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治疗阳虚高热临床体会
真武汤加减临床运用心得
药得 附子辛温 ,阴柔养血而不寒;附子得芍 药之微寒 ,辛温
回 阳而 不 燥 ,二 者 相 伍 ,刚 柔 相 济 。诸 药 合 之温 肾 阳 以消 阴 翳,利水道 以去水邪 ,为温肾散寒 ,健脾利 水之剂 。下面取
不全、左心室扩大 ,血 常规未见异常 ,予真武汤合三仁汤加 减。疏方:炮 附子2 克、生姜3 克 、茯苓5 、 白芍 1 克、白 O O 0 O 术3 、杏仁 1 克 、 白蔻仁 1 克、薏 苡仁3 克、厚朴 l 克 、 O 0 O O 0 半夏 l克 、通 草1 。二诊 :服 药2 0 O 剂,见效 ,病人小便量增 多 ,全身微汗, 自觉很舒适 ,可进食少量半流食,无头痛恶 寒、发热,咳喘减 轻,仍有眩晕 。处方:炮附子3 克、茯苓 O 5 、 白芍2 、生姜3 、 白术3 、干姜3 、细辛1 。三诊 :前 O 0 0 0 O 0
主水无权 ,则水饮 内停,泛滥成灾,所 谓阴盛则水动 。张景
岳 云 : “ 之 与 气 ,虽 为 同 类 ,但 阳 旺 则气 化 而 水 即为 精 ; 水
阳衰则气不化而精即为水 。故凡病水者,本 即身 中之血气 , 其为邪为正总在化与不化耳。”真武汤方中用附子辛热以壮 肾 阳 ,补 命 门之 火 , 阳生 火 壮 则散 寒 行 水 ,气 化 之力 益 彰 。“ 本
崔 文勇
吉林省延 吉市延边朝医医 院住 院内科 ,吉林 延吉 13 0 300
【 摘 要】真武汤乃温阳利水之方 ,临床上加减运用得 当,可治诸多危重疑难重症 。笔者举二则验案 ,结合 “ 伤寒论”条文加 以说 明。 【 关键词】桂枝汤 ;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R 8 . 256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10 — 5 7(0 0 2 19 2 0 7 8 1 2 1 )2 - 0 -
经方发挥——真武汤
经方发挥——真武汤•经方发挥——真武汤真武汤是张仲景用以治疗阳虚不能化水所引起的湿聚水肿病证,为温阳化水之剂,由附子、白芍、白术、生姜、茯苓共五味药组成。
本方是为历代医家用以治疗由肾阳虚衰而造成阴水的代表方剂。
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阳以祛寒邪。
张元素说:“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
湿药少加之引经。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乌附是也。
”生姜温散水气,助茯苓、白术以利水。
汤本求真氏云:“生姜主治由水毒之上逆。
此药下降水毒,兼有利尿作用。
”《本草备要》载:“生姜辛温能消水气。
”附子、白术、茯苓、生姜合用,具有明显的温脾肾之阳,行水、利湿、消水肿的作用。
白芍能和营敛阴。
《伤寒论正义》曰:“逐水气之剂,未有如芍药者。
”又《别录》载:“白芍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散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
”白芍配合于上药之中,既可避免姜、附干燥之副作用,又能加强利水作用。
本方前贤应用范围:1、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肤体浮肿。
2、脾肾阳虚,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恶寒腹痛,下利。
3、可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肾炎、心原性水肿等,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者。
4、水饮与里寒合而咳嗽。
5、损伤大量汗液后,引起的肢体震战。
不论何种原因的水肿,只要发展到肾阳虚衰,阳虚不能化水的阶段,在治疗方面必须是以温阳为主,兼利水湿,阳盛则水行。
如果置阳虚于不顾,单纯用利水之剂,以求一时之效,愈利肾气愈伤,对病不但无益,而且造成不良后果。
古人治疗水肿有四大法则,即:“开鬼门,洁净府,实脾土,温肾阳。
”用真武汤治疗阳虚水肿,即温肾阳之大法也。
一、水肿(属肾阳虚者)肾阳虚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以及心、肝疾患等病的后期。
证见水肿不消、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舌质胖淡,苔薄白、脉迟细等一派虚寒脉证。
此为病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气,致三焦气化不行,水湿潴留,不能排出,当是之时如用峻烈的利尿逐水剂,不唯无效,反而可挫伤肾气,促使病情恶化。
治疗阳虚水泛的真武汤,看倪海厦老师怎么讲
治疗阳虚水泛的真武汤,看倪海厦老师怎么讲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治疗阳虚水泛的真武汤,是伤寒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张方子,也是现在应用非常广泛的一张方。
真武汤和我们前两天说过的通脉四逆汤是一样的。
是伤寒论当中仅有的七张方后有加减的方剂,说明他作用很重要,还可以通过加减应用到很多相关病症的治疗上。
伤寒论当中涉及真武汤的条文,一共有两条。
在太阳病篇,有一条我们在那里已经整理过了。
少阴病篇这里又有一条我们把这一条条文讲过之后,就可以对真武汤进行一个总结了,总结完了之后我们对真武汤的认识就会更有条理,也更清楚了。
前几天要求我整理一个专题那个调理血压的药方的那一位朋友可以好好听一听真武汤。
我们先来看原文,第三百一十六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可或小便利,或下痢,或耦者真武汤主治。
这条说的是得了少阴病,两三天没有好,到了四五天的时候呢,病情就有了新的进展。
病人出现了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泻这些症状。
仲景说,这是由水气要用真武汤来治疗。
我们现在知道了这五汤是治疗阳虚水泛的这个水指的就是,此为有水气,也就是水鞋在身体内泛滥的情况,结合真武汤的另一条条文,在太阳病篇里面。
原文第八十二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芯,夏季头眩生顺洞镇镇域褶皱汤主治这一条的症状也是体内水邪泛滥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向心夏季了头眩了,生顺动了朕朕欲了。
这些背后的原因都是水邪泛滥,所以也是真武汤的治疗范围。
把这两条放在一起看,我们就知道了阳虚水泛的原因是有两个,一个是太阳病治疗不得当,可能是发汗太过。
然后呢就伤了病人的肾阳,而导致了阳虚水泛。
另一个呢就是少阴病病人平时就肾阳不足,在一碰到外邪入侵,从英化涵慎阳就更加虚衰,从而导致阳虚水泛。
总之最终都落到了阳虚水泛,但是虽然都是阳虚水泛,但是因为水邪是在体内四处流动的水邪到了身体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会出现异常的表现,所以都是阳虚水泛,却是很多不同部位的不同表现。
《真武汤》-脾肾阳虚百病生,医圣张仲景一个神奇的药方,上能温脾,下能温肾
《真武汤》-脾肾阳虚百病生,医圣张仲景一个神奇的药方,上能温脾,下能温肾真武汤是《伤寒杂病论》所记载的,临床中有哪些功效?我们一起来看!真武,又名玄武,为四方宿名之一,是北方七宿的台称,因其虚危两宿形似龟(玄)、蛇(武),故称玄武。
《医宗金鉴》记载,“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以之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
”《汉方精义》记载:“名真武者,全在镇定坎水,以潜其龙也。
”真武汤有温肾行水之功,犹如真武之神,能以降龙治水,威慑水患,所以叫“真武汤”。
真武汤方歌:生姜芍茯数皆三,二两白术一附探,便短咳频兼腹痛,驱寒镇水与君谈。
咳加五味要半升,干姜细辛一两具;小便若利恐耗津.须去茯苓肾始固;下利去芍加干姜,二两温中能守住;若呕去附加生姜,足前须到半斤数。
相关条文:(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上述两条反映出真武汤的方证,于心肝脾肺肾五脏都有临床的征象。
我(陈潮祖)用于临床又有补充,总共有:见于本脏;滞留体表;脾肾同病,升降失调;壅滞肝经;水气凌心;水泛高原;上干清阳,壅阻七窍;气化不行,湿滞经脉;共8大类,共42个征象。
没有哪个是主症,任何症状都可以用。
但是,它的病机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这些临床证象都是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痰饮水湿,阻滞三焦的临床征象,这就是它的基本病理。
方组: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煎服方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真武汤是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基础方。
它上能温脾助阳,下能温肾助阳。
阳气一升,利小便以祛水邪。
浅谈真武汤临床运用体会与举偶
浅谈真武汤临床运用体会与举偶发表时间:2016-07-14T16:25:04.5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作者:李勇兵[导读] 真武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治水神方,由附子.生姜.白术.白芍.茯苓五位药组成。
四川省仁寿县彰加中心卫生院 620595关键词:真武汤体会与举偶真武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治水神方,由附子.生姜.白术.白芍.茯苓五位药组成。
功效温阳化气利水,常用治疗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痰饮水湿,阻滞三焦方剂。
因阳虚不能化气,以致水湿停蓄,法当温阳以助气化,调五脏以复功能,利水道以疏壅滞,令已虚阳气得温,已乱功能正常,已滞的水水湿得行。
古本方用辛热附子以复肾脏化气行水功能,肾命阳气功能旺盛,则气化行矣!附子温询少阴之阳,虽能蒸腾气化,若脾输机不运,肺宣降失常,肝疏泄失职,则水湿仍会为殃。
故用生姜温胃散水,白术健脾除湿,脾运得键,水湿自去,生姜又可辛开肺气,启上闸开水源;配茯苓淡渗利水,通调三焦水道使水从小便去,则水源开而水道通,而用白芍有利小便,增强茯苓利水之功,《本经》中早有利小便记载,有通顺血脉,解除经遂挛急作用,用此调理肝的疏泄,解肝经精髓痉挛以开水液下行去路,特别指出白芍在《伤寒论》注释中均有恶姜附之燥,用此以制姜附之燥,而本方主以取燥升阳化湿,何以用白芍监制?而四逆.理中方中无水湿患而不用,古此举作用是利水解痉破阴结,开沟引水。
所以此方主药固属附子,若无白术·生姜·白芍协调五脏,茯苓祛其积水,也不能成为治水神方。
所以此方治疗水邪为患而不强调利水药,主要通过调节脾肾生理功能,五脏协同配合,以三焦为通路,水液恢复正常输泄,达到治疗目的,充分体现治病求本的精神。
临床实践体会到:本方应用不仅限于内科,也可广泛应用于各科五系病变,证象为水液失调紊乱,出入失常,升降紊乱,津液壅滞,舌象有舌体淡胖,舌苔白滑属阳气虚损引起,无论证象见于何脏,均可应用。
陈潮祖真武汤应用经验
陈潮祖真武汤应用经验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原为少阴阳虚,水湿内停而设。
其所体现的治法是温阳化气法。
仲景以本方治疗阳虚误汗所致的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等症,范围尚较小,后世医家在临床运用中又不断扩展,吾师发挥尤多。
因为在研究本方时,他从阳虚不能化气、阳虚不能化津、阳虚不能化血、阳虚不能化精立说,辨析病机,归纳治要,举述历代医家和他自己运用本方时的创造性发展,共四十余证,且多为疑、难、顽、怪之疾,剖析方证病理:吾师综古今之要,将本方适应证候归纳为: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痰饮水湿,阻滞三焦而导致的多种病症。
见于本脏者:其人小便不利,或不通,或阴囊潮湿,或蓄水为疝,或带下清稀,或经淡如水,或遗精滑泄,或阳痿不举,或体渐肥胖。
滞留体表者:肢体酸软、怯冷、重着、疼痛、浮肿;或阳气不足,表卫不固,体常自汗;或过汗亡阳;或易于感冒;或风丹瘾疹。
升降失调者:腹满,腹痛,呕吐,泄泻,便秘。
壅滞肝经者:胁肋胀痛者,头目眩晕,筋惕肉润,肢体痿废,呃逆。
水气凌心者:胸痹疼痛,心悸、怔仲,精神异常。
水泛高原者:或喘或咳。
上阻清窍者:头部昏、胀、重、痛,头发脱落,记忆减退;或鼻塞流涕,或喷嚏不止,或视物昏花,或牙龈肿痛。
湿滞经脉者:声音嘶哑,或咽中如有物阻。
舌体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无定体。
他以自己的丰富临床经验为根据,肯定地指出,上列8个类型42种征象都可使用本方,并无主症可言。
少阴阳虚,水液失调,是所有征象的共同病理本质。
舌体淡胖有齿痕,舌苔白滑,是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的重要辨证依据。
水液从体外摄取以后,经食道下人胃肠,并由胃肠吸收,上输于肺,再经肺气宣降,使津液敷布于体表,下输于肾系。
但水液能在体内升降出入,运行不息,却赖肾阳将水津蒸化为气,才能循三焦到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表现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正常状态。
由此可知,水津能在体内升降出入,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需五脏的协同配合,一需少阳三焦为其通路。
少阴阳虚,可见阳虚不能化气、阳虚不能化血、阳虚不能化津、阳虚不能化精四类病变。
冯老师谈真武汤
冯老师谈真武汤真武汤,又名玄武汤。
先生认为本方有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
其中茯苓淡渗利水,主治心下动悸。
白术健脾去湿,主治小便不利。
附子辛温燥热,可以温通十二经络,有振奋元阳,除痹止痛的作用。
生姜止呕散饮,祛寒健胃。
白芍可以滋阴利水,和营除痹。
这五味药互相配伍,互相监制,不但可以协同发挥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而且相互之间避免了彼此的副作用。
先生曾对真武汤的适应症,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
也就是说,临床上无论见到什么样的疾病,只要符合上述真武汤的适应症,就可以大胆运用。
起初由于听起来很新鲜,所以对老师的话将信将疑。
后来经过先生的不断教导以及自己在临床上小心谨慎的验证,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先生临证中所积累的宝贵心得。
一、肾下垂治疗后遗症张某,男,48岁,司机。
有腰痛史近二十年。
久经中西医治疗,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去年公出,在哈尔滨医大二院确诊为肾下垂伴肾积水,经过腰穿注射硬化剂奎宁,病情一度得到缓解。
但是,三个月前,由于过度劳累,腰痛再次复发。
刚开始可以通过休息,使腰痛得以减轻。
到后来就需借助止痛药来缓解病情了。
诊时证见:腰酸腰痛,自觉腰部肿胀、发热,而又怕冷。
无头晕目眩,但常于起立时眼前发黑。
心悸纳少,胃脘恶寒。
左足背上有手指肚大一块麻木而失知觉。
大便时结时溏,小便有时可见血尿。
口干不思饮,舌淡胖,苔白润。
切腹呈心下痞状态,切脉沉弦。
证属阳虚停饮,治以温阳化饮,予真武汤化裁:炮附子10克、白芍15克、茯苓30克、苍术15克、生姜10克、阿胶10克、白术15克、茜草10克结果:服上药七剂后,已经看不到血尿,腰痛也大为减轻,肿胀失,局部发热感无。
只是劳动或久坐后,腰部仍然酸痛。
自言过去常有遗精。
经上次穿刺治疗后,对性生活毫无兴趣。
继以上方加枸杞子、蛇床子、生龙牡填精益肾,加减服至月余,腰痛再未复发。
体会:肾下垂一病,中医没有记载。
但久经中西医治疗,没能治愈,说明没有抓住本质。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体会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体会I导读:真武汤是仲景的经典名方,也是一直用在临床上的常用方。
本文作者对运用于真武汤于临床中颇有心得,大家不妨来共同学习一下。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茯苓三两、白术二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附子一枚组成,主治少阴阳衰水气为患,为温阳化气利水的代表方剂。
盖水之所制在脾、所主在肾。
少阴肾寒不能化气行水,寒水反而侮脾,致脾肾阳衰、寒水内停。
真武汤证之寒水为患,以肾阳虚为主,故利水当先温肾。
笔者临床运用真武汤治疗咳喘、前列腺炎、肾炎、尿毒症、奔豚气、失眠、盗汗等症获得良好疗效。
1病例举隅1 治疗咳喘案:患者,女性, 62 岁, 2013 年 12 月来诊,咳喘 10 余年,秋冬尤甚,20 d 前因受寒致病情加重,咳逆喘息、不能平卧、痰多色白、胸膈满闷、颜面浮肿、形弱畏寒、胃不思纳,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此乃年老久咳、阳虚体衰、寒饮不化所致,给以真武汤加减:制附片15 g、白术 12 g、茯苓 12 g、干姜 12 g、炙麻黄 10 g、炒紫苏子 15 g、甘草 10 g、白芥子 10 g,1 剂/d,水煎服。
服药 5 剂后,咳喘减、浮肿消。
续守前方加法半夏 12 g、陈皮 10 g,服 12 剂而愈。
按语真武汤温阳利水,常用于少阴阳虚水泛证,本例患者虽以咳喘为主,实由脾肾阳虚、温化失职、水饮内停、上渍脾肺所致。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给予真武汤温阳化饮、湿祛饮蠲,则气降痰消,咳喘自止。
2尿毒症案:患者,女性,61 岁。
2011 年 10 月 27 日入院。
慢性肾炎病史 20 余年,浮肿反复发作,近因突然咯血入院。
经抗感染、止血治疗后,咯血止。
症见面目浮肿、尿短少、恶心、头晕,精神萎靡、腰痛腿软、烦躁、便秘,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尿蛋白(++),血肌酐420 μmol/L、尿素氮23.1 mmol/LL。
证属脾肾阳虚、寒湿郁热,以温肾健脾化湿,佐以降浊泻热,真武汤加味:制附子 12 g、白芍 12 g、茯苓 15 g、白术 12 g、生姜 8 g、猪苓 12 g、法半夏 10 g、生大黄 5 g,1 剂/d,水煎服。
中医大师真武汤临床实战经验
中医大师真武汤临床实战经验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一、真武汤简介:【方药】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各9克)白朮二两(6克)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9克)【煎服】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二次温服)。
【原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82)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316).【解说】本证为脾肾阳衰,水气内停。
盖水为至阴,须赖肺、脾、肾诸脏气化以行之。
而阳虚失于气化之候,大抵与脾、肾最为相关,以其水之所制在脾,水之所主在肾故也。
脾阳虚,湿积而为水;肾阳虚,聚水从其类。
终至水寒之邪由下而上,由内至外,浩浩乎泛滥成灾,或上凌于心而悸,或上射于肺而喘,或上攻于胃而呕,或上犯清窍而眩,或外溢肌肤而肿,或蓄于膀胱而小便不利。
治疗之法:一要温补肾阳;二须利其水邪。
用真武汤扶阳消阴,驱寒镇水。
方中附子辛热下温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朮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生姜宣散,佐附子以助阳,是主水之中而又有散寒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朮以健脾,是制水之中而有利水外出之功。
妙义在于芍药,一举数用:一可敛阴和营;二可制附子之刚燥;三可利尿去水,《神农本草经》云:芍药能“利小便,,而有行阴利水之功。
本方临床运用广泛'凡阳虚水停之病证,皆可应用。
伤寒论中用真武汤的有两条论述: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上述两条反映出真武汤的方证,于心肝脾肺肾五脏都有临床的征象。
我(陈潮祖)用于临床又有补充,总共有:见于本脏;滞留体表;脾肾同病,升降失调;壅滞肝经;水气凌心;水泛高原;上干清阳,壅阻七窍;气化不行,湿滞经脉;共8大类,共42个征象。
真武汤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真武汤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庄明浩,蓝锡榕 (揭西县人民医院,广东 揭西 515400)[摘 要] 目的:探讨真武汤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㊂方法:选取78例肾阳虚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5mg,1次/d,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经典名方真武汤,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根据两组患者血压值降低幅度,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㊂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真武汤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㊂[关键词] 真武汤;苯磺酸氨氯地平;高血压病;肾阳虚型;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1]㊂该病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生㊁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神经体液功能紊乱㊁心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减弱㊁激素或局部活性物质异常以及电解质失衡等㊂如治疗不及时和治疗方法不当,可引发重要器官(如心㊁脑㊁肾等)器质性病变,出现脑卒中㊁心律失常㊁心肌梗死㊁肾功能不全及外周血管供血不足等㊂本研究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经典名方真武汤对肾阳虚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探讨了中医经典名方真武汤辅助西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肾阳虚型高血压病患者为初步研究对象,治疗研究过程中脱落2例病例,实际参与研究的患者为78例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㊂观察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50岁~70岁,平均(60.23±7.61)岁;病程2年~10年,平均(6.08±0.84)年;高血压1级13例,2级2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51岁~71岁,平均(61.02±7.89)岁;病程2年~11年,平均(6.14±0.79)年;高血压1级15例,2级24例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具有可比性㊂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相关标准[2]:患者未应用降压药治疗情况下,非同日3次坐位测量血压,收缩压(SBP)≥140mm Hg(1mm Hg= 0.1333kPa)或(和)舒张压≥90mm Hg㊂高血压分级标准参照相关文献[3]:①1级:159mm Hg≥SBP≥140mm Hg和(或) 90mm Hg≥DBP≥99mm Hg;②2级:160mm Hg≥SBP≥179 mm Hg和(或)100mm Hg≥DBP≥109mm Hg;③3级:SBP≥180mm Hg和(或)DBP≥110mm Hg㊂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4]中肾阳虚水气上泛引起的 眩晕”辨证要点:主症为头目昏眩㊁腰膝酸冷㊁四肢逆冷㊁全身水肿;次症为耳鸣㊁心悸㊁气短㊁小便清长㊁夜尿频数㊁大便溏稀,舌苔淡白㊁脉沉细弱等㊂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1.3.1 纳入标准:①符合气肾阳虚型高血压中㊁西医诊断标准;②纳入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㊁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1.3.2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㊁高血压3级及高血压危象者;②心㊁肺㊁肝㊁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③感染㊁创伤㊁血液病㊁恶性肿瘤㊁糖尿病㊁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免疫系统疾病者;④精神性疾病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⑥对受试药物过敏,或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治疗㊁检查,治疗过程中主动退出试验的脱落病例㊂1.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于治疗前1周均停止使用任何降压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西络宁,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17)5mg, 1次/d,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经典方药真武汤(方药组成:茯苓9g㊁芍药9g㊁生姜9g㊁附子9g㊁白术6g),常规水煎煮,浓缩药液至200ml,1剂/d,分早晚2次服用㊂两组均连续药物治疗8周,治疗期间限盐㊁戒烟㊁戒酒,避免食用生冷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㊂1.5 疗效判定标准: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疗效评定[5-6]㊂显效:经药物治疗后,患者血压(DBP㊁SBP)值恢复至正常水平,或较用药前下降幅度>20mm Hg;有效:患者DBP㊁SBP值下降,与药物治疗前比较,DBP㊁SBP值下降幅度介于10~ 20mm Hg之间,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患者DBP㊁SBP值未下降或略有下降,与药物治疗前比较,DBP㊁SBP值下降幅度< 10mm Hg,且未达到正常范围㊂1.6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3925(64.10)10(25.64)4(10.26)35(89.74)①对照组3911(28.21)15(38.46)13(33.33)26(66.67)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础血压值均高于正常血压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高血压病情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血压值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值降低幅度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情况比较(x±s,n=39)组别例数SBP DBP观察组39治疗前165.42±18.21107.92±12.32治疗后133.26±15.35①②85.25±8.68①②对照组39治疗前165.26±19.23108.23±12.36治疗后150.28±16.35①95.31±11.21①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3 讨论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 头痛” 眩晕”等范畴,肾阳虚型高血压病因病机为肾阳虚致蒸腾气化不利,水湿泛溢,引起全身水肿,水停血滞,阻滞于络脉,遂头痛㊁眩晕症现,相当于现代医学理论中高血压患者水钠潴留㊁组织水肿㊁血容量增大㊁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等症状及体征㊂‘伤寒论㊃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有云: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7]㊂因此,治疗肾阳虚型高血压宜应中药经典名方真武汤治疗之㊂真武汤又称玄武汤㊂玄武为北方镇水之神,因本方有扶阳驱寒镇水之功,所以名为真武汤㊂方中以附子为君药,用来补益命门真火,从而温阳化气以行水;白术㊁茯苓二药为臣药,用以益气健脾燥湿,使水湿从小便而排去;生姜既能够协助附子以化气,又可以辅助茯苓㊁白术以温中健脾,尚可直接温散溢于肌表的水湿,用为佐药;芍药用意有三,一为利小便而行水气,协助茯苓㊁白术以祛除水湿;二为益阴柔肝㊁缓急止痛,以治疗水饮下注肠间所导致的腹痛;三为敛阴舒筋,防止附子的燥热来伤阴㊂诸药合用,不仅温中有散,利中有化,而且能够脾肾双补,重在温肾[8]㊂本研究中处运用中医中药外,还联合了西药苯磺酸氨氯地平,该药为临床一线抗高血压药,结构上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与细胞膜上的钙通道蛋白特异性结合,阻滞Ca2+跨膜转运,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内Ca2+浓度,抑制Ca2+所调节的细胞功能,引起心室肌收缩力降低和血管壁平滑肌舒张,从而降低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血压下降[9]㊂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西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气肾阳虚型高血压的同时,辅助应用中药复方真武汤,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高血压1级㊁2级患者血压值(DBP㊁SBP),与张晶㊁周明等运用真武汤治疗心血管疾病后发表的论文文献报道内容相似[10-11],进而提示,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㊂4 参考文献[1] 孙 琦,柳 青,雷 寒.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2,27 (4):503-505.[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 (12):1-15.[3] 文芳梅,李 杰.血清心肌酶检测在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0):76-79.[4]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312.[5]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 23(1):24-44.[6] 张建东,赖智权,龙 雄,等.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J].临床医学,2015,35(12):60-61. [7] 严石林,陶 怡,王浩中,等.肾阳虚型高血压的病机及辨证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4402-4403.[8] 董德保,张荣华.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4):48-49. [9] 余炼红.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6):49-50.[10] 张 晶,王春亮,孙 侃.王强老师应用加减真武汤取正汗治疗阳虚水停型原发性高血压经验[J].河北中医, 2017,39(10):10-13.[11] 周 明,陈华良.真武汤治疗肾阳虚型高血压病30例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2):68-69.[收稿日期:2019-04-23 编校:孟玲玲]医学论文中讨论内容的写法 讨论是结果的逻辑延伸,是从理论上对实验和观察结果进行的分析与综合,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丰富和提高对实验结果的认识,为文章的结论提供理论上的依据㊂同时对研究中的例外和相反结果亦应解释和说明,提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㊂讨论要从以下方面撰写:(1)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在观点和结论上与本文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明本文研究结果的价值和意义;(2)对各项研究指标和实验结果的误差㊁阴性㊁阳性以及一些新现象加以说明和解释;(3)实验结果需要在原理上进一步分析和判断,并预见某种可能性:(4)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能说明和支持本文的观点的结果;(5)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之处㊂。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体会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体会真武汤是传统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五味子、当归、白芍、川芎和郁金组成。
根据中医理论,真武汤主要用于调补心脏气血,安抚神经系统,治疗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失调、神经衰弱等症状。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亲眼见证了真武汤的疗效,也体会到了它对患者的积极影响。
首先,真武汤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失调的症状。
我曾经接诊了一位男性患者,他有着明显的心脏负荷过重的症状,如心悸、气短和胸闷等。
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真武汤后,明显感觉到心悸减轻,呼吸更加顺畅。
同时,他的心电图结果也显示出心脏功能有所改善。
这使我深信真武汤对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其次,真武汤对神经衰弱的患者具有安抚和缓解作用。
我遇到过一位女性患者,她之前因过度劳累和情绪压力导致神经衰弱的症状加重,如焦虑、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我给予她真武汤的治疗,她在短时间内就感受到了明显的好转。
她的焦虑情绪减轻,睡眠质量显著改善,逐渐恢复了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状态。
这让我更加坚信真武汤对于调节神经功能的重要性。
此外,真武汤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真武汤的使用很少出现不良反应。
多数患者在服用真武汤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和呕吐等。
相反,他们普遍感到精神焕发,疲劳感减轻,提高了生活质量。
这使得真武汤成为了我治疗心脏病和神经衰弱的首选方剂。
总的来说,真武汤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它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失调和调节神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使用真武汤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尤其是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使用时,需遵循中医药的原则,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真武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统中医方剂,其应用范围广泛,特别适用于心脏病和神经衰弱的患者。
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以更好地发挥真武汤的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真武汤加味治疗脾肾阳虚水气上泛,咳嗽反复发作
真武汤加味治疗脾肾阳虚水气上泛,咳嗽反复发作
脾肾阳虚水气逆,反复咳嗽痰清稀。
头晕心悸畏寒冷,肢体沉重小便涩。
温阳散寒行气水,真武加味茯附子。
白术芍药干姜细,旋复白芥五味子。
方药:
真武汤加味:
茯苓10g 熟附子8g(先煎)白术12g 白芍13g 干姜6g 细辛4g 白芥子8g 旋复花9g 五味子10g
注:
此症的主要病机是脾肾阳虚,水气上泛。
脾阳虚则脾运不健,肾阳虚则肾不温煦,致水湿内停,上逆于肺,故咳嗽,痰涎清稀。
阳气虚衰,卫外不固,易感外邪,因而咳嗽反复发作。
水气上逆则头晕,凌心则心悸。
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故小便短涩不利,水湿内困,故肢体沉重。
阳气虚衰,故畏寒怕冷,
附子温肾祛寒;茯苓、白术健脾利水;干姜辛温以散水气;芍药与熟附子同用,则能入阴和阳;细辛,五味子散寒化饮;旋复花、白芥子祛痰降气,通畅气机。
国医大师邓铁涛经方运用心得——真武汤
国医大师邓铁涛经方运用心得——真武汤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药物组成为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
具体症状有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晌动,振振欲辭地等。
真武汤是邓教授用于温阳利水的方剂之一,其中白术、茯苓健脾利水;附子、生姜温肾化气;白芍以制附子之温燥。
如慢性肾炎脾肾阳虚型,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合方,加减化裁:熟附子10-15g,白芍12g,白术15g,茯苓皮30g,肉桂3g(煽),大腹皮12g,猪苓15g,泽泻12g,党参20g,黄荏20g;慢性风心病心衰,全身水肿而以双下肢为甚,若病情重,出现气急喘促,怔忡烦躁,此乃心肾阳气大虚,水气射肺凌心,恐有阴阳将脱之虞,当急以独参汤(用高丽参)合真武汤浓煎频服,温阳益气,利水解危;高血压若肾阳虚甚兼浮肿者,用真武汤加杜仲、黄芪。
邓教授曾在西医院会诊一例水肿患者,已肿至有如啤酒桶一样,不能卧,乃特制大木椅坐着,医院用了不少咲塞米,就是不能消肿,会诊采用真武汤加味,约半月,患者前后判若两人,带着空木椅出院了。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真武汤的合方思路与应用技巧
真武汤的合方思路与应用技巧应用导读】阳虚水气证以肢体水肿,小便不利,心悸,腰痛,腹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腻为主。
【方药解读】真武汤是辨治阳虚水气证的重要代表方,由茯苓三两(9g),芍药三两(9g),生姜切、三两(9g),白术二两(6g),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5g)所组成,方以温阳利水为主。
运用真武汤,若是辨治阳虚水气证,最好用真武汤原方用量比例;若辨治以寒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附子、生姜用量;若辨治以气虚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白术、茯苓用量;若是辨治阴伤或疼痛为主,可酌情调整芍药用量;若是辨治相兼杂病,合方运用则是最佳选择。
1.药用个性(1)附子味辛、甘,性热。
辛甘热相济旨在温阳化气主水。
(2)白术味苦、甘,性温。
苦温燥湿,甘温益气,甘苦温相济旨在化气制水。
(3)生姜味辛、性温。
辛温发散水气。
(4)茯苓味淡、甘,性平。
淡平旨在渗利,甘平旨在益气,淡甘平相济旨在化气利水。
(5)芍药味苦、酸,性寒。
苦酸相济旨在补血敛阴,缓急泻实。
2.药用配伍(1)附子与生姜:辛以温通,热以温化,主水散水。
(2)白术与茯苓:苦以泻湿,淡以利水,制水利水。
(3)芍药与附子、生姜:温阳益阴,缓急入阴。
(4)芍药与白术、茯苓:益气化血,燥湿化气。
【合方思路】1.阳虚水气证与脾胃病证(1)阳虚水气证与脾胃虚寒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阳虚水气证伴有脾胃虚寒证如胃痛,遇冷加重,不思饮食,舌质淡,苔白。
对此既要治阳虚水气证又要治脾胃虚寒证,可选用理中丸与真武汤合方,方以理中丸温补脾胃,以真武汤温阳利水。
合方组成:人参9g,白术9g,干姜9g,茯苓9g,白芍9g,生姜9g,附子5g,炙甘草9g。
(2)阳虚水气证与脾胃气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阳虚水气证伴有脾胃气虚证如胃痛,动则加重,不思饮食,舌质淡红。
对此既要治阳虚水气证又要治脾胃气虚证,可选用黄芪建中汤与真武汤合方,方以黄芪建中汤补益脾胃,以真武汤温阳利水。
合方组成:桂枝9g,白芍18g,大枣12枚,胶饴70ml,生姜9g,茯苓9g,白术6g,附子5g,炙甘草6g。
真武汤,专攻阳虚水泛,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效果一绝!
真武汤,专攻阳虚水泛,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效果一绝!真武汤基础方: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
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以祛水邪。
本方以附子为君药,本品辛甘性热,用之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
臣以茯苓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去;白术健脾燥湿。
佐以生姜之温散,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合苓、术宣散水湿。
白芍亦为佐药,在此方子里有四种作用: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四者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
故虽然附子是君药,但方子里应用了白芍的全部四种作用,为本方的点睛之笔。
我来分享这样一则病例:女患者,23岁。
患者几年前曾因感受风寒,而出现腰痛,眼睑浮肿,于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肾炎”,治疗数月有余,浮肿减轻,予出院自行调理。
一段时间后腰痛、浮肿诸症又复出现,再次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几个月后,好转出院。
数月后,患者浮肿第三次加重,于当地医院治疗三个多月未见效,遂来此求治。
患者面色白,形寒肢冷,头面及四肢遍身浮肿,尤以腰以下浮肿为甚,小便量少,大便时溏,消瘦神疲,少腹冷痛,脘腹胀满,四肢疲软,气短乏力,带下清稀。
检查见:舌质淡胖有齿痕,脉象沉细无力。
诊断为:水肿,属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治以温肾扶阳,健脾利湿。
方药:真武汤加减:茯苓,炒白芍,炒白术,制附片,猪苓,泽泻,怀山药,苍术,冬瓜皮,大腹皮,桑白皮,陈皮,生姜,车前子。
患者服用数日,脘腹胀满,大便时溏,带下清稀诸症得以好转,但水肿仍见,且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此乃脾阳虚之症虽见好转,肾阳虚之症仍较突出,治以温补肾阳为主。
选用肾气丸辅助治疗。
患者服用一段时间,症状明显好转,小便量正常,浮肿消退,未见反复,精神好转,体力增加,食欲增多,面色红润,腰痛亦逐渐好转,阴虚症状逐渐恢复。
继续治以温补肾阳,除水消肿,目前病情逐步缓解,身体渐渐恢复健康。
对真武汤临床应用认识
对真武汤临床应用认识真武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配方,主要由桂枝、草果、甘草、杏仁等草药组成。
它具有解表化湿、祛风散寒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症状。
在中医领域,真武汤被认为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方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真武汤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桂枝,桂枝具有温阳解表、疏风散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草果是真武汤中的另一种重要草药,具有祛风除湿、温里解表的功效,能够帮助身体驱散寒气,缓解疼痛。
甘草和杏仁则起到调和药性、增强功效的作用,使真武汤在治疗感冒、风寒症状时更加有效。
在临床应用中,真武汤常常被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等症状。
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头痛、恶寒等症状时,医生可以考虑使用真武汤进行治疗。
真武汤具有温阳解表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驱散寒气,缓解疼痛,加快康复时间。
而且真武汤成分温和,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对于一些儿童和老年患者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真武汤在治疗风寒感冒等常见病症时有着较好的疗效,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群。
对于患有特定病症、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不宜随意服用真武汤。
在选择使用真武汤进行治疗前,建议患者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使用。
总的来说,真武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配方,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价值。
在治疗风寒感冒等病症时,真武汤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缓解症状,加快康复。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患者的个人情况和禁忌症,遵医嘱用药,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真武汤的临床应用知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加味真武汤穴位贴敷治疗肾阳虚型盐敏感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味真武汤穴位贴敷治疗肾阳虚型盐敏感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加味真武汤穴位贴敷治疗肾阳虚型盐敏感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加味真武汤穴位贴敷治疗肾阳虚型盐敏感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80 例肾阳虚型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真武汤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心功能指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及心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味真武汤穴位贴敷治疗肾阳虚型盐敏感性高血压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关键词:加味真武汤;穴位贴敷;肾阳虚型;盐敏感性高血压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Jianweizhenwu Decoction acupoint patching therapy in treating renal yang deficiency type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renal yang deficiency type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Jianweizhenwu Decoction acupoint patching therapy, and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oral Western medicine.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oth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Jianweizhenwu Decoction acupoint patching therapy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in treating renal yang deficiency type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 and can be used as a safe and effective adjuvant therapy.Keywords: Jianweizhenwu Decoction; acupoint patching; renal yang deficiency type;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
真武汤所治发热探析
真武汤所治发热探析徐菁晗;谷松【摘要】真武汤出自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作为温阳利水的代表方剂,真武汤主要用于治疗阳虚水泛、水气内停之证,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中.世人只知真武汤证可有发热症状表现,然而此方所治疗的发热症状是由于外感或是内伤而发一直存在争议,无确切定论.该文对其发热症状进行再研究,通过对其因机、部位以及治发热之遣方用药的探析,发现此发热是由于内伤少阴、肾阳大耗而发的虚热症状,并可于患者面部体现其热象,遵循“温潜治之”的治疗原则,温中与利水同用.如此,对真武汤所治疗发热症状的再探析与再发现,不仅扩充了其适应证的范围,同时也为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真武汤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3页(P751-753)【关键词】真武汤;发热;虚阳外越【作者】徐菁晗;谷松【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2真武汤分别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第82条及少阴病篇第316条。
作为温阳利水的代表方剂,真武汤以阳虚水泛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为典型,而发热作为非典型症状出现在太阳病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此处发热是由于外感风寒,表邪未解或是由于内伤发热,一直众说纷纭,保有争议。
以下笔者试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分析。
1 伤寒发热的主要类型《伤寒论》为外感热病的专著,文中明确提到发热症状的条文有100余条,足见其发热这一症状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
其中的发热包括微热、烦热、身热、潮热、往来寒热等多种形式,大抵可以分为三类,一为正邪交争之发热,二为阳衰病危所致的阴寒内盛、虚阳外越之虚热,三为从阴转阳欲愈之时或有发热,另外还有实热、虚热、虚实夹杂之分。
由此可见,发热这一症状可作为揭示疾病病因病机的关键因素。
刘渡舟先生使用真武汤经验总结
刘渡舟先生使用真武汤经验总结(一)刘渡舟先生用真武汤的思路与手法1.关于方证辨识刘渡舟先生认为,真武汤所治水证的特点是,证中既出现了阴寒内盛的附子证,又出现了水气内停的水证。
附子证的特征性表现有脉沉(或沉微,或沉细),恶寒,背寒,四肢冷等。
水证的特征性表现有舌胖大,苔水滑,小便不利等。
在明确附子证与停水证后,就真武汤证而言,还要辨识本方证的以下主证。
第一是“四肢沉重”。
第316条有“四肢沉重疼痛”一症,刘渡舟先生认为,如果仅仅少阴有寒,那么四肢只是疼痛而不会沉重,要是沉重而疼痛,沉重在前,沉重为主者,就不只是寒凝,而是还有停水。
因此,临床上但见腿沉,或四肢沉,或全身沉重者,就首先考虑真武汤证。
第二是“水肿”。
仲景真武汤两条均没有提水肿,而刘渡舟先生认为,真武汤证“小便不利”提示有水肿,水肿是辨识真武汤证的重要指征,尤其是下肢肿,包括心性水肿、肾性水肿等。
临床上凡见水肿而有四肢沉、脉沉少阴阳虚寒盛的附子证者辄用真武汤。
第三是“小便不利”。
第316条有“小便不利”,这是水气不行的特征性表现。
临床上凡是小便不利而见附子证者,刘渡舟先生则用真武汤。
第四是“肌肉跳动或振颤”。
第82条有“身瞤动”一症,凡是肌肉跳动、振颤或肢体颤动者,刘渡舟先生多从阳虚停水考虑,用真武汤。
第五是“头眩”“振振欲擗地”。
第82条有“头眩”“振振欲擗地”。
头眩指头眩晕,“振振欲擗地”,指站立不稳,欲倒,也包括头重脚轻,腿软等。
临证但见头眩晕、站立不稳、头重脚轻,或腿软者,刘渡舟先生多辨为真武汤证。
第六是“心下悸”。
第82条有心下悸,刘渡舟先生认为,此既指心悸,也指心下胃院动悸,这是阳虚水气上冲的表现。
因此,凡是心悸、心慌,或胃脘动悸者,刘渡舟先生则从阳虚水气冲逆考虑,用真武汤。
2.关于同类方证的鉴别第一、真武汤证与四逆汤、白通汤证:太阳和少阴为表里,如少阴阳虚寒盛,一般会是四逆汤证,或者是附子汤证,如果不但有寒,而且还有停水,突出的症状就是小便不利和四肢沉重,这是水邪的特征性表现,这时应该祛寒、扶阳、利水,用真武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g 白蔻 仁 0 , 叶 1g 厚朴 2 g 陈皮 1g 通 草 1 g 滑石 0, g竹 0, 0, 5, 0, 3 g 半夏 1 g 当归 2 g 川 芎 3 g 藿 香 2 g 荆 芥 1 g 土 元 0, 0, 0, 0, 0, 2, 2 g 丹参 3 g 赤芍 2 g 二花 2 g 连翘 1g 0, 0, 0, 0, 5 。每 日 1 , 3 剂 煎
按 : 证虽 为腮 腺炎 病 毒 感 染 所致 , 在 疾 病 发 展 过 程 本 但 中有 湿热 互结 、 热毒 炽盛 的征 候 , 以用三 仁 汤加 味 治疗 , 可 并
取 得 了 良好 的 疗 效 。
3 流 感
胡某 , , , 感 。午后发 热 1 , 日静 脉 滴 先锋 5 女 8岁 上 周 每 号 3 0 丁胺 卡那 0. , ., 2 口服 红霉 素 、 P A C等 药 , 仍每 日下 午 现 或晚 间恶 寒发 热 , 体温 最高 3 ℃ -4 " , 解 热 针 后 汗 出热 9 0 用 C 退 , 日又发 , 来 渴不 欲饮 , 呕 , 苔 厚 腻 , 弦 数 有 力 , 象 时 舌 脉 血 不 高 , 属湿 温 , 证 湿重 于热 , 在原 治疗 基础 上加 服柴 胡 桂枝 汤 合 三仁 汤 : 胡 1 g 黄芩 9 , 夏 1 g 党 参 1 g 桂 枝 1g 柴 2, g半 0, 2, 0, 白芍 2 g 杏 仁 6 , 0, g 苡仁 2 g 蔻 仁 9 , 0, g 厚朴 1 g 通 草 6 , 5, g 滑石 2 g竹 叶 1g 0, 0 。每 日 1剂 , 4 服 1次 , 每 h煎 服药 后 体 温稍升 , 但 较前 为低 , 最高 3 ℃ , 续 时 间 较 短 , 加 用 退 热 药 物 自 8 持 未 退 , 2天 体 温 3 .℃ , 再 升高 , 第 73 未 已索食 . 耍 . 3日体 玩 第
力 , 象 WB 8 0 L, 科 检 查 ( ) 乳 房 胀 满 , 硬 结 , 血 C1 X 1 / 妇 一 , 有
溢 白色乳 汁 , 有 脓液 , 为乳 痈 , 热蕴 结 , 毒炽 盛 , 乱 伴 此 湿 热 扰
神 明 所致 , 原治 疗方 案上 加用 三 仁 汤 加 减 : 米 4 g 杏 仁 在 薏 0,
温、 食 , 饮 二便 正 常 。 按 : 行性 感 冒多 由流 感病 毒感 染 所致 , 缠绵 难 愈 , 流 多 本 证发 热 恶寒 汗出 是表 证 未解 , 闷 不饥 , 不 欲 饮 , 呕 , 胸 渴 时 舌 苔厚 腻 , 化生 湿热 , 属 故用 三 仁汤 合柴 胡桂枝 汤 调和 营卫 , 清 热化 湿解 毒 。 总 之 , 用 三仁 汤是 以热 和湿 为 辨 证要 点 , 吾 以舌 苔 厚 腻
为体 征 , 以胸 闷不 饥 , 后 发热 , 心 呕 吐为 主要 症 状 , 午 恶 并根 据病史 、 疾病 特 点 , 结合它 方应 用 , 配辛 开苦 降泻 火解 毒 的 如 黄连 、 芩 、 花 、 翘 、 英 ; 黄 二 连 公 消食 去 积 的 陈皮 、 实 、 三 枳 焦
仙 ; 和营卫 的柴胡 、 枝 、 调 桂 白芍 ; 血 透营 的丹 皮 、 芍 、 凉 赤 生
2 急性 乳腺 炎
张某 , ,5岁 。产后 8天 , 女 2 发热 3天 , 昏抽 搐 1 , 神 天 曾 按 上感 给 于退 热 、 菌 消 炎 治 疗 , 时 体 温 3 .℃ , 用 先 抗 诊 95 药 锋霉素 , 物理 降 温 , 色暗 红 , 面 目赤 , 吸急 促 , 肤 灼 热 , 呼 皮 无 汗 , 体 抽搐 阵 作 , 志 慌 惚 , 质 暗 红 , 厚 腻 , 弦 数 有 肢 神 舌 苔 脉
( 稿 日期 :0 2—0 收 20 6—2 ) 5
毒入 里生 湿 化热 , 毒 蕴 结 , 量 输 液 , 复 物 理 降 温 , 凉 湿 大 反 寒 凝滞 , 机 郁闭 , 无 出路 , 热熏 蒸蒙 蔽清 窍 , 见 高热 , 气 邪 湿 故 神 昏抽 搐 , 乳房 胀 满 , 厚腻 , 弦 数有 力 , 祛 热 毒 首 先 要 祛 苔 脉 要
湿, 湿祛 不扼 热 , 毒 方能 外 泄 , 用 三 仁 汤 清 利 湿 热 , 别 热 故 分 三焦 , 湿 化毒 去 而热 退 。 使
维普 5期
河南 中 医药学 刊
・6 ・ 9
丹皮 2 g 丹 参 3 g 竹 叶 1 g 甘 草 6 , 0, 0, 0, g 滑石 3 g 0 。每 日 2剂 , 4 h煎服 1 , 次 3天后 体 温降至 正 常 , 睾丸 已不 疼 , 气 短乏 力 觉 心悸 , 邪 祛正 伤 , 气 未 复 , 给 予 柴胡 1 g 郁 金 1 g 白 此 正 再 2、 0、 术 3 g 白蔻 仁 1 g 半 夏 1g 川 贝母 1 g 黄 芪 3 g 当 归 0、 2、 0、 0、 0、 2 g 丹 参 3 g 赤芍 2 g 丹皮 2 g 0、 0、 0、 0 。善 后 。
次服 3次 , 2天体 温 3 ℃ , 药后 体温 已降至 正 常 , 房 第 8 3剂 乳
硬结 消 失 , 舌苔 消退 , 脉缓 和 , 以益气 和 胃善后 。 继 按: 急性 乳 腺炎 , 由外 感 邪 毒所 致 , 治 、 治 易 致 邪 多 失 误
地 。此 外在 辨证 用药 准 确 的前 提 下 , 应 强 调 煎 服 方 法 , 还 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