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13 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解析版)
高中地理必修2(新教材)专题复习《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总结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高中地理必修2(新教材)专题复习《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总结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2)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3)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
3.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西气东输工程概况(1)一线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
(2)二、三线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东至福州。
(3)四线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伊宁,止于宁夏中卫。
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1)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大量投资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2)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缓解了东西部地区能源产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起到促进作用。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通过读教材中附图,分析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养成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及其不均衡性,看到我国为协调资源分配、促进区域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养成节约能源资源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置情境,通过观看西气东输工程的纪录片了解背景,找出起点和终点。
提问:实施西气东输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活动】展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比例图,指导学生读图,可分成小组讨论、据图的数据出总结我国东部和西部天然气生产量、能源消费量的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西部能源消费较小,天然气的生产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东部能源消费大占比接近50%,天然气的生产量小。
【教师总结】我国区域能源资源赋存量与区域的发展水平很不匹配,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其中新疆的能源资源特别丰富,仅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就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
然而,新疆以及周边地区消费较小。
所以我们就可以进行天然气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缓解地区能源消费和生产的不平衡的矛盾。
(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活动】展示《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xx年)》图,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有何不同?【师生共同总结】我国以煤炭能源消费结构为主。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提问】我国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存在什么问题?【学生讨论总结】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专题14 资源开发和调配-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练习 (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布局项 目。“东数西算”即东部沿海数据传移到西部内陆地区计算和储存,数据承接 地运营时耗电量大。下图为我国启动建设的8个国家算力枢组示意图。据图文 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宁夏承接的数据源自(B )
核能等清洁能源建设。
(3)下列不是“西电东送”工程为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带来益处的
选项(D)
A.优化能源结构
B.缓解能源紧张
C.改善环境质量
D.加剧自然灾害发生
练习
11.(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 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
A.内蒙古枢纽
B.京津冀枢纽
C.长江三角洲枢组
D.粤港澳枢组
练习 (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布局项 目。“东数西算”即东部沿海数据传移到西部内陆地区计算和储存,数据承接 地运营时耗电量大。下图为我国启动建设的8个国家算力枢组示意图。据图文 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宁夏能够承接大量运算数据,其优
势在于(D)
A.气候干燥
B.科技发达
C.地势平坦
D.电力丰富
练习 (2022·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 占比很高,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占比逐年上升。相比煤炭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 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下图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 能源生产和消费占全国的比例(2015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知识汇总整理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知识汇总整理【考点透析】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比较:原因线路影响西电东送西部能源资源(水电、煤炭等)丰富;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北线:由内蒙古、陕、晋等省的火、水电向华北电网输电;中线:由川、渝、鄂等省区的水电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滇、黔、桂等省区的水、火电向华南输电调入区: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调出区: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西气东输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客观需求;能源开发重心西移一线工程:从新疆轮南油气田向东到上海;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首条引进境外(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三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达福建、广东,新增进口中亚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调入区: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结构调整;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调出区: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天然气为原料的工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工程建设区造成荒漠化,水土流失压力南水北调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分布不均;华北和西北水土配合欠佳,缺水严重;长江流域面积广,水量丰富,流量稳定,调水距离近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沿京杭大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其优点是有运河可用,工程量小;缺点是需逐级提水、水质较差。
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输水到北京、天津;优点是能自流供水、水质好;缺点是工程量大。
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雅砻江、大渡河、通天河输水调入区: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东线方案易造成灌溉区土壤次生盐渍化。
调出区:水源区经流量减小;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
2024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我国的西气东输与南水北调)
主要线路
东西 通往东北 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向运
京包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
煤通 通往华北 太—京石—京沪线、陇海线(在连云港出
道
口)、神黄线等
南北向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
运煤通道
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世界著名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美国北水南调工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最为著名。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湿 润,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干旱少 雨,通过调水,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等城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得到了保证。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___经__济__优__势___,促进经济发
对西部地区 展;②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
发展的影响 设,增加___就__业__机__会___,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对东部地区 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__消__费__结__构____;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 及用户管网等___基__础__设__施___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环境保护
1.我国的南水北调 (1)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①我国水资源总量 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 亚。 ②分布 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资源分布不协调。
③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原因 a.流域面积广,水量丰富,流量稳定。 b.调水距离近: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靠近严重缺水 的华北平原。
东线
可调水量 调水量较小、调水量较大、水 调水量最大、水
与水质 水质最好 质较好
3.高频考点三 区域资源开发与跨区域调配.pdf
高频考点三区域资源开发与跨区域调配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
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
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
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
据此回答1—3题。
1.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北高南低 B.需水北少南多C.河网北密南疏 D.降水北多南少2.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A.裂谷众多 B.路程遥远C.高差大 D.河网密布3.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A.死海含盐量上升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2019贵州模拟,1—3]近年我国某企业积极参与老挝境内的铜矿勘探与开采,开采的铜矿主要运回国内进行加工。
下图示意老挝铜矿分布。
据此回答4—6题。
4.我国企业投资主要选择在老挝北部区域,主要是因为( )A.铜矿资源丰富 B.生活习惯相近C.运输费用偏低 D.劳动力成本低5.从产业联系上看,该企业还应投资的领域是( )A.轻纺 B.能源C.家具 D.军工6.将在老挝开采的铜矿运回国内加工,有利于我国( )A.远洋运输产业的调整升级B.缓解大气污染状况C.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2019江西赣州摸底,7—8]下图表示四类资源型城镇的发展历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示意图。
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四类城镇发展现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资源枯竭,迁入人口少B.②—污染严重,就业压力小C.③—产业结构的调整起步早D.④—服务业和科技实力跃升8.当前而言,③类城镇( )A.环境污染严重 B.企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C.节能减耗成果显著 D.环境人口容量上升巴西(如下图所示)光照资源丰富,近年来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但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极低,目前巴西的发电结构仍以水电为主。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教案(第一课时)Word版含解析
《第一节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西气东输实施的主要原因。
2.了解其他三大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线路沿线的地理环境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分析西气东输的重要性,通过对西气东输知识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相关图表及文字信息,分析“西气东输”的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及其不均衡性,看到我国为协调资源分配、促进区域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养成节约能源资源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必修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必修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基础上,探索资源问题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五章是前四章内容的总结、递进和深化。
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例学习、理解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通过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以“西气东输”分析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原因。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对我国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区域经济差异均有所了解,但对“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和意义并没有多少了解,对于工程线路的了解也很少,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和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实现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疑惑。
【教学方法】图文资料分析法、案例探究与问题研讨法。
【情境导入】由灰太狼与红太狼关于用哪种燃料来煮羊的争议谐趣导入,引领学生对煤炭与天然气作为能源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思考,促使学生认识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差异。
【阅读材料】天然气及煤炭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天然气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主要成分为甲烷,与其它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气燃烧时仅排放少量的二氧化碳粉尘和极微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因此,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答题技巧】课堂笔记
【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答题技巧】课堂笔记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煤炭为主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石油为主
1.没有汛期:莱茵河、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冬讯:地中海气候区
3.凌汛条件:①有结冰期②低纬流向高纬
4.凌汛≠冬汛
黄河:“几”字形
放射状水系:中间向四周流
叶脉状水系:一条干流,许多支流
我国西南地区水能最丰富
①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②气候湿润,降水多,流量大
③河流支流多
航运价值:中国最大:长江
世界最大:莱茵河
含沙量不影响航运价值
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滑轨设计:减轻地震危害日本房屋底下加装弹簧:减轻地震危害云贵高原铁路加装齿轮:加大摩擦,方便爬坡
含沙量影响因素:
植被覆盖率、降水、土质、流速
设问词:
指出、概括<简述<分析、说明
简答题分析思路:有需求、有优势、有能力。
4.2资源跨区域调配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二)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前置知识,如对资源的基本认识、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等。然而,由于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个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实际含义和操作原理。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认识,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到资源跨区域调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具,如地图、图表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资源跨域调配的过程和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设置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解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通过提问、解答疑问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1.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解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际案例研究,如选择一个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案例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念、类型、意义和实例等。通过板书的布局和内容,学生可以清晰地把握知识结构,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讲解,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注重板书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以及适当的图表和符号来辅助表达。
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13 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
重难点13 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重难点解读〗本专题常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结合区域地理背景进行考查。
考查重点内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应对措施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意义等,可以直接考查,也有渗透性考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皆有呈现,但以综合题为主;调用知识、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要求高,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指向明显。
〖典例探究〗(2017·全国Ⅱ)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图6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8分)(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6分)(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分)(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6分)【答案】(1)焦炭分布广泛,煤矿众多。
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较低。
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
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历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以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高三地理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地理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一)目标要求:1. 识记要求:(1)了解我国进行跨区域资源调配的主要原因,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因。
(2)理解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在东西部的差异,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3)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路线、资源和技术保证;理解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理解一种资源的开发对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4)了解浦东新区建设的主要作用,新区规划的主要目的。
理解浦东新区的区位选择,新区规划的要点和新区发展的巨大成就。
(5)了解我国发展城市新区的主要原因,上海市在我国的地位。
理解上海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上海市面临的主要城市化问题及产生原因。
2. 能力要求理解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在东西部的差异,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 知识结构:二. 重点、难点(1)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格局。
(2)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深远影响。
(3)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三. 学习内容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过去天然气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等地,这些油气田已进入减产阶段,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接替区。
在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高地均发现大的气田。
但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和利用,受到资金与技术、本地市场、基础设施及交通运输等条件的限制。
而东部地区能源紧缺,大气环境恶化,使用较清洁的天然气资源,无论是弥补其巨大的能源缺口,还是优化其能源结构,都是非常急需的。
因此,东部地区成为西部天然气的庞大市场,西气东输势在必行。
称西气东输工程为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主要是因为工程对中西部来说,可带动其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来说,可优化其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双赢”还可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双赢等等。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
2020届⾼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般分析思路2020届⾼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般分析思路2020届⾼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般分析思路⼀、知识讲解我国先后实施了若⼲资源跨区域调配⼯程,如南⽔北调、西电东送、西⽓东输等,对此类问题的考查⼀直是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考查点。
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③资源在区域间⼀般不具流动性。
(2)调⼊地资源紧张的原因:①本地少;②消耗量⼤(⼯农业发达,⼈⼝密集);③利⽤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开源”和“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资源利⽤效率,防治⽣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
(2)新建线路短,施⼯难度⼩,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
(4)对沿线⾃然环境的影响⼩。
⼆、经典⾼考试题1.南⽔北调东线⼯程是把长江的⽔调往北⽅的调⽔⼯程,调⽔线路主要为⼤运河。
读南⽔北调东线⼯程调⽔线路图,完成(1)~(2)题。
12/ 1.2020届⾼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般分析思路(1)对南⽔北调东线⼯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运河航运条件③丙⾄戊段可以⾃流引⽔④可缓解戊地的⽤⽔紧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南⽔北调东线⼯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提⾼社会对长江⽔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侵发⽣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外海洋潮汐的规律解析第(1)题,把长江⽔调往北⽅,可能导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地下⽔位上升,引起次⽣盐碱化,不会解决盐碱化问题,①项错;南⽔北调东线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丙河段⽔量较过去增多,有利于改善航运条件,②项正确;丙⾄戊段中,丙丁之间北⾼南低,⽆法⾃流,丁⾄戊段南⾼北低,可⾃流,故③项错误;把长江⽔调往华北平原,⼀定程度上缓解了戊地⽤⽔紧张,④项正确。
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现象的学问。
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配合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非常丰富。
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不应求。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一)西气东输
1. 路线
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管道上海
2.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
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知识讲解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知识讲解要点一:结构图表阐释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区域能源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匹配,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显著2.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3.我国今后油气资源战略重点转向西部——战略接替区【典型例题】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油气资源丰富。
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3)“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对国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以及对西气东输工程的掌握情况。
第(1)题针对的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即荒漠化,而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原因。
如过度樵采、放牧、农垦等,因此第(2)题中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第(3)题主要考查对西气东输工程原因的理解,西气东输的主要目的就是一方面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就是满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需求,因为东部地区能源相对贫乏,且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同时还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答案:(1)B (2)D (3)B要点二:分组和数字归纳记忆西气东输工程概况(1)分组记忆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新、甘(或陇)、宁、陕(或秦);晋、豫、皖;苏、沪。
(2)数字法记忆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穿过的东、中、西部的省:4、3、2——西部4个,中部3个,东部2个。
(3)数字归纳法记忆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跨越的自然障碍:一(次)跨(越)长江,两(次)穿(越)大山(吕梁山、太行山),三(次)跨(越)黄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13 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重难点解读本专题常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结合区域地理背景进行考查。
考查重点内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应对措施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意义等,可以直接考查,也有渗透性考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皆有呈现,但以综合题为主;调用知识、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要求高,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指向明显。
典例探究(2017·全国Ⅱ)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图6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8分)(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6分)(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分)(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6分)【答案】(1)焦炭分布广泛,煤矿众多。
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较低。
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
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历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以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解析】(1)分析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可以从煤矿资源分布广,该类企业所需生产技术水平低,靠近煤炭产地可降低运输成,市场需求量大,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分析。
(2)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以从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冶炼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排放废气物多等方面分析。
(3)分析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可以从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等方面分析回答。
(4)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可以从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等方面考虑;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变交通运输方式等方面考虑。
【点睛】解答此类题需要抓住关键词,尤其是要关注限制性条件,如第(3)题,问的是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而不少考生因没有看清限制词“运输过程”,而错答;再如第(4)题,设问中明显问的是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而不少考生回答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漏掉运输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从而失分。
(2019·江苏卷)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答案】17.B 18.C【解析】17.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流量大小密切相关。
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年至2015年潼关输沙量急剧减小,是因为其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固沙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
其次,河流流量相对减少,是因为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入黄河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搬运能力减弱,因此,①③正确。
输沙量急剧减小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和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无关;上游地区并没有削山平地,而且坡面径流减小也不会导致输沙量急剧下降。
②④错误。
故选B。
18.从右图可以看出,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是因为三门峡、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等水文站修建了水客,水库可以拦蓄泥沙,中游地区水库大坝相对较少,因此下游水库拦截泥沙作用更加明显,C正确。
下游地区相对于中游地区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人为因素引起的,而非地形的起伏,地形对输沙量影响不大,A错误,流域的面积大,输沙量也应相对较大,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大于中游地区,输沙量应该也大,B错误。
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较明显,而非下游地区,D错误。
故选C。
(2019·北京卷)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000公里,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
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
据此,回答第9、10题。
9.本次运输过程中,该车辆A.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B.先后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C.穿越秦岭和柴达木盆地D.正午影子的长度保持不变10.南菜北运对输出地的主要影响有①增加农民收入②加大保鲜技术投入③降低商业网点等级④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9.A 10.A【解析】9.根据所学知识,广西、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位于季风气候区,甘肃大部分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因此车辆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A对;广西、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位于外流区,甘肃大部分地区位于内流区,先后经过内外流区和内流区,B不对;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材料中各省份并未进入柴达木盆地,C不对;从1月27日到1月30日,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车辆位置也不断变化,正午影子的长度会有所变化,D不对。
故选A。
10.南菜北运可以扩大市场,增加农民收入,①对;南北方相隔距离较远,运输时间较长,必须加大保鲜技术投入,②对;南菜北运使南部的蔬菜销售范围更广,不可能降低商业网点等级,③不对;南菜北运主要对市外交通运输线要求高,不会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④不对。
故选A。
【点睛】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域和外流域的分界线分两段,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备考秘籍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专题在复习时要注意区域开发的核心是利用和治理,利用的是“优势条件”,治理的是“区域问题”,并且治理是开发和利用的前提和保障。
试题多结合区域材料设问,审题并提取有关信息,结合答题模板回答。
有时也采取渗透式的考查方式,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点直接的关联性,系统性。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通常以示意图、表格、关联图和文字材料的方式提供信息,要求分析不同区域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多为综合题,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难度中等。
重难点突破1.区域矿产资源开发[考向透析]本知识点结合工业的区位因素、可持续发展的阶段,综合分析能源、矿产的开发区位、可持续发展措施及方向,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材料解读能力等;使学生能通过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深刻认识其开发利用方向都必须以人地协调为前提。
[学法指导](1)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①一般的分析思路分析资源的类型和分布→评价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析可持续发展策略②具体的分析内容a.能源矿产开发条件评价:资源状况、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
资源能源状况要看其储量、开采条件、质量优劣等;市场条件要看本地市场、外地市场等;交通条件要看地理位置和交通建设、能源资源的储运等方面。
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b.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大多有过衰落的经历,其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
c.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包括开采、储运、堆放、使用等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开采过程一般会有地面沉降、资源短缺、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或者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开采后堆放、储运过程、使用过程等可能会产生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③资源型地区综合整治的一般措施。
a.“两调”: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
b.“一增”:增加科技投入。
c.“两改善”:改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
(2)新能源的开发2.流域的综合开发[考向透析]本知识点考查时主要结合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的不同要素综合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考查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以区域图、文字材料、数据统计等为背景材料,考查从河流的上中下游分析流域存在的问题及综合开发措施,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区域认知力和人地协调观等,让学生深入理解开发利用河流要以人地关系协调为前提。
[学法指导](1)思维建模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主要从流域内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区域开发的优势和重点、治理方向。
(2)流域开发、生态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核心: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
内容:①综合性开发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②河流的开发与利用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
如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在上游地区重点是水能资源的开发(三峡工程、溪洛渡等)。
③流域的产业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利用流域内优势条件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如田纳西河流域,中上游丘陵山区,发展林业;下游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利用众多水库发展水产养殖业。
工业要结合流域优势资源,选择工业发展类型,形成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
如田纳西河流域,利用区域水能、煤炭、石油资源丰富的优势,最先发展电力工业;然后在丰富的电力基础之上发展高耗能工业;最后对流域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轻工业,使整个流域工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④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针对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如河流上游若存在水土流失,要同时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在中游地区重点是洪涝灾害的防治,在下游地区重点是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整治航道。
流域其他地区的土地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
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考向透析]本专题考查主要围绕在主要的、影响较大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引黄入晋”等,探讨这些工程的可行性,考查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影响,从而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树立正确的能源资源、促进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