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组业务学习讲座
2024年政史教研组工作计划例文(3篇)
2024年政史教研组工作计划例文一、目标和任务2024年,政史教研组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研质量,推动学科建设。
具体任务包括:加强教研团队建设,提升教研能力;深化学科研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加强教学改革,推动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二、加强教研团队建设1.定期组织专题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2.举办教学方法和教材分析的研讨会,夯实基础知识。
3.加强团队沟通和交流,鼓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4.组织教师参加教研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三、深化学科研究1.参与学科课题研究,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2.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扩大学术影响力。
3.加强教师的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促进学术创新。
四、推进教学改革1.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
3.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4.开展教育教学评估,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1.定期组织家长会和学生座谈会,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和反馈。
2.建立学生档案和家长联系表,做好线上线下双向沟通。
3.鼓励教师和家长互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六、开展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实地考察,拓宽视野。
2.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
3.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七、加强市场拓展和宣传工作1.制定市场拓展计划,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2.加强学科品牌建设,提升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渠道和范围。
以上是2024年政史教研组工作计划,希望通过这些工作能够提高教研质量,推动学科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
2024年政史教研组工作计划例文(2)一、总体目标和任务1.总体目标:在政治史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提高教研组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任务:a.深入研究国内外政治史领域的前沿问题,推动我国政治史研究的创新发展;b.加强政治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政治史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c.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政治史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二、研究方向和内容1.研究方向:a.政治史理论与方法b.党的建设与发展历程研究c.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变迁研究d.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研究2.研究内容:a.开展政治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史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b.深入研究党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揭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和治党模式;c.加强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变迁的研究,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创新;d.扎实开展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研究,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作出贡献。
政史地活动实施方案
政史地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政史地活动是学校政治史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政史地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政治史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政史地活动实施方案对于学校政治史地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目标。
1. 增强学生的政治史地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激发学生对政治史地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
1. 开展政史地主题知识竞赛。
通过组织政史地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政治史地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2. 进行政史地主题实地考察。
安排学生到相关的政治史地场所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政治史地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3. 组织政史地主题研究性学习。
鼓励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政治史地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开展政史地主题文化活动。
举办政史地主题的文化活动,如政治史地知识展览、政史地主题读书分享会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活动组织。
1. 活动时间安排。
合理安排政史地活动的时间,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避免与学生的学习任务冲突。
2. 活动场地选择。
根据不同活动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活动,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活动人员组织。
组织专业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参与活动组织和指导,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五、活动评估。
1. 学生学业成绩评估。
通过政史地活动的开展,评估学生政治史地学科成绩的提高情况,了解活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2.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
通过政史地活动,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情况,了解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3. 活动效果评估。
对政史地活动的开展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活动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
六、总结。
政史地活动是学校政治史地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史地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4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2024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2024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工作,是时候认真思考工作计划如何写了。
做好工作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政、史、地、生教研组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课程改革要求。
认真领会美舍学校相关办学理念。
继续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堂改革为主线,把提高教师个人的业务素质为重点。
现根据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本学期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二、重点工作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规范教研管理,树立质量意识。
2、立足课堂,面向学生,认真开展具有创新和特色的“以学生为主体”使教育教学落到实处。
3、积极推进教改研究工作,全组教师深刻领会教改研究的实质,强化课题研究及教改研究,构建研究型教师队伍。
4、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三、本学期的特色工作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首先要抓好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课程标准》的贯彻和落实。
目前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对《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停留在表面,没有把握好《课程标准》尺度,没有把《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落到实处。
根据这一实际问题,本学期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
对教师来说,学习《课标》、分析教材,最主要的是学习和把握《课程标准》整体指导思想,明确其要点和主要精神。
本学期在教学中每位教师根据新课程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展。
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程标准》,如何开展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呢?首先,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例,应该至少要从三个层次上去研修:(1)通读。
通过通读,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定位、包含内容,了解各个内容在不同板块中的要求。
这不仅为总体把握内容标准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教学提供方向。
(2)研读。
2024年初中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四篇)
2024年初中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一、依据课程标准,加强理论学习我们要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
积极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研究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学科的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水平。
结合课程改革,用好新教材,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努力使课堂教学向“民主”、“互动”、“开放”、“探究”方向发展,提高教学效益。
积极参加“创建学习型学校,争做知识型教师”的活动,把学习理论与学习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提高教师的素养。
二、落实教学常规,深化教学改革继续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这学期,备课要充分,三维目标要明确。
要求教师备详案,每课一案,有反思。
特别注意加强有关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及课后小记的记载。
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实行提前一周备课制度。
上课要精细,方法要灵活,做到“三个不”。
即不上无准备、无教案的课;不上无目的、无要求的课;不上无容量、无密度的课。
教师认真对待,做到上课不迟到、不使用手机;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充分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业方面,严格控制作业量,最好在课堂内完成,不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
教导处和教研组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
积极参加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加强对教师平时教学的督促。
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研组要配合教导处,做好教师“公开课”的活动;同时,教研组将组织组内的听评课活动,从而促进本教研组教师的教学水平。
积极组织教研组内的公开课,使教师不仅完成____节的听课任务,而且还通过说课、听课、评课过程,提升专业化素质。
三、优化教师素质,打造精品队伍这学期通过活动要使全组教师互相关心,互帮互学,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2023年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
2023年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2023年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1本学期期,高中政史地教研组成员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本组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
本组成员由梅立芳、陈芳芳老师(政治)、贾学章、李乾君、时树勇老师(地理)、汤军珍、张丽瑛老师(历史)共7人组成。
根据本组的教师情况,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特制定本组教学研究目标和措施如下:第一,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教研组各成员要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各科教学的最新动态。
本学期,教研组每位成员至少读一本与本学科教育相关的专著,并写好摘记和读书笔记,在组内交流读书心得。
推荐优秀的读书笔记全校交流。
第二,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
本学期,要求组内教师,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
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批阅好学生的每一次练习。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课堂智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忌教学过程教条、死板和空洞说教。
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重视交流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学期,继续要求教研组成员不定期听课,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
组内教师不定期互相听课、评课,本学期每人至少开1—2次组内公开课。
组内推荐一堂全校公开课。
积极参与学校其他教育组的公开课活动。
第四,经常性地做好经验的总结和教科研工作。
本学期,继续要求教研组成员每月定期写好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并直接上传至校园网上,以供交流。
每位教师积极参与校教科室组织的教学案例评比和科研周活动。
期末每人至少上交一篇专业论文。
希望通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组的各项工作有长足的进步!附本组公开课安排表:2023年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2政史地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教研组,全组老师本着“敬业、协作、奉献”的精神,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以课题的探索和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不断加强课程的德育功能。
政史地教研组教师工作总结(3篇)
政史地教研组教师工作总结一个学期又将结束了,回顾紧张忙碌的一学期,我们教研组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为中心理念,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
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更有效的开展今后的教研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一、师德修养方面本学期,全组教师能认真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领会新课改的思想内容,严格规范自己的师德修养,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及文明公约的有关规定,政治思想及师德修养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本学期我们政史地教研组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课改的有关理论,并做到有组织有检查,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全体教师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都有所收获。
在学校观摩课的评选活动中,我组杨喜云老师讲的课受到领导好评,并获学校奖励。
活动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学习自觉性,丰富了教师的知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掀起了老师们挑战自我,追求进步的热情。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我组学科多,有政史地三科,分布的教学班面比较广,学科间的知识交叉性也比较多。
根据这一特点,全组经常性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研究学生,研究问题,深入班级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老教师多出主意,年轻教师虚心好学,各备课组集体备课,学习热潮高涨,在教研中老师们做到了毫不保留,有问必答,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学校组织了两轮听评课活动,全体老师都能积极参与讲课,在所代班级比较多,调课比较困难的情况之下,个位老师都能不厌其烦的调课,按时参加教研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都学到了很多的经验,课堂教学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每周的常规检查,老师们都能按时把自己的备课本、学生的作业本及批改记录,及时的交回教导处,接受检查。
三、教研及业务理论方面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做到学以致用。
政史地组教研活动总结
政史地组教研活动总结政史地组教研活动总结1开学两个多月以来,政史地组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各位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进展顺利,现总结汇报如下:一、政治思想方面:政史地组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组织全体组员坚持政治业务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
执行和落实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完成各项教学教研工作。
二、教学方面:政史地组各位成员都能做到认真钻研新大纲和新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关心爱护学生,积极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
三、教研活动方面:各位组员都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相互交流,总结经验,以求更大的提高。
开学至今,共听本组教师的公开课3节,每次听完都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认真评课,从中学习了不少的经验。
四、学习提高方面:本着终身学习的思想,各位组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根据现代教学手段的需要,继续深入学习课件制作,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天网、地网、人网各种渠道收集信息,为我所用。
坚持学习先进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更高要求。
总之,这一个多月的'工作是忙碌而又欣慰的,大家都在工作中得到提高,逐步成长、成熟,但也有地方做得不够完善。
相信在剩下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政史地组将会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争取做得更好。
政史地组教研活动总结2回顾即将结束的学年度下半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觉到做了几件具体而又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总结如下:一、关于高考、会考备考工作的教研活动1、结合学校的教研活动,我们开展了“解读20xx年文综高考大纲”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缪仁威、孙诗、孙震三位老师分别对地理、政治、历史三门学科20xx年高考考试的范围、考查方向、重难点、题型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备考策略。
我想,我们的分析未必就对上了高考的路子,但是我们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本校特点的教育教学探讨,总会有一定的收获的。
不管成功或失败,我们沿着这种教研方式走下去,不断地总结与积累,总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初中政史地学科学习技巧全解析
初中政史地学科学习技巧全解析在初中阶段,政治、历史和地理是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
这些学科涉及的知识点繁多,也相对抽象,因此学习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学科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政史地学科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一、政治学习技巧1. 制定学习计划:事先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规划好学习任务和时间,合理安排每个学科的学习时间,确保每个学科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2. 理解政治概念:政治学科常常涉及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民主、社会主义等,因此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或者互联网资料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3. 正确应对题型:政治学科的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平时要多做相关的练习题,熟悉各种题型的考察点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4. 多使用思维导图:政治学科的知识点之间有相互联系,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整理和梳理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思维脉络,便于记忆和理解。
二、历史学习技巧1. 弄清时代背景:历史学科的内容涵盖了很多时期和事件,了解每个时期的背景和特点对于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小说、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来加深对时代背景的理解。
2. 注重记忆关键词语:历史学科中有很多重要的人物、事件和地点,记忆关键的词语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可以通过制作关键词卡片、背诵等方式来加强记忆。
3. 多看历史地图: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关联,通过查看历史地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的联系,帮助记忆和理解。
4. 多做历史题型练习:历史学科的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解答题等,多做历史题型的练习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三、地理学习技巧1. 多看地理图片和地图:地理学科的内容以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为主,通过观察地理图片和地图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 练习标注地理图和绘制地理图:通过练习标注地理图和绘制地理图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提高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
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们政史地教研组在学校教导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为中心理念,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
为使今后的工作扬长避短,让宝贵的经验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一、教研组工作的开展1.强化业务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学期一开始,全组老师认真学习学校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贯彻和落实。
每位教师都做到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有外出学习、听课、讲课的老师,回来后都能热心地向组内其他老师介绍学习内容与经验。
每次教研活动有中心发言,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困惑或经验、建议,全组老师一起积极热烈探讨,对改进教学水平有很大程度发启示和帮助。
2.强化教学常规的管理本学期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落实常规教学各项任务。
①坚持一周一次教研活动,落实重点和难点,统一进度和内容,分析反馈学生的想法,开展教学中常见问题征集与解决活动,解决老师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②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制定教学进度计划,认真组织教学,努力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③规范教案编写,优化教案设计,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和学法指导。
④抓好作业量控制和作业批改质量,做到精练细批。
⑤坚持听课制度。
每次听课前,我们组所有的教师必须调好课,全部听课,在听完课后找时间对该堂课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大家对于本节课的好处和值得讨论的地方分别进行研究和讨论,这样,一组中虽然只有一个人上课,但我们全组的教师都参与其中,大家相互取长补短,提高了课堂教学艺术。
3.加强了教研组凝聚力,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我们教研组虽然人员少,老师担负的教学任务重,但通过每次的教研活动能不断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密切了联系,并在工作上大家互相帮助,增进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以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二、教研工作方面教学离不开教研,教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唯一途径。
初中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700字5篇
初中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700字5篇#学校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方案1#第一,搞好业务学习,提高理论素养1、认真组织学习所教科目的课程标准,生疏本学期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把握教材编排体系,找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认真学习训练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主动转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转变以往课堂教学中的“填鸭式”为“启发式”、“刺激性”,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接受应用思维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培育同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力气,让同学从机械的“学与答”变成“学”,从“学”变成“学”,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3.鼓舞组内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反思,积累阅历,撰写教学随笔和阅历文章,争取发表论文,主动完成新视野博客圈指定的博客任务。
其次,搞好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1、开展小组听评课活动,定期进行听课、评课活动。
要求每位老师认真听课,课后相互沟通。
要求每一位评价班级的老师,以训练教学论为基础,从不同角度指出自己课堂教学的亮点和不足,坦诚、真诚地交换看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研组负责组织学校支配的听力和评价活动。
老师必需细心预备,注入课程改革理念,保证教学效果和活动质量。
听力和评价应达到规定的课时数,并做好详细记录,主动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2、坚持老师间的课堂讲课。
组内老师要加强学习相互沟通,相互倾听,相互评价。
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反映老师教学的特点,也能反映正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后老师要准时与讲师沟通争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主动学习和运用现代远程训练技术为教学服务,充分发挥部分精通计算机的老师的作用,带动和关怀全组成员特别是中青年老师尽快把握现代训练技术,学会整合教学资源,学会制作教学课件并尽快应用于课堂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三、落实教学常规,关心教务处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和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查第四,重视毕业班教学,抓好复习和拼搏毕业班老师应加强对初三毕业班考试中时常消逝的问题的争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对基本功差同学学习力气的争论,切实做好“扶优扶劣”,培育尖子生。
政史地主题教研活动
主题教研活动(培训)讲稿历史教育的视野与方法一、历史教育为什么需要“视野”“给大学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这是我对大学人文学科基本教育和专业训练三个阶段的理解。
——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是视野,第二是视野,第三还是视野。
——赵亚夫探索历史教育终极价值,领悟人生智慧,服务人生。
——任鹏杰视野决定高度:从历史高处眺望,从历史深处沉思,从历史细处雕琢。
——李惠军历史教师要有理想、视野、情怀和担当。
——郭富斌(一)什么是“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思想和知识的领域。
(百度百科)所谓“视野”,就是开列出中国和国外在本领域最基本的和最深入的论著,使得研究生不至于“拣到篮里便是菜”,反而漏掉了必读的经典,形成引用参考文献的“随意”。
(张隆溪)(视野就是专业眼光)第一,你这个学科的历史、研究的领域如何?第二,你这个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第三,你应该有,或者希望你有的学术视野有多宽。
参考文献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基本文献”,一个是“进阶文献”。
(葛兆光)教师的视野决定着教育的视野。
教师视野的向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视野的宽度决定教育的范围内容;教师视野的深度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水平。
(二)视野决定认识创意决定一节课的品质。
创意:高远的立意;精深的悬想;博大的情怀;历史的感念。
——李惠军:《历史视野与教学创意——用智慧、哲理和情意激活课堂》(三)历史:人类认识视野拓展的结果这个一般性的自我、具有人性的我(Ich der Menschheit)是历史的主体。
历史是人类的(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人类的自知。
历史是人类对自己认识的觉醒,以及人类对自己的意识。
——[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被人们记录下来的孤立事件的正确性有赖于一种理论,而被记录下来的各种情景的链锁则是一种更为广阔的理论,那必定要与被想象是有被动的感觉所构成的事实距离得更远,而且与真实与虚妄的更大的可能性在一起,就必然蕴含着其积极相合的更多的存在。
史地政生教研组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校史地政生教研组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致力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提升组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史地政生教研组于2021年9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记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4.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期间,史地政生教研组组织了四次教学观摩活动,分别由四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观摩课后,组内教师针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改进意见。
(1)公开课一:《中国近代史》授课教师:张老师教学亮点:张老师以历史时间为线索,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复杂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研讨内容: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气氛活跃,但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挖掘。
(2)公开课二:《世界地理》授课教师:李老师教学亮点:李老师以地图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
研讨内容:李老师的教学方法独特,课堂互动性强,但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内容讲解过快。
(3)公开课三:《政治生活》授课教师:王老师教学亮点:王老师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
研讨内容:王老师的教学内容丰富,案例分析到位,但部分知识点讲解不够清晰,需要加强板书。
(4)公开课四:《生物与环境》授课教师:刘老师教学亮点:刘老师以实验探究为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研讨内容:刘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实验操作规范,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2. 教学经验交流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史地政生教研组组织了一次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2024年初中政史地教研组的工作计划(4篇)
初中政史地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来临,回顾上学期的教研组工作,在收获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为更好完成本学期的工作,政史地教研组由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组成的一个教学研究机构,组员共____人(不含地理科)。
本学期我们组的活动计划主要有以下内容:一、加强本组组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教师的职业是既教书又育人,本学期,我们组将通过组织各科任教师以学习新理念、学习课堂教学、观摩实录等形式,加强本组组员的理论水平,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能更好地去胜任本职工作。
其次,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整个教学质量的好坏,本学期,我们组将进一步通过集体授课、讨论、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学习新课程下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并且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本学期我们组将积极地组织组员积极地撰写论文,制作课件,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并且通过学校组织的公开课、(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本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不太重要的学科,学生平时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这些学科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太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好学”转入“乐学”,本学期我们将调整教学方法,以活动的方式或以主题探究的方式调动学生兴趣。
初中政史地教研组的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政史地教研组以____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____新课程改革。
坚持“以创新求发展,向教研要质量”的思路,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为主线,开展务实、新颖、高效的教研活动,全面推进教育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目标1、加强高考研究,努力提高高考成绩。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政史地新课标教研活动主题
政史地新课标教研活动主题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与改进。
政治、历史、地理作为人文社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探索新课标下政治、历史、地理教学的方法和路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我校计划开展以政治、历史、地理为主题的新课标教研活动。
主题名称:新课标下的政治、历史、地理教学活动目的:1.深入学习和研讨新课标中政治、历史、地理教学的理念、目标和要求,统一思想认识,为教学提供指导;2.分享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3.研究新课标下的评价体系,探索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历史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内容:1.主题报告会:邀请专家学者给教师们进行新课标下政治、历史、地理教学的主题报告,介绍新课标的内容、精神和要求,解读新课标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统一教师们的认识。
2.教学研讨会: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结合新课标要求,交流教学经验,在授课方法、教材选用、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研讨,总结经验,分享成功教学案例。
3.教研活动:教师们按照新课标要求,开展小组教研活动,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进行讨论和研究,形成教学研究成果,并向其他教师分享。
4.教学观摩:组织师生互相观摩课堂教学,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
5.学生参与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开展调查研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调研,了解社区的历史、政治和地理情况,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预期效果:通过政治、历史、地理的新课标教研活动,我们期望达到以下效果:1.教师们对新课标有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掌握新课标的精神和实施要求;2.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加多样化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3.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辅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4.学生们能够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融入到学科学习中,并培养其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社会责任感;5.促进学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推动学科教育的发展。
政史地教研活动美篇
政史地教研活动美篇一、引言政治、历史和地理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它们承载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而教研活动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以政治、历史、地理教研活动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教研活动来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塑造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政治教研活动政治教研活动是培养学生正确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可以通过政治教研团队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可以通过开展“政治知识竞赛”、“模拟政治投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
三、历史教研活动历史教研活动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热爱历史、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
在历史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调查、资料整理、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增强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历史教研活动,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历史教学的多元化和趣味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
四、地理教研活动地理教研活动是培养学生地域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有效途径。
在地理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地图绘制比赛、实地考察、自然环境保护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学科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地理教研活动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将地理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态环保意识。
五、教研活动成效与展望通过政治、历史、地理教研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历史文化素养和地理环境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拓展教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六、结语政史地教研活动是提升中学政治、历史和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只有不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深化教研活动的内涵和外延,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4年中学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中学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本学期本着走进新课改,实施新课程,构建以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政史地综合素养,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如下计划:一、更新教育理念: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政史地教学动态。
立足于“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形成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意识,确立“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的育人观,探究“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去;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必须做好的具体工作:1、加强业务学习,做好学习札记,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2、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
(1)抓好每学期学生的周记练笔检查;(2)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3)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角度灵活多样”的训练。
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4)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备课要有针对性、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课堂教学不追求一定的模式,要追求学习的实效性。
要关注学生,关注情感、态度等、价值观及个性发展、关注过程与方法。
创造性地处理教村,建立反思意思,每堂课应使学生“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会运用。
”要“紧扣教材,新旧联系边讲边练,因材施教。
”3、以教研促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每月一次全组集中学习讨论,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校验风气。
(2)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认真进行说课活动,听课活动和评课活动;4、继续组织好政史地兴趣小组活动,积极推荐学生习作给校报及相关媒体。
5、注意个性学生的培养。
在教学中,努力发现个性学生并积极加以培养。
6、各备课组认真做好本组活动计划。
7、任课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在教研的基础上积极撰写论文并争取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
8、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如“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教学公开周”活动等。
2024年中学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二)一、工作目标1.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保持政史地学科的学科优势和竞争力。
2023年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
2023年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2023年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1我们组是一个特殊的教研组,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是政治学科、历史学科、地理学科生物的综合,这样,就给它的正常工作带来了困难,无法5名老师集体讨论某一科目的话题,统一管理上也有难度,如果协调不好,就会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整体的功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
但我们组扬长避短,团结协作,变劣势为优势,最终使我们成了一个有统一凝聚力,形散而神不散的教研组。
一、教研组概况我组现有教师5人,全组教师均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一位班主任。
教研组成员的平均年龄为30多岁,知识结构、职称比例均较合理,这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师师德表观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优良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我组教师除具备一般教师的道德素质外,更要有高度的觉悟和坚定的教育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增强教育效果。
为此我们坚持业务理论学习,提高道德素养和教学能力,执行和落实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从不无故缺席。
遵守职业道德,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高度的责任感,为人师表,积极完成各项教学教研工作。
三、教研组工作1、强化业务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本学期我们政史地生教研组充分利用每周一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课改的有关理论,并做到有组织有检查,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本学期我们特别加强集体备课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积极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取的了不错的成绩,工作中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学习自觉性,达到丰富了教师的头脑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2、完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有明确的教学计划。
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目的地按步骤进行,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到计划在先,活动在后。
一开学,我们成立了师徒结对、备课组,大家在讨论基础上制定出教学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不让计划留于形式。
政史地教研活动美篇
政史地教研活动美篇教研活动是教师们相互交流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政史地教研活动更是针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学特点和学科特性而开展的学术研究与交流。
政史地教研活动的目的在于加强教师们对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的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和教学水平提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下面将就一次政史地教研活动进行美篇的制作。
政史地教研活动美篇近日,我校举行了一次生动而富有成效的政史地教研活动。
经过多方策划和组织,此次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
来自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科建设、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资源共享等议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思想和智慧。
本次活动以“学科交叉,教研共享”为主题,围绕政史地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展开讨论。
政治学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科追求历史文化的传承,地理学科关注地球环境与资源利用,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交织。
老师们就如何将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寻求出一条融会贯通的教育教学路径。
本次活动突出“互助互学”的精神,老师们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案例进行了分享。
政治老师分享了“如何通过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历史老师分享了“如何通过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地理老师分享了“如何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智能”。
这种经验交流不仅有助于老师们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也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次活动还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技术手段,老师们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示了自己在教学中所使用的优秀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
政治老师展示了精美的PPT课件,历史老师播放了生动的视频资料,地理老师展示了真实的地理图谱。
这种展示不仅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为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
本次政史地教研活动充分展现了我校政治、历史、地理学科老师们的学术风采和教学实力,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集体学习
政史地集体学习在上学期取得较好的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本学期开学之后,我们组就认真地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团结互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抓好教研组的管理我组共有三个学科,但不在一个办公室,教师分布得比较分散,这就造成组织教研组活动的时候非常困难。
开学之初,围绕教研组的各项问题我们召开了教研会,会上除了明确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外,专门对纪律作了严格的限制,教研活动不能无故不参加,不能迟到,有事必须提前请假。
一直以来,我组的教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一年之中,大家都能准时参加教研活动。
大家团结合作,群策群力,用自己的一颗热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支持教研组的工作的。
二、抓好教研组的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这学期,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和政、史、地学科的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功底,确立课改的理念和策略,领悟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培养目标。
以发展为主题,质量为主线,创新为动力。
在教学中努力使课堂教学向“民主”、“互动”、“开放”、“探究”方向发展;要求教师根据《如何有效的课堂提问》开设教学研讨课,本学期政史地组老师每人至少上两节校级公开课,每两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全组集体进行评课、议课、磨课等活动,积极争取本学期能有一些关于“有效的课堂提问”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课例,教学论文。
在第八周我组进行了一次听课,这也是这学期的工作重点,同时也希望我组的老师在课堂达标中取得好的成绩。
我们的讲课时这样安排的。
让这些老师提前准备自己的课,即可在教室上,也可在多媒体教室上。
一方面提高老师的教学,另一方面,督促老师们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都可以看到,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提高了。
同时在课堂达标的过程中,我们在集体评课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优点和亮点。
让每个听课的老师都能从听课的过程中都会有收获,同时,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大家也能毫无保留的指出,同时让老师们在教学中注意克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史地组业务学习讲座“生本教育”既是教育教学文化,也是教育教学艺术。
其文化内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其教学艺术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做,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
一、理念----“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与儿童发展理论郭思乐教授说:我们把生本教育定义为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实施策略是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
(一)“生本教育”的基本原则:1、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
2、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儿童具有独立性。
3、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
(二)“生本教育”的儿童观:1、儿童不可限量,所以,对儿童的尊重,是天然地应当的。
2、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够了。
他们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认可,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会得到多少分,他们不必把情感和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级,走向纯洁和透辟。
3、课堂上,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在忘我的时刻,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东西,包括大人们的说教、烦人的竞争所消耗,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
4、儿童乃是天生的学习者,还在于学习对于他是一个永不枯竭的甘泉之井,他会不断在学习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他的思维器官会不断地获得运用的享受。
5、儿童的智力发展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思想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6、儿童与成人的学习行为的区别:成人是以知御行,认识规律是知行律;儿童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
正如陶行知先生的《小孩之歌》所说的那样:人人都说孩子小,其实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孩子还要小。
(三)郭思乐教授关于“生本教育”的几段精彩论述:1、“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郭思乐教授的这段话让我们在思考沉淀之后,把目光转向教室。
2、郭思乐教授说:生本教育就是来解放人,一个人的思想很重要,思想可以改变事物,思想可以改变教育。
我们真正的改变是思想,而生本教育是现代的思想,它的标志是——是否促进了人的解放。
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
我们提倡把学习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放人之本能。
我们长期以来是教人之本能,正确的方法是依靠人之本能,把学习还给学生。
这是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的根本方法。
3、郭思乐教授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把传统的“老师苦教”比做插秧,多年来,农民把秧苗插的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的越多。
可是这样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
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
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他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
4、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
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
”“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
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
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 个3是15,等等。
”这一段小小的对话,闪烁着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论的智慧之光。
5、如果对蒸馒头的过程实行开盖主义,不断地开盖窥视,馒头反而蒸不熟,所以,我们要以最大的耐心,等待……再等待,最后,收获一锅熟透而美味的馒头。
6、郭教授经常讲述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一位母亲带着刚刚会走路的小孩去医院看医生,说儿子的脚疼,医生很忙,两个小时后,医生给小孩诊断后说:“你儿子的脚是内八字,鞋倒过来穿。
”母亲听后很不满意地说:“等了两个小时就等了这一句话。
”医生说:“为了这句话我学了二十年。
”二、智慧——“生本教育”的哲学思考与方法论朱熹说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是指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体现“教少学多”。
所谓小立课程,指的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少,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也就是大作功夫。
人固然可以一点一滴地学知识,但一点一滴的知识是缺少整体生命的。
犹如打成碎片的维纳斯不美,而整体的维纳斯才美一样,知识只有成为整体状态的时候,特别是对儿童的个体有整体的意义的时候,它才呈现出其“生命”也就是“整体领悟与知识生命”。
(一)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我们将要谈到的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克莱恩认为:“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只有学习而没有参与其中的没有实际演练的对象,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
”他甚至认为,现在学校教育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如何做;仅仅告诉人们如何去做,是侮辱他们的智慧并造成困惑。
先做后学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先做后学反映了儿童的整体意义认识规律。
做是实践,而实践加工的对象的整体,这就给儿童以十分鲜明的意义,从而保证了他们充沛的学习热情和经验支持。
“先做后学”与“先会后学”是伴生的。
全身心的投入“做”有可能使学生直觉地、感性地、综合性地把握对象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联系,把握对象的本质。
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先学后教,不教而教。
哈尔莫斯深切地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
资源的简单易行的办法。
(二)讨论是学习的常规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中,几乎天天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进行讨论,只要是学习需要的,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
一般来说,学习者必须对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写文章或者读文章,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两个:想说什么?说清楚了没有?我们无论是读还是写任何文章,都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要反复回到这些基础问题上。
只有反复研究这两个问题,文章才基本写得好,或者读得好。
而这两个基本问题,则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列为讨论的内容的。
学习中的讨论普遍存在,只有讨论的具体的形态的不同。
例如,有时候是自己和自己讨论,有时候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的讨论。
讨论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之一,然而我们过去冷落了它。
比如,过去认为在学生之间没有什么好讨论的,课堂采取的充其量是师生对答式。
而那些师生对答的直接目的,只不过使学生为教者的教学作铺垫、作桥梁,好使我们的语言流畅一些、教学过程顺利一些,它与把学生当成主体的讨论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实际上,生本教育的一个含义是,原来在教育教学范畴中的事情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做——本体在行动中。
而讨论,就是普遍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良好方式。
在这样的讨论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而且会出现许多精彩的论辩。
(三)感悟: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学习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
人固然可以训练,但动物也可以训练,而感悟、创造则只有人才能做到。
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
人形成思想要通过感悟,它是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
感悟犹如人体吸收的食物最终转化成奔流在自己血液之中的物质一样——只有后者才是主体自身的东西。
不通过感悟,外界的东西对主体来说始终是没有意义的;而逐步深入的感悟,则可以使被感悟物——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观点或一个事物消化成为主体的思想、精神的一部分。
生本教育强调感悟,而感悟又推动了生本教育。
读和做,缓说破——促进感悟,开放潜能。
如前所述我们理会到,感悟只能由学生自己获得,精神生命的拓展别人无法取代。
由此,有利于学生的感悟和依靠学生的感悟成为生本教育的显著特征。
要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更有质量的感悟的一个条件,就是我们不要代替他们感悟,而要为他们的感悟创造条件。
这同我们在师本条件下的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不含蓄、一览无遗的教学又是矛盾的。
我们很难舍弃原来的这种做法,因为我们不放心:感悟对我们的基础知识的获得,对于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不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即使我们愿意这样做,也不知道要如何做才能促使学生感悟。
三、实践——“生本教育”的一般课堂教学模式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
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
(一)四突出: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二)三转变: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三)四个基本程序: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延伸拓展1、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
一般是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不固定,比较灵活。
通过前置学习,鼓励学生先学。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
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
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
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
2、小组合作学习, 4-6人小组,交流讨论,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3、班级交流,交流形式比较灵活,人人参与。
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4、总结和巩固。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广义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教他们怎么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汇报、质疑、讨论常规化”。
(六)生本评研课:以学养学,以学养考郭教授提出,生本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在平时的考查中,去掉考试的控制性,保持考试的检查和练习的功能,以良好的素质来迎接社会的检查和评价,解决现行教育中素质教育和考试之间的矛盾。
评研就是让学生用研究的态度对待考试,把考试作为对知识的再次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1、具体操作方法是:某一个知识单元学完之后,由生本教育课题组的老师先出一套试题让学生做,然后在小组内学生互相对答案,进行研讨,经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之后,学生自己编题考小组其他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