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放得更大
《怎样放得更大》微小世界(ppt)课件
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列举出几种常见的非晶体。
在低温下可以利用探针
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尖端精确操纵原子,因
此它在纳米科技既是重
要的测量工具又是加工
工具。
这节课你都学 到了什么呢?
1、世界上第一架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
扫描隧 电子 ( )显微镜和( 了。
列举出几种常见的非晶体。
)显微镜。
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能观察到比通过放大镜观察所能达到的更加丰富的微观世界。
2、电道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200 )万倍。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之上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 简称电镜,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简称电镜,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第四节 怎样放得更大
定位单个原子,它具有 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下可以利用探针尖端精确操纵原子,因此它在纳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数增大。
找两个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
)最早发现的,
简称电镜,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细胞是英国科学家( 列文 )最早发现的。 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下可以利用探针尖端精确操纵原子,因此它在纳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
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下可以利用探针尖端精确操纵原子,因此它在纳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 第四节 怎样放得更大
教科版科学最新六下1-4《怎样放得更大》课件含习题附答案
观察的实验材料
迷微你小视的力字表
书书本本彩彩图页
蝴蝴蝶蝶标标本本
松花粉
松花粉
食盐
食盐
白白糖糖
三、研讨: 书本彩页
蝴蝶的翅膀
蝴蝶的翅膀
松花粉
松花粉
食盐
白糖
光学显微镜
简易显微镜是利用透镜制成的, 它通过透镜对光折射而产生物像。 像这样的显微镜称为光学显微镜。 因为,人眼所见的光有一定范围, 因此,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有一定限度的。
2.科学家选择(B )来观察SARS病毒。 A. 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 D. 望远镜 3.世界上最早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
镜是(A )发明的。
A.列文虎克 B.伽利略 C.牛顿 D.胡克
谢谢观看
教科版 科学 六下
4.怎样放得更大
一、聚焦:你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吗?
一、简聚易焦装、置导入
每只手各拿一个放大镜,对着物体,调整它们 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简易装置
要领:
1.两个放大镜的中心点对齐。 2.高倍的放大镜在下,低倍的放大镜在上。 3.不断耐心、细致地调整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2.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微观世界提供 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类最敏锐的眼睛。
课后习题
1.用下列器材观察物体,能将物体图像放得最大的是( D)。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2、下列物体放大倍数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C )
A.肉眼→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放大镜→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C.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D.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六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1.4 怎样放的更大|教科版 (1)
介绍: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个性思考:
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这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就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可是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看来我们的孩子还是很聪明的,期待课堂上的表现。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
拟采用环节
自主交流、自主探究、自主讨论
学习过程
学习指导
一、显微镜的发展
举例说明,自己知道的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认识了解各种显微镜
1)资料: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2)电子显微镜;
3)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讨论: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当时人们想到的问题是如何放得更大,尝试回答自己的来自法;2、我们自制显微镜
1)了解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局限,思考该怎么做?
2)学习方法,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小学导学案
学习内容
4、怎样放得更大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1.4怎样放得更大教案(含教学反思)
的反射知识,将足够的光反射到物体上,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这一教学环节,其 实也是为下节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原理等做下铺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充 足的光线照射和正确的调焦,对于用显微镜看清物体是非常重要的。 课外要求学生
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
4、怎样放得更大 肉眼看 ——放大镜 ——(两个凸透镜组合)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
希望 看 到 更 多 ……
在利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光线太暗,物
体看不清楚,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利用手电筒、镜子,结合五年级学过的光
课后 反思
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 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 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 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 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 25 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 办? 2) 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 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 10 页的方法 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 1-2 个,否则课堂上的 时间会不够) 3)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 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2.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微小世界》课题2.怎样放得更大课时1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12.技术、工程与社会学习内容及要求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5〜6年级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病毒),举侦说出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微生物弓1起的。
12.3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5〜6年级④初步认识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举例说明科学发现可以促进新技术发明(如激光的发明)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的活动,知道两个凸透镜上下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且两个放大镜的距离不同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科学思维通过类比分析,理解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的构造以及作用。
探究实践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能制作出一个能清晰呈现物体放大图像的简易显微镜。
态度责任在自制简易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它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使用它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能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优化、两个放大镜、光学显微镜学生:两个放大镜、印有小字(建议宋体,大小为数值2,内容不限,字数2〜4字即可)的纸片、A4白纸、剪刀、胶带、餐巾纸、刻度尺、作业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了。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怎样放得更大》优质教案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教材P4~5)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探索一:简易显微镜的制作与使用1.提问:要使图像放得更大,两个凸透镜叠加时应该怎样放置?(预设:相互平行。
)两个凸透镜间的距离对图像有影响吗?(预设:有影响,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阅读实验步骤,并分组完成实验,填写实验帮助卡。
5.提问:光学显微镜是更加精密的放大仪器,与我们自己做的简易显微镜有哪些相近之处?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哪个部分?(预设:都有两个镜片和一个镜筒,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目镜和物镜。
)6.小结:我们的组合凸透镜和光学显微镜都有两个镜片和一个镜筒,而调节旋钮、载物台和反光镜等是为了人们使用方便而为光学显微镜增加的一些结构。
拓展与小结1.拓展:展示书上拓展部分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拓展”资料,并请学生代表发言简要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2.小结:显微技术的发展历史: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板书设计1.2怎样放得更大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包含“制作简易显微镜”和“认识光学显微镜”两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在制作简易显微镜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密切配合。
距离测量的误差、制作纸筒的误差、仪器的限制等造成观察效果不佳,可以结合视频讲解。
在认识光学显微镜的过程中,组织学生研讨,把观察、辨识学校实验室用的光学显微镜的各部分与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对应起来,推测各部分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简易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都有两个镜片和一个镜筒,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课后作业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5第四题。
四、成成尝试自制简易显微镜(如图),并与实验室的显微镜进行对比。
1.请帮助成成完善制作过程:制作材料:两个____________、一个纸筒、胶带。
4、怎样放得更大
诸暨市直埠镇小电子教案编写者:赵宇烽执教者:赵宇烽执教时间:2017年2月日反思、修改意见、板书设计:4、怎样放得更大肉眼看希望——放大镜看——(两个凸透镜组合)到——光学显微镜更——电子显微镜多——扫描隧道显微镜……——……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
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
上课初,以学生的这种行为引入,让学生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
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放大镜。
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
然后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并阅读教材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学生很自豪,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很有成就感。
在利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光线太暗,物体看不清楚,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利用手电筒、镜子,结合五年级学过的光的反射知识,将足够的光反射到物体上,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
这一教学环节,其实也是为下节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原理等做下铺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充足的光线照射和正确的调焦,对于用显微镜看清物体是非常重要的。
课外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
学生在课堂上曾设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效果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活动。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2《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2《怎样放得更大》教案一. 教材分析《怎样放得更大》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显微镜的放大原理,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不同,以及它们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科学探究有较高的热情。
但是,对于显微镜的放大原理和实际操作,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操作显微镜,观察不同的样本,从而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不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的放大原理及它们的不同。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放大镜和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2.显微镜的实际操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的放大原理,以及它们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显微镜和不同的样本。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放大镜和显微镜有什么不同吗?它们又是怎样放大的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放大镜和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同时,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样本,通过对比,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不同。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放大镜和显微镜的放大原理及其不同。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放大镜和显微镜的放大原理及其不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怎样放得更大
为了观察的方便,我们可以用纸 筒把实验中的两个放大镜(凸透镜) 固定起来,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就 是我们实验中观察到最大清晰图像时 的两个放大镜的距离。
提示
4 用组合凸透镜来观察下面几种物体:餐巾纸撕下 来的一角、蚜虫、一段头发。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肉眼看到的蚜虫
组合凸透镜下的蚜虫
肉眼观察到的 薄薄的,半透明状
蚜虫 头发
密密麻麻,看不清 细节
黑色的,细细长 长,很柔软
组合凸透镜观察到的
洁白无瑕,一尘不染, 丝丝纤维缠缠绵绵,剪 不断理还乱
能较为清楚地看到蚜虫 的肢体细节
黑发变成了柠檬黄色, 像一根黄色的细水管, 非常光滑
1.怎样组合凸透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
A.两个放大镜前后平行放置
B.两个放大镜错开一字排开放置
C.两个放大镜上下平行放置
D.怎样放都行
课堂达标
选一选
3.两个不同倍数的放大镜组合的时候,怎样组合效果好( C )
A.大倍数的放到上面
B.小倍数的放到下面
C.小倍数的放到上面
D.哪个放大镜在上面没有关系
4.两个放大镜组合时,它们之间的距离( B )
代替透镜的电子显微镜等更先进的观
察仪器。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
像放大约200万倍。它既可观察透明
物体也可观察不透明物体。显微镜的
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
世界。
课堂达标
选一选
1.放大镜的特点是( B )
A.是凹透镜
B.中央厚边缘薄
C.中央薄边缘厚 D.平面镜
2.把两个放大镜怎样组合起来看物体的图像效果好 ( C )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课件
探索
简易显微镜
探索
用自制显微镜来观察 物体,把你的发现记 录下来。
探索
物体 “上”字
肉眼
放大镜
简易“显微镜”
探索
探索
仔细观察实验室的显微镜
目镜
放大物像
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放大物像 放玻片
探究一:放大镜有什么特点
目镜 物镜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下的生物
新型冠状病毒
爵床的花粉
螨虫
胡蜂
2.怎样放得更大
聚焦
两个放大镜怎样组合,才能将图像放得更大?
操作步骤
1.先用一个放大镜观察,在清晰的前 提下,观察到最大的图像。 2.加入第二个放大镜。 3.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观察到最 大的清晰图像。 4.反复移出、移进第二个放大镜,比 较观察到的图像大小。
探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5厘米
测出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用纸筒将两个放大镜固定
微小世界-怎样放的更大
1、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由荷兰(列文虎克)发明的。现在人们又发明 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2、微生物是由(列文虎克)发现的。 3、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4、光学显微镜的镜头都是(凸)透镜。
判断练习: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数增大。 (√ )
目镜
被观察物体的图像在 物镜 物镜处被第一次放大。
被观察的物体
被物镜放大的图像又 被目镜第二次放大。
目镜
物镜 被观察的物体
列文虎克自制出了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这是 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显微镜。他观察了雨水、井水、 牙垢、毛细血管等,把看到的景象仔细的画下来并详 细地记述了它们的特征和活动。1673年,列文虎克将 他观察记录的材料发表出来,轰动了生物学界。 /s/blog_6406a7740101cht8.html
《怎样放的更大》
本课要点:
科学概念: A、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B、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A、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B、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凸透镜的放大极限是30-35倍
目镜 物镜 被观察的物体
8、调节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 )
2、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 )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 )
4、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观察到更加丰富的微观世界。(√ )
5、列文·虎克制成了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 (√ )
6、显微镜也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工具。
(√ )
7、只要用足够多的凸透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2 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第2课时怎样放得更大【教学目标】1.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
3.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4.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1.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2.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两个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卡纸一张(或者纵切出一条缝的塑料管一段)、剪刀、透明胶、供自制组合凸透镜下观察的物体(如头发、花蕊、纸纤维、棉线、昆虫标本等)。
教师准备: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1.怎样放得更大?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2.如何放得更大?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
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呢?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活动1: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
第1步,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本上较小的文字,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大。
第2步,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看看能不能使书本上的文字放得更大。
第3步,当移动下面的放大镜,使观察到的图像清晰而最大时,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第二个放大镜,比较所观察的图像,并测量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第4步,用纸筒把两个放大镜固定,成为一个组合凸透镜。
纸筒可以由教师课前提供,也可以由学生在课堂上自行制作完成。
2.活动2:用组合凸透镜观察周围的微小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1、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
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
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
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2)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
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
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
3)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
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
(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课堂上的时间会不够)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
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
4、怎样放得更大
肉眼看希望
——放大镜看
——(两个凸透镜组合)到
——光学显微镜更
——电子显微镜多
——扫描隧道显微镜……
——……
教学后记:
课外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
学生在课堂上曾设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效果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