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ty靌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
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一、什么是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用整体的观点和编制的方法,来对病证进行分辨、识别,并由此确定病情及相应的治疗方法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不仅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指导医生进行临床治疗和起点。
在内容上,中医诊断学不仅包括传统的望、闻、切、诊四种诊法,还包括中医诊断理论及辩证论治方法。
在中医诊断学中,有三个基本原则,是在诊断一切疾病时都应该倍加注意的,他们是:整体观点、审证求因和四诊合参。
1、整体观点又称“整体审查”或“审查内外”。
是指在诊断疾病时,应当将人体看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还应当考虑人体与外界的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
整体观点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应临床治疗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内的脏腑、经络、皮肉、脉、筋骨是彼此相关联的。
其中,脏腑是整个人体的中心,而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内连脏腑,外接筋骨,是连结人体内外的桥梁。
因此,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器官发生病变,就可能会影响整个身体出现问题;而全身发生的某种疾病,也可能突出表现在某个局部或特定器官。
人体内部的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可能会引起人体外部发生改变;人体的外部出现疾病,也可能灰引发内部脏腑出现问题。
身体上的疾病,有可能会引发精神上的问题,而精神上的疾病,也可能会影响身体出现某些病变。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要从全局和整体来对病证进行把握,才能对病证做出正确的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人体与环境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因此,人们所处的外界环境也会对人体发生影响,从而与人体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当人体能适应环境后,就会与环境之间构成一种平衡关系,而一旦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人体→未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并与之相适应,就会发生病变。
比如,当天气变冷时,如果不注意添加衣物,就容易引发感冒;而去不同的地方,则容易患上水土不服……这些,都是环境变化后,对人体发生的影响。
中医诊断学概念
中医诊断学概念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中医诊断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诊断学包括了辨证论治和辩证分型两大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是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了解病因、疾病发展过程及病情变化规律,诊断出患者的证候,然后针对不同证候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辩证分型是中医诊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根据患者的主要病证表现,将疾病进行分类、划分,并据此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药的治疗借助于病机辨识和辩证论治两大技术方法之一,它的着眼点是疾病的本质和发展动态,以辨别疾病的本虚实,局部或全身病变,分析病因,判断病机,从而预测疾病的转归,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它继承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并发展出了独特的诊断方法和理念,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和诊疗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诊断学 - 绪论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以研究疾病中各种症状、病 名、证名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 这里讲述诊法、诊病、辨证、病案四 个内容。
(三)、辨证求本
辨证求本,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四 诊收集到的症状、体征、病史以及其他临床资 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归纳,以探 求对疾病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三点要求: 第一、全面收集临床资料 第二、分析内在联系 第三、联系各种因素,进行判断
(四)、病证结合
辨病,是从疾病的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 的本质;辨证,是从疾病的阶段性、主要矛盾 认识疾病的本质。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既重视疾病的基本矛 盾,又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 在通常情况下,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辨病,或 者只作病名诊断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是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 收集病情资料。 中医学理论强调四诊并用、诊法合参。《四 诊抉微》说:“然诊有四,在昔神圣相传,莫 不并重。”临床时四诊参合运用而难以截然分 开。比如对排出物的诊察,往往是既要望其色、 状,又要闻其气,还要问其感觉。这说明,临 床必须做到诊法合参。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黄帝内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奠 定了基础,论述了望神、察色、闻声、 问病、切脉等内容,以后各时期皆有发 展,现代更加完善。
西汉· 淳于意:创“诊籍”— 为现存最早的病 案记录。 东汉· 张仲景:创“六经辨证”-为辨证论治的 创始人。 西晋· 王叔和:著《脉经》—为现存最早的脉学 专著。 隋· 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为现存第一部 病源证候学专著。 元· 敖氏者:著《伤寒金镜录》—为现存第一部 舌诊专著。
《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
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
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
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
“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
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
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
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诊法 望 全身望诊 神 色 形 闻 问 切 辨证
局部望诊 态
第一章
望
诊
概念:运用视觉观察病情 原理:内外相应 地位:望而知之谓之神 (神圣工巧)
☆第一节 全身望诊—— ☆神、☆色、形、态 第二节 局部望诊——头面、五官、躯体、 四肢、二阴、皮肤 第三节 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 第四节 望舌
青色主病:
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 惊风。 病人面见青色,多由寒凝气滞, 或痛则不通,或瘀血内阻,或 筋脉拘急,使面部脉络血行瘀 阻所致。 面青伴唇甲青紫心痛-心阳虚, 心血瘀阻 小儿面青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惊风
黑色主病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病人面色发黑,多因肾阳虚衰,水寒 内盛,血失温养,脉络拘急,血行不 畅所致。 黑而暗淡-肾阳虚-内分泌失调 黑而干焦-肾阴虚-温病后期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血瘀日久 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水饮,寒湿带下
望 态
局部望诊
1、望头颈-头面、颈项 2、望五官-目、耳、鼻、唇、齿、咽喉 3、望躯体-背部、四肢 4、望二阴 5、望皮肤
舌
诊
舌诊,又称望舌,它是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 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用以诊察了 解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中医诊法的特色 之一,在中医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诊断价值, 是中医有别于西医的诊法之一。
望 神
两目有神
痴呆 两目无神
老年痴呆
先天愚型
(1)得神☆
概念 精充气足神旺或虽病正气未伤之象 临床表现与临床意义 神清语明 目光明亮 体态自如 呼吸平稳 面色荣润 精彩内含 反应灵敏 肌肉不削
脏腑和调 精气充盛 虽病预后良好
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一、概述1、什么是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中医药体系,它将中医药概念、理论、方法和诊断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医药学科的核心部分。
它研究中医有关诊断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诊断技术、独特观察诊断技术和治疗对策等。
2、中医诊断学的研究内容(1)中医诊断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研究(2)中医独特观察诊断技术的研究(3)中医体质辨识方法的研究(4)中医诊断和实施治疗对策的研究(5)古代临床医学经典著作的研究(6)当代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的诊断技术的分析、研究和探索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诊断概念诊断是一种思维活动,它使用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用来识别病人的疾病,并根据这个结果来制定正确的诊疗策略。
2、诊断理论所谓诊断理论,是指诊断过程中,把传统中医理论和有关理论结合起来,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形成一种独特的诊断理论体系。
其中,有几种主要理论:阴阳五行理论、脏腑理论、温病理论、风病理论、气血流失理论、证候理论等。
3、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是指根据诊断理论以及临床经验,采用听、闻、问、切、视判诊,运用中医药器具,如按针、拔罐、针灸等,来确定病人的病因、病机和病理,并识别诊断临床表现,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4、独特观察诊断技术中医独特观察诊断技术是指中医独特的肉眼观察、触痛、舌苔、指压、体温测量等技术,用来诊断脏腑功能失调、能量循环失常以及病理改变的技术,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5、体质辨识体质辨识技术是指根据病人的表现和表现,对不同的体质进行特征的分析,以便能够确定病人的体质类型,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指南。
6、中医诊断和治疗对策中医学诊断和治疗对策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选择有效的中药、中医疗法和其他治疗方式,以满足病人的需求和改善病情的一种技术。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疾病诊断、症状鉴别和病案撰写等。
四诊:也叫诊法,是诊察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
望诊,是对患者全身或局部进行有目的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以辨别患者内在的病情,问诊,是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的询问以了解病情及有关情况。
切诊,是诊察患者的脉候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体外一切变化的情况。
根据以上四诊合参的原则,不能以一诊代四诊,同时症状、体征与病史的收集,一定要审察准确,不能草率从事。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张景岳称为“阴阳”、“六变”。
四诊所得的一切资料,须用八纲加以归纳分析:寒热是分别疾病的属性;表里是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是分别邪正的盛衰;而阴阳则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它从总的方面,亦即最根本的方面分别疾病属阴属阳,为治疗指明总的方向。
辨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
各种辨证既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范围,又有相互联系,并且都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诊断与病案:诊断分常见疾病诊断和征候诊断两个方面。
疾病诊断简称诊病。
就是对患者所患疾病以高度概括,并给以恰当的病名。
征候诊断即辨证,是对所患疾病某一阶段中证候的判断。
病案,古称“诊籍,又叫医案,是临床的写实。
它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治疗经过与结果等,都如实地记录下来,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病案分析统计,经验总结,医院管理等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诊断学原理及原则一、诊断学原理望、闻、问、切四诊,是认证识病的主要方法。
“视其外应,测知其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这是前人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
通过体外的表征,一定可以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
脏腑受邪发生病理变化必然会表现在外。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定的、相应的外在病形,即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
因此,可以运用望、闻、问、切等手段,把这些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有关资料收集起来,然后分析其脏腑病机及病邪的性质,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征候类型,从而做出诊断。
《中医诊断学》 第一章 绪论
《中医诊断学》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
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防治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对患者四诊的周密诊察和精确的辩证分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会有正确的治疗。
所以诊断在防治疾病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
询问患者是否经 常暴饮暴食或过 度节食
了解患者是否喜 欢饮酒,以及饮 酒的量和频率
问二便
询问患者大小便的频率、颜色、 气味等
了解患者的消化系统健康状况
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为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问睡眠
睡眠质量:是否 容易入睡,睡眠 是否安稳,是否 经常做梦
睡眠时间:每天 睡眠时间是否充 足,是否经常熬 夜
THANKS
汇报人:XX
睡眠习惯:是否 有固定的睡眠时 间,是否经常改 变睡眠时间
睡眠环境:睡眠 环境是否安静, 是否经常更换睡 眠环境
问经带
问经带的定义:询问女性月经的情 况,包括月经周期、经期、经量、 经色等
问经带的方法:通过询问女性的月 经情况,结合其他症状进行诊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问经带的目的:了解女性的生理状 况,判断是否有月经不调、痛经等 疾病
疼痛程度: 询问疼痛的 严重程度, 如轻度、中 度、重度等。
疼痛持续时 间:询问疼 痛的持续时 间,如急性、
慢性等。
疼痛缓解因素: 询问疼痛是否 因某些因素而 缓解,如休息、
药物等。
疼痛加重因素: 询问疼痛是否 因某些因素而 加重,如活动、
饮食等。
问饮食口味
询问患者平时的 饮食习惯和口味 偏好
了解患者是否喜 欢吃辛辣、油腻、 生冷等食物
舌下脉络:观察舌下脉络的颜色、 形态和分布,如青筋、紫筋等
听声音
声音的来源:呼吸、咳嗽、说话、心跳等 声音的特点:音量、音色、音调、节奏等 声音的变化:正常、异常、病态等 声音的诊断:根据声音的特点和变化,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嗅气味
通过嗅气味可以判断疾病的 性质和程度
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
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中医诊断学学习精要绪论【学习要点】 1、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含义及应用。
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含义及应用。
4、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
5、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明确中医诊断学发展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论著及对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贡献。
【复习思考题】1、何谓诊断?何谓中医诊断学?2、简述病、证、症三者的含义以及关系。
3、简述症状、体征和证候的含义以及关系。
4、简述中医诊断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则的内容。
5、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舌诊专著各是哪几部?作者是谁?第一章问诊【学习要点】一、问寒热1、明确寒热产生的类型有四类: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2、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3、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4、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潮热三种类型(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阴虚发热的机理。
5、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二、问汗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盗汗与自汗机理及临床意义的辨别。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三、问疼痛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四、问头身胸腹头晕、胸闷、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五、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眩、目昏、雀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六、问睡眠失眠、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七、问饮食与口味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渴不多饮的形成机理及临床意义。
2、食饮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八、问二便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九、问经带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全部
五、学习中医诊断学习的方法 1.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 2.多临床、多实践。 3.学会和正确运用辨证思维方法
[讨论] 如何理解“熟读王书和,不如临证多”的 含义?
前人说“熟读王书和,不如临证多”,主要 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临床实践在学习 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精彩
精神不振,懒 言
乏神
精少华神萎靡, 语言错乱,或 神昏谵语,或 卒然昏仆。
突然神识清醒,言语不休, 想见亲人。
晦暗
突然目光转亮,浮光外露
呼吸 面色形体 动作反应
饮食
平稳
少气
气微或喘促
面色荣润,肌 肉不消。
动作自如,反 应灵敏。
面色少华,倦 怠乏力,肌肉 松软。
动作迟缓。
面色无华,形 体羸瘦。
面色无华,两颧泛红如妆。
望诊的注意事项:1.光线:以自然光线为好。
2.温度:适宜。
3. 诊察部位要暴露充分。
4.结合动态观察。
第一节 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的概念:全身望诊是医生在诊察病人时,首先 对病人的神色形态等整体表现进行扼要观察,以了解整体情 况的诊病方法。
全身望诊的意义:可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性的寒热虚 实获得一个总体的印 象,为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诊察病情打下 基础。
3. 病名的命名 (1)突出的临床证状——胃痛;水肿。 (2)突出的一组临床证状——消渴;痢疾。 (3)致病因素——风湿病;暑热。 (4)与西医病名相同——烫伤。
(三)辨证 1.“证”的含义:Δ 为中医学特有概念(不同于“病”、“症”,西 医不称证)。“证”与“病”、“症”相对而言,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 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所作的概括。 2.关于“证”的几个概念 (1)证名——如痰热壅肺、脾肾阳虚等,为证的代名词,是对证的本质 的概括。 (2)证候——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为证所表现的有内在联系的 症状、体征,即证的外候。 (3)证型——临床较规范的证。如膀胱湿热证。 3.“证”的概念混淆的现象与理由: 由于历史上对病、证、症的概念 未严加区分,证、症、征、候等在文字上有演化、义通之处。所以文献中、 临床上存在混乱、互用的现象,如称 病为证,指证为症状,证又称证候, 规范的证名称证型等。因此,目前尚难将这些概念截然区分,此为本节的 学习难点。 4.“辨证”的含义: 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病人的症状、体征等进行 分析、综合,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 整证名的诊断过程。 5.症、病、证等概念的区别与相互关系:
中医诊断学课件
03
中医诊断原则与技巧
整体观念
总结词
整体观念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 ,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因此在诊断时需要全面考虑,从整体角度分析病情,把握疾病的本 质。
实例
在诊断时,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生活习 惯、饮食习惯、家族史等,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04
中医诊断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感冒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风寒感冒
详细描述:患者因感受风寒邪气而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等症状,舌质 淡苔薄白,脉浮紧。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常用方剂为麻黄汤。
案例二:胃痛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脾胃虚寒
详细描述:患者因脾胃阳气不足、寒邪内生而出现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尤甚等症状,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治疗以 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为主,常用方剂为黄芪建中汤。
实例
在诊断时,医生需要了解疾病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综 合判断。例如,对于发热患者,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体质等, 同时结合具体症状和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进行综合判断。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要点一
总结词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医诊断学中的 重要原则,指在诊断时需要辨识疾病 的本质和证候的特点,将辨病与辨证 相结合。
脏腑虚实。
闻诊
听声音
通过听患者的声音高低、强弱、 清浊和音色等特征,以判断病情 的虚实、寒热和脏腑功能。
嗅气味
通过嗅患者的口气、分泌物和排 泄物等气味,以判断病情的寒热 、气血盛衰和脏腑虚实。
问诊
01
中医诊断学
舌质:即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熏 蒸而成。
正常舌象
淡红舌: 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
薄白苔:
薄薄的,颗粒均匀的,干湿适中的白苔
病舌及主病 ——望舌质
舌色: 淡白、红、绛、紫
舌形: 老嫩、胖瘦、裂纹、齿痕
(1) 舌色 淡白:主虚证、寒证。
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证) 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 淡白而胖嫩(虚寒证)
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熟练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其次,要在不断实践中掌握中医的诊
断思维方式。 第三,要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
传统中医的诊断思维方式
中基 四诊
辨证
不断修正
治疗
诊法
望诊
切诊 诊法
闻诊
问诊
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 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 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推测预后的吉凶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望神
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的 外在表现
两目 神情 气色 体态 其它
神的四种表现形式
得神
假神
神
少神
失神
失
有
神
神
少
神
假
神
得 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表现:神志清楚,两目精 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 ,面色荣润,肌肉不削, 动作自如,反应灵敏。
意义:提示正气充足,精 气充盛,是健康的表现, 即使为病也是正气未伤, 精气未衰,属病轻。
(2) 舌形
老舌:实证、热证 嫩舌:虚证、寒证
胖舌:主虚、湿
舌淡白胖嫩,苔白水滑, 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停留 ;
舌红绛胖大,苔黄厚腻, 多是脾胃湿热,痰浊停滞 ;
7.课程标准-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学时:72一、课程性质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主要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判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本教材通过重点介绍四诊、辩证、辨病和病案书写四大内容,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诊断技能、辩证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中医学类专业大学专科层次使用,一句中医学专业为基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总的培养目标,本着立足专科、兼顾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特制订本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临床岗位必需的中医诊断学的基础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课堂内外对12项实习项目(含28个病案分析)内容的强化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诊疗技能、辩证的思维能力和技巧以及从四诊到辩证、辨病的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掌握四诊、辩证、辨病和病症书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
2.重点掌握四诊和辩证的基本概念、方法、临床表现和意义,症后分析和辩证要点。
3.熟悉中医诊病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病名诊断的方法和住院病历及体格检查的内容。
4.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研究范围及相关现代研究。
5具有熟练运用四诊知识和方法技术接诊患者的能力,具备熟练综合处理病情资料的能力,6.能熟练运动7种常用的辩证方法和技巧,进行辩证的能力,包括征候的分析病机归纳提出诊断依据与证明诊断的能力,7具有初步进行辨病和病案书写的能力.专业思想巩固,热爱并献身于中医事业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风尚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勤奋好学刻苦转研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熟练运用四诊知识和方法技术接诊患者的能力,具备熟练综合处理病情资料的能力,2.能够通过对四诊的分析,做出病因的初步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二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笔记第一章绪论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5、东汉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一、审察内外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辨证求因病证结合,以证为主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证”和“症”和概念“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
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
如:痰热壅肺证肾阴虚证卫分证三、四诊合参四诊并重,不可偏废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闻—听声音、嗅气味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切—诊脉和按诊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一)四诊(二)八纲(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辨证的方法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第四节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一、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二、博览群书:以教材为主,兼看一些其它书籍三、参加临床实践:“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第二章四诊第一节望诊望诊注意事项:(1)光线(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3)有步骤、有重点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姿态一、望神(一)望神的含意: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二)望神的原理和意义•先天之精→神←滋养后天之精•神、精、气三者同盛同衰•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形健,形健神旺望神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三)望神的要点•目光(重点)、神情、气色•体态、言谈举止、应答反应得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面色:面色润泽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饮食:正常或稍减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失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面色:晦暗暴露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假神1、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患者2、神志异常癫--抑郁型(湿痰蒙闭)狂--兴奋型(痰火扰心)痫--发作型(肝风挟痰上扰)望神的注意事项1、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2、做到神形合参3、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二、望面色•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一)面部色诊原理面部色诊原理:面部血脉分部丰富“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1)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2)面色与脏腑有内在联系(二)面部色诊的意义1、判断气血的盛衰:2、识别病邪的性质:3、确定疾病的部位:气色正常:脏腑未伤,正气未挫预后较好,其病易治气色不正常:脏腑已伤,正气已虚,预后不佳,其病难治色与泽的关系色与泽,又称“气色”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内经》记载望色的方法(1)按照五色与五脏对应的关系青--肝赤--心黄--脾白--肺黑--肾按照颜面的脏腑分部位诊图(1)按照颜面的脏腑分部位诊图(2)(三)望色十法(四)常色与病色1、常色:健康人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常色2、病色(1)五色善恶顺逆•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恶色-枯槁、晦暗、暴露气血匮乏,脏腑精神衰败,不能上荣于面,“气不至”,预后较差《素问五脏生成篇》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青如草兹、赤如血、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炲(2) 五色主病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2、赤色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实热:满脸通红、目赤虚热:午后颧红戴阳证:面红如妆3、黄色主虚证、湿证虚证:脾虚──黄胖(黄而虚浮)血虚──萎黄(淡黄枯槁无光)黄疸: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4、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淡白无华──气血不足恍白──阳虚水泛苍白──阳气暴脱或阴寒凝滞大失血证5、黑色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和瘀血肾虚:阳虚──面黑暗淡阴虚──黑而干焦水饮:眼眶黑瘀血:黧黑,肌肤甲错(五)色、脉、证合参• 1.注意病色与常色的比较• 2.注意整体色诊与分部色诊相结合• 3.注意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 4.注意非疾病因素对面色的影响小结1、神的含义、得神、失神、假神2、常色:主色、客色3、病色:五色善恶4、五色主病三、望形态望形体扁平胸──肺肾阴虚或气阴两虚桶状胸──肺肾虚损、伏饮积痰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呼吸节律不整──多为重病腹部膨隆──肝气郁滞、水肿病、积聚腹壁青筋暴露──多属肝郁血瘀脐部突起──水肿、臌胀腹部凹陷──腹皮甲错,深凹着脊(舟状腹):精气耗竭,多属病重四肢肿胀──多见于水肿病膝部肿大──热痹:风湿郁久化热鹤膝风:寒湿久留气血亏虚龟背──先天不足、或后天调理失宜背曲肩随──心肺精气衰败脊疳──极度消瘦,脊骨突出“膝内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二者均属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小腿青筋暴露──多属血瘀手指变形──梭状指:风湿久蕴,筋脉拘挛杵状指:心肺气虚,血瘀湿阻望姿态•喜动仰卧常揭衣被者阳证•喜静俯卧喜加衣被者阴证•角弓反张肝风内动•循衣摸床,撮空理线邪热扰心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一)望头面1、头形过小──囟门早闭过大──先天性脑积水均属先天性发育不良,多伴智力不全(肾精亏虚)2、囟门高突:“囟填”──多属实证、热证下陷:“囟陷”──多属虚证迟闭、不闭:“解颅”──肾气不足3、头摇4、面肿水肿:阳水、阴水火肿:红肿焮热──火毒邪热上攻5、腮肿:耳下肿痛──感受时邪热毒6、口眼歪斜:中风(二)、望颈项瘿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逐渐长大,可随吞咽移动。
肝郁气结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瘰疬──颈侧颌下,肿块如垒,累累如串珠,历历可数。
肺肾阴虚、感受风火时毒项强──温病火毒上攻,或太阳经证项软──肾气亏虚、或病危颈脉搏动──安静明显:肝阳上亢(高血压)、水肿病卧位怒张:哮喘、征忡(心肾阳虚,水气凌心)附特殊面容:“惊恐貌”──小儿惊风、狂犬病“苦笑貌”──新生儿脐风、破伤风“狮面”──麻风病(三)、头发发黑浓密润泽——肾气盛,精血充足发黄稀疏干枯——精血不足片状脱发——血虚受风白发——肾虚禀赋不足小儿发结如穗——疳积(二)望目1、五轮学说:心──内外眦的血络──血轮肝──黑睛──风轮肺──白睛──气轮脾──眼胞──肉轮肾──瞳人──水轮2、诊眼神3、目部色诊目赤肿痛──热证眦赤:心火白睛赤:肺火全目赤肿:肝火、肝经风热上攻眼胞红肿湿烂:脾火白睛黄──黄疸(湿热、寒湿)、脂肪沉着目眦淡白──血虚、失血目胞色黑晦暗──肾虚4、目形主病目胞浮肿──水肿老人下睑虚肿:肾脾气虚,失于约束目窠凹陷──伤津耗液,气血不足眼球突出──瘿瘤、肺胀、肿瘤(单侧)针眼、眼丹──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眼生翳膜(白内障)、胬肉攀睛昏睡露晴──脾虚、疳积5、目态主病瞳孔缩小──肝胆火炽、中毒(川乌、有机磷农药)瞳孔扩大──肾精耗竭、中风、绿风内障目翻上视、瞪目直视、戴眼反折──危重眼睑下垂──脾肾双亏、外伤(三)望耳正常人──耳廓红润,厚薄适中(肾精充足)1、色泽变化:润枯——润:肾气充足枯:先天肾阴不足淡白──气血亏虚,白而薄肾败(垂危)青黑──痛、寒干枯焦黑──肾精亏耗红肿胀大──肝胆湿热、热毒上攻耳背络红、耳根发凉──小儿麻疹先兆2、形态变化:肉厚润泽──先天之肾精充足耳薄干枯──肾精不足耳廓甲错──久病瘀血、肠痈3、耳道分泌物脓耳──耳内流脓:肝胆湿热,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四)望鼻1、五色变化鼻头色青——腹中冷痛鼻头色黄——里有湿热鼻头色白——亡血鼻头色赤——脾肺二经有热鼻头色微黑——有水气鼻头色明润——无病或病将愈2、形态变化与意义:鼻红肿生疮──胃热、血热鼻端色红生粉刺──酒齄鼻:肺胃蕴热鼻柱塌陷,眉毛脱落──麻风恶候鼻煽──肺热、哮喘、肺气将绝(久病)鼻流清涕──外感风寒或阳气虚弱鼻流浊涕──外感风热鼻流腥臭脓涕(鼻渊)──肝胆湿热鼻衄──肺胃蕴热、阴虚肺燥灼伤鼻络(五)望口唇1、色泽唇色红润:胃气充足,气血调和淡白──血虚、气血两虚(血不上荣)深红──实热深红而干──热盛伤津赤肿而干──热极紫暗或暗黑──瘀血2、形态变化与意义(1)口唇干裂──热盛伤津,阴虚火旺(2)口角流涎──小儿脾虚湿盛或成人中风(3)口唇靡烂──色红:脾胃积热淡红:虚火鹅口疮:心脾积热(4)口唇生疮──疔、疮:火毒郁结(5)口腔粘膜斑点──麻疹粘膜斑口撮──上下口唇紧聚:小儿脐风、破伤风口僻──口角向左或右歪斜:中风口角掣动──动风之象(六)望齿与龈1、望齿牙齿洁白润泽──津液内充,肾气充足干燥如枯骨──阴液已伤(胃阴或肾精)牙齿松动──肾虚咬牙啮齿──动风、小儿虫积、胃有积滞2、望龈正常──色淡红而明润:胃气充足,气血调匀淡白──血虚、失血牙龈肿痛──胃火上炎齿衄──兼红肿:胃火上炎红肿不甚:脾虚失摄(七)望咽喉1、红肿痛:红肿、疼痛、溃烂、脓点(乳蛾)──实热(肺胃热毒壅盛)红色娇嫩,肿痛不甚──虚热(肾水亏少,虚火上炎)2、伪膜松厚、易剥、不出血:肺胃热盛坚韧、着实、刮不去、出血:白喉3、辨脓液咽喉局部红肿高大,有波动感——脓已成压之坚硬——脓未成(八)望下窍1、望前阴阴囊肿──水疝:阴囊水肿狐疝:疝气阴挺──子宫下垂:脾虚下陷阴部湿疹──肝胆湿热下注(二)后阴肛痈──湿热下注或外感热毒肛裂──燥热痔疮──风燥湿热肛瘘──同肛痈、痔疮脱肛──中气下陷五、望皮肤(一)色泽发赤──丹毒(抱头火丹、流火、赤游丹)发黄──黄疸:阳黄、阴黄发黑──肾阳虚衰白斑──白殿风:风湿侵袭,气血不荣(二)润枯皮肤润燥──干涩:津液已伤如鱼鳞片:肌肤甲错(三)肿胀肿胀──近按之如泥:水肿(阳水、阴水)按之随手而起:气胀(气机不畅)(四)痘疮1、天花2、水痘(五)斑疹斑──色深红或青紫,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