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练习题1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目录第一部分同步练习 (3)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26)第三部分参考答案 (36)第一部分同步练习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填空题1.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2.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等四个环节。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和的统一。
4.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
二、单项选择题1.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B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 劳动者、科学技术、经营管理D 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商品3.矿藏和原始森林属于()A 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C 生产工具D 人们劳动的生产物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 古典政治经济学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数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D 重农学派经济思想6.经济规律就是()A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 经济现象的客观性C 经济行为中的主观能动性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的相互联系1、B2、C3、A4、B5、A6、A三、多项选择题1.生产关系包括( )。
A直接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B交换关系C消费关系 D产品分配关系 E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是( )。
A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C生产的数量水平和结构,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结构D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反作用E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3.与自然规律比较,经济规律的特点有( )。
A经济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 B经济规律同人的活动紧密相联C经济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大多数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消失而消失E人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受到认识能力和利益关系的限制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1-5答案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1-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B )。
[A]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 剩余劳动时间决定的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C )。
[A] 利润率提高[B] 社会资本增大[C] 技术进步[D] 剩余价值率提高3.资本主义银行垄断的形成, 使银行具有了新作用, 这个新作用是( A )。
[A] 银行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B] 银行垄断资本可以去吞并和排挤小银行[C] 银行成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中介人[D] 银行的存款增加从而使银行可能发放更多的贷款4.下列措施中属于财政收入政策的是( C )。
[A] 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B] 增减政府直接投资[C] 对垄断企业实行的税收优惠措施[D] 二者能同时进行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 B )。
[A] 固定资本更新[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 生产相对过剩[D]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6.目前我国农业中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是( D )。
[A] 集体所有制[B] 国家所有制[C] 个体经济[D] 家庭承包经营7、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要发展市场经济的原因是( D )。
[A] 两者都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B] 两者都是自然经济[C] 两者都具备计划经济存在的条件[D] 两者都具备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8、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 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 C )。
[A] 投入等于支出[B] 支出大于收入[C] 投入小, 产出大[D] 投入大, 产出小9、宏观经济是指( C )。
[A] 个量经济活动[B] 企业或居民的经济活动[C] 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D] 某个地区的经济活动10、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D )。
[A] 社会运动的规律[B] 生产力运动的规律[C] 自然规律[D] 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11.在资本主义早期, 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 C )。
政治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1章
第1章商品和价值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劳动生产率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资源配置二、选择题(下列选项至少一个是正确的)1、体现在商品中劳动的二重性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2、在一只绵羊=2把斧子的交换中,绵羊的价值是通过斧子的()表现出来的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3、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满足人们需要物质实体C.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4、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5、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B.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C.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E.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价值6、对商品价值量的科学分析,可以看出()A.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复杂劳动只有还原为加倍的简单劳动,才能进行价值量的比较C.简单劳动只有换算成各种复杂劳动,才能进行价值量的比较D.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E.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三、问答题1.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其意义是什么?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各是什么?答案一、名词解释答案略。
二、选择题1、A,2、B,3、C,4、ADE,5、AB,6、ABE。
三、问答题1.参考答案: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政治经济学1-4章练习
政治经济学1-4章练习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生产B、生产力C、生产关系D、生产方式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生产资料所有制4、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C、生产工具D、劳动力5、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A、劳动对象B、劳动C、生产工具D、科学技术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科学抽象法B、唯物辩证法C、定量分析法D、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7、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是()A、批判资本主义B、建设社会主义C、揭示经济规律D、学习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及以上的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个理论来源是()A、重商学派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2、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B、人类唯一的实践活动C、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是()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B、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C、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可以转化为生产力D、科学技术是潜在的生产力E、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B、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C、政治经济学要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D、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经济基础研究生产关系E、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力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人们不能创造经济规律C、人们可以改造经济规律D、人们可认识经济规律E、人们可以利用经济规律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E、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7、关于生产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B、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力量C、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条件D、生产力是生产的社会形式E、生产力反映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8、关于生产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相互关系B、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C、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D、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E、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B、经济规律存在的条件是客观的C、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D、人们不能创造但可以改造经济规律E、人们不能创造但可以利用经济规律二、辨析题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政治经济学习题(1)
政治经济学习题(1)第四章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节练习题《导论》⼀、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产B、⽣产⼒C、⽣产关系D、商品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产⼒B、上层建筑C、⽣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D、经济基础3、社会⽣产⼒发展⽔平的物质标志是:A、劳动者的技能B、劳动对象的状况C、劳动资料的状况D、⽣产⼯具的状况⼆、多项选择题1、⽣产⼒的基本要素有:A、劳动者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物质资料E、科学技术2、⽣产关系是:A、在⽣产中结成的⼈们之间的相互关系B、在⽣产中结成的⼈与⾃然之间的关系C、劳动者与⽣产资料之间的关系D、⼈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E、以⽣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劳动价值论》⼀、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是:A、⾃给⾃⾜的经济形式B、为他⼈⽽⽣产的经济形式C、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产和商品流通D、不存在社会分⼯的经济形式2、市场经济是:A、市场调节价格的经济B、市场调节流通的经济C、市场发挥作⽤的经济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的商品经济3、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4、使⽤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以⼀定的数量⽐例关系相交换,是因为它们:A、价值量相等B、效⽤相同C、都是商品的⾃然属性D、都是商品的社会属性5、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是:A、商品B、货币C、使⽤价值D、价值6、两种不同的使⽤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例取决于:A、效⽤B、价值C、交换价值D、供求关系7、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B、⼀般等价物C、带来剩余价值D、特殊等价物8、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是在:A、社会主义条件下B、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C、纸币流通条件下D、⾦属货币流通条件下9、货币作为贮藏⼿段的作⽤是:A、防⽌通货膨胀B、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增加社会财富D、⾃发调节⾦属货币流通量10、⾦和银所以能固定地充当⼀般等价物是因为:A、它们天然是货币B、它们的天然特性最适合充当货币的材料C、⼈们协商的结果D、聪明⼈的发明创造11、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A、可以是观念上的B、必须是现实的C、必须是⾦属货币D、只能是纸币12、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盾是:A、私⼈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盾B、城乡之间的⽭盾C、体⼒劳动和脑⼒劳动之间的⽭盾D、⼯农之间的⽭盾13、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按劳分配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价值规律D、按需分配规律⼆、多项选择题1、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产⽣的前提条件是:A、社会分⼯的存在B、伴随私有制的产⽣,⽣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C、随⽣产⼒发展和个体劳动有了可能性D、劳动者共同占有⽣产资料和劳动产品E、社会化⼤⽣产的出现2、商品的价值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定的社会⽣产关系的体现E、价格的表现形式3、价值形式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是:A、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的价值形式C、⼀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E、发达价值形式4、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受下列因素影响:A、它和劳动⽣产率的⾼低成正⽐B、它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C、它和劳动⽣产率⾼低成反⽐D、它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E、它和⾃然资源利⽤情况成反⽐5、货币作为⽀付⼿段⽤于⽀付:A、地租B、租⾦C、利息D、⼯资E、债务6、世界货币的职能是:A、国际⽀付⼿段B、国际购买⼿段C、社会财富代表从⼀国转移到另⼀国D、国际馈赠⼿段E、国际价值符号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A、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价值量由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C、商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交换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E、价值量与劳动⽣产率基本⼀致第⼆节练习题《剩余价值⽣产》⼀、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使⽤价值⽣产过程的统⼀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2、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A、⽣产资料B、劳动资料C、劳动⼒D、货币3、货币和资本的根本区别在于:A、能否作为流通⼿段B、能否作为⽀付⼿段C、能否购买商品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4、资本的总公式是:A、G—W—G'B、G—W—GC、W—G—WD、W—G—W'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或关键是:A、劳动者有⼈⾝⾃由B、存在商品经济C、劳动⼒成为商品D、在商品⽣产和商品交换基础上产⽣了货币6、绝对剩余价值⽣产是:A、个别资本家⾸先改进技术的结果B、全社会劳动⽣产率提⾼的结果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延长⼯作⽇的结果D、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7、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绝对延长⼯作⽇的结果B、提⾼⼯⼈劳动强度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劳动⽣产率的结果D、整个社会劳动⽣产率提⾼的结果8、个别企业的资本家提⾼劳动⽣产率的⽬的是为了:A、追求绝对剩余价值B、追求相对剩余价值C、追求超额剩余价值D、降低劳动⼒价值9、资本主义⼯资的本质是: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的劳动报酬D、可变资本10、资本主义⼯作⽇是指:A、⼯⼈全部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B、⼯⼈全部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C、⼯⼈全部必要劳动时间和全部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D、⼯⼈⽣产全部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时间总和11、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是:A、⽣产⼒决定论B、劳动价值论C、剩余价值论D、⼈⼝论12、⼆战后,资本家提⾼对⼯⼈的剥削程度主要是靠:A、延长劳动时间B、提⾼劳动强度C、压低⼯⼈⼯资D、提⾼劳动⽣产率13、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的必要劳动B、⼯⼈的剩余劳动C、绝对价值D、相对剩余价值14、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剥削程度的因素是:A、⼯⼈⼯资的⾼低B、⼯⼈劳动时间的长短C、⼯⼈劳动强度的⼤⼩D、剩余价值率的⾼低15、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C、⽣产⽆政府状态规律D、⽣产关系⼀定要适合⽣产⼒性质规律⼆、多项选择题1、劳动⼒的价值包括:A、维持⾃⾝⽣存必须的⽣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须的⽣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全⾯发展必须的⽣产资料的价值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产资料的价值E、劳动者掌握⼀定技术必须的教育和训练费⽤2、劳动⼒的使⽤价值:A、是⼤于⾃⾝价值的源泉B、是资本积累的直接源泉C、是扩⼤再⽣产的直接源泉D、是价值的源泉E、对货币转化为资本有决定意义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A、⼯⼈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B、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C、劳动者的使⽤价值属于资本家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占有E、劳动⼒的价值属于资本家4、资本主义⽣产过程的结果包括:A、⽣产出使⽤价值B、⽣产出劳动⼒价值C、⽣产出剩余价值D、⽣产出货币价值E、转移了⽣产资料的价值5、资本是:A、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B、反映⼀定历史条件下的⽣产关系C、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D、⼀个历史范畴E、⼀个永恒范畴6、⼚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物:A、本⾝不是资本B、作为剥削⼯⼈的⼿段时是资本C、作为⽣产要素时才是资本D、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时才是资本E、作为活劳动的“吸附器”,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是资本7、剩余价值率是: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B、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C、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D、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E、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8、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要⽣产相对剩余价值就必须:A、缩短必要劳动时间B、降低劳动⼒价值C、降低劳动者所需要的⽣活资料的价值D、提⾼⽣产⽣活资料部门的劳动⽣产率E、提⾼社会劳动⽣产率9、不变资本包括:A、⼚房B、机器设备C、⼯具D、原材料E、辅助材料10、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A、剩余价值率的⾼低B、⽣产资料数量的多少C、⼯⼈⼈数的多少D、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E、⽣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11、相对剩余价值⽣产的实现是通过:A、缩短必要劳动时间B、降低劳动⼒价值C、降低⽣活资料价值D、降低⼯⼈实际⼯资E、提⾼劳动⽣产率12、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A、⽣产⽅法基本上相同B、前者是个别企业提⾼劳动⽣产率的结果,后者是整个社会提⾼劳动⽣产率的结果C、前者归个别资本家占有,后者归整体资本家阶级占有D、前者是个别资本家提⾼劳动⽣产率的动机,后者是许多资本家追求前者的结果E、其源泉都是雇佣⼯⼈的剩余劳动13、超额剩余价值:A、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B、是个别企业采⽤新技术产⽣的C、当新技术普及后就消灭D、采⽤更新技术的企业还会获得E、是暂时的14、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总量的⽅法有:A、增加⼯⼈⼈数B、压低⼯⼈⼯资C、延长⼯作⽇D、提⾼劳动强度E、提⾼劳动⽣产率1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揭⽰了价值的真正来源B、揭⽰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揭⽰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D、揭⽰了整个资产阶级和⽆产阶级的对⽴E、为揭⽰资本家对⼯⼈的剥削程度提供了前提《资本积累》⼀、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再⽣产的特征是:A、简单再⽣产B、扩⼤再⽣产C、物质资料再⽣产D、劳动⼒再⽣产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依靠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B、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C、提⾼对⼯⼈的剥削程度D、⽤暴⼒迫使⽣产者与⽣产资料相分离,使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3、资本有机构成提⾼的前提是:A、社会资本增加B、个别资本增⼤C、相对⼈⼝过剩D、⽆产阶级贫困化4、资本技术构成的内容是指: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例B、由技术⽔平决定的⽣产资料数量和劳动⼒数量的⽐例C、机器设备数量与劳动⼒数量的⽐例D、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5、资本集中的两个有⼒的杠杆是:A、竞争和剩余价值B、竞争和信⽤C、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D、剩余价值和扩⼤再⽣产6、相对过剩⼈⼝产⽣的直接原因在于:A、资本积累B、资本集中C、资本有机构成提⾼D、资本过剩7、资本积聚是通过:A、许多分散资本合并成⼤资本,扩⼤个别资本总额B、⼤资本吞并中⼩资本,扩⼤个别资本的规模C、资本主义企业内部通过剩余价值不断地资本化,扩⼤个别资本的规模D、组织股份公司,扩⼤个别资本的规模⼆、多项选择题1、资本积累和扩⼤再⽣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A、资本家的意志决定的B、价值规律决定的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D、竞争规律决定的E、社会进步规律决定的2、扩⼤再⽣产的形式是:A、物质资料再⽣产B、⽣产关系再⽣产C、物质资料再⽣产和⽣产关系再⽣产的统⼀D、内涵的扩⼤再⽣产E、外延的扩⼤再⽣产3、资本有机构成提⾼的直接后果是:A、单个资本增⼤B、科学技术的进步C、对劳动⼒需求的相对减少D、⽣产资料⽣产的优先增长E、平均利润率的下降4、单个资本增⼤的两条途径是: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资本集中D、资本原始积累E、机器设备的⼤量积累5、促使资本集中的最强有⼒的杠杆是: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资本主义竞争D、资本主义垄断E、资本主义信⽤6、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主要是:A、对⼯⼈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产率⽔平C、所⽤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的⼤⼩D、资本有机构成的⾼低E、预付资本量的⼤⼩7、资本积累的结果必然是:A、资本有机构成的提⾼B、相对过剩⼈⼝的形成C、资本家的财富不断增长D、⽆产阶级贫困化E、资本主义的灭亡8、资本集中的主要⽅式是:A、⼤资本吞并中⼩资本B、资本积累C、资本积聚D、组织股份公司E、提⾼剥削程度9、相对过剩⼈⼝的形式主要是:A、流动的形式B、固定的形式C、潜在的形式D、现实的形式E、停滞的形式10、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产⽅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因为相对过剩⼈⼝:A、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资本主义⽣产发展不同时期对劳动⼒的需求B、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在业⼯⼈的剥削C、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产的发展D、有利于解决资本主义就业问题E、有利于提⾼资本主义⼈⼝素质11、简单再⽣产和扩⼤再⽣产的关系是:A、简单再⽣产是扩⼤再⽣产的基础B、简单再⽣产是扩⼤再⽣产的出发点C、简单再⽣产是扩⼤再⽣产的组成部分D、扩⼤再⽣产是简单再⽣产的延续和发展E、扩⼤再⽣产是简单再⽣产的简单相加资本的运动⼀、单项选择题1、对资本循环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流通阶段B、⽣产阶段C、购买阶段D、售卖阶段2、产业资本循环的⼀般公式是:A、G—W…P…W′—G′B、W…P…W′—G′—WC、P…W′—G—W…PD、W′—G—W…P…W′3、产业资本循环的第⼀阶段:A、只要购买到⽣产资料就⾏B、只要购买到劳动⼒就⾏C、只要购买到⽣产资料和劳动⼒就⾏D、不仅要购买到⽣产资料和劳动⼒,⽽且两者在质上要适应,在量上要符合⼀定⽐例。
政治经济学模式试卷1及答案
第二套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志是A. 生产工具B.科学技术C. 生产力D.劳动者素质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A. 生产关系B. 生产方式C. 商品D. 物质资料生产3.商品的价值是A.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B.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C.两种不同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D.各种商品相互交换的数量关系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5.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简单价值形式中,绵羊A.处于等价形式B.处于相对价值形式C.充当斧子的表现材料D.表现绵羊自身的价值6.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A.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B.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D.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矛盾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8.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9.资本积累是A.将社会闲散资本加以集中B. 通过银行吸收存款C.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D. 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资本10.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A.失业人口大量增加B.大量工人生活在贫困线下C.无产阶级的经济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D.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11.商品资本的职能是A.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B.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C.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D.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12. 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是A.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B.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C. 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D.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13.年剩余价值率所表示的是A.一年内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B.一年内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C.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D.一年内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14. 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B.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 生产绝对剩余价值D. 生产超额剩余价值1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国内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D.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16.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优势D.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生产率的差别17.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产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18. 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B.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C.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评价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A.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B. 是否实行按劳分配C. 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D. 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A.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B.完全由计划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C.在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D.在宏观调控下,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A.辩证唯物主义理论B.历史唯物主义理论C.古典政治经济学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E.剩余价值学说2.一切商品中都包含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是因为A.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C.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D.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E.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3.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A.流通中的商品量B.商品的价格水平C.商品网点的多少D.货币本身的流通速度E.商品的流通速度4.运输公司中用于货物运输的汽车是该公司的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E.生产资本5. 雇佣工人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包括A.劳动对象的价值B.剩余价值C.劳动资料的价值D.劳动力的价值E.商品的全部价值6.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A.单个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结果B.一个行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E.个别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7.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C.国有经济在一切产业中都居支配地位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E.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合作制B.股份制C.承包制D.股份合作制E.租赁制9.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途径有A.国家预算B.价格杠杆C.生活服务收费D.国家税收E.银行借贷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按劳分配有哪些特点A.按劳分配唯一的分配原则B.按劳分配是分配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C.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D.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E.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三、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简述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1
无1.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A.物质利益关系B.政治利益关系C.平等交换关系D.自由买卖关系【A】2.支配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规律是A.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社会劳动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D.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B】3.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相互关系的正确论断是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价值就是交换价值, 二者完全一致D.价值由交换价值决定, 二者量上没有区别【B】4、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D.具体劳动创造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C】5.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 执行的是A、价值尺度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流通手段职能【D】6、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等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B.大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C.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D.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C】7、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总公式是A.W —G —WB.G —W —GC.G —G′D.G —W —G′【D】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前提是A.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D.消费资料成为商品【B】9、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价值增殖过程中A.作用不同B.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C.创造价值的方式不同D.、创造剩余价值的方式不同【A】10、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A.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B.转移了劳动力的价值C.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D.创造了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11.资本循环所经历的时间包括A.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12.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用于购买A.厂房、机器设备的资本B.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资本C.劳动对象的资本D、劳动力的资本【D】13.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是由A.自然力对机器设备腐蚀造成的B.人为破坏机器设备造成的C、机器设备贬值造成的D、机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磨损造成的【C】14.公式Ⅰ(v+m)>Ⅱ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1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A、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B、表明了利润的本质C、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D.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在所获利润上的差别【C】16.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商品的个别价值B.商品的社会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格D.商品的垄断价格【C】17、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A.等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B、少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多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B】18、商业资本的出现, 在一定限度内能够A、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 减少流通资本量 B.减少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 增加流通资本量C.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增加D、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减少【A】19、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体现在A.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B.直接占有商业店员销售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C、直接榨取商业店员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D、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A】20、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无关D、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成反比【B】答案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生产关系的内容, 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 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作业试题及答案1
政治经济学作业1(导言及第一章)一、填空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P3;6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P33.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P13;15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P16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P176.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
P227.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待售商品的总额、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
P24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P25;269.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
P2810.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P33二、名词解释1.生产是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P32.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量的属性。
P13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P17 4.通货紧缩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叫通货紧缩。
P25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P29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从劳动过程来看,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B)。
A.运输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2.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在这四个环节中(A)。
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C.交换决定生产、分配、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D.消费决定生产、分配、交换,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3.商品是( C)。
大学政治经济学试题汇编(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学政治经济学试题汇编(含答案)政治经济学试题第1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一、单项挑选题1.政治经济学是(A)A.经济学的原初形态*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D.生产方式3.马克思经济学办法论的核心是(B)B.矛盾分析*4.经济学分析办法中的矛盾分析是为(C)C.解决矛盾*5.由抽象到具体是(C)C.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6. 政治经济学是( D )。
D.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D )。
D. 以上各项都正确(时期性、科学性、实践性)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首先是从(B)开始的。
B.商品2.具有别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因此能按一定的数量比例相交换,其缘故是所有商品(C)C.都凝聚着无差不的人类劳动3.无差不的人类劳动的凝聚形成了商品的(C)C.价值*4.商品是(A)A.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5.商品的二重性是指(C)C.使用价值和价值6.商品的价值是(B)B.交换价值的内容7.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D)D.抽象劳动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D)D.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B)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0.制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是(C)C.具体劳动11.就别同部门而言,价值量的决定以(A)为计量单位。
A.简单劳动12.社会必要劳动时刻决定(B)B.商品的价值量*1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D)D.成正比或成反比或无关1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B)B.社会必要劳动时刻决定的1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B)B.成反比 16.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A)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如今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17.当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共同表如今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普通等价物的商品上,其价值形式是指(C)C.普通价值形式18.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媒介作用的货币职能是(D)D.流通手段19.一种商品的价值表如今其他一系列商品上,其价值形式是指(B)B.扩大的价值形式*20.货币是固定充当普通等价物的(D)D.特别商品21.价值形式的进展顺序是(A)A.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普通价值形式、货币形式22.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A)A.价值尺度2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A)A.别需要现实的货币24.能够用观念上的货币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A.价值尺度 25.用来偿还债务的货币,执行的是(C)C.支付手段的职能 26.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B)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 *27.货币流通速度是指(C)C.同一单位货币反复充当流通手段的次数2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A.价值规律29.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B)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0.商品经济产生的缘故是(B)B.社会分工和私有制1.资本原始积存之因此表现为"原始"的过程,是因为这一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彻底确立之前2.小商品生产是指(D)D.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要紧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3.资本原始积存是指(C)C.前资本主义初始资本的形成4.资本总公式是(B)B.G-W-G′*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A)A.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 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C)C.劳动力成为商品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C)C.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日子资料的价值8.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别性在于它被使用时(D)D.能制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9.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称为(C)C.生产资料10.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因此叫别变资本,是因为(B)B.它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价值量别发生变化11.资本的别同部分按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别同作用,可分为(B)B.别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2.别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依照资本别同部分(A)A.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别同作用*13.剩余价值来源于(A)A.工人的剩余劳动1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C)C.工人无报酬动的产物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A)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6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中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制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17.价值增殖过程只是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那个"一定点"算是指(D)D.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刻18.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称为(A)A.剩余价值率19.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B)B.劳动对象20.剩余价值率是指(A)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21.生产资料是指(A)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2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B)B.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23.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制造的全部价值是(D)D.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24.可变资本是(C)C.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支付的货币2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一时期是(A)A.简单协作2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假定(C)C.劳动生产率别变2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假定(B)B.工作日长度别变2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A)A.在必要劳动时刻别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取得的29.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D)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基本上依赖(D)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刻获得的31.在别延长工作日的事情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办法,属于(B)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2.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截了当目的是猎取(C)C.超额剩余价值33.工资实质是(D)D.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1.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 C )C.商品资本2.资本的生产时刻包括( D )D.劳动时刻和非劳动时刻3.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发挥生产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 B )B.生产资本4.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做预备的时期是( B )B.购买时期*5.产业资本要实现延续别断的循环,其三种职能形式必须( C C.在时刻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列6.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时期是(D )D.出售时期7.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时期是( C )C.生产时期 8.在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B )B.PWˊ-Gˊ-WP*9.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时期是( B )B.购买时期10.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C )C.Wˊ-Gˊ-WPW’11.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时期( D )D.商品资本变成货币资本12.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时期( C )C.生产资本变成商品资本13.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D)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14.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15.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是(A )A.G—WPWˊ-Gˊ16.在产业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A.G—WPW17.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时期(B )B.货币资本变成生产资本*18.流淌资本别包括下列中的哪一项(B )B.机器设备19.固定资本的实物要素是(A )A.劳动资料20.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淌资本的资本形态是(C )C.生产资本21.既属于别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是(D )D.机器、厂房、设备22.依照价值周转方式的别同,生产资本能够划分为(B )B.固定资本和流淌资本*23.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与(A )A.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24.把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淌资本是依照它们在(D)D.价值转移过程中的别同方式25.在生产资料中既属于固定资本又属于别变资本的是(B )B.劳动资料26.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棉花是作为(A )A.流淌资本27.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而造成的固定资本损耗称为(B )B.有形磨损28.在同一生产资本中(B )B.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淌资本29.加速资本周转能够(A )A.提高年剩余价值率*30.资本周转是资本循环的(A )A.周而复始31.因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贬值称为(C )C.精神磨损3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C )C.I(v+m)=Ⅱc33.cⅡ>)m+v(I是(B )B.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34.()cmxmm cⅡ)+v(I+=+是(C )C.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35.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咨询题是(D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6.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C )C.Ⅰ(v+m) >Ⅱc 37.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动身点是(A )A.社会总产品38.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咨询题是(C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9.扩大再生产最基本的平衡条件是(B )B.()cmxmvⅡ)+v(I+=+*1.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是( B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2.利润率公式表示为( A )A.vcp+ ='m3.反映全部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B )B.利润率4.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C )C.剩余价值率>利润率5.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 A )A.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比率6.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B )B.别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7.资本有机构成是指(D)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同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8.剩余价值和利润最初在量上的关系是( D )D.剩余价值=利润9.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是由(A)A.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的 10.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C )C.平均利润率*11.生产价格与价值( D )D.数量也许相等但性质别同12.生产价格的变动最后取决于( D )D.商品价值的变动*13.生产价格是( D )D.价值的转化形式14.生产价格等于( B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15.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商品市场价格的基础是( B )B.生产价格*16.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 A )A.生产过程与流经过程的统一17.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 )A.别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18.当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价值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 B )B.利润19.成本价格是指( A )A.生产商品所费的别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2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成是( D )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21.利润是剩余价值的( B )B.转化形式22.商品的成本价格等于( B )B.c+v23.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 C )C.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24.商业利润来源于( D )D.商业资本按比例参与产业剩余价值的分配*25.利息是( A )A.对利润的一种分割26.利息是( D )D.借贷资本的价格27.借贷资本的价格是( A )A.利息28.利息率是指( B )B.一定阶段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例29.一定阶段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例是( A )A.利息率*30.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 B )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31.企业主收入是( C )C.扣除利息之后的利润的转化形式 32.银行利润率是( A )A.银行利润与银行预付资本的比率 33.利息率的最高限普通别能超过( D )D.平均利润率34.借贷资本是一种( B )B.生息资本35.级差地租等于( A )A.各级土地产品的市场价值与个不价值的差额36.级差地租Ⅱ是指( B )B.等量资本延续追加投入同一等级的土地上,由于各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别同所产生的级差地租*37.级差地租产生于( C )C.土地经营的垄断38.土地价格是( B )B.资本化的地租39.级差地租是( A )A.因经营较好土地获得的归土地使用者的超额利润40.绝对地租产生的缘故是( A )A.土地所有权的垄断41.级差地租Ⅰ是指( A )A.等量资本投在别同等级的同量土地上,由于别同等级土地的劳动生产率别同所产生的级差地租42.绝对地租等于( B )B.个不价值与个不生产价格的差额43.土地价格( D )D.与租金数量成正比,与平均利息率成反比44.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别包括( B )B.企业家才干----利润 1.资本积存是指(B)B.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2.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A)A.农业过剩人口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全部预付资本中(A)A.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4.资本主义人口过剩是相关于(B)而言的B.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时同量资本积存可以汲取的劳动力5.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是由于(C)C.劳动力的供给相关于资本的需求太多了6.资本积存的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D)D.相对减少7.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全部预付资本中(B)B.别变资本的比重增加8.相对过剩人口是指(C)C.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而浮现的人口过剩9.平均利润率趋向下落规律的内部矛盾是(C)C.利润率下落和利润量增加的矛盾10.阻碍平均利润率下落的因素包括(D)D.剩余价值率别断提高11.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下落是(C)C.也许的12.导致平均利润率下落的因素包括(A)A.资本有机构成别断提高*13.无产阶级贫困化是指(B)A.绝对日子水平别断下落14.资本主义积存的普通规律是(C)C.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15.个不资本在竞争中以兼并其它资本的方式来增大自身,称为(C)C.资本集中16.资本规模扩大的两种方式是(B)B.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7.资本积聚是指(D)D.以剩余价值资本化的方式来增大个不资本*1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D)D.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9.资本主义危机的全然缘故在于(D)D.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20.资本主义积存的历史趋势是(A)A.剥夺者被剥夺,资本主义被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2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C)C.个不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1.经济全球化意味着(D)D.全球经济一体化2.现代企业的要紧形式是(A)A.公司制3.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日子中,企业的组织形式要紧有三种(C)C.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4.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日子中,最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是(D)D.单人业主制5.战后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要紧手段是(A)A.财政政策+货币政策6.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微观经济举行干预的要紧手段是(D)D.反垄断政策+科技支持政策7.联合国依照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日子水平有一具划分标准,当一具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为50%~60%时属于(C)C.温饱8.恩格尔系数是指(A)A.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9.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时的基尼系数为(D)D.0.5以上10.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的基尼系数为(B)B.0.2~0.311.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为(C)C.0.4 12.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变化表现为(B)B.中产阶级别断壮大,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13.战后西方国家的劳资关系(D)D.在法律规范下别断改善1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是(C)C.向新形态的过渡15.当代资本主义的所有制结构是(D)D.公私混合所有制16.新的更高形态的生产关系产生的条件是B.原有的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差不多发挥殆尽17.发生社会XXX的条件是(D)D.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对旧制度都再别中意1.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低级时期实行(A)A.按劳分配2.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高级时期与低级时期的唯一差不是(C)C.分配原则3.马克思设想的将来社会别具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D)D.过渡阶段4.我国的"过渡阶段"是指(B)B.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5.五年打算变成五年规划,是因为规划比打算更具有(B)B.灵便性6.中国的"三大改造"是指对(C)的XXX改造。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 (1)
政治经济学套题1一、概念题1.通货紧缩【答案】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要素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等现象。
它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
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则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通货紧缩的特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与普遍地下跌。
这个物价水平,严格说来应包括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及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价格指数,但碍于统计上的局限性,一般在国内用全国零售物价月上涨率,在国外用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度量指标。
如果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零值以下,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人们通常在理论上就将其界定为典型的通货紧缩。
2.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答案】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指机器设备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
它与固定资本的使用价值是否磨损无关,因而又称精神磨损。
造成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有以下两种原因:(1)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同类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使原来已经购置的该类机器设备贬值。
(2)由于科技创新的作用,市场上出现丁质量和功效更好的机器设备,使原有的机器设备的经济效能相对下降,从而导致原设备贬值。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提高折旧率的办法,来减少固定资本无形损耗可能带来的损失。
3.公司治理结构【答案】公司治理结构,也称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之间透过公司权力机关(股东大会),经营决策与执行机关(董事会、经理),监督机关(监事会)而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和科学决策的联系,并依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司章程等规定予以制度化的统一机制。
通俗地讲,就是公司的领导和组织体制机构,通过治理结构形成公司内部的三个机构之间的权力的合理分配,使各行为人权责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关系,保证公司交易安全,运行平稳、健康,使股东利益及利益相关者(董事、经理、监事、员下、债权人等)共同利益得到平衡与合法保护。
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习题卷1)
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当不可能在生产更多的某些产品的同时不需要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时,经济具有( )。
A)产品组合的效率B)交换的效率C)生产的效率D)效用的效率答案:C解析:2.[单选题]某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可变成本为5万元,固定成本为4万元,销售收入为10万元,则该厂商所获利润和准租金分别为:A)1万和4万B)1万和5万C)4万和6万D)5万和6万答案:B解析:3.[单选题]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有股份制A)承包制B)股份合作制C)租赁制D)混合制答案:B解析:4.[单选题]( )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A)国营经济B)实体经济C)虚拟经济D)私营经济答案:B解析:所在章节:十三章第二节5.[单选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A)主要的文体活动B)改造经济体制的过程C)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D)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答案:D解析:C)社会价值高于个别价值的差额D)社会生产价格高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答案:D解析:7.[单选题]下列四个命题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命题是( )。
A)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B)技术水平影响经济增长;C)石油价格影响汽车需求;D)预算赤字影响储蓄水平。
答案:C解析:8.[单选题]经济政治学研究内容从国家的财富积累、生产转向个人行为和市场价格的时间是( )A)17世纪末B)18世纪三四十年代C)19世纪六七十年代D)19世纪末答案:C解析:9.[单选题]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A)三条无差异曲线B)无数条无差异曲线C)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D)以上都不对。
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如果一种物品的供给曲线是富有价格弹性的,那么( )。
A)供给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敏感的;B)供给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不敏感的;C)需求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敏感的;D)需求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不敏感的。
南开大学20秋《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1.年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
A.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C.剩余价值与总资本之比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答案:A2.不属于地区经济集团的是()。
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东南亚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E.亚太经合组织答案:C3.垄断组织形式虽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
A.垄断先进技术B.操纵销售市场C.控制商品生产D.攫取垄断利润答案:D4.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家的节俭B.资本的价值C.剩余价值D.扩大再生产答案:C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劳动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C.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D.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答案:A6.通货膨胀是()。
A.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B.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C.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D.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答案:D7.以制定缔约国间行为准则和有关贸易准则,促进贸易全球化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垄断同盟答案:C8.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是()。
A.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B.资本积聚和竞争C.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D.资本集中和信用答案:A9.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计时工资和名义工资B.计件工资和相对工资C.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D.名义工资和相对工资答案:C10.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危机的决定阶段是()。
A.复苏阶段B.危机阶段C.萧条阶段D.高涨阶段答案:B11.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要求()。
A.第I部类有资本积累,第II部类可以没有B.两大部类都要有资本积累C.第II部类有资本积累,第I部类可以没有D.两大部类都不必有资本积累答案:B12.一般而言,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
A.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B.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C.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不大D.未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答案:A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具有两重属性是()。
政治经济学_蒋永穆_试题1(社会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试题(社会主义部分)第1套一、名词解释(从以下6题中任选5题作答;每小题4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按劳分配3. 市场体系4. 产业结构5. 对外经济政策6. 消费结构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原因是_____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比较低C.生产力的构成复杂D.生产力的发展不平衡E.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多层次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有_____A. 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同市场相联系B. 一切企业都具有生产经营自主权C. 一切企业都由国家统负盈亏D. 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E. 各种经济活动都按有关法规进行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_____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必须在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领域都占支配地位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E.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能多样化4.社会主义国家增加国民收入的途径是_____A.增加生产领域中的劳动量B.提高劳动生产率C.生产资料的节约D.延长劳动时间E.提高劳动强度5.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_____A.调节社会主义生产,促进生产发展B.调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C.促进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D.推动励行节约,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E.保证宏观经济的自动平衡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者的国有企业应当_____A. 自主经营B. 自负盈亏C. 自我发展D. 自给自足E. 自我约束7.在我国,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实现过程是_____A.市场通过价格信号,直接调节生产和需求,在各部门、各企业间分配资源B.市场通过计划合理分配资源C.市场通过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把资源分配给经济效益好的企业D.市场完全依靠行政手段分配资源E.市场通过价格和竞争,选择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8.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为了处理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防止两极分析,必须_____A.保护合法收入B.缔非法收入C.调节过高收入D.呆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E.建立完善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9.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的基本内容有_____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D.优抚安置E.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____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E.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1.社会主义国家增加国民收入的途径是_____A.增加生产领域中的劳动量B.提高劳动生产率C.生产资料的节约D.延长劳动时间E.提高劳动强度三、简答题(从以下5题中任选4题作答,每小题8分,共32分)1. 简述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军队文职-政治理论-经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一
军队文职-政治理论-经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一[单选题]1.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特点不包括()。
A.土地所有权同土地经营权分离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C.形成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江南博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D.不存在剥削的关系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将土地所有者与土地经营者明确分开,土地所有者不靠自己的劳动来取得收入,而是靠剥削农业工人的劳动并凭借其所有的土地获得剩余价值来过活.因此这里存在着典型的剥削关系。
[单选题]5.产业资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不同的划分,若将其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则这种划分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资本循环中的职能不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产业资本根据资本循环分别经过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发挥三种不同的职能.即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实现价值与剩余价值,因而相应地形成了三种职能形态,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单选题]6.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B.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因为农产品是按照农业工人的劳动所创造价值出售的。
[单选题]7.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
A.货币B.斧头C.羊D.贵金属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故本题选A。
[单选题]8.资本的有机构成是()。
A.资本的价值构成B.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D.资本的技术构成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政治经济学课后题1
课后练习题(1)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分配关系B、消费关系C、生产关系D、交换关系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B、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C、购买、生产、销售D、人、财、物3、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A、生产力发展的状况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产品的分配方式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B、生产力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5、生产资料是指()A、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6、社会生产方式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B、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D、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7、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A、价值规律B、社会基本经济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8、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必须联系()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终建立的标志为()A、《哲学的贫困》B、《反杜林论》C、《资本论》D、《政治经济学批判》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总产品B、社会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社会生产力1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C、科学技术D、生产劳动12、分配、交换同生产、消费的关系是()A、分配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交换不是B、交换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分配不是C、分配、交换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D、生产、消费是联系分配和交换的中间环节13、从劳动过程看,正在修配厂检修的汽车是()A、劳动工具B、劳动资料C、劳动产品D、劳动对象14、劳动资料是指()A、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B、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总和C、劳动者用以维护生存的一切物品D、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1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研究方法为()A、科学抽象法B、唯物辩证法C、历史与逻辑统一法D、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法二、判断题1.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政治经济学试题
政治经济学试题一、选择题1. 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A. 政府与政治体系B. 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C. 社会阶级与阶层D.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2. 市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 国家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和管理B.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完全否定C. 自愿交易和资源配置的分散决策D. 公共财政支出的主导地位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供给与需求理论B.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理论C. 均衡价值理论D. 劳动生产率理论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区别,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答: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
市场经济制度强调市场的自由运作和资源配置的分散决策,而计划经济制度则强调国家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和管理。
市场经济制度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供需关系来协调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
市场经济能够鼓励个体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激发创新和竞争,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市场经济也存在一些缺点。
市场机制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问题,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和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还容易出现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公平等问题。
计划经济制度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计划的方式对经济进行全面管理和调控,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直接控制。
计划经济可以充分发挥国家的调控作用,引导资源向重点领域和战略产业倾斜,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然而,计划经济也存在一些缺点。
计划经济往往由中央政府决策,容易出现信息收集和决策的问题,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还容易出现资源浪费和经济僵化等问题。
2. 请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和核心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论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理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剥削现象,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占有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体现,也是导致社会阶级矛盾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1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中最经常、最大量、最普遍的经济行为是()A、市场竞争关系B、商品交换关系C、劳动力买卖关系D、追求利润最大化2、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剩余价值3、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关系是()A、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B、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C、劳动产品和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D、两者都要经过交换才能进入消费领域4、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C、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对立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B、生产过程中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D、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7、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里创造的价值量()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减不定8、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是()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C、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反比D、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正比9、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B、特殊等价物C、一般等价物D、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10、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C、流动手段和世界货币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11、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A、利息B、利润C、成本D、价格12、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
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A、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B、充当价格手段的职能C、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13、商品流通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以及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这种关系是()A、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呈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呈正比B、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呈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呈反比C、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呈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呈反比D、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呈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呈正比14、通货膨胀的迹象是()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B、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持续下降C、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持续下降D、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1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6、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1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1章)一、名词解释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任何社会形态中,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的是(A )A. 使用价值B. 价值C. 商品D. 货币2.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是( D )A.产品B.物质财富C.资本D.商品3.商品是( C )A.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B.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产品C.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用来满足自己和他人需要的劳动产品4.商品的二因素是( C )A.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和价值D.价值和价格5.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是( B )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交换价值D. 价格6.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 B )A. 具有相同的效用B. 具有相等的价值量C. 都是商品的自然属性D. 都是商品的社会属性7.交换价值的基础是( B )A. 使用价值B. 价值C. 效用D. 货币8.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 D )A.它们的交换价值相等B.它们的使用价值大小相等C.能满足双方自己需要D.它们的价值相等9.构成商品价值实体是的( D )A.私人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10.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是( 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不成比例D.没有关系1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 D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12.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生产上,( B )A. 劳动既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又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B.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C.劳动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D.劳动既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也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13.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的尺度是( C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C.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15.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是( C )A.商品的自然属性B.商品的社会属性C.商品的自然属性和商品的社会属性的统一D.商品的自然属性和商品的社会属性的对立16.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D)A.商品的质量决定的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C.商品中包含转移的劳动量大小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8.能够创造出新价值的劳动是(C)A.个别劳动B.具体劳动C.活的抽象劳动D.物化的劳动19.商品价格是(B)A.价值的基础B.价值的货币表现C.价值的实体D.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0.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是( C )A.价值B.交换价值C.劳动时间D.价格21.个别企业生产单位商品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着( D )A.商品价值量减少B.商品价值量增多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错选,多或少选均不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1一、填空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就是以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
2.商品是直接以__________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主要由__________决定价格改变为主要由__________决定价格。
4.马克思把资本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是__________。
6.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收入按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
8.引进技术的原则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
9.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内容有:(1)__________,(2)__________。
(3)_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是()A.劳动者 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 D.劳动资料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A.原料和材料 B.道路和土地C.生产工具 D.厂房和仓库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A.17世纪中叶 B.18世纪中叶C.19世纪中叶 D.20世纪中叶4.从社会总产品扣除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余的部分是()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 D.国民收入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6.市场机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A.计划机制 B.价格机制C.供求机制 D.竞争机制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生产力基础是()A.自然经济的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C.资本集中 D.资本积聚8.经济效益是指( )A. 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 B.经济效果C. 劳动生产率 D.盈利率9.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筹集方式是()A.资本积聚 B.资本积累C.资本借贷 D.发行股票10.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是由()A.商品价值的变动引起的 B.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的C.平均利润的变动引起的 D.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引起的11.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混合生长而形成的资本形式是()A.借贷资本 B.金融资本C.商业资本 D.股份资本12.垄断组织建立的根本目的是()A.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B.攫取高额垄断利润C.联合起来推销商品 D.消除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和竞争1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C.原料输出 D.劳务输出14.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不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然削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立足点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立足点15.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由()A.生产力自身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B.价值规律决定的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决定的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C.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1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B.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18.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要看()A.企业规模大小 B.股票上市发行的数量C.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D.企业所在行业的重要程度19.按劳分配方式存在于()A.公有制经济中 B.非公有制经济中C.个体经济中 D.私营经济中2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市场在()A.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生产领域中起完全自发的调节作用C.流通领域中起完全自发的调节作用D.生产和流通领域中起完全自发的调节作用21.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劳动 B.生产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C.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2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实行政企分开C.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D.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A.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C.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企业 D.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24.社会分工是指()A.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 B.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企业内部的分工 D.企业内部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25.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是()A.由企业保障转变为社会保障 B.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持续增长C.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完善社会救助制度2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加速经济增长 B.提高经济效益C.大力引进外资 D.全国实现小康27.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手段是()A.计划手段 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 D.行政手段28.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于()A.农业的现代化 B.工业的现代化C.服务业的现代化 D.科技和国防的现代化29.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A.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B.积极引进更多的国外资本C.全力推进商品出口的增长 D.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30.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A.董事长 B.股东大会C.总经理 D.监事会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场的劳动资料包括()A.农场工人 B.种子C.道路 D.仓库E.农业机械2.迄今为止,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有()A.自然方式 B.行政方式C.产品方式 D.计划方式E.市场方式3.在剩余价值分配中,能够获得平均利润的资本有()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E.农业资本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A.加快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B.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C.有利于调节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D.促进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E.实行经济计划化调节社会经济5.战后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经济组织有()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E.北大西洋公约组织6.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是()A.以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经济B.以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和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经济C.受国家引导和监督的私有经济D.资本主义性质的私有经济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A.排斥计划的 B.排斥国家调控的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D.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E.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实行更有效的宏观调控8.国有企业的经营权是指企业对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A.所有权 B.占有权C.使用权 D.依法处置权E.经营收益权9.粗放型经济增长是()A.单纯追求数量扩张的增长 B.后劲不足、难以持续的增长C.能较快地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忽视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结构、效益相互协调的增长E.往往被迫进行经济大调整,发展速度随之下降的增长10.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是()A.以质取胜 B.市场多元化C.以量取胜 D.引进为主E.出口原材料为主三、判断正确或错误:(在正确命题后打√,在错误命题后打×)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劳动者收入有差别。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有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
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
4.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竞争规律。
5.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是生产资料市场。
6.由国家来制定价格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7.国民收入,就是全社会劳动者收入的总和。
8.企业法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9.按劳分配就是把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全部分配给个人。
10.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按劳分配原则。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
13.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
14.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有社会保障制度。
15.市场本身的缺陷必须依靠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来弥补。
四、简答题1.国民经济中有哪些主要比例关系?2.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热心于提高劳动生产率?3.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4.简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5.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五、论述题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2.用理论与事实的统一来说明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3.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对于当今的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引起什么思考?4.为什么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政治经济学练习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经济建设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2、交换3、政府、市场4、不变资本可变资本5、国民生产总值6、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7、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8、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将引进与独创结合起来9、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经济计划化行政和立法手段二、单项选择题1A 2C 3C 4D 5C 6B 7B 8A 9D 10A11B 12B 13B 14D 15D 16A 17D 18C 19A 20A21C 22A 23C 24B 25A 26B 27C 28B 29D 30A三、多项选择题1、CDE2、ADE3、ABDE4、ABCD5、ABC6、BCE7、CDE8、CBE9、ABDE 10、AB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四、简答题、论述题(略)政治经济学练习题2一、填空题: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比例关系,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 )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