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4单元 汉魏晋诗三首配套课件 粤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迢迢牵牛星
迢 迢 牵 牛 星 ,皎 皎 河 汉 女 。 遥遥相望、明亮洁净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迢迢(tiáo):遥远的样子。牵牛 星: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以
南,俗称“牛郎星”。皎皎:明亮的样子。河汉:银河。女:指织 女星,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以北,与牵牛星隔银河相对。
纤 纤 擢 素 手,札 札 弄 机 抒。 (织女)轻巧地举起柔美洁白的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1.《古诗十九首》: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相互勾 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 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而奔走 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隔绝亲戚,闺门分离,因 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情愫。一些文人愈 来愈感觉四言诗的旧形式容量太小,而五言句所包含的词和 音节比四言句多,运用起来伸缩也较大,在表达上更灵活、 更方便,所以,五言诗迅速兴起,艺术技巧也日益成熟。
5.古今异义 (1)人生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研究空间图形的一门学科。 (2)明.明.如月 古义:光明、明亮 今义:副词,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定。
6.文言句式 (1)何枝可依(宾语前置) 翻译: 哪里有高枝可以栖息。 (2)何以解忧(宾语前置) 翻译: 用什么东西来排解忧愁。 (3)开荒南野际(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翻译: (我)在南面的田野里开荒。 (4)狗吠深巷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翻译: 狗在深巷里叫。
1.字音辨识
迢迢.(tiáo) 机杼.(zhù) 子衿.(jīn) 吹笙.(shēnɡ) 羁.鸟呦.(yōu) 三匝.(zā)
暧暧.(ài)
纤纤.(xiān) 慷慨.(kǎi) 鼓瑟.(sè) 吐哺.(bǔ) 樊.笼(fán)
2.通假举要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通“辍”,停止) 3.一词多义 少无适俗.韵(动词,适合、迎合) (1)适始 处适 分.还 适.兄 家意 门( (动 动词 词, ,出 依嫁 照) ) 适.得府君书(副词,刚才)
17 汉魏晋诗三首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 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 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 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 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 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了,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 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
多首乐府诗,反映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表达统一天下 的远大抱负,抒发顽强进取的思想感情,语言质朴,形象鲜 明,具有激昂慷慨的悲壮风格。代表作品主要有《蒿里行》、 《龟虽寿》、《观沧海》等。
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 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 赋家、散文家。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做过几年 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 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 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 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 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 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 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 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 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 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 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 吃到嘴里,精神立刻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对酒当.歌(副词,应当) (2)当当.仁不让(动词,承担)
不久当.还归(副词,一定、必定) 复得.返自然(动词,能够) (3)得脉脉不得.语(动词,能够) 相得.益彰(动词,合适)
4.词类活用
(1)对酒当歌.(名词作动词)唱歌 (2)鼓.琴吹笙(名词作动词)弹奏 (3)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4)去日苦.多(形容词作动词) 苦于 (5)暧暧远.人村(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7.名句积累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县)人。三国 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文学”的开 创者。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们开 创的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团结在他 们周围的一批诗人叫“建安诗人”。他继承汉乐 府“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用乐府旧题写诗,留下了 20
直到他 63 岁时去世,再也没有出仕。在彭泽县令任上的 “逃离”,是他与仕途彻底决裂的开始。他的天性是热爱田 园生活,喜欢读书,不喜欢在俗事杂务上费心思,加上当时 朝廷权臣当道,豪强们一心争权夺利,铲除异己,无心致力 于清明政治。因此,在奔波劳累的仕宦生活中,他时时觉得 不适和厌倦,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往日读书、闲居的乡村田园 生活,对自己违背本性、汲汲求仕的行为产生怀疑。而一旦 脱离了官场,回到家里,亲身参加耕种和收获,让他感到无 限欣悦。《归园田居》正是创作于转折期,真实、完整地记录 了他的这一思想变化过程的作品。
2.《短歌行》: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 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宴请众文武,饮至半夜, 忽见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
3.《归园田居》:陶渊明 29 岁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 不久就回家了。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又先后在桓玄、刘裕、 刘敬宣幕下做僚佐,时间都不长。至义熙元年(405)八月,出 任彭泽县令,在任 80 余天,辞官归田,这年他 41 岁。从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