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通用8篇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通用8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篇一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两种思想,一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而宣布过时;另一种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着恒久的价值,就像宝石,经过时光的雕磨,会更加光彩夺目。
“有效的家校共育”无疑是属于后者。
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希望孩子有好的品德。
于是,我们总是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希望他们能够服从我们的安排;希望他们……但是他们好像并不喜欢这样。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他们不买我们的帐,我们的口干舌燥和辛勤付出,换来的却是孩子们不理解的叛逆……我想,这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的苦恼所在。
听了毛樾漫老师的讲座,好像答案自在其中,感受颇多。
课程中,毛樾漫老师告诉我们需要对孩子肯定的赞许和鼓励,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教会孩子对与错。
静心想来,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师长的信任、理解。
现在的孩子个性很强,很多时候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立看法。
我们一味地唠叨,一味地指责,非但不能教育孩子,还会增加他们对我们的厌恶。
换种方式不是更好吗?他们思维灵敏,思想活跃,上进心强,自尊心强,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融洽,就能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同样重要。
全面地认识孩子,走近孩子,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失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们不必耿耿于怀。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太过精细,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一看到孩子有了什么问题,就噌地跳出来,或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
其实,做一个轻松的家长并不难,不妨适当装傻,给孩子一个自我修复的广阔空间。
在这个物欲横流、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孩子视野开阔的社会里,再用祖辈们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当今的孩子,的确不再奏效。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 树立榜样:作为家长或老师,你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你的行为和态度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你需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展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诚实、尊重他人、勤奋等。
2.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为孩子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规则的设定要合理,符合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
同时,要确保规则的执行是公平和一致的。
3. 奖励良好行为: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奖励。
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小礼物或者额外的游戏时间。
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并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
4. 引导孩子自我反思:当孩子做出不良行为时,不要只是惩罚他们,而是引导他们自我反思。
问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然后,帮助他们理解他们的行为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影响,并鼓励他们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5.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通过与孩子共同参与有趣的活动,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这会让孩子感到被关心和被爱,从而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鼓励孩子独立: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如整理玩具、打扫房间等。
这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7. 保持耐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
你需要反复强调规则和期望,并不断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
同时,也要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
总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陪伴。
通过树立榜样、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奖励良好行为、引导孩子自我反思、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鼓励孩子独立以及保持耐心等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幼儿时期是孩子人格形成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对于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家长和教师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
1. 以身作则幼儿天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在形成习惯和行为规范方面,家长和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典范,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例如,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养成整洁的习惯,那么他们自己需要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展示出正确的收拾和整理行为。
2. 创造积极激励机制幼儿喜欢获得赞扬和认可,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积极激励机制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
例如,可以为孩子设置小奖励,如表扬、小礼物或小纪念品,用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中。
3. 建立清晰明确的规则和限制幼儿需要清晰明确的规则和限制来引导其行为。
家长和教师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相应的规则,并明确告诉他们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例如,在学校,可以约定在教室里安静听讲、排队时不推搡、尊重老师和同学等行为规范。
4. 提供正面引导和反馈在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和正面的反馈非常重要。
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的进步和正确的行为,让他们感受到肯定和自信。
同时,要以耐心和善意的方式纠正和引导他们不良的习惯和行为,让他们明确正确的行为方式。
5. 运用游戏和互动方式幼儿喜欢玩耍和互动,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方式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
例如,在学校里可以组织游戏活动,让孩子通过参与游戏来练习和巩固他们所学到的规范,同时增强兴趣和积极性。
6. 创建正确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幼儿的习惯养成和行为规范的培养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和玩具,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总之,幼儿时期是孩子习惯和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时期。
家长和教师应该通过以身作则、创造积极激励机制、建立清晰规则和限制、提供正面引导和反馈、运用游戏和互动方式以及创建正确的学习环境等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不懒惰,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对幼儿的发展好处:“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这不仅对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使幼儿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
育儿小妙招: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当幼儿完成后给予一定的小奖励,如:小贴画,集齐几个小贴画可以兑换一个小奖励。
二、养成多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对幼儿的发展好处:让幼儿做适度的家务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而善于做家务的幼儿往往也具有过人的能力优势。
如果幼儿在做家务的时候,比其他幼儿做得更利索、更有条理、更高效,证明他在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育儿小妙招:家长与幼儿可以进行角色互换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里的大人,家长扮演孩子,激发幼儿的责任意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孩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首先父母就要讲究卫生,早晚要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换衣服,垃圾不到处乱扔,整个家庭都要养成这个习惯,就是对孩子树立很好的榜样。
对幼儿的发展好处: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更可减少一些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育儿小妙招:家长为幼儿阅读一些有关“卫生习惯养成“的绘本故事,利用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不讲卫生对人体的危害与讲卫生对人体的好处,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要让幼儿喜欢看书,爱上阅读,首先要学会给幼儿选择合适的书籍,比如3~6岁的幼儿,就买一些图画故事书,幼儿看书的时候家长要参与进来,一起分享书里的故事,给幼儿讲解他们看不懂的地方,让幼儿体会阅读的乐趣。
对幼儿的发展好处:阅读能够有效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逻辑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协作能力,拓展幼儿的人生经验,受到人格熏陶,养成独立性思考的能力。
育儿小妙招:1.从小为幼儿培养睡前阅读的习惯。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1.树立良好榜样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家庭和幼儿园中起到了重要的榜样作用。
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因此,成人应该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有礼貌、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等。
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幼儿能够较快地学会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幼儿需要知道什么是被接受的行为,什么是被禁止的行为。
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该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明确告诉幼儿要遵守哪些行为规范。
这些规则应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和执行,并且要经常强调和复习。
同时,成人还需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积极评价和及时反馈,以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给予正面激励幼儿对于成人的赞扬和鼓励非常敏感。
通过给予幼儿正面激励,如口头表扬、奖励和奖品等,可以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和赏识,从而更加努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成人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奖励系统,如成就卡或者星星图等,帮助幼儿树立目标并激励他们改善行为。
4.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教育幼儿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导和教育。
成人应该耐心地解释和说明良好行为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告诉幼儿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成人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应用良好的行为习惯。
5.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人可以通过布置环境、设置规则和引导交往等方式,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和谐和安全的环境。
同时,成人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对各种挑战。
6.与家长的合作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家长和幼儿园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幼儿的行为表现和问题,共同制定行为计划,并互相支持和配合。
家长也可以在家庭中延续和强化幼儿在幼儿园中学到的良好行为习惯,与幼儿一起制定规则和期望,并提供日常指导和教育。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篇1一、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
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
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
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
三、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
五、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
六、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
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篇2一、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讲究卫生,卫生习惯不好,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要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时还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讲好公共卫生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
家长要尽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时间里的一致性。
长期做下来,孩子自己也能学会独立按一贯的生活规律来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
一旦孩子习惯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么时间观念就已内化成他自己的一种宝贵素质,自我意识的控制力与意志力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技能,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长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 为幼儿树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与幼儿进行沟通,并为他们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
规则和期望应该简单明了,并且能够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能力。
例如,要求幼儿尊重他人、分享玩具等。
同时,也要给予幼儿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以身作则,成为良好行为的榜样幼儿往往会观察并模仿成人的行为举止。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幼儿良好行为的榜样。
无论是在家庭环境还是学校环境中,成人应该展示出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友善等良好行为,并且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与幼儿互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设定日常生活规则:如按时吃饭、睡觉、上厕所等。
并与幼儿一起制定和遵守这些规则。
- 提供清晰的指导:比如将物品归位、整理玩具等,并与幼儿一起完成这些任务。
-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会幼儿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基本生活技能。
鼓励他们自己完成这些任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 使用积极的激励措施将积极的激励措施应用于幼儿的行为培养中,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鼓励幼儿的良好行为,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动力。
- 肯定和赞美: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及时发现和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他们鼓励和赞美。
例如,称赞幼儿分享玩具、互相帮助等行为。
- 奖励机制:设定一些小的奖励机制,如星星贴纸、小礼物等,用以激励幼儿坚持良好行为。
5. 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重要影响。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6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6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对于文明的行为习惯来讲,主要包括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生活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礼貌行为习惯,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礼貌交往、文明举止等等。
对于小班幼儿来讲,生活自理的培养很重要。
主要包括: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依赖、自己吃饭、刷牙、洗脸,自己走路、穿脱衣裤、鞋子。
卫生习惯包括:早晚刷牙、洗脸、漱口、饭前便后洗手、学习使用毛巾、手帕、纸巾,保持仪表整洁、手脸干净、勤洗澡洗头、剪指甲等,不乱扔垃圾。
礼貌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如:谢谢,请,对不起等,学习礼貌做客,不打人骂人,不争抢玩具,乐意把自己爱吃好玩的东西与别人分享,乐意和人交往,喜欢集体生活。
举止行为习惯包括正确的坐、站、走的姿势,不挖鼻孔,不乱咬手指等,爱护玩具,爱护幼儿的物品等。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缩短孩子适应期,在孩子愉悦的情绪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小班的孩子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中,心里总是充满着不安全感,开学前,我们三位老师在孩子的椅子上贴好孩子的照片,在他们的水碗格内贴上他们的标记,允许孩子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等,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内有了一份归属感,喜欢老师、喜欢来园,在孩子愉悦的情绪中,培养幼儿做自己的椅子、用自己的毛巾、水碗,逐渐形成了有序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利用故事、儿歌等孩子喜欢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模仿,所以我们老师利用故事、儿歌等教育幼儿。
例如:《我是一个大苹果》,通过儿歌教育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玩具。
送回家》则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要把物品归放好,除了儿歌、故事,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教育幼儿,如:在厕所张贴洗手的过程图片,供幼儿模仿、练习,激发洗手的兴趣,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儿歌、图片等,幼儿酒会非常乐意学习,不知不觉中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抓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把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运动活动:
1.不独占、争抢活动器械,学习轮流使用器械与同伴一起玩。
2.行动时能听从指挥,集合时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分散活动时能认真活动,不在场地内任意追逐。
3.爱护活动器械,轻拿轻放,玩后会放回原处。
学习活动:
1.能正确的搬椅子,不推挤,椅子轻轻放。
2.能保持正确的坐姿(以感觉自然舒服为宜)。
3.安静的倾听,说话先举手,发言时站姿自然大方。
4.活动时不乱动桌上放置的学具。
游戏活动:
1.能与小朋友一起友好地玩,不大声喊叫。
2.知道玩具是大家的,不争抢和独占玩具,学习轮流着玩,会互相谦让。
游戏中能运用”请”“谢谢”“不用谢”“请你给我玩好吗?”等礼貌用语,与同伴商量着玩。
3.爱护玩具,不把玩具放在嘴里,轻拿轻放玩具,能自觉拣起地上的玩具,不擅自将喜欢的玩具带回家。
4.游戏时,愿意听信号做相应的事情。
5.自由活动中会和同伴友好地玩,不推人、打人,不在场地上乱跑。
6.自由活动时能注意保持衣服的整洁,不故意在地上爬滚,不玩脏物。
7.不摘花草树叶,爱惜公物,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脏物,注意环境整洁。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哪些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哪些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1、行动不粗鲁,言语不粗俗。
“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
”做为一名现代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注意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对别人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说话虽然不带脏字,但说话的态度不好,语气急躁甚至严厉。
因此家长在教养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举止文雅、活泼大方,形成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习惯。
2、不乱翻乱拿别人的东西。
有一些小学的老师曾经在聊天中提及,自己班里有些孩子会有乱翻别人东西的习惯,同学的书包、课本、老师讲台上的作业本经常被翻得很乱,甚至钱包也会不翼而飞,多次教育总是无效。
这便是习惯成自然的缘故。
当孩子第一次乱翻家长东西的时候,家长就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导,即便他当时只有两三岁。
每一个行为习惯都是日积月累的过程,经常乱翻家人的东西成为了习惯,日后就很难再改了。
3、用完东西放回原处。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自家孩子总是把书和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家里显得特别凌乱,每天都要不停地收拾。
生活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对自己物品的管理,让自己生活的环境整洁有序,这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做事有头有尾的好习惯。
4、先到先得原则。
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小朋友之间的相处就是他们最大的交际活动。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相同的爱好,比如幼儿园的同一款玩具、书店的同一本图书、游乐场的同一架秋千。
让孩子明白谁先拿到谁先玩儿的原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秩序感,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并逐步建构起自律的品质和智能。
对于孩子而言,规则保障了他最大的自由;对于未来的社会而言,他们将会是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者和执行者。
5、不打断别人的话。
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不管是谁,自己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一嘴插进来,这种感觉都不会太好。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倾听和表达的一个平衡点,要让孩子明白,当他想要表达意见的时候,最好先让别人把话说完。
幼儿教师演讲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师演讲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个场合与大家分享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良的行为习惯的心得和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一直认为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因为好的行为习惯会对幼儿未来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能够塑造幼儿性格,培养优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分享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幼儿是非常善于模仿的,他们会模仿身边的成人的言行举止。
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做到言传身教,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好习惯给孩子展示出来。
例如,教师要注意言辞文明,与幼儿的交流要简明扼要,讲究礼貌用语。
同时,应该坚决抵制粗口和暴力等不良行为,让幼儿了解到好的行为习惯才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
二、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
一方面,规范明确了幼儿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让幼儿知道什么行为是合适的,什么行为是不合适的。
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知道不遵守规范的后果将是什么,因此需要有明确的奖惩措施。
当幼儿做出好的行为时,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要鼓励幼儿自我完善和提高。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自我管理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幼儿园,教师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幼儿行为习惯的指导者。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比如说习惯性问候、自觉排队等习惯。
这不仅有助于幼儿日后进入社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交环境,同时帮助幼儿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和性格特质。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好行为习惯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与学校协同合作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好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学校对幼儿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家长则需要主动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及时与教师沟通。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正面激励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正面激励,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当幼儿表现稳定、友爱、独立等良好行为时,家长可以用语言和行动表扬孩子,并适当地给予小奖励。
这样可以让幼儿形成“有好行为就会得到奖励”的认知,让其对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自信和兴趣。
二、示范引导第二种方法是通过示范引导,教导幼儿如何正确行为。
示范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能够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长可以把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自己行为的模板,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对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和强调。
这样能够让孩子知道合理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鼓励创造第三种方法是鼓励幼儿创造自己的行为习惯。
孩子每一个小动作和思维都可以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家长可以通过给予孩子自由的创造空间,鼓励孩子形成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的良好行为习惯。
比如,家长可以通过教授绘画、手工、音乐等艺术方面的技能,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孩子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及时纠正第四种方法是及时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
家长应该及时对幼儿发生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纠正,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要告诉幼儿正确的做法。
在纠正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方法、态度,不要过分严厉,有耐心地帮助幼儿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
五、借助故事第五种方法是借助故事来教育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合理好行为习惯。
比如,儿童故事中有很多寓言故事,通过寓言来引导幼儿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通过叙事模式了解做人的道理。
六、建立规矩第六种方法是建立家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建立家规需要家长与孩子充分沟通,制定出符合孩子年龄、性格、需求的行为规定和制度,让孩子知道家中的规矩,开始适当地学会自我规范和约束。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及方法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及方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与发展,还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交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以下的内容中,我将介绍一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建议。
1.示例行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成为孩子们良好行为的模范。
教师的言行举止需要表现出尊重、关心和责任感,如说话文明礼貌、讲究卫生、有序队列等。
孩子们会模仿教师的行为,所以教师的示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
2.规则和制度为幼儿制定一套简单明确的规则和制度,让他们了解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
规则可以涉及课堂纪律、卫生习惯、礼貌待人等方面。
规则要求简单清晰,并且与幼儿相关,便于他们理解和遵守。
3.重视奖惩在幼儿园中,奖励和惩罚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手段。
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这些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鼓励信或者一些小礼物,以激励幼儿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对于不良行为也要明确惩罚,但要注意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方法,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或产生消极情绪。
4.培养责任感通过一些小组活动,如班级义务劳动、协作游戏等,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让幼儿有机会主动承担一些任务和责任,如班级卫生、看护花草等,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参与感。
5.激发兴趣6.培养自控能力幼儿在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需要掌握自控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自控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导幼儿一些自控的方法,如深呼吸、集中注意力等。
7.家校合作总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示范、规则、奖惩、责任感、兴趣、自控能力和家校合作,可以培养出善良、守纪、友善、懂事的幼儿,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培养中的行为习惯
幼儿培养中的行为习惯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幼儿培养中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培养步骤以及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从而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更好的素质。
此外,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集体观念,使他们在团队活动中更好地融入和合作。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步骤1. 树立良好行为榜样父母和教师作为孩子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榜样,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模仿和影响无处不在。
因此,家庭和学校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制度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惩制度有助于幼儿明确自己的行为界限和纪律要求。
通过与儿童共同制定行为规范,使他们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明确违反规则将会带来的后果。
同时,在表扬和奖励方面也要及时表现和鼓励良好的行为,以激励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供合理的引导和亲身示范在幼儿培养中,及时提供合理的引导和亲身示范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
通过与孩子一起参与各种活动,教育者可以亲身演示正确的行为,并引导幼儿理解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这种直观的亲身示范可以帮助幼儿快速掌握并模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1.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幼儿培养中行为习惯养成的首要环境。
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培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谈话、游戏和亲身示范,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和坚持性。
2. 强化学校教育学校作为在幼儿成长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环境,也应该加强行为习惯的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和礼仪。
幼儿培养的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
幼儿培养的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幼儿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及时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日常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
一、日常生活习惯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应重视幼儿日常生活的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定期作息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对幼儿的身体和情绪平衡至关重要。
家长要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
1.2 自我整理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整理能力可以从小事做起,例如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整理书包等。
鼓励孩子养成收拾自己物品的习惯,养成整洁自律的意识。
1.3 饮食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结构,让孩子养成不挑食、咀嚼细嫩食物、有规律进食的好习惯。
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学习成绩进步的基石。
家长和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规律学习制定固定的学习时间表,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2 积极思考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并指导他们通过思考和探索找到解答。
2.3 注重复习学习需要不断巩固和复习,家长和教师应引导幼儿做好学习笔记,并定期复习已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三、社交行为规范良好的社交行为规范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沟通和合作能力。
3.1 知识尊重鼓励幼儿尊重他人的知识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育他们理解并接受不同的观点,培养宽容和和睦的社交习惯。
3.2 礼貌待人培养幼儿礼貌待人的习惯,教导他们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说“请”、“谢谢”等基本礼貌用语,提倡友善相处。
3.3 分享与合作鼓励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教育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时期是孩子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这个阶段的经历和获得的经验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于幼儿本身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也关乎他们的未来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家长和老师们都应该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奠定一个良好的品行基础。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议。
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
孩子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影响。
如果家长和老师自己都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很难要求孩子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如果父母和老师自己经常说脏话,那么孩子也很容易会模仿他们的行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行举止,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孩子。
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的,他们的行为习惯往往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让他们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并且及时改正。
不过,在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方法和态度。
在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要尽量采取温和的方式,而不是用打骂的方式来强制孩子改正不良行为,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反而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孩子天性活泼,喜欢模仿他们周围的一切,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风气和媒体影响。
家长和老师要重视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行为观念。
首先要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
要让孩子知道说实话是好的,撒谎是不好的;要让孩子知道尊敬长辈是对的,对长辈发脾气是不对的。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行为观念,孩子才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第四,要适时夸奖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一切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和渴望得到肯定。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还是其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石。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和教师引导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创设良好的氛围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幼儿园可以通过规范的教育制度、活动和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向上、友好互助、守时守纪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鼓励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勤洗手、整理物品等。
家长还应该与幼儿进行积极的交流,倾听幼儿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帮助他们逐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除了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专业的教师引导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一环。
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方法,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行为模式和规范。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歌曲、故事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还需要重视奖惩机制。
幼儿对于奖励和惩罚有较强的反应,及时给予幼儿适当的奖励,可以增强他们良好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不良行为,也要进行适度的惩罚,让幼儿明白不良行为的后果和影响。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长期坚持和耐心。
幼儿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引导和激励,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行为准则。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幼儿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和教师引导等方面都需要做出合理的安排和指导。
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教师的专业引导,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准则,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要】: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塑造人的过程,它将影响一个人的一声,也可以让人受益一生。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有多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行为习惯日常活动正面影响家园合作
目录
一、在活动前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二、以身作则,用行动去潜移默化正面影响幼儿
三、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四、在日常活动中反复练习,形成习惯
五、家园配合,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此,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我认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活动前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我们经常在和家长的沟通中说宝贝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不遵守规则,习惯不好等等问题。
细想下来,我们的活动规则是什么?我们是否有在每一个活动之前告诉幼儿他们应该怎样去参与?哪些行为才是正确的。
我班幼儿是8月刚入园的宝贝,来到幼儿园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对幼儿园的生活也基本适应。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幼儿没有规则意识,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不能按照
老师预想的去参与,不能达到预设的活动目标。
在一次和阳阳的谈话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否有给到幼儿明确具体的规则,他们是否清楚了他们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们那些表现才是老师眼中好的行为习惯。
在玩儿积木的时候阳阳把堆好的积木种种的推到在地板上,所有幼儿、老师都吓了一大跳。
在活动结束后,我准备和阳阳有一次深入的谈话,可是在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让我意识到我应该去反思我活动的安排设计。
我问阳阳为什么要那么大声的把积木宝宝摔在地上?阳阳说:“我想重新做一个房子”,原来在阳阳的意识里想要重新做一个房子,先得把做好房子用推的方式把积木推到在地上的拆开。
阳阳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他犯错的背后是我在玩积木之间并没有告诉他要轻轻的取拿积木,不能影响到其他朋友。
3-6岁的幼儿由于经验不足,没有能力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到他人,伤害到自己。
所以在每一个活动之前需要老师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知道自己的那些行为是老师和其他朋友喜欢的,那些行为是会影响到别人,那些行为是会伤害到自己的。
二、以身作则,用行动去潜移默化正面影响幼儿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的言行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的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老师就是这样做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别做,一
旦违反,要在孩子面前勇于承认错误。
记得,有一次,主题活动时间到了,在组织幼儿收拾积木时,“发现果果把积木往玩具筐里一推,我看见了,就当场提醒了他,为什么不把积木排整齐”,果果却说“老师就是这样收玩具的”。
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确实有这样的情况。
我就对这位小朋友说:“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呀?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真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因此,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能被某个宝贝在认真的倾听,并悄悄的学下来。
在一次创意游戏时间,我陪着孩子们在娃娃家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多多说:“Tina宝贝,把小手伸出来。
嗯,手指甲很干净哦!看看小嘴巴,要多喝水哦!”听到多多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认真的表情,我心里一惊,这不是早上晨检医生阿姨和老师的语言吗?原来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幼儿园里每一个人的每一句言语、每一个动作,我们更是应该随时坚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到幼儿正面积极的影响!
三、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一个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前者肯定有一个好家长做先锋,后者肯定是老师做后盾。
这就要求:家庭成员要对孩子要求一致,教师之间要求要一致,家庭与班级教师要求也应一致,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一环。
有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爷爷奶奶则放纵,好习惯难以养成。
许多
家长反映,幼儿最听老师的话,老师怎么说幼儿就怎么做,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
因此,家长碰到什么问题是否及时反映给老师,配合老师进行个别教育,往往效果良好。
如有些幼儿在家中什么事情都要家长帮忙做,对长辈不讲礼貌,但在幼儿园认真、独立,对老师有礼貌,有的幼儿在幼儿园能很好地吃饭、穿衣,而在家却做不到。
这就对家长提出了要求,主要在于能及时把幼儿在家的不良表现反映给老师,老师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转变幼儿种种不良习惯。
另一方面,配合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也应一致。
有时候班上的两位老师上课后一个地面整洁干净,而另一个纸屑满地。
同是一个班的幼儿,为何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也很简单,两位老师对幼儿要求不同,一个老师严格要求,另一个老师则放弃原则。
这样也不能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只有家庭、幼儿园、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日常活动中反复练习,形成习惯
幼儿的日常活动是指来园、离园、进餐、睡眠、穿衣、洗理、劳动、散步、自由活动等。
因为幼儿身心发育还不成熟,缺乏自制力,容易忘掉行为规则,凭一时冲动行事。
所以,教师应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分析和研究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及时肯定或鼓励幼儿的正确行为,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创造有利的教育时机,加强幼儿的行为练习,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坚持运用各种形式,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恰当地运用表扬、批评和艺术作品效能,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
表扬要恰如其分,并值得幼儿珍惜;批评幼儿时,
即不能伤害到幼儿的自尊心,又要让他受到纪律的约束;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如:讲《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通过讲解、讨论不讲卫生的小猪如何变干净了,引导幼儿讲卫生,勤洗手、勤洗澡的好习惯。
幼儿期的孩子学习具有模仿性强和易受暗示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他们,教师怎么说、怎么做,他们都学的惟妙惟肖。
所以,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带幼儿散步、游戏时,帮他们擦鼻子的纸一定要放进垃圾箱,孩子们吃的水果皮、糖纸,我会引导他们放进垃圾箱。
并让幼儿知道不应该乱丢垃圾,因为它会把环境弄脏的。
我还在墙壁上布置一些对比图片,与他们一起看,共同讨论:“你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哪个小朋友做得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等等。
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懂得保护环境是好处,初步形成幼儿正确的环保意识观念。
现在,孩子们都会自觉的把果皮丢进垃圾箱,保持环境已成为孩子们喜欢遵守的行为,这些良好的行为逐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行为,并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任何行为习惯都是靠练习而形成的,行为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有效方法,是教育实践的具体体现。
幼儿日常生活的内容非常丰富,时时处处都有对幼儿进行行为引导的良好时机,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各项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行为练习。
如:通过组织幼儿进行修补图书、打扫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劳动来练习爱护公物的行为和关心集体的行为;还可以通过委托幼儿做些具体的事
情,如让某幼儿关心帮助某个小朋友,帮助老师收拾玩具等,来练习幼儿的合作行为。
经常启发幼儿注意观察平时生活中发生问题和小事,学会鉴别自己和他人言行是非的能力,使幼儿懂得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形成正确是非观念,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虚心接受意见,使之较早地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为了幼儿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每一个活动后及时的去总结活动中行为习惯良好的幼儿,奖励小贴纸或是当一次小老师,让幼儿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规则的宝宝是最受欢迎的。
五、家园配合,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长从饮食起居到待人接物,从思想意识到行为方式,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必须重视家长工作。
一方面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兴趣爱好、行为表现,分析幼儿的行为习惯同家庭环境影响的关系;另一方面,注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争取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配合和帮助,力求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要求和教育方法上协调一致。
在与家长的经常性联系中,可以找出幼儿某些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以便于针对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总之,行为习惯的培养其一般程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培养情感,训练行为,形成习惯。
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练之以行、持之以恒。
根据具体情况,教师要把教育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引导工作,使幼儿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方面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