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超临界CO2萃取

基本工艺流程
2.4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影响因素
压力 温度 流量 夹带剂 粒度
2.4.1 萃取压力的影响
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其密度对压力的变化比较敏感,即当 提取温度T与临界温度Tc的比值在1-1.2(1<T/TC),压力的较小 改变会引起流体密度有较大的变化,而密度的增加将引起溶解度 的提高,因此可调节流体对溶质的溶解能力,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提取和分离一体,提取后马上分离,效率高。
在萃取过程中,SFE的萃取效率是由SCF的溶剂力、溶质的特 性、溶质—基体结合状况决定的。因而在选择萃取条件时,一方 面要考虑溶质在SCF中的溶解度,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溶质从样品基 体活性点脱附并扩散到SCF中的能力与速度。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特点
1.超临界流体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溶解性,可从固体或粘稠的原料中快速 萃取有效成分。提取有效成分的效率高,为传统生产工艺的2-10倍。
2.4.2 萃取温度的影响
一方面,温度升高,超临界流体的密度降低,其溶解能力相 应下降,导致萃取数量的减少;
但另一方面,温度升高使被萃取溶质的挥发性增加,这样就增 加了被萃取物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浓度,从而使萃取数量增大。
通过实验,人们还发现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还与压力有密切的 关系:在压力相对较低时(28MPa以下),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 而在压力较高时(28MPa以上),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提 高。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产品必须是“以质取胜”,必 须具备其他提取技术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一般说来,超临 界二氧化碳萃取主要是提取一些附加值高和产量大的产品, 在质量领先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中的设备折旧费的比 例,以使该技术的优势得到较好的发挥。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原理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原理
超临界萃取是一种高效的二氧化碳 (CO2) 提取方法,广泛应
用于食品、药物、化妆品和生物燃料等领域。
该方法的原理基于二氧化碳在超临界状态下的特殊性质。
超临界状态指的是二氧化碳在高压高温条件下达到了液-气临
界相点以上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二氧化碳同时具备气体和液体的性质,具有较高的密度和低的粘度。
这种性质使得二氧化碳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溶剂,在超临界条件下用于提取物质。
超临界萃取的过程如下:首先,将待提取物质与二氧化碳进行混合,在高压高温下形成超临界混合物。
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调整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度,使其具有选定溶解度的能力。
接着,将超临界混合物通过特定的萃取器或反应器,使待提取物质溶解到超临界二氧化碳中。
最后,通过降压和调节温度,将溶解的物质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迅速释放出来,获得所需的提取物质。
超临界萃取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简单、清洁环保,无需添加大量化学溶剂并能高效提取目标物质。
此外,超临界萃取还能够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减少了热敏性物质的降解风险。
此外,CO2是一种非常常见和廉价的物质,易于获取和处理。
综上所述,超临界萃取是一种基于二氧化碳的高效提取方法,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质,能够在较低温度下高效提取目标物质,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环保等优点。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就成了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了。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篇一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软体家具中的新型溴系阻燃剂摘要:本文以软体家具中的溴系阻燃剂为研究目标,建立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2,2’,4,4’,5,5’-六溴联苯(BB-153)和1,2-二溴-4-(1,2-二溴乙基)环己烷(TBECH)的检测方法。
建立的方法灵敏、可靠、环保,可用于软体家具用软质阻燃聚氨酯泡沫中溴系阻燃剂的检测。
关键词:新型溴系阻燃剂,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建筑材料的需求增长迅速。
由于溴系阻燃剂具有非常出色的阻燃性能,在电子产品、纺织品、塑料等产品中大量使用。
据统计,2005年-2010年,中国每年溴系阻燃剂的产量为7.0×107kg-8.7×107kg,未来还将以7%-8%的速度增长[1]。
研究表明某些溴系阻燃剂对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较大的危害。
斯德哥尔摩已把六溴联苯、八溴联苯醚、十溴联苯醚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禁用名单[2]。
软体家具包括沙发、床垫、汽车内饰材料,主要成为聚氨酯。
2010年11月上海静安区一正在进行外墙节能改造的教师公寓发生大火,造成了58人死亡。
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火灾,损失4000万。
这其中聚氨酯材料的燃烧占据了大部分原因。
由于聚氨酯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众多厂家都把提高其阻燃性能列为重要目标。
国外对溴系阻燃剂的添加有严格的限制,而国内标准制定滞后,目前还没有对软质聚氨酯使用何种阻燃剂提出具体的要求,这就加大了溴系阻燃剂滥用可能性,软体家具中随着使用过程溴系阻燃剂有可能接触到人体,造成潜在伤害。
因此建立软质聚氨酯材料中的溴系阻燃剂检测方法非常有必要。
1 实验部分1.1原料与试剂聚醚多元醇(PPG-5623,羟值28.0 KOHmg/g,官能度为3,中海壳牌),白聚醚(POP CHF-628,羟值28.0KOHmg/g,官能度为3,江苏长化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80/20,官能度为2,上海巴斯夫),二月桂酸二丁基锡(PUCAT L-33,佛山市普汇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辛酸亚锡(YOKE T-9,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硅油 L-540/STL DR, 2,2’, 4,4’,5,5’-六溴联苯(BB-153)和1,2-二溴-4-(1,2-二溴乙基)环己烷(TBECH)(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去离子水(自制)、甲醇(≥95% AR)、乙醇(≥95%,AR)、丙醇(≥95%,AR)购自广州化学试剂厂。
超临界CO2低温萃取技术

超临界C O2低温萃取技术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那么,什么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绿色分离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是国际上先进的分离技术。
具有低温、无毒、分离效率高等特点。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已愈来愈对食品、保健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从天然动植物及中药中分离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及强大的生命力。
[基本原理]任何一种气体均有一个“临界点”,气体在临界点时所对应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当气体的温度和压力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则称该气体为超临界流体。
此时该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的密度,而其粘度和扩散系数则与普通气体相近,这种特殊性质的超临界流体一般都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
如N气在零下270摄氏度左右就会液化。
利用这一原理,选用二氧化碳气体在超临界状态下与天然原料接触,有关天然成份就会溶解于超临界流体之中,达到了有效成份与原料的分离。
然后通过减压或升温的方法,将超临界流体中萃取的有效成份在分离器中分离出来,即得到高品质的有效成份,这就是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简单过程。
由于二氧化碳独特的安全性、无毒性,故而被称为绿色生物分离技术,风靡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适合当今社会“绿色环保”的要求,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先进分离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与传统工艺的比较]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传统工艺*产品活性不会产生分解破坏作用*产品活性难免遭到分解破坏*产品纯度高,不含污染物*产品中残留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溶剂*产品品质高*会降低产品质量*残留农药能去除远低于国际最低标准*无法去除残留农药。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简介

常见临界流体萃取辅助剂
被萃取物 咖啡因 单甘酯 亚麻酸
青霉素G钾盐 乙醇 豆油
菜子油 棕榈油 EPA ,DHA
超临界流体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CO2
辅助剂 水
丙酮 正己烷
水 氯化锂 己烷,乙醇
丙烷 乙醇 尿素
超临界流体旳选择性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
物质有三种状态: 气态、液态、固态 流体状态
物质旳第四态:超临界状态
临界温度:每种物质都有一种特定 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不论怎样 增大压强,虽然密度与液态接近, 气态物质也不会液化。这个温度称 为物质旳临界温度。
④ 化合物旳相对分子量越高,越难萃取。
分子量在200~400范围内旳组分轻易萃 取,有些低相对分子质量、易挥发成份甚 至能够直接用二氧化碳液体提取;高分子 量物质(如树胶、蜡等)则极难萃取。
超临界CO2是非极性溶剂,在许 多方面类似于己烷,对非极性旳脂 溶性成份有很好旳溶解能力,对有 一定极性旳物质(如黄酮、生物碱 等)旳溶解性就较差。其对成份旳 溶解能力差别很大,主要与成份旳 极性有关,其次与沸点、分子量也 有关。
3 扩散系数比气体小,但比液体高一到 两个数量级,具有很强旳渗透能力
4 SCF旳介电常数,极化率和分子行为 都与气液两相都有明显差别
总之,超临界流体不但具有液体 旳溶解能力,也具有气体旳扩散和 传质能力
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 界流体作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 中萃取出某些成份并进行分离旳 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摘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1]是一种发展快,运用广的新型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能耗少、污染低、分散能力好、产品纯、无有机溶剂残留等优点,故又名“绿色分离技术”。
其中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运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
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对于传统方法难以提取及分离的物质,更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SFE技术分离原理、主要优点、技术运用及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二氧化碳;应用;Keywords: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CO2;Application引言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30年前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分离技术。
超临界萃取的介质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二氧化碳、乙烷、己烷、一氧化氮、氨、二氯二氟、甲烷等等。
这一技术是运用了流体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之上时的溶解性发生特异性变化这一点,对目的物进行萃取。
即使是较小的温度、要离变化,对超临界流体的溶质溶解性都可以起很大变化,运用这一点完成了对目标物的萃取和分离。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食品、药物的质量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追求无毒无公害的绿色生活中,传统的食品添加剂、香料、药物成份的提取方法已经逐渐不为人们所接受。
更为安全、高效、环保的工艺手段也逐步代替了传统加工工艺,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即为其中突出的一种新兴分离技术,可以达到更高的安全标准的同时,满足高效的当代生产要求。
1.概述1.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定义超临界流体(SCF)是指热力学状态处于临界点之上的流体。
超临界流体由于液气分界消失,是提高压力也不液化的非凝聚性气体。
兼具液体与气体物性,其密度似液体,且物质溶解度与溶剂密度成正比,故溶解能力接近液体溶剂[2]。
其黏度又似气体,具有气体易于扩散、运动特性,传质速率远高于液体。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其发展前景1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特点超临界流体技术近三十年来在国际上得到迅猛发展,内容涉及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色谱、超临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超临界流体细胞破碎技术、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SCF)技术就是以超临界状态(压力和温度均在临界值以上)的流体为溶媒,对萃取物中的目标组分进行提取分离的过程。
可以用于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物质很多,理论上讲,诸如甲醇、乙醇、二氯甲烷等沸点较低的有机物都可以用于超临界工业。
但是由于这些物质的毒性较大,在工业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因CO2气体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低(31.06o C,7.39MPa),而且具有无色、无味、无毒、易于分离、价廉、易制得高纯气体等特点,因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尤其适合于生物资源有效成分的分离,十分符合绿色食品发展的要求,被称作“绿色分离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1-2]2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应用2.1在香料及色素提取中的应用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主要从鲜花、水果皮、食用香料等中提取精油,也可提取其它风味物质,如生姜中的姜辣素、胡椒中的胡椒碱、辣椒中的辣椒素等,其中,从啤酒花中提取挥发性油和律草酮是超临界萃取最成功的工业化应用。
[3]另外,目前已有1000L的萃取设备用于香料的生产,产品种类正不断增多。
张骊等从墨红花中用超临界提取的精油香气与鲜花相近。
[4]高彦祥等通过调整分离器的工艺参数,获得含脂和含油两种产品,中试效果好。
[5]曾健青等萃取芹菜籽油,其中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医用有效成分(3一正丁基一4,5一二氢苯并吠喃酮)含量比水蒸气法所得芹菜籽油高5倍多。
[6]超临界CO2可以较好的选择性萃取甜橙皮油,优质提取胡椒中的风味成分,还可以从辣椒中直接提取辣椒包素,蕃茄中提取蕃茄红素,紫草中提取紫草宁,海藻中提取胡萝卜素等。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二氧化碳的生产工艺
膜分离及组合分离手段,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 膜分离及组合分离手段,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浓集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作为工业过程B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作为工业过程 的原料或直接作为一种工业产品。 的原料或直接作为一种工业产品。二氧化碳固定转化 综合利用研究已经成为绿色工程学科研究的热点
Company Logo
二氧化碳的生产工艺
二氧化碳控制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已成为绿色过程工程热点之一,从绿色过 程工程角度,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构建二氧化碳良性循环系统,流程如下:
碳循环源 过程A 过程 过程B 过程
浓缩加工 处理收集 分离纯化
来自工业过程的A的二氧化碳废气,经收集,除尘,废热利用,压缩等预处理后, 来自工业过程的 的二氧化碳废气,经收集,除尘,废热利用,压缩等预处理后,进入 的二氧化碳废气 分离纯化系统,依据不同工业气源的组成及含量,分别采取吸收,吸附, 分离纯化系统,依据不同工业气源的组成及含量,分别采取吸收,吸附,
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 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超临界 CO2 extraction technology
南昌大学 制药091:徐换换 : 制药 学号: 学号:5801309035 2011.12.11
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 超临界
1.概述 概述
2.超临界 超临界 CO2萃取原 萃取原 理 3.超临界 超临界CO2
Company Logo
典型固体物料萃取工艺流程图
Company Logo
典型固体物料萃取工艺流程图
流程中二氧化碳流体采用液态加压工艺,所以流程中有多 流程中二氧化碳流体采用液态加压工艺, 个热交换装置以满足二氧化碳多次相变需要。 个热交换装置以满足二氧化碳多次相变需要。萃取釜温度 选择受溶质溶解度大小和热稳定性的限制, 选择受溶质溶解度大小和热稳定性的限制,与压力选用范 围相比,温度选择范围要窄得多, 围相比,温度选择范围要窄得多,常用温度范围在其临界 温度附近。选择工艺条件时可按超临界溶剂的对比压力, 温度附近。选择工艺条件时可按超临界溶剂的对比压力, 对比温度和对比密度的关系,选用萃取温度和压力的范围。 对比温度和对比密度的关系,选用萃取温度和压力的范围。 普遍推荐萃取工艺条件介于对比压力在1〈Pr〈 6.对比 普遍推荐萃取工艺条件介于对比压力在 〈 〈 对比 温度在1〈 之间。 温度在 〈 Tr〈 1.4之间。 〈 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