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津医科大学考研699真题回忆版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真题答案解析

——呕心沥血之作

生理学部分:

1.C,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细胞或组织器官凭借本身内在特性,而不依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内环境变化产生特定适应性反应的过程。例如①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内压力增高时,牵张了入球小动脉平滑肌,触发其收缩,使入球小动脉管径变小,阻力增加,从而使血流量减少,维持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②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收缩前的长度可使肌肉收缩张力增大;③肾动脉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能保证肾尿生成在一定范围内不受动脉血压变动的影响。

2.A,

生理学将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称为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接触并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还需注意,体内有一些液体,如胃内、肠道内、汗腺管内、尿道内、

膀胱内的液体,都是与外环境连通的。所以不属于内环境的范畴。3.B,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尤其对骨骼、肌肉、内脏器官作用极为显著;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降解,升高血糖(垂体性糖尿)

糖皮质激素:

甲状腺激素:胎儿和新生儿脑发育的关键激素,TH与GH协同作用促进长骨和牙齿生长;增加能量代谢,升高血糖,生理剂量下:脂肪(分解>合成)蛋白质(合成>分解);

胰岛素: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储存,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糖皮质激素:促进血糖升高,促进脂肪分解,GC能抑制肝外组织的蛋白质的合成。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保Na,保水,排K。

肾上腺素:应急反应

4.B

从0 期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3 期膜电位达-55mV 这一段时间内,无论给予多强的刺激,都不会引起心肌细胞产生去极化反应,此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因此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绝对不应期。

5.B

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沉降率为0 -15mm/h, 成

年女性为0~20mm/h。沉降率愈快,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愈小。红细胞发生叠连后,沉降率加快。决定红细胞叠连快慢的因素不在于红细胞本身,而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若将正常人的红细胞置于红细胞沉降率快者的血浆中,红细胞也会发生叠连而沉降率加速,而将红细胞沉降率快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的血浆中,则沉降率正常。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小,沉降率快,红细胞叠连,沉降率快

血沉加快(荡秋千):胆固醇,球蛋白,纤维蛋白增多。

6.C

视杆细胞:周边部,视紫红质,光敏度高

视锥细胞:中央凹,一对一单线联系,视敏度高

7.B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形成的超滤液量为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与体表面积成一定比例。拓展:与体表面积相关的指标(肾小球滤过率、基础代谢率、肺活量、心指数)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动力—阻力

动力: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

阻力: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动力增强,阻力减小,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反之降低。

8.A

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可分为4种血型

有A抗原为A型血;有B抗原为B型血;A,B抗原都有为AB型血;A,B抗原均没有为O型血。

标准说法为: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物质(凝集原)而对血液的分型,凝集素是指相应凝集原发生反应的抗体。

9.D

糖尿病患者,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多(葡萄糖),结果使水和氯化钠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为渗透性利尿。临床脱水剂(甘露醇,山梨醇)也是这个机制。

10.A

脊休克:脊髓与高位中枢突然离断后,暂时失去了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11.D

窦房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