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矢量井网调整技术

合集下载

胜采突围_赵勇

胜采突围_赵勇

60中国石油石化・半月刊○ 文/赵 勇狭路相逢,勇者前、智者胜。

对于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简称“胜采厂”)而言,亦是如此。

“十二五”期间,勘探开发50年的胜利油田将实现产量2760万吨的新目标,素有胜利油田发祥地之称的胜利采油厂,在“东部硬稳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然而,面对综合含水率高达95.7%,剩余可采储量仅有1513万吨的严峻开发形势,胜采厂应该如何突围?经过认真分析与调研,胜采厂以打造中石化整装水驱示范油田为目标,积极运用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潜心破解近极限特高含水老油田开发难题,握指成拳,在实现“东部硬稳定”征程上,勇敢担当起了先行者与探路者的重任。

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经过近50年的勘探,面积仅有230平方千米的胜采厂,目前每平方公里探井高达1.3口,油区内中浅层油气藏已基本被勘探开发。

因勘探面积小、勘探程度高,近年来新的资源接替一直是杯水车薪。

勘探上捉襟见肘,开发上同样困难重重。

胜利采油厂所辖油区综合含水率高达95.7%,采出程度高达37.5%。

静止地看,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接替,7年后,胜采厂将无米可炊。

面对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该到哪里去找资源,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胜利采油厂积极运用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潜心破解近极限特高含水老油田开发难题,握指成拳,在实现“东部硬稳定”征程上,担当起了先行者与探路者的重任。

胜采突围为此,胜利采油厂牢固树立近极限含水老油田仍然大有可为的理念,居危思危、居危思进,千方百计打破一切思想束缚,挑战开发极限,向采收率突破50%、挑战60%迈出了重要一步。

胜利采油厂管辖着胜坨、宁海、王庄三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5亿吨。

虽然经过近50年的高成熟勘探、高强度开发,但是胜利采油厂认识到,地下依然有3亿多吨地质储量,如果采收率能突破50%,就有近5000万吨产量可拿,成功挑战60%,则有近亿吨产量入账。

尽管胜坨油田已处于近极限特高含水开发期,但参照俄罗斯罗马什金等国外同类型油田的开发历程看,这个生产阶段能长达30~40年以上,从空间上看具有较大潜力。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井网调整做法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井网调整做法
(1)井网重组调整。对层系内部韵律层潜力规模相对较小,不 具备细分调整物质基础的单元,实施跨层系井网重组,提高储量控 制程度。跨层系井网重组的新模式是把纵向上相邻几套层系内储层 物性相近、开采状况相近的韵律层跨层系组合,实现中低渗透层和 高渗透层的分采,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层系内的储层非均质性,充 分发挥各类油层潜力,有效提高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运用层次分 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韵律层评价体系,制定了同一套井网 的渗透率级差小于3,原油粘度级差小于2,油层厚度不超过15米的 井网重组界限。根据政策界限研究结果,2004年至今共实施井网重 组区块3个,覆盖地质储量9001万吨,共钻新井87口,设计产能 19.83万吨,实际增加产能21.04万吨,增加可采储量162万吨,提高 采收率1.8%。
(收稿日期:2009-07-29)
111
2009年第11期
石油地质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井网调整做法
邓新颖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地质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摘 要 胜坨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非常复杂,措施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提高采收率是油田是油藏后期开发工 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根据近几年通过井网调整提高采收率的经验,总结了几种特高含水单元井网调整的做法和技术思路,对从 事油藏开发的技术人员有一定借鉴和指导作用
3 建议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田的采出程度不断提高,含水不断上 升,挖潜出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状况。对于特高含水油田, 精细韵律层开发,提高采收率是确保油田稳产的唯一出路。提高采 收率,油藏认识是基础,井网控制是关键,只有井网控制程度得到 提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 才汝成,李阳,孙焕泉编著. 油气藏工程方法与应用. 石油大学 出版社,2002 [2] 孙梦如,连经社主编.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 中国石化 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邓新颖(1976-),女,工程师 ,1996-2000就读于石油 大学(华东)石油工程系。现在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地质研究 所工作。

矢量化井网优化设计方法在官979断块的应用

矢量化井网优化设计方法在官979断块的应用

矢量化井网优化设计方法在官979断块的应用【摘要】矢量化布井方式即以沉积的物源方向、河流走向或主渗透率方向为基础而部署的与之相适应的井网称矢量化井网。

即同时考虑油层分布、物源方向、河流走向或主渗透率方向、裂缝方向、沉积微相的一种综合布井方式。

本文依据矢量化布井方法,以官979油藏地质模型为基础,开展虚拟开发研究,拟得到最佳井网模式和水驱方向。

【关键词】矢量化井网优化设计最佳井网模式1 井网设计的地质基础小集油田的主要含油层系为孔一段,整体上由一套冲积扇、河流相的砂砾岩、砂岩、泥岩及盐湖相的膏泥岩组成的正旋回沉积。

根据黄骅坳陷南部孔一段沉积环境的研究结果可知,孔一段主要形成于干旱气候条件下,为冲积扇与膏盐湖伴生的环境,大约经历了冲积扇发育、衰退及膏盐湖发育三个时期。

官979断块属于小集油田,具有相同的地质背景。

官979油藏位于小集油田东北角,根据地质研究结果,官979油藏为河流相沉积,沉积微相主要以河道砂为主,物源方向为东北向西南。

主渗透率方向为东北向西南方向,由于沉积过程的不同,使得沉积物的排列方式产生很大的不同,对河流相沉积,岩石砂粒的排列方向、骨架颗粒的排列方位和方式是导致渗透率方向性的成因。

顺古水流方向渗透率要高于逆水流方向,同时也高于偏离主河道方向的其它方向。

在开发过程中应结合地质沉积微相和主渗方向部署井网和井距。

2 井网设计的水驱方向确定根据生产数据,以生产井为中心作开采曲线,分析射开对应层段注入水的突进方向。

通过分析小井组见水方向,可看出主要见水方向为与主渗方向一致,即东北向西南方向。

分析这些方向见水的油井产量可知。

这些井见水受效好,一般都有高的累积产油量。

总结前面分析,官979断块水线应该与物源方向和主渗方向一致,即与主渗方向垂直交错部署生产井排和注水井排,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水驱效果。

在后期调整改变水流方向时应主要考虑主渗方向调整。

3 不同水驱方向的虚拟开发对比根据油藏工程分析计算官979断块的合理井距为200m左右,因合理井网密度与油价关系较大,不同价格下的合理井网密度不同,前面已分析。

各向异性油藏的矢量井网

各向异性油藏的矢量井网
维普资讯

20 0 6年 4月






Vo1 3 No. .3 2 25 2
PETR OIEU M EXPLOR AT I N N D O A DEVEIOPM ENT
文 章 编 号 : 0 0 0 4 ( 0 6 0 — 2 50 i 0 —7 7 2 0 ) 20 2 — 3
wh n wae ne t n i u e O rti h o maine eg n t er sr ord v lp n .Thswo l a s h tte wae e trijci s sd t eant ef r t n r yi h ee v i e eo me t o o i ud c u e ta h tr
计模 型 的 可 靠性 。 图 3表 l参 l 3 关 键 词 : 透 率 ; 向 异 性 ; 藏 ; 量 井 网; 向 井距 渗 各 油 矢 方
中 图分 类 号 : 3 4Ve t r a l r a g m e n a s t o c r s r o r c o i lwe la r n e nti nio r pi e e v i s
摘要 : 由于储 集 层 的 各 向 异 性 , 注 水 保 持 地 层 能 量 的 开 发 过 程 中 , 入 流 体 沿 高 渗 透 率 方 向优 先 推 进 , 致 不 同 方 向上 在 注 导 的 生产 井 见水 时 间差 别 较 大 , 致使 驱替 过 程 很 不 均衡 , 而 影 响 油 藏 开 发 效 果 。 针 对 上 述 问题 , 出 了矢 量 开 发 思 想 , 从 提 并 基 于 渗 流 力 学理 论 , 五 点 井 网 为 例 , 立 了矢 量 井 网设 计 方 法 , 中包 括 矢 量井 网 中 的 井 网方 向 计 算 模 型 和 方 向井 距 的 以 建 其 确 定途 径 。各 向异 性 油藏 中 , 网 方 向 应 随各 向 异性 程度 进 行 调 整 。胜 利 油 田 桩 1 6块 油 田 开 发 实 例 证 实 了矢 量 井 网设 井 0

(1+)各向异性油藏的矢量井网

(1+)各向异性油藏的矢量井网

文章编号:1000 0747(2006)02 0225 03各向异性油藏的矢量井网李阳1,王端平1,李传亮2(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2.西南石油大学)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十五 科技攻关项目 非均质砂岩油藏矢量开发技术研究 (P03054)摘要:由于储集层的各向异性,在注水保持地层能量的开发过程中,注入流体沿高渗透率方向优先推进,导致不同方向上的生产井见水时间差别较大,致使驱替过程很不均衡,从而影响油藏开发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矢量开发思想,并基于渗流力学理论,以五点井网为例,建立了矢量井网设计方法,其中包括矢量井网中的井网方向计算模型和方向井距的确定途径。

各向异性油藏中,井网方向应随各向异性程度进行调整。

胜利油田桩106块油田开发实例证实了矢量井网设计模型的可靠性。

图3表1参13关键词:渗透率;各向异性;油藏;矢量井网;方向井距中图分类号:TE324文献标识码:AVectorial well arrange m ent i n anisotropic reservoirsL I Yang1,WANG Duan pi n g1,LI Chuan liang2(1.Sheng li O ilfiel d C o mp any,S inop ec,Shandong257001,China;2.Sou t h w est P etro leu m Un i vers it y,Sichuan637001,China)Abstract:D ue to the an i so tropy o f reservo irs,t he injected fl u i d fl ow s pre f e renti a lly along the high pe r meability directi on when wateri njecti on is used to re tain t he for m ation energy in t he reservo ir develop m ent.T h i s wou l d cause that the wa ter breakthrough ti m es f o rproducti on we lls i n different d irections are obv i ousl y d ifferent fro m each other and the process o f displace m en t i s unba l anced.Consequentl y,the effect of reservo ir deve l op m en t is badly i nfl uenced.T he vecto rial develop m ent i dea i s put f o r w ard to so l ve the above proble m.W ith the fi ve spo tw e ll arrange m ent as an ex a mp le,t he desi gn m ethod o f vecto rial w ell arrange m ent is presented based on t he perco lati on m echanics t heory,i nc l udi ng the calculati on m odel f o r the directi on of v ectoria lw e ll a rrange m ent and the m eans of deter m i n i ng the d i rectiona l w ell space.T he w e ll arrange m en t d irec tion for an an isotropic reservo ir shou l d be adj usted acco rding to the aniso tropy deg ree of the reservo ir.T he re li ability o f the des i gn model i s confi rmed by its practi ca l applica ti on i n the Sheng liO ilfi e l d.K ey word s:per m eab ility;an i so tropy;reservo ir;vecto rial we ll a rrangement;d irec tiona lw e ll space0引言油藏的地质参数往往具有较强的方向性[1 4],因而可称作地质矢量。

胜陀油田特高含水期油藏矢量层系井网产液结构调整研究

胜陀油田特高含水期油藏矢量层系井网产液结构调整研究
石油天然气 学报
21年 6 02 月
第3卷 4
第6 期
J u n l fOi a d Ga c n l g J n 2 1 V l 3 N - o r a l n sTe h o o y u . 0 2 o o- 4 o6
胜 陀油 田特 高 含水 期油 藏 矢量 层 系 井 网产 液 结 构 调 整 研 究
[ 键 词 ] 胜 陀 油 田 ;特 高 含 水 油 藏 ;井 网调 整 ;矢 量 层 系 ;剩 余 油 关 [ 图分 类 号 ] T 3 中 E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i0 —9 5 (0 2 6 17 5 文 0 0 7 2 2 1 )0 —0 2 —0
21 0 2年 6月
衡是 由于长期水 驱 开发 ,高液 量井 采液 强度 大 ,形 成 主流线 ,注 入水 低效循 环 导致含 水 上升快 ;低 液量
受平 面 干扰造成 能 量较差 ,无 法有 效提 液 ,产液不 均衡 限制 了单 元 的高效 开发 。层 间产液 不均衡 是 由于 层 问 干扰造 成层 间开 发状 况差异 较 大 ,在 三采 短期 内没 有形成 有效 的规 模接 替 ,提液又 受 到地 面系统 制 约 的情 况 下形成 的。为破 解两 大不 均衡 的矛盾 ,经 济 有效 提 高采 收 率 ,减 缓产 量 递 减 ,控制 成 本 上 升 ,
我 国 中东 部老 油 田井 网调 整 面对 储量 控 制 程度 较 低 ,开 发不 均 衡 ,综 合 含水 9 以上 ,恢 复 规则 0
井 网实施 开发 需要 大量 的投入 ,经 济效益 相对 较差 等 突 出 问题[ ] 1 。面 对诸 多 问题 ,老油 田要进 一 步提 高水 驱 采收率 ,必 须探 索更 为经济 高效 的调整 模式 。在 充分研 究 的基础 上 ,提 出了矢 量层 系井 网调整产

胜利油区不同类型油藏调整挖潜技术措施与实施效果

胜利油区不同类型油藏调整挖潜技术措施与实施效果

整储量的 8 . %( 1o 2 7 表 调整单元新钻油水井 1 9 8 4
口( 其中水平井 16口)调整总井次为 267 2 , 6 井次 , 新增产能 4 8 0t平均每个调整单元新钻井 97 4 ×14, .
口, 新增产能为 29× 0t . 1‘。
表 1 胜利 油区 2 0 - 20 0 1 0 4年不同类型 油藏调整单元基本情况
深度开发阶段 , 含水率 已高 达 9 . % , 3 4 可采储量 采 出程度为 8 .%。在建立储层 三维沉积模式、 8O 精细 描述单砂体内部特征等地质研究 的基础上 , 应用密
闭取心井 、 剩余油饱和度动态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手
收稿 日 20 — 3— 4 改 回日期 20 — 5 2。 期 06 0 1 ; 06 0 — 7 作者简介 : 侯春华 , , 女 工程 师 , 9 1 4年毕业 于西南石油学 院油藏工程专业 , 9 现从事油 田开发规划及综合开发研究工 作。联 系电话 :04 ) (56
中圈分类号 :E 1 T 3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9— 6 3 20 ) 4— 0 4一o 10 9 0 (0 6 0 0 7 3
“ 九五” 末期 , 胜利油 区老油 田整体进人特高含 水开发阶段 , 综合含水 率 已高达 9 % , 0 可采储量采 出程度达到 8 % , 高渗 透主力油 田和主力层系 0 中、 井网基本完善, 层系基本细分到位 , 挖潜对象转向非 主力层 、 薄层和零 散砂 体 , 潜力 区规模小 且分布零
8 6 0 E —malh u h 71 2 4, i: o c h@ 1 3. o 6 t m。
维普资讯
第1卷 3
第4 期
侯春华 : 胜利油 区不 同类 型油藏调整挖潜技术措施 与实施效果

矢量化井网技术在胜二区沙二9—10中的应用

矢量化井网技术在胜二区沙二9—10中的应用

沙二9 — 1 0 单元油藏构造简单 ,地层平缓 ,地层 自东北向西 南由高变低 ,边界为7 号 、9 号两条大断层 ,没有明显的构造起 伏 、沙二9 — 1 0 砂 层组 为三 角洲前缘 相反韵律沉积 ,属于构造砂
岩 油 藏 ,岩性 以中 、细 一粉 砂岩 为 主 ,平均 L 隙度 2 6 %,空 气渗
9 含 油饱 和 度 较高 ,达4 O %~ 5 0 % ,储量 动 用程 度 低 ,剩 余 油潜 力 较 大 ;沙 二1 f ) 含 油 饱和 度达 3 5 %~ 4 0 %,储 量动 用程 度较 高 。 ( 2)平面 剩 余油 分 布 。根 据 数值 模 拟结 果 ,结合 各模 拟 层 平 面剩 余储 量 丰度 分布 图 ,可 以看 出剩 余油 主要 分布 在井 网 控制 差 的 中部井 区 、边 部井 区 以及断 层 附近 ,其 次是 注 采井 网不 完善 区 、注 水井 非 主流 线 区域剩 余 油富集 。
为 主 ,共设 计 4 个 油 层压 力恢 复方 案 ,在 目前 条件 下 以相 同 的压
力恢 复速 度来 升高 油层 压 力 ,达 到方 案设 计压 力后 ,然 后保 持压
力进行生产 ,计算 出不 同压力保持水平下的数模结果 ,表明沙二
9 一 l ( ) 砂 层组 目前压 力恢 复 2 . 2 MP a ,即保 持 在 1 5 . : 3 MP a … B  ̄ 获 取较 高
提 高特 高含 水后 期 开发 单 元采 收 率 , 已迫在 眉 睫 为 此 , 以胜二 区沙- - -9 -— 1 0 砂 层组 为例 , 开展 “ 大 网套 小 网” 矢量 化 井 网
调 整及 产 液 结构研 究 ,利 用数值 模 拟进 行 井 网及 井距论 证 。 该技 术在 胜 二 区 沙二 9 1 0 的成 功 实施 ,将 指 导胜 坨 油 田类似 区

胜坨油田整装砂岩油藏矢量化井网调整技术

胜坨油田整装砂岩油藏矢量化井网调整技术
[ 收稿 日期]2 0 1 3—1 I 一2 2 [ 作 者 简介 ] 刘 兰 芹 ( 1 9 8 2一 ) ,女 ,工 程 师 ,现 主 要 从 事 石 油 开 发 方 面 的 研 究 工 作 。
第1 1卷 第 1 3 期
水 驱采 收 率 ,探索 更 为经 济有 效 的调 整模 式 。为此 ,笔 者 对造 成储 量动 用程 度低 的 因素进 行 了分析 ,重
新 认识 了剩余 油分 布 ,在 分析 油藏 特 征 和 潜 力 的 基 础 上进 行 了矢 量 化 井 网调 整 ,整 体 规 划单 元 注 采 井 网 ,分 步 完善 提高 储 量动 用程 度 ,从 而提 高 了水驱 采 收率 。
长 江大学学报 ( 自科 版 ) 2 0 1 4 年 月号理工上旬刊 第 1 1 卷第 1 3 期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g t z e Un i v e r s i t y( N a t S c i E d i t ) Ma y 2 0 1 4 ,Vo 1 . 1 1 N o . 1 3
胜 坨 油 田整 装 砂 岩 油 藏 矢量 化 井 网调 整 技 术
刘 兰芹 ( 中石化胜利油田 分公司 胜利采油厂, 山东 东营 2 5 7 0 0 0 )
[ 摘 要 ] 针 对 胜 坨 油 田 整 装 油 藏 井 网不 完善 、 元 井 网 完 善 程 度 差 的 原 因
1 胜 坨 油 田基 本 概 况
胜 坨 油 田位 于东 营 凹陷 陈家庄 凸起 的南 坡 ,是 典 型 的大 型 整装 油 田 ,含油 面 积 8 4 . 8 3 k m ,地 质 储 量 4 . 7 2 x 1 0 t ,采 出 程 度 3 8 . 2 ,采 收 率 4 0 . 8 5 。 目前 已进 入 特 高 含 水 开 发 阶 段 ,综 合 含 水 达 到

胜-区注采井网调整实践与认识

胜-区注采井网调整实践与认识

186本文以10741井区为例,阐述了以注采井组为调整单元,以剩余油相对富集的断层遮挡区域为调整对象,通过钻少量新井,对老井措施改层,及时进行注采调整的方式,达到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挖掘剩余油潜力的目的。

1 地质概况胜坨油田一区沙二1-3砂组为位于胜坨油田的西部高点,是一个北高南低的穹隆背斜构造油藏,西部与顶部被断层切割而复杂化。

该砂组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正韵律沉积,由北向南物性变差,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原油分布具有顶稀边稠和上轻下重的特点,为常压常温系统下具有一定边水能量的低饱和高孔高渗砂岩油藏。

2 10741井区潜力分析及措施制定10741井区位于胜坨油田一区沙二1-3砂组注聚扩大区的北部高点,井区被大小4条断层切割,处于相对封闭的断层间条带状区域。

10741井区开油井5口,水井1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能量差,低产低效。

10741井区含油面积0.32km 2,石油地质储量40.96×104t。

按最终采收率37.1%计算,累采油11.85×104t,剩余可采储量3.35×104t,仍有剩余油富集。

为提高采收率实现均衡开发,应优先强化注水,恢复地层能量,部署新水井ST1-0X746强化注水。

1月将高含水的ST1-0C761措施改层转入10741井区。

3 井网调整见效2014年1月新投水井ST1-0X746后,对应油井ST1-0-762由之前的只采不注转为注采结合,含水下降20%。

对应油井ST1-0-740由原来的单向受效转变为双向受效,供液不足的情况明显改善,液量上升,油量上升。

措施改层井ST1-0C761油量明显增加,井区日增油15.1t。

4 井组产量再次下降及原因分析3月10741井区液量基本稳定,但是含水不断上升,油量明显降下。

产量下降的主要井为ST1-0C761、ST1-0-762和ST1-0-740。

10741井区共两口水井,两口均为同心双管,根据分层测试资料可算出该井区各层位的注采比。

油田电网三维矢量GIS模型的应用

油田电网三维矢量GIS模型的应用

油田电网三维矢量GIS模型的应用姓名:李小宁工作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水电厂邮编:710200摘要:本文研究的油田电网指的为在油田区域为了油田的生产与居民生活提供的各级电网的总称,主要含有的为输电、配电网以及在电网之内的发电站以及变电所等设施。

作为电力系统里面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其具有的特点为用电量大,负荷密度高以及安全可靠的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充分的整合与利用地理信息数据,方便的对于空间进行数据的查询,加工以及分析处理。

GIS可以对于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再加上油田的电网具有的地理特点为辐射状,这个时候就是比较适合利用GIS进行可视化以及形象化的处理。

伴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油田电网里面的应用也会逐渐的广泛,本文就将展开油田电网三维矢量GIS模型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油田电网GIS模型三维矢量地理信息系统本文将以油田电网作为例子,具体的分析油田电网负荷的特点,对于油田电网里面具有的用电负荷大多为感性负荷的角度出发,针对于网络无功损耗比较大的问题,在GIS的环境下面研究油田配电网的规划优化问题。

一、油田电网负荷的特点首先油田配电网的负荷大多为感应电机的负荷,无功的负荷比较大,功率的因数很低。

其次就是电网通过多条的配电线路组成,每一条的配电线路都是通过某一终端变电所具有的母线呈现出来的发射状来供电。

这些配电线路的出口处都是按有测量的仪表设备,借助这些来对于线路的功率、电流等与功率有关的输出量进行测量。

最后就是在每一个的配电线路都是设置有与邻近的配电线路连接的开关装置,因此在配电线路的电源或者线路端出现故障有停电现象的时候,还是可以在附近的配电线路获得电源,通过这些努力就是可以保证线路正常的供电。

二、基于GIS油田电网配电变电站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2.1GIS具有的优越性第一就是数据的有关设计可以解决二维的数据处理具有的问题,CAD技术只是可以解决纯图形的问题处理,只不过需要利用GIS技术则是需要使用CAD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对于空间数据管理的功能实现了以外,还可以做的就是建立有关的拓扑结构,对于空间数据进行分析。

电动修井机矢量变频控制研究

电动修井机矢量变频控制研究

3设备选型和硬件连接 电动修井机的矢量 变频控制 必须 正确 的选 择变频 电机和 矢量变 频器。对于编码 器的选选 择应 当特别注 意其输 出方式和 电源 电压 , 以便于和变频器 的编码器接 口卡进行匹配。
3 . 1 变 频 电机
定;
B i t 2 :变频器制动信号; 叭 耻 髓 耻 鼬 B i t 4 :变 频 器 警 告 ; 铝 订 曲 “ B i t 6 :变频器过流保护 ; B i t 8 :变频器直流母线 电压限制 变 电 变 不 n i t 1 0 :变频器主开关状态; 障机 故 器 频 向 转 ;热 过 频 器用 ; 不 n : 6 . 2变 频 器 控 制 字 B i t 0 :变频器运行/ 停止; B i t l :变频器运行方 向; B i t 2 :变频器使能; B i t 3  ̄B i t 6 :变频器 多速段设 保 用 新 o
机械 与设备
电动修井机矢量变频控制研究
赵 增 辉
( 胜利油 田胜利动力机械集 团有限公司 。山东 东营 2 5 7 0 3 2)
【 摘 要 】电动修 井机带 电机转速反馈的 矢量 变频控制 ,实现 了电机速度的闭环控制 ,速度控制精确 ,电动修 井机绞车游钩定位
及 时准确 ,较好地满足 了修 井作 业重栽启动与 高速提升性等要求 。 的 s曲线 ,同时需具备控制电动修 井机机械制动等功能 。同时变频 器还需有 接收电机编码 器信 号的接 口模块 。韩 国 S E O H O矢量型变频 器 以其在起重机 、港机方面调速的优异品质及极高性价 比,电动修 井机选择 S O H O V D 4 Y高性能矢量变 频器。 在本系统中 , 采用 P L C控制驱动变频器 ,包括 发出正反转指令 , 设定运行速度和故障复位等信 号。 4 调 试 前 的准 备 工 作 由于在矢量控制方式下 ,变频器 需要较精确 的电机相关参数 , 因而必须正确的设置 电机的铭牌参数 ,并且通过 电机 自整定测试过 程 ,定子 电阻、转子 电阻、定转子感抗 、漏抗等 电机参数写入变频

复杂断块油藏井网高效调整模式研究

复杂断块油藏井网高效调整模式研究

99一、现井网条件下水驱潜力及剩余油分布1.水驱潜力评价油田主力油田井网模式以不规则三角形井网为主。

现井网条件下,开发方式及地层条件制约了开发效果,有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潜力:(1)近年来油田综合含水稳步走高,但多数油田注水驱替倍数均低于1,反映补层井未被水驱,有进一步强化水驱,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潜力。

(2)根据水驱潜力大调查,油田水驱动用程度71.3%,分析复杂断块油田稳产特征,新增动用储量是油田稳产的基础,因此,非主力层储量的高效动用是油田稳产关键。

(3)微观孔隙结构实验显示,长期水驱后油藏物性变好,为油田开发后期的井网抽稀提供了理论支撑。

(4)低产及关停井数多,占比33.07%,老井资源丰富,有井网再优化、老井再利用的潜力。

(5)当前油田平均压力水平0.65,较低的压力水平遏制了提液稳产潜力,下步有强化注水提高油藏压力水平及提液稳产的潜力。

2.剩余油分布现井网条件下,为夯实井网再次调整的基础,开展了强化水驱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厘清了剩余油分布模式:(1)断棱剩余油富集模式:窄条状油藏受构造因素等影响,导致开发后期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构造高部位断棱附近。

(2)油水过渡带剩余油富集模式:受地质因素和开发注采井网因素的影响,油水边界附近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3)非主力层剩余油富集模式:纵向上受不同砂体物性差异影响,物性较差的非主力层水驱动用较差,采出程度低,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4)复杂模式剩余油富集区:主要是受相带控制、注采井网不完善、采油井间注水未波及等因素影响形成的剩余油富集。

二、开发后期井网再优化技术1.(拟)均质油藏井网优化针对(拟)均质油藏,建立了2种井网模式:a井网为一排注水井一排采油井,适合含油带较窄的油藏;b井网为一排注水井两排油井,适合含油带较宽的油藏。

主要参数:渗透率20×10-3μm 2,孔隙度0.2,油层单一且有效厚度8m,净毛比0.8,地层倾角10°,地层深度1700m。

矢量注采井网调整方法探讨

矢量注采井网调整方法探讨

矢量注采井网调整方法探讨发布时间:2021-09-13T06:39:00.95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3期第5月作者:曲丽丽[导读] W区整体处于中高含水开发阶段,近年来通过加大综合调整治理产量递减有所减缓,但整体水驱不均,递减趋势仍然存在曲丽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摘要:W区整体处于中高含水开发阶段,近年来通过加大综合调整治理产量递减有所减缓,但整体水驱不均,递减趋势仍然存在,高产稳产基础薄弱。

主要受砂体相变快,平面注采矛盾突出影响,导致井网适应性变差。

根据砂体变化特征及储层非均质性,从水驱未动用储量入手,总结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以河道砂体刻画为前提的矢量井网加密方法,为研究区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井网加密W区中深层主力开发层系为东一段,整体处于中高含水开发阶段,近年来通过加大综合调整治理产量递减有所减缓,但整体水驱不均,递减趋势仍然存在,高产稳产基础薄弱。

1.井网适应性及调整潜力分析在目前一套开发井网条件下,从叠合含油面积上看注采井网比较完善,但就各个小层而言,注采井网并不完善,受控、受效方向差异大,同井不同层段对井别需求不同,无法形成统一的均衡注采驱替系统。

主要受砂体相变快,平面注采矛盾突出影响,导致井网适应性变差。

1.1砂体发育特征研究区主力层系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水动力较强,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

单个砂体发育厚度1.0-1.6米,小于2米储层占43.2%,2-5米储层占37.3%。

绝大部分在1-5米之间,单砂体厚度普遍较小。

水下分流河道单期河道宽度以150-200米为主,河道长宽比大于3:1,宽厚比在30:1-75:1。

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平面展布样式可分为连片式、孤立条带式和交切条带式三种[1]。

其中,连片式砂体主要是由于水动力强,多条河流频繁摆动,平面上互相交切,形成砂体连片的特征,砂体宽度约800-1000m,主要分布在主体断块主力小层,占总地质储量的50.8%。

实施井网差异性调整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实施井网差异性调整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实施井网差异性调整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发布时间:2022-08-12T10:12:16.05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4月第7期作者:孙宁蔚[导读] 不同类层单独组网,既一类层、二三类层单独组成独立的注采井网,孙宁蔚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不同类层单独组网,既一类层、二三类层单独组成独立的注采井网,是中渗油藏后期保持稳定开发的必要手段。

研究油区中低渗透油藏以河流相沉积类型为主,独特的地质特点造成了目前主要存在着砂体发育不均匀、储层非均值严重,部分单元井网井距不适应;注采井距不适配,驱替不均衡;单井产注能力低等问题。

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单砂体平面图和沉积微相图叠合法,通过勾绘含水分级图来半定量研究分析水淹状况及剩余油潜力。

井网适配差异调整技术就是针对中低渗油藏的上述问题,通过优化调整,提高注采井网的有效性;转变思路,变单一措施为开发技术;精细注水,实现油藏有效均衡驱替,进一步夯实中低渗油藏稳产基础,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中低渗油藏;稳产基础;井网差异性调整;持续稳产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层间和平面矛盾突出,加上油水井合注合采,注水及见效见水关系复杂,注水流线模糊,剩余油分规律性差,认识困难。

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利用沉积微相精细描述技术开展单砂体沉积微相研究,明确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在沉积微相控制下开展单砂体相控剩余油研究,定量定性描述剩余油分布,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分类部署井网,优化中渗油藏开发中后期的井网配置,形成了适合本油藏特点的井网配置技术。

1 前言中低渗油藏动用含油面积123.4平方公里,动用地质储量1.08亿万吨,主要包含沙三段、沙四段两套含油层系,其中沙三段油藏主要分布在中央隆起带西段,埋藏深度在2950-3500米,主要为多层透镜体、及单一岩性储层;沙四段油藏主要分布在南坡地区通王断裂带、洼陷东缘地区,埋藏深度从1340-3100米,主要为构造复杂的多薄层、及部分构造简单的单一岩性储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原因:高含水井点套坏报废; ➢ 表现形式:部分单元及井区储量失控 ➢ 目前现状:共有损失储量7952万吨。
单元
二区74-81 坨28沙二9-10 坨7沙二8-10
… 合计
地质储量 (万吨)
2183 1379 2948
47197
采收率 (%)
46.3 35.9 44.91
水驱动用程度 (%)
86.1 87.5 78.2
侧缘微相型
砂体边缘型
Ⅳ 非主流线型:受井网不规则、平面注采不均衡的影响,在非主流线上剩 余油较为富集。
例如:1-3XN192井2011年3月射开位于非主流线的沙二11层生产,目前日 液13.8t,日油6.0t,含水56.2%。
ST1-3XN192井区流线图
ST1-3XN192井测井图 胜一区沙二1-3单元11层剩余油饱和度图
15 16 17
18
断层模型 7
构造模型
胜坨油田为典型的整装多层砂岩油藏,经过长期的不规则面积注采井网开 发,剩余油总体呈现“普遍分布、差异富集”的矢量化分布特点,具体概括为 “Ⅲ类11型”。
平面剩余油




层间剩余油



层内剩余油
普遍分布型
差异富集型 均匀分布型 层间干扰型
断层遮挡型 侧缘微相型 砂体边缘型 非主流线型 过渡带型
98-98.5 208 31918 555 153.5 2.7 98.26 658 >98.5 182 19709 246 108.3 1.4 98.75 655 合计 1907 139138 5888 73.0 3.1 95.72 766
一是平面产液结构不均衡
长期水驱开发,高液量井采液强度大,形成主流线,注入水低效循环导致含水 上升快;低液量井受平面干扰能量较差,井区水驱效果差。
2
1
0.0
0.2
0.4
0.6
0.8
1.0
自然 电 位 相 对 值
胜二区83-5解释图版(整体)
胜 陀 区 块 74 层 油 水 图 版
ST3-12-137 6
ST3-12-135
ST3-11X127
5
ST3-12-171
4
ST3-12X178 STT57ST2-11-146
ST3-12-134
ST3-12-13
控制储量 失控储量
7952,16.85%
万吨
动用储量 未动用储量
16233,34.39%
万吨
水驱完善 水驱不完善
15998,42.36%
万吨
39245,83.15%
30964,65.61%
21769,57.64%
平面储量控制和动用不均衡
储量动用不均衡的主要类型:
层间储量动用不均衡
一是平面储量控制和动用不均衡
顶部富集型 均匀分布型 夹层控制型
➢ 普遍分布型:油层含水高,剩余油普遍分布
特高含水期,下油组主力层剩余油基本以普遍分布为主,剩余可动油饱和度 15%-20% 。以胜二区沙二10砂层组为代表,含水大于95%的油层面积占85%, 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呈现普遍分布的特点,剩余油饱和度在30%-40%之间。
作为老油田开发的探路者和先行者,如何破解两大不 均衡的矛盾,如何经济有效提高采收率,减缓产量递减, 首要任务是认清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汇报提纲
一、胜坨油田经济高效开发面临的突出矛盾 二、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 三、矢量层系井网调整技术政策研究 四、矢量层系产液结构调整效果
二、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
胜坨油田开发曲线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后三年,“井网、井筒、地面” 老化的矛盾凸显,注采体系完整性变差,主要开发指标变差。
含水上升率: 0.73% 自然递减率: 19.61%
深入剖析开发状况
突出矛盾:两个不均衡
储量控制和动用状况不均衡
产液结构不均衡
(一)储量控制和动用状况不均衡,不适应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需要
电泵井区
坨28断块9-10单元91层系
图例 主流线 电泵井区 300t
日产液量
6-290 77--005599
6-320
5X339
现状井网图
77--004499
77--4499 6x699
5X335
5-488
非流线 有杆泵井区
300m3
T28XJ1 66-0-04499
8-62 77--006699
…… 合计
采收率
地质储量
渗透率级 差
层系内厚 度
层系内 小层数
36.15 3740 8.6 31.9 17
35.90 1379
5.3
23.2
4
28.62 842
6.7 30.5 14
44.66 2183 5.1 21.9 12
36.5 1248 5.0 67.1 26
36.37 18113
5
34.9 15
74-9与81层单采井生产情况对比柱状图
202.6 75.8
5.5 3.6
97.3
-864.2
95.2
-973.4
74-9层 81层
日产液(t) 日产油(t)
含水(%) 动液面(m)
单采资料表明74-9层与81层之间的开发状况差异较大;目前单元合采井17口 (占油井开井数31.5%),合注井30口(占水井开井数的71.4%),81层严 重干扰74-9砂层组的潜力发挥。
50
45
油水过渡带 40
失控储量 180×104t
3-6-186
井距较小 井区 (200m)
3-7-241
3-8XNB28
3-7CX258 3-7X266
3-7XN27 3-8X297
3-8X299
3-7-288
3-8X308 Y57
图例
油井 水井
二是层间储量动用不均衡
➢ 主要原因:特高含水后期层间矛盾依然突出,无法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潜力。 ➢ 目前现状:有22个层系(地质储量1.81亿吨)需进一步细分,减缓层间干扰。
8-62 8-87
55--005599
S3P12 6-09
5-06-8005
6-09
5-829 4-748
5-779900
4-790
8-87 0 6-900
6-83 6-988 5X849
5X099 5X099
4-739
日注水量
9-109 9-109
8-925
8-100 8-93
特高含水期矢量层系井网调整产液 结构主要做法
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2015年10月


2010年以来,胜利采油厂面对含水上升快,产量递 减大的严峻局面,在油田领导、机关处室和研究院的关心 支持下,深入剖析了制约胜坨油田持续高效开发的瓶颈问 题,大力加强剩余油研究工作,围绕大幅度提高水驱采收 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研究和探索特高含 水后期经济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式、方法,努力破解老油 田发展的难题,在二区9-10等单元实施了矢量层系井网调 整,取得了初步效果。
11.9
78
14.12
9.7
77
13.06
10.9
76
13.05
12.2
75
13.07
15.2
74
14.23
10
20
30
12 13 14 15 16
小层采出程度
81
45.9
79
28.1
78
32.3
77
17.0
76
30.4
75
32.5
74
41.2
0.0
50.0
层系细分不彻底造成主力层长期高能量高含水,为主要出力层,限制了 层间潜力的发挥。
8XN130
7XN9
6N104 6-100
7X110
6-110 5-936
5-934 4-734
6-139
6X125
9X012
8X130
7-139
T73--11 6-1306-130
8-159
8-903509
8-930
66-1-13344
4-890 5X019
有杆泵井区
电泵井:10口 单井日产液:250.1吨 有杆泵井:9口 单井日产液:23.7吨
失控储量 (万吨)
231.8 110 327
40.85
7952
典型单元: 坨七沙二8-10单元西区8层系储量299万吨,一方面套坏 失控储量180万吨;另一方面局部井区井距小,形成低效水循环,平 面不均衡状况突出。
坨七西块8主力层系累采累注图
采出程度40.3% 综合含水97.3%
坨七西块8主力层系现状井网图
一是大力加强剩余油监测和分析力度
按照毕总调研时提出的“特高含水老油田重建开发体系的前提是认清剩余 油潜力”的指示精神, 2010年以来,制定并实施了覆盖全区(57个单元,171 个砂层组)的剩余油监测计划,充分利用新井、SNP、取心井等资料,逐块逐层 逐井的认识剩余油分布状况。
2010-2011年剩余油监测工作量表
3
ST3-12-172
2
水层
ST3-11-125
油层
油水同层
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自然 电 位 相 对 值
坨21区块油水解释图版
➢ 研究了油水过渡带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剩余油饱和度,%
弱水淹程度,%
原油 粘度
边水 能量
注水 方式
累注水 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