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_10891(精)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60bc515ce009581b6ad9ebb7.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00个)1.属神气不足的是哪项 [ D ]A面色无华B两目晦暗C形体赢瘦D精神不振2.失神最主要的病机是 [ B ] A脏腑虚弱功能低下 B脏腑精气严重亏损C精气衰竭虚阳外越 D阴盛于内格阳于外3.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者,可见于 [ C ]A癫病B狂病C痫病D中风4.面色萎黄由哪种原因所致 [ A ]A脾胃气虚,气血不足B脾肾虚寒,健运失职C脾气虚衰,湿邪内阻D湿热内蕴,胆汁外溢5.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腹部青筋暴露,舌紫暗,为瘀血内阻于 [ A ]A肝B心C脾D胃6.肺痈的咳痰特点是 [ D ]A痰黄粘稠有块B痰白清稀量多C痰白滑量多易咯D大量脓血腥臭痰7.胖大舌的成因为 [ D ]A气血两虚B阳热内盛C热入营血D阳虚水停8.颈前结喉处有肿物如瘤,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者,称 [ A ]A瘿瘤B痰核C梅核气D瘰疬9.舌淡白而瘦薄提示 [ D ]A阳虚B阴亏C寒湿D气血两虚10.红舌苔黄厚,多属 [ A ]A实热证B虚热证C湿热内蕴D热入营血11.观察病人面色,关键在于区分 [ B ]A主色与客色 B 善色与恶色 C 常色与病色 D主色与病色12.下列哪项不是精亏神衰的失神表现 [ B ]A形羸色败 B神昏谵语 C呼吸气微 D两目晦暗13.湿痰的特点是 [ C ]A痰黄粘稠有块B痰白清稀量多C痰白量多易咯D脓血痰味腥臭14.辨别邪气的深浅轻重主要依据 [ C ]A舌苔的有无B舌苔的润燥C舌苔的厚薄D舌苔的颜色15.肝郁脾虚多见 [ D ]A面部口唇青紫B面色青灰,肢冷脉微C面色恍白虚浮D面色苍黄16.少神的表现是 [ A ]A精神不振,面色少华,倦怠乏力B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形体赢瘦C壮热烦躁,神昏谵语,四肢抽搐D重病本已失神,突然神清,目光转亮17.气血亏虚可见 [ B ]A头晕且重,如物裹缠B头晕面白,神疲体倦C头晕而胀,面红目赤D头晕胀痛,头重足轻18.脾虚湿蕴多见 [ C ]A面部、口唇青紫B面色青灰,肢冷脉微C面黄虚浮D面色苍黄19.痰热壅肺证可见: [ B ]A.舌淡嫩胖,苔白润滑 B. 舌质红,苔黄厚腻C.舌红少苔而有裂纹 D.舌淡红,苔白腻20.阳虚水泛多见 [ C ]A面部口唇青紫B面色青灰,肢冷脉微C面色恍白虚浮D眉间鼻柱唇周发青21.下列哪项不可见面白 [ B ]A亡阳证B阴虚证C气虚证D阳虚证22.下列哪项属于邪盛神乱失神表现 [ A ]A壮热烦躁,四肢抽搐 B形体羸瘦,动作艰难C两目晦暗,呼吸气微 D精神萎靡,面色无华23.热入营血可见下列哪种舌象 [ B ]A瘦薄舌 B红绛舌C裂纹舌 D点刺舌24.“假神”的病机是 [ D ]A精亏神衰B邪盛神乱C阴阳俱虚D脏腑精气将竭25.面目发黄可见于 [ C ]A肝胃蕴热B胆气上逆C肝胆湿热D肝火上炎26.提示疾病发展转折点的是 [ A ]A战汗 B自汗 C绝汗 D盗汗27.辨别津液的盈亏和输布主要依据 [ B ]A舌苔的有无B舌苔的润燥C舌苔的厚薄D舌苔的颜色28.太息的病机是 [ C ]A脾气虚弱B胃气上逆C肝气郁结D肺气上逆29.神识不清,语声低微,时断时续,模糊不清者,称 [ C ]A短气B少气C夺气D郑声30. 气从胃中上逆,出咽喉而发声短频者,属 [ C ]A 嗳气B 太息C 呃逆D 夺气31.下列哪项不属病态呼吸 [ C ]A气喘B气短C嗳气D少气32.哪项不属胃气上逆所致 [ B ]A嗳气B夺气C呕吐D呃逆33.呼吸急促似喘,喉间哮鸣有声,属 [ B ]A喘 B哮 C短气 D少气34.热扰神明可见 [ C ]A呕吐清水痰涎 B呕吐黄绿色苦水 C喷射状呕吐 D呕吐酸水35.下列哪项不与壮热并见 [ C ]A脉洪大B烦渴引饮C舌红少苔D汗出过多36.阴虚火旺可致 [ D ]A自汗 B战汗 C半身汗 D盗汗37.自汗、盗汗并见与下列哪项有关 [ D ]A阴虚证B血虚证C阳虚证D气阴两虚证38.肝郁气滞胸胁疼痛的特点是 [ D ]A隐痛 B灼痛 C刺痛 D胀痛39.下列主诉哪项最正确 [ D ]A咳喘反复发作20年B恶寒发热头痛C经常腹痛已多年D发热、咳嗽2天40.突发耳鸣,声大如潮,按之不减,为 [ B ]A阴虚火旺B肝胆火盛C肝肾阴虚D肾精亏损41.寒热往来见于下列何证 [ D ]A里热证B实热证C表热证D半表半里证42.消渴病的证候特点是 [ C ]A尿急尿频尿痛B小便余沥不尽C多饮多食多尿D夜尿频多43.前额连眉棱骨疼痛,属于 [ C ] A太阳经头痛B少阳经头痛C阳明经头痛D厥阴经头痛44.多食易饥,大便溏泄者,多属 [ C ]A胃火亢盛B胃阴不足C胃强脾弱D阴虚火旺45.头目胀痛可见于 [ D ]A肝胃蕴热B胆气上逆C肝胆湿热D肝火上炎46.下列哪项与绝汗(脱汗)无关[ B ]A面色苍白B恶寒战栗C肢厥脉微D呼吸气微47.有胃气的脉象特征是 [ B ]A脉律整齐,有力柔和 B脉来和缓,从容流利C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D脉律整齐,应指坚搏48.脾胃虚寒导致的腹痛是 [ D ]A少腹冷痛,牵引阴部 B小腹刺痛,经血紫暗C 胁胀腹痛,泻后痛减 D大腹隐痛,喜温喜按49.湿邪阻滞的疼痛特征是 [ B ]A绞痛 B重痛 C窜痛 D掣痛50.肝阳上亢可见 [ D ]A头晕且重,如物裹缠 B头晕面白,神疲体倦C头晕胀痛,面红目赤 D头晕胀痛,头重脚轻51.风寒表证可见脉象 [ D ]A细数脉 B洪数脉 C滑数脉 D浮紧脉52.阳虚可致 [ A ]A自汗 B战汗 C绝汗 D盗汗53.两侧头痛者,属 [ B ]A太阳经头痛B少阳经头痛C阳明经头痛D厥阴经头痛54.哪项不属大肠湿热表现 [ C ]A下利脓血 B里急后重 C便血色黑 D排便不爽55.哪项不是膀胱湿热下注的症状 [ D ]A尿频急B小便黄赤C尿道灼痛D小便失禁56.哪项不属肾气不固所致 [ D ]A遗尿B癃闭C余沥不尽D小便涩痛57.口苦而粘腻可见于 [ C ]A肝胃蕴热B胆气上逆C肝胆湿热D肝火上炎58.脉象有神气的主要特征是 [ B ]A 从容和缓B 柔和有力C 尺脉不绝D 不大不小59.脉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此为 [ D ]A实脉B大脉C散脉D洪脉60.太息的病机是 [ C ]A脾气虚弱B胃气上逆C肝气郁结D肺气上逆6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C ]A应围绕主要病痛问诊 B 按十项内容逐项询问C用医学术语问诊 D对危重病人扼要问诊62.病为痰饮、食积、实热的脉象是 [ A ]A滑脉B紧脉C弦脉D洪脉63.脉来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的脉象,称为 [ B ]A涩脉B微脉C弱脉D虚脉64.主病为肝胆病、痛证、痰饮的脉象是 [ C ]A滑脉B紧脉C弦脉D牢脉65.脉来沉而细软,应指无力的脉象是:[ D ]A濡脉B微脉C细脉D弱脉66.脉势与脉宽均相反的脉象是 [ D ]A虚脉实脉B大脉细脉C濡脉弱脉D洪脉细脉67.代脉的脉象特征是 [ A ] A缓而时止,止有定数B数而时止,止无定数C缓而时止,止无定数D止无定数,良久方来68.腰脊疼痛连及下肢者,多属 [ D ]A.寒湿痹病B.肾虚C.瘀血阻络D.经络阻滞69. 五色主病中,主虚证、湿证的是 [ B ]A. 白色B. 黄色C. 黑色D. 青色70.八纲中的虚实辨证是辨别疾病的( D )A.病位 B.病因 C.病性 D.邪正盛衰71.对肝胃不和证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B )A. 呃逆嗳气B. 脘胁胀痛C. 胸闷太息D. 腹胀吞酸7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阳证的临床表现的是( B )A.面红目赤 B.呼吸微弱 C.躁动不安 D.口渴饮冷73.发热恶寒交替出现,可见下列哪一证候( C )A.表证 B.表邪入里 C.半表半里证 D.表里同病74.眩晕心悸,视物模糊,失眠健忘,月经量少色淡,面白舌淡,脉细,证属( D )A气血两虚证B心脾两虚证C肝血虚证D心肝血虚证75.心悸失眠与哪项并见,可诊为心脾两虚证( C )A腹胀便溏,畏寒肢冷 B心悸胸闷,神疲乏力C食少腹胀,乏力舌淡 D心烦遗精,腰酸潮热76.下列哪项不属于气虚证的表现( B )A.畏寒肢冷 B.神疲乏力 C.少气懒言 D.脉虚无力77.阳虚证最主要的表现是( C )A.口不渴 B.大便稀溏 C.畏寒肢冷 D.面色淡白78.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识痴呆,举止失常,舌苔白腻者,宜诊为(A )A.痰蒙心神证B.肝气郁结证C.痰火扰神证D.热扰心神证79.病人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至昏迷,舌淡润,脉微欲绝,证属( B )A.亡阴证 B.亡阳证 C.阴阳两虚证 D.阴虚证80.病人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颧红盗汗,大便干燥,尿少色黄,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证属( C )A.阳虚证 B.阳盛证 C.阴虚证 D.阴阳两虚证81.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有症是( D )A.心烦B.舌淡C.盗汗 D.失眠82.心气虚症与心阳虚症主要的共见症是 ( D )A.面白神疲 B.脉细无力 C.舌质淡白 D.心悸气短83.心阳虚证和心阳暴脱证的鉴别要点是 ( B )A.面白神疲 B.有无肢厥脉微 C.是否舌质淡白 D.有无心悸怔忡84.下列何证常见心悸,面色淡白,失眠健忘,舌淡脉细( D )A.心气虚证B.心阴虚证C.心脾两虚证 D.心血虚证85.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吐痰清稀,自汗,舌淡脉弱,应诊断为 ( C )A.肺气虚证 B.肾不纳气证 C.肺气阴两虚证 D.心肺气虚证86.咳嗽痰少,痰中带血,颧红盗汗,口燥咽干,应诊断为 ( C )A.热邪犯肺证 B.肺肾阴虚证 C.肺阴虚证 D.燥邪犯肺证87.咳嗽,咯痰清稀,喉痒,微有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应诊断为 ( A )A.风寒束肺证 B.风热犯肺证 C.卫分证 D.寒饮停肺证88.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脉弱。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18039bbb68a98270fefa73.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
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
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
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 )A、红舌B、绛舌C、淡白舌D、紫舌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A、热邪壅肺B、胃热亢盛C、肝胆火盛D、阴虚内热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 )A、肺B、肝胆C、脾胃D、肾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 )A、迟脉B、弱脉C、濡脉D、微脉20、滑数脉多见于( )A、痰热内蕴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阴虚内热证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 )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68cd036d4d8d15abf234e41.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1 分,共15 分)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
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
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
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 )二、单项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 分)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 )A、红舌B、绛舌C、淡白舌D、紫舌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A、热邪壅肺B、胃热亢盛C、肝胆火盛D阴虚内热18 、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 )A、肺B、肝胆C、脾胃D、肾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 )A、迟脉B、弱脉C、濡脉D、微脉20、滑数脉多见于( )A、痰热内蕴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阴虚内热证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 )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8cb31752d380eb62946de9.png)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A.发热 B.恶寒C.苔薄 D.脉浮【答案】B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A.恶风 B.恶寒C.寒战 D.畏寒【答案】D3.冷汗淋漓见于()A.气虚证 B.阳虚证C.亡阳证 D.亡阴证【答案】C4.饥不欲食见于()A.脾气虚证 B.脾阳虚证C.胃气虚证 D.胃阴虚证【答案】D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A.舌色淡红 B.舌质娇嫩C.舌体柔软 D.舌苔藻白【答案】B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A.证之表里 B.证之寒热C.证之虚实 D.证之真假【答案】B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A.正邪盛衰 B.气血盛衰C.胃气存亡 D.津液存亡【答案】C8.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A.濡脉 B.弱脉C.微脉 D.虚脉【答案】D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A.脉形 B.力度C.脉律 D.脉率【答案】D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A.脉位 B.脉形C.力度 D.脉率【答案】A11.迟脉除寒证外还可见于()A.湿热内蕴 B.邪热结聚C.真寒假热 D.真热假寒【答案】B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A.心悸 B.失眠C.心烦 D.脉细【答案】C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A.呃逆 B.嗳气C.太息 D.呕吐【答案】C14.下列何项不是气滞证的表现()A.头部胀痛 B.胸胁胀痛C.乳房胀痛 D.少腹胀痛【答案】A15.心脾两虚证除脾气虚外.还有()A.心气虚B.心血虚C.心阴虚D.心阳虚【答案】B16.手足震颤与下列何项有关()A.阴虚动风证B.血虚生风证C.肝阳化风证D.热极生风证【答案】A17.下列何项不是肾气不固证的表现()A.尿频遗尿B.腰膝酸软C.呼多吸少D.滑精早泄【答案】C18.耳聋与下列何项无关()A.肾精不足B.肾气不固C.肝火炽盛D.肝火犯肺【答案】D19.发育不良与下列何项有关()A.肾阴虚B.肾阳虚C.肾精虚D.肾气虚20.牙龈肿痛见于()A.心火炽盛B.肝火炽盛C.肺热炽盛D.胃热炽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题五个选项中选择2—5个答案,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寒热往来见于()A.太阳病B.少阳病C.表证D.半表半里证E.疟疾【答案】BDE2.自汗见于()A.气虚证B.血虚证C.阴虚证D.阳虚证E.亡阳证3.口渴多饮见于()A.实热B.虚热C.湿热D.亡阴E.消渴【答案】AE4.五更泄见于()A.脾阳虚B.肾阳虚C.脾肾阳虚D.心肾阳虚E.心肾不交【答案】BC5.下列何项是肝阳上亢证的表现()A.腰膝酸软B.头晕胀痛C.急燥易怒D.失眠多梦E.舌红少津【答案】ABCD6.舌红苔黄腻见于下列何项()A.肝胆湿热B.胆郁痰扰C.痰火扰心D.黄带E.阴黄【答案】ABCD7.排便不爽与下列何项有关()A.大肠湿热B.湿热蕴脾C.肝郁脾虚(肝脾不调)D.肝胃不和E.寒湿困脾【答案】ABC8.失眠与下列何项有关()A.心气虚B.心阳虚C.心血虚D.心阴虚E.心火盛【答案】CDE9.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见于()A.风热犯肺证B.燥邪犯肺证C.肺热炽盛证D.肺阴虚证E.肺气虚证【答案】BD10.声音嘶哑见于()A.心阴虚证B.肺阴虚证C.心肾阴虚证D.肺肾阴虚证E.肝肾阴虚证【答案】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临床表现是()的依据.【答案】辨证2.诊断是()的依据.【答案】论治3.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著. 【答案】知常达变4.洪脉的主病是实热证气分证().【答案】阳明经证5.滑脉的主病是实热(),().【答案】痰饮、食积6.舌苔藻黄灰黑(),().【答案】寒证、热证7.肝阳上亢证的下虚上盛是指(),().【答案】肝肾阴虚.肝阳上亢8.临床表现:纳呆、腹胀、便溏、咳喘、短气、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拟诊为()证。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1)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ee0ad4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6.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1)下面是中医诊断学的平时测试题,需要回答每个问题并选择正确答案:1.“心烦失眠”属于哪种症状?A。
正确答案是A,即症状。
2.“面色苍白”属于哪种体征?A。
正确答案是A,即体征。
3.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是哪种?C。
正确答案是C,即诊法。
4.中医诊断学的三个基本原理是哪些?A、B、D。
即以常衡变、司外揣内和见微知著。
5.“症”可以简称为判断症状和体征的方法,对还是错?A。
正确答案是A,即对。
6.关于病、证、症的关系,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正确答案是D,即“证”不是能够见于“病”的全过程。
7.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哪些?A。
即整体审察、诊法合参和病证结合。
接下来是关于阴阳五行的测试题,需要回答每个问题并选择正确答案:1.有人夏天会怕冷,最常见原因是什么?B。
正确答案是B,即因为阳虚。
2.一些人在生气或紧张时会出现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的表现,这是因为什么?A。
正确答案是A,即肝胃不和。
3.五行之间的正常关系是什么?B、D。
即相克和相生。
4.按照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有哪些?B、D。
即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
5.凉茶是否可以像普通茶一样经常饮用?B。
正确答案是B,即不可以。
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B、C、D。
即阴阳对立统一、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和阴阳相互转化。
7.按照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有哪些?A、B。
即实则泻其子和虚则补其母。
8.下列哪些治疗方法属于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的体现?A、B、D。
即抑木扶土、培土制水和XXX。
A.功能相对独立B.与五脏相互配合C.主要是消化吸收、排泄D.主要是调节气血运行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2.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
3.肾阳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作用。
4.咳嗽、气喘是肺的必有症状。
5.爱发脾气是脾的病变,而不是肝的病变。
6.肝的疏泄功能体现在调畅气机、调节生殖机能、帮助消化和调畅情志等方面。
7.五脏的特点包括藏精气而不泻、实质性器官等。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一)
![《中医诊断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一)](https://img.taocdn.com/s3/m/476acd9b2af90242a995e51e.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第一周:绪论平时测试题1、下列哪项属于“症状”:A.心烦失眠B舌红苔黄C.脉细无力D.喉中痰鸣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2下述哪项属于“体征”:A.面色苍白B.头晕而重C.恶心欲吐D.神疲乏力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3下列哪项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A.辨证B.诊病C.诊法D.诊断正确答案:C4(多选)中医诊断学的三个基本原理是A.以常衡变B.司外揣内C.四诊合参D.见微知著正确答案:A、B、D5判断症状和体征可简称为“症”A.对B.错正确答案:A5判断凉茶能象茶那样经常去喝。
A.对B.错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A.阴阳对立统一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相互转化正确答案:A、B、C、D7、按照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有:A.实则泻其子B.虚则补其母C.抑强D.扶弱正确答案:A、B8、下列哪些治疗方法是属于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的体现:A.抑木扶土B.培土制水C.培土生金D.佐金平木的病变。
A对B错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15、津液不足,不能滋润濡养,就会表现出口干、咽干、鼻干、唇干、眼干、小便少而黄、大便干的干燥症状。
A.对B.气虚发热C.湿热证D.阴虚发热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正确答案:A、B、C、D27判断(1分)突发耳病,多为实证,病变部位在肝胆;慢性耳病,多为虚证,病变部位在肾。
A.错B.对正确答案:B28、口渴,喜冷饮,可见于:A.里热炽盛证B.外感温病初起C.湿热证D.血瘀证正确答案:A第六周6中医诊断-望诊1昏迷的病人,本不能食,突然苏醒能食,此为:A.假神B.少神C.失神D.得神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解析:A、失神的病人,本不能食,突然能食,称为除中,是假神的表现。
2下列哪项不是失神的表现:A.呼吸微弱B.两目晦暗C.神志昏迷D.面色荣润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解析:D、这是得神的表现3单选病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可见于:得分/总分A.癫病B.脏躁C.狂病D.痫病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解析:A、癫病表现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苦笑无常,悲观失望B、脏躁表现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居一室C、狂病表现为: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骂詈,不避亲疏D、痫病表现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a B.•C.D.A.B.C.D.这种黄色鲜明如橘子皮色,为阳黄,多见于湿热证。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1bdda608a1284ac9504328.png)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A.发热B.恶寒C.苔薄D.脉浮【答案】B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A.恶风B.恶寒C.寒战D.畏寒【答案】D3.冷汗淋漓见于()A.气虚证B.阳虚证C.亡阳证D.亡阴证【答案】C4.饥不欲食见于()A.脾气虚证B.脾阳虚证C.胃气虚证D.胃阴虚证【答案】D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A.舌色淡红B.舌质娇嫩C.舌体柔软D.舌苔藻白【答案】B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A.证之表里B.证之寒热C.证之虚实D.证之真假【答案】B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A.正邪盛衰C.胃气存亡D.津液存亡【答案】C8.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A.濡脉B.弱脉C.微脉D.虚脉【答案】D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A.脉形B.力度C.脉律D.脉率【答案】D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A.脉位B.脉形C.力度D.脉率【答案】A11.迟脉除寒证外还可见于()A.湿热内蕴B.邪热结聚C.真寒假热D.真热假寒【答案】B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A.心悸B.失眠C.心烦D.脉细【答案】C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A.呃逆B.嗳气C.太息D.呕吐【答案】C14.下列何项不是气滞证的表现()A.头部胀痛B.胸胁胀痛C.乳房胀痛【答案】A15.心脾两虚证除脾气虚外.还有()A.心气虚B.心血虚C.心阴虚D.心阳虚【答案】B16.手足震颤与下列何项有关()A.阴虚动风证B.血虚生风证C.肝阳化风证D.热极生风证【答案】A17.下列何项不是肾气不固证的表现()A.尿频遗尿B.腰膝酸软C.呼多吸少D.滑精早泄【答案】C18.耳聋与下列何项无关()A.肾精不足B.肾气不固C.肝火炽盛D.肝火犯肺【答案】D19.发育不良与下列何项有关()A.肾阴虚B.肾阳虚C.肾精虚D.肾气虚【答案】C20.牙龈肿痛见于()A.心火炽盛B.肝火炽盛C.肺热炽盛D.胃热炽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题五个选项中选择2—5个答案,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寒热往来见于()A.太阳病B.少阳病C.表证D.半表半里证E.疟疾【答案】BDE2.自汗见于()A.气虚证B.血虚证C.阴虚证D.阳虚证E.亡阳证【答案】AD3.口渴多饮见于()A.实热B.虚热C.湿热D.亡阴E.消渴【答案】AE4.五更泄见于()A.脾阳虚B.肾阳虚C.脾肾阳虚D.心肾阳虚E.心肾不交【答案】BC5.下列何项是肝阳上亢证的表现()A.腰膝酸软B.头晕胀痛C.急燥易怒D.失眠多梦E.舌红少津【答案】ABCD6.舌红苔黄腻见于下列何项()A.肝胆湿热B.胆郁痰扰C.痰火扰心D.黄带E.阴黄【答案】ABCD7.排便不爽与下列何项有关()A.大肠湿热B.湿热蕴脾C.肝郁脾虚(肝脾不调)D.肝胃不和E.寒湿困脾【答案】ABC8.失眠与下列何项有关()A.心气虚B.心阳虚C.心血虚D.心阴虚E.心火盛【答案】CDE9.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见于()A.风热犯肺证B.燥邪犯肺证C.肺热炽盛证D.肺阴虚证E.肺气虚证【答案】BD10.声音嘶哑见于()A.心阴虚证B.肺阴虚证C.心肾阴虚证D.肺肾阴虚证E.肝肾阴虚证【答案】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临床表现是()的依据.【答案】辨证2.诊断是()的依据.【答案】论治3.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着.【答案】知常达变4.洪脉的主病是实热证气分证().【答案】阳明经证5.滑脉的主病是实热(),().【答案】痰饮、食积6.舌苔藻黄灰黑(),().【答案】寒证、热证7.肝阳上亢证的下虚上盛是指(),().【答案】肝肾阴虚.肝阳上亢8.临床表现:纳呆、腹胀、便溏、咳喘、短气、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拟诊为()证。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b48ea85ef7ba0d4a733b6b.png)
精品文档.《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 A .发热B .恶寒C .苔薄D .脉浮 【答案】B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 A .恶风B .恶寒C .寒战D .畏寒 【答案】D3.冷汗淋漓见于() A .气虚证B .阳虚证 C .亡阳证D .亡阴证 【答案】C4.饥不欲食见于()A .脾气虚证B .脾阳虚证C .胃气虚证D .胃阴虚证 【答案】D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 A .舌色淡红B .舌质娇嫩 C .舌体柔软D .舌苔藻白 【答案】B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 A .证之表里B .证之寒热 C .证之虚实D .证之真假 【答案】B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 A .正邪盛衰B .气血盛衰 C .胃气存亡D .津液存亡 【答案】C8.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A .濡脉B .弱脉C .微脉D .虚脉 【答案】D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A .脉形B .力度C .脉律D .脉率 【答案】D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 A .脉位B .脉形C .力度D .脉率 【答案】A11.迟脉除寒证外还可见于() A .湿热内蕴B .邪热结聚 C .真寒假热D .真热假寒 【答案】B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A .心悸B .失眠C .心烦D .脉细 【答案】C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 A .呃逆B .嗳气C .太息D .呕吐 【答案】C14.下列何项不是气滞证的表现() A .头部胀痛B .胸胁胀痛 C .乳房胀痛D .少腹胀痛 【答案】A15.心脾两虚证除脾气虚外.还有() A .心气虚B .心血虚 C .心阴虚D .心阳虚 【答案】B16.手足震颤与下列何项有关() A .阴虚动风证B .血虚生风证 C .肝阳化风证D .热极生风证 【答案】A17.下列何项不是肾气不固证的表现() A .尿频遗尿B .腰膝酸软 C .呼多吸少D .滑精早泄 【答案】C18.耳聋与下列何项无关() A .肾精不足B .肾气不固 C .肝火炽盛D .肝火犯肺 【答案】D19.发育不良与下列何项有关() A .肾阴虚B .肾阳虚 C .肾精虚D .肾气虚 【答案】C20.牙龈肿痛见于() A .心火炽盛B .肝火炽盛 C .肺热炽盛D .胃热炽盛 【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题五个选项中选择2—5个答案,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寒热往来见于() A .太阳病B .少阳病C .表证D .半表半里证E .疟疾 【答案】BDE 2.自汗见于()A .气虚证B .血虚证C .阴虚证D .阳虚证E .亡阳证 【答案】AD精品文档.3.口渴多饮见于() A .实热B .虚热C .湿热D .亡阴E .消渴 【答案】AE4.五更泄见于() A .脾阳虚B .肾阳虚C .脾肾阳虚D .心肾阳虚E .心肾不交 【答案】BC5.下列何项是肝阳上亢证的表现() A .腰膝酸软B .头晕胀痛 C .急燥易怒D .失眠多梦 E .舌红少津 【答案】ABCD6.舌红苔黄腻见于下列何项() A .肝胆湿热B .胆郁痰扰 C .痰火扰心D .黄带E .阴黄 【答案】ABCD7.排便不爽与下列何项有关() A .大肠湿热B .湿热蕴脾 C .肝郁脾虚(肝脾不调) D .肝胃不和E .寒湿困脾 【答案】ABC8.失眠与下列何项有关() A .心气虚B .心阳虚C .心血虚D .心阴虚E .心火盛 【答案】CDE9.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见于() A .风热犯肺证B .燥邪犯肺证 C .肺热炽盛证D .肺阴虚证 E .肺气虚证 【答案】BD10.声音嘶哑见于()A .心阴虚证B .肺阴虚证C .心肾阴虚证D .肺肾阴虚证E .肝肾阴虚证 【答案】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临床表现是()的依据. 【答案】辨证2.诊断是()的依据. 【答案】论治3.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著. 【答案】知常达变4.洪脉的主病是实热证气分证(). 【答案】阳明经证5.滑脉的主病是实热(),(). 【答案】痰饮、食积6.舌苔藻黄灰黑(),(). 【答案】寒证、热证7.肝阳上亢证的下虚上盛是指(),(). 【答案】肝肾阴虚.肝阳上亢8.临床表现:纳呆、腹胀、便溏、咳喘、短气、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拟诊为()证。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_10891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_10891](https://img.taocdn.com/s3/m/afa29a8fb9d528ea81c779f1.png)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A.发热B.恶寒C.苔薄D.脉浮【答案】B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A.恶风B.恶寒C.寒战D.畏寒【答案】D3.冷汗淋漓见于()A.气虚证B.阳虚证C.亡阳证D.亡阴证【答案】C4.饥不欲食见于()A.脾气虚证B.脾阳虚证C.胃气虚证D.胃阴虚证【答案】D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A.舌色淡红B.舌质娇嫩C.舌体柔软D.舌苔藻白【答案】B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A.证之表里B.证之寒热C.证之虚实D.证之真假【答案】B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A.正邪盛衰B.气血盛衰C.胃气存亡D.津液存亡【答案】C8.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A.濡脉B.弱脉C.微脉D.虚脉【答案】D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A.脉形B.力度C.脉律D.脉率【答案】D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A.脉位B.脉形C.力度D.脉率【答案】A11.迟脉除寒证外还可见于()A.湿热内蕴B.邪热结聚C.真寒假热D.真热假寒【答案】B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A.心悸B.失眠C.心烦D.脉细【答案】C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A.呃逆B.嗳气C.太息D.呕吐【答案】C14.下列何项不是气滞证的表现()A.头部胀痛B.胸胁胀痛C.乳房胀痛D.少腹胀痛【答案】A15.心脾两虚证除脾气虚外.还有()A.心气虚B.心血虚C.心阴虚D.心阳虚【答案】B16.手足震颤与下列何项有关()A.阴虚动风证B.血虚生风证C.肝阳化风证D.热极生风证【答案】A17.下列何项不是肾气不固证的表现()A.尿频遗尿B.腰膝酸软C.呼多吸少D.滑精早泄【答案】C18.耳聋与下列何项无关()A.肾精不足B.肾气不固C.肝火炽盛D.肝火犯肺【答案】D19.发育不良与下列何项有关()A.肾阴虚B.肾阳虚C.肾精虚D.肾气虚【答案】C20.牙龈肿痛见于()A.心火炽盛B.肝火炽盛C.肺热炽盛D.胃热炽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题五个选项中选择2—5个答案,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寒热往来见于()A.太阳病B.少阳病C.表证D.半表半里证E.疟疾【答案】BDE2.自汗见于()A.气虚证B.血虚证C.阴虚证D.阳虚证E.亡阳证【答案】AD3.口渴多饮见于()A.实热B.虚热C.湿热D.亡阴E.消渴【答案】AE4.五更泄见于()A.脾阳虚B.肾阳虚C.脾肾阳虚D.心肾阳虚E.心肾不交【答案】BC5.下列何项是肝阳上亢证的表现()A.腰膝酸软B.头晕胀痛C.急燥易怒D.失眠多梦E.舌红少津【答案】ABCD6.舌红苔黄腻见于下列何项()A.肝胆湿热B.胆郁痰扰C.痰火扰心D.黄带E.阴黄【答案】ABCD7.排便不爽与下列何项有关()A.大肠湿热B.湿热蕴脾C.肝郁脾虚(肝脾不调)D.肝胃不和E.寒湿困脾【答案】ABC8.失眠与下列何项有关()A.心气虚B.心阳虚C.心血虚D.心阴虚E.心火盛【答案】CDE9.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见于()A.风热犯肺证B.燥邪犯肺证C.肺热炽盛证D.肺阴虚证E.肺气虚证【答案】BD10.声音嘶哑见于()A.心阴虚证B.肺阴虚证C.心肾阴虚证D.肺肾阴虚证E.肝肾阴虚证【答案】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临床表现是()的依据.【答案】辨证2.诊断是()的依据.【答案】论治3.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答案】知常达变4.洪脉的主病是实热证气分证().【答案】阳明经证5.滑脉的主病是实热(),().【答案】痰饮、食积6.舌苔藻黄灰黑(),().【答案】寒证、热证7.肝阳上亢证的下虚上盛是指(),().【答案】肝肾阴虚.肝阳上亢8.临床表现:纳呆、腹胀、便溏、咳喘、短气、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拟诊为()证。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09a3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0.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切、推C. 望、闻、问、切、脉D. 望、闻、问、切、神答案:A2.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症候并重D. 病因分析答案:D3.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项是“望”的内容()A. 舌象B. 脉象C. 面色D. 问诊答案:C4.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项是“闻”的内容()A. 声音B. 气味C. 舌象D. 脉象答案:B5. 以下哪种脉象属于实证()A. 弦脉B. 细脉C. 滑脉D. 弱脉答案:C二、填空题6.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闻、问、切7. 中医诊断学中的“症”指的是________,“证”指的是________。
答案:症状、证候8. 在中医诊断中,面色苍白多见于________证,面色潮红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气血虚弱、实热9. 舌质红绛多见于________证,舌质淡白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实热、气血虚弱10. 脉象弦硬多见于________证,脉象细弱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实证、虚证三、判断题11. 中医诊断疾病时,必须四诊合参,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种诊断方法。
()答案:正确12. 在中医诊断中,面色苍白、脉象细弱均为虚证的表现。
()答案:正确13. 舌质红绛、脉象弦硬均为实证的表现。
()答案:正确14. 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可以相互代替,不需要同时使用。
()答案:错误15. 中医诊断疾病时,以脉象为主,其他诊断方法为辅。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症候并重、病因分析。
整体观念强调在诊断疾病时要全面观察患者,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脉象,分析病因、病性和病位,从而确定治疗方法;症候并重是指症状和脉象在诊断中具有同等重要性;病因分析是寻找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9481a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c.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指的是()。
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药C. 望、闻、切、药D. 望、问、切、治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望诊的范畴?()。
A. 望面色B. 望舌质C. 望舌苔D. 望脉搏答案:D3. 闻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A. 闻声B. 闻气味C. 闻患者的呼吸声D. 闻患者的体香E. 以上都是答案:E4. 问诊时,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的哪些信息?()。
A. 起病原因B. 病程经过C. 症状变化D. 个人生活习惯E. 以上都是答案:E5. 切诊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
A. 观察B. 闻C. 问D. 摸脉E. 听答案:D二、判断题1. 中医诊断学中的“辨证论治”是指根据患者的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
()答案:正确2. 望舌是中医望诊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观察舌质、舌苔等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答案:正确3. 问诊时,医生不需要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
()答案:错误4. 切诊只能通过摸脉来进行,不能通过其他方式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中医望诊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外在表现。
通过望诊,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气血阴阳状况,判断病因病机,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描述中医闻诊的操作步骤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答:中医闻诊主要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和闻患者的气味来进行。
医生会注意患者的声音变化,如语声的强弱、高低、清浊等,以及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等。
此外,还会闻患者的体香、口臭等。
闻诊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内脏功能状态和病理变化,为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3. 阐述中医问诊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诊断中的重要性。
答:中医问诊主要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家属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内容包括起病原因、病程经过、症状变化、个人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
问诊是获取患者病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打下基础。
中医诊断学试题和答案及解析
![中医诊断学试题和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e835884b73f242326c5f30.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 + ”,错的用“一”,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
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
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
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A红舌B、绛舌C、淡白舌D紫舌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A热邪壅肺B、胃热亢盛C、肝胆火盛D阴虚内热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A肺B肝胆C、脾胃D肾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A迟脉B、弱脉C、濡脉D微脉20、滑数脉多见于()A痰热内蕴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阴虚内热证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 厥阴经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此属()A表热证B、里实热证C、里虚热证D、戴阳证23、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A寒邪束表,卫气失宣B、阳虚失于温煦C、阴寒内盛,阳气被郁D、以上都不是24、饮停胸胁,症见胸胁饱满,咳嗽时牵引作痛。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e2d49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4.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0分,共60分)1. 中医诊断学的研究对象是()A. 病因学B. 病机学C. 诊断学D. 治疗学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扪诊3. 以下哪项属于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观察()A. 辩证论治B. 病机C. 望诊D. 病因4. 以下哪个病症属于中医诊断学的辨病()A. 脾胃虚弱B. 心脏疾病C. 肺炎D. 肝病5. 中医诊断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望诊()A. 舌苔B. 面色C. 腋窝湿气D. 发育状况6. 下列哪项不属于脉诊中的常见诊断指标()A. 脉搏速率B. 脉搏强弱C. 脉象形态D. 血压检测二、判断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
()2.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任务是诊断病因。
()3. 望诊是通过观察舌苔、面色、舌脉等来诊断疾病。
()4.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病情和病史来诊断疾病。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简述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扪诊。
望诊是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舌脉等来诊断疾病;闻诊是通过听闻病人的声音、呼吸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病情和病史来获取诊断信息;扪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触诊等来了解疾病状况。
这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类型、辨明病机,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2. 请列举中医望诊中常见的诊断指标及其与疾病的关联。
中医望诊中常见的诊断指标包括舌苔、面色、舌脉等。
舌苔的颜色、形态和变化可以反映病人的脏腑状况,如舌苔黄腻可能提示湿热内蕴;面色的红白、青黄可以反映气血的盛衰,如面色苍白可能提示气血不足;舌脉的快慢、强弱、滑涩等可以反映病人的脏腑功能情况,如舌脉结滑可能提示湿邪阻碍。
这些指标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通过观察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c0e3ac3186bceb19e8bb85.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 )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
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
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
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 )A、红舌B、绛舌C、淡白舌D、紫舌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A、热邪壅肺B、胃热亢盛C、肝胆火盛D、阴虚内热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 )A、肺B、肝胆C、脾胃D、肾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 )A、迟脉B、弱脉C、濡脉D、微脉20、滑数脉多见于( )A、痰热内蕴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阴虚内热证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 )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cffa01c1770bf78a6429541d.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脏腑在舌面上的相关分布,舌尖属()。
A.肾 B.肝 C.脾 D.以上都不是2.潮热而兼胸闷不饥、头身困重者,多属()。
A.阳明潮热 B.气虚发热 C.湿温潮热 D.阴虚潮热3.表实证临床表现的特点是()。
A.头身困重、脉浮缓 B.发热面赤、无汗 C.恶寒、头身疼痛 D.恶寒发热、无汗4.症见胸肋灼痛、急躁易怒、头晕口苦、咳嗽咯血、舌红、脉弦数,可诊断为()A.肝火上炎B.肝胆湿热 C .肝火犯肺 D.肺阴亏虚5.微脉主要见于()。
A.阳衰 B.气虚 C.阴竭 D.血虚6.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证属()。
A.表寒里热证B.寒热错杂证C.上热下寒证D.半表半里证7.病人饭后神疲,困倦易睡者,多属()。
A.痰湿中阻 B.脾气虚弱 C.心肾阳虚 D.热入心包8.脘腹胀满,不思饭食,身重困倦、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肝胆湿热B.大肠湿热C.脾胃湿热D.以上均非9.目暗睛迷、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是由于()。
A.肺脾精气衰竭B.肝肾精气俱衰C.心之精气衰败D.邪陷心包10.病人头痛和裹、肢体困重者为()。
A.痰湿头痛 B.风湿头痛 C.风热头痛 D.风寒头痛二、多项选择题1.舌质紫的主病有()。
A.热炽 B.寒凝 C.血虚 D.气脱 E.气血壅滞2.但头汗出一症,多见于()。
A.肺脾气虚 B.上焦热蒸 C.中焦湿热 D.虚阳上越 E.阴虚内热3.病人语言蹇涩,可见于()。
A.风痰阻络 B.风痰阻肺 C.痰火扰心 D.热闭心包 E.风痰蒙蔽清窍4.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状表现有()。
A.心悸怔仲 B.潮热 C.失眠我梦 D.舌红 E.脉细数5.在下列经脉病证中,主少腹病证的有()。
A.足少阴经脉病证B.带脉病证C.冲脉病证D.足厥阴经脉病证E.足少阳经脉病证6.百日咳的主要临床特点有()。
A.咳如犬吠 B.咳声阵发 C.咳声不扬 D.咳而呕吐 E.咳而咯血7.沉脉主里,其机理是因为()。
中医诊断学-答案
![中医诊断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d214433687e21af45a9a3.png)
中医诊断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2.D3.B4.B5.A6.D7.B8.C9.C 10.A11.C 12.B 13.D 14.A 15.C16.D 17.A 18.B 19.B 20.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CE2.ACDE3.BCDE4.ABE5.ACDE6.ABDE7.ABCD8.ABD9.CDE 10.BDE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1.人群中,每人的面色是不一致的,属于个体特征,其面色、肤色一身不变者,即为主色。
2.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
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多见于食积痰浊为患。
3.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以胀闷,疼痛为辨证要点。
4.大便时干时稀,见于肝郁乘脾;若大便先干后溏,多属脾虚。
5.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病乏力等症,属阳虚。
6.气从胃中向上,出于咽喉而发出的声音,是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
7.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诸脉所宗。
探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之虚实,预后之吉凶。
8.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
以胸胁胀闷窜痛,易怒,腹胀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审察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2.老年人肾气不固3.气滞瘀血4.里端直以长如按琴弦5.不能即起随手而起6.气血两亏阳虚寒证热毒炽盛7.阴虚8.瘀血9.寒滞瘀阻痰凝五、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心脾两虚证是由于心血不足、脾虚气弱而表现的心神失养、脾失健运、脾不统血的虚弱证候。
心肝血虚证是心肝两脏血亏,表现出心神及两脏所主官窍组织失养为主的血虚证候。
两证均有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头昏目眩、面色无华、女子经少色淡、舌质淡等表现。
但心脾两虚证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皮下出血、月经淋漓不尽的脾不健运、脾不统血见证。
心肝血虚证则有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震颤拘挛、爪甲不荣等肝脏失养之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 A 、 B 、 C 、 D 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 20小题,每题 1分,共 20分
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
A .发热
B .恶寒
C .苔薄
D .脉浮
【答案】 B
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
A .恶风
B .恶寒
C .寒战
D .畏寒
【答案】 D
3.冷汗淋漓见于(
A .气虚证
B .阳虚证
C .亡阳证
D .亡阴证
【答案】 C
4.饥不欲食见于(
A .脾气虚证
B .脾阳虚证
C .胃气虚证
D .胃阴虚证
【答案】 D
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
A .舌色淡红
B .舌质娇嫩
C .舌体柔软
D .舌苔藻白
【答案】 B
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
A .证之表里
B .证之寒热
C .证之虚实
D .证之真假
【答案】 B
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
A .正邪盛衰
B .气血盛衰
C .胃气存亡
D .津液存亡
【答案】 C
8.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
A .濡脉
B .弱脉
C .微脉
D .虚脉
【答案】 D
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
A .脉形
B .力度
C .脉律
D .脉率
【答案】 D
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
A .脉位
B .脉形
C .力度
D .脉率
【答案】 A
11.迟脉除寒证外还可见于(
A .湿热内蕴
B .邪热结聚
C .真寒假热
D .真热假寒
【答案】 B
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
A .心悸
B .失眠
C .心烦
D .脉细
【答案】 C
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
A .呃逆
B .嗳气
C .太息
D .呕吐
【答案】 C
14.下列何项不是气滞证的表现(
A .头部胀痛
B .胸胁胀痛
C .乳房胀痛
D .少腹胀痛
【答案】 A
15.心脾两虚证除脾气虚外.还有(
A .心气虚
B .心血虚
C .心阴虚
D .心阳虚
【答案】 B
16.手足震颤与下列何项有关(
A .阴虚动风证
B .血虚生风证
C .肝阳化风证
D .热极生风证
【答案】 A
17.下列何项不是肾气不固证的表现(
A .尿频遗尿
B .腰膝酸软
C .呼多吸少
D .滑精早泄
【答案】 C
18.耳聋与下列何项无关(
A .肾精不足
B .肾气不固
C .肝火炽盛
D .肝火犯肺
【答案】 D
19.发育不良与下列何项有关(
A .肾阴虚
B .肾阳虚
C .肾精虚
D .肾气虚
【答案】 C
20.牙龈肿痛见于(
A .心火炽盛
B .肝火炽盛
C .肺热炽盛
D .胃热炽盛
【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 (从每题五个选项中选择 2— 5个答案,共 10小题,每题 1分,共10分 1.寒热往来见于(
A .太阳病
B .少阳病
C .表证
D .半表半里证
E .疟疾
【答案】 BDE
2.自汗见于(
A .气虚证
B .血虚证
C .阴虚证
D .阳虚证
E .亡阳证
【答案】 AD
3.口渴多饮见于(
A .实热
B .虚热
C .湿热
D .亡阴
E .消渴
【答案】 AE
4.五更泄见于(
A .脾阳虚
B .肾阳虚
C .脾肾阳虚
D .心肾阳虚
E .心肾不交
【答案】 BC
5.下列何项是肝阳上亢证的表现(
A .腰膝酸软
B .头晕胀痛
C .急燥易怒
D .失眠多梦
E .舌红少津
【答案】 ABCD
6.舌红苔黄腻见于下列何项(
A .肝胆湿热
B .胆郁痰扰
C .痰火扰心
D .黄带
E .阴黄
【答案】 ABCD
7.排便不爽与下列何项有关(
A .大肠湿热
B .湿热蕴脾
C .肝郁脾虚(肝脾不调
D .肝胃不和
E .寒湿困脾
【答案】 ABC
8.失眠与下列何项有关(
A .心气虚
B .心阳虚
C .心血虚
D .心阴虚
E .心火盛
【答案】 CDE
9.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见于(
A .风热犯肺证
B .燥邪犯肺证
C .肺热炽盛证
D .肺阴虚证
E .肺气虚证
【答案】 BD
10.声音嘶哑见于(
A .心阴虚证
B .肺阴虚证
C .心肾阴虚证
D .肺肾阴虚证
E .肝肾阴虚证
【答案】 BD
三.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5分
1.临床表现是(的依据 .
【答案】辨证
2.诊断是(的依据 .
【答案】论治
3.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包括司外揣内( , 见微知著 .
【答案】知常达变
4.洪脉的主病是实热证气分证( .
【答案】阳明经证
5.滑脉的主病是实热( , ( .
【答案】痰饮、食积
6.舌苔藻黄灰黑( , ( .
【答案】寒证、热证
7.肝阳上亢证的下虚上盛是指( , ( . 【答案】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8.临床表现:纳呆、腹胀、便溏、咳喘、短气、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拟诊为( 证。
【答案】脾肺气虚
9.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健忘、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爪甲不等、舌淡、脉弦细拟诊为( 证。
【答案】心肝血虚
10.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拟诊为(证。
【答案】肾阴虚
11.临床表现:腰酸、腹胀、食欲不振、水肿、尿少、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拟诊为( 证。
【答案】脾肾阳虚
12.临床表现:发热、腹痛、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拟诊为(证。
【答案】大肠湿热
四.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 15分
1.辨证
【答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作出证名诊断 2.八纲辨证
【答案】以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纲,辨别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类别的一种辨证方法 3.诊断
【答案】收集临床资料,判断病证
4.里急后重
【答案】病人急于排便、排便不爽、肛门重坠 5.短气
【答案】呼吸急促,气不足以息
五.简答题(每题 5分,共 20分
1.简述面白的分类与主病。
【答案】面白分为淡白、白光白和苍白三种; 分别主气血不足、阳虚湿盛和亡阳。
2.水肿与何脏器有关?不同脏器异常所致的水肿病机有何不同?
【答案】水肿的发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不气化是引起水肿的主要病机。
3.结合舌苔变化列举红舌的主病。
【答案】红舌主热证,其中舌尖红苔薄黄者主表热,舌红苔黄燥者主实热证,舌红苔黄腻者主湿热证,舌红苔少者主阴虚证。
4.数脉主热证,试详述之。
【答案】数脉主热证,其中浮数主表热、沉数主里热、细数主阴虚、洪数主实热、滑数主实热。
六.病案分析(20分
张××,女, 21岁。
近一年来经常失眠.并有心悸.健忘.食欲不振便溏.月经常提前而至.行经持续 10天.月经量大色淡 . 神疲乏力.头晕.面白舌淡.脉细 .
要求:
1.写出确切证候诊断 .
【答案】证候名称:心脾两虚证
2.进行简要病机分析 .
【答案】病机分析:本证为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失眠健忘, 心失血养则心悸; 脾气不足、运化无力则食欲不振、便溏;脾气不足不能摄血则月经提前, 经量多而色淡, 神疲、乏力、头晕、面白、舌淡、脉细等皆属气血亏虚之证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