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ppt1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子 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
❖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 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 “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 该“尽情极谏”。
这一节君臣的议论还是围绕君臣的关系展开的。
1、唐太宗发挥了他君臣互相配合的观点,把君臣比之
为鱼和水的关系。
“鱼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唐太宗这个君பைடு நூலகம்对于臣子重
要性的认识。
❖ 2、谏议大夫王珪一席话是承接唐太宗的话而来的。他 首先用比喻类比论证的方式开始议论,用木头经过墨线 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接下来用 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从君道转到臣道, 过渡点在“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但王珪发言的重 点不在圣主,而在“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 死”的忠直精神。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 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 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 定“虚己纳之”。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 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 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 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 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 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 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 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 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 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 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 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 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翻译
❖ 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都 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 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 子的直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 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看到自己的 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 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臣。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 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 可能呢?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 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虐,臣下 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 破身亡,他的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 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 于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
翻译
❖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 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 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只有 (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到水, 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你 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议论,使 天下达到太平。”谏议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 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 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 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谏。陛下开 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 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 能力。”大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 相进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 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一 定虚心采纳。
求谏
上梅中学 伍小贞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鉴,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
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重臣们, 励精图治,开创了我国封建社 会历史上的一代盛世“贞观之 治”,其治政要略一直为后人 所赏鉴。贞观盛世的出现,有 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唐太 宗的虚怀纳谏之风是密不可分 的。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 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 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 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 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 能受谏,安能谏人?”
翻译
❖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自古以来, 帝王之中多有放纵情性、喜怒无常的,高兴时就 任意赏赐无功的人,发怒时就乱杀无罪的人。因 此,国家遭受损失,造成混乱,没有不是从这里 开始的。我现在从早到晚,无时不把这件事放在 心上,常常希望你们尽情极力规谏。你们也要接 受别人的规谏,怎能因为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 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采纳呢?假若 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 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
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 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 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 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 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 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 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 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 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 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 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 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 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 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 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这一节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 的态度;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 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 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 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 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 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 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 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隋朝的灭亡虽 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造 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暴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