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教案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第一章:继电保护概述1.1 继电保护的定义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1.3 继电保护的作用与重要性1.4 继电保护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第二章: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基本构成2.1 继电保护装置的定义与分类2.2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构成2.3 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性能指标2.4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用原则第三章: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及其保护3.1 短路故障的类型与特点3.2 短路故障的保护措施3.3 短路故障保护装置的原理与实现3.4 短路故障保护装置的配置与整定第四章: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4.1 过电压的类型与危害4.2 过电压保护的基本原理4.3 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类型与选用4.4 过电压保护装置的配置与整定第五章:电力系统变压器保护5.1 变压器故障类型与保护需求5.2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原理与实现5.3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配置与整定5.4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运行与维护第六章:电力系统线路保护6.1 线路故障类型与保护需求6.2 线路保护装置的原理与实现6.3 线路保护装置的配置与整定6.4 线路保护装置的运行与维护第七章:电力系统母线与断路器保护7.1 母线故障类型与保护需求7.2 断路器故障类型与保护需求7.3 母线与断路器保护装置的原理与实现7.4 母线与断路器保护装置的配置与整定第八章:电力系统自动重合闸与备自投装置8.1 自动重合闸的原理与实现8.2 备自投装置的原理与实现8.3 自动重合闸与备自投装置的配置与整定8.4 自动重合闸与备自投装置的运行与维护第九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通信与监控9.1 继电保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9.2 继电保护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功能9.3 继电保护通信与监控系统的配置与运行9.4 继电保护通信与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第十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管理10.1 继电保护运行与管理的基本要求10.2 继电保护运行与管理的组织与职责10.3 继电保护运行与管理的流程与方法10.4 继电保护运行与管理的问题与改进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理解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学习继电保护的基础,包括电流、电压、时间和逻辑等方面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章节一:继电保护概述1.1 继电保护的定义和作用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1.3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组成1.4 继电保护的分类及其特点章节二: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2.1 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式2.2 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式2.3 互感器的主要参数和选用依据2.4 互感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章节三: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功能3.1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要素3.2 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3.3 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性能指标3.4 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及特点章节四:常用的继电保护装置4.1 电流速断保护装置4.2 过电流保护装置4.3 差动保护装置4.4 接地保护装置4.5 距离保护装置章节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5.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原理5.2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方法5.3 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与验收5.4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章节六:继电保护装置的继电器6.1 继电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6.2 继电器的电气特性及其参数6.3 继电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6.4 继电器的选择和整定章节七: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7.1 数字化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7.2 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功能7.3 数字化继电保护的优势和应用前景7.4 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章节八: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合与选择8.1 继电保护配合的原则和方法8.2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依据8.3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合案例分析8.4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和配合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章节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9.1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9.2 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处理与维修9.3 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检查与试验9.4 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评估与优化章节十: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0.1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10.2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10.3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0.4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发展中的未来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章节一:继电保护概述难点解析: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掌握不同类型继电保护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结构和保护功能,能够运用继电保护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原理和主要设备;熟悉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基本知识和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和整定方法;具备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能力;会使用继电保护测试设备进行现场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结构、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等。

第一部分:继电保护基本原理1.继电保护的概念和分类2.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和基本原理3.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第二部分:继电保护装置结构1.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特点2.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3.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方法和技术要求第三部分: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1.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基本知识2.电力系统过电压的保护措施3.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类型和动作原理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过程和应用场景。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继电保护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备继电保护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于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常见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3. 学生能了解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配置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及故障特征。

2. 学生能独立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继电保护实验电路。

3.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及可靠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工程及继电保护领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协作。

3. 学生提高安全意识,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实践操作。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电路基础知识,对电力系统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继电保护知识的同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

1. 继电保护基本概念: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作用及发展历程。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2. 继电保护原理:讲解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常见保护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3. 继电保护装置:介绍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4. 故障类型及特征:分析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及其故障特征。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5. 继电保护配置:讲解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6.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以下实验操作:a. 搭建简单继电保护实验电路,观察保护装置动作特性。

b.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教材章节:实验指导书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继电保护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第2周:继电保护原理。

第3周:继电保护装置类型及结构。

继电保护和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和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原理和功能;掌握常用的保护装置和保护参数;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和保护需求;学会使用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检测和保护操作;能够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电力系统安全的责任感,增强对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常用保护装置和保护参数、继电保护的应用和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解释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和保护动作的判断依据。

2.常用保护装置:介绍常用的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分析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3.保护参数的设定:讲解保护参数的设定方法,包括动作电流、时间延迟等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4.继电保护的应用:介绍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输电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等。

5.继电保护的设计:讲解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保护级联、保护区域划分、保护装置选择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常用装置和设计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的应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保护装置的动作和性能,加深对继电保护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保护参数设定和保护方案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常见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其对系统的影响,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3. 学会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和调整方法,了解不同保护装置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参数配置和调试;2. 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3. 能够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继电保护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激发学生对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关注行业动态,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本课程针对大学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继电保护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实际操作和工程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目标进行,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包括保护原理、保护装置分类及其工作特性;教材章节:第一章 继电保护原理内容: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等。

2. 常见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介绍故障类型、故障特征及对系统的影响;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内容:短路故障、接地故障、过电压等。

3. 继电保护装置及其选型:分析各类保护装置的构成、参数设置及适用范围;教材章节:第三章 继电保护装置内容:保护继电器、测量继电器、控制继电器等。

4. 继电保护系统参数配置与调试:学习参数调整方法、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系统参数配置与调试内容:参数计算、调试方法、调试工具等。

5. 故障诊断与处理:介绍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诊断方法、处理流程及预防措施;教材章节:第五章 故障诊断与处理内容:故障诊断方法、故障处理流程、预防措施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分类和工作原理;3.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检测和处理方法;4.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二、教学内容: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概念和作用;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分类和工作原理;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检测和处理方法;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的方法;2.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的方法;3.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故事情境,引发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兴趣并进行预热。

2.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图示和实例说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故障和保护方法,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二课时:1.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分类和工作原理,通过图示和实例说明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和作用。

2.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就某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和作用展开讨论,讨论结果交流并总结。

3.展示和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展示,并就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

第三课时:1.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检测和处理方法,通过图示和实例说明如何检测和处理电力系统中的故障。

2.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电力系统故障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并讨论可能的处理方案。

3.展示和讨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选择一种故障案例进行讨论和展示,并就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

第四课时:1.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通过图示和实例说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于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继电保护的主要参数及其调整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功能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电力系统故障,并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实践,学会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器,进行基本的操作与调整。

3.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

2.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3. 学生能够培养安全意识,了解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体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概念与原理- 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作用及其重要性。

- 解释继电保护的原理,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

2. 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分类- 列举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装置、距离保护装置、方向保护装置等。

- 分析各种保护装置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3. 继电保护主要参数与调整方法- 介绍继电保护的主要参数,如整定值、动作时间、返回时间等。

- 讲解参数调整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影响参数调整的因素。

4.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与应用- 概述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包括检测元件、逻辑元件、执行元件等。

- 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其对系统的影响,并了解继电保护在故障处理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解释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原理,如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继电保护原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系统。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运用继电保护知识解决实际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继电保护实验,通过实践加深对继电保护原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系统的责任感,意识到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继电保护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培养科学精神和细致工作的态度。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实验和案例分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系统专业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能够将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电路原理背景,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电力系统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使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概述- 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影响- 继电保护的定义与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2. 继电保护原理- 过电流保护原理- 距离保护原理- 差动保护原理- 零序保护原理3. 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与选型-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与协调-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原则- 继电保护参数整定方法-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5. 继电保护实验- 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 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与调试- 实验结果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继电保护概述第二周:过电流保护原理第三周:距离保护原理第四周:差动保护原理第五周:零序保护原理第六周: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第七周:继电保护系统设计第八周:继电保护实验教材章节关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一章 继电保护概述第二章 过电流保护第三章 距离保护第四章 差动保护第五章 零序保护第六章 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第七章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第八章 继电保护实验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构成、工作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2. 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保护装置及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

3. 熟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整定原则和整定计算。

4. 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1.1 继电保护的定义1.2 继电保护的作用1.3 继电保护的分类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2.1 电流保护原理2.2 电压保护原理2.3 差动保护原理2.4 距离保护原理3. 保护装置及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3.1 保护装置的组成3.2 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3.3 保护装置的分类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4.1 设计原则4.2 设计步骤4.3 设计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保护装置及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整定原则和整定计算。

2. 教学难点: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及整定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分类、原理、装置及设计方法。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运行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及运行维护经验。

3. 利用仿真软件,演示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增强学生对继电保护原理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继电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定期进行课程考核,评估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

六、教学准备1. 教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教材或参考书。

2. 课件:制作PowerPoint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

3.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粉笔等。

4. 实践教学:准备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或仿真软件,用于实际操作演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教案章节一:继电保护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继电保护的定义和作用继电保护的分类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准备教案、PPT、相关案例资料。

章节二: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

使学生掌握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基本概念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准备教案、PPT、实验设备。

章节三:距离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距离保护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距离保护的原理距离保护的特点距离保护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准备教案、PPT、相关案例资料。

章节四:差动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差动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差动保护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差动保护的基本概念差动保护的原理差动保护的特点差动保护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准备教案、PPT、相关案例资料。

章节五: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与调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方法。

5.2 教学内容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方法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5.4 教学准备教案、PPT、实验设备。

章节六:继电保护设备及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功能。

常规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常规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常规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继电保护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习并了解常见继电保护装置的构造、性能及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 掌握继电保护参数的整定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类型进行判断,并正确选择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

2. 学会使用继电保护参数整定方法,进行简单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对电力工程领域的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分享、协作,提高沟通能力。

3.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性,认识到继电保护工作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掌握基础电力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继电保护相关内容。

课程性质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力工程领域的实际工作需求,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介绍继电保护的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分析各类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2. 常见继电保护装置:学习各类常见继电保护装置的构造、性能及参数,了解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常见继电保护装置3. 继电保护参数整定:讲解继电保护参数的整定方法,分析不同电力系统条件下继电保护参数的调整。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参数整定4. 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结合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学习故障类型判断、保护装置选择及保护配置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对继电保护理论知识的理解。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子教案第四章输电线纵联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子教案第四章输电线纵联保护

1. 环流式导引线保护
.
IM
* *
.
Im
.
IN
同极性端子
* *
.
In
动作线圈 动作线圈
导引线
制动线圈
同极性端子 制动线圈
线路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同极性端子经导引线连接起 来。继电器的动作线圈跨接在两导引线芯之间。如 果有制动线圈则它被串接在导引线的回路中。
.
IM
* *
.
Im
.
IN
* *
.
In
动作线圈 动作线圈
M
IM
k1 I N N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可知:
UM
UN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何时刻,
内部故障
对任意一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相 量和等于零。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M IM
I N N k2
如下: I 0
区外故障
对于输电线路MN可以认为是一个节
点。
内部故障
I IM IN Ik
外部故障
I IM IN 0
.
IM
* *
.
Im
.
k1
IN
*
*
.
In
动作线圈 动作线圈
动作线圈中两侧电流同相
制动线圈
制动线圈的制动电流小于 动作线圈中的动作电流
制动线圈
在内部故障时,动作线圈中两侧电流同相,制动线圈 的制动电流小于动作线圈中的动作电流,保护能够可 靠动作。
2.均压法
.
IM
*
*
.
Im
.
IN
* *
.
In
平衡线圈 平衡线圈
(4)光纤通道
光纤通道与微波通道有相同的优点。光纤 通信也广泛采用(PCM)调制方式。当被保 护线路很短时,通过光缆直接将光信号送到 对侧,在每半套保护装置中都将电信号变成 光信号送出,又将所接收之光信号变为电信 号供保护使用。由于光与电之间互不干扰, 所以光纤保护没有导引线保护的问题,在经 济上也可以与导引线保护竞争。

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继电保护的设计和调试。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熟悉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和特点;能够根据故障类型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并进行设计;能够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具体来说,首先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然后讲解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包括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让学生掌握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和应用;最后介绍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继电保护知识解决问题;接着,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采用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了一系列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继电保护原理》等参考书;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了详细的PPT课件,展示了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图和工作原理,同时准备了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继电保护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继电保护知识的理解。

继电保护教案

继电保护教案

继电保护教案第一章继电保护概述第一节继电保护的任务继电保护装置就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1)当电力系统中某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迅速、有选择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避免故障元件继续遭到破坏,使非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当系统中电气元件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能及时反应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发出信号或跳闸。

第二节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分类一、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根据短路电流较正常电流升高的特点,可构成过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母线电压降低的特点可构成低电压保护;利用短路时线路始端测量阻抗降低可构成距离保护;利用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改变可构成方向保护。

根据线路内部短路时,两侧电流相位差变化可以构成差动原理的保护。

根据非电气量的变化来构成某些保护,如反应变压器油在故障时分解产生的气体而构成的瓦斯保护。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元件、逻辑元件和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

图1-1 继电保护装置基本组成框图1.测量元件测量元件的作用是,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物理量(如电流、电压、阻抗、功率方向等),并与已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给出“是”、“非”、“大于”、“不大于”等具有“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启动。

2.逻辑元件逻辑元件的作用是,根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输出的逻辑状态、出现的顺序或它们的组合,使保护装置按一定逻辑关系工作,最后确定是否应跳闸或发信号,并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元件。

逻辑回路有:或、与、非、延时启动、延时返回、记忆等。

3.执行元件:执行元件的作用是,根据逻辑元件传送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

如:故障时跳闸;不正常运行时发信号;正常运行时不动作。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1.按被保护的对象分类: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母线保护等;2.按保护原理分类: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零序保护等;3.按保护所反应故障类型分类:相间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匝间短路保护、断线保护、失步保护、失磁保护及过励磁保护等;4.按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现技术分类:机电型保护(如电磁型保护和感应型保护)、整流型保护、晶体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等;5.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

继点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继点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继点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继点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继电保护的作用和分类。

2. 学生能掌握常见继电保护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参数设置。

3. 学生能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应用和配置。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案例,学会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器,进行保护装置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3. 学生能结合实际电力系统,提出合理的继电保护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系统的兴趣,认识到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关键作用。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了解继电保护在预防电力事故中的重要性。

3. 学生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对继电保护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介绍继电保护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分析各类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继电保护概述2. 常见继电保护设备:讲解常用的继电保护设备,如过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分析其结构、工作原理及参数设置。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见继电保护设备3. 继电保护测试与调试:介绍继电保护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保护装置的调试步骤和故障排除技巧。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继电保护测试与调试4.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结合案例讨论保护配置和改进方案。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构成3. 熟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分类和特点4. 学会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和选择合适的保护方案5. 能够设计和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继电保护的定义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构成电流保护原理电压保护原理差动保护原理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功能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分类和特点按保护对象分类按保护原理分类按动作方式分类各种保护的特点和应用范围4.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单相接地故障两相短路故障三相短路故障过电压故障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方案的选择和设计保护方案的确定保护装置参数的计算保护装置的接线和调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分析故障案例,介绍保护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案例,让学生了解保护装置的应用和效果。

3.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效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或相关参考书籍2. 课件:制作PowerPoint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3. 实验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实验仪,故障模拟装置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创新性,检验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评估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每次课2小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次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一)第5-8次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构成(二)第9-12次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分类和特点、故障分析(三)第13-16次课:保护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教学实验(四)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分析故障案例,介绍保护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方法。

继电保护原理教学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教学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教学设计一、前言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对于电力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继电保护的原理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档主要介绍继电保护原理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的基础知识继电保护的基础知识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内容,包括:•继电保护系统的功能和分类•继电保护的原理和特点•继电保护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继电保护系统的选型和设计。

2. 继电保护的运行原理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继电保护的原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继电保护的信号源和转换•继电保护的测量和判断•继电保护的动作和输出学生应该理解信号处理的流程,了解各种测量手段和判断方法,并掌握继电保护的动作特点和输出形式。

3. 继电保护的实际应用学生们需要通过继电保护的实际应用案例来掌握具体的操作手段和应对措施。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继电保护原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和差异,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式教学在继电保护的基础知识方面,可以通过讲授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对继电保护的整体认知。

教师可以采用PPT演示或者板书讲解的形式,结合图表和例题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思考。

2. 实验式教学在继电保护的运行原理方面,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来体验继电保护的各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来加深印象。

3. 实践式教学对于继电保护的实际应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案例的研究和解决方案的设计,如开展实际应用案例研究,或者进行工程实践性训练。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提问答题提问答题是考察学生理论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随机点名、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2. 实验成绩对于实验式教学,可以通过实验成绩来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保护教案课题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概述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作用、任务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保证。

电力系统是发、供、用电的总称,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形式的短路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将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

继电保护的任务是: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给控制设备的断路器发出跳闸信号,将故障设备切除;当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应发出报警信号,通知运行人员及时处理,以防止发展成故障而引起事故的产生。

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使用是同时进行的,随着发电机单机容量及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扩大,对运行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自动装置的任务是:配合继电保护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保证电能质量、提高系统经济运行水平、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记录故障过程,以利于分析处理事故。

二、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继电保护的功能,就是将检测到的电气量与整定值进行比较,在越过整定值或边界时就动作。

继电器由测量元件、逻辑元件和执行元件组成的一种自动电器。

继电保护装置工作的好坏用以下四项基本要求来衡量:可靠性。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可靠地不动作(称为安全性);当被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称为可依赖性)。

迅速性。

是指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要快。

理论上,动作速度越快越好,但实际应用中,为防止干扰信号造成保护装置误动及保证保护间的相互配合,继电保护不得不人为地设置一定的动作时限。

选择性。

是指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发出跳闸命令仅将故障设备切除,使停电范围尽可能减小,应保证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灵敏性。

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反应故障的能力。

灵敏性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

以上四项基本要求,贯穿整个继电保护内容的始终,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指标。

应当注意的是四个要求有时会相互矛盾。

三、题库讲解电机(Lb2A3163).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

其中,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只跳开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使停电范围最小,是指继电保护的()。

(A)可靠性;(B)选择性;(C)灵敏性;(D)速动性。

答案:B变电(La2A5036).继电保护对发生在本线路故障的反应能力叫( )。

(A)快速性;(B)选择性;(C)灵敏性;(D)可靠性。

答案:C 5034电机(Lb2C4059).什么是选择性?画图举例说明什么是有选择性动作,什么是非选择性动作?答案:如图C-1所示,只切除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使停电范围尽量减小,这称为有选择性动作。

当k2短路时,由保护2动作断开2QF,称为有选择性动作;若保护1动作,断开1QF,则称为无选择性动作。

当k1短路时,若保护1拒动或1QF失灵,由保护2动作,断开2QF,仍称为有选择性动作。

图C-11课题二线路保护一、电流、电压保护线路短路故障的显著特点是电流增大、电压降低,利用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即可构成反应相间故障的电流、电压保护,就可保证系统非故障部分的正常运行。

1、反应相间故障的三段式电流保护装置三段式电流保护装置由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组合构成三段式电流保护装置。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能保护线路全长,为线路的主保护。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又称第Ⅰ段保护)可瞬时动作,但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又称第Ⅱ段保护)用以反应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区外的故障,应能保护线路的全长,还应有尽可能短的动作时限。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又称第Ⅲ段保护)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和下一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附加判别功率方向的电流保护,称为方向电流保护。

判别短路功率的方向,是解决电流保护用于双侧电源或单电源环网输电线路选择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功率方向继电器的作用就是判别功率的方向:正方向故障,功率从母线流向线路时就动作;反方向故障,功率从线路流向母线时不动作。

方向电流保护必须采用按相起动接线,否则可能引起保护装置误动作。

2、电网的接地保护电力系统按中性点接地方式可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三种。

从原理上讲,接地故障的保护可以与三相星形接线的相间短路电流保护共用一套设备,但该保护灵敏度低、动作时间长,所以应采用专门的接地保护装置。

接地故障将产生零序分量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产生很大的零序电流,反应零序电流增大而构成的保护称为零序电流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也采用阶段式,即瞬时零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Ⅰ段)瞬时动作,限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零序电流Ⅱ段)带一个时间阶梯动作,它们构成了线路接地短路的主保护,定时限零序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Ⅲ段)作为接地主保护的后备保护。

在双侧或多侧电源的网络中,零序电流保护需增加方向元件,就组成了三段式零序方向电流保护。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金属接地故障时,故障相对地电位为零,零序电压值的大小等于相电压,合成后的零序电流为故障前容性电流的三倍。

不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保护方式有:绝缘监视装置、零序电流保护。

二、距离保护由于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很大,而距离保护装置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小,因此在高压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距离保护装置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装置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由于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与线路的阻抗成正比,故可通过测量线路的阻抗来反应距离,它又被称为阻抗保护。

为了满足距离保护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目前广泛应用具有三段动作范围的时限特性。

保护Ⅰ段瞬时动作,保护范围为线路全长的80~85%。

保护Ⅱ段带一阶梯时限(约0.5秒),保护范围为本线路的未端及下一条线路的一部分。

保护Ⅲ段作为本线路保护和相邻线路保护的后备。

三段式距离保护装置,可由以下四个元件组成:保护起动和闭锁元件、方向元件、测量元件、时间元件。

阻抗继电器是距离保护的核心元件。

阻抗继电器要测量阻抗幅值的变化和相位的变化,其动作特性为复平面上的“几何面积”(称为动作区)。

当测量阻抗落入动作区时,继电器动作;当落在动作区外,继电器不动作。

影响阻抗继电器正确工作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故障点的过渡电阻。

故障点与保护安装处之间的分支电流。

断线闭锁。

系统振荡闭锁。

2三、高频保护1、纵联差动保护纵联差动保护是用辅助导线(或称导引线)将被保护线路两侧的电量连接起来,通过比较被保护的线路始端与末端电流的大小及相位构成的保护。

纵差保护普遍采用环流法的接线方式。

在线路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由于线路两侧的电流基本相等,保护不动作;而在内部故障时,两侧电流相差很大,差动继电器可动作跳闸,从而可正确区分区内与区外故障。

纵差动保护可保护线路全长,并全线快速切除故障,无需与相邻线路保护在整定值上进行配合。

2、横联差动保护电力系统中常采用双回线供电。

横联差动保护的差动继电器并接在相邻两线路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差回路上,利用平行线路内部故障时两线路阻抗不等而形成的电流差使继电器动作。

当两线路的阻抗不完全相等,或电流互感器的特性不一致时,继电器中将流过不平衡电流,需采取下列方法来减小不平衡电流:采用具有D级铁芯的电流互感器;减小和均衡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负担;应用速饱和中间变流器。

横联方向差动保护是在横差保护的基础上,加装方向元件构成的,用功率方向继电器来选择故障线路。

横联方向差动保护可反应两回线路电流之差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线路。

在单回运行时保护应自动退出,以防保护误动作。

同时还需加装一套保护(通常采用反应双回线电流之和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或距离保护),作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和单回线路运行时的主保护。

3、高频保护为快速切除高压输电线路上任一点的短路故障,将线路两端的电气量转化为高频信号,然后利用高频通道将此信号送到对端进行比较,决定保护是否动作,这种保护称为高频保护。

继电保护的高频通道就是指高频电流流通的路径,目前使用的有:输电线载波通道、微波通道、光纤通道等。

纵联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是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的短路功率方向,保护采用故障时发信方式。

发生区外故障时,接收反向短路功率的那一侧发高频信号,收信机受到高频信号闭锁,保护不跳闸。

只有区内故障时,被保护线路两侧的短路功率方向都是正方向,即由母线指向被保护线路时,两侧均不发闭锁信号,保护才动作于断路器跳闸。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继电部分由两种主要元件组成,一是起动元件,用于故障起动发信机,发出高频闭锁信号;二是方向元件,用于测量故障方向,在保护的正方向故障时准备好跳闸回路。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可以快速地切除保护范围内的各种故障,但不能作为下一条线路的后备保护。

而距离保护可作为外部故障时的后备保护。

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能正确反应并快速切除各种短路故障,且有足够的灵敏度,其中的距离保护还可兼作相邻线路和元件的远后备保护。

当高频部分故障时,距离保护仍可继续工作,对线路进行保护。

如将高频闭锁距离保护与零序电流方向保护的有关部分相连,则可构成高频闭锁零序电流方向保护。

相差高频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短路电流的相位,来决定保护是否动作。

我国广泛采用故障时起动发信的相差调频保护,在工频电流的正半周发高频信号,而负半周停止发信。

相差高频保护装置由继电部分、收发信机、通道设备三部分组成,每侧的继电保护部分包括起动元件、操作元件和电流相位比较元件。

3四、题目讲解变电(Lc2A2109).电力网发生三相对称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包含有( )分量。

(A)直流;(B)零序;(C)正序;(D)负序。

答案:C 2112变电(Lc2A2110).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电网总阻抗会( )。

(A)减小;(B)增大;(C)不变;(D)忽大忽小。

答案:A 2113电试(Jf2A3312).超高压系统三相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经小电抗器接地,是为了( )。

A.提高并联补偿效果;B.限制并联电抗器故障电流;C.提高电网电压水平;D.限制“潜供电流”和防止谐振过电压。

答案:D 3351电机(Lb2B4155).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阻抗,且动作的保护,称为距离保护。

()答案:√变电(Lc2B5134).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并联电容器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接线。

( )答案:√5150 变电(Lc2B5138).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是线路的70%。

( )答案:×电试(Lb2B3120).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健全相对地电压有时会超过线电压。

( )答案:√ 3122电试(Je2B3300).电力系统在高压线路进站串阻波器,防止载波信号衰减,利用的是阻波器并联谐振,使其阻抗对载波频率为无穷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