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展示技术集合下人机交互研究

合集下载

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及应用

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及应用

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及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消费生活方式的改变,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指的是利用多种交互模式,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方式对计算机进行操作以及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计算机用户体验。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1.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概念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是指利用多种交互模式,同时使用多个输入和输出设备,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的技术。

这些不同的输入和输出模式包括视觉、听觉、触感、嗅觉等,以及手语、眼神等非语言元素。

2.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类型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语音交互: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来实现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

(2)手势交互:通过人体手势、姿态、眼神等非语言元素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3)触感交互:通过触觉设备和仪器实现人机交互。

(4)虚拟现实交互: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与计算机的交互。

3.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进展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

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发展,为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这种技术在游戏、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除此之外,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在智能手机、家庭娱乐、汽车驾驶等领域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场景1.游戏领域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在游戏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游戏中的人机交互方式不再局限于键盘、鼠标、手柄等传统设备,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方式,使得玩家可以更加自然地与游戏进行交互。

在虚拟现实游戏领域,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用户可以通过手势、眼神等方式,在虚拟环境中与游戏进行交互。

2.教育领域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讲授知识,并向学生提出问题等,而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可以使得学生可以自然地与电脑进行交互,让学生能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学习,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自主。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多模态交互与用户体验研究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多模态交互与用户体验研究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多模态交互与用户体验研究Ⅰ. 引言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是指通过设计合理的交互方式,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联系起来。

近年来,多模态交互逐渐成为人机交互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探讨多模态交互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Ⅱ. 多模态交互概述多模态交互是指通过多种感知通道传递信息,并结合多种感知方式进行交互的方式。

一般而言,多模态交互包含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知机制。

多模态交互具有实时性强、交互方式多样等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Ⅲ. 多模态交互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1. 视觉与听觉交互视觉与听觉是人类感知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两种,它们在人机交互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颜色、形状、动画等视觉元素,结合声音、音效等听觉元素,提供丰富的交互体验。

例如,在音乐播放器应用中,通过在界面上显示音乐频谱并加上相应的声音效果,可以增强用户的参与感。

2. 触觉交互触觉是一种直接而实用的交互方式,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合理运用触觉反馈技术,设计师可以让用户在交互中感受到真实的物理反馈。

例如,在触摸屏设备上,通过设定不同的触摸反馈效果,如振动、触感等,可以提高用户对操作的感知程度。

3. 语音交互语音交互属于自然交互的范畴,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设计师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人机交互。

例如,智能助手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实现语音搜索、拨打电话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Ⅳ. 多模态交互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多模态交互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1. 提高交互效率多模态交互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提高交互效率。

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感知方式进行交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完成操作,提高了效率和便捷性。

2. 提供更丰富的交互体验多模态交互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交互体验。

不同的感知方式可以相互补充,使用户在交互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感知。

人机交互技术的多模态交互设计

人机交互技术的多模态交互设计

人机交互技术的多模态交互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便捷、高效的需求不断增长,人机交互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多模态交互设计作为人机交互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自然、直观的交互体验。

本文将探讨人机交互技术的多模态交互设计,并对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多模态交互设计的概述多模态交互设计是指使用不同的感官通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在人与机器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多模态交互可以使用户以更加直观、灵活的方式与设备和系统进行交互,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强用户的满意度。

具体来说,多模态交互设计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触觉等多种感知方式进行交互,使用户能够同时利用多个感官通道接受和反馈信息。

例如,在智能手机上,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进行触觉交互,同时可以使用手势识别、语音识别等功能进行视觉和听觉交互,实现更加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

二、多模态交互设计的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多模态交互设计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手势操作等方式,让用户更加便捷地控制家居设备。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调节室温、灯光亮度等,实现智能化的家居体验。

2. 车载系统:多模态交互设计在车载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驾驶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触摸屏、旋钮等方式对车载设备进行操作,例如播放音乐、导航、接听电话等,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便捷性。

3. 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多模态交互设计可以提供更加逼真的交互体验。

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控制、触摸感应等方式与虚拟场景进行互动,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4. 医疗健康:多模态交互设计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患者可以通过语音交互、触摸屏等方式方便地与医疗设备进行交互,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5. 教育培训:多模态交互设计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屏、手势识别等方式与教学软件进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三、多模态交互设计面临的挑战多模态交互设计虽然在提升用户交互体验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115工程、设计等学科紧密相关。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人机交互被列为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之一。

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机交互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可以通过交互知识的学习和交互理念的掌握,对人机交互中常用界面设计的相关设计原则、方法、模型、技术等知识点的理解,设计出具有良好交互性能和用户体验的人机界面,培养学生理论与应用融会贯通的能力。

笔者根据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课程内容的特点,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展台、建模软件(Axure RP、3ds max)、实验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设计与探索,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人机交互技术在软件工程专业中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人机交互课程发展现状从传统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再到IOT和ATOT,信息产业不断升级迭代。

通过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人机交互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抽象、复杂,交叉学科领域知识涉及面广。

针对这些特点,虽已建立比较完善的课程框架体系,但是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仍然较大。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是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内容由基础理论和设计实践两部少,课内很多人机交互设计实践没有在软件开发项目实战中进行有效开展,导致学生无法将抽象性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可视化,学生理解与记忆较为困难,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图1 项目人机交互设计开发过程2 软件工程专业人机交互课程教学分析2.1 教学内容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课程开设时间是大二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总学时48,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

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掌握人机界面与人机交互、人机交互与软件工程,了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国家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现状的介绍,激励学生奋发图116计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数据可视化和人机交互

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数据可视化和人机交互

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数据可视化和人机交互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数据可视化和人机交互已经成为了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大规模的生命科学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处理,并提供便捷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已经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数据可视化和人机交互的应用情况。

一、生物医学中的数据可视化生物医学中涉及的数据种类非常丰富,包括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膜组等各种组学数据,其规模和复杂性也相当惊人。

来自不同来源的生物医学数据需要被整合、分析和展示,它们也需要与其他数据类型进行交互和比较。

因此,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对于生物医学研究来说具有很大的价值。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数据可视化的应用通常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图形、图形设计和可视化编程来处理和展示生物医学数据。

生物医学的一些特殊的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标志定位、模拟和预测。

二、生命科学中的数据可视化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数据可视化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生命科学中的数据种类也非常丰富,包括生物文献、基因信息、生命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事件等。

这些数据需要被方便地进行探索和查询,以便研究人员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信息。

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在癌症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基因组数据进行肿瘤分析和分类。

另外,在生命科学和神经科学中,也可以使用可视化工具来研究神经网络和生物化学反应的动态行为。

三、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指人们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并进行交流的方式。

在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人机交互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例如,在生物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人机交互技术对医学图像进行评估和分析。

另外,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也可以使用人机交互技术来探索基因元数据和生物文献。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生命科学研究人员更加高效地进行研究和发现。

智能家居中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智能家居中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智能家居中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也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中。

智能家居作为智能化的家庭生活解决方案,其便捷性和舒适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

但是,智能家居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便是如何设计一个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易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

本文将从人机交互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智能家居中人机交互设计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智能家居中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现状1. 研究背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家居的设备和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智能家居中的人机交互设计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瓶颈。

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熟悉技术的用户来说,智能家居的操作界面可能会过于复杂,无法很好的实现所需的功能,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甚至是放弃使用。

2. 研究意义人机交互设计在智能家居中的重要性非常明显,其对智能家居产品的可用性、可靠性、易用性、人性化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智能家居中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提高智能家居的易用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加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和黏性。

3. 研究现状目前,在智能家居中的人机交互设计方面,国内外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使用场景研究: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研究用户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对智能家居产品进行改进,从而实现更加贴近用户需求和习惯的交互方式。

(2)交互方式研究: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的交互方式,如语音交互、手势交互、移动端交互等,寻找智能家居产品的最佳交互方式。

(3)用户体验研究:通过实验和调查等方法,研究智能家居产品的用户体验,分析用户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寻找优化措施,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二、智能家居中的人机交互设计发展趋势1. 社交化趋势随着社交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研究与发展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研究与发展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研究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人机交互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变革,这也直接推动了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研究与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研究与发展,介绍相关的概念和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什么是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在我们讲到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些相关的概念。

人机交互是指人和计算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活动。

人机交互界面是指在人机交互中提供给用户的界面,这个界面需要被设计成能够满足用户意图和需求的一种形式。

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就是将人和机器连接起来的桥梁,是完成人机交互的体现,设计出优秀的界面可以使得用户体验更加顺畅且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发展历程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当时计算机操作系统还很原始,要用指令行来调用程序,使用的工作界面也还比较陈旧。

但是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图形界面被应用。

当时流行的MS-DOS操作系统由于其界面单调、操作繁琐,因此成为了用户愤怒的来源。

1995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95操作系统,其窗口化图形界面让用户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此后,图形界面的设计在计算机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代iPhone,该手机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按键式手机的概念,代替成了使用手指轻点屏幕完成操作,这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触控屏界面。

这对人机交互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它让人手对话更加自然,也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三、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技术支持1.虚拟现实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发展近几年中,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关注。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让用户置身于一个虚拟环境中,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和体验这个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而且可以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产品本身。

人机交互实验报告_2

人机交互实验报告_2

实验一:实验名称最新人机交互技术实验目的了解最新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

实验内容通过网络查询最新人机交互相关知识。

1.在百度中找到“最新人机交互视频”的相关网页, 查看视频。

2.什么是eTable 。

3.人机交互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实验二:实验名称立体视觉实验目的掌握立体视觉的原理。

实验内容通过网络查询立体视觉相关知识。

1.在虚拟环境是如何实现立体视觉?2.3D和4D电影的工作原理。

实验三:实验名称交互设备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的交互设备的工作原理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扫描仪。

实验内容通过网络查询人机交互设备相关知识。

1.重点查找液晶显示器和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和方法2、什么是数字纸?工作原理是什么?实验四:实验名称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交互设备实验目的掌握虚拟现实系统中人机交互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实验内容通过网络查询人机交互设备相关知识。

重点查找虚拟现实中使用的交互设备和较新的交互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如: 数据手套、三维鼠标、空间跟踪定位器、触觉和力反馈器、头盔式显示器等。

(实验报告中写出3种以上)实验五:实验名称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实验目的掌握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中的GOMS、LOTOS和UAN的方法。

实验内容 1.简述GOMS和LOTOS表示模型的方法。

2.结合GOMS和LOTOS对任务“中国象棋对弈”进行描述。

3.UAN描述“文件拖入垃圾箱”。

实验六:实验名称WEB界面设计实验目的掌握WEB界面设计的原则, 了解页面内容、风格、布局、色彩设计的方法。

实验内容1、找到三种类型的网站:旅游景区、购物网站、政府部门网站, 每种类型找三个以上网站, 总结功能、布局、风格、色彩设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实验七:实验名称移动界面设计实验目的掌握移动界面设计的原则。

实验内容比较移动界面设计与WEB界面设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实验八:实验名称可用性分析与评估实验目的掌握可用性分析与评估的方法。

实验内容对某个网上银行进行可用性分析与评估(银行自定)。

虚拟展示设计的交互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虚拟展示设计的交互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虚拟展示设计的交互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虚拟展示设计已经成为了展示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虚拟展示设计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展示手段。

虚拟展示设计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加生动、直观、多样化的视觉展现方式,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加灵活、交互化的体验方式,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展览主题、展品及产品等。

虽然虚拟展示设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在实际应用中,虚拟展示设计往往面临着交互性不足的问题。

观众的交互性参与程度是影响展览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现有的虚拟展示设计往往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交互方式。

因此,如何提高虚拟展示设计的交互性,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其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虚拟展示设计的交互性,旨在构建一种更加具有交互性的展示方式,提高观众的参与感,从而提升展览效果。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虚拟展示设计的交互性进行调研,分析现有虚拟展示设计的交互方式,总结其优点与不足。

2、针对现有虚拟展示设计中存在的交互性不足问题,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

3、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展示平台,实现更加灵活、多样化的交互方式。

4、通过实验和用户调研,评估构建的虚拟展示交互平台的效果。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实验研究和用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1、文献调研:对虚拟展示设计的交互性进行调研,总结各种交互方式的优缺点,并对虚拟展示设计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分析。

2、实验研究:在虚拟现实环境下,构建交互式展示平台,开展实验研究,评估不同交互方式对观众的影响。

3、用户调研: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观众对虚拟展示设计交互方式的需求,并得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拓展虚拟展示设计交互方式的选择,提高展览效果。

2、为未来虚拟展示设计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3、提高虚拟展示设计的交互性,让观众更好地参与其中,提高展览效果。

人机交互设计的多模态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设计的多模态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设计的多模态交互技术人机交互设计是在人与计算机之间建立有效、高效和愉悦的通信桥梁的过程。

多模态交互技术通过同时利用多种感官通道来实现人机交互的目标,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

本文将探讨多模态交互技术的定义、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多模态交互技术的定义多模态交互技术是指借助于多种感官通道(例如视觉、听觉、触觉)进行交互的技术。

通过同时利用多个感官通道,多模态交互技术可以增强用户对信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用户在人机交互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二、多模态交互技术的原理多模态交互技术的实现离不开以下两个关键原理:1. 感知融合:多模态交互技术通过综合不同感官通道的输入信息,将它们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感知环境中。

例如,通过结合音频和图像信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听觉和视觉同时感知并理解信息。

2. 上下文适应:多模态交互技术会根据用户的上下文环境和交互需求,自动选择最适合的感官通道进行交互。

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系统可以自动调整为使用语音输入和输出来提供更好的交互效果。

三、多模态交互技术的应用多模态交互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 智能音箱:通过结合语音和触觉交互,智能音箱可以实现语音控制和手势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或触摸操作来控制音乐播放、智能家居设备等。

2.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结合视觉和触觉交互,使用户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世界。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佩戴虚拟现实眼镜来观看360度全景视频,并通过手部传感器进行交互操作。

3. 移动应用:在移动应用领域,多模态交互技术可以通过结合触摸、声音和视觉交互,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操作、语音输入和触摸屏幕进行交互。

四、多模态交互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多模态交互技术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1. 多模态交互的个性化:根据用户的偏好和需求,多模态交互技术可以个性化地选择和调整感官通道的使用方式,提供更加贴合用户的交互体验。

信息与计算科学中的可视化与人机交互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中的可视化与人机交互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中的可视化与人机交互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其中,可视化与人机交互技术作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为我们理解和处理复杂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可视化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抽象的数据以直观、易懂的图形、图像等形式展现出来。

想象一下,面对海量的数字和代码,如果没有可视化的帮助,我们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难以看清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而通过可视化,这些复杂的数据瞬间变得清晰可见,仿佛一幅地图为我们指引方向。

比如说,在气象学领域,通过将气象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我们可以看到直观的天气变化图,清晰地了解气压、温度、风向等因素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这不仅有助于气象学家进行研究和预测,也能让普通民众更直观地了解天气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在医学领域,可视化技术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生可以通过对患者的身体扫描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精准地定位病变部位,制定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来说,这种可视化的展示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增强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人机交互技术则是关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方式。

过去,我们使用键盘和鼠标与计算机进行交流,操作复杂且不够直观。

而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触摸屏、语音识别、手势控制等更加自然和便捷的交互方式应运而生。

以智能手机为例,触摸屏的出现让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指操作各种应用程序,滑动、点击、缩放等动作轻松实现各种功能。

语音识别技术让我们能够通过说话来下达指令、搜索信息,解放了双手。

而在游戏领域,体感设备通过识别玩家的手势和动作,让玩家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游戏,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可视化与人机交互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一个好的可视化界面,如果没有便捷高效的人机交互方式,用户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反之,出色的人机交互技术,如果没有清晰直观的可视化展示,也难以让用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多媒体技术教案人机交互设计与用户研究案例分析与实操指导

多媒体技术教案人机交互设计与用户研究案例分析与实操指导

多媒体技术教案人机交互设计与用户研究案例分析与实操指导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机交互设计和用户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们对于多媒体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和用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与实操指导,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人机交互设计以及用户研究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指导方法。

一、案例分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早已不再陌生。

例如,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教材的文字和图片展示,而多媒体技术则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和可理解性。

以语文教学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阅读文字理解作文的含义。

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作文内容通过演讲录像、音频朗读等方式传达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多维度的理解。

同时,多媒体教具的运用还可以创造互动性教学场景,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其学科思维和创造力。

二、人机交互设计:确保教学体验的优质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人机交互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人机交互设计旨在通过优化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提升用户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1. 界面设计:合理的界面设计是人机交互设计的基础。

要确保界面布局清晰、简洁,符合用户习惯,并提供直观的操作指引。

例如,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应将功能模块划分明确,按钮图标易于辨识,操作路径简单明了。

2. 内容展示:多媒体技术具备多样化的内容展示形式,但过多的效果和元素可能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果。

因此,在设计中应注意合理选择展示形式,确保内容重点清晰,并提供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3. 互动设计:人机交互的核心在于互动性。

通过合理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问、讨论,增强学习动力和效果。

此外,互动的反馈机制也需要得到合理设计,及时给予正确的反馈,引导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三、用户研究:优化教学体验与效果用户研究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用户需求、发现问题,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改善,从而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和效果。

多智能体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多智能体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多智能体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人机交互设计是指在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和优化用户界面,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而多智能体系统是指由多个智能体组成的系统,每个智能体都具有独立的感知、决策和行动能力。

在多智能体系统中,人机交互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互动效果。

本文将探讨多智能体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并分析其现状、挑战与发展趋势。

一、多智能体系统中的人机交互设计现状随着科技发展和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需要使用到多智能体系统。

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多个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协同工作以实现高效而安全地行驶;在物流领域中,无人仓库需要由多个无人搬运车协同完成货物搬运任务。

这些应用场景都需要通过良好的人机交互设计来实现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和监控。

目前,多智能体系统中的人机交互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多智能体系统的复杂性使得人机交互设计变得更加困难。

不同智能体之间的协同工作和决策需要通过人机界面来实现,而如何设计出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界面成为了一个挑战。

其次,多智能体系统中涉及到大量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处理,如何在界面上有效地展示这些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也是一个难题。

此外,多智能体系统中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冲突情况,如何在人机交互设计中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处理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多智能体系统中人机交互设计面临的挑战在多智能体系统中进行有效而高效地人机交互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协同工作与决策问题。

在多个智能体之间进行协同工作和共同决策是实现良好人机交互设计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目标冲突等问题,如何通过合理地界面设计来促进协同工作与共识达成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其次是信息展示与数据处理问题。

多智能体系统中涉及到的信息量庞大,如何在界面上进行有效地展示是一个挑战。

同时,如何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决策支持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机共舞:技术赋能下人机交互的参与式舞蹈

人机共舞:技术赋能下人机交互的参与式舞蹈

91于悠悠美国纽约大学文化教育人文发展学院人机共舞:技术赋能下人机交互的参与式舞蹈伴随着数字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算法研究、传感器技术及智能识别等领域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与艺术领域正逐渐步入一个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的新时期。

“人机共舞”的表演形式在近10年开始出现在演艺产业中,改写了传统表演的艺术语汇,重塑了舞台身体叙事方式,打破了第四堵墙相隔的观演空间,不仅为表演艺术生产提供了全新的编创可能,也为文化艺术消费带来更多的参与形式。

加拿大先锋科技艺术家路易斯—飞利浦·德莫斯(Louis-Philippe Demers )和比尔·沃恩(Bill V orn )共同编创的人机交互式作品Inferno 算是近年来人机共舞表演的先锋典型。

该作品于2015年首演,后在加拿大、美国、新加坡、中国以及欧洲多国的小剧场、美术馆、博物馆、公共空间展开近百场巡演和沉浸式、参与式舞蹈体验[1]。

该作品以其先锋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创作理念引发学界和业界的持续热议。

在高科技不断渗入、改写社会文化生活图景的时【摘 要】 人机共舞通过人与机器的互动,打破了传统表演艺术语汇和身体叙事方式。

“人机共舞”可分为人机同台式共舞、人机配合式共舞、人机生成式共舞、人机合一式共舞四类,其中人机共舞作品Inferno 属于第四类,是近年来人机共舞表演的先锋典型。

Inferno 的生成路径包括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的身体对抗机器的控制直至被规训,到第二阶段的消解人机对立、相互磨合,再到第三阶段的异质性再创造。

人机交互舞蹈作品在结构层面创立了一种区别于传统你观我演、二元对立的新型观演场域和观演秩序。

在材料层、形式层和意蕴层的相互作用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生命共同体和艺术体验,实现了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再到“体验价值”的价值流转。

这种新型艺术形式是艺术家探索人机关系,唤起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尝试,它将开启互动媒体艺术的新篇章。

【关键词】 人机共舞;艺术参与;交互式艺术;观演关系;人工智能[1] “Inferno : Participative Robotic Performance,” accessed November 24, 2023, https://zkm.de/en/event/2015/10/inferno/.92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1期代,机器人技术以近乎失控的速度高速迭代,人工智能已然强势介入,甚至开始替代人类从事艺术生产活动。

人机交互界面的创新设计研究

人机交互界面的创新设计研究

人机交互界面的创新设计研究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人机交互界面(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face,简称 HCI)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优秀的人机交互界面不仅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还能提高工作效率,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以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一、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历程早期的人机交互界面主要是以命令行的形式呈现,用户需要通过输入特定的指令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这种方式对于专业人员来说或许还能应对,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其学习成本高,操作复杂,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随着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简称 GUI)的出现,人机交互迎来了重大变革。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普及让人们熟悉了通过鼠标点击图标、菜单来进行操作的方式。

图形化的界面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触摸式交互界面成为主流。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手势操作,如滑动、缩放、长按等,让用户能够更加自然、便捷地与设备进行互动。

二、当前人机交互界面面临的挑战尽管人机交互界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过载的问题。

在当今数字化的世界中,用户往往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呈现这些信息,让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不同设备和平台之间的交互一致性也是一个难题。

用户在使用多种设备时,希望能够保持相似的操作习惯和体验,但由于各平台的差异,往往难以实现。

再者,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现有的人机交互界面可能不够友好,无法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另外,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交互的实时性和响应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优化系统性能,提供流畅的交互体验,也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

三、人机交互界面创新设计的原则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创新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简洁性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元素和复杂的布局,让用户能够快速理解和操作。

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

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

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是指通过多种感知方式和输入方式来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

这种交互方式可以使用语音、触摸、手势、视觉等多种方式,使用户可以更自然、高效地与计算机系统进行沟通和操作。

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首先,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感知和输入方式的多样化。

其中,语音识别技术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计算机系统可以将用户的语音指令转化为可执行的命令,实现语音交互。

此外,触摸、手势和视觉等感知方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触摸屏幕、手势识别和眼动追踪等技术,用户可以直接在屏幕上进行操作,实现直观、高效的交互体验。

其次,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还包括情感识别和情感交互的研究。

情感识别是指通过分析用户的声音、面部表情、语言等信息,识别出用户的情感状态。

情感交互则是指根据用户的情感状态进行相应的反馈和响应,以提高交互的个性化和用户体验。

近年来,情感识别和情感交互在虚拟助手、智能音箱等智能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人性化的交互体验。

第三,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还涉及到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优化。

在设计多模态人机交互界面时,需要考虑不同感知方式的协同和融合,以及用户对不同感知方式的习惯和偏好。

同时,还需要根据用户的任务需求和上下文信息,设计合理的交互方式和交互流程,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因此,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优化成为了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总之,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在语音识别、触摸、手势、视觉等感知方式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在情感识别、情感交互、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优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将继续得到深入研究和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个性化的交互体验。

人机交互系统的前沿研究与应用

人机交互系统的前沿研究与应用

人机交互系统的前沿研究与应用一、概述人机交互系统(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ystem,简称HCI)是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交互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技术,它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自计算机问世以来,不断有学者致力于理解彼此之间的交互方式,并开发不同层次的人机交互技术。

二、智能对话系统智能对话系统是建立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基础上的人机交互系统,用户可以使用口语和系统实现开展实时的交流,并得出所要的具体信息。

现代智能对话系统的目标是实现真正的人性化交互,使得语音既可以被转化为文字,也可以进行整合和化简,形成更加人性化的操作方式。

三、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可以从设备、环境、应用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设备方面主要有身心连接技术、脑机接口、无线体感设备等;环境方面包括虚拟空间、增强现实空间等;应用方面包括交互式体验场景、人机交互展览、游戏、文化遗产传播等。

四、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利用特定的仪器设备,采集身体生命特征和生物电信号等生理参数信号,通过运算与分析得出客观结果。

生物传感技术在医疗健康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实时心率监测、情绪识别等。

五、人机协作系统人机协作系统(Human-Robot Cooperation System,简称HRCS)是指由一组人、一组物理机器人与计算机集成组成的信息系统。

它可以在复杂环境下协同工作,实现人机协作的目标。

如智慧制造、智能物流等。

六、结语人机交互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分支,不断涌现出许多前沿技术。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机交互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云展览人机交互对观众参展体验感的影响

云展览人机交互对观众参展体验感的影响

第44卷第1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ol.44No.12024年1月Academic Forum of Nandu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an.2024收稿日期:2023-10-03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人机互动方式对云展览参展观众体验感影响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S20221054212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AI 服务机器人服务失败情境下的责任归因与补救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23A0068;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数字化赋能对推动红色旅游地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22YBA069㊂作者简介:1.朱张祥(1987 ㊀),男,安徽省安庆市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会展数字化运营方向的研究;2.吴尘(2001 ㊀),女,湖南省岳阳市人,本科生,主要从事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的研究;3.孟奕爽(1979 ㊀),男,河南省南阳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管理研究㊂云展览人机交互对观众参展体验感的影响:沉浸体验的中介朱张祥1,吴㊀尘2,孟奕爽3(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410081)㊀㊀摘要:当前云展览服务快速发展,而学界对于云展览参展观众体验感的研究较为匮乏㊂基于人机交互相关文献和沉浸理论构建云展览观众体验感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㊂研究发现,云展览人机交互的不同维度对观众参展体验感的影响存在差异㊂其中,交互信息通过感知愉悦性对参展体验感产生影响,交互技术通过专注度对参展体验感产生影响,交互任务则通过感知愉悦性和专注度对参展体验感产生影响㊂研究结论丰富了云展览服务用户体验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为云展览服务供应商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㊂关键词:云展览;人机交互;参展体验;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C931.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6320(2024)01-0109-09㊀㊀一㊁引言云展览主要指集成运用云计算㊁大数据㊁5G㊁AI㊁区块链㊁物联网㊁直播㊁3D 虚拟现实㊁AR 实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 互联网+展会服务 平台[1]㊂2020年4月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支持云展览的建设与发展㊂2020年6月,素有 中国第一展 之称的广交会以云展览的形式在线上开展,百度㊁阿里巴巴等各大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参与,足见云展览将成为展览业的发展方向之一[2]㊂然而,云展览依靠线上设备开展,在具有打破地域限制㊁增强多媒体体验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因为技术受限㊁线上平台设计不精等导致参展观众体验感不佳,对展览的综合评价不高的问题㊂自2020年以来,学界对云展览的关注度逐渐攀升,现有研究多关注云展览的特征[3]㊁传播模式[4]㊁发展困境[5]等,鲜有研究关注云展览参展观众的体验感㊂而云展览依托电子设备于线上开展,观众在参展过程中的交互行为也相应地发生变化㊂云展览中的人机交互维度可分为交互信息㊁交互技术与交互任务,参展观众的体验感会受到不同维度的影响㊂同时,当观众专心于线上参展时,会产生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沉浸体验感,而互联网环境下的沉浸体验会因为人机互动而与现实环境体验不同㊂南都学坛2024年第1期本研究主要聚焦于云展览参展观众的体验感,构建人机交互不同维度影响参展体验感的理论模型,并引入沉浸体验因素作为中介变量,探究云展览人机交互不同维度对于观众参展体验感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据此提出云展览服务运营商的提升参展观众体验感的管理策略,为促进云展览发展提供思路㊂㊀㊀二㊁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一)人机交互Hoffman等基于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环境,将游客互动分为人际交互与人机交互[6]㊂其中,人机交互是指游客通过使用电子设备与网络虚拟内容的各种要素层面的交互,电子设备既包括游客自己拥有的台式电脑㊁笔记本电脑㊁平板电脑㊁智能手机,还包括企业提供的电子显示屏㊁触摸屏导航等交互性电子设备[7]㊂人机交互的维度划分则有不同的角度,Jacob等从输入设备的角度将人机交互分为直接人机交互与间接人机交互,直接人机交互是指直接触摸设备屏幕上的目标位置,间接人机交互是指通过鼠标㊁触控板等设备间接接触设备屏幕上的目标位置[8]㊂Karray等按照设备设计的人类感官将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分类,分别为视觉㊁听觉㊁触觉以及集多种感官模式于一体的多模式人机交互系统[9];李月琳等则依托数字图书馆的场景,将人机交互划分为交互信息㊁交互技术与交互任务三个维度,并探讨数字图书馆环境中用户交互信息搜索行为与交互绩效之间的关系[10]㊂高华等也在数字图书馆的背景之下,研究了人机交互维度通过感知价值对用户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11]㊂关于人机交互的实际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发展方向,Karray等指出,多模式的人机交互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医学㊁电子商务㊁游戏等领域,其系统设计将朝着智能的㊁自适应的㊁多模态以及嵌入环境的方向发展[9]㊂随着电子化的发展,始于计算机领域的人机互动研究已逐渐拓展至网络社区㊁顾客互动等多方面,但鲜有学者开展关于云展览领域的人机互动研究㊂(二)云展览国外数字化技术与展览业结合多聚焦于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12-13],国内则集中于旅游景点和博物馆的交互展示㊂乔子嘉根据展品对象内容的不同,将线上数字展陈分为产品在线体验㊁虚拟博物馆㊁历史文化遗产及考古发掘虚拟展示和线上虚拟旅游,并指出线上数字展陈具有传播广㊁可永久储存等特点[14]㊂除了已有线上展览基础的艺术展领域,商业展也纷纷向云展览方向发展㊂方向东从产业链视角指出,会展资源供给层面㊁产业链消费层面㊁产业链连接环节均受到疫情破坏,而云展览有助于打通会展产业链的信息流,促进产业恢复[15];刘清扬等梳理了2020年以来典型的线上展会案例,如云栖大会㊁美国CES消费电子展等,并以线上广交会为例总结了线上展会的困境及技术对策[5];2021年 十四五 规划的实施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启,程艳华分析了在此新时代后疫情背景下云展览的特征及其发展动力[16];蒋晓阳等则基于新经济视角分析了以云展览为主的会展业数字化发展的驱动力及策略[17]㊂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张译之等指出,线上与线下展览具备不同的效能倾向,应着力挖掘不同优势,以获得层次丰富的多元媒介联动效应,建立线上线下互联机制[18];施德群提出,可利用线上展览的数据优势㊁信息化手段和展示技术,宣传优化线下展览,也可利用线下展览的活动和客户对接,完善和丰富线上展厅,实现线上与线下展览常态化互动发展[19]㊂(三)沉浸理论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了沉浸体验的概念,沉浸体验指人全面参与活动时所享受到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20]㊂在这种体验中,自我意识㊁行为㊁自我和环境作为整体生成了一种特殊的感觉,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高度集中㊁感到时间飞逝㊁充满愉悦感等㊂自沉浸理论提出后,学界分别对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的沉浸体验进行了研究㊂例如,在网络环境之下,人机交互中的游戏性能使人感到愉悦,进而产生沉浸体验[21];Hoffman等构建了网络超媒体环境下的沉浸概念模型[6]㊂此后,基于沉浸理论的网络环境下人机交互的行为和心理的探讨逐渐增多,涉及如网络成瘾㊁网络教育㊁网络购物等话题[22]㊂㊀㊀三㊁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本研究聚焦于云展览参展观众体验感,探究㊃011㊃2024年第1期朱张祥,等:云展览人机交互对观众参展体验感的影响:沉浸体验的中介观展过程中人机交互三个不同维度(即交互信息㊁交互技术与交互任务)对于观众参展体验感的影响差异,同时关注沉浸体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㊂本文参考Koufaris 等[23]对沉浸体验维度的划分,选取感知愉悦性㊁专注度与感知控制三个沉浸体验维度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见图1)㊂图1 研究模型(一)人机交互与沉浸体验云展览人机交互的交互信息是指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参展观众与云展览提供的信息资源之间的交互,是对信息的有用性和充分性的理解与判断[24],即对展览内容的有用性和充分性的理解与判断㊂感知愉悦性是指参展观众在浏览云展览时获得的对云展览以及观展过程的内在愉快性程度[25]㊂云展览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内容对展览主题进行解释与说明,参展观众通过理解其所呈现的信息而增进对展览主题的了解,开拓了眼界,加强了知识储备,易在主观上感受到愉悦的情感㊂专注度是指参展观众在浏览云展览时感受到的身心投入程度[26]㊂当参展观众能够深入地理解与判断云展览所提供的信息的有用性与充分性时,便能够更好地调动反应力与思考能力,从而更加投入云展览之中,提高专注度[27]㊂感知控制则是指参展观众在浏览云展览时对于云展览系统和其自身对云展览操控水平的感知强度[28]㊂如果云展览能够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其信息资源,使得参展观众充分理解其核心内容,那么便能够更好地沉浸于展览之中,在此基础上感觉到自己对于云展览的控制水平较高㊂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㊂H1a:人机交互信息正向影响感知愉悦性;H1b:人机交互信息正向影响专注度;H1c:人机交互信息正向影响感知控制㊂交互技术是指参展观众与云展览提供的技术支持之间的互动[29],如云展览网页结构㊁界面布局㊁移动环境等技术维度[30]㊂参展观众无时无刻不依赖着技术服务来完成观展过程中的操作,当技术服务到位,如系统稳定㊁界面易懂㊁操作简便㊁导航清晰时,观众的观展过程自然会相对顺畅,较少因客观原因产生阻碍,由此感到心情愉悦[3]㊂此外,当系统整体技术环境良好时,参展观众便能够在短时间内检索或浏览到其目标的展览内容,获取其所感兴趣的信息,相比起无目的地浏览更能专注于其中[18]㊂而当参展观众能够自由地进行观展相关操作,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行系统时,会感受到自己对于云展览系统的控制水平较高,因而产生较强的控制感[19]㊂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㊂H2a:人机交互技术正向影响感知愉悦性;H2b:人机交互技术正向影响专注度;H2c:人机交互技术正向影响感知控制㊂云展览人机交互的交互任务是参展观众与其任务之间的交互,即对任务的理解㊁认知及熟悉程度㊂云展览中的任务一般是特定信息的检索[4]㊂当云展览的交互设计能使得观众较为简便地完成其任务时,观众易产生主观愉悦的情感㊂而当参展观众于其观展的目标任务较为熟悉,清楚完成路径时,便能避免冗余的操作,更加迅速地投入对有效信息的浏览当中,专注度相应地提高㊂此外,观众能够清晰深入地理解自身观展的任务,如明白想要检索的信息内容在云展览的主题逻辑中处于什么位置,便能够更好地控制观展的进程,增强感知控制㊂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㊂H3a:人机交互任务正向影响感知愉悦性;H3b:人机交互任务正向影响专注度;H3c:人机交互任务正向影响感知控制㊂(二)沉浸体验与参展体验感参展体验感是指云展览观众通过某些接触点或人机交互引发的认知㊁情感或行为反应[31]㊂近年来,由于新媒体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展览展陈设计时会借鉴沉浸体验理论,以提升参展观众的体验感㊂王红等提出新媒体影像技术使沉浸体验更加丰富,通过叙事性故事,创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是博物馆体验的关键[32]㊂王思怡指出体验感是博物馆展览与活动策划的重要指标,而沉㊃111㊃南都学坛2024年第1期浸的概念在其中十分关键[33]㊂王昭则提出数字沉浸文旅使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实现了从基础需求向高阶需求的提升,达到了心理满足[34]㊂无论是因为云展览本身设计优秀㊁内容丰富,观展过程顺畅无阻,还是因为通过展览了解了主题相关信息而感到愉悦,此类的感知愉悦都能成为参展观众积极体验中的一部分㊂此外,当观众在参展过程中产生沉浸体验,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于云展览内容中,即使是仅用线上设备观展,也会忽略外界所发生的事情,而投入到展览之中,因而更加强化了纯粹的观展体验㊂线上观展不同于线下,其每一个浏览动作都需要参展观众在云展览系统中在特定的位置触发相应的指令,从而控制系统所呈现的展览内容㊂当参展观众能够准确地控制云展览系统,使之快速展现目标的展览内容时,其体验无疑会更加顺畅㊂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㊂H4:感知愉悦性正向影响参展体验感;H5:专注度正向影响参展体验感;H6:感知控制正向影响参展体验感㊂(三)沉浸体验的中介作用目前基于网络环境的沉浸体验研究虽较多,但鲜有学者关注在线云展览情境㊂在沉浸理论视域下,当用户欣赏手机竖屏影像时,摆脱了对鼠标等媒介的依赖,采用触屏方式可以增强用户的控制感,沉浸阈限降低,使得人机交互更加流畅,从而优化审美体验[35]㊂当观众线上浏览云展览时产生沉浸体验时,观众的身心高度投入展览之中,从而达到一种短暂的忘却外界纷繁事务的美好体验㊂而人机交互无疑是云展览场景中观众参展的直接方式,观展的所有感知都由此产生,因此,人机交互对观众的参展体验感产生影响,其中可能就存在着沉浸体验这一中介变量作用㊂本研究聚焦于云展览,在构建理论模型时尝试引入了沉浸体验因素,探究其在人机交互对云展览参展观众体验感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㊂H7a:感知愉悦性在人机交互与参展体验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H7b:专注度在人机交互与参展体验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H7c:感知控制在人机交互与参展体验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㊂㊀㊀四㊁研究方法(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要求被调查者线上浏览湖南博物院常设云展览‘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并完成搜索任务后填写问卷㊂该展览是省级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的常设展览,同时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理解其展览内容的门槛不高,具有代表性和大众性,因此选择该云展览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㊂调查问卷由基本信息与测量量表两部分组成,测量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本研究情境完成测量题项修订,具体题项如表1所示㊂本研究使用线上调查平台与现场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共回收问卷238份,除去13份填写不完整或答案完全一致等无效问卷,最终保留有效问卷225份㊂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特征数据如表2所示㊂女性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较大,为66.67%;主要年龄层为19~25岁,所占比例达到55.56%;多数被调查者为学生,所占比例为49.33%,其次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任职人员,所占比例为20.44%;大多数被调查者为本科学历,所占比例达到62.22%;参观经历方面,参观过1~3次博物馆的被调查者数较多,所占比例为46.22%;52.44%的被调查者偶尔体验过云展览,43.56%的被调查者在调查前没有体验过㊂(二)数据分析与结果1.测量模型分析本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模型假设,基于SmartPSL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如表3所示,各变量的Cronbach a系数在0.835~0.923之间,大于阈值0.7,组合信度CR值在0.901~0.947之间,大于阈值0.7,说明本研究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39];各测量题项因子载荷均大于阈值0.7,且AVE值在0.649~ 0.857之间,大于阈值0.5,说明收敛效度较好[39]㊂㊃211㊃2024年第1期朱张祥,等:云展览人机交互对观众参展体验感的影响:沉浸体验的中介表1㊀变量及测量题项变量测量题项题项来源交互信息II1:网上展厅提供的信息对我了解长沙马王堆汉墓是有用的II2:我能够充分理解该网上展厅所提供的信息II3:浏览完该网上展厅,我获取到了足够的相关信息Zhang等[36],李月琳等[10]交互技术ITE1:该网上展厅的界面很容易学习理解,我知道该如何操作ITE2:该网上展厅的界面栏目组织合理,我能够很容易地找到所需信息ITE3:该网上展厅界面中的导航标识很清晰,我能够方便地访问其对应内容ITE4:该网上展厅的操作连接稳定,系统反应快,页面连接出错率低ITE5:通过该网上展厅的检索服务,我可以较容易地搜索到所需的信息资源ITE6:该网上展厅的界面是易于使用的ITE7:总体来说,我对该网上展厅的界面功能设计很满意施国洪,孙叶[37]交互任务ITA1:在该网上展厅搜寻信息的过程比较简单清晰ITA2:我有着丰富的在同类网上展厅搜寻展览信息的经历ITA3:我很有信心能在该网上展厅搜寻所需的信息ITA4:我在该网上展厅搜寻想要的信息并不困难ITA5:我对该网上展厅的信息搜寻方法和搜索过程比较熟悉李月琳等[10]感知愉悦性EN1:网上展厅的观展体验使我感到很愉快EN2:我很享受参观网上展厅给我带来的乐趣EN3:我觉得参观网上展厅令人兴奋EN4:我觉得参观网上展厅很有趣Koufaris[23]专注度CO1:我参观网上展厅时的注意力完全集中CO2:我参观网上展厅时全神贯注CO3:参观网上展厅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CO4:参观网上展厅让我深深地沉浸其中Koufaris[23]感知控制PC1:参观网上展厅,我所进行的操作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PC2:在参观网上展厅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很平静PC3:我觉得我可以很轻松地掌握网上展厅所提供的信息PC4:我觉得我可以很好地利用网上展厅所提供的信息来了解长沙马王堆汉墓Koufaris[23]参展体验感EE1:参观网上展厅,让我忘却了日常生活中的烦恼EE2:我很享受此次参观网上展厅,以致于忽略了时间的流逝EE3:我深深地被参观网上展厅的体验所吸引,忽视了身边的其他所有事物Walker等[38]表2㊀被调查者人口统计特征(N=225)㊀㊀本研究利用Heterotrait-Monotrait ratio(HT-MT)方法[40]检验区分效度,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㊂所有HTMT值均低于0.90,表明本研究区别效度较好㊂㊃311㊃南都学坛2024年第1期表3㊀量表信效度变量测量题项因子载荷Cronbach a 系数组合信度CRAVE 值交互信息II10.8450.8350.9010.752II20.859II30.897交互技术ITE10.8720.9230.9380.685ITE20.778ITE30.807ITE40.789ITE50.849ITE60.839ITE70.853交互任务ITA10.8360.8640.9020.649ITA20.708ITA30.850ITA40.836ITA50.791感知愉悦性EN10.9160.9220.9440.810EN20.882EN30.909EN40.891专注度CO10.8920.8930.9260.757CO20.814CO30.890CO40.882感知控制PC10.8150.8620.9060.708PC20.854PC30.879PC40.815参展体验感EE10.9310.9160.9470.857EE20.930EE30.915表4㊀HTMT 检验变量专注度交互任务交互信息交互技术参展体验感感知愉悦性感知控制专注度交互任务0.653交互信息0.4890.656交互技术0.6580.5760.450参展体验感0.5440.4980.5160.589感知愉悦性0.4640.6360.6880.6110.544感知控制0.6780.7310.6180.6810.6320.437㊀㊀2.结构模型检验为评价模型拟合度,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拟合优度GoF 结果为0.765,超过了Wetzels 等[41]提出的大于0.36的强拟合度,说明该模型执行得较好㊂GoF =㊀(R 2-ˑAVE )假设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交互信息㊁交互技术和交互任务对感知愉悦性㊁专注度㊁感知控制均有显著影响,假设H1a㊁H1b㊁H1c㊁H2a㊁H2b㊁H2c ㊁H3a㊁H3b㊁H3c 均成立;感知愉悦性和专注度对参展体验感有显著影响,假设H4和H5成立;感知控制对参展体验感影响不显著,假设H6不成立㊂3.中介效应检验经Bootstrap 计算[42],本模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㊂其中,感知愉悦性在交互信息和交互任务与参展体验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在交互技术与参展体验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表明假设H7a 部分成立;专注度在交互技术和交互任务与参展体验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在交㊃411㊃2024年第1期朱张祥,等:云展览人机交互对观众参展体验感的影响:沉浸体验的中介互信息与参展体验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表明假设H7b部分成立;对于交互信息㊁交互技术和交互任务对参展体验感的影响,感知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假设H7c不成立㊂表5㊀模型假设检验结果假设路径路径系数T值P值检验结果H1a:交互信息ң感知愉悦性0.311 3.364<0.01接受H1b:交互信息ң专注度0.186 1.961<0.05接受H1c:交互信息ң感知控制0.285 3.419<0.01接受H2a:交互技术ң感知愉悦性0.269 2.268<0.05接受H2b:交互技术ң专注度0.241 2.194<0.05接受H2c:交互技术ң感知控制0.317 2.788<0.01接受H3a:交互任务ң感知愉悦性0.352 4.581<0.001接受H3b:交互任务ң专注度0.460 4.381<0.001接受H3c:交互任务ң感知控制0.356 4.172<0.001接受H4:感知愉悦性ң参展体验感0.460 3.798<0.001接受H5:专注度ң参展体验感0.615 6.167<0.001接受H6:感知控制ң参展体验感-0.107 1.140>0.5不接受表6㊀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假设路径路径系数T值P值检验结果交互信息ң感知愉悦性ң参展体验感0.143 2.3730.018接受交互技术ң感知愉悦性ң参展体验感0.124 1.8550.064不接受交互任务ң感知愉悦性ң参展体验感0.162 3.1210.002接受交互信息ң专注度ң参展体验感0.114 1.7650.078不接受交互技术ң专注度ң参展体验感0.148 2.0820.037接受交互任务ң专注度ң参展体验感0.283 3.4400.001接受交互信息ң感知控制ң参展体验感-0.031 1.0220.307不接受交互技术ң感知控制ң参展体验感-0.034 1.0010.317不接受交互任务ң感知控制ң参展体验感-0.038 1.0700.285不接受㊀㊀五㊁研究结论(一)结果讨论首先,交互信息㊁交互技术和交互任务作为云展览人机交互的三个维度,对沉浸体验的三个维度即感知愉悦性㊁专注度和感知控制均能产生正向影响,但影响的显著性强弱存在差异㊂其一,交互信息对感知愉悦性的影响最显著㊂观众在浏览云展览的过程中获取了有关展览主题的相关信息,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增进了相关知识㊂同时,云展览往往通过各类精心设计与策划,以具有美感的不同方式呈现信息,从而使得观众在浏览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感知愉悦㊂其二,交互技术对感知控制的影响最显著㊂观众通过移动设备在线浏览云展览,其界面设计越简洁易学㊁导航标识越清晰㊁系统运行越稳定,就能使得观众感到操作方便,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浏览方向,掌握观展的进程㊂其三,交互任务对专注度的影响最显著㊂观众在云展览搜寻信息的过程中,感觉到搜索过程难度越小㊁对该操作越熟悉,对完成搜索任务就充满信心,就能够更加专注于展览本身,减少浏览过程中的分心,忽视除展览外的周围环境㊂其次,感知愉悦性和专注度能对参展体验感产生正向影响,而感知控制的影响不显著㊂可能的原因是观众在观展过程中被展览内容所深深吸引,感到心情愉悦畅快,身心沉浸于云展览之中时,能产生相对积极的对云展览的综合体验感受,在主观上留下良好的印象㊂而在观展过程的掌控感较强时,更偏向于客观方面的观展顺畅无阻碍,较难影响到主观的参展体验感受[43]㊂最后,感知愉悦性在交互信息和交互任务与参展体验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在交互技术与参展体验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㊂可能的原因在于交互技术如界面设计与导航设置㊁系统运行与网络连接等更多地渗入进了观众较难关注到的操作过程中,相比于展览内容信息的呈现更难通过提高观众的感知愉悦性进而优化其参展体验感㊂专注度在交互技术和交互任务与参展体验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在交互信息与参展体验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㊂相比于观众对于展览信息的理解深浅,当其在观展过程中若存在较为明确的搜寻某项信息的目标或任务,同时技术支持使得该过程顺畅时,观众便能更加专注于展览内容,进而获得良好的体验感㊂感知控制由于其对参展体验感的正向影响本身不显著,难以在交互信息㊁交互技术和交互任务对参展体验感的影响㊃511㊃。

年度绩效总结研发团队年度创新成果回顾

年度绩效总结研发团队年度创新成果回顾

年度绩效总结研发团队年度创新成果回顾尊敬的研发团队成员,随着2021年接近尾声,我们研发团队将迎来年度绩效总结的时刻。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和成就。

本文将对我们团队在创新方面的成果进行回顾,展示我们的技术突破和优秀表现。

1. 创新项目介绍我们团队在过去的一年中,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面对各种挑战,通过合理分工和团队协作,展开了多项创新项目。

以下是我们其中的几个重要项目:1.1 项目一:智能物联网技术应用该项目致力于深入研究智能物联网技术,解决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存储和安全等关键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研发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智能分析,在行业内获得了广泛赞誉和认可。

1.2 项目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本项目旨在提升我们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通过改进和优化现有算法,使其更加高效、准确。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不断改进算法,有效提升了人工智能模型的性能和稳定性。

我们的成果已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得到应用,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1.3 项目三:新产品开发随着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我们团队积极响应市场需求,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

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确定了一系列新产品的开发方向。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成功开发了多款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新产品,并在市场上取得了卓越的销售业绩,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利润。

2. 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在多个项目中取得了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以下是我们的一些亮点:2.1 突破一:数据挖掘与分析我们针对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挑战,开展了一系列数据挖掘与分析的研究工作。

通过构建智能算法和优化数据处理流程,我们成功解决了大数据集处理和分析过程中的效率和准确性问题,提高了数据分析的速度和成果质量。

2.2 突破二:人机交互技术针对用户体验优化的需求,我们团队在人机交互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

航空器设计中的人机交互研究

航空器设计中的人机交互研究

航空器设计中的人机交互研究在当今航空领域的快速发展中,航空器设计不再仅仅关注性能和技术指标,人机交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良好的人机交互设计能够提高飞行员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工作负荷,增强飞行体验。

本文将深入探讨航空器设计中的人机交互研究。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人机交互。

简单来说,人机交互就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

在航空器中,这包括飞行员如何获取信息、如何操作控制设备,以及飞机如何向飞行员反馈信息等方面。

在航空器的驾驶舱中,各种仪表和显示屏是飞行员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然而,传统的仪表设计可能会导致信息过载,使飞行员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关键信息。

因此,现代航空器设计致力于优化信息的呈现方式。

例如,采用大屏幕的综合显示屏,将多个参数和系统状态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展示给飞行员。

同时,利用颜色、图形和动画等元素来突出重要信息,提高飞行员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

操作控制设备的设计也是人机交互的关键环节。

操纵杆、踏板、按钮等的布局和手感直接影响飞行员的操作准确性和舒适性。

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飞行员在长时间飞行中能够轻松、准确地进行操作。

例如,操纵杆的形状和握感要符合人手的自然姿势,按钮的位置和大小要便于操作,避免误触。

除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同样重要。

飞行管理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软件的界面设计和操作逻辑应该简洁明了,易于学习和使用。

同时,要提供清晰的操作提示和错误反馈,帮助飞行员在复杂的飞行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另外,飞行员与航空器之间的触觉和听觉反馈也是人机交互的一部分。

例如,通过操纵杆的震动来提示飞行员接近飞行极限,或者通过不同的声音信号来传达系统状态和警告信息。

这种多模态的反馈方式能够增强飞行员对飞机状态的感知,提高反应速度。

在航空器设计的人机交互研究中,模拟飞行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在模拟环境中让飞行员操作新设计的系统,收集他们的反馈和操作数据,评估人机交互的效果,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