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二、走进作者:
陶渊明,名,字,别号,谥号,(朝代)著名的诗人,诗歌多以为题材。《归园田居》共五首,作于陶渊明后的第二年。
《使至塞上》作者,代诗人,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时所作,实是被排挤出朝廷,该诗所写即此次出使的情景。
3、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秽( )荷锄归( )草木长( )燕然( )
-------史骐生
2、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贾平凹《关于父子》
总结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学习
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学习
难点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或知识回顾(大屏幕出示我国著名画家罗中立的代表作《父亲》,配以背景音乐。)
面对这样一位苍老而可敬的父亲,他的眼神、他的手势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他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不由升腾起一种尊重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父亲,认识父亲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浓浓的父子之情。
二、自主学习
6、达标测评
根据课文默写填空。
1. 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2.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正音.释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归园田居》《使至塞上》《置福塞上》1、思索:使臣人就是谁?在什么情况下使臣?使臣目的就是什么?结果如何?学法指导栏1、通过多层次评点,认知诗歌内容,通过多层次评点,认知诗歌内容,认知并作自学自学认知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情景交融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重点2、说道说道“叛塔巴出来汉塞,归雁进胡天”一句,蕴藏诗人怎样的感情?目标的写作方法。

2、通过把握住关键词句,通过把握住关键词句,融合作者生平和背景融合作者生平和背景资料,学会多层自学资料,学会多层次、多角度赏析诗歌,次、多角度赏析诗歌。

难点3、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下日圆”这两句诗,并作一评测。

(需用画面还原法评点注释。

)自学过程:教师“复备栏”一、评点注释,引入新课4、全诗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

或学生“笔记栏”同学们,评点注释就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法,正像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

那什么就是评点注释呢?评点注释法就是累积文学创作素材的方法,所指的就是碰触一篇代莱文章,对自己感兴趣的、指出写下得不好的句与段展开圈点,释词释义,不予注释,写下上一两句对该字、词、句、段、篇的认知和五、开拓延展,合作交流评价。

以往我们说道,十分诗七分念,我们很特别强调诗歌的读,但今天我们想要变小“念”为“写下”,这就是1、《归属于园田位居》(其三)中,诗人挑选归隐独守的生活,而不回去为国效力,这是不是浪费了自“诗歌评点赏析”。

己的才华?在当今社会,值不值得倡导?二、来到作者:陶渊明,名,字,别号,谥号,(朝代)知名的诗人,诗歌多以为题材。

《归属于园田位居》共五首,写于陶渊明后的第二年。

2、《置福塞上》融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下日圆”,找寻王维其他画面感很强的诗句,去进一步《置福塞上》作者,代诗人,此诗就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遣唐玄宗之命,以监察深入细致认知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有风格。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诗四首教与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重点与难点:1、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教与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教与学过程:一、文学常识见《金榜行动》二、,先熟读诗四首,再完成文言词汇知识表内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三、读、背诵四首诗五、课后作业1、完成《金榜行动》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学习《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一)朗读以上两首诗,注意朗读节奏。

(二)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探究下面问题1、这首诗可分哪几层意思?“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3、“带月荷锄归"一句用语有什么特点?由此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印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诗中表现诗人很不擅长种田的句子是:“”,“。

”表现诗人田间劳作很勤劳的句子是:“, .”5、“但使愿无违”的意思是“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谈谈诗人之“愿”的含义。

(三)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探究下面问题1、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30课《诗四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两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

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

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堂实录一、积累字音与词语荒秽(huì):杂草丛生。

带月:顶着月亮。

荷(hè)锄:扛着锄头。

道狭(xiá):道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沾(zhān):沾湿。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wéi):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二、思考问题1.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1.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三.领悟诗歌的内涵美4.这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

明确: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

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

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课上小结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学习《使至塞上》一.诗人及写作背景简介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问题解决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问题解决课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诗四首》
”字的含义。

做官,
我们就来学习诗四首,
总结三个问题的完成情况,表扬答案、思路、拓展比较完整的学生,指出几个典型。

诗歌的语
状态。

重点关注那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提醒
原文的诗句回答)
的一幅田园风光?用一些
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描绘画面时,也应该整体的把握诗词
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
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如敝屣,怀着“抱朴守静”,“洁己清操”的想法躬耕田园,以琴。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归园田居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归园田居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30 《诗四首》之《归园田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正音,划分节奏
1.听读课文。

2.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三、理解内容
1.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研读与赏析
思考问题: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五、比较阅读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思考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六、背诵
七、课堂小结
你学习了这首诗,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八、达标检测
九、作业
在书中或网上搜集陶渊明、王维、李白、陈与义的其它诗,并与学过的诗进行比较。

1。

北大绿卡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北大绿卡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30《诗四首》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1、圈注法。

2、小组合作讨论法。

3、诵读法。

第一课时一、教学《归田园居》(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二)背景简介:《归园田居》(其三)写于陶渊明吃官归隐的第二年,那时诗人正过着“躬耕自居”的隐居生活,《归园田居》五首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旧居、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三)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把握好句子的节奏。

(四)诗意理解: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

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

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五)整体感知:1、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全诗的主旨,点明了作者的志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4、诗人体现在诗中的感情是怎样的?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5、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六)板书设计(见课件)(七)课外阅读陶渊明的田园诗二、教学《使至塞上》(一)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他的诗写得好,看他的诗,就像看画;他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的画,就像读诗。

所以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背景简介: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

2、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学习准备:陶渊明的诗歌以崭新的面容、纯朴自然的诗风为我国诗歌领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至使“田园诗”从此成为一个流派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其影响经久不衰。

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

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

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

作者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问题探究:《归园田居(其三)》1、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愿”具体指什么?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陶渊明的诗歌语言有什么特点?陶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朴质,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的艺术特点。

《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1、“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于此戛然而止,有什么好处?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哪些字用得好?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

“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

“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

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诗四首》导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熟读成诵,会默写,体会诗歌达的语言美、意境美。

导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

一、自主学习(预习案):提出学习要求、建议采用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来重点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1.独立自学:(预设重点关注哪些学生、指导哪些学习问题、强调哪些重点任务)(分层次重点关注刘天明、门伟博、王远坤、杨学宇等学生;这些重点的诗句译需要重点掌握达到会背、会写)1、诗人及写作背景简介。

2、指导朗读,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重点)3、学生大声读诗,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4、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诗情画意。

2.合作探究:(预设重点指导哪些组、针对哪些问题点拨、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如何调整解决、指导分配展示任务)(引导学生赏析、分析;对于学生可能不太理解,教师进一步细致的讲解;根据组别的程度进行分配任务,特别关注较弱的小组。

)(1)《归园田居(其三)》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2)《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3)《渡荆门送别》颔联与颈联的关系?中间四句对偶本诗工稳,“平野”对“大荒”,“天镜”对“海楼”,佳句佳对。

赋予了江水以人的浓厚的感情,这水情意真挚地把诗人送到楚国。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

30 诗四首【学习目标】一、有情感的朗诵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二、体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酷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乐趣。

【学习重点】一、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

二、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明白得。

【学习难点】树立酷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乐趣。

【知识链接】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

因为有如此的家世背景,陶渊明青年时期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酷爱纯净的自然。

他自29岁收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

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非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

尔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

陶渊明的田园诗要紧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陶渊明的诗歌,以歌咏田园生活的占多数,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五言诗成绩最高。

诗歌意境平和、静穆、深远,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腹地位。

他那种淡泊明志的人一辈子态度,对念书人的阻碍很深。

二、背景资料:晋义熙二年,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闻名诗篇。

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

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转变,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术,不仅为从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因此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别离以辞官场、聚亲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刻画了诗人丰硕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情感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乐趣贯穿着一组诗篇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30、《诗四首》学习目标:一、有情感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二、体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育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乐趣。

学习进程:前置作业一、基础知识:一、读准字音:晨兴理荒秽.( ) 草木长.(. ) 燕.( )二、说明下列词语荷锄:草木长:征蓬:大荒:柳暗花明:无时:4、文学常识《归园田居》的作者是,代诗人。

《游山西村》选自,作者是,字务观,自号,朝闻名诗人《使至塞上》的作者是,朝诗人。

本诗选自。

《渡荆门送别》是出蜀时所作,记下了他时的观感和情思。

课堂探讨5.《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7.《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如何明白得这两句诗的?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是如何明白得的?当堂检测四、课内精读(一)、按要求用原文回答九、《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0、《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一、《使至塞上》刻画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诗,回答诗后问题渡荆门山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请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________________。

13.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渡远荆门外()A.通过 B.载运过河 C.渡口 D.渡船(2)山随平野尽()A.全 B.完 C.死 D.使劲完成(3)仍怜故乡水()A.同情 B.顾惜 C.怜爱 D.怜恤14.说明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2)月下飞天镜:(3)云生结海楼:(4)仍怜故乡水:15.对诗的内容、写法明白得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抵达的地址和将要前去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30 诗四首【导学目标】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四首诗。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赏读《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王维、李白和陈与义四位大诗人的心灵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理荒秽.(huì) 荷.锄归(hè) 使至塞.上(sài)逢候骑..(hòu jì) 燕.然(yān)2.理解诗歌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衣沾不足惜(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但使愿无违(古义:只,只要;今义:表转折,但是)(2)一词多义长:①道狭草木长(zhǎng动词,生长)②长河落日圆(cháng形容词,与“短”相对,“长河”指的是黄河)3.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朝代)著名诗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30课《诗四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

30.《诗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知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他对“和平、宁静、美好的”生活向往之情我们在《桃花源记》中领略到。

本诗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X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0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0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0 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0 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0 诗四首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三十诗四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1、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2、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

【学习难点】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知识链接】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1、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

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

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陶渊明的诗歌,以歌咏田园生活的居多,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五言诗成就最高。

诗歌意境平和、静穆、深远,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0课诗四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掌握积累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
归田园居(其三)使至塞上
预习导学
1、走近作者(积累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陶渊明:
王维:
2、律诗
它是近体诗的一种。

近体诗又名今体诗,它包含律诗、排律、绝句等
几个部分。

所谓近体诗,它是和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3、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荒秽()草木长()燕()然逢侯骑()荷()
属()国汉塞()无违()
4、结合课下注释,读懂诗句的含义。

合作探究
1、《归园田居》中“草盛豆苗稀”说明诗人不善种田,这样写不影响他自己的形象吗?
2、“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什么?
3、《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用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5、《使至塞上》一诗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6、《使至塞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当堂检测
1、《归田园居》是陶渊明时所写的诗。

2、《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的作品,他与合称“王孟”,是唐代
诗派的代表。

3、《归园田居》中写作者对田间劳动感到惬意,认为符合自己心愿的句子是
,。

4、《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壮观景色的名句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30 诗四首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30 诗四首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30 诗四首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30诗四首【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3、学会联想和想象,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背诵、默写四首诗。

2、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学习流程】1、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四首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送别,是古今文人墨客常写的题材,你知道哪些送别诗?把其中的名句、诗题及作者写下来。

1、读一读:要求: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

(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2、译一译:对照注释,解词析句,扫清障碍,理解诗歌内容。

3、说一说:这四首诗中哪些诗句写得好?你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理由吗?4、品一品:(1)《归田园居》一文描写了什么场景?你能说说陶诗中的“愿”指的是什么?(2)《游山西村》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吗?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归田园居》《游山西村》这两首诗从内容、写法等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4)《红楼梦》中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你赞同香菱的说法吗?(5)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理解。

5、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什么疑难问题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6、想一想:鄙弃官场生活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7、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达标测评
根据课文默写填空。
1. 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2.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学习
重点
通过多层次评点,感知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学习
难点
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作者生平和背景资料,学会多层次、多角度赏析诗歌,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过程:
1、评点批注,导入新课
同学们,评点批注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法,正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那什么是评点批注呢?评点批注法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指的是接触一篇新的文章,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写得好的句与段进行圈点,释词释义,予以批注,写上一两句对该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和评价。以往我们说,十分诗七分读,我们很强调诗歌的读,但今天我们想变“读”为“写”,这就是“诗歌评点赏析”。
5、《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现作者与黑暗的官场决裂的句子是,。
6、《使至塞上》中通过写景表达诗人对故乡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7、《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通过多层次评点,感知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2、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作者生平和背景资料,学会多层次、多角度赏析诗歌。
2、这首诗可分几层?试做点评。
3、分析诗中是如何表现情景交融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围绕诗人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生活,用资料补充法进行评点批注。(结合诗人写诗的背景、陶渊明的生平资料和人生理想等资料,知人论世地评点。)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资料,评点诗人在诗中渴望什么样的生活理想)
2、参阅课下注释或查找工具书,疏通每首诗的大意,注意以下加点字词的意思。
晨兴理荒秽荷锄归草木长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征蓬长河落日圆
四、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归园田居》
1、概述诗歌大意,并做一些评点。(可任选角度,如语言风格、用词、感情等方面)
例如:“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字,表明草长得很茂盛,这从反面说明诗人庄稼种得不好。
二、走进作者:
陶渊明,名,字,别号,谥号,(朝代)著名的诗人,诗歌多以为题材。《归园田居》共五首,作于陶渊明后的第二年。
《使至塞上》作者,代诗人,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时所作,实是被排挤出朝廷,该诗所写即此次出使的情景。
3、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源自荒秽( )荷锄归( )草木长( )燕然( )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课题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课型
预习展示课
课时
两课时
《使至塞上》
1、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诗人怎样的感情?
3、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作一点评。(可用画面还原法评点批注。)
4、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5、拓展延伸,合作交流
1、《归园田居》(其三)中,诗人选择隐居避世的生活,而不去为国效力,这是不是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在当今社会,值不值得提倡?
2、《使至塞上》结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寻找王维其他画面感很强的诗句,来进一步深入理解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