实,其中践踏法制、践踏人权的()A. ②③B. ①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9.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练习: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练习: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下图所反映的现象曾在中国某个时期出现。

“某个时期”是指()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C解析:从图中提取信息可知,此时注重“抓革命”“打倒……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并对毛主席产生了严重的个人崇拜。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当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现象。

2.“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②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③党内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发展④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的掌握。

②是错误地认为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不是真正出现,可排除。

3.口号反映时代特色。

“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等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口号反映了()A.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B.“造反派”夺取了党政领导权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D.我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可知,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再由“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砸烂公检法”等可知,这些口号体现了当时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和践踏,A项正确。

B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D项说法错误,我国的社会制度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

4.“文革”中刘少奇被定为所谓的“叛徒、内奸、工贼”,并被永远开除出党,从而造成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最终被迫害致死。

从政治层面上看,刘少奇同志死于() A.不治之症B.外敌杀害C.政治动乱D.国际场所答案:C解析:刘少奇死于“文革”之中,而“文革”是一场由党和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的政治动乱。

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国家的敌视B.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C.“文革”的影响D.“左”倾错误的影响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遭受挫折,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

高中历史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名师制作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名师制作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1)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家陷入崩溃边缘是在()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B.三年经济困难时C.“文化大革命”时期D.“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答案:C2.“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根本原因是()A.不清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方式B.对中国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C.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毛泽东的个人专断作风和个人崇拜的发展答案:B3.(2013·安庆一模)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

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答案:A4.下列对“文化大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领导者错误发动的B.对当时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C.被反革命集团利用D.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后果答案:B5.“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表现在()①司法部门陷于瘫痪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③党的各级组织遭破坏④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⑤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答案:A6.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在()A.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后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C.香港回归后D.进入新世纪后答案:B7.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A.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B.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答案:B、8.“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其前提是()A.颁布1982年宪法B.平反冤假错案C.提出“依法治国”D.加强基层民主答案:B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B.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C.健全国家权力的监督系统D.反映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答案:D10.1999年,使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里程碑的是()A.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宪法C.“一国两制”构想D.邓小平理论答案:A11.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政治体制改革内容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D.建立农村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答案:A12.(2013·南昌一中、十中联考)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时指出:“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岳麓训练落实: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岳麓训练落实: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含答案 精品

课时作业22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这是哪一政策的宣传( )A.“杜鲁门主义” B.成立北约组织C.“马歇尔计划” D.发动朝鲜战争【解析】根据题干中“反对饥饿、贫穷”“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可判断这一政策是“马歇尔计划”。

【答案】 C2.美国1950年拍摄的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获得美国财政援助,生活生产又恢复正常。

美国实施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B.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C.遏制苏联力量 D.建立北约组织【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迅速恢复了经济,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故C项正确。

【答案】 C3.据统计,在“马歇尔计划”实行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

截至1951年,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

这表明欧洲国家旨在( ) A.融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中B.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C.控制战后欧洲市场D.遏制共产主义【解析】融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不是欧洲国家的本意,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可见当时欧洲国家主要是利用美国的援助改善人民生活,以稳定岌岌可危的资本主义统治,故B项正确;控制战后欧洲市场是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主要意图,故C项错误;遏制共产主义是美国二战后推行“冷战”的本质目的,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A.人民民主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C.国民平等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解析:B 材料强调的是法制对民主的保障。

故选B。

5.(2019·北京海淀期末)1980年邓小平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

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

”为此( )A.全国各地开始实行普选人大代表制度B.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C.人民政协完成参政议政的职能转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加紧全面立法工作解析: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加紧全面立法工作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加强法制建设,故D项正确。

6.“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

……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

”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B.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D.得到进一步普及解析:B “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非选择题7.民主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

……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

……如果由同一个人,或由权贵、贵族或平民组成一个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国家决议的权力以及裁决罪行或个人争端的权力,那就一切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1796年9月,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材料三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历史岳麓版ⅰ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每课一练

历史岳麓版ⅰ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每课一练

历史岳麓版ⅰ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每课一练[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总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1966年夏,中共中央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其中的“当权派”是指( )A、林彪、江青为首的野心家B、党和国家各级坚持正确路线的领导干部C、文艺界的领导D、犯过“左”倾错误的党的领导人解析:从“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到“文化大革命”的进程分析,“当权派”是指党和国家各级坚持正确路线的领导干部。

答案:B2、右图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幕,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党的“左”倾错误的发展B、毛泽东对当时形势的错误估计C、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野心D、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解析:此题易错选D项,主要是对“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原因理解不到位造成的。

图是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爆发原因的理解。

然后根据关键词“根本原因”进行逐项分析,B、C两项从属于A项,D项是导致毛泽东对当时形势做出错误估计和判断的原因。

B、C、D三项是“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原因,但都归属于A项,故A项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吸取“文化大革命”教训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有()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④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①②③④都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措施。

答案:A4、20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外电评论:“这是中国第三代党中央核心人物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上的一个公开宣示。

”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是在()A、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B、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D、2002年中共十六大解析: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任务会议上讲到:〝如今的效果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往往把指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指导人的话叫做‘违法’, 指导人的话改动了,‘法’也就跟着改动〞。

该讲话的主要目的是〔〕A.改动有法不依的现象 B.亟待树立并完善法律体系C.改动一些指导人民主造风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2.〝在总结阅历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

就国外交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开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停止革新……〞〝政治上开展民主〞直接表达在新时期〔〕A.完成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3.著名作家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经验,是下一代人的肉体财富。

〞为此,文革后我国采取的严重措施有〔〕①平反冤假错案②公布了1982年宪法③增强基层民主树立④改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1953年—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树立取得严重停顿,最主要一项为哪一项〔〕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树立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实立C.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D.中共指导的多党协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5.以下条款,出如今1982年修订经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是〔〕A.〝协作社经济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应扶助其开展〞B.〝国度的基转义务是集中力气停止社会主义现代化树立〞C.〝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可以经过战争的路途消灭剥削和贫穷〞D.〝中国共产党要一直代表先进消费力的开展要求〞6.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六集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完成民族独立和国度贫弱的伟大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判别该片所表达的六大时代主题先后顺序是〔〕A.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重生伟大转机世纪跨越继往开来B.峥嵘岁月伟大转机千年局变中国重生继往开来世纪跨越C.峥嵘岁月千年局变中国重生伟大转机继往开来世纪跨越D.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伟大转机中国重生世纪跨越继往开来7.«高耸与低微:太阳神坛下的祭牲»中载:刘少奇在一次批判大会后从怀里抽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我团体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证每个公民的人身权益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遭到法律严峻制裁的。

历史ⅰ岳麓版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练习

历史ⅰ岳麓版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练习

历史ⅰ岳麓版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17年浙江杭州质检)2006年4月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

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

”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2、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2017年湖南长望浏宁四县调研)1984年,国家制定村民选举制度。

这一规定()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B、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表达了民主的广泛性D、是我国政府组成的重大改革4、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7年春修改为1∶1。

这说明()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5、(2017年福建龙岩高三质检)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6、2017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工作报告,其中回顾了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历程和成就。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测试) Word版含答案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测试) Word版含答案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测试)1. “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最深刻教训是必须( ) A.坚持民主法制建设 B.借鉴西方民主制度C.保障人民的选举权D.大力发展国民经济【解析】选A。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致使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导致全国呈无政府状态,社会秩序混乱,人权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故选A。

2、下面是某一时期顾客到商店买东西的一段对话:(顾客)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

我买牙膏。

(售货员)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你买几支?(顾客)造反有理。

我买两支。

(售货员)要狠斗私心一闪念。

交款!请问这是哪一时期( )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析】选C。

“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思想不断发展,阶级斗争观念膨胀。

顾客到商店买东西,要先和售货员对讲一段毛主席语录才可以交易,是为了体现出“革命”的精神。

3、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 )A.平反冤假错案B.基层民主选举的普及C.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D.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首先进行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4、“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解析】选B。

“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指的是1954年宪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而A、C、D在《共同纲领》中已经体现。

5.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解析】选C。

岳麓版必修1练习: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练习: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

第六单元第22课1.有一位父亲对儿子说:“我读高中那时,很多老师被划成了右派,整的可惨了。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D.20世纪80年代初【答案】 A【解析】反右派斗争始于1957年。

2.“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疯狂迫害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

刘少奇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和人格,但不起任何作用。

材料反)①经济文化发展停滞②民主法制遭到破坏③国家法律形同虚设④人权遭到严重践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B【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文化发展停滞。

3.(2015·德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新时期创建的“扩)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答案】 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模糊时间限制条件“新时期”,“新时期”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时期,四项中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C项。

4.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

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该怎样)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组镜头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小说和影视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并非毫无根据,排除含①的选项,④明显不对,排除C项。

5.据中国新闻网报道,长沙市市民李先生在家中整理物品时,发现一张其母亲跳“忠”字舞的照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家陷入崩溃边缘是在(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
B.三年经济困难时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答案:C
2.“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不清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方式
B.对中国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
C.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毛泽东的个人专断作风和个人崇拜的发展
答案:B
3.(2013·安庆一模)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

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 )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③艺术是社会现实
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A
4.下列对“文化大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领导者错误发动的
B.对当时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
C.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D.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后果
答案:B
5.“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表现在( )
①司法部门陷于瘫痪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③党的各级组织遭破坏④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⑤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A
6.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在( )
A.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后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C.香港回归后 D.进入新世纪后
答案:B
7.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 )
A.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B.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答案:B

8.“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其前提是( ) A.颁布1982年宪法 B.平反冤假错案
C.提出“依法治国” D.加强基层民主
答案:B
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B.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C.健全国家权力的监督系统
D.反映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
答案:D
10.1999年,使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里程碑的是( ) A.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宪法
C.“一国两制”构想
D.邓小平理论
答案:A
11.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政治体制改革内容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建立农村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答案:A
12.(2013·南昌一中、十中联考)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时指出:“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

”为此,国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的新尝试是( ) A.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加强立法,完善国家法律体系
C.恢复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D.平反冤假错案,重塑法律尊严
解析: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故选A;B项中的“完善”,C项中的“恢复”,D项中的“重塑”与题干中的“新尝试”的要求不符合。

答案:A
13.(2013·潍坊模拟)2010年的“两会”期间,选举法的修改受到热议。

1995年,农民从拥有“1/8投票权”发展到拥有“1/4投票权”,如今则将进入与城市居民“同票同权”的新时代。

新时期,表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获得突破性发展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
B.“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C.《行政诉讼法》的颁布
D.《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
答案:D
14.以下是在2011年春,广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②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
③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④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时期中国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解。

根据所学村委会的选举是直接选举方式。

故②错误。

答案:D
15.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到“依法治国”的变化说明( )
A.人民的民主权利越来越小
B.国家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民主越来越有保障
C.国家法律制度越来越多
D.局势日益复杂,必须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6.(2013·山西诊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

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

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

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有关图片信息,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图片信息的内容角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成就:实现了第一次全国普选;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建立起新型的人民民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2)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解析:第(2)问对刘少奇的批判说明“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践踏。

答案:(2)背景:“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陷入大动荡。

问题: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的重大变化,并简述其影响。

解析:第(3)问材料三反映了需要依法治国方略,结合新时期法制建设的内容回答“史实”和“影响”。

答案:(3)史实:颁布1982年宪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

影响: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

阅读与思考指导
我国行政诉讼案件的增多一方面说明由于《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的颁布,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这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已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公民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公民可依照法律对由于政府部门的怠惰、错误造成公民个人损失起诉政府相关部门。

这一切表明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解析与探究概要
1.1975年宪法与1978年宪法都受到当时社会中极“左”思潮的影响,存在着一些“左”倾错误的内容;1982年宪法与1999年宪法都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实事求是的产物,都正确反映当时社会现实。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的修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实事求是的思想,尤其是1982年、1999年宪法的修订。

3.宪法是当时国情的反映,多次修宪也是这一情况的反映。

自我测评解答
1.“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个人崇拜盛行,各种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遭到破坏,党内民主生活也遭到破坏。

这些都说明,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平反冤假错案;党和政府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颁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