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

合集下载

超临界萃取原理

超临界萃取原理

超临界萃取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物理分离技术。

常见的临界流体中,由于CO2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害和无腐蚀性,不易燃和不爆炸,临界状态容易实现,而且其临界温度(31.1℃)接近常温,在食品及医药中香气成分,生理活性物质、酶及蛋白质等热敏物质无破坏作用,因而常用CO2作为作为萃取剂进行超临界萃取。

一、超临界CO2纯CO2的临界压力是7.3MPa和31.1℃时,此状态CO2被称为超临界CO2。

在超临界状态下,CO2流体是一种可压缩的高密度流体,成为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单一状态,兼有气液两相的双重特点:它的密度接近液体,粘度是液体的1%,自扩散系数是液体的100倍,因而它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扩散系数和低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某些物质很强的溶解能力,可以说超临界CO2对某些物质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溶解能力。

二、超临界CO2萃取过程超临界CO2密度对对温度和压力变化十分敏感,所以调节正在使用的CO2的压力和密度,就可以通过调节CO2密度来调整该CO2对欲提取物质的溶解能力;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的萃取物不是单一的,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与被萃取物质完全或部分分开,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三、超临界CO2溶解选择性超临界状态下的CO2具有选择性溶解,对低分子、弱极性、脂溶性、低沸点的成分如挥发油、烃、酯、内脂、醚、环氧化合物等表现出优异的溶解性,而对具有极性集团(-OH、-COOH等)的化合物,极性基团愈多,就愈难萃取,故多元醇、多元酸及多羟基的芳香物质均难溶于超临界CO2。

对于分子量大的化合物,分子量越大,越难萃取,分子量超过500的高分子化合物几乎不溶,因而对这类物质的萃取,就需加大萃取压力或者向有效成分和超临界CO2组成的二元体系中加入具有改变溶质溶解度的第三组成粉(即夹带剂),来改变原来有效成分的溶解度。

一般来说,具有很好性能的溶剂,也往往是很好的夹带剂,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但事实上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过程组合而companylogo阿迪达斯三条纹标志是由阿迪达斯的创办人阿迪达斯勒设计的三条纹的阿迪达斯标志代表山区指出实现挑战成就未来和不断达成目标的愿望
应用举例——丹参
丹参是我国传统使用的中药, 具有祛癖止痛, 活血通经, 清心除烦的功效, 能显著增加冠脉流量。
丹参中既含有脂溶性成分丹参酮 , 又含有: 将备用的210kg丹参原料粉碎至20目, 每个萃
取釜装丹参原料10kg, 在预先设定的萃取条件下, 两釜并联进行超临界CO2萃取, 每次萃取时间2小 时, 得萃取物。直至210kg丹参原料全部萃取完毕, 合并所有的萃取物, 混合均匀, 称重, 取样检验。
应用举例——丹参
超临界CO2萃取丹参药材中的丹参酮ⅡA的最佳条件选择为:萃取压力 25.0MPa, 萃取温度50℃, 以95%乙醇为携带剂, 乙醇用量30%, 原料粒 度20目, 动态萃取2h, 流速为250L/h。
应用举例——丹参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相比, 具有成本低, 操 作简便, 提取安全, 收率高, 杂质少, 无污染等优点, 综合考虑可替代 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 超临界CO2萃取法完全可以在大生产中推广 使用。
而压力的升高又使气相密度变大,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某一点时,气液两相的相界 面消失,成为一个均相体系,这一点就是该物质的临界点。当流体的温度和压力 都处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则称该流体处于超临界状态,该流体为超临 界流体。在超临界流体中,CO2是研究最多的一种流体。CO2因其无毒、不燃烧、 与大部分物质不反应、价廉等优点,最为常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是一种分离提取化合物的方法,它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可以同时具有气相和液相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溶解物质,并实现快速、高效的提取过程。

超临界流体是指在临界点以上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处于气-液两相临界状态的流体。

超临界流体具有高扩散性、低黏度、低表面张力等特点,可与溶质发生快速的质量传递,提高提取速度和效率。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的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首先,选择适当的溶剂作为超临界流体,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二氧化碳和丙烷。

溶解度的调控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来实现。

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溶液中的溶质被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中,形成溶液。

然后,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使超临界流体发生相变,转化为气相,从而实现溶质的分离提取。

提取后的溶质可以通过降温和减压将其回收。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食品、药物、环境等领域的提取分离过程中。

其优点包括操作简便、提取速度快、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对萃取物的损伤小等。

此外,超临界流体的可调节性使得可以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来进行选择性提取,提高提取效果。

总而言之,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性进行溶解和分离,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提取方法,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临界温度应接近常温或操作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
操作温度应低于被萃取溶质的分解变质温度;
临界压力低,以节省动力费用;
对被萃取物的选择性高(容易得到纯产品);
货源充足,价格便宜,如果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还应考虑选择无毒的气体。
6.超临界CO2作为萃取剂的具体特点:P181 ※ 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溶解度。 ※ 中、低分子量卤化碳、醛、酮、酯、醇、醚是非常易溶的。 ※ 低分子量。非极性的脂族烃 (20碳以下)及小分子的芳烃化合物是可溶的。 ※分子量很低的极性有机物 (如羧酸)是可溶的。酰胺、脲、氨基甲酸乙酯、偶氮染料的溶解性较差。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是利用其溶解能力与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
01
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依次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质量大小的不同成分萃取出来。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自动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并将萃取分离的两个过程合为一体。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性P180
01
超临界萃取剂的临界温度越接近操作温度,则溶解度越大。
02
临界温度相同的萃取剂,与被萃取溶质化学性质越相似,溶解能力越大。因此应该选取与被萃取溶质相近的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
03
5.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原则
用作萃取剂的超临界流体应具备以下条件:
化学性质稳定,对设备没有腐蚀性,不与萃取物反应;
7.共沸物作用
超临界流体的P-V-T性质 稍高于临界点温度的区域,压力稍有变化,即引起密度的很大变化,这时,超临界流体密度已接近于该物质的液体密度,而此时的状态仍为气态,因此,超临界流体具有高的扩散性,与液体溶剂萃取相比,其过程阻力大大降低。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在食品分析方面的应用: 7 在食品分析方面的应用 : 1988年,国际上推出 了第一台商品化的超临界流体萃取(SFE)仪, 早期 主要用于食品分析,如食用香料,脂肪油脂,维生素 等,采用超临界技术分析,能节省时间,节约化学试 剂,排除溶剂干扰,减少人身伤害。紫外(UV)和常 压化学解离质谱法(APCIMS) 的填充柱超临界流 体色谱法(PS-FC),是鉴别和定量测定β-兴奋剂的 通用方法,对于牛肝样品的β-兴奋剂,该法显示出 良好的回收率和较低的交量(RSD <15%) ,此法还 可用于双氯醇胺和柳丁氨醇的测定。对于农药 残留的测定,特别是水中碳硫化合物的测定,超临 界萃取法比较迅速 。对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 超临界萃取也有应用。
啤酒花有效成分的提取: 2 啤酒花有效成分的提取:1982 年,西德 HEG 公司建造的工业规模超临界萃取啤 酒花生产线投入生产。用有机溶剂萃取 的啤酒花萃取液,色泽暗绿,成分复杂,且残 留有机溶剂。如采用CO2 超临界萃取,萃 取液颜色为橄榄绿色,不仅萃取率高,芳香 成分也不被氧化,而且可避免萃取农药。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
超临界流体(SCF)是指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 以上,其物理性质介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流体。这种 流体(SCF)兼有气液两重性的特点,它既有与气体相当 的高渗透能力和低的粘度,又兼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 和对许多物质优良的溶解能力。溶质在某溶剂中的溶 解度与溶剂的密度呈正相关,溶质在SCF中的溶解度也 与此类似。因此,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改变SCF的密 度,便能溶解许多不同类型的物质,达到选择性地提 取各种类型化合物的目的。
植物油脂的萃取: 3 植物油脂的萃取: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 食用油料,我国传统的茶油制取一般采用压 榨法和浸出法,前者残油率高,后者味差色深。 如用超临界CO2 萃取,所得油的颜色、外观, 理化指标均优于溶剂法,且提取率高,杂质少, 水分低,无需精炼。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利用 超临界萃取豆油、菜籽油、米糠油、棕榈 油、茶籽油、玉米胚芽油、杏仁油、紫苏 油、花生油、山苍子油。另外,采用超临界 萃取技术提取微生物油脂也是近年来研究 的热点,如孢霉菌丝体油脂提取的研究已取 得进展。

超临界萃取技术一、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1、萃取剂超临界萃取所用的

超临界萃取技术一、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1、萃取剂超临界萃取所用的

超临界萃取技术一、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1、萃取剂超临界萃取所用的萃取剂为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液之间的一种既非气态又非液态的物态,这种物质只能在其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时才能存在。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较大,与液体相仿,而它的粘度又较接近于气体。

因此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萃取剂。

2、超临界流体的溶剂强度取决于萃取的温度和压力利用这种特性,只需改变萃取剂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就可以把样品中的不同组分按在流体中溶解度的大小,先后萃取出来。

(1)在低压下弱极性的物质先萃取,随着压力的增加,极性较大和大分子量的物质与基本性质,所以在程序升压下进行超临界萃取不同萃取组分,同时还可以起到分离的作用。

(2)温度变化体现在影响萃取剂的密度与溶质的蒸汽压两个因素,在低温区(仍在临界温度以上),温度升高降低流体密度,而溶质蒸汽压增加不多,因此,萃取剂的溶解能力时的升温可以使溶质从流体萃取剂中析出,温度进一步升高到高温区时,虽然萃取剂的密度进一步降低,但溶质蒸汽压增加,挥发度提高,萃取率不但不会减少反而有增大的趋势。

(3)除压力与温度外,在超临界流体中加入少量其他溶剂也可改变它对溶质的溶解能力。

其作用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通常加入量不超过10%,且以极性溶剂甲醇、异丙醇等居多。

加入少量的极性溶剂,可以使超临界萃取技术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极性较大化合物。

二、超临界萃取的实验装置与萃取方式1、超临界萃取的实验装置设备图片多功能超临界多元流体分步萃取、重组萃取、有毒物成份萃取囘收、超低微量成份萃取回收、精馏、萃取精馏、逆溛萃取、液液萃取、萃取冷冻结晶、多元溶媒的全封闭循环系统以及保健食品的膨化、脫色、脱硫、脱腥异味、着色、加香等的精制加工工业试验装置。

單纯超临界CO2萃取成套设备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流程如附图所示,它包括:(1)超临界流体发生源,由萃取剂储瓶、高压泵及其他附属装置组成,其功能是将萃取剂由常温压态转化为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萃取

超临界萃取

超临界萃取
超临界萃取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通常是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
溶剂进行提取的技术。

超临界流体具有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性,具有较高的溶解力和低的粘度。

超临界萃取被广泛用于从天然产物
中提取化学物质,如药物、天然香料和植物提取物。

超临界萃取的过程是将待提取物料与超临界流体接触,在高压和高
温条件下进行混合和溶解。

随后,通过降压或降温来使溶液回到常
压下,提取物则会从溶液中析出。

这种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高选择性:超临界萃取可以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和分配系数来实现
有选择性的提取。

2. 高效性:超临界萃取过程通常较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提取。

3. 无残留溶剂:超临界流体通常可以通过减压来回收和重复使用,
因此没有残留的溶剂产生。

4. 温和条件:超临界萃取通常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对物质的
活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小。

由于这些优点,超临界萃取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和环保等领域。

它在提取高附加值产品、减少有机溶剂使用、替代传统萃取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技术,通常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相比,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包括超临界流体的定义、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机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势和应用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进展。

1. 超临界流体的定义超临界流体是指在临界点以上(即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组合)的温压条件下,液体和气体进入一种状态,成为具有超临界特性的流体。

超临界流体具有较高的扩散性、低粘度、大的溶解能力和稳定性等特点,适用于高效、环保地萃取、分离和提纯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也可用于化学反应和催化反应等领域。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机理是基于超临界流体溶解性质的变化。

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改变是由于在临界点以上,流体密度的变化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引起的。

在这种超临界条件下,超临界流体具有比传统的有机溶剂更高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

萃取时,样品与超临界流体接触,部分或全部目标物溶解于超临界流体中,形成溶液。

随着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目标物从溶液中被释放,从而实现了分离和提纯。

(1)高效性:超临界流体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和扩散性,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萃取。

(2)环保性:超临界流体无毒、无味、无污染,分离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3)低能耗:萃取过程只需温度和压力,能耗较低。

(4)可控性:温度、压力等条件可调控,有利于提高选择性。

(5)广泛应用:适用于天然产物中的多种目标物质,如植物精油、色素、药物、生物活性物质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如食品、医药、化工、石油等行业,以及环境保护、新材料等科技领域。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最受关注的是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其他技术结合的研究,如超临界流体萃取-色谱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联用等,这些结合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有望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研究人员还在探索新型的超临界流体,以提高其溶解能力和选择性,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过程组合而成的。

超临界CO2是指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称为临界点)以上状态的一种可压缩的高密度流体,是通常所说的气、液、固三态以外的第四态,其分子间力很小,类似于气体,而密度却很大,接近于液体,因此具有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气液两重性质,同时具有液体较高的溶解性和气体较高的流动性,比普通液体溶剂传质速率高,并且扩散系数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而且没有相际效应,因此有助于提高萃取效率,并可大幅度节能。 超临界CO2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在非临界状态的液体和气体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密度是溶解能力、粘度是流体阻力、扩散系数是传质速率高低的主要参数,因此超临界CO2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具有一系列的重要特点。超临界CO2的粘度是液体的百分之一,自扩散系数是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良好的传质特性,可大大缩短相平衡所需时间,是高效传质的理想介质;具有比液体快得多的溶解溶质的速率,有比气体大得多的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和携带能力;具有不同寻常的巨大压缩性,在临界点附件,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会引起CO2的密度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可通过简单的变化体系的温度或压力来调节CO2的溶解能力,提高萃取的选择性;通过降低体系的压力来分离CO2和所溶解的产品,省去消除溶剂的工序。 在传统的分离方法中,溶剂萃取是利用溶剂和各溶质间的亲和性(表现在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蒸馏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蒸汽压)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而超临界CO2萃取则是通过调节CO2的压力和温度来控制溶解度和蒸汽压这2个参数进行分离的,故超临界CO2萃取综合了溶剂萃取和蒸馏的2种功能和特点,进而决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具有传统普通流体萃取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而方便地改变溶剂的性质,控制其选择性;适当地选择提取条件和溶剂,能在接近常温下操作,对热敏性物质可适用;因粘度小、扩散系数大,提取速度较快;溶质和溶剂的分离彻底而且容易。从它的特性和完整性来看,相当于一个新的单元操作,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二、超临界萃取的特点 1、超临界萃取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因此,在萃取物中保持着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性、易热解的物质在远低于其沸点温度下萃取出来; 2、使用SFE是最干净的提取方法,由于全过程不用有机溶剂,因此萃取物绝无残留的溶剂物质,从而防止了提取过程中对人体有害物的存在和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100%的纯天然性; 3、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当饱和的溶解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压力的下降或温度的变化,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气液分离)而立即分开,不仅萃取的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费用成本; 4、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臭、无毒、安全性非常好; 5、CO2气体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制取,且在生产中可以重复循环使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6、压力和温度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达到萃取的目的,压力固定通过改变温度也同样可以将物质分离开来;反之,将温度固定,通过降低压力使萃取物分离,因此工艺简单容易掌握,而且萃取的速度快。

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应用的优越性 1、萃取能力强,提取率高。用超临界CO2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能将所需提取的成分几乎完全提取,从而大大提高产品收率及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随着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不断进步,把超临界CO2萃取扩展到水溶液体系,使得难以提取的强极性化合物如蛋白质等的超临界CO2提取已成为可能; 2、萃取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流体的密度,最终取决于操作过程的温度和压力。改变其中之一或同时改变,都可改变溶解度,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中药中多种物质的分离,从而可减小杂质,使中药有效成分高度富集,便于减小剂量和控制质量,使产品外观大为改善; 3、超临界CO2萃取的操作温度低,能较完好地保存中药有效成分不被破坏,不发生次生化,因此,特别适合于那些对热敏感性强、容易氧化分解破坏的成分的提取; 4、提取时间快,生产周期短。超临界CO2提取循环一开始,分离便开始进行。一般提取10分钟就有成分分离析出,2~4小时左右便可完全提取,同时,它不需浓缩等步骤,即使加入夹带剂,也可通过分离功能除去或只需简单浓缩; 5、 超临界CO2提取,操作参数容易控制,因此能保证有效成分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6、超临界CO2还可直接从单方或复方中药中提取不同部位或直接提取浸膏进行药理筛选,开发新药,大大提高新药的筛选速度。同时可以提取许多传统方法提不出来的物质,且较易从中药中发现新成分,从而发现新的药理药性,开发新药; 7、超临界CO2还具有抗氧化、灭菌作用,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8、 超临界CO2萃取应用于分析或与GC、IR、MS、LC等联用成为一种高效的分析手段,将其用于中药质量分析,能客观地反映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真实含量; 9、经药理、临床证明,超临界CO2提取中药,不仅工艺上优越,质量稳定,且标准容易控制,其药理、临床效果能够保证或更好; 10、 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节省劳动力和大量有机溶剂,减少三废污染,这无疑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提取、分离、制备及浓缩的新方法。 四、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应用 1、在医药工业中,可用于中草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热敏性生物制品药物的精制,及脂质类混合物的分离,可防止中药有效组分的逸散和氧化,过程没有有机溶剂残留,可获得高质量的提取物并提高药用资源的利用率,可大大简化提取分离步骤,能提取分离到一些用传统溶剂法得不到的成分,节约大量的有机溶剂。(1)红豆杉中的紫杉醇具有抗癌作用。对于红豆杉中紫杉烷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传统的植物化学分离要得到单体纯品难度较大,步骤较为繁琐,原料经多次浸提浓缩后,还需用有机溶剂多次萃取,再进行多次柱层析。此过程要用多种有毒的有机溶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进行红豆杉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所得粗浸膏含杂质少,较易分离得到单体。(2)螺旋藻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法会污染产品,且分离工艺复杂。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可将螺旋藻中所含的具有生物活性和热不稳定性的物质提取出来并保持其天然特性,可提高螺旋藻产品的附加值,并可显著提高螺旋藻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丹参酮类是从唇形科植物丹参中提取的总酮类及其它成分的总称,是制备各种丹参制剂如复方丹参片、丹参酮磺酸钠注射液(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丹参酮胶囊(主要用于抗菌消炎)原料的主要成分。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是乙醇热回流提取,然后浓缩成浸膏,用于各种制剂。由于提取能力差和长时间加热提取或浓缩,有效成分损失严重,难以达到标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进行工艺改革,收率高,生产周期缩短,有效成分可大大提高。(4)采用超临界CO2提取紫苏子油的工艺,与传统的工艺(石油醚法)相比较,收率高,提取时间短,有效成分浓缩。毒性实验表明,超临界提取的紫苏子油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且毒性较低,药理效果较好,有效成分高度浓缩,杂质少,质量容易控制,制剂的外观颜色好。(5)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实,传统的中医主要用于妇科炎症的治疗。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蛇床子的有效部位,工艺上表现出有效成分收率高,提取时间短及有效成分高度浓缩等优越性,临床实验证明,蛇床子采用超临界CO2工艺提取有效部位进行新药开发,不仅工艺优越,质量稳定且容易控制,而且还能保持传统中医的治疗效果。(6)青蒿素是来自菊科植物黄花蒿的一种半萜内酯类成分,是我国唯一得到国际承认的抗疟新药。传统的汽油法存在收率低、成本高、易燃易爆等危险。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用于青蒿素的生产,青蒿素产品符合中国药品标准。与传统的提取工艺相比,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具有产品收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可节省大量的有机溶剂汽油,避免易燃易爆等危险,减少了三废污染,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7)中药复方是传统中药的最主要部分,也是中药与国际接轨难度最大的部分,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中药复方进行提取工艺的研究及新药开发还是一个空白。在对单方中药超临界CO2萃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对中药复方进行了研究,证明复方提取时,中药成分的提取由于互溶作用,促进了其它中药成分的提取。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复方的有效成分高度浓缩,杂质少,外观颜色较好,批间重复性较好,有效部分具有传统中医要求的药效,且复方后具有协同补充效果。(8)质量标准是影响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又一因素。采用先进、准确的分析方法进行中药质量控制有利于中药现代化。分析型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用于药物分析具有省时、样品用量少、条件易于控制、不分解也不污染产品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从复杂基体中分离、鉴定痕量组分,因此,对成分复杂的中药特别是复方中药的分析就特别适用。

2、在食品工业中,啤酒花的提取,色素的提取等。对各种天然抗菌或抗氧化萃取物的加工,如罗勒、串红、百里香、蒜、洋葱、春黄菊、辣椒粉、甘草和茴香子等。 大蒜注射液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中药制剂,传统的生产工艺是水蒸汽蒸馏配制而成。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对其进行工艺改革并用于临床证明,不仅工艺优越,而且还能提高疗效。单味中药制剂是传统中药制剂的一部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单味中药进行提取工艺、药理毒理的研究及新药的开发过程,既需考虑有效部位的提取效率,还要考虑药理毒理效果。β-胡萝卜素在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用于β-胡萝卜素的生产,具有萃取效率高,速度快,无污染,工艺简单,萃取物色味纯正等优点。

3、在香料工业中,天然及合成香料的精制。 4、在化学工业中,混合物的分离。 许多碳氢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CO2,只能采用非均相聚合(如分散聚合、沉淀聚合、乳化聚合等);而无定型的碳氟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