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
十二五计划是什么意思
十二五计划是什么意思十二五计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1年发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国家发展规划。
本文将介绍十二五计划的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
十二五计划的发布背景是中国继续实施开放改革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并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一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创新发展、提高民生福祉、增强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政策,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调整产业布局、加强环境保护等。
在经济增长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举措。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的经济增长得到有效推动。
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政策。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提升。
十二五计划还着重推动创新发展。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计划还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在提高民生福祉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
中国政府通过增加教育和医疗服务资源,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
可以说,十二五计划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也要看到,十二五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推进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依然需要加强。
此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总之,十二五计划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序言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干部在线课堂,我今天讲的主题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部分的解读。
扩大内需是“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十二五提出来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大家都知道,“十二五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前面提出两个判断,第一,“十二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十二五”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处在攻坚时期,这表达了“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
主要内容:1、“十二五规划”为什么强调扩大内需,大家都知道,“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的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最主要的有两方面,第一,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的冲击,整个的外部环境在恶化,中国依靠外需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模式受到挑战,为什么要强调内需增长在未来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因为我们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
第二,还有我们国内需求也出现了一些不平衡的问题。
这就是之所以“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强调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的原因,第一部分就是关于扩大内需战略的,这是必须强调的一个观点。
2、接下来要说的是扩大内需的问题,重点在于扩大消费需求,在于提高消费率。
大家都知道内需之间有一个平衡问题,就是投资和消费之间平衡问题,我们长期存在的消费偏低,投资偏高的这样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实际上它是中国经济结构出现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找到扩大消费的潜力在哪里,第二部分就是这两方面的内容。
3、第三个就是关于投资结构,扩大内需中投资也是内需的重要部分,但是中国存在投资过度膨胀的机制,我想中国的投资问题不是增长问题,而是结构问题。
怎么样优化结构?怎么通过这种需求的调整,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今天先从总体讲一下扩大内需战略的情况,这也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扩大内需表述的重点,接下来就分别对消费和投资做一个讲解。
下面就分三个部分给大家介绍。
第一章“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一)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的表述第一个就是“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扩大内需,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
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的战略思路与政策建议
关于“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上)2010-9-8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惠及13亿人口,超过已经实现工业化国家的人口总和,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增长潜力最大的单一内部市场。
立足于国内市场需求发展我国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扩大内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一、强调扩大内需要正确把握几个关系(一)关于内需与外需关系1.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并行不悖。
内需和外需本无优劣、好坏之分,内、外需求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也不存在绝对最佳的内、外需求比例关系,内需和外需所占比重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从世界各国(地区)内需占总需求比例看,既有主要依靠内需的发展模式,如美国内需占比高达90%左右:也有主要依靠外需的国家和地区,如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外需占比接近60%和70%。
强调扩大内需,并不是要压缩外需,否定出口。
相反,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是实践反复证明的正确方针,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
2.经济全球化推动外需占比普遍上升。
二战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呈现出内需占比下降、外需占比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小国经济、新兴经济体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外需占比大幅度提高。
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外需占比普遍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得大量贸易以中间投入品形式反复在国家间(海关)转移,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1960-2008年间,国际贸易与全球GDP的平均弹性为1.7。
2008年,全球非能源货物贸易中40%为中间投入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需占比不断上升,在大国经济中高于美国和日本,低于德国。
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十二五”时期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选择
高度依赖生 产和投入 , 在经济增 长的结构方 面片面依赖投 资和 而储蓄 的比例越 来越大 , 这就意 味着在社 会生产和收入不 断增 出 口, 在收人分配方 面也通过将 国民收入过多分 配给企业来促 加 的同时 , 们消 费支 出的增 加量 小于生产 的增加 量 , 人 如果储 进 生产发展 , 在社会保 障制度方 面也 倾 向于支 持生产企业 的发 蓄不能转化 为投 资 , 那么增 加 的产 品就不 能全部卖 出去 , 时间
发后 , 为防止经济下 滑 , 国政府 提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 , 我 同 时增 加银 行贷款等等 , 这都是凯恩斯需求管理政 策的应用 。但 是 到了 2 1 , 0 0年 最终消费需求并没有 明显增 长 , 通货膨胀 却越 来越 严重。在现阶段 的中国, 凯恩斯 的需求 管理 政策是否还适 用 ,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 的办法 来刺激中国消费需求 的增长 , 对于促进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革、 大规模减税 。
【 键 词】 消费需求; 关 最终消费支出; 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 【 中图分类号】 16 【 F2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042 6(020 -00 0 10-782 1)30 1-3 -
从凯 恩斯 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 消费需求是总需求 的重要 组 成部分 , 是经济增长 的重要 手段 , 照凯 恩斯 经济学的解释 按 为 促进 消费需求增长应采取需求管理政 策 , 即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 策。从 我国国 内的情况来看 , 消费需求也是 我国近年来刺激经 济增 长的“ 三辆 马车” 一 , 之 尤其是 20 年国际金融危机 以后 , 08 消费需求 作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的作 用越来越凸显 。多年来 , 我 国也一 直按照凯恩斯经济学 的方 法 , 通过采取 需求 管理政策 来刺激消费需求增长 。但是 , 当前我 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 长 的拉动作 用最为明显 , 消费并没能成为刺激经济增 长的主要 手段 。从表 1的数据来 看 , 最终 消费需求虽 然总量上 升 , 但在 G P中的比重却逐渐下 滑 ,这不仅影响居 民消 费水平 的提高 , D 更重要的是消费作为一种重 要力量 , 将最终 影响供给 。尤其在 20 0 8年 国际金 融危机爆发 之后 , 外需 逐渐 弱化 , 投资 过剩更为 明显 , 为有效缓解 投资消费失衡 , 促进投资消费均衡 , 国提 出 我 扩大 内需 的对策 , 并把扩大 内需作为一项长期 工作写入 了党 的 十二五规划中。 按照凯恩 斯经济学 的解释 , 为了扩大 就业 刺激需 求 , 实 应 行需求管 理政策 , 比如 政府必须 实行扩 张性的 财政政策 , 其 尤 是主张政府开展公 共投资 , 带动消费 , 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事 实上 ,在 12 - 13 99- 9 3年经 济大危机后需求管理政 策不仅在美 - 国得到广泛应用 , 世界上很多 国家 在调控宏观经济 的时候也都 采用 了这种需求管理政策 , 中国也不例外 。 改革开放 以来 , 我们 所取得 的很 多成就都与凯恩斯需求管理政 策有 关 , 的财政 积极 政策在我 国也 实行 了很多年 。尤其是 2 0 0 8年国际金融危 机爆
”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
论文题目:谈谈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
你认为大学生应该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把科学发展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具体的是”富民”。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
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
具体到“十二五”规划,之所以应将“富民”做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
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便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
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
这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
这当然不是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30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
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
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主线:十二五规划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建议提出的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
“十二五”的内外部环境和战略任务
“十二五”的内外部环境和战略任务田锦尘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大家上午好!根据这次报告会的安排,我对“十二五”时期的国内外环境和面临的战略任务,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大家知道上个月中央的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基本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牵头、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来对中央建议的精神进行细化和落实。
要做好这项工作,确实我们面临着怎么来科学分析国内外的发展环境,来科学确定“十二五”时期重点任务的这样一些要做好的工作。
怎么来更好地增强我们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增强规划的现实性。
这次我们下一步要在中国建议精神指导下重点开展的工作。
一、“十二五”时期的内外部环境(一)内部环境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下面我先对“十二五”的内外部环境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从“十二五”时期的内外部环境来看,首先从国内来看,一方面,我们国家经过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应该说在综合国力各个方面确实是得到了很大的增强,这些都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具体来看,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个是“十一五”我们国家的经济保持了比较持续的快速的发展,我们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和重大的自然灾害的这样的冲击下,我们的经济仍然保持了五年保持了11%的高速增长,这个速度仅次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八五”计划时期的一个增长速度,是第二快的增长速度。
今年我们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9万亿,预计应该达到39.5万亿左右,人均GDP 超过4000美金,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应该是从下中等国家的行列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并开始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我这里讲的收入不是真正的我们的居民收入,是人均GDP这个概念。
在节能减排方面我们的成效也是比较显著的。
大家知道节能减排“十一五”提出了两个目标。
一个是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再一个就是主要污染物排放要下降10%。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十大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十大任务【作者:潘盛洲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文章来源:理论网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面阐述和部署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十大任务,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工作重点。
(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把扩大内需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独立成章进行阐述,是《建议》不同于以往中长期规划的一个重要变化。
这既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十二五”规划要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部署相衔接,又表明在当前形势下扩大内需对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议》从三个方面作出了部署和要求:一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避免经济大的起落。
二是要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等五个方面入手,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些年来,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作用下,依靠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奋力拼搏,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加剧的严峻形势告诉我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
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八个重点内容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行,到2015年结束。
其目的在于指导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在经济、社会、环境、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制定实施计划,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全面和持续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继续实现“两个转变”,即要从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成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这包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经济增长布局等。
十二五规划还提出要通过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来推动经济发展。
在社会方面,十二五规划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其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全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普及,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
政府还将继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社会。
此外,十二五规划还将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全民文化素质提高。
在环境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
其中,重点是深化环保制度改革,加强环境监管,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十二五规划还将加大投入,支持环保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和示范工作,强化生态保护功能,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备受污染的土地和水源等。
在教育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实现全民受教育的目标,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注重教育质量和效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政府将加大投入,改善和完善教育设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培训和选拔,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在科技方面,十二五规划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高端技术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政府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总而言之,十二五规划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阶段,是新时代中国梦的落脚点。
扩大内需
(五)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扩大民间 投资
一要充分用好政府投资
二要坚持有保有压,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
三要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 四要鼓励扩大民间投资
三、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
一是扩大内需是一个渐进过程,在相当长时期必 须继续发挥外需对经济的重要拉动作用。
1978 城镇 农村 37.9% 62.1% 1990 50.4% 49.6% 2003 70%以上 30%以下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规模居世界第一 。
“十二五”期间,城市经济发展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变化,是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 这一时间大约在“十二五”中期,届时城镇人口与乡村 人口都将是6.8亿人。规划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2010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标 规模以上工业
其中:国有及国有 控股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 资企业 其中:私营企业
利润总额 38828 11924 689 21100 11131 10430
比上年同期增长% 49.4 59.1 34.6 49.4 46.3 49.4
当前收入分配不合理主要原因:
改革不彻底——初次分配不合理的主因 制度不健全——二次分配使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不力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收入差距弊端凸显
• 促进收入分配关系合理化:
• 一要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环境和制度 条件,促进机会公平。 • 二要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 的调节作用。 • 三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
“十二五”涉及哪些重大问题
内 需 重 点 扶持 五类 消 费
中央 经 济 工 作会 议 释放 五 大 信 号
信 号 一 :重 点 转 变 发 展 方 式 :中 央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提 出 , 做 好 明 年 经 济 工 作 . 重 点 要 在 促 进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上 下 功 夫 . 真正
但是
这
,
在很
大
程
度
上取
决
于
我
国的体制改革进 程 。
二 、 城 市 化 时 代 的转 型 与改 革 。 有 人 说 我 国城 市 化快 速
发 展 的 时 期 已 经 过 去 我 , 的 看 法 相 反 。 未 来 5 — 10 年 我 , 国 正 处 在城市化 加快 发展 的关键 时期 。 如 果体 制 与政 策到 位 , 城
色 。 中 央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提 出 , 把 统 筹 城 乡 lj_( 域 协 调 发 展 与推 进
城镇化 结合起 来 , 大 力拓展 发 展 空 问 。
信 号 五 :放 宽 市 场 准 人 深 化 改 革 增 添 发 展 动 力 :经 济 企 稳
回 升 后 . 经 济 增 长 的 动力 亟 待 由政 府 投 资 向市场 驱 动转 变 。 中
一 是便 利消 费。 我 国农村 消 费与城市消 费相 差
10 年 以 上 . 城 市 社 区 消 费 占总 消 费 比 例低 于 发 达 国家
的30 个 百 分点以 上 . 要 加快 完善农 村流通 网络 和城 市
社 区 服务 网络 , 促进 便利 消费 , 扩大城 乡 居 民消费。
二 是 升 级 消 费 。 目前 我 国 人 均 G DP 在30 0 0 美元 左
“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的消费增 长点,反 对奢侈 、浪费 型消费,促 进和
借鉴 国际经验 ,适应 新发展 阶段 我 国城乡居 谐消 费、绿色消 费。宏观 经济 政 策要长 短 结合 ,
民消费 结构 升级 的新 要求 ,“ 十二五 ”扩大 消 费 标本 兼治,围绕提高居 民消 费能力 ,改善居 民消 的基 本思 路 是 : 续 以扩 大 汽车 、住 房 消费 为 费预 期 ,改善 消费 环境 ,加 快改 革和 制度 创新, 继
二 、政 策 建 议
( ) 一 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稳定收入 入差距 。逐步提高政 府支出用于改善 民生、扩大
预 期 ,提 高消 费 信心
消 费的 比重 ,增加 对 城镇低 收入 群体 和农 民的 就 业 是 民 生之 本 ,收 入之 源 泉 。“ 十二 五 ” 补贴。可考虑将部分 国有企业的垄断经营“ 红利 ” 时 期 我 国仍 处 于劳 动 力 就 业 的 高峰 期 ,因此 , 由国家统一用于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 。加 要把 扩大 消费 的长期 目标 和短 期政 策措 施 紧密 大 税收调节 力度 ,改革 和完 善个人所 得税 制度 , 结合 起 来,实施 扩大 就业 发 展战 略,增加 广大 调节居 民收入 水平 。适 时开 征物业税 、遗 产税 、 劳动 者获 取收 入 的机 会,稳 定收 入 预期 ,提 高 赠与税 、 特别消费税 , 止收 入差距拉大的趋势, 遏 消 费 能力和 消费 信心 。要 在 不断 完善 已出 台就 调 节 高收入 群 体的 可支配收 入 ,促进 高收入 群 业 政策的 同时,制定和实施 “ 十二五”国家促进 体 财 富向现 实购买 力转 化。四要 完善 最低 生活
6 4十二五规划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八个重点内容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八个重点内容一是通过扩大内需,特别是通过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二是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优化经济结构;三是通过推进城镇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城乡结构;四是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是通过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七是通过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八是通过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国际合作和对外竞争的新优势。
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五条发展思路
一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二是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把社会发展摆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民生为先,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促进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和谐,树立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空间均衡原则,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切实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四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消除不利于市场基础性作用、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
五是以培育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为目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丰富开放的内涵,提高开放的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1—。
十二五措施
十二五措施1. 简介“十二五”措施是指中国国务院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
该措施是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的五年规划目标和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十二五”措施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2. 背景在“十二五”期间,中国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挑战。
经过快速发展的前十年,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环境、能源和资源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中国还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3. 目标“十二五”措施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发展、向内需驱动转变、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型。
具体来说,“十二五”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3.1 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制定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发展需求的经济增长目标。
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应保持在7%左右。
此外,中国还设定了一系列细分领域的发展目标,包括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3.2 就业目标在“十二五”期间,中国设定了就业目标,努力实现就业人口的稳定增长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中国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和高效运行,提高就业培训机构和服务的质量。
3.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中国将实施一系列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具体来说,中国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能源效率,促进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4. 实施情况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实现上述目标。
以下是“十二五”措施的一些实施情况:4.1 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实施了一揽子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推动经济向中高端发展。
中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中国放宽了市场准入,加强了市场监管,鼓励民间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2011-201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长期发展计划,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实现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均衡发展,推动国家实现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达到“分类指导,统筹发展”的目标。
一、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结构性改革,使经济发展更加结构化、竞争化、创新化,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十一五增长七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要统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农业,发展绿色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普惠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改革发展
要落实分类指导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展多种融资渠道,促进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在改革中,实行第三次产业化,改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推进金融改革和央行体制改革,完善税收、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实行新型城镇化,促进法治建设。
三、社会发展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服务业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发展人力资源,加强教育体制和体制改革,促进环境保护,保护文物。
四、国际合作
要坚持互利共赢,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加强和发展对外合作,推动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将成为中国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规划,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意见。
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
十二五时期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新内涵大家知道在3月14日人大会上批准了十二五规划,在规划中把“扩大内需”单独做为一个篇章进行阐述,明确了扩大内需是十二五时期首要任务,在规划中是这样表述的:“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今天提出的扩大内需和过去提出的扩大内需是不同的,过去我们在经济发展上重点是靠投资和出口,比如,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提出扩大内需重点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在十二五规划提出扩大内需要把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把消费摆在第一位,重点是消费,强调的是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协调拉动作用。
为什么十二五规划这么强调扩大内需战略?大家知道按照需求理论讲,拉动经济增长有三架马车,就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其中投资和消费是内需,出口是外需,提出扩大内需战略是因为我们三大需求出现了问题,我国长期存在消费偏低,投资偏高的这样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格局,造成我国经济结构扭曲,另外, 2008年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我国依靠外需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模式受到挑战,也就是说我国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忽略内需消费拉动是不可能长久的。
扩大内需的提出将扭转这一局面,也将极大提振国民经济的运行,使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一、三驾马车结构性矛盾制约我国经济协调发展(一)、经济发展靠出口模式难以为继1、经济发展靠出口模式发展具有风险性: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这种过高的依存度会增加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些靠外需的沿海企业纷纷停产或倒闭,工人失业、农民工返乡,股市一泻千里,实体经济诸如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过去我们单纯追求扩大出口,连年保持一千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顺差,积累了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我们国家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持有一定的外汇储备,他可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本国货币、偿还国际债务等。
扩大内需三个重点问题
扩大内需三个重点问题在过去全球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中国成为最主要的全球生产中心,但过度依赖出口;美国等兴旺国家作为全球的主要市场,起到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但过度依赖负债消费;资源富集国家通过出售价格不断提高的初级产品获得利益,但产业结构单调化问题突出。
全球金融危机对这个三角循环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中担当的角色面临着重新定位,在继续发挥全球制造中心作用的同时,逐步扮演全球市场大国的角色。
这需要使中国广阔中低收入者逐步转变为中等收入者,依托其消费能力,使中国成为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二〕城市化模式稳步推进城市化和引导农村充裕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重要源泉。
在选择城市化模式上,长期以来存在“小城镇派”和“特大城市派”的论争。
小城镇众多,形成了生产供应产业群,但是其开展空间受到资源生态本钱上升、国际市场萎靡的限制。
特大城市分工相对充分,创造较多净需求,但其开展受到现存的社会资源特别是教育、医疗、土地、交通资源配置的限制。
有鉴于特大城市人口“落不下”和中小城市“没人去”的困境,“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开展城市群的政策导向和建设网络化城市的开展模式,在合理的运输半径内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同城化”,引导农村充裕劳动力转变为有就业、有住所、有社会保障和有文明素质的市民。
〔三〕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是经济开展的根本内涵:如果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就业时机,也就没有收入分配的物质条件;反过来说,如果缺乏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出现两极分化加速的现象,将会使经济增长失去动力,更谈不上开展。
诸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在人均收入超过5000美元后,经济结构变化剧烈,在处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上普遍存在盲目性。
例如拉美国家“中产阶级丧失”、收入分配恶化;由此引发民粹主义的分配政策使得福利过度而透支财力,为此又不得不高额举债、超发货币,最终导致高度通胀、资本外流。
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扩大内需的重点和政策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序言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干部在线课堂,我今天讲的主题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部分的解读。
扩大内需是“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十二五提出来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大家都知道,“十二五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前面提出两个判断,第一,“十二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十二五”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处在攻坚时期,这表达了“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
主要内容:1、“十二五规划”为什么强调扩大内需,大家都知道,“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的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最主要的有两方面,第一,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的冲击,整个的外部环境在恶化,中国依靠外需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模式受到挑战,为什么要强调内需增长在未来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因为我们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
第二,还有我们国内需求也出现了一些不平衡的问题。
这就是之所以“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强调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的原因,第一部分就是关于扩大内需战略的,这是必须强调的一个观点。
2、接下来要说的是扩大内需的问题,重点在于扩大消费需求,在于提高消费率。
大家都知道内需之间有一个平衡问题,就是投资和消费之间平衡问题,我们长期存在的消费偏低,投资偏高的这样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实际上它是中国经济结构出现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找到扩大消费的潜力在哪里,第二部分就是这两方面的内容。
3、第三个就是关于投资结构,扩大内需中投资也是内需的重要部分,但是中国存在投资过度膨胀的机制,我想中国的投资问题不是增长问题,而是结构问题。
怎么样优化结构?怎么通过这种需求的调整,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今天先从总体讲一下扩大内需战略的情况,这也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扩大内需表述的重点,接下来就分别对消费和投资做一个讲解。
下面就分三个部分给大家介绍。
第一章“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一)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的表述第一个就是“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扩大内需,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告的表述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一定要坚持,而且它有特殊的重要性。
我刚才已经介绍了,它的目标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二五”由于受到了外部环境恶化的影响,在我们自身结构性的矛盾和体制性矛盾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在“十二五”期间还处在一个调整期,增长速度放慢。
但是增长速度放慢不一定是坏事,或者讲中国要加快结构调整,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增长速度不能太快。
如果太快了我们调结构的方式就面临着障碍,在过高的增长的条件下,中国调结构转方式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淘汰落后产能,我们技术条件低的产业还有利润,还有利可图,调它是非常困难的。
一方面,我们面临着外部或者内部的约束;另一方面“十二五”是推动我们结构调整或转变方式的一个有利条件,所以我想特别强调这么一个观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里面,进一步表述是有两个方面:1、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这一点过去没有这么提过,过去讲我们要扩大内需,主要是要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这一次就是专门强调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这个机制是可持续的,制约消费增长的一些长期性的、体制性的因素,或者包括各种政策性因素,可能都要消除,使长期增长的机制形成。
“十二五规划”建议里面强调扩大消费,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我认为这是在“十二五规划”消费方面重点的亮点。
2、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我刚才说过投资的问题不是增长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
中国的结构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总量增长过快,结构失衡,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增长过快。
我们的高投资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的增长,同时导致了我们的消费不足,投资过高是导致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
从国民经济核算这个角度看也是如此,支出法是由三个需求组成,一个是投资需求,一个是消费需求,再加上一个进出口的需求,三大需求形成了总需求。
支出里面投资的比重太高,消费的比重就相对比较低,出口的比重特别高,消费也不足。
“十二五”中把需求结构调整放在优化投资结构上,适当的抑制一下投资需求,特别是一些结构性投资的过度增长问题,像房地产,还有房地产带动的钢材、水泥,以及其他建材方面。
投资增长过快,这个过快实际上是加剧了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我想扩大内需的战略实际上在“十二五规划”里面包括两块。
3、最终的目标是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我们的增长从需求这个角度来讲,永远都是三个需求,但是三个需求有一个平衡、均衡发展的问题。
它们之间实现了均衡发展之后,中国的经济不仅仅会平稳,在平稳增长的同时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长水平,我们的社会矛盾,各种不合理的、不公平的现象也会减少,它在这方面也起了很多的作用。
不光是消费结构,同时也优化了我们整个社会收入结构,或者是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发展、协调发展,包括和谐社会的建立,我想需求结构优化这个角度应该是非常重要的着力点。
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我个人认为应该更多从最终需求入手,从需求结构的优化入手。
包括我们解决了很多的失衡问题,现在很多人说解决失衡问题就是增加供给,刺激供给增长,但假如出现了总量的失衡,同时又面临着结构性失衡,当这两个失衡出现的时候,我认为更加要注意需求。
这个需求结构调整是宏观调控,是长远结构优化的一个主要的点,这部分我想表达这样的观点。
(二)扩大内需的重点在扩大消费第二个部分讲为什么,我们要回答为什么扩大内需重在扩大消费,消费需要扩大和刺激。
我们的消费存在一些障碍,它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机制,甚至面临着长期性政策的一种制约,它的限制因素很多,我们将在第二部分作分析,它包括转变我们的消费模式,消费方式,我们过去的那种过度讲究吃住的消费方式要发生变化,第二部分我们会讨论这些制约因素。
这里我想要回答为什么扩大消费?为什么扩大内需重在扩大消费?以及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想由三个方面来解释。
1、我国的消费潜力很大。
中国居民的消费总水平,也就是总量还有其结构,我认为目前来讲应该都还是处于一个中低的水平,在世界上来看是中低水平。
我们的GDP已经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我们消费的总量,消费的结构处在一个中低水平,消费需求增长的总量是滞后的,结构是滞后的。
未来的发展消费应该出现一个大的升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随着我们结构升级,我们的居民收入增长以及它的结构变化,我想我们消费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中国现在处在一个大众消费时代,汽车成为大众消费时代的主要产品。
从09年的情况来看汽车的大众化消费已经启动,所以我们说中国的消费潜力巨大,因为我们是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的阶段,我们要扩大需求肯定要找那种潜力最大的部分。
有人说我们投资的需求也很有潜力,我们中西部的投资还有空间,我们还有许多基础设施不完善,还要环保,新的产业发展也都需要投资,另外像包括人力资本,社会事业发展等都需要大量投资。
但是相对于消费来讲,它的潜力要小一些,哪方面的潜力大,我们在这方面就多用点力,把中国长期增长的能力发挥出来,这就是第一点,它的潜力大。
2、中国过去的需求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问题,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中国出现了一个“投资的比重太高,消费的比重偏低”这样的需求结构。
这个需求结构的失衡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简单来说,过去的一轮增长,2003年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过热,04年出台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抑制了三大产业,然后陆续出台了一些宏观调控措施。
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叫“三过”:一个是投资过快;第二个是信贷过多;第三个是出口增长过快,这是“三过”问题,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
这三个问题实上就是讲到需求失衡,特别是讲到供大于求,因为我们的投资、消费加出口是GDP的构成,假如今年的投资形成下一期的供给能力,实际上它的失衡就反应了供需的失衡,就是供求关系的失衡。
我们在04年底,05年初就提出来了,中国通过02年、03年、04年的高投资增长太快,增长速度比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一倍,消费不足,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失衡,失衡就产生了我们讲的生长过剩,生长过剩累计就变成了生产过盛危机。
05年为什么没有发生生产过剩危机呢?到07年达到经济增长顶峰,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口饱满,出口顺差过大,所谓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它实际上是平衡内需的结果,内需的失衡使它平衡了。
实际上我们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美国当时的高增长帮助了我们的发展,使我们避免了产量过剩问题的显现。
但是后危机时代就不同了,因为美国经济危机出现了双调整。
第一个就是消费的调整,美国的消费增长要放慢,美国的金融监管要加强,这就是我提出的双调整。
这个双调整就导致了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使全球经济增长速度都会趋于下降,我们的外需环境是恶化的。
我们去年的经济增长还是按照过去的那种模式,我们的增长主要是靠高投资的增长,而且这个投资也基本上还是过去那样的投资方面,像房地产投资,像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投资增加,这个增加了以后,它的技术含量,它的产业升级都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它投资的增加就会带来平面的扩张,就是产能过剩。
所以我们未来要扩大消费,扩大内需,不扩大消费的话,就会产生投资和消费的失衡,有可能会导致真正爆发产能过剩危机。
所以我们讲为什么“十二五”需求问题的核心是扩大消费?就是因为我们要解决过去需求失衡的问题,给未来的长期发展提供一个长效机制,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理由,就是扩大内需重在扩大消费优势。
3、转变发展模式或方式的关键是扩大消费和提高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这里也要特别强调一下第三个理由。
“十二五规划”里面的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但是回溯我们过去的研究,08年,我个人也好,或者我所在的机构也好,曾经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个思路,中国所谓的增长方式以及后来的发展方式转换,都是一个微观概念,结构调整也不过是一个中观概念。
中观、微观概念我们对它提出一个要求,我们要求企业,要求地方政府,要求行业转变它的发展方式,要调结构,实际上我们对它的要求是对微观、对中观提出要求。
但是中国的问题是在宏观,是宏观的失衡,是宏观战略上的一个偏差,我把它叫做发展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些问题。
我们出现了偏差之后,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要求我们的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这是非常难的,或者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十二五”的核心是要转变发展模式,是在改变我们宏观的发展战略倾向等一些重要的方面做一个大的调整。
(1)转变发展模式过去的发展模式的毛病在哪里?我认为过去中国所谓结构问题总解决不了,就是因为这个模式它存在一个特点,我把它叫做两个过度依赖。
第一个过度依赖就是过度依赖于外资,扩大出口;第二个过度是依赖于房地产的投资,扩大国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